回覆列表
  • 1 # 終身讀書

    看到你的問題,立馬想到了自己,立馬點了進來!

    先給你講個故事,當然這個故事的主人公其實就是我。

    我當年大學畢業的時候,記得是2011年,在畢業的一年之內,我換了十幾份工作,沒有一份工作是乾的超過一個月,那個時候換工作如此頻繁,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不喜歡,待著非常的憋屈,每天都很不開心,上班就想著下班,每天度日如年,就想著下班就想著放假,就想著回家。

    但是我想告訴你,這一定不好嗎?不一定,任何事情是沒有好壞沒有對錯的,我透過這一年頻繁的換工作,我一直在尋找自己心中的夢想,在尋找自己的愛好,到最後我真的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找到了內心,自己的愛好,純正發心的特別喜歡的工作。

    直到現在我總結出了一份算是人生經驗吧,分享給你,就是任何事情都需要一個發展的過程,都需要一個孕育的過程,我覺得你現在的狀態並不是不對,也不是不好,只是需要調整,你頻繁的換工作,只是想滿足自己內心的曾經那份渴望,想找到對的事情去深耕,而不想為現在普普通通的一份工作每天焦灼著,痛苦著,這樣很累很累,內心總是有無限的壓力,就快壓倒自己。

    剛剛大學畢業不要害怕,勇敢的去闖,勇敢的去走,沒有對錯,沒有好壞,直接去做就行了,不喜歡就換,跟隨自己的本心,你的本心會幫你找到你真正喜歡的事業,真正的愛好也是需要篩選的,也是需要時間孕育的。

    怕什麼?天大地大,哪裡都容得下你,你現在差的只是一份勇敢的心,一份堅持的心。

    如果不喜歡一份工作,還要深耕三年,還要一直幹三年,這樣的痛苦,生不如死,我深有體會,這哪裡叫堅持,這明明叫將就,如果誰給出你這樣的人生答案,我想你可以直接可以把他拉黑了,這哪裡是幫你這是在害你。

    好了廢話不多說,我這個人喜歡直言直語,如果傷害到了你,請諒解。

  • 2 # 雲南小哥vlog

    剛剛畢業,對社會經驗和人情世故可能有些不足。關係網朋友圈並不是很大。所以說有野心,有志向的頻繁換工作也是一種本身,也是可以說成是常態。年輕人嘛!喜歡折騰是沒有錯的。但是在折騰的路上會遭遇白眼,遭遇挫折,遭遇失敗。頻繁的換工作這些都是要注意的問題。

  • 3 # 冷噬

    頻繁的換工作就要從自身找找原因了,剛畢業的三年內,是學本領的時候,不是賺錢攢錢的時候,不得不承認一件事,人是愚蠢的,或者人性是愚蠢的,反人性的東西一般都是極其有價值的。基於這一點,悟性極其高的人少之又少,所以,對於一般的我們的來說 ,這個學習的過程勢必要經過時間的沉澱。我喜歡的簡歷是長這樣的,做marketing,好,一直在做marketing,公司一次比一次大,做的事情一次比一次有價值,跳槽是想挑戰更大的機遇。做設計,好,一直在做設計,從最開始的設計小工,然後負責單獨一個case的設計,然後帶人,做總監。這種最起碼我覺得這個人是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一直辛勤耕耘,比那些每個行業都涉獵,每個崗位都做過等等要好的多得多。

    頻繁換工作可能會有這樣那樣的理由,要知道,沒有一份工作是真真正正“錢多事少離家近”的理想工作,賺的多的壓力大,輕鬆的工作賺的少。只要抓住一個點滿足自己的預期,剩下的都要靠自己去適應,去平衡。大家以為在阿里,騰訊,百度,華為工作很好?哈哈,送大家一張圖。

  • 4 # 金一塊

    畢業倆年,頻繁的換工作好嗎?

    你有這個疑問說明你有這方面的擔憂,其實你自己已經意識到頻繁換工作可能不好。我個人覺得畢業前倆年頻繁換工作不好。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為什麼你換頻繁換工作,換工作的原因無外乎薪水低、工作累、沒發展,這就導致了你想頻繁的透過換工作去改變這些,但是往往發現是徒勞,換了的工作跟之前一樣不滿意。

    所以,方向很重要,很多畢業生畢業後沒有自己的目標方向,但是又迫於生活的壓力,急急忙忙的找一份工作,這就導致了後續一系列換工作行為的出現,我覺得畢業前倆年,你換工作是沒問題的,關鍵是在換工作之前確定自己的目標方向,並朝著這個目標方向去換工作。

    在確立了自己今後3到5年發展方向後,我覺得更加重要的是把自己的心沉下來,不要嫌棄薪資水平,不要抱怨工作強度,踏踏實實的在這個行業鑽研下去,實實在在的學到這一行的技能,這樣你會發現薪資待遇會逐漸的水漲船高。

    最後總結一下,畢業倆年不要頻繁的換工作,這樣你找不到目標方向,學不到工作技能,換來換去也只是浪費時間而已。

  • 5 # 呢仔

    跳槽是普遍認為提升待遇的最好辦法,在現實中,確實也是這樣,但是這樣的跳槽有一個大前提,待遇是始終跟你能產生的價值對等的,老闆們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他們需要你能創造出相應的價值,所以當自身能力還沒完全沉澱或者提升,建議是不要頻繁地更換工作。

    問題提到的是畢業2年,頻繁地換工作,其實這裡沒有好與不好,關鍵在於你在這些工作裡都提升了什麼東西。比如你是一名計算機專業的,畢業之後先後從事了銷售(我發現特別多畢業生會選擇這個行業)、文職、計算機等不同型別的工作,我可以理解為你作為年輕人,希望在還能作選擇的時候,多方面地嘗試,尋找真正適合自己的崗位。但是由於你的頻繁更換,在這些公司能讓你接觸到的東西都是特別淺的,很簡單的道理,公司不會把一些關鍵性地工作委派給你,你也還沒有真正掌握技能就走了。但是當你畢業2年之後,你是時候需要確定自己的方向了,而且你也需要適當地把自己身段放低,因為以你這樣的情況,在企業看來,可能算是有了一定的閱歷,但是就專業理論知識或許已經不如應屆生了。但是我從業以來確實看到挺多混了兩三年之後,現在告訴我們希望從基礎做起,多學習增長經驗,然而期望的待遇跟專業從事兩三年的求職者是一樣的,當時我留意了一位這樣子的人員,大約可以在各個平臺上看到TA的簡歷,持續重新整理了將近半年。

    那麼這裡還有第二種情況,就是你頻繁更換工作始終在同一個行業,或者同類型的崗位。我之前發表過一篇文章,關於求職的一些細節,穩定性是企業很看重的,誰都不願意接受投入大量精力培養的人員在剛剛上手就離去。除非你經過前面的工作經驗,能夠讓你在新職位馬上投入工作並且產生價值,不然還是建議在前期多積累經驗。

    迴歸到頻繁更換工作的問題上,畢業2年,明顯是90後的新生代了,套用馬雲的一句話:年輕人離職,要麼錢給少了,要麼受到委屈。其實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覺得企業錢給少了呢?什麼樣的事情算委屈呢?我記得前段時間,一位求職者到我們這邊來面試,綜合情況一般,但是能用,所以我們開的是該崗位薪酬等級的最低階,然後TA始終覺得我們給的太低,還提到他的朋友在另外的公司也是這樣的崗位,人家開的比我多2K,所以當場是沒接受的,但是兩天後給我們回了電話,說覺得可以,當然我們肯定回絕了,這是明顯沒有自知之明而且太好高騖遠了。我記得我高中時候的校長,有跟我們分享過一起座談會,當時的主題就是:吃虧了,就是賺到了。我現在覺得進入社會之後,真的是太正確了,具體就不在這裡展開,大家可以透過前人的經驗自己想想究竟是不是這樣的一個道理。

    最後,跟大家說一句老話,打鐵還需自身硬,願你所期都如約而至。

  • 6 # 信嘉企業資質

    在我步入社會之前,無論是讀大學時的職業生涯規劃老師,或者是學長學姐的意見,都有一種頻繁換工作非常不好的警醒,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中。

    我也一度深信不疑,覺得入了一行就要死幹到底,總會走出一條平坦大道。我大學讀的是工商管理專業,稍微瞭解經濟管理類專業的人,都知道,所謂的工商管理專業,其實是所謂的“萬金油”專業。世界上很多東西其實都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利弊共存。

    當初選擇就讀工商管理專業,那時的我才18歲,根本不瞭解這些經濟管理類專業的基本內涵,想法也特別單純,想著工商管理既涵蓋了會計,又包括了人力資源,既有市場營銷的知識,又少不了投資學,經濟學,國債,基金,股票等知識一應俱全,那畢業時我可以選擇的面就廣了多。

    可是,事實並非如此。到了大四,我開始恐慌了,甚至面臨艱難的抉擇。我一會覺得去做人力資源挺好的,特別適合女孩做;每當看到別人侃侃而談時,我又特別羨慕那些口吐蓮花,口若懸河,口才超級棒的人,覺得去做做市場營銷,鍛鍊鍛鍊自己的口才特別好;而我大學所在的城市,是國內比較有影響力的港口城市,進出口行業特別發達,我一度又會覺得,做外貿相關工作,提起來工作環境總是全英文,特別高大上;甚至,當大學同班不少同學在蠢蠢欲動,考會計從業資格證時,我一度又陷入了糾結中,覺得做會計也是種不錯的選擇。總而言之,經濟管理類專業可以想得到的就業方向,我都有考慮。

    而這些考慮一度讓我在求職時陷入尷尬。因為我只有所謂的會計學、市場營銷、投資學、企業資源管理的理論知識,而且只是泛泛的理論知識,知識體系及其不完善,可以說,從大學課本里得到的只是皮毛而已。以會計學為例,我們在課堂上僅僅學會了簡單的複式記賬,權責發生制等,我也僅僅是能夠看得懂會計學中常見的諸如,現金流量表、損益表等,這些在求職中,根本不佔任何優勢。最重要的是,我根本不知道實際的這些崗位中,對應哪些工作。

    我迷茫,徘徊,糾結,只好在畢業前,就開始了試錯。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雜誌社擔任編輯。而由於當時公司規模比較小,說是編輯,我同時兼任了外出採集素材,與商家合作,其實相當於半銷售性質的編輯。那是在我大四上學期,我白天需要按時按點起床去上班,晚上又要兼顧畢業論文開題答辯,撰寫等事宜,更要命的是,那學期我們還有幾門主課,這種白天晚上都要拼命寫文字的生活,我很快厭倦了,於是,兩個月後,我離開了雜誌社。

    第二份工作,已經到了大四下學期。我選擇了一家服裝外貿企業做外貿業務。公司常年從事外貿服裝的加工,出口,主要對接英國、澳洲客戶。在這份工作中,我學習了大量的服裝面料、輔料知識,甚至對國內知名的輔料、面料供應商和品牌也知曉一二,可是,說是外貿業務,我僅僅是每天回覆大量的客戶郵件,瞭解客戶需求,及時反饋給跟單部門。這家公司總是很忙,加班到22:00,幾乎是常態。三個月的時間,我便清楚了,我其實不適合做外貿,因為我不喜歡。

    第三份工作,我開始接觸到了銷售。這是國內一家大型製造企業,而我在的銷售崗位,常年駐外。在這份工作中,我輾轉了南京、杭州兩地,飽嘗銷售中的冷眼,我努力努力,卻發現,每個月的銷量考核,卻會莫名讓我緊張。後來,我甚至有了厭班傾向。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在天涯、貓撲、虎嗅社群發帖,求助,希望可以解決自己職業中的迷茫。在歷經了半年多的猶豫好,我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銷售,也不喜歡銷售,我再次選擇了離開。

    第四份工作,便是我文初提到的HR助理工作。雖然,最後,我終究還是沒有將HR的工作進行到底,但是,我在不斷換工作、不斷自我總結的過程中,明白了試錯,及時止損的道理,也最終找到了自己喜歡,又特別願意為之努力的工作。

    我不是個喜歡穩定工作的人,所以,在讀大學前,我就儘量規避自己選擇諸如教師、醫生、護士等崗位可能的專業。

    回到文初,剛畢業就頻繁換工作好不好?我自己及身邊朋友的經歷告訴自己,發現特別不適合自己的工作,及時止損,然後去試錯,比留在原地停滯不前,要好很多。一輩子那麼長,那麼長的時間都在工作,選擇一份自己喜歡又比較適合自己的工作,比每天苦惱地在原工作中掙扎要好很多。而在換工作的過程中,職場經驗固然重要,而學習能力,卻是可以讓自己迅速擁有職場價值的最佳途徑。

    一直在學習的人,永遠不會被工作淘汰。

  • 7 # 小瓶二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了最近遇到的很多職場新人。

    面對這樣的諮詢,我一直是堅持一個回答:要堅持,不要輕易辭職。

    前幾天,小編朋友的外甥女找到我,她今年本科畢業,校招拿到了一家網際網路公司技術開發的offer,offer給到的薪資在他們學校校友中是屬於佼佼者,所以非常開心的度過了大四的下半學期,在七月初,開開心心帶著行李,帶著期待辦理辦理了入職。然後第一天後,有了以下的對話:

    TA:我覺得我不適合這個工作,太辛苦了,做不來,還有很多我都不會,在學校也沒學過。

    WO:那你想怎樣?

    TA:我想辭職,出去再找找工作,你說我出去找什麼工作呢,我不想做技術開發了。

    WO:那你想做什麼?

    TA:我不知道,我也不知道我喜歡什麼,能做什麼,我也不知道其他崗位是幹什麼的,我就是覺得我真的不適合做開發。

    WO:那你就繼續堅持,別辭職,你都不知道你適合什麼,你出去的下一份工作還會是這個狀態。

    TA,那我需要堅持多久啊?

    WO:至少一年起,過程中去了解公司的其他崗位,具體是做什麼的,你自己的興趣點在哪,你能夠做什麼。

    其實,很少能有人一下就能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能跟自己的興趣點契合,所以很多時候需要磨合和探索。

    當你覺得工作很辛苦,很難的時候,那反而正是你工作提升的階段,就如同人生爬坡似的。當你感覺一帆風順,那就是在走下坡路,在吃老本,這份工作只消耗你的積累缺不能給你帶來提升,當你下撥到低谷,必然就又要進行爬坡提升。

    所以,真心不建議大家遇到不合適就換,要能踏實下來,有沉澱和提升,不要像小學課本中學的“挖井人”的故事,挖一下換個地方,永遠在換永遠挖不到井水。

  • 8 # 小浪哥124

    當然不好,我就是這樣頻繁地換了很多工作,感覺白白地浪費了大好青春,完全沒有做出什麼成就來,什麼東西也沒有學習到,到現在心理面都很後悔很空虛,我都不知道這幾年是怎麼熬過來的。

    我是一畢業就出來廣東這邊的,當時一出來就去一家傢俱廠做採購,每天就是出去採購材料,久而久之我就厭煩了,覺得自己不適合這種工作,大概做了一年,我就沒有做了,第二年我就去傢俱賣場做銷售,當時本以為銷售工資高,還可以鍛鍊自己,沒想到實際和自己想象差距太大,壓力太大,完不成目標就要扣錢,本來工資就不高這扣那扣的,拿到手的就更少了,這樣做了大半年就沒有做了,我發覺銷售並不適合我。

    後來我覺得不想去打工了,乾脆自己創業,然後去借了一點錢和朋友開了一家餐館,剛開始熱情很高,後來一算賬竟然賺不到錢還虧錢,累死累活的,做了一年就沒有做了。

    那幾年人年輕嘛就東搞一下西搞一下的,自己也沒有想清楚到底要做什麼,渾渾噩噩,得過且過,浪費了大把青春。

    一定要堅持做好一件事情就可以了,把它做好,給自己一個定位,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就能成功,一定不要像我這樣,人一定要有一個目標,不要得過且過,平時有時間了多看點書,沉澱一下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加油,會成功的。

  • 9 # 貓頭鷹聊職場

    跳槽法則:工資比原單位上漲30%。

    在我們職場中,跳槽一般遵循這樣的法則:跳槽後的工資是上一家工資的1.3倍。如果沒有達到這個數,說明你工資少了。即使比以前工資多,但未到1.3倍,仍屬於降工資。我們需要考慮時間成本、關係成本。

    現在我們來看你的問題,畢業兩年,頻繁的換工作,你說的這個頻繁至少是一年3、4次把,就是說一份工作只能堅持3、4個月。

    畢業兩年了,頻繁的換工作,可能是你的專業方向性不強,萬金油類的,做什麼都行,但又覺得做什麼都不對專業。或者是發現工作都不是自己喜歡的。兩年內換工作是可以理解的。這是極限了,不能在這樣下去了。

    現在你要靜下心來想想自己擅長的、喜歡的。自己的目標是什麼。

    兩年了,工作換了很多,你應該知道哪些東西是自己擅長的。哪些是自己喜歡的。下次找工作就有目標。找自己擅長的,找自己喜歡的。堅持下去。等自己成長了,能力強了,這個公司已經沒有發展空間了在跳槽。

    你要搞清楚離職的原因。

    這個離職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不喜歡那份工作,不擅長的事情。也可能是不喜歡那種工作環境、那人際關係。

    其實到哪工作都一樣,哪個公司都有壓榨你的經理,有人面獸心的同事,也有知心大哥哥大姐姐。

    我們需要改變的是自己,讓自己去適應這個環境。

    最後我教你一個不跳槽的絕招:買房

    你在你上班的地方買套房,每個月還房貸,這樣你就不會天天想著跳槽了。

  • 10 # 愛家的葛子

    可以很負責任的跟你說,畢業兩年頻繁換,對自己的職業有害而無益!有些人可能會告訴你多換一換能漲薪,毫不客氣地說,除了個別幾個高精尖行業和崗位(如人工智慧、大資料等前兩年每年換一次可以追一追高薪資),其他行業崗位兩年換幾次,那是在害了你!老葛工作12年,從事的是人力資源服務的網際網路行業。我結合自己的經歷和經驗給你分析下。

    一、頻繁換工作,無法持續積累職業經驗,對職業成長不利;

    對於步入社會不久的大學生,前三年一定是不斷進行職業積累期,儘管這個時期同樣屬於職業探索階段。無論是你什麼崗位,都需要至少三年的學習和沉澱。

    1、行政、人力等這類職能類崗位你需要積累工作經驗。三天兩頭換工作,怎麼學習?不然忙於跳槽,可能自己連個PPT製作都拿不出手。

    2、對於銷售類崗位,你需要深入的瞭解行業,積累目標客戶資源,提升自己的銷售技能,本身學習和沉澱的週期更長。可能是一年,也有可能需要三年你才能上道。如果你今天做的A行業,明天又換到B行業,後天又轉到C行業,這樣頻繁的更換,幾年後你會發現,你一點社會資源都沒掌握!等你再換的時候,你還是 0 !

    3、對於技術研發類崗位,更是就是以技術能力提升職業價值的。一定需要深入到領域中研究才能搞出創新的產品,有競爭力的產品。如果你換來換去,把大好的青春都浪費在找工作和適應新工作上了。談什麼深入研究?最終換到沒有可換了……

    二、兩年內頻繁換工作,你以後都可能找不到工作了。

    根據我對接企業,我相信任何一家企業都不願意接受一個頻繁更換的人。最起碼我的團隊招聘,兩年更換超多3家企業的,我看都不看!對於企業來講最貴的就是用人成本,近幾年隨著人口紅利的減少,招聘成本也是在不斷增加。好不容易招聘到一人,結果來公司做上幾個就跑掉,可能一點效益都沒有創造,乾巴巴發工資,正常企業都不會這樣幹!何況,無論你是任何崗位型別,你都像個白紙來培養你。說難聽點,還不如培養一個應屆生呢,成本低!

    三、我們該怎麼辦?

    不用多說了,老葛建議你趁現在還年輕,趕緊沉下心來,好好剖析和反思下自己,並梳理以下職業發展思路:

    1、你是誰?(你自己、你的資源、圈子)

    2、您要做什麼?(行業、職業)

    3、你能做什麼?(資源、圈子與行業、崗位是否能匹配上)

    4、儘快找到方向,開始實施自己的計劃。(沒有計劃猶如茫然遊蕩在大海中沒有燈塔)

    5、發揮自己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學習和提升,讓自己達到做什麼的目標)

    其實人的職業生涯20來年就算長的了。按照生涯規律,30歲前屬於探索期,30-35歲屬於積累和沉澱期。職場中正常地工作,都會在35歲——45歲面臨有不同的職業困境,如果再不沉澱,到時自己沒有這個職業準備,那就尷尬了。上有老下有下,無顏面對江東父老。

    真心希望老葛的建議能幫助到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紅顏知己”僅僅只是朋友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