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食鹽,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故事梗概是: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去親戚家吃飯,主人在菜中加鹽,菜都很美味可口。傻人以為鹽既然那麼好吃,回去每餐都買鹽來吃好了,省得煮那麼多菜。於是到了街上買了一大包的鹽,回到家裡急急開啟,抓了一把放進口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幹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
目錄佛典故事原文註釋譯文編輯本段佛典故事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遠親戚的家裡去。主人便很殷勤的招待。並煮了好幾道好菜招待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鹽,所以每道菜都淡而無味。這位客人對主人說:你今天燒的菜都是很名貴,可是淡了一點所以不太好吃,主人說:啊!我忘了放一樣東西,於是到廚房拿了些鹽,放進每一道菜,攪拌了一會兒再請客人嚐嚐,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問主人說:你放了些什麼,菜就那麼好吃?
主人說:放鹽呀!鹽是百味之源,所以能使每樣菜都好吃。傻人以為鹽既然那麼好吃,回去每餐都買鹽來吃好了,省得煮那麼多菜。於是到了街上買了一大包的鹽,回到家裡急急開啟,抓了一把放進口裡!哇!苦澀不堪!以為是被那位親戚騙了。
各位大眾,世間各人有各人的智識,智識也有高高低低的差別。智識是改造自己和利益他人的武器。若是智識用之不當!也可能毀滅自己、和違害社會。更是要用得不偏不倚,才能發揮效用。否則良藥也會變成毒品。
比喻貪吃好玩,與斷食偏食都不適中。過分的享樂與吃苦主義都有偏。世間萬事必須適中,過與不及都可能壞事。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負責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無成,過分的熱衷名利,也會造成爭奪計較而造惡業,或勞碌一生,與煩惱糾纏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輪迴不息。
世間萬事做得適中,即成功立業。物用之得適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適即人盡其才。時、地、人、都恰到好處,即事事皆通,否則事事都障礙。世間事事物物皆須靠我們的智慧去運用。然則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從聞思修去證得,而且生生世世受用無盡。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在修行的時候,有一天聞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句偈。便捨身去求法。如獲至寶,故而成佛。現在的人卻將三藏經典當作學問研究,貪多而不求實用,不依法去修行。故如說食數寶,沒有得到佛法的好處。
禪宗的祖師,往往一言半句即開啟人的智慧—開悟。有人一生埋在禪堂裡,埋在經典裡參研,都不能開悟何故?機緣也、善根也、智慧也、對機對法,遇緣即應。否則多費工夫也沒有受用,所以佛法一點點都很能受用,無善根無緣分的人再多亦沒有用。
有些不法的人說:‘德行一斤值多少錢?’他們視道德良善一文不值!可是對於修行的人來說,德行乃是無上的至寶。一樣一種東西,有的人如寶貝一樣,有的人視如糞土,這就得看人的用途了。就好像有某些信仰佛教的人說:我現在沒有空唸佛,也沒有空用功修行,待兒女長大以後,才來好好用功。
我們一天廿四小時,真的一點空都沒有嗎?我想不是的,都是名和利填藏滿了腦子裡,那裡有空呢?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作至寶,沒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作閒時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這裡。能受用的人,就是一點一滴也當作寶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聽多了,反而變成‘所知障’。本則故事意義就在這裡。
編輯本段註釋昔:以前聞已:聽罷益:增加更:改變空:空口口爽:口味敗壞
返:通假字,同反,反而的意思。
復:再所以:……的原因食:食物惟:最終怪;奇怪爽:敗壞編輯本段譯文簡易版: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了別人家裡,主人便請他吃飯菜。這人覺得主人的菜淡而無味,主人聽說後,便加了些鹽。加鹽之後菜的味道鮮美,這人便想:“菜的味道鮮美,是由於加了鹽,加少許一點便這樣好吃,多放些豈不更好吃嗎?”這人真是十分愚笨,便不要菜,只吃鹽。空口吃鹽吃得口味敗壞,結果反為鹽所害。
具體版:從前,有一個愚不可及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請他吃飯。可是他嚐了幾樣主人燒的菜餚以後,都覺得味道太淡.
主人聽罷,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這些菜加了鹽之後,味道十分鮮美。於是,愚人在私下裡暗自琢磨:“這些菜在沒放鹽時,淡而無味;後來只是因為加了一點點鹽,就變得這麼可口耐嚼。”
愚人食鹽,佛家寓言。出自《百喻經》。故事梗概是: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去親戚家吃飯,主人在菜中加鹽,菜都很美味可口。傻人以為鹽既然那麼好吃,回去每餐都買鹽來吃好了,省得煮那麼多菜。於是到了街上買了一大包的鹽,回到家裡急急開啟,抓了一把放進口裡。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幹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限度,恰到好處時美妙無比,一旦過頭就會走向反面,哪怕是好事也會給弄得很糟。真理再向前跨越一步,就變成了謬誤。
目錄佛典故事原文註釋譯文編輯本段佛典故事從前有一個愚笨的人,有一天到了很遠親戚的家裡去。主人便很殷勤的招待。並煮了好幾道好菜招待這位客人,可是忘了放鹽,所以每道菜都淡而無味。這位客人對主人說:你今天燒的菜都是很名貴,可是淡了一點所以不太好吃,主人說:啊!我忘了放一樣東西,於是到廚房拿了些鹽,放進每一道菜,攪拌了一會兒再請客人嚐嚐,這回每道菜都很美味可口。問主人說:你放了些什麼,菜就那麼好吃?
主人說:放鹽呀!鹽是百味之源,所以能使每樣菜都好吃。傻人以為鹽既然那麼好吃,回去每餐都買鹽來吃好了,省得煮那麼多菜。於是到了街上買了一大包的鹽,回到家裡急急開啟,抓了一把放進口裡!哇!苦澀不堪!以為是被那位親戚騙了。
各位大眾,世間各人有各人的智識,智識也有高高低低的差別。智識是改造自己和利益他人的武器。若是智識用之不當!也可能毀滅自己、和違害社會。更是要用得不偏不倚,才能發揮效用。否則良藥也會變成毒品。
比喻貪吃好玩,與斷食偏食都不適中。過分的享樂與吃苦主義都有偏。世間萬事必須適中,過與不及都可能壞事。又比喻有些人做事不負責任,可能一生一世都一事無成,過分的熱衷名利,也會造成爭奪計較而造惡業,或勞碌一生,與煩惱糾纏不休,乃至生生世世都輪迴不息。
世間萬事做得適中,即成功立業。物用之得適即物物皆良,人用之得適即人盡其才。時、地、人、都恰到好處,即事事皆通,否則事事都障礙。世間事事物物皆須靠我們的智慧去運用。然則佛教是智慧的宗教。從聞思修去證得,而且生生世世受用無盡。
釋迦牟尼佛過去生,在修行的時候,有一天聞到‘諸行無常是生滅法:’半句偈。便捨身去求法。如獲至寶,故而成佛。現在的人卻將三藏經典當作學問研究,貪多而不求實用,不依法去修行。故如說食數寶,沒有得到佛法的好處。
禪宗的祖師,往往一言半句即開啟人的智慧—開悟。有人一生埋在禪堂裡,埋在經典裡參研,都不能開悟何故?機緣也、善根也、智慧也、對機對法,遇緣即應。否則多費工夫也沒有受用,所以佛法一點點都很能受用,無善根無緣分的人再多亦沒有用。
有些不法的人說:‘德行一斤值多少錢?’他們視道德良善一文不值!可是對於修行的人來說,德行乃是無上的至寶。一樣一種東西,有的人如寶貝一樣,有的人視如糞土,這就得看人的用途了。就好像有某些信仰佛教的人說:我現在沒有空唸佛,也沒有空用功修行,待兒女長大以後,才來好好用功。
我們一天廿四小時,真的一點空都沒有嗎?我想不是的,都是名和利填藏滿了腦子裡,那裡有空呢?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作至寶,沒有信心的人把佛法當作閒時的消遣品!能不能受用佛法就是在這裡。能受用的人,就是一點一滴也當作寶貝,而受持奉行。不能受用的人,就是聽多了,反而變成‘所知障’。本則故事意義就在這裡。
編輯本段註釋昔:以前聞已:聽罷益:增加更:改變空:空口口爽:口味敗壞
返:通假字,同反,反而的意思。
復:再所以:……的原因食:食物惟:最終怪;奇怪爽:敗壞編輯本段譯文簡易版:從前有個愚蠢的人到了別人家裡,主人便請他吃飯菜。這人覺得主人的菜淡而無味,主人聽說後,便加了些鹽。加鹽之後菜的味道鮮美,這人便想:“菜的味道鮮美,是由於加了鹽,加少許一點便這樣好吃,多放些豈不更好吃嗎?”這人真是十分愚笨,便不要菜,只吃鹽。空口吃鹽吃得口味敗壞,結果反為鹽所害。
具體版:從前,有一個愚不可及的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主人就請他吃飯。可是他嚐了幾樣主人燒的菜餚以後,都覺得味道太淡.
主人聽罷,立刻在菜里加上一些鹽.這些菜加了鹽之後,味道十分鮮美。於是,愚人在私下裡暗自琢磨:“這些菜在沒放鹽時,淡而無味;後來只是因為加了一點點鹽,就變得這麼可口耐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