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農村老小男人小譚
-
2 # 明月的日常生活760
唯其因為年糕是我們切身的密不可分的主食,所以對它的懷念特別多,那時候過年,我們村裡年年做年糕,一到臘月,就忙開了。
晚上的時候,我們家的年糕做好了,老爸從老宅院子裡找來了二隻篾編竹製蘿框,一幢幢碼進裡面去,堆到蘿框裡,高高的小山似的一重重,一根篇擔二頭彎彎挑著。晃盪來晃盪去,我們跟在後面,一路歡笑著往回走。
從四合院的老屋子裡出來,頭上的天淡藍,已經有幾顆金星一閃一閃,腳下踩著青灰黑灰的小圓鵝卵石子,在淡白的星光下個個分明。路上遇到一個熟悉的人,是我們家的堂房大伯,這麼晚了不知還要去哪兒?花白鬍子拉碴,傴僂著背,矮墩墩的,年紀大的人了,走路有點蹣跚,看到我們,便笑呵呵地老遠向我們大聲招呼著:“你們家年糕做好了呵,這下可有得吃了呢,這麼多呀,直到次年立夏恐怕也吃不完吆!”我媽媽只要人家說她家東西好,喜歡那東西,就一定會送給人家的。她立刻眉開眼笑起來,叫爸爸停下腳步,歇歇擔子,當下就伸手揀了幾根遞到他面前,道:“你嚐嚐,你嚐嚐!”硬是笑嘻嘻的把那年糕條往他手裡亂塞。
雪白的年糕條子,像瓷一樣殷實晶瑩,熱騰騰的有點燙手,一邊還冉冉冒著熱氣,他呵著腰接過來。“嗯嗯!好吃好吃,就是要乘熱吃。”
談起怎樣吃年糕,那方法可是多了,薺菜炒年糕,白蟹炒年糕,糖年糕臥雞蛋,年糕乾爆米花,還有蒸煮烹汆等等層出不窮,花樣百出。
我爸爸和他聊了一會關於年糕的種種吃法之後,便又挑起沉甸甸的蘿框。消失在暮色蒼茫中,一陳風來了,寒冷的冬天裡,那冷風竟也暖洋洋,熱呼呼的像春天的東南風從頭頂吹過,風裡盪漾著我們成團的歡笑聲,在空曠的夜色裡特別響亮!
有機會躲在童年的回憶裡是快樂的!
-
3 # 功放1875
年味:
小時候是盼望,盼望在外的親人回家,期待團聚時的欣喜;盼望殺年豬,那是一年到頭能吃肉吃到夠的唯一時候;盼望大伯小叔家還有自家合在一起打年餈粑,大人們忙忙碌碌,孩子們則在大人間穿插淘氣,時不時抓把熱氣騰騰噴香的糯米糰子,咀嚼著只有在這個特定時候才有的幸福年味;盼望趕集置辦年貨,水果花生瓜子糖,帽子鞋襪新衣裳;盼望寫春聯貼春聯,幫著倒忙給對聯抹漿糊;盼望祭年,爆竹聲聲辭舊歲,祈禱來年又是風調雨順;盼望吃團年飯,那一桌子菜全是平時難以吃到的珍餚美味,最重要的是必須還是一年都不下廚的爸爸親手打造;盼望著壓歲錢,小時候能得到錢最多的就是過年發的壓歲錢,而且還是嶄新的一元的兩元的,生活稍微好點記憶裡爸爸還會發八張連著號的十元的,即使過不完正月十五就會被大人們以各種理由收回,但那也高興,曾經擁有好多錢!盼望看春晚,一家子忙乎完坐在黑白電視機前面欣賞著視覺盛宴普天同樂,最主要的是面前的桌子上擺滿了糖果等各種好吃的;盼望年初一走親訪友,因為那樣的話跟著大人們去拜年就能收到長輩們的紅包。一年一年長大,一年一年年味轉淡,如今已然中年,也只有記憶裡小時候的年味最濃!
-
4 # 夏蘭荇德潔兒
我記憶中的年味是早上在炮竹聲中醒來穿戴收拾好自己下樓遇見家人拜個年,幫媽媽擺好碗筷,等著外出打工的叔伯姊妹過來一起吃團圓飯,吃完飯我們會向長輩拜年討要紅包,歡歡喜喜找小夥伴熱鬧分享自己所得的紅包,而大人們會在桌上談天說地享受這久違的氛圍。那時候會期待這一天難得的食物那是隻有過年才有的奢侈,過年也遠離了繁多的作業。
晚上我們會在家燒好柴火一家人圍在火堆旁看春晚,親戚朋友會問我們的學習和生活,小孩子們會放煙花我會在旁邊看著他們玩並蹭之,因為我的壓歲錢被媽媽拿走了,放完煙花村裡的小夥伴們就聚在一起玩遊戲捉迷藏,跳方格等等,到了午夜12點萬家燈火通明,煙花炮竹綻放這是我絢爛的記憶,當所有煙花燃盡一切歸於平靜時我們便要入夢了。
以前我們這邊十五那天晚上家家戶戶都要在屋外點滿蠟燭,但現在沒有了只開了屋外的路燈,這一直讓我感到可惜。
回覆列表
記憶中的年味是那麼美好那麼遙不可及。而現在的年也不可能回到原來的樣子,因為我們更多的是責任與擔當,要讓曾經的美好延續在下一代身上。
曾經的年味是大年初一早上醒來枕頭下面有父母給的壓歲錢,初一早早醒來洗刷完吃完早飯高高興興去拜年,是拿著壓歲錢去街上買把玩具手槍或別的玩具,是每天可以和親朋好友一起吃好吃的等等。這所有的一切彷彿就在昨天,真想回到昨天,可我們要面對現實,去承擔更多的責任,所以只有讓這一切成為美好的過去,因為我們還有更美好的未來。
為自己,為家人,儘可能的讓年味不要失去它應有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