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香漫寶居
-
2 # 弘ku
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我們被人性本善誤導了太久,其實人是環境生物,好的制度和社會環境壞了沒市場、壞的制度與社會環境好的也變壞。
-
3 # 杏壇人
人性善或人性惡,都是偽命題,既無從論證,也都無從批駁。我們無法用人性善去成功批駁人性惡,也無法用人性惡去成功批駁人性善。但有一點可以確認:人既然是進化而脫胎於動物的產物,那人就必然地有人性的一面,也有獸性的一面。一個人在社會化(成長)的過程中,到底是更多地表現出人性的一面(通俗地說“學好”),還是更多地表現出獸性的一面(通俗地說“學壞”)?整體而言,這取決於一個社會體制與機制,以及在這種體制與機制下所形成的社會環境。歷史上和現實中,之所以提出人性善或人性惡的問題,那純粹是為了確立某種價值追求,或確立某種社會體制與機制,從而為它們立論、張本。法治環境下的人表現得更為誠信守約,更為“規矩”,社會整體上表現出更為良好的秩序,這值得我們全社會深思。
-
4 # 南嶽衡山莫大
當然是惡。首先得有善與惡的標準 我信佛 善惡標準就是戒律 違反戒律通通是惡 所以天底下沒幾個不違反的 戒律如同法律一樣 起到善惡標準 所以是惡
-
5 # 道行先定
人性確實有善惡之分。但人之初,人性是善惡兼有的,具有可塑性,這就要憑藉社會教育環境來引導,或向善或向惡。自私不是人的本性,連動物都有社會性。自私是反社會性的,是人類社會走向動亂戰爭瓦解崩潰的重要原因。
-
6 # 耀如樂園
人性本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共同的觀點,並且有許多論證可以證明人性本善。
佛陀更進一步發現眾生都有佛性,都可以透過修行,解脫輪迴,都可以離苦得樂,都可以成佛。
但是眾生被無明愚痴所染汙,佛性被障礙住,內含無價之寶而以善惡業力流浪在六道輪迴中。
何為善?善有十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惡口、不兩舌、不綺語、不貪慾、不嗔恚、不邪見。
何為惡?惡有十惡: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綺語、貪慾、嗔恚、邪見。
所以非常遺憾的是人性本善,人人皆有佛性,卻選擇了輪迴之路。
-
7 # 拈花一笑2791
謝邀!首先說人性並沒有什麼善與惡的分別,所謂的善與惡只是世俗中的一種觀念,一切源於空。當一個小孩子生下來的時候什麼也不懂,只知道餓了就吃,吃飽了就睡,平白無故的大哭大鬧,就算是一種撒嬌吧。當抱著孩子外出的時候看見了大樹、汽車、飛機,你告訴他:大樹就是小草,汽車就是大螞蟻,飛機就是小鳥,那百分之百的孩子就會認為大樹是小草,汽車就是大螞蟻,飛機就是小鳥,這是‘緣起性空’,怎麼會有善與惡的分別呢?可慢慢的自己的利益變成了首位,為了自己的利益哪怕是粉身碎骨也要努力去爭取去奮鬥,甚至是不惜一切代價。與其說‘善與惡’倒不如說自己取得自己利益的那種方法和道路。‘一切因緣生,一切因緣滅’,不管你用哪種方法取得自己的利益,但都要明白一件事‘你所取得自己想要的利益的那種道路和方法,總有一天會有果報’。……
-
8 # 豐豐224616993
人性分自然性和社會性。在自然性,人無善惡標準,如初生之幼兒,並無善惡取向,生理性和本能性是主要特徵,生老病死,自然屬性。在社會性上,有價值取向,自然就有善惡標準。這是人為使然,各有千秋。基本劃分兩個部分,一是性善論,二是性惡論。儒家講“人之初,性本善",是性善論,只是因環境不同而產生習氣變化,導致性變遷惡行,而道家佛家講性惡,需戒而改變成善心,有五戒十善業及三十七助道品,基督教也如此,原罪伊甸園,需信上帝而贖回有罪靈魂,小說《死魂靈》就是講收購死靈魂之事。伊斯蘭教與基督教同源,也是性惡論,只是必須信仰真主安拉才能有所解脫。科學基本信仰自然性,無善惡標準,科學技術即能服務善業也能服務惡業,比如原子彈。但科學家有善惡標準,主張科技不服務惡業,主張為人類服務。
-
9 # 手機使用者62698158346
人就有性,性不在一恆。風有東南西北,路無不探存徑。忠魂有大志,小人有自明,活的是我死的是人。問中得深學,無知在問中。無須多爭鳴,知者更重心。 (中華一民)
-
10 # 喬治85744078
我認為人性原本“非善非惡”。就是說,人剛出生的時候,與外界沒有任何厲害關係和利益衝突,所以,從嬰兒的角度上出發,談不上與誰善與誰惡。每天的吃喝拉撒都是他母親包了,能有什麼善惡分別呢?
所有的善與惡都是在孩子成長中逐漸產生的。他遇到的愛心多,善就大一些,遇到的矛盾多,惡就多一些。所謂環境造就人就是這個意思。
人從出生的時候就帶有兩面性,不是善惡的兩面性,是對外界喜好的兩面性,喜歡的時候他就會歡喜,就會笑,不喜歡的時候就會哭,就會鬧。長大以後,這種喜好就發展成語言,肢體,表情多方面表達。
所以,教育孩子很重要,從剛出生就開始了,人們應該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友善的成長環境,而不是惡略的生存空間或者任其發展。每一個孩子不僅是他自己的未來,同時,也是他的家庭的未來,也是社會,國家的未來,所以,我們所有的人都不能掉以輕心,我們應該對身邊的每一個孩子都給與健康的教育並創造出一個充滿正能量的發展環境,否則,他們糟糕的未來將會給已經老去的我們以沉重的打擊!
……冷漠,就像陵園裡石像一樣可怕!
-
11 # 老普82402271
人性至於是善還是惡,我認為人性既不是善,也沒有惡,而是自私的,是有貪慾之心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的就是人性,也是天性。如果把人逼急了,或者到了窮困潦倒的時候可能會出現惡的本性,也就是說人有惡的一方面,在絕境時可能會暴露出來。為扼制人貪慾之心,必須有條款約束,這就是法律。當今社會必須健全法制,依法治國方能天下太平。
回覆列表
人性本善,這是肯定的。因為這在三字經上,先人早就說過了,只是習性不一樣,就是後天的教育,和生活環境的不同,染上的惡習。那個本善變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