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郭嘉英年早逝 2曹操長子曹昂之死 3龐統戰死 4……
10
回覆列表
  • 1 # 流浪歲月912

    個人覺得應該是張飛被殺。他可是蜀漢名將呀,因為著急給二哥關羽報仇,醉酒的夜裡被部下謀殺!真是死的有點憋屈,堂堂大丈夫沒能戰死沙場!

  • 2 # 一帆風順jxh

    經天緯地,曠世奇才諸葛亮的離世最遺憾。字孔明,琅玡郡陽都縣人,一生博學多才,深謀遠慮,是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亊家。

    他的故事從徐庶走馬薦諸葛-三顧茅廬一舌戰群儒一赤壁之戰,又邦劉備嬴回益州,建立了劉蜀政權。可惜白帝城託孤,被孫權設計殺死關羽後草率出兵伐吳,最終落得兵敗如山倒。劉備病危授命諸葛亮輔佐幼主劉禪。可謂是受仼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後扶不起的阿斗,但他為了蜀漢政權六出歧山,七擒孟獲歷史堪稱一一代大師披肝瀝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出師表千古流芳,萬世敬仰。

  • 3 # 小竹驛站

    當數《上方谷司馬受困,五丈原諸葛禳星》這話,印象深刻。 年邁的孔明在五丈原帳內點起“七星燈”向天續命,說如果時間到了,燈沒有滅,自己就可以再活十年,閒雜人等休得入內。後來終於時間快到了,眼看儀式就要完成了,我諸葛軍師就能再運籌帷幄,重振蜀國了! 這時,武將魏延飛步闖了進來報軍情“魏兵至矣!”。誰料那魏延帶出的一陣風卻把七星燈吹滅了!吹滅了!!臥槽啊!!!在旁守衛的姜維怒拔劍欲斬魏延,諸葛亮只制止嘆道,“生死有命,不可得而禳也!”正是:萬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難與命爭衡。

    那時我就覺得,孔明真是把人生都看透了,也第一次覺得世上有“命”這種東西,不禁扼腕。

    我最覺得惋惜的是效力於曹公的典韋,典韋宛城護主更是縱觀三國最讓我震撼的一個橋段。 典韋“性忠至謹重”,常常白天侍立終日,夜晚則宿於大帳左右,很少回自己的營帳就寢,極為盡忠職守。演義中所描寫的“宛城醉酒”一事,屬於典韋失職的表現,但在《三國志》中沒有記載,應為羅貫中杜撰的。而“營門死戰”一事,則與史書記載一致。張繡先降後反,襲擊曹操的軍營,曹操輕騎而逃。典韋據營門力戰,敵兵不能攻入,便從他門殺進,越聚越多。典韋持長戟左右揮舞,敵兵的矛紛紛折斷。手下十餘校尉一同死戰,傷亡殆盡。典韋身受幾十處傷,敵兵一擁而上圍攻。典韋雙手挾起兩個敵兵擊殺敵兵,其餘的不敢向前。典韋終因傷重不支,瞋目大罵而死。敵眾這時才敢上前,割下他的首級傳觀。捨身救主,威震敵膽,典韋之死極其壯烈。、

  • 4 # 小楓製作

    從公元220年起,在中國歷史上先後建立了魏、蜀、吳三個國家,它們三分東漢州郡之地,各霸一方,稱王稱霸,互相對峙,這種政治局面習稱為“三國鼎立”。

    眾所周知曹操是一代梟雄,史書是稱之為“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要是現代曹操算是個超級勞模,他這一生過得很辛苦。一輩子也沒在家消停呆幾天,也沒輕輕鬆鬆的享幾天清福。

    曹操三十多歲起兵,六十六歲去世。在他起兵的三十多年裡,大仗惡仗就打了67次之多,平均每年打兩仗,而有些大仗甚至需要幾年才能結束。

    在早期毎一次大的戰役,曹操都親統大軍,親自指揮。所以他所經歷的劫難,都是驚險萬分,雖然是逢凶化吉,卻也是死裡逃生。

    如果說曹操這一生,都是在馬背上度過的,也絕非是言過其實。

    在《三國演義》裡,褒頌了劉玄德同時也貶惡曹阿滿。在史實裡曹操是著名的軍事家、文學家、政治家。

    所以說曹操的死是三國時期最遺憾的事了。曹操無論軍事還是文學,他都引領了這個時代的潮流。正是他的出現,使得原本複雜的三國局面變得更加異彩紛呈、撲朔迷離。

  • 5 # 源來史這樣

    三國中那件事情最遺憾?

    對於我來說最大的遺憾莫過於關羽失荊州。關羽失荊州的原因大部分都是他過於驕傲,看著劉備在漢中擊敗曹操,就起兵進攻樊城。可當時東吳野心勃勃,站在關羽身後,他卻沒及時發現(真的心大,太自大了),看著蜀漢壯大,孫權想讓自己的兒子取關羽的女兒以此鞏固雙方關係,可是得到的卻是”虎女焉能嫁犬子”,過後雙方關係降到了冰點。關羽依然我行我素,而東吳韜光養晦,暗藏殺機。

    如果關羽同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孫權的兒子,保持雙方和睦的關係,關羽也許就能攻克樊城攜大勝之師北進中原,劉備從漢中出擊秦川,當時曹操又新敗,是不是能北克中原,光復漢室!!!

    所以說,關羽大意(驕傲)失荊州真的是三國裡最大的遺憾!斷送了蜀漢,也斷送了自己。可悲!可嘆!可恨!

  • 6 # 逍遙自在的二哥

    三國時期遺憾的事情挺多,一一道來有些數不清,下面咱們就來說幾個吧。

    人生漫漫,難免會有讓自己遺憾的事情。有些遺憾還可以彌補。但是有些遺憾可能會讓人抱憾終身,甚至永遠無法翻身。三國中也有很多這樣遺憾的事情,在我們後人看來也會為這些遺憾深深地惋惜。

    曹操赤壁慘敗

    赤壁之戰,是指東漢末年,孫權、劉備聯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在長江赤壁一帶大破曹操大軍,奠定三國鼎立基礎的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著名戰役。這是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爭之一,也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中最為著名的一場。此戰形成天下三分的雛型,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

    周瑜早死

    周瑜長壯有姿貌、精音律,江東有“曲有誤,周郎顧”之語。周瑜少與孫策交好,21歲起隨孫策奔赴戰場平定江東,後孫策遇刺身亡,孫權繼任,周瑜將兵赴喪,以中護軍的身份與長史張昭共掌眾事。建安十三年,周瑜率軍與劉備聯合,於赤壁之戰中大敗曹軍,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周瑜病逝於巴丘,年僅36歲

    馬謖失街亭

    街亭之戰是三國時期諸葛亮北伐的其中一場戰事,發生於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戰爭期間,也是這次北伐戰爭中一場決定性戰事。諸葛亮攻祁山時,眾人都建議用舊將魏延、吳懿等人任先鋒,但諸葛亮不聽,任命自己十分賞識的參軍馬謖領導諸軍,後於軍事重地街亭防禦曹魏將領張郃的進攻。馬謖在街亭違反諸葛亮節度,舉措煩擾,更加捨棄水源,選擇登上南山據守而非佔據山下的城鎮;禆將軍王平曾多番規勸,但馬謖都不接納。想想要是馬謖不失街亭,或者諸葛亮不派馬謖守街亭,那說不定諸葛亮還真能北伐成功!

    龐統落鳳坡殞命

    徐庶曾對劉備說,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龐統曾與東吳陸績、顧劭等品評人物好壞,自稱有輔佐帝王的才能。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後來龐統所葬之處遂名為落鳳坡。龐統的死實在是太可惜了,本來臥龍鳳雛劉備都得了兩人了,劉備奪取天下的形勢一片大好,可惜龐統一死,關羽失去荊州,劉備又被東吳夷陵大敗,蜀國成了三國中最弱的了。要是龐統不死,就可以幫助諸葛亮分擔很多的壓力,諸葛亮就不會最後被累死了。

    大意失荊州

    赤壁之戰後,荊州七個郡被劉備、曹操、孫權三家瓜分,劉備入蜀,留關羽鎮守佔據的荊州五郡(南郡、長沙、零陵、桂陽、武陵),其中南郡是劉備向東吳借的。劉備得到蜀川后,將長沙、桂陽兩郡還給了孫權。後來關羽出兵攻打曹操的襄樊地區,孫權派呂蒙乘虛偷襲荊州三郡(南郡、武陵、零陵)失陷,導致荊州三郡失陷。關羽死的真是太過可惜了,以至於我們後人每次一有重大的過錯,都要搬出大意失荊州這句話,可見這件事對後人的影響之深。

  • 7 # 鄧壇拜將

    要說最遺憾的,我個人覺得是龐統的死。龐統如果不死,三國的歷史很可能就不一樣。

    公元214年,劉備率兵連克白帝、江州、江陽等地,不久就包圍雒城。軍師龐統命眾攻城之時,被守衛雒城的將領張任暗放冷箭,一箭射落馬下,重傷而死,年僅三十六歲。

    為什麼遺憾呢?

    一,後期蜀國朝堂都是基本是諸葛亮的一言堂,可以說軍政一把抓,活活把自己累死。如果龐統不死,以“臥龍鳳雛”之名,龐統可以分擔至少一半政務,諸葛亮也不至於早逝。要知道貪多嚼不爛,二人一軍一政,各司其職,蜀國國力至少能上個臺階。

    二,我們都知道魏延最後是因為意圖謀反的罪名被殺害,而殺害他的都是諸葛亮生前培養的親信,所謂朝堂重臣。試想,如果龐統不死,魏延很可能就不會死。蜀國後期沒有出名的將領,“蜀國無大將,廖化做先鋒”就是真實寫照。有魏延和姜維的配合,不至於被鄧艾直接偷渡陰平而滅國。

    三,劉備取西川后,手下頂尖的智謀之士有諸葛亮和法正任命關羽鎮守荊州的時候,劉備其實是很擔心的,但是無奈手下真正的智謀之士太少,所以對關羽特別囑咐要聯合孫權抵禦曹操。

    如果龐統不死,劉備把龐統派往荊州輔佐關羽。那就不會出現“關雲長大意失荊州”的故事,至少也不至於讓關羽丟了性命。

    龐統的死,對他個人而言,是出師未捷身先死。對劉備來說,是蒼天佐曹不佑我。

  • 8 # 老梁侃歷史

    最遺憾之事莫過於曹阿瞞痛失赤壁之戰,如果贏得此戰,曹操必定能完成大一統的局面,奈何遇上週瑜 諸葛亮,命裡該有此劫

  • 9 # 暖歷史

    讀三國,我最恨公元二零八年那一場“東風”,原因很簡單,假如天助曹孟德,則全國一統局面有望實現。則以後中國歷史可能全部改寫,司馬懿一家的倆晉未必有,而五胡亂華的長期大分裂局面也可能不會出現。

    曹操擊敗袁紹之後,基本完成了北方的統一,挾勝利之勢,再攻以襄陽為根據地的劉表,老天幫忙,劉表此時死了,兒子劉琮投降曹操。駐紮在樊城的劉備,倉皇南撤,到江口與劉琦匯合。曹操大軍尾隨南下,計劃一舉殲滅劉備,順便拿下盤踞江東的東吳政權。如果此設想實現,則中國將再次統一。

    此時三方實力對比,曹操大軍二十萬,孫權四萬,劉備滿打滿算一萬人,諸葛亮過江聯吳,取得魯肅和周瑜的支援,說服了孫權,孫劉決定聯手抗擊曹操,吳蜀聯盟成立。

    劉備駐樊口,孫權坐鎮柴桑,周瑜引三萬逆流而上,曹操帥二十萬大軍自江陵順流而下,雙方決戰於赤壁。曹操大敗。孫劉以少勝多,中國歷史改寫,三國鼎立之勢成。

    此為我讀三國最遺憾一件事。

    說起赤壁之戰曹操失敗情形,三國志有描述。

    《武帝紀》“公至赤壁,與備戰,不利,於時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軍還”《先主傳》“先主遣諸葛亮結於孫權,權遣周瑜,程普等水軍數萬,與先主併力,與曹公戰於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先主與吳軍水陸並進,追到南郡,時又瘟疫,北軍多死,曹公引歸。”《吳主傳》“瑜,普為左右督,各領萬人,與備倶進,遇於赤壁,大破曹公軍,公燒其餘船引退,士卒飢疫,死者大半”

    曹操失敗者三:其一,驕傲輕敵,以為天下大勢已定,孫劉不堪一擊,自古驕兵必敗,所以戰後曹操感慨,郭嘉若在,必不至如此。其二,瘟疫流行,戰鬥力降低。其三,戰船被燒,導致潰敗成不可阻擋之勢。

    前倆者,都在人為,還可以補救,只是第三點,實賴天力!赤壁之戰,時值隆冬,歷來只刮西風,當赤壁大戰之時,竟颳起了東風,而正是東風使火燒戰船之策得以實現。

    羅貫中也深知此點,故在其小說中極力渲染諸葛亮向天“借東風”,以至於諸葛亮被後世戲稱“近於妖”。

    赤壁一站,是三國時期最有希望實現全國統一的機會,然人力已有失策,而天又不幫曹操,奈何?!

    此次站後,曹操再也沒有能力集解起這麼大的兵力,三國之勢徹底形成,由此以後,三國。倆晉,南北朝,開啟了幾百年的大分裂年代。

    歷史不容假設,但是遺憾一下,唏噓一番,還是可以的。

  • 10 # 棋盤山酒業

    子午谷奇謀如果成功實施可能改變三國曆史。

    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北伐曹魏,名將魏延提出了著名的子午谷奇謀:效仿韓信“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魏延親自率領五千精兵從子午谷快速趕到長安,一舉拿下長安和潼關,而諸葛亮大軍出斜谷進兵長安、潼關,兩軍異道會師於潼關。諸葛亮一向用兵謹慎,認為此計過於兇險且難以成功,故棄而不用。後世有人認為諸葛亮過於謹慎,不用魏延的子午谷奇謀是大大地失策,錯過了絕好時機;也有人認為,諸葛亮不採用的原因是,諸葛亮根本不打算攻打長安,他的目標應當是先取涼州,然後步步為營、逐步蠶食曹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envy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