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偽裝的觀點

    秦朝滅亡的原因可以說是各種矛盾的綜合爆發。

    政治上,秦法嚴苛,山東六國遺民不適應。

    說簡單點,秦國的律法在秦地可以暢通無阻,但是在新徵服的地方卻沒有做相應的本地化,一味要求天下一統,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而且,秦國的律法若只是嚴苛也還罷了,關鍵是背後的邏輯是戰爭邏輯,並不是治國邏輯,天下一統了,卻不改成治國邏輯,對有利於戰爭卻不利治國的嚴刑峻法產生了路徑依賴,久而久之,必然會生出各種反抗。

    軍事上,軍隊全部都放在了邊疆,國內空虛,一旦有叛亂,調兵不及,就會釀成大禍,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

    文化上,強行書同文,焚書坑儒,雖然事實是沒殺多少人,也沒燒多少好書,但是結果卻引起了六國遺民的嚴重抗議,畢竟那是一個傳承重於其他的時代。

    思想上,戰國末期,封建君主制度(封、建,不是封建迷信的封建)還是很有市場的,郡縣王朝制還沒有什麼市場,六國遺民並不是很接受,有所反抗也是正常。

    金融上,秦半兩雖然很好用,但是廢除了其他的錢幣,導致天下缺錢,缺錢的結果就是經濟退化,退到了以物易物的時代,天下人的日子都不好過了,而秦朝的統治階級卻沒有多少感覺,結果可想而知。

    最後是統治上,胡亥、趙高和李斯三個人將始皇帝的統治遺產揮霍了個乾淨。

    其實,漢武帝把秦始皇幹過的事情又都搞了一遍,但是他的運氣好,祖上打好了基礎,有秦朝二世而亡的例子做警醒,最終折騰到下《輪臺詔》,從此西漢政權一年不如一年,進入了豪族政治的時代。。。

  • 2 # 暢讀歷史

    大秦帝國,滅亡於秦始皇的瞎折騰!

    大秦帝國最終在秦始皇時,統一了天下。

    說起秦始皇,你首先想到的是什麼?萬里長城,兵馬俑?還是焚書坑儒,阿房宮?

    是不是每每提及秦始皇,你想到的都是貶的多,褒的少?

    首先是修建豪華的阿房宮和巨大的驪山陵墓,徭役徵發無度,導致民怨沸騰;

    其次修長城、馳道、每年服勞役的不下三百萬人;

    再有,秦始皇喜歡東遊,每次東遊都徵用無度,只為尋找傳說中的神仙...

    還有就是秦律苛刻,實行連坐,等等諸如此類。

    然而,只要你仔細想想,除了焚書坑儒,其實是個誤會之外,秦始皇做的事,對於一個皇帝來說,並不算出格,唯一的問題是,他做這些事的時機不對。

    秦始皇用多少年滅了六國呢?秦王政17年滅韓;19年滅趙;22年滅魏;24年滅楚;25年滅燕;26年滅齊;

    從秦始皇登基算起,用了26年;

    從秦始皇滅南韓算起,用了9年;

    滅六國後,全國在政治上實現了統一,並在李斯的協助下取締分封制,推行郡縣制,真正做到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所有這些,都是在秦始皇登基後實現的,對全天下人來說,這過程有點快,結果太突然:戰國七雄打的好好的,怎麼突然就統一了呢?

    長期的分裂(春秋戰國約550年)讓天下人有一種錯覺,那就是這種分裂會一直繼續下去,哪怕今天被滅國了,明天就會復國。

    所以,對於被滅的六華人來說,我昨天是趙華人,今天被秦滅了也不是秦人,還是趙華人。

    諾,政治上統一了,思想上還沒統一。

    焚書坑儒雖然是訛傳,但秦始皇確實尊的是法家,並沒有“獨尊儒術”。而法家注重的是透過律法治理國家,從來不會關注到意識形態層面。

    所以,看起來秦統一全國後是一個巨無霸的帝國,其實很脆弱,那些六國的遺民一言不合就要復國,復國!

    550年的春秋戰國,天下人印象最深刻的恐怕就是戰爭了。

    據《春秋》記載,在春秋時期242年間,大約爆發了448次戰爭,到了戰國時期,僅有據可考的大規模戰爭就有222次。

    也就是春秋戰國打了不下於700場的戰爭,這麼多戰爭,死亡的人數也是驚人的。根據司馬遷的記載,大概有130萬的人死於秦國,這其中不包括秦國犧牲的人。加起來的話估計有160-170萬。

    想想,昨天還和親朋好友一起上的戰場,今天就你一個人回來了;或者你參軍多年後回家,發現院牆零落,院內雜草叢生,四鄰空無一人,是什麼感覺?

    打了這麼多年杖,死了這麼多的人,有一天突然有個秦始皇統一了這片土地,再也沒有國家的區分了,再也不用打仗了,你開不開心?

    我想,彼時的大部分人應該都鬆了一口氣:終於不用打仗了!

    然而,這口氣還沒松舒坦呢,就又被徵調了,不是打仗,是當苦力,長城、陵墓、阿房宮,你選一個吧?

    當然,打仗可能是九死一生,做苦力可能是十死無生。

    秦二世而亡,亡秦者胡。

    秦始皇以為 胡 是塞北的胡人,所以要修長城,抵禦胡人。我們現在知道,胡是指秦二世 胡亥。

    秦王朝雖然是亡在了胡亥手上,但根源還是在秦始皇。

    正是由於秦始皇的折騰不休,導致了六國遺民的叛亂,從陳勝吳廣的大澤鄉起義開始,反抗的火種很快遍及全國,最終將秦帝國送進了墳墓。

    天下大定之後,全國思想未能統一,而多年的征戰又使兵疲民乏,若秦始皇能從意識形態入手,並給萬民以休養生息的機會,秦必不會二世而亡。

  • 3 # 使用者75565015832李尊

    其實每朝每代的滅亡幾乎沒有人懂,毫無關係到中央集團,天災才使每朝每代的滅亡,在沒有科學的時代,旱情,水災,地震,瘟疫,在封建迷信社會,古人有一句老話,人殺殺人不死,天作人才死,剛好收割的糧食,一夜之間是成為汪洋,受災不小數目,關係到多少人的生死存亡!不像現在,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如果是旱災,從前是依靠天下雨,後來人們懂得滀水,水庫,才使現在平穩渡過,現在為什麼這麼多土地廢荒就是水源緊缺,有作沒收,才種樹,一有災情人們必須向沒有天災的地方去搶刼,那方也不好過,雙方就打了起來,形成戰爭,發生戰事連朝庭是沒知道,到後是歸罪朝庭了,關係到自身的利益,必須魚死網破。勝為王,敗為寇,是規律,勝者人們必須歌頌他,吹他上天,敗者貶到地獄,國泰民安。天意,為什麼遇到危難,都說是天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誰能告訴我:婚前婚後債務及財產如何公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