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輕舟入流59323196

    “可憐”一詞對小人,

    用在文豪不切身,

    若教俯首隨韁鎖,

    何見大江吟嘯人。

  • 2 # 送客人

    悠哉

    一夜孤舟一夜雨

    霧鎖湖色魚蝦棲

    寡酒薄宴自斟飲

    何悲何喜忘塵憂

  • 3 # 弄萬七

    三起三落問孫三,

    東坡也是三不著。

    舊時詩人有點狂,

    不依不繞爭霸賽。

    《走進去,又出來。闖江湖,自輕賢》!

  • 4 # 彩虹裡的陽光118

    每個人的命運無法選擇但只要心存希望就一定會戰勝所有的困境最究會勇敢的面對他的。

    蘇軾古代的大文豪時至到現代人們每每談論起來沒有一個人會說到蘇軾怎麼怎麼可憐,只會由衷的讚美滿腹的詩詞和文高八斗的財情。

    對於古代的先人我們無從說起只是仰慕他們才情滿滿享天下令人讚歎。

  • 5 # 趙二小的文藝江湖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想先說一下,蘇軾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不能用“值得可憐”這樣的詞來形容的。

    蘇軾無論在順境,還是在逆境,他都是生活的強者,只有他同情可憐別人的份,外人是達不到“可憐”他的級別的。

    所以說“可憐”這個詞,千萬別亂用,本來是想表達對遭遇不公的正義呼聲,因為這個有俯視角度詞,讓人產生了一種很討厭的自我優越感,說話人有高人一等的感覺。即使不是面對蘇軾這樣的,就是面對普通的人,我們都生而平等,也不能輕易的站在俯視的角度,去看待和品評任何人。

    蘇軾的三起三落,雖然坎坷,但是對於他的人生經驗和文學生活積累來說,可以說是寶藏。

    蘇軾不還笑談“問汝平生功業,黃州惠州儋州”嗎,所以從文豪自己的心底上來說,他對自己的經歷也是相當的得意的。蘇軾的昂揚和積極,永遠能把別人看似苦逼的生活,過出一朵花來,正是拜他的三起三落所賜。

    雖然在彷徨的時候,他也會看破紅塵的說“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但是他馬上就又回直面自己經歷,灑脫的撥出“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即使在晚年,他也能夠像晚年的劉禹錫一樣不服老,說“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這與劉禹錫的“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一樣,是讓人備受鼓舞的。

    像他們這樣的牛人,他們無論在何時何刻,都是能夠坦然的面對苦難,享受生活的,所以我們又有什麼底氣去說可憐人家呢!我們只有崇拜和深受鼓舞的份!

  • 6 # 費玉山

    平步青雲有幾何?

    人生苦難總是多。

    茘枝佳果常入口,

    何懼嶺南瘴氣魔?

  • 7 # 古今書畫那些事兒

    人生就是這樣子 ,潮起潮落,真正有大志向的人都不會太注意這些別人的眼光。何況是大文豪蘇軾,“一蓑煙雨任平生”就可以看出他的人生觀,也不必在意人是否去可憐他了。

    他做過官,大小都幹過,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的官位和他在文學上地位相差太多,在文學的地位非官職所能比的,不能以職位論人生。在文壇上他就是一高山,讓人敬仰,羨慕。宋朝在當時流行婉約,用詞溫柔,他卻用氣勢恢宏來改變,豪邁為當時注入一股雄風。看【念奴嬌·赤壁懷古】就知道,充滿陽剛之氣。

    在廟堂之高他是不合群的,與當時主持變化的王安石,政治主張不同,針鋒相對。被落了下鋒,於是下放地方,在杭州,他改造了西湖,有了蘇堤。在惠州,成了當地人心中蘇軾,去一處,就造福一方,每降一次,都不能使他彎腰,硬骨頭。這就是他,名流青史的聖人。

    同時他還是書法家,畫家,當然國家公務員,比起現在某些公職人員還要強多了。我們敬佩他,不是可憐他。起起伏伏不是他本意,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當時讀書人的志向,只是不得志,空留遺憾。

  • 8 # 普賢之路

    蘇軾和李白一樣,人中龍鳳,光耀千秋,怎麼能和可憐聯絡在一起呢?

    最成功者莫過於帝王,但有幾個帝王將相千百年來被人傳頌呢?

  • 9 # 吉祥如意

    古代讀書人的目的是以個人入仕為目的,尤其是能夠最終參加殿試取得功名為最高境界。蘇軾與曾鞏丶王淑同科登第,也就是說他們已經踏上了作官當老爺的仕途。

    只可惜的是蘇軾一生官運多舛,起起伏伏,滿腹經綸,一腔熱血,始終不得大宋皇帝得見。用現在的話說,別人的官是從地方逐漸越當越大,直至中央。而蘇軾恰恰相反,是從中央的翰林院被貶地方,甚至被捕入獄。最後一下子將其貶到海南,這不能不說是一介書生為求功名仕途的人生悲劇。是值得可憐和同情的。

    封建社會的仕大夫們,在入仕之前,飽讀四書五經。蘇軾在未登第之前窩在書齋裡已苦讀幾十年。其滿腹經綸卻脫離現實,一味地維護封建王朝利益,必然觸動到政見不同派別的利益。幾經較量,蘇軾敗下陣來。

    從此以後,黃州城外的山坡上多了幾間茅屋,而北宋首都卞京城裡少了一個敢潵嗆風尿的官僚。農耕閒暇之餘,蘇軾仍然沒有沉淪下去,文化人憂國憂民的本性時不時反映在文化作品中,其豪邁氣慨從《念奴嬌 赤壁懷古》中可窺見一斑。

    蘇軾雖然已華髮早生,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治國平天下的夢想。

    綜觀蘇軾一生,其留下的文字可謂在文學史中佔據很突出的位置,他與南唐李後主李煜有著非常相似之處。作為文化人、詩詞賦堪稱一絕。但他二人為官、稱帝都不是合格的。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蘇軾在仕途上幾起幾落,除了他本人受歷史侷限外,與當時北宋王朝內部複雜的政治鬥爭形勢分不開的。成王敗寇,這不正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嗎?(2019/06/07)

  • 10 # 嶽之嵐

    政治上不成熟,宦海幾度沉浮,歷盡世間滄桑。這個世界上,所有最美好的詩篇都是歷經磨難之後,用生命全部的力量綻放出的花朵,這樣的人生怎能用可憐來形容。

    蘇軾仕途三起三落,受盡了命運的波折。京師顯揚,本來是春風得意,誰料雙親、妻子相繼離世。“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反對新法,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得罪小人,被貶海南。飄零四海,小兒子夭折在貶謫的路上,朝雲死在海南。命運給了他不盡的磨難,回過身,把自己的生命刻成最美的詩篇。“長恨此身非我有,何時忘卻營營。夜闌風靜縠紋平。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

    蘇軾的本意是要在朝堂輔佐天子,做出一番事業。但是因為與王安石交惡,被迫離京外放。從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接近十年,他都沒有機會回到京城,回到政治中心。他不再執著於“致君堯舜上”,在地方上革除時弊,賑濟災民、興修水利、政績斐然。每次離任,人們擔酒相送,感激他的恩德。被貶黃州,他耕田為業,和鄉民一起唱改編的《歸去來兮辭》。被貶惠州,他改良生產農具,減少百姓疾病。被貶海南,他身著黎族衣飾,興辦教育,開化民風。“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無論人生多坎坷,他都能做到寵辱不驚,順應環境,適應民風,完善自己,行至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放下我執,隨遇而安,內心強大,隨處是舞臺,人生安寧,遍地皆風景。

    “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世間萬事,不過一場虛幻的大夢,誰能經得起幾度秋天的涼意。“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韶華白首,不過轉瞬,存留世間的不過是爪印鴻影。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蘇軾一生跌宕起伏,嚐盡人間冷暖,但他始終保持著一顆赤子之心,無論順境逆境都能夠順勢而為,看淡得失,悟透榮辱,成為獨領風騷的千古文豪,本源於他樂觀的性格、曠達的人生意境,這首《定風波》就是最好的寫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家裡來了只流浪貓,想收養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