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過客無畏

    中庸之道的理論基礎是天人合一。通常人們講天人合一主要是從哲學上講,大都從《孟子》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盡心》)講起,而忽略中庸之道的天人合一,更忽視了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是合一於至誠、至善,達到“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的境界。“與天地參”是天人合一。這才是《中庸》天人合一的真實含義。因而《中庸》始於“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而終於“‘上天之載,無聲無臭。’至矣”。這就是聖人所要達到的最高境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天人合一。天人合一的天是善良美好的天,天人合一的人是像善良美好的天那樣善良美好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們自覺修養所達到像美好善良的天一樣造福於人類和自然理想境界。

  • 2 # 易家巷

    《中庸》為″四書"之一,其三:《論語》,《大學》,還有孟子所寫《孟子》。

    五行:上下左右中,東西南北中,中字好解意了。庸:庸俗,平常,一般。孔子在《中庸,二十章》:知,仁,勇之達德也。解釋這智,仁,勇三祥是通行於天下的美德。

    《論語,雍也》子臼: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

    朱熹注:中者,無過無及之名也。庸,平常也。

    程子臼: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之之定理。

    解釋,孔子:中庸作為一種道德,該是最高的了!老百姓缺少這種道德,已經很久了。

    孟子:既不過度又沒有及叫做中。庸,是任何吋候都保持不偏不倚態度。

    程子說:″不偏就叫做中,不改變(常規)就叫庸,中是天下必須遵循的道,庸是天下永恆不變的理。

    《孟子,離婁下》:仲尼不為已甚者。解釋:孔子不做太過分。

    這就是回覆何為中庸之道,也為清朝滅亡後,叫中國,而又在1919年五四青年運動中人民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革命口號,在政治上要推翻帝國主義,封建主義的反動統治,在文化上要打倒一切帝國主義奴化思想和文化。

  • 3 # 老黃0071

    #爆料# 【關於中庸】中庸之道的思想對人有益還是有害首先取決於人們對中庸的理解。若果認為中庸就是無原則的折衷主義好好先生,那當然有害;認為它指的是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調和折中,有益也無大害;可是如果認為中庸指的是心之用、心之原則,那麼中庸之道講的就是修心養性之道,道德修養之道,修身之道,那中庸之道當然百益而無一害。

    還得從中庸二字說起。“中庸”之“中”到底是指什麼?鄭玄指中和,中間。朱熹和他的老師程頤也都認為不偏之謂中。他們心中的“中”基本上是指空間上和事理上的中間。“庸”鄭玄指的是用,所以,他的中庸意思是用中,去兩端取中間。程朱認為不偏之為中,不易之為庸,庸或為平常也。那麼他們倆的中庸之道就是不偏不倚不變不易無過無不及之道。他們三儘管說法各有不同,但都是從認識論方法論來理解中庸之道。但是,如果我們客觀全面地仔細閱讀《中庸》原文,會發現中庸之道不只是方法論認識論,更是道德倫,本體論。

    子思無疑是《中庸》這部經書作者的最正確的人選,他當然是《中庸》的作者。他繼承祖父偉大的事業,闡述了、挖掘了、揭示了乃至可以說豐富和發展了孔子的思想,給孔子一些未明未竟的理論一種精細地解說,為祖父的學說從本體論角度尋找哲學依據。

    眾所周知,孔子罕言性與命等。子貢曾有怨言:夫子的文章可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聞也。子路也曾問孔子鬼神和死,孔子也沒有正面回答。罕言不等於不言,不正面回答不等於不回答。孔子為何如此,一方面固然是他知之為知之 不知為不知的坦誠務實精神,一方面應該是他的為學治政的理念:天道遠人道邇,經世致用。對於自己不懂的就說不懂,對於一時搞不清的就闕疑待查,對於那些純理論的東西,暫時可放一邊,不語怪力亂神。

    《中庸》說什麼?說性,說天道,說天人合一。修身之道,齊家治國之道,天地之道,君子之道,聖賢之道……首句是: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為教。天所賦予人的自然稟賦叫性,遵從本性自身發展叫道,按照道的規律而修養叫教!什麼叫天道什麼叫人道?誠者,天知道;誠之者,人之道!這是《中庸》最重要的句子,最核心的思想,最鮮明的主題。《中庸》的文眼不是“中”而是“誠”!“中”是什麼? “喜怒哀樂之未發叫中。”這是《中庸》第一章對“中”的解釋,應該說是對“中庸”中的“中”最貼切的解釋。後面的執中、折衷、時中等都是從不同角度對它的解說和闡釋。第一章的“中”是什麼意思?顯然它不是指空間和事理上的“中間”,而是指“心中”,相對於身外而言。具體到這一句,它指的是內心的情感,和“性”是相對的。那麼中庸是什麼意思?那隻能是“心之用”“心之準則”。中庸就是修心養性之功用,修心養性之準則。或者說中庸就是“用中”,重視修心養性,重視道德修養,重視修身。

    那什麼叫中庸之道?中庸之道就是修心養性之道,道德修養之道,修身之道!這個道是什麼?誠,真誠。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中庸之道乃真誠之道。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一切,“誠”字當頭,又貫徹始終。誠者,物之終始! 天性是至誠至真至純至善至美的,而人的內心情感是變化萬千好惡不均的,“性”和“情”是不一樣的,化情為性就得修心養性,就得加強道德修養,就得誠意正心修身,這是“成己”,還得“成物”,成就別人,教化別人,一切貴在“誠”。故開篇:天命之謂性,率性之為道,修道之為教。天性本真誠,按真誠做人才是修身之道,讓所有人都真誠,才是教化之道。

    很多人都很看重“慎獨”的作用。其實第一章三段,第一段明確提出修身,第二段強調的是時時修身處處修身,哪怕獨處。第三段,為什麼修身以及修身的功用。我們的內心情感不真誠,我們的言行舉止不合真誠的道德規範,所以要“致中和”,使自己的內心情感符合社會通行的道德規範,也就是克己復禮。一旦我們修身養性加強道德修養,內心真誠,言行一致,那麼“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從第二章到十九章,是從多角度說明修身的重要性普遍性困難性,艱鉅性長期性。從第二十節後,才大談特談為什麼修身為什麼貴誠。“故君子不可不修身,修身則道立”。修道貴誠,“誠則明,明則誠”,“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謂天下至誠為能化”,“至誠如神”,“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天地之道,可一語而盡也:其為物不貳,則其生物不測”…… 總之,中庸即用中,就是規範情感修心養性,加強道德修養,自我約束自我監督自我管理;中庸之道就是道德修養的最高原則:真誠!

  • 4 # 行者SFY誰主沉浮

    中庸之道——何為中?中就是:不偏不斜,中間的意思。何為庸?庸:就是平常,平凡。合起來的意思就是:中間的大道,是正道,正道是平常、平凡的。

    佛家一直提倡中庸之道,大道,其實就是平凡之路。好多人學佛喜歡高深莫測,以為那就是神秘,就是神聖。其實恰恰錯會了——真正的大道,是非常平常的,平常的不易讓人覺察到。

    待人接物,隨方運用,莫不是平常。平常到極致,不再有人我對立,不再有心機巧算和爭奪,不再有是是非非,就是大道,就是真正的中庸之道。

  • 5 # 無邪79908786

    謝邀,我沒讀過《中庸》,我只是發表一下自己的理解。中庸之道其實就是《易經》的陰陽之道。中是陰陽調和的過程,陰勝則彎,陽過則斷。只有陰陽調和才中正筆直。而庸是平凡是宇宙萬物(主要是人)最普遍的自然發展規律。合在一起就是做人或處事要依據自然的發展規律來達到一種陰陽調和的狀態。這種平衡狀態不是永遠不變的,它是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做人處事也要隨時間和空間的變化而變化。隨時做到調整來達到一個新的陰陽調和的狀態。當然這種狀態是理想狀態。是不好拿捏掌握的。我們要做的是接近這種狀態,儘量把人做好,把事情處理的圓滿一些。

    所以中庸之道源於易經的陰陽之道。是古人釆易經之精華用另一種方式表達怎麼做人處事。易經才真正是中華文化的鼻祖。被歷代統治者奉為不傳之秘法。其實不僅是人,宇宙萬物都有陰陽的兩面性,都要遵循陰陽之道。否則人非人物非物。

  • 6 # 天衢

    關於中庸之道,元派有三個含義,三者合一才是中庸。

    第一,合道中庸,喜怒哀樂憂思悲恐驚,一切無常,虛而不受,也就是沒有任何一件事情能擾動心境的平和。這必須要入道才行,也就是佛家講的自性,證道菩提。以那樣的心態面對世間一切,如古月懸天,自照八方,而萬法不能侵擾。

    第二,執道中庸,這其實就是講正其心,誠其意。元派講世間萬法皆可為用,只要用之合符道法自然,就自可用去。但合符道法卻很難做到,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藍圖作為導向,讓自己不失中正平和之心,而且要正心誠意,不然自己也會騙自己,難以自查。

    第三,道用中庸,這就是說萬事萬物,各有變化,要做到每件事都恰如其分,時間剛好,力度剛好,什麼都剛好,那才叫道用中庸。所以,這個太難,必須對人事物的規則有著深刻的體悟,然後還需要有一顆清明透徹的心、雪亮的眼睛、靈敏的耳朵,最後還在執行上不差分毫。對於這個,個人理解就是儘可能做好,如果發現做得不好,儘可能改善,無力改變的,儘可能接近或者在當下看來最可能接近就已經很好了。

    以上三種,其實是一種,連貫不缺,三者合在一起就是中庸之道。

  • 7 # 竹溪有松風

    謝邀!中庸之思想,已入華人骨髓!遍佈社會各個階層,各個行業。在家庭,【各人自掃門前雪,那管他人瓦上霜】是中庸。在單位,【木秀於林風必催之】是中庸。在工作中,【槍打出頭鳥】是中庸。在學習中,【不論窗外天下事,一心只讀聖賢書】是中庸。在生活中,【知足常樂】也是中庸。可謂人生處處是中庸!

  • 8 # 閒雲島

    何為“中庸”?它是否就是有些人所說的“中立、平庸”?古代儒生必修“四書五經六藝”,否則,他就難以“金榜題名,一步登天”。“四書”即《大學》、《中庸》、《論語》、《孟子》; “五經”即《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簡稱為“詩、書、禮、易、春秋”;“六藝”是指“禮、樂、射、御、書、數”。從《中庸》排序來看,《中庸》在儒家的倫理體系中,那是何等重要,因此,沒有一個儒生不敢不重視《中庸》的學習,否則,他就會看不到他讀書的前程,正所謂人生三大快事之首——就是“金榜題名時”。中庸之道就是保持中正立場的規律和方法,是人修煉的一種最高境界。簡言之,就是“不偏不倚(內心與規律相一致),恰到好處(事物的度)”;“過猶不及,擇中而用”;“自我管理,保持克制”;“自我修煉,維持正氣”;“順應規律,維護中正”。中庸,按現代哲學觀點,就是凡事都要遵守“度”,任何事情,越過了這個“度”,事物就要發生“質變”——“事情的好懷,就會相互轉化”,正如《中庸》所云——“過猶不及,擇中而用”。可見,中庸,並非現代人所普遍理解的中立、平庸;但現代人卻在其基礎上升華出現代權衡術(著名教授葛楚英:“中庸之道實際上就是平衡術”)。權衡,大至可調節國家之間、單位之間的關係;小至可調節家庭、個人之間的關係。權衡術的核心:“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害相衡取其輕”。權衡術的傑出代表,非新加坡國父李光耀莫屬;其著名論斷:“大象打架,小草遭殃;大象談戀愛,小草也遭殃”。圖片來自網路:孔子與學生論道《中庸》既然如此重要,那何謂“中庸”呢?“中庸”的本質又是什麼?中和是天下的根本 。《中庸》:“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就是說,人的歡喜、憤怒、哀傷、快樂的情感還沒有表現出來,就是“中”;即使表現出來但是都合乎時宜和禮節,就是“和”。“中”是天下人的根本;“和”是天下人所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與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事萬物也就生長髮育了。可見,倘若一個人沒有表現出喜、怒、哀、樂的情感時,心中就會平靜淡然,這就叫做“中”;之所以稱之為“中”,是因為這種情感是被控制的,內心保持著平靜和均衡,合乎正道。然而,人的感情宣洩需要有個尺度:不要看到好的事物就喜形於色,遇到不高興的事情就勃然大怒,極度悲哀或是過度高興都是不合理的,而應是情感表現得合常理、合時宜、有節度,這就是“和”。《論語》中載:“子曰:‘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可見,孔子對一個人情感控制能力的重視。人是感性與理性的載體,情感表露應當合乎節度,即使是快樂或哀婉的時候,也不會樂而忘我、悲而忘形、“喜(怒)形於色”。同樣,即使是控制情緒也不能做得太過分,那會使別人感覺你過於陰鬱,城府太深,不易交往,從而對你敬而遠之。然而,現代人往往只注重情感的釋放和個性的張揚,在行為上忽略了對“中”的把握。所以,我們提倡“中庸”之道,當人們一旦達到了“中和”的境界,自然而然地就能心平氣和地待人接物和做事處世,生活環境就會變得秩序井然了。“中”,就是不偏不倚,保持一種適可而止、恰到好處的處世態度,合乎自然的中正之道;“和”,就是和諧,是指對待一切事物都能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與自然規律背道而馳。無論是在自然環境還是人類社會中,只有在“中和”的和諧環境裡,萬事萬物才能平等共存。所以說,“中”是我們人性的根本;“和”是我們必須遵從的原則。達到了“中和”的境界,天與地也就各在其位了,萬事萬物也就欣欣向榮地生長髮育了。中庸是無處不在的 。子曰:“鬼神之為德,其盛矣乎!視之而弗見,聽之而弗聞,體物而不可遺。使天下之人,齊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孔子透過對鬼神特點的分析來說明中庸之道是不可離的。現在通常認為“鬼”是不吉利的、可怕的,但古人卻認為,鬼神是祖先死後的魂靈,不但不可怕、可惡,還可保佑其後代。古人經常祭祀鬼神,以求得佑護。鬼神處於天地之中,可謂盛大,人們雖然看不到、聽不到,卻不得不對其產生敬畏和謹慎之情,同樣,中庸之道亦如此。眾所周知,“大道”無聲、無形、無相。然而,世上萬物都是“大道”創造的,都是“大道”的載體,都必須按照“大道”的規律去行事,順道而行就有發展,背道而馳就必然失敗,“大道”主宰著我們,正如老子所說:“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也就是說,它寂寞無聲,廣闊無形,獨自存在又永恆不變,迴圈執行而不會停殆,它是天地萬物的淵源。《易經·繫辭傳》中說:“觀天之神道,而四時不忒;聖人以神道設教,而天下服矣”!意思是說,觀察天下的造化之道,四季週而復始,聖人仿效自然造化的萬物之道教化人民,而使天下信服。在我們的生活中,既有有形的、看得見的東西,也有無法看見的東西,比如各種規律、自然法則等。看得見的東西,容易把握,但看不見的東西,人類就無法用直觀的方法加以認知了,這就需要運用智慧,總結和歸納它們。中庸之道就是這樣無形無相卻又真實存在而不離我們左右的。中庸的“大道”就是這樣,雖然看不見它,它卻可透過“無所不存”的形式使每一個人都心悅誠服。常以為看不到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所以在違反規律做事時自以為神不知、鬼不覺,殊不知規律會暗中考察我們的行為,然後做出相應的獎勵或懲罰。所以,我們為人處世只有真誠地遵循“中庸大道”,才能不招致災禍,取得最終成功。中庸是最高的德行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人們趨利避害的天性,使人們不僅僅滿足於吃得飽、穿得暖,還有更多的慾望。貪婪,使再美好的事物也會變得醜陋了。人們為了生活更好,地位更優越,得到更多的讚譽和尊敬,就產生了追名逐利的慾望。於是,人們不再僅僅為了生存而忙碌,還為了名利去拼殺:貪婪的人,無法正常生活和工作,他們慾壑難填,於是就違背規律做事,在恰當的時候做不恰當的事,漸漸偏離了事物發展的正軌,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做事“過了”,偏離了中庸之道。古今中外,那些恃才傲物、好大喜功,不明白見好就收,不知道“水滿則溢、月滿則盈”道理的人屢見不鮮,可見,中庸之道緹不容易施行的。與此同時,趨利避害天性催生出了另外一類人:他們明哲保身、不思進取、甘於平庸,做事“差不多就行”,根本無心上進,此所謂孔子的“不及”,這也不符合中庸之道。因此,中庸之道的確很難施行。可見,中庸之道實質上就是要行當行之事,不做不及或者過分的事情。此外,良好的語言表達與得體的待人接物,也能體現“中庸”的境界。說話時,既不出言不遜,又能直指主旨;遣詞造句既符合當時的場合,又符合自己的身份,能恰當地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既妙語連珠,又不會給人誇誇其談的印象。若此,就達到了“中庸”的境界。中庸是可以達到的。中庸之道是真實存在的必然性規律,卻是無言的、無邊無際的,它孕育了天地萬物,並使天地萬物感受到它的存在和力量。對此,普通人並非註定要望“道”興嘆,無所作為。因為中庸之道不僅涵蓋了難以把握的宏大哲理,還包括了普通人也可以理解的日常生活中的生存智慧。人類的活動大致可以分為認識與實踐兩部分。認識指導實踐,實踐產生認識,認識與實踐相統一,就是“知行合一”。沒有正確的認識,就不會有正確的實踐。君子擁有主動探索中庸之道的能力,所以可以認識中庸之道的精髓,並在行動中體現中庸的智慧;然而,一般人雖不具備自覺探索其中奧妙的能力,但是中庸之道“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在,所以我們在日常實踐中模糊地感受到它的存在,然後根據這種實踐得到關於中庸的經驗,來指導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因此,“中庸”這一大智慧,一般人是可以知道,並且實踐的。普通人可以從中汲取到我們所能理解的淺顯的道理;那些智慧高人一等的人,則可以從中獲得廣大的真理。比如說,日常生活與工作都已離不開電腦,但並不是每一個人都懂得開發軟體、編寫程式以及電腦的原理,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使用電腦,我們仍然可以打字、上網,而專業人士則可以從事高深的計算機軟硬體開發工作。所以,雖然我們並非君子、聖人,可是隻要人們去認真理解、實踐中庸之道,就一樣會有收穫,在立身處世之中處於不敗之地,從而獲得成功。圖片來自網路:聖人孔子。《中庸》的本質知道了,那麼,《中庸》的原則呢?《中庸》主要有三大原則:慎獨自修、忠恕寬容、致誠儘性。 【1】遵循規律。 “中庸”,與其說是“不偏不倚”,不如說“內心始終和普遍的大道、真理保持一致”更為準確。因此,“中庸”,要求為人處世要遵循事物內在規律,順乎其自然秉性。遵循規律,按規律辦事,就會順風順水、立於不敗之地;反之,就會到處碰壁、禍相叢生。 【2】慎獨自修 。 “君子慎獨”,見字思義:君子即使一個人獨處時,也要格外謹慎,遵循《中庸》規則,不做有損道德的事情。在自我修養的過程中,務必堅持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自我約束。《中庸》文雲:“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自我修養,尤其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應該謹慎地進行自我反省、自我約束、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在別人聽不見時,也十分謹慎,不說違背道德的話;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也時刻操守中庸之道,做到至誠、至仁、至善,就必須堅持慎獨自修的原則。 【3】忠恕寬容。 子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施諸己而不願,亦勿施於人”。《論語.里仁》記載孔子告戒曾子的話:“吾道一以貫之”。別的學生問曾參何意,曾參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忠恕乃為仁之方,孔子思想核心是忠恕之道,亦即孔子思想核心是為仁、行仁。孔子說恕便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所謂“能近取譬”就是將心比心,就是忠恕之道。正如《中庸》所說:“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素夷鍬,行乎夷鍬。素患難,行乎患難。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於人,則無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倖。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諸正鵠,反求諸其身’” 。 【4】至誠儘性。 “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只有堅持至誠原則,才能充分發揮自己善良的天性。唯此,方能感化他人、發揮他人的善良天性;唯此,方能發揮萬物善良天性;唯此,方能參與天地化育萬物。這就是堅持至誠儘性原則所達到的理想境界,達到了這一理想境界也就找到了自己在宇宙間的真正位置。圖片來自網路:摘屏中庸之道既然是人修煉的一種最高境界,那麼,在人類實踐活動中,人們應該如何進行自我修煉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可能很多人會回答:“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竊以為,做到六個字——“淡定、中正、權衡”就可以了!淡定。淡定是一種理性、風度、修養、力量。“望天上雲捲雲舒,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榮辱不驚”。淡定是一種理性:榮辱不驚,忍辱負重;堅守原則,不越底線。淡定是一種風度:靜若處子,動如脫兔;功名利祿,過眼雲煙;“閒看庭前花落,輕搖羽扇城頭”;“酒肉穿腸過,佛祖在心中”。淡定是一種修養:仁而無憂,仁而無懼;實事求是,心懷坦蕩;沉穩果敢,不驕不躁;外柔內剛,以柔克剛;舉重若輕,氣定神閒;寬厚包容,海納百川。淡定是一種力量:深思熟慮能揚長避短,內省自知可有進有退,待該出手時果敢出手;氣定神寧,如巨巖阻浪,如水滴石穿;穩而避其亂,洞悉而練達,如庖丁演刀、魯班弄斧;冷靜清醒,從容不迫,高屋建瓴,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之外。淡然看一切:一是“重在做”,“從小做起,從我做起,從此做起”,“萬丈高樓憑地起”;“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不掃一室,何以掃天下?”……榮辱不驚,忍辱負重。二是“心要寬”,心多寬,天有多寬,海有多廣;“三尺巷”之爭,巷寬三尺,但人心卻寬了萬丈;“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三是“常知足”,心無旁騖、知足常樂,正如有位高僧所云:“如果一個人的內心有痛苦,就說明這個人內心一定有和這個痛苦相對應的惡存在;如果一個人內心已經沒有任何惡,那麼,這個人的心靈是根本不會感到痛苦的”。風景照:天上雲捲雲舒!中正。“不偏不倚,恰到好處”;“過猶不及,擇中而用”。中正,何為“中正”?一曰“正道”,二曰“正直”,三曰“得當(不偏不倚)”。正道——《易·離》:“柔麗乎中正”。高亨 注:“象人有柔和之德,附麗於正道”。正直——《管子·五輔》:“其君子上中正而下諂諛”。《東觀漢記·申屠剛傳》:“性剛直中正,志節抗厲,常慕史、汲黯之為人” 。 得當(不偏不倚)——《書·呂刑》:“明啟刑書,胥佔,鹹庶中正” 。宋 葉適 《答少詹書》:“輕鄙中正平易之論,而多為驚世駭俗絕高之語”。 要做到為人中正,首先,要走正道,也就是說,人生的方向不能錯;否則,偏離了人生的正確方向,走上了歪門邪道,甚至“南轅北轍”,那就會不是“遍體鱗傷”,就是“頭破血流”。其次,為人正直、忠恕寬容,確保中正立場;實事求是,尊重客觀規律,一切按規律辦事;在規律面前,必須腳踏實地,來不得半點虛假,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甚至弄得“頭破血流”。三是處事得當(不偏不倚),要善於把握事物的“度”,任何事物都有“度”,越過這個“度”,事物就會發生本質變化(好壞相互轉化),努力控制事物向有利於自己的方向發展。因此,為人應該學會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處”;“過猶不及,擇中而用”。權衡。“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害相衡取其輕”;“不偏不倚,勿走偏鋒”。協調權衡。“協”,拆字解義:要完成十分美好的事情,必須經過大家十足的共同努力。反之,要解決好十分棘手的事情,同樣需要大家十足的努力。可見,在社會發展、人們生活中,“協調”關係多麼重要;它時時處處都充斥在人們社會實踐和生活當中。何也?因為不可能有世外桃源!那麼,協調關係,關鍵在於把握好“平衡術”,這樣,社會才會風調雨順,家庭才會幸福美滿!權衡就是要在任何事物的發生、發展過程中,協調處理好其上上下下、方方面面、前前後後、裡裡外外的關係,具體來說,就是要協調權衡好人們“三點一線(單位——家庭——社會)”上的關係。權衡處理的核心方法即“兩利相衡取其重,兩害相衡取其輕”!【1】就單位關係而言,最關鍵的就是權衡處理好上下級關係。為什麼有些人總是平步青雲,而有些人卻總是“原地踏步踏”呢?當然,個人素質和能力是內在要素,但外部關係也很關鍵,你如果跟領導沒搞好關係或者說上下級關係沒有權衡好,再或者根本不與領導接觸,你怎能進入領導欣賞、器重的視野呢?正如有些領導說得好:“我認都不認識你,又怎麼去提拔你呢?”。領導是人而不是神,同樣有“喜怒哀樂”,他喜歡的,在同等條件下當然會優先重用!正所謂“知人善任”,先要知人,方能善任;不知人,又咋能善任呢?“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侍”。“姜太公垂釣”,“非釣魚而釣龍也”,姜太公擇主,八十方才運至,助文王興周、扶武王滅紂,終成千古美談;比干宰相愚忠,反被紂王掏心而亡……“三顧茅廬”,實則諸葛亮演繹知人之典範,假如沒有諸葛亮的匡扶濟世之雄才,劉備又焉能知之,又焉能有“三顧茅廬”的千古絕唱呢?可見,擇主,實則讓主知之,識時務者為俊傑、擇明主而侍,實乃大智之人的大智慧。居說有位封疆大吏,在女兒提供的三個候選女婿中,一個精明能幹,但鋒芒畢露;一個能力平平,但忠誠中正;一個能力低下,但情義厚重……你猜,三人中誰中了“繡球”呀?中間那位!何也?封疆大吏的比喻發人深省:用人如砍柴,刀鋒太利,誰都喜歡用,鋒刃易折;刀鋒平平,磨得好也好用,且經久不衰;刀鋒太鈍,再磨也不好用,故無人問津!多麼高深的中庸高手啊!中正至極!這就是真正的權衡大師!【2】就家庭(族)關係而言,就是關鍵要權衡處理好三個核心關係:夫妻乃家庭關係的核心,父子乃家族關係的核心,母女乃外戚關係的核心。這三個核心,將中國家庭親人編織成一個嚴密的親人網、親情網,使家庭(族)親人處於穩定的“鐵三角”關係,這就是中國最特別、最穩定的國情,它維繫了中華文明唯一連綿綿不絕而發展至今!其實,在協調權衡家庭(族)關係時,其中還有一組非常重要的關係,那就是兄弟(姊妹)關係。根據血緣關係可知,除了妻子、父母、子女,兄弟(姊妹)是世界上最可靠、最親近的親人。正所謂,“兄弟如手足,手足斷,不可續”,“上陣父子兵,打虎親兄弟”,“兄弟嬉於牆,外禦其侮”。做到“兄友弟恭,情同手足”;“忠恕寬容,肝膽相照”。【3】就社會關係而言,最關鍵的就是要權衡處理好朋友關係。朋友之交,關鍵在於義。“義犬趕而不走,豺狼留而不忠”。“恩德相結者,謂之知己;腹心相照者,謂之知心;聲氣相求者,謂之知音(明.馮夢龍)”。“狐朋狗友,少交為妙”。臭味相投,意氣相聚;原則不強,正斜不分;吃喝玩樂,不負正業;時正時斜,害人害己。如此朋友,少交為妙。 “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鮮(少)矣——呂公著”。人生成功,自身修煉是關鍵,是內因;“賢父兄”、“嚴師友”,是外因。成功,內因、外因,二者缺一不可。可見,朋友,不可缺失,何等重要!珍愛朋友,攜手共進,人生將豐富多彩、充滿活力、充滿快樂!風景照——湘江義犬:義犬救主!

  • 9 # 另類文史

    另類君淺論開講^_^

    按照儒學家公認的概念來說,“中庸之道”是指【不偏不倚,折中調和的處世態度】。源頭來自《論語·庸也》中“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的闡釋。

    然而中庸之道自古以來就被有識之士譏諷為“偽善”“虛浮”的核心。

    我們就拿于丹做活體解剖。雞湯女王于丹教授認為,中就是“取正中,舍極端”的意思。庸則是“無變化,不動搖“”的意思。中庸之道就是“有分寸地想言行,處事有度,不偏不倚,不左不右,恰如其分,恰到好處。最終達到於事有補,於己有利”的目的。

    請注意上面的黑體字部分,果真如老梁所言,于丹淨說些“正確的廢話”。她的釋義,完全就是些空泛不著邊際更不著內容的廢話!

    另類君想起于丹最為代表的對付霧霾的“中庸之道”:

    面對霧霾,可以“關上門窗,儘量不讓霧霾進到家裡;開啟空氣清淨機,儘量不讓霧霾進到肺裡;如果這都沒用了,就只有憑自己的精神防護,不讓霧霾進到心裡”。

    這種“不管世界多醜惡,我堅持心裡美”的腔調,是最常見的心靈雞湯模式。在這個模式裡,有小清新,更有正能量,都是構築我們中國夢的要件。

    然而問題在於,這樣能解決問題嗎?

    突然想起魯迅先生的話:別個無不偏激,唯獨自己的了中庸之道的叭兒狗嘴臉!

    難道于丹就是那隻叭兒狗的轉世靈童?

    奇哉怪也!

  • 10 # 金臺望道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一個重要命題,是關於人的道德準則和思想方法的重要哲學範疇。中庸思想由孔子提出,比較集中記載在《中庸》《論語》等經典中,因此評價中庸首先要需要把這兩部經典相關論述瞭解透徹。

    在孔子之前,“尚中”的觀念的確早已出現,但“中庸”一詞正式的使用自孔子始。孔子總結了殷周“中德”“中行”“中道”的觀念,把“中”“庸”二字連線起來使用,把它上升到哲學的高度,成為儒家思想的一個核心命題。

    二、中庸是儒家道德的最高境界

    中庸是孔子心目中的理想人格,是區別人之高下的標準。他說:“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中庸》),因此大力提倡中庸。他說:“舜其大智也與?……執其兩端,用其中於民,斯以為舜乎?”(《中庸》)顏回因能行中庸,深得孔子讚賞:“回之為人也,擇乎中庸,得一善則拳拳服膺,而弗失之。”(《中庸》)

    孔子本人也是力行中庸的典範,據說“子溫而厲,威而不猛,恭而安。”(《論語•述而》)。道德修養達到這種境界,的確令人傾心向往。

    但孔子並未明確說明中庸作為一種道德包含哪些內容,《中庸》一書以“執用兩中”來定義中庸,後來北宋的程頤解釋中庸為:“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章句》)這個解釋把不走極端和穩定不變作為一切事物正當不移的道理,比較接近孔子的意思。

    孔子曾感慨民德之敗壞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他認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標準,人們很少能做到:“天下國家,可均也;爵祿,可辭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中庸》)。雖然中庸的道理很平易,但做到中庸是很難的。

    三、中庸是一種靈活而又堅持原則的方法論

    孔子看到,每一件事物的發展都會呈現出多種狀態,要儘量避免偏於一端的情況,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扣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子罕》)這裡他較明確地提出達到中庸的方法,他說他的方法無非是考察事情的兩端取其中間而已。

    在他的論述中,有大量的採用這種方法的論述,如他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論語•雍也》)“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君子貞而不諒。”(《論語•衛靈公》)等等,他反覆強調在各種對立的狀態之中,把握好適中的狀態。

    我們從孔子對他的學生的評價中可以看出他對如何達到中庸的設想,例如,“子貢問:‘師與商也孰賢?子曰:‘師也過,商也不及。’曰:‘然則師愈與?’子曰:‘過猶不及’。”(《論語•先進》)他認為過和不及都不是完美的狀態,必須加以糾正:“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根據個人的情況加以取捨增刪,方能達到中庸的境界。

    但孔子對於中庸的強調並未失之於僵化刻板,他特別強調靈活性,例如他說:“虞仲、夷逸,隱居放言,身中清,廢中權。我則異於是,無可無不可。”(《論語•微子》)他認為雖然這些人退隱的生活是明智的,但他不這麼作,他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採取更為靈活的態度,即所謂“無可無不可”,“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論語•泰伯》),出仕與退隱都不是絕對的,要根據世事變化來決定。他明確提出“絕四”的思維方式:“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子罕》),要求人們避免主觀猜測,武斷,拘泥和固執己見,從自我出發等這些不實際的態度。

    僅說到這裡,孔子給人留下的印象或許是鄉愿,老滑頭一個。其實不然,孔子的靈活折中都圍繞一個主題,就是如何實行他的道義原則。他說:“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與之比。”(《論語•里仁》)君子對於天下的事,沒有固定的成見與辦法,但必須服從“義”的標準,這沒的商量。

    他的道義是什麼呢?那就是他一生都在孜孜追求的周禮。他強調中庸,強調靈活,都是圍繞著復興周禮這個目標來的,只要有利於實現周禮,什麼方法都是可以的;同時,周禮的精華所在,恰恰是強調不走極端和反對偏激:“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論語•學而》)因此強調中庸與復興周禮是一體的。對於那種無原則的折中,孔子稱之為鄉愿:“鄉愿,德之賊也”(《論語•陽貨》)孔子是堅決反對鄉愿的。

    四、復禮是中庸在政治領域的應用

    通常認為孔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禮”。孔子生逢亂世,“禮崩樂壞”,臣弒君,子弒父,邪說暴行不斷髮生,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天下無道”,失去了常態。

    如何解決?孔子的方案就是復興周禮。所謂周禮,就是西周統治者制定的一整套經濟、政治制度和道德規範、禮節儀式等,中心內容是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等級制、分封制和世襲制。

    這套制度曾有效地發揮過作用,但隨著社會的發展,這套制度逐漸瓦解。制度的瓦解是有其深層的經濟基礎的原因的,經濟實力的不平衡發展打破了原有的政治勢力的均衡,天下大亂只是表象。但生活在其中的人,特別是孔子這樣思想保守的人,往往把政治的動盪歸結為原有體系的人為破壞,幻想只要恢復原來的制度就可以恢復原來的勢力均衡,因而孔子把復興周禮作為根本的政治追求。

    孔子把原來的制度看成是最佳的狀態,他所處時代的弊病在於對這個最佳狀態的偏離,所以他大力宣揚中庸的思想。中庸的道德是最好的道德,中庸的方法是最好的方法,那麼在具體講到社會問題時,如何貫徹這個中庸呢?

    孔子說,禮就是中庸的具體規定。《禮記•仲尼燕居》記載,孔子說,子產對於老百姓寬得太過,嚴則不及,子貢問他怎麼才算適度,孔子說:“禮乎禮!夫禮所以制中也。”也就是說,禮是用來判斷中的標準的。

    孔子的中庸思想應用到社會的領域時,他把中庸與禮結合起來,用中庸的合理性為禮的合理性作了論證,禮的核心是等級制,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為主體的一整套等級制度體系也成了天然合法的了。

    參考文獻:

    孔子:《論語》

    朱熹:《四書章句》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天龍八部怎麼能得到各大門派的第7本心法的45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