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人生常態變幻無常

    這是不可能的,就算他想造反也是不會成功的,更不可能三分天下。當時韓信只是一個默默無聞的人物,後來得到了劉邦的啟用。韓信實力最強大的時候,應該在他佔領齊國之後,擁兵20萬,那是劉邦正跟項羽打的難捨難分,而韓信卻按兵不動,他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到始終不敢反,只向劉邦要了一個齊王當,而劉邦當時做夢都怕他反也只能滿足他的要求。

    那韓信為什麼不敢反呢,首先,韓信攻打齊國,所帶領的將領如樊噲、曹參、周勃、灌嬰等人都是跟隨劉邦沛縣起義就在一起出生入死的人,都是誓死效忠劉邦的人,他手下也沒什麼大將,再加上韓信不擅長人情世故,為人也特別高傲,平時得罪了一大幫子人。韓信雖然厲害,手下沒有一個心腹大將,而跟他一起從項羽過來的英布、彭越也沒理由跟他一起造反劉邦。這就能看出韓信的情商到底有多低了。所以韓信在劉邦擊敗項羽後就馬上拿了他的兵權,從而更沒有造反的實力了。

    韓信如果情商好點,注意分寸多結交張良、陳平這樣的人,像張良一樣懂得激流勇退或許還能得到善終的結局。其實韓信也挺可憐的,看看他的一生讓人同情!!!!!

  • 2 # 武威王

    歷史如果可以假設,韓信擁兵自重,不一定能和劉邦、項羽平分天下,但鹿死誰手也未可知,也許項羽統一天下也不一定。

    一方面,韓信擁兵自重的劣勢很明顯:

    首先,韓信不具有劉邦、項羽的名望。項羽、劉邦作為楚懷王帳下的最重要的兩路義軍,項羽有破釜沉舟大破秦軍之功,劉邦最先攻入咸陽。兩個人都是遠得民心近得人望的明主,而韓信是依託劉邦才成名的,不具有他們的號召力;

    其次,韓信沒有自己的根基。項羽、劉邦都有自己的文成武將班底,項羽手下武將質量很高,謀臣也有范增;劉邦手下更是謀臣如雲、武將如雨。而韓信幾乎是孤家寡人,雖然貴為大將軍,後面又擔任齊王、楚王,手下雄兵百萬、戰將千員,但都是劉邦的人,兩人翻臉後還有幾個能追隨韓信。

    另一方面,韓信也有自己無可比擬的優勢:

    首先,韓信具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就連劉邦也稱讚他“戰必勝,攻必取”,劉邦沒有得到韓信之前,與項羽作戰幾乎沒有大勝過;拜韓信為將後,才橫掃天下,逼的項羽烏江自刎;

    其次,韓信年輕。這個理由可能有點可笑,但也是重要的因素。劉邦比項羽大24歲,比韓信大25歲。如果韓信擁兵自重,就算不能成功,沒有了韓信這個助力,劉邦也沒辦法在幾年之內幹掉項羽。歷史上劉邦公元前195年就死了,也就是韓信被殺後的第一年,項羽自刎後的第七年。如果戰事拖延幾年,劉邦一死,僅憑呂后專政和惠帝平庸,漢軍恐怕也得分崩離析。

    歷史不容假設,所以本人也是大開腦洞,有不到之處,敬請見諒。

  • 3 # 煮史問道

    沒有這個可能性,因為韓信僅僅只有為帥的本領,戰略能力,政治能力都非常薄弱。而且,在軍事統帥方面,無論是為將還是為帥方面都與項羽還一段差距。下面我們模擬PK如下:

    韓信與項羽的PK:

    項羽最終兵敗於垓下,是因為劉邦已經整合了各方力量,以30-50萬的兵力的絕對優勢合圍了項羽缺衣斷糧的10萬兵力,而韓信僅僅只是參戰一方,其所統帥的兵力大約10萬。就在這種背景之下,項羽依然可以帶領小分隊成功突圍,並選擇在烏江自刎。

    換句話來講,垓下之戰如果僅僅只是韓信與項羽的對決,那麼韓信一定不是對手,一定會敗給項羽。

    垓下之圍的時候的韓信已經一路征服了魏國、趙國、燕國、齊國四大諸侯處於巔峰狀態,而那時候的項羽則處於谷底狀態,一個巔峰狀態的韓信尚不能剿滅谷底狀態的項羽,這就是史實。

    韓信與劉邦的PK:

    這倆人不在一個層面上,劉邦下面雖然沒有韓信那麼強悍的戰將與統帥,但是有整體實力超強、忠誠度極高的文武團隊。謀臣有蕭何、張良、陳平,能文能武的有曹參、王陵、周勃、灌嬰、樊噲等等。這些人都不是韓信可以憑藉一己之力搞定的。所以韓信與劉邦的PK必敗無疑,一個連項羽+亞父范增都搞不定的劉邦,韓信萬無可能與其對峙。

    如果韓信在楚漢對峙過程中,打下了魏趙燕齊四個諸侯之後,擁兵自重,那麼也劉邦會在蕭何與張良的支援下,首先搞定韓信,然後整合力量對付西楚霸王,只不過如此一來,楚漢爭霸這一階段會被拉長,僅此而已。

  • 4 # 淡看天上月

    題主所問,應該是韓信當年幫劉邦伐齊之後,有機會自己單幹之事,下面從幾個方面來講述一下三分天下的可能性:

    有沒有野心及能力

    要想三分天下,首先韓信得要有當帝王的這個野心和能力並且朝這個方向努力,很可惜的是韓信雖然指揮打仗有一套,但是他卻沒有自己登上大位的這個野心和能力。

    一批傑出的各方面人才

    有了稱帝的野心和當馭人的能力之後,那麼手底下必須得有各方面的人才才行,這個當時基本上都被劉邦和項羽瓜分完了,沒有被瓜分的就是自己也是有野心的那種,但是韓信沒有這個人格魅力去這兩方陣營挖牆腳或者說服別人來和自己混。

    不相上下的實力

    韓信帶兵打仗雖然牛,但是整體實力還是要低於劉邦和項羽的,只要劉邦和項羽合而攻之。那麼韓信再怎麼牛也是危矣,所以韓信也沒有實力來長久的撐起一塊地盤。

    大方向的把握能力

    在眼界能力上這個來說,韓信也是欠佳的。因為大方向這種東西是需要冒險家的精神的,韓信平生太過於謀而後動,這樣很多稍縱即逝的機會是不會等著你全部都謀劃好再給你送過來的。

    故而綜上所述,人都有自身最適合的那個方向,而韓信最適合的就是帶兵打仗。根本就不是當皇帝的料,亦或本就沒有就帝王的心和條件。

    所以即使韓信攻下齊之後反了劉邦自己單幹,估計也等不到稱帝的那一刻,畢竟是滅了項羽之後劉邦才稱的帝,所以先是得看三方誰先滅誰最後勝出的那一個才會稱帝,和東漢末年三分天下後就稱帝不相同。

  • 5 # 東吳周郎

    先說答案:韓信如果聽從蒯通之言,擁兵自重,當然有能力自立為王,與項羽劉邦三分天下。

    ↑韓信的軍事才能是當時第一,毫無疑問。↑

    很多朋友都認為,韓信雖有多多益善,統領大兵團作戰的卓越指揮能力,但沒有劉邦那種駕馭群將的本事,此說其實是一種誤解。

    韓信之所以不肯擁兵自重,是因為他對劉邦抱有感恩之心,願意忠誠於他,不肯與劉邦做對;另一方面,韓信並非沒有擁兵自重過,他曾經當過一段時間代理齊王。

    需要注意的是,韓信對天下大勢的理解和劉邦是不一樣的。

    公元前203年,韓信奉劉邦指示進攻齊國,當時的齊王田齊決定投降,與劉邦結盟共處,而劉邦也有此意,他派遣酈食其去試探能否和談,結果酈食其竟然成功說服了田齊(主要是田齊本有此意),韓信正準備撤軍,蒯通勸阻韓信,劉邦此時並未下令撤軍,您要是撤軍了,功勞可全都是酈食其了。

    ↑酈食其被韓信坑死↑

    韓信於是繼續進攻齊國,如履平地,摧城拔寨,齊王田齊一怒之下,烹殺了酈食其。

    韓信仗著平滅齊國的功勞,向劉邦申請當“假齊王”,也就是代理齊王,這明顯是自立山頭的表現,這裡可以看出,韓信和項羽其實是同一個思路,秦亡了,諸侯國復興,我也來分一杯羹,也就是說,韓信認為,未來的形勢依然是迴歸到戰國時期各諸侯並舉的局面,只不過改天換地後,諸侯新舊發生變化,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像劉邦韓信這樣布衣起家的平民,你當漢王,我當齊王,大家好好相處,我和其他諸侯尊你劉邦當“霸王”,共同分享天下唄。

    ↑韓信其實和項羽是一類人,只想當諸侯王↑

    韓信是這樣想的,所以更加感恩劉邦,因為當初項羽一家獨大,分封裂土,一共封了十九個諸侯國,項羽自認為是諸侯中最強者,自稱“霸王”,類似春秋五霸的地位,當時劉邦被封了漢王,韓信呢?不是諸侯,而是一個將軍罷了。

    現在跟著劉邦打來打去,自己打成了齊王,說不定未來可以傳子傳孫,讓齊魯之地永遠姓韓,想想就美呢。

    這些美好的想象背後,靠的是實力!!當時韓信的兵力非常強大,都到了“韓信倒向楚王,則項羽勝;韓信倒向漢王,則劉邦勝”的程度。

    ↑中國建立大一統制度的歷史任務落到了布衣劉邦身上↑

    那劉邦是怎樣的政治理想呢?他並不願意重回諸侯並起的年代,他打心眼裡羨慕秦始皇的威風,也想當皇帝,但他有清晰的政治頭腦,沒有強行推動一統天下,而是採取權宜之計,先是封了一些諸侯。

    在劉邦收到韓信申請當代理齊王的要求後,忍不住破口大罵:“韓信小子竟然想當代理齊王!”,這時張良和陳平偷偷踩了劉邦一腳,劉邦馬上笑罵道:“當就當真的嘛,怎能當代理的?”,於是封韓信為齊王,正是這關鍵的拉攏,成為最終滅亡楚國的關鍵。可見劉邦既有自己高遠的政治理想,也很務實,韓信卻認不清形勢。

    ↑韓信到死都不能理解時代發生的變化↑

    還有個例子,足以證明韓信有能力三分天下——公元前201年,有人告發齊王韓信謀反,劉邦把這件事告訴群臣和將領們商議,有的將領高喊趕緊活埋了這小子,劉邦去問陳平,陳平反問他:“陛下的精銳部隊跟楚國相比,能否打得過?”劉邦尷尬的承認了現實:“打不過”,陳平又問:“陛下手下的將領,有誰帶兵打仗能比得上韓信?”

    劉邦沉默一會,說道:“沒有!”

    那怎麼辦,用政治手段拿下!趁韓信還沒明白過來時代鉅變,趕緊把他拿下。韓信曾經有機會三分天下,卻讓劉邦笑到了最後,因為劉邦看到了最遠……

  • 6 # 養車智多星

    首先歷史沒有如果。如果韓信當時擁兵自重,在和劉邦、項羽爭奪天下的過中,韓信也會被最早滅掉,最後劉邦滅掉項羽一統天下。韓信擁兵自重不能說一點反心沒有,何況還有蒯通等人的勸說。但是造反不是小事,事關生死,韓信肯定會絞盡腦汁,再三權衡,發現勝算不大,最終放棄。喜歡我的觀點請關注點贊,謝謝!

  • 7 # 天宇的文史情懷

    韓信如果擁兵自立為王,我認為沒有能力爭天下。

    首先說,韓信軍事能力很強,但是政治不行,韓信為了報答劉邦之遇之恩,可以把心掏出來,可劉邦卻始終防著他。劉邦幾次被項羽打得大敗,可劉邦在落魄中卻和韓信玩心眼,輕而易舉的就能奪韓信兵權,而韓信卻毫無辦法,這說明韓信不是劉邦對手。

    其次,韓信巔峰期是在垓下圍殲項羽後,當時韓信擁兵幾十萬,表面看確實有和劉邦爭鋒的實力,可就在韓信睡夢中,劉邦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就包圍了韓信的大營,又一次解除了韓信的兵權,韓信就這情商就是自立怎麼可能成功。

    第三,韓信屬於持才傲物型的人,確實是軍事天才,韓信能看起的沒幾個,所以韓信和同事上級關係都不會太好,韓信公然看不起同樣打天下立下大功的樊噲,也看起推薦他的蕭何,更看不起劉邦的統兵能力,就這樣性格韓信就是有想法也不會有人支援他,就在最後時刻,蕭何居然和呂后一起合謀害死了韓信,正應了那句話,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最後說,韓信只是軍事家,玩政治和劉邦比贏的可能性那是一點沒有。

  • 8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我們先來看看,歷史上在哪種情況下可以實現三分天下。

    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分天下。還有韓、趙、魏三分晉國,不過,這個只能算是小版的“三分天下”。

    (項羽)

    三國時期之所以能夠三分天下,那是因為當時出現了三個非常重要的君王:曹操、劉備和孫權(必須是孫權,孫策都不行)。這三個君王擁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根據地:中原地區、巴蜀地區和江南地區。也就是說,當一個團隊有一位好的領導者,同時又有一塊好的根據地的時候,這樣就有可能建立一個相對獨立一點兒的割據王國。

    按照這種條件,我們來研究一下項羽、劉邦和韓信的情況。這三個人中,要說好的領導者,其實只有劉邦一個。

    項羽很典型的就是瞧不起人。因為他瞧不起人,所以沒有一個謀士願意跟著他。唯一的范增,還是因為和他有一種特殊的關係(被他稱為“亞父”),才跟他有稍微長一點兒時間,後來還是被他氣跑氣死了。武將方面,也是因為他太霸道,太不把人當回事兒,所以最後都一個一個離他而去。

    而且項羽建立了一種強權邏輯:誰的拳頭硬,誰就可以坐天下。所以,像英布、彭越這些人,本來是跟著他乾的,後來做大了,就單幹了。(彭越、英布這種思維一直沒改,後來跟著劉邦也是,一做大就想單幹。)

    (韓信)

    也就是說,項羽沒有一個寬闊的視野,一個寬廣的胸懷,他肯定是坐不穩江山的,就算他暫時拳頭硬,能夠把別人打服,但是別人反他,是遲早的事。

    韓信也不是一個好的領導者。他最大的特點就是沒有朋友。小時候為什麼被一幫潑皮收拾,就是因為他自己太孤傲,沒有朋友。酈食其已經勸得齊王歸順了,他偏偏不肯把這點功勞留給人家,還要去搶功,搞得人家酈食其被齊王烹殺。後來他被蕭何設計抓捕,就說明,他連蕭何這樣一個原本很賞識他的師友都失去了。

    一個好漢三個幫,一個沒有朋友不能容人的人,他怎麼可能做得好一個領導者呢!

    再說根據地。韓信雖然能打仗,但是它沒有一塊好的根據地。韓信如果想獨立,他最好的機會是在齊地,也就是說只能把齊地作為他的根據地。但是齊地從古到今,都不是一塊牢固的根據地。因為它雖然有一定的出產,但沒有好的地勢,而且背後靠海。韓信雖然能打“背水一戰”的仗,但是如果對方的力量太強大。他最後還是隻能被逼上絕路,“泛浮槎於東海”,當神仙去。而且韓信在齊地沒有群眾基礎,田榮田橫尚且沒辦法在齊地長久稱王,何況是韓信。

    項羽跟韓信不同,他是名門之後,楚國名將項燕的孫子,他的群眾基礎是有的。但是項羽殺戮太甚,火燒阿房宮,坑殺秦降卒20萬人,到處結怨。有人勸他把都城定在咸陽,他卻說什麼“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把都城定在故鄉彭城。彭城這個地方,易攻難守,哪裡是當根據地的地方。由此可見,項羽其實也沒有根據地。

    (劉邦)

    而劉邦把巴蜀及漢中作為他的根據地,後來又佔領了三秦。無論巴蜀還是三秦,都是糧倉,糧草富足。另外,劉邦的群眾基礎也非常好。巴蜀人愛戴劉邦,三秦人痛恨項羽。而且劉邦還曾因在三秦“約法三章”,博得了很好的名聲。

    從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劉邦不但具有很好的領導才能,而且他的根據地選得非常好,只有他才有成為開國君王的潛質。

    有人可能會說,如果韓信脫離了劉邦,劉邦早就被項羽幹掉了,還做什麼君王?其實不一定,一旦項羽聽說韓信獨立以後,他很可能就去跟韓信硬碰了,而劉邦反而儲存了實力。如果他進行戰略轉移,把部隊轉移到巴蜀及漢中,等到項羽、韓信乃至彭越、英布等人兩敗俱傷的時候,他再出來收拾殘局,網羅更多的人才,最後,江山肯定還是他的。

    所以,我的觀點是,就算韓信選擇單幹,秦朝末年也不會出現三分天下。

  • 9 # 上將噯福斯

    豈止是三分天下,韓信可以輕輕鬆鬆消滅劉邦項羽,一統江山。這絕不是危言聳聽。

    假如韓信要反叛劉邦,爭雄天下。只會在佔領齊國全境之後。

    從三方兵力對比看,

    劉邦經過項羽多次打擊,特別是彭城之戰,六十萬人全軍潰敗。此時,應該有兵二十萬到三十萬人。

    項羽有兵十萬。

    韓信吞併了趙國和齊國之後,軍力大為增強,最少有兵二十萬。

    韓信絲毫不落下風,甚至還佔優勢。

    從個人能力看。

    劉邦及其手下的將領,屢戰屢敗,軍事能力糟糕透頂。在韓信面前實在不值一提。

    項羽勇而無謀,戰術精明,戰略糊塗。也不是韓信的對手。垓下之圍的結果,已經說明一切。

    所以在實力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兵仙韓信超凡的軍事才華將起到決定性作用。

    如果韓信造反,他有多種選擇。可以按兵不動,坐看楚漢相爭,然後坐收漁翁之利。

    也可以與項羽聯合,使項羽與劉邦在河南對峙。留下十萬大軍固守山東,以防項羽偷襲。親率十萬大軍從側背襲擊劉邦。一舉殲滅劉邦。然後騰出手對付項羽。

    也可以揮師西進,經山西,陝西直取漢中,四川,端了劉邦的老窩。天下三分,已佔其二。必勝無疑!

  • 10 # 遙望燕園

    假使韓信採納蒯通的建議,以齊為根據地,保持中立,最多是延緩劉邦統一天下的程序,終究無法跟劉邦項羽三分天下。

    蒯通盡言楚漢劣勢,對齊王韓信的劣勢避而不談。

    蒯通向韓信進言時,滿嘴都是項羽和劉邦的劣勢。

    在蒯通的嘴裡,項羽的楚軍,戰鬥力雖強,但卻被劉邦的漢軍阻擋在滎陽之外,絲毫前進不得,這樣的情況已經持續三年了,看樣子,項羽根本就沒有能力西進,最多是維持在滎陽對抗的樣子。

    蒯通說完楚軍的劣勢,又開始數落漢軍的劣勢。

    在蒯通的嘴裡,漢軍擁巴蜀、漢中、關中之地,後方穩固,要兵有兵源,要糧草有糧草,但也只能採取守勢,不敢輕易對楚軍發動攻擊,可謂是智勇俱困,長此以往,漢軍必失人心,後方不穩固。

    的確,從當時的情形上來看,蒯通說得大體正確。

    但是,蒯通卻只談楚漢劣勢不談楚漢優勢,更不談齊王的劣勢。

    當時的齊王韓信,劣勢很明顯,小的劣勢就不說了,這裡只提兩個最明顯的。

    ①齊地的民心並不屬於韓信。

    韓信之所以能夠得到齊地,是因為韓信在蒯通的建議下,玩了一次詐,後來又在劉邦最危急的時刻對劉邦落井下石。

    這與項羽佔楚地和劉邦佔巴蜀、漢中關中完全不一樣。

    項羽本是楚國大將項燕之孫,項家又在滅秦之役中居首功,在楚地非常得人心。

    劉邦是第一個進入關中的諸侯,在關中行約法三章的仁政,深得關中民心,又是被名正言順地封在巴蜀和漢中的漢王,蕭何與太子劉盈又在巴蜀和漢中施仁政,劉邦在前線抵抗楚軍,後方安定。

    可韓信新到齊地,又用詐傷害了在齊地經營多時的田氏,自然不得齊地的民心,所以韓信不自立為齊王,而是用劉邦和漢軍的威名來壓制齊地的民心。

    ②韓信尚未建立自己的班底。

    韓信在拒絕武涉的時候,說得很明白,自己的軍隊是劉邦給的,自己在軍中的威信,也是劉邦幫著建立的。

    如果沒有劉邦,韓信不可能走到今天,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雖然韓信取得了如此大的成就,但韓信尚未擺脫劉邦的影響,韓信帳下的主要將領,仍舊是劉邦的老部下,他們都是劉邦的死忠粉,根本不可能跟隨韓信倒戈。

    不但不會倒戈,反而可能會在韓信有二心的時候幹掉韓信。

    當然,你也可以說,韓信可以玩一下陰謀詭計,把劉邦的死忠一網打盡。

    可是,如果韓信玩了這一手,又無異於自斷臂膀,使原本靠漢王建立起的軍隊戰鬥力銳減,西楚霸王項羽、燕王臧荼、梁王彭越,都有可能趁齊軍戰鬥力銳減時對齊地發動進攻,到那時,韓信怎麼玩下去?

    韓信不採納蒯通的建議,是因為蒯通的建議不妥。

    長期以來,很多人都因為韓信的軍事才能太過耀眼,從而忽視了韓信的謀略和政治才能。

    其實,韓信的謀略遠遠強過蒯通。

    蒯通在《史記》中出現兩次,一次是在陳涉起義後不久,靠搖唇鼓舌,幫著武臣取了燕趙之地的一些城池,第二次便是再次搖唇鼓舌,鼓動韓信佔了齊地。

    從這兩次的搖唇鼓舌上來看,蒯通的表現只是一個徹徹底底的辯士而已,無法深刻把握天下大勢。

    但韓信就不一樣了。

    早在韓信被拜為大將軍的時候,就為漢王劉邦提出了非常有政治高度的東進策略,如果劉邦在彭城不大意,或許楚漢之爭會提前四年結束。

    漢軍在彭城大敗之後,韓信又審時度勢,為劉邦提出了包圍、消耗項羽的戰法。也正是這一建議,讓韓信真正有機會獨自帶兵並漸漸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治班底。

    這樣一個有著極高謀略和政治見解的韓信,明顯是在一步步地夯實自己的基礎,意圖某年某月能夠自立。

    因此,對於蒯通的建議,也肯定早於蒯通獻計時就在腦海中考慮過很多次了,從歷史記載上來看,蒯通獻計後,韓信應當也又慎重地考慮過一次的。

    韓信反反覆覆地考慮,最後還是否決了蒯通的建議,原因只有一個:蒯通的建議不妥。

    楚漢之爭,漢軍的勢能越來越大,早晚統一天下。

    項王帳下大將龍且戰死後,天下的局勢已經很明瞭了。

    燕王臧荼、九江王英布、梁王彭越、衡山王吳芮等諸侯王皆以站隊漢王劉邦,唯有實力極遜的臨江王共尉尚屬楚營。

    劉邦及各路諸侯,已對楚軍形成包圍之時,就能大決戰的那一刻。

    縱使此時的韓信在齊地自立,宣佈保持中立,也最多是守住齊地而已,漢軍及諸侯軍還是會把缺並少糧的項羽給幹掉,只不過難一些罷了。

    等到項羽被滅,韓信的齊地,就是第二個西楚,很快就會被漢軍和諸侯軍瓜分。

    對於這樣的大勢,韓信心知肚明,所以,保持中立,皮一下,只會開心一時半刻,終究無法開心一輩子。

    反倒是幫著劉邦,留個賢名,還有可能保住齊王的名頭,縱使保不住齊王的名頭,也能做別的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王志安見到莫虎、槍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