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奴寄事
-
2 # 飄搖的炊煙
愛情是人類永恆的話題。古往今來,對於愛情的歌詠一直沒有停歇。文人墨客、商賈名流都不惜花費時間來追求自己心中的所愛,寫詩便是表達愛意的一種。
在浩如煙海的詩歌中,以愛情為主題的不勝列舉,不乏佳作。我最欣賞而且印象最深的是劉禹錫的那首《竹枝詞》。
楊柳青青江水平,
聞郎江上踏歌聲。
東邊日出西邊雨,
道是無晴卻有晴。
這首詩描寫了一個適齡少女在風和日麗、楊柳依依的春日裡,聽到所中意的人的歌聲所產生的心理活動。
第一句從視覺方面入手,描寫了懷春少女眼前的景物,用了起興的手法。少女觸景生情 ,自然而然地想起了意中人。當聽到他的歌聲時,少女禁不住心潮彭拜。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情卻有情”,“晴”和“情”諧音,這一句語帶雙關,既寫了江上陣雨天氣,又把這個少女的迷惑、眷戀和希望一系列的心理活動巧妙地描繪出來。
這首愛情詩用詞樸實無華,但是含義雋永,令人回味無窮。
-
3 # 猴子撈月3410
愛爾蘭詩人威廉.巴特勒.葉芝的詩歌《當你老了》有詩情,有詩景,有獨特的詩韻。這首詩是1983年葉芝寫給女朋友岡妮的愛情詩。葉芝對岡妮一見鍾情,愛到走火入魔,一生三次求婚,三次被拒絕。他的詩感動了全世界,卻感動不了他所愛的人。
詩的感情是獨特細膩的,能觸動人的心靈:紅顏易老,美人遲暮,我依然不忘初心,愛你那朝聖者的靈魂。
平靜中娓娓道來語氣,跨越時空,彰顯著堅貞不渝的愛情,愛不隨時間而改變。葉芝經歷的情感歷程證實了他詩中所寫。
-
4 # 花兒
在那東山頂上,
升起白白的月亮。
年輕姑娘的面容,
浮現在我的心上。
簡單直白的文字直指人心一下子就讓我記住了這個謎一樣的詩人和他謎一樣的作品。
《見與不見》
你見,或者不見我
我就在那裡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裡 不來不去
你愛或者不愛我
愛就在那裡 不增不減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的手裡
不捨不棄 來我懷裡
或者 讓我住進你的心裡 默然相愛
雖然這首詩最終確認不是倉央嘉措寫的,但是它讓我們認識了倉央嘉措,認識了這個真性情的少年。他曾說住進布達拉宮,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生於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十五歲時剃度入布達拉宮為黃教領袖,後被西藏政教鬥爭殃及,遭清廷廢黜,解送北上,途經青海今納木措湖時於夜色中遁去,不知所終,時年23歲(1706年)。倉央嘉措在歷史的天空如驚鴻一瞥,但他用生命寫下的傳奇和詩歌卻在世代流傳。被政治漩渦裹挾一生的倉央嘉措,也許只是一位身不由己的孤獨活佛。
他的很多詩我都喜歡,是現在文藝青年的標配。
住進布達拉宮 ,
我是雪域最大的王。
流浪在拉薩街頭,
我是世間最美的情郎。
與瑪吉阿米的更傳神,
自恐多情損梵行,
入山又怕誤傾城.
世間安得雙全法,
不負如來不負卿.
——《不負如來不負卿》
我問佛:為何不給所有女子羞花閉月容顏?
佛曰:那只是曇花一現,用來矇蔽世俗的眼, 沒有什麼美可以抵過一顆純淨仁愛的心, 我把它賜給每一個女子,可有人讓她蒙上了灰。
我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
佛曰: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 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我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
佛曰: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 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 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 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我問佛:如果遇到了可以愛的人,卻又怕不能把握怎麼辦?
佛曰: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 和有情人,做快樂事, 別問是劫是緣。
我問佛:如何才能如你般睿智?
佛曰:佛是過來人,人是未來佛, 我也曾如你般天真。 我問佛:為什麼總是在我悲傷的時候下雪? 佛說:冬天就要過去,留點記憶。
我問佛:為什麼每次下雪都是我不在意的夜晚? 佛說:不經意的時候人們總會錯過很多真正的美麗。
我問佛:那過幾天還下不下雪?
佛說:不要只盯著這個季節,錯過了今冬。
——《問佛》
-
5 # 德廣義行
――再別康橋
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陽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在我心頭盪漾。
軟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橋的柔波里,我甘做一條水草。
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
徐志摩的新體詩《再別康橋》是我最忠愛的一首詩,給我印象最深刻。本人最早接觸這首詩的時候是九十年代的學生時期的一次詩文閱讀會。當一個女同學聲情並茂的朗誦完這首詩後,就象清清的湖水流淌在心間,讓我久久不能忘懷,漸漸的我就喜歡上了《再別康橋》。二十多年過去了,再讀《再別康橋》,尤如一幅油畫呈現在眼前,只是理解多了一些,感悟頗深。
讓我和大家一起分享詩中的美景。“輕輕的我走了,正如我輕輕的來”,“輕輕的”走與來,節奏柔和、清快,寫出了徐志摩先生的“哀而不傷”的心境,為詩的前後銜接埋下伏筆。用“招手”告別康橋的“雲彩”,接著又連用了比擬的手法描述了康河的柔美。水裡的“青荇”、“柔波”、“一潭”,表達了作者對康橋的眷戀、讚美,同時又體現了作者的一絲哀愁。“尋夢?”撐長篙,在月夜“放歌”。把康橋寫活了,充滿著靈性,康橋帶著詩人的柔和、飄逸同作者的感情融為一體。“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別離的笙簫;夏蟲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橋!”,一個“擔”字把對康橋的自由、愛、美寫到了高,充滿著淡淡的離愁。結尾用“悄悄的”與首句“輕輕的”相呼應,既有詩的基調,又有前後銜接的巧妙,使整首詩渾然一體,跌宕起伏,宛如流淌的樂章,沁人心菲。
徐志摩先生一生感情波折,在英國留學期間是其生活最美好的一段時光。年僅35歲便離我們遠去,作為新月詩派的他給後世留下寶貴的精神財富,其代表作有《再別康橋》、《翡冷翠的一夜》。矛盾先生稱其為中國的布林喬業,他的行為和品格受到華人的讚賞和愛戴。
-
6 # 快樂美食君
令我感觸最深的一首古詩是《鵲橋仙》
裡面的詩句: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對於異地戀的我深有感觸,只要確定兩顆心是真的,是連在一起的,即使不能經常見面又怎樣呢,我們可以彼此相知,互相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為我們的美好未來而不斷努力。
-
7 # 中襄號
詩詞是中國文化底蘊的主要體現部分之一,從戰國時期的《楚辭》開始,都為本人產生了深遠影響。然而讓我感觸頗深卻是唐詩宋詞,以《君生我未生》為例: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遲,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時,日日與君好。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我離君天涯,君隔我海角。我生君未生,君生我已老。化蝶去尋花,夜夜棲芳草。這首經典之作堪稱世間男女在遇到真愛時的共同感觸,在我心裡讓我感懷“有緣無分”的悲痛。
也讓我感知月老好意促成“有緣千里來相會”。也許這正是人生的歷練,有著前車之鑑的《君生我未生》最終在我心裡留下深深印記!
《君生我未生》是陳尚君輯校在《全唐詩補編-下冊》中的一篇情詩。詩文闡述出主人公因較大的年齡差距從而導致造化弄人的一生,由於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廝守卻也無法忘掉另一半,種種原因最終帶著遺憾離去。
本詩文含蓄地表達出青春與無奈,滄桑與無力的煩惱,就如同現在的影視劇裡男女主人公生離死別的痛苦。
-
8 # 而今現在不言情
古人寫了許多思想的詩詞,哪首詩對你的感觸最深?
朱元璋在征戰殺代時,寫了一首詩,雖然比不上文人墨客的措詞水平,但其境界之遠大,心胸之寬廣,殺伐豪氣之凝重簡練,是那些無病呻吟的詩人提鞋都追不上的。
天為帷幕地為毯,日月山川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腿,恐蹬山河一腳穿。
這首詩反映了朱元璋勃勃野心和高遠的政治境界,他把天地比作自己的臥室,把日月山川當作自己的隨從,睡夢之間都不敢隨意施展自己的身體,唯恐破壞了壯麗的山河。
這種唯我獨尊的帝王思想,透過這首詩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將自己必將取得天下的雄心壯志和必勝的信念無比霸氣地表現了出來。
後來果不其然,他建立了大明王朝,完成了世間男人都最為嚮往的九五之尊,成為開國之君。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能成大事的人,不在於出身,不在於學歷,最重要的就是心,說得通俗一點,就是人生的境界,如果境界達到了,那麼後續的事就會自然而然地跟上來,要人有人,要物有物,縱橫捭闔,雖歷經千難萬險,但最終事成矣!
境界達不到,縱有通徹天地之能,操縱鬼神之機,最後也只能為將為相。
諸葛亮就是最好的代表,他的境界在茅廬中就定下了,尋找一位明主輔助之,但他的眼光錯了,眼光錯在他的境界,選了個哭江山的梟雄劉備。
如果諸葛亮能稱帝之心,那麼曹魏未必能一統江山。他被那個扶不上牆的阿斗弄得伐中原半途而廢,又來個喪門星魏延,踢倒了續命燈,最終在五丈原含恨而死。
有境界,則必有格局,有格局則事成大半,否則,只能是天不助你。
言為心聲,一首短短的詩詞,往往能反映一個人的眼光境界和心理性格,這是非常準確的,所以有時想了解一個人,不需要問東問西,只要看看他所寫的東西,就能將其人瞭解得八九不離十。
所以,我非常喜歡這首詩,雖然這首詩流傳得不是十分廣泛,但依舊擲地有聲的帝王誓言。
-
9 # 九盦正心
梅嶺三章
陳毅
一九三六年冬,梅山被困。餘傷病伏叢莽間二十餘日,慮不得脫,得詩三首留衣底。旋圍解
〔一〕
斷頭今日意如何?
創業艱難百戰多。
此去泉臺招舊部 ,
旌旗十萬斬閻羅。
〔二〕
南國烽煙正十年,
此頭須向國門懸。
後死諸君多努力,
捷報飛來當紙錢。
〔三〕
投身革命即為家,
血雨腥風應有涯。
取義成仁今日事,
人間遍種自由花。
-
10 # 小吳同學668
出自宋代李清照的《聲聲慢·尋尋覓覓》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11 # 楊業富
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青照汗青”。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死去,這是自然規律。但都應該為身後留一個好名聲,這就需要在活著的時候為國為民為社會多做一些有益的事,唯其如此,才能留芳於世。
回覆列表
孤篇冠絕全唐
《春江花月夜》
唐 ·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
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