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晨鏘鏘

    明朝政府執行:

    皇帝本人就是政府首腦。六部尚書不但負責執行,且重要事務都會詢問他們的意見。內閣是秘書、顧問,但沒有監督執行的權力(破例則是張居正的考成法,但是違反祖制,被幹掉了)。

    從太祖到英宗,皇帝都會直接召見部、院重臣議事。且有小規模的午朝、晚朝制度。成祖以後部分內閣成員加入到議事行列裡來。憲宗以後則基本不與內閣當面議事。孝宗後期經常召見部院重臣議事。

    在明中後期,閣臣是皇帝不見面的高階秘書、顧問。司禮監掌印、秉筆、隨堂諸太監則是幫皇帝本人執筆的秘書,更加親近,也就說得上話。

    從文書制度上就能看出來,所有題本、奏本都要先呈到御前,皇帝決定是否發給內閣擬旨。擬旨后皇帝可能會下旨重擬或徑直修改。司禮監太監也可向皇帝表達其修改意見。

    硃批之後,從司禮監文書房發到六科去公佈。內閣雖然可能參與擬旨,但沒有任何署名的資格(所以“到底是哪個混蛋擬的旨”經常成為疑點)。唐宋有宰相署敕的程式,明朝完全沒這玩意兒

  • 2 # 冰冷歷史角

    講幾個明朝政府的顯著特點

    1、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明太祖因丞相胡惟庸謀反為由,廢除中書省與丞相的職位,從此秦始皇以來實行一千六百年的丞相制被廢。六部直接向皇帝負責

    2、六部,分為吏部、戶部、禮部、工部、刑部、兵部。每部各設一尚書與兩侍郎。吏部主管文官升遷,禮部主觀教育和祭祀外交,戶部主管財政人口,兵部主管國防軍事,刑部主管司法判決,工部主管公共建設。

    3、都察院,設監察御史若干,巡查全國,做為檢察機關。最終固定為十三道,共一百一十名官員。

    4、衛廠,特務機關,設東西二廠與錦衣衛。直接服從皇帝指揮,錦衣衛初設時幾乎擁有無限執法權。東西二廠設立後,錦衣衛影響力衰弱。

    5、衛所,明朝獨特的軍隊編制,類似隋唐府兵制。設軍戶,軍戶人家需要出一丁為衛所正軍,此外的男丁為軍餘,負責寄養。軍戶世代為兵且需要負責供給正軍的寄養,使國家不耗財力。後期制度崩壞,貪腐嚴重,逃兵頗多。衛所兵戰鬥力極低。

    6、內閣,丞相被廢后輔佐皇帝政務的佐官。擔任顧問。

    錦衣衛腰牌

  • 3 # 說歷史講考古

    首先六部尚書發起廷議,其次廷推(九卿、六科給事中),然後形成章奏,接著司禮監文書房將奏章送內閣票擬,內閣票擬完後接著皇帝批紅(司禮監秉筆太監代筆),皇帝批完後就到司禮監文書房,接著就送給六科給事中(六科給事中可封駁),最後抄送六部執行

     

  • 4 # 蒼傷大叔

    太祖、建文帝:似乎中國皇朝的更替,前朝的政經制度對新朝有著標杆作用。例如秦的三公九卿被漢延續、調整和完善,隋的六部制被唐複製最佳化等。元朝的三公、中書省、六部、御史臺等等被朱元璋依樣畫葫蘆copy了過來,內建的官職名稱也幾乎重樣。不過明朝的三公(太傅、保、師)和三孤(少傅、保、師)和秦漢三公(太尉、丞相、御史大夫)有本質區別。前者位高虛榮但無實權,我以為和成祖內閣大學士的作用(品階差異大)差不多;後者掌握了軍事、國事和檢察大權,扯寬了點。後來,胡惟庸等流貪汙亂法,朱元璋老爺子忍不了了,宰了一群貪官汙吏之後直接把中書省給廢了,皇帝直接領導了六部。我以為這直接加重了洪武皇帝的負擔,導致他自己都說天不亮上朝,太陽落山才回宮,回去了還不得安生——“星存而出,日入而息”。不過,廢了丞相職位,使皇帝的權力擴大、更加集中,只是身體吃不吃得消也只有朱老爺子知道了。這是中央的東西,地方上,朱老爺子估計在抗元立國的征戰之餘也讀了一些書。他既想要地方上有人替他分擔又不想替他分擔的人會有擁兵自重反他的時候,於是他就把親兒子們封王(最流弊的應該是燕王朱棣了)派出南京(估計他以為親兒子們都挺孝順),留了太子標在東宮陪自己。(這一段好像沒有說正事)好吧,地方上,太祖皇帝改元行省為“承宣布政使司”主行政,相當於現在的某省省長;設提刑案查使司,主管司法獄典監察等。“布政司”下設“道”,類似現在某省省廳。再往下就是地級市“府”、縣級市“州、縣”。

  • 5 # 呂小汪

    網上曾有人說明朝皇帝個個都是奇葩,總共十六個皇帝,其中有 蟋蟀天子明宣宗,糊塗皇帝明憲宗,頑童皇帝明武宗,專業道士明世宗,抄家理財好手明神宗,木匠高手明熹宗。最後還要加個亡國之君明思宗

    我的天來!簡直讓人想翻案都無話可說️️,當然了,有質疑聲表明這都是造遙,是滿清份子詆譭我大明,大明皇帝個個文治武功。

    這個問題我們先不管他,先思考一下為何明朝為什麼出了那麼多奇葩皇帝,還能屹立不倒,長存三百一十五年之久?這恐怕有大部分要歸功於明朝那奇詭的政治格局,形成了皇帝與大臣可以聯合治理朝政的格局。皇帝,基本上可以虛君,可以不幹活,大臣們,可以代勞。

    這就是保障明朝政府運作的內閣制度!!!

    明朝的內閣制度決定就算皇帝不幹事國家也能正常運作。這無疑是頗為先進有效的管理制度,內閣學士成了皇帝的頭腦,而決定權卻依然被皇帝牢牢掌控。

    舉個例子大明如果是個公司的話,皇家和勳貴就是股東董事,皇帝是董事長,內閣首輔是總經理ceo,而ceo的權利是董事授予的,可以隨時收回。

    所以,明朝幾乎沒有出過什麼權臣,你說像張居正,魏忠賢,別看他們風光,依然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明朝皇帝就算中二病暴發,盡情的嗨,也不擔心大權旁落,權臣造反

    可惜作為一個皇權相對來說高度集中的最後一個漢人政權。

    卻被相對落後的文明(滿清)給推翻了,不得不說是一個讓人失望的皇權集團。而滿清的不著人待見,間接的讓人對明朝產生某種恨鐵不成鋼的心態,最終導致粉轉路,路轉黑!!!

  • 6 # 我愛團團349

    都說明朝是開了外掛的朝代,早在古時便設定內閣機構,後來還設有監察機構和特務機構,這怎麼看都有點像美國的中央情報局。

    開國之初,沿用舊制

    在中央設三大府:中書省,下統六部,職掌行政事務;大都督府,統管 軍事;御史臺,職掌監察事務。地方設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總管地方事務。

    洪武十三年,大膽變革與創新

    明朝的政治制度中央的最高權力在皇帝,後來朱元璋廢除中書省,廢除實行了一千六百餘年的丞相制度,仿宋殿閣制設內閣。明朝在中央設定六部、五寺、特務機構內行廠、三公、諸司、外三監、內十二監 。自此,六部直接對皇帝負責,相權與君權合而為一,明朝皇帝大權獨攬。

    宣宗時期,設有監察、特務機構

    因為當時明朝文官治國的思想開始逐漸濃厚,具體的行政權向內閣和六部轉移。宣宗批准內閣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為"票擬"制度,又授予宦官機構司禮監"批朱"。由此開啟明朝宦官專政之大門。

    同時還設有監察機構和特務機構,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在地方設立三司,加強地方管理。

  • 7 # 辰光旭日升

    明朝時內閣大臣的建議是寫在一張紙上,貼在奏章上面,這叫做“票擬”。而皇帝用紅字做批示,稱為“批紅”。按照規定,皇帝僅僅批寫幾本,大多數的“批紅”由司禮監的太監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筆。以往,按大明祖制,太監讀書識字是被嚴令禁止的。大明宣宗不僅改了這個規矩,而且在他的鼓勵下,宮裡還成立了專門的太監學堂。後人猜測:明宣宗這一做法,其目的就是讓太監牽制內閣的權力。久而久之,一種奇怪的政治格局出現了。

    明朝內廷、外廷的機構完全對稱。外有內閣,內有司禮監,外有三法司,內有東廠、錦衣衛,外廷有派往地方的總督、巡撫,而內廷派往地方的也有鎮守太監、守備太監等等。這樣,內廷、外廷相互制約,才能確保皇帝的決策地位。但是,這也造成了內外兩大政治勢力的爭權奪利。

    北京紫禁城東部的這片建築在大明朝叫做文淵閣。明朝的內閣就設在這裡。在明朝萬曆年間,內閣首輔張居正讓這個紫禁城裡最不起眼的房子成為聲名顯赫的所在。在文淵閣辦公的內閣成為實際上的政務決策者。

    表面上,例行的政務流程似乎並沒有改變,但決策權卻出現了轉移。張居正做到這點,理由是:首先,當時的大明萬曆皇帝還是個孩子,張居正身為皇帝的老師,很容易影響皇帝的決策。再者,萬曆帝的“批紅”是在司禮監馮保指導下完成,而馮保跟張居正關係密切。內閣首相張居正把自己的意見授意他人,寫成奏章,再由自己“票擬”贊同。幼年皇帝的批紅自然毫無問題。

    就這樣,大臣的“奏章”,閣臣的“票擬”,皇帝的 “批紅”,由內閣首輔張居正一手操控,達到空前一致。他的新政也就毫無障礙地順利推進。其實張居正的新政推行的並不是十分順利,改革必定面臨利益衝突的爭鬥,而張本人、馮保、萬曆(實際上是萬曆生母)三個權力體系代表者協作,尤其是萬曆年幼,馮保、張居正素有交情,二人不對峙,使得張居正掌閣初期擁有絕對的權力,可是萬曆成人之後,情況則有了變化。 自明朝初期以來,明朝的政務中心就在紫禁城這幾個地方轉換,權力的交替,左右著明朝的國運。宮闈重重之中、爭權奪權的陰謀時有發生。

    透過明朝幾代皇帝的努力,明朝曾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內閣政務體系,它在權力平衡方面堪稱完善。

  • 8 # 雙林居士

    明朝早期的文官根本就算是擺設...朱元璋很牛的。從宣德皇帝開始,文官集團才真正算是抬起頭來。此後的文官集團跟宦官集團就開始輪流坐莊了...

    像張居正和嚴嵩,就是典型的文官集團代表。

    劉瑾、魏忠賢這就是宦官集團的代表了。

    跟君主立憲根本就只是相似罷了。實質差很遠的。

    明朝始終掌權的就只有皇帝。甭管是名主也好是所謂昏君也罷。

    明武宗收拾劉瑾,就是一張“聖旨”了事。要知道劉瑾集團當時都猖狂到何種地步了, 劉瑾可是敢於私藏龍袍啊。

    明世宗嘉靖皇帝收拾嚴嵩,也是就一張“聖旨”了事。嚴嵩再牛,還是得乖乖的滾蛋。至於後來的神宗萬曆皇帝收拾死掉的張居正...崇禎皇帝收拾魏忠賢就更是大同小異了。

    究其根本,皇帝自掌兵權。大臣、宦官最多隻是弄權,弄不得兵。

    具體的運作是中央內閣直接對皇帝負責,地方督撫大臣也是主要向皇帝負責,可是皇帝一懶了,就只好向內閣負責了。向宦官負責的...基本沒有,你不要想了,明朝的文人還是很有幾分骨頭的,只要他覺得皇帝錯了照樣罵...然後是地方督撫在三司(承宣佈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揮使)、府、州、縣逐級管理。

    君主立憲實質是對國家的商業權益負責。,或者說是對資本家們負責。

    明清內閣制,可是直接對地主階級負責,不負責,或者說很少負責保護商人利益。

    君主立憲下的君主們一般都是平時無事,戰時掛名領兵,政權主要在內閣手中,君主要辦什麼,就要獲得內閣會議的同意,內閣不同意,君主再牛業沒轍。

    明清內閣制,皇帝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大臣不服的,就廷杖(打板子)。內閣根本就無權掌兵。這裡邊兒的區別大了去了。

    說的再直白點,就是一個人說了算,和一群人開會商量算的不同。

    實在是沒有可比性。

    不過,你也不要覺得咱們華人有多落後。中央高度集權,老百姓才能安心過日子。要是咱們中國古代也跟人家歐洲君主立憲似得,那麼吵架解決不了的問題,就只有靠國內火拼來解決了。大家難道不見民國初年的問題麼?各大軍閥互不服氣,誰的槍多說是老大,就算槍少的也是一方的草頭王。

    一個昏君一年能禍害多少人?一場國內戰爭一年能禍害多少人,這個帳不知道大家算過沒有?

    你可甭說國外沒有啊,你不見克倫威爾處死英王查理一世麼?議會煩了連皇帝都照殺的。

    說不好是誰的制度更優越,只不過是誰的制度更適合具體狀況罷了。

    我們華人的祖先,花了幾千年的時間逐步完善的制度,希望大家不要輕易就說不如歐洲人的君主立憲。

  • 9 # 投資技術研究

    明朝,在中央設三大府:中書省,下統六部,職掌行政事務;大都督府,統管 軍事;御史臺,職掌監察事務。地方設行中書省,置平章政事,總管地方事務。

  • 10 # 國史鉤沉

    1、廢除丞相制度,權分六部。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開始擴大中書省的內屬機構,把原來的四部擴大為吏、戶、禮、兵、刑、工六部,並以“六尚書為曹官”;洪武十三年,朱元璋以宰相胡惟庸謀反伏誅,於是廢宰相,秦、漢以降實行一千六百餘年的丞相制度自此廢除,相權與君權合而為一。

    2、建立內閣制度。

    明朝早期皇帝大權獨攬,但由於國家事務繁多,皇帝無法處理,洪武十五年九月罷四輔官,仿宋殿閣制設內閣。內閣只為皇帝的顧問,奏章的批答為皇帝的專責。內閣大學士一職多以碩德宿儒或朝中大臣擔任,只照皇帝意旨寫出,稱“傳旨當筆”,其權力及地位尚不如過去的宰相。宣宗時期,批准首席內閣大學士在奏章上以條旨陳述己見,稱為“票擬”制度,又授予宦官機構——司禮監“批朱”權利,意在牽制內閣。正所謂“然內閣之擬票,不得不決於內監之批紅,而相權轉歸之寺人。於是朝廷之紀綱,賢士大夫之進退,悉顛倒於其手。伴食者承意指之不暇,間有賢輔,卒蒿目而不能救。”

    3、建立特務機構,加強對全國臣民的監視。

    明太祖還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明成祖又設立東廠,明憲宗再設西廠,合稱“廠衛”,由宦官統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周琦曬出遊城市夜景,球迷嘲諷:波蘭的城市發展的這麼快啊,對此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