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格乃老師
-
2 # 心靈抒發站
孩子犯錯了,首先要找到孩子錯的根源,指出錯在哪裡,並告訴他,這次錯了,改正了,下次不再犯了,依然是好孩子。
知道自己錯了,心情是不好的,但是我們下次做好,不就好了。都是越做越好的。
-
3 # 張小小的vlog
說一下我的觀點,因為我家小女兒今年剛好上一年級。作為家長,我相信老師,不會隨隨便便的批評一個學生,只要是老師提出來了,肯定就會有問題。
孩子捱了批評,首先問孩子瞭解情況,為什麼捱了批評,然後告訴孩子,老師的批評是正確的,我們今後應該怎樣做,改掉不好的習慣。然後再和老師主動溝通,及時瞭解情況。小孩子難免會犯錯,在學校期間老師能及時發現的錯誤反饋給家長,說明老師對工作認真,更是對學生和家長負責,我們家長也應該虛心的接受批評,並且及時的幫助孩子改正錯誤。
老師的工作就是教書育人,教育孩子怎麼做人,我更是希望老師能夠多多批評自己的孩子,讓孩子從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迅速的改正。
因為孩子小,很多事情她不知道對與錯,這其中就要靠老師的引導,平時家長的教導。所以孩子在上學中出錯,老師批評是應該是非常及時的,老師的做法是非常正確的。
只有這樣才能告訴孩子什麼是正確的,老師是一直指引我們每個人成長的指路人,如果沒有老師的教誨,我們將不分對錯。
家長還應該記住,在任何情況下,我們應該和老師站在同一戰線,不應該當著孩子的面,說自己老師的壞話,詆譭老師在孩子心中的樣子,讓老師在孩子心中樹立一個良好的形象,從而更加尊重、敬愛老師。
-
4 # 多米親子游戲
關於一年級孩子受批評如何引導的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
一年級的孩子剛上小學,心理上還不是很成熟,需要爸爸媽媽的安慰和引導。
另外孩子被批評以後心裡肯定不好受。
這時候我們不能再說“誰讓你不聽話”、“活該”之類的話。
我們首先要做到跟孩子共情,可以故作輕鬆的說,“呀,爸爸或者媽媽小時候也被批評過,當時我怎麼怎麼樣…”來緩解孩子的情緒,讓孩子知道做錯事被批評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事。
其次引導孩子自己說出發生了什麼事情?為什麼會被批評?
在孩子回憶事情的時候一般就會意識到自己做的不對了。
最後詢問孩子如果下次遇到這種事情應該怎麼辦?跟孩子一起想辦法來解決問題。
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無論發生了什麼事情,爸爸和媽媽都會和他一起面對,一起解決的。
最後的最後一定要擁抱孩子,對於孩子來說,一個擁抱會讓他覺得無比安心。
-
5 # 戴桂香4
一年級學生受批評了該如何引導孩子?
關注教育,關愛小學生。我是一個小學語文老師,不說我的學生桃李滿天下,只能說我教過的學生也不計其數。其中也不乏小學一年級學生。一年級的小朋友年齡小,生性好動,也易貪玩。所以他們會時不時地受到老師的小小的批評。
而作為一個家長,面對因受老師批評而回家哭哭啼啼的孩子時,家長對老師首先要多一份理解,少一份埋怨。家長應先和老師多交流,明白孩子受批評的原因。心平氣和地與老師商討孩子改正的方法。尤其是在瞭解孩子受批評的原因時,一定要抱著見怪不怪的無所謂的態度。切不可態度粗暴,與老師橫眉冷對。要真正認識到,老師和你一樣,他今天的批評就是對你孩子正確的引導。在教育學生的征途上,老師與家長始終坐在一條船上,滿載著學生朝正確的方向行駛。同時不要埋怨老師批評你的孩子,是不關心你的孩子。其實,老師也和你一樣,把孩子當作手心裡的寶。生怕傷著了孩子,但有時,為教育學生少犯錯誤、不犯錯誤才不得不去批評他們。
其次,在受批評的孩子面前,家長應多一份讚賞,少一份責罵。“人非聖賢,孰能無過”。人的十指都不齊了,更何況小小的孩子,哪有孩子不犯錯。或許他們為爭一塊糖而與同學吵架;或許他們為了貪玩而拖欠老師佈置的作業;或許他們不遵守校紀而攀爬圍牆……更多的或許,只能說明年紀尚小的孩子在犯著芝麻大的錯誤。面對似懂非懂的正需教育的一年級孩子,家長應靜下心來,先表揚孩子進步的地方,進而提出孩子需要改進的地方。拍拍胸脯,大聲地對孩子說“沒關係,孩子,爸爸也會犯錯”。“孩子,只要你改好了,你就是最棒的”。反之,在對待受批評的孩子面前,家長不要孩子受批評了,受到委屈了,傷了自尊了,就回家對孩子一場責罵,甚至對孩子一頓暴打。如果經常這樣,孩子受的傷害更深,長大後判逆性心裡更強。這樣更加大教育孩子的難度。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最後,我想以《左傳》中的這句話送給各位辛苦教育孩子的家長們和老師們。
-
6 # 19一凡
一年級孩子,年齡在六歲左右,在家裡還是被父母或爺爺奶奶揹著、抱著、哄著的,是家長的掌上明珠,基本上沒受過什麼委屈,就是做錯了事大人也會覺得孩子還小不懂事很正常,因此不會怎麼去怪罪。然而到了學校,就意味著失去了家長的“庇護",有了過錯如果受到老師的批評,會一時接受不了。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去引導孩子呢?
首先,要弄清楚孩子被老師批評的原因。
1、是在學習上出現了什麼問題?
一年級學生剛從幼兒園過渡,由以玩耍為主轉為以學習為主,每天除了規規矩矩坐在凳子上認認真真地聽老師講幾節課外,還要完成許多作業。屁股坐痛了,手也寫酸了,還不一定寫得好,完得成。那麼孩子被老師批評的原因是什麼呢?是上課沒有認真聽講,耍東西或與別人說話?是作業亂寫亂畫或沒有按時完成?還是抄了別人的作業或幫別人寫作業……
2、是有什麼過激的行為或犯了什麼錯?
一年級小朋友年齡小,接受的教育面也小,還分不清哪些事情該做,哪些事情不該做。許多時候都是任性所為,不懂得要講什麼“規矩"“道理"的。所以出現不恰當的行為也是在所難免的。因此就要弄清楚孩子到底是怎麼啦:是私自拿了別人的東西或是撕毀了同學的書本?是罵了同學或挑釁鬥毆?是攀爬樹木、欄杆或損壞了公物?是亂扔垃圾不講衛生或在牆上亂塗亂畫……
其次,在瞭解了孩子受到老師批評的原因後,就要對孩子耐心地進行正面引導,對症下藥。
如果是學習上的原因,就要告訴孩子:“萬丈高樓平地起”。進入一年級是人生學習路上跨出的第一步,以後還要讀初中、高中,上大學……學習的路程還很漫長,一年級才起步,是基礎中的基礎,必須要把基礎打好,以後學習才不會吃力。上課要認真聽講,不懂就問,書寫工整,按時完成作業……
如果是行為習慣的原因,就要讓孩子明白:習慣一旦養成就很難改變,那麼我們從小應該養成哪些良好習慣呢?
1、要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孩子,不說謊話,有錯就改,答應了別人的事就要努力去做。
2、不打擾別人的學習和休息,耐心聽別人說話,不隨便打斷。
4、放學後及時回家,不在馬路上溜達玩耍,路上注意安全。
5、節約水電,不浪費糧食。
6、愛乾淨,講衛生,不比吃穿。
……
在引導孩子時,一方面我們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另一方面要讓孩子樹立起自信心,孩子才能從根源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加以改正。
-
7 # 柳葉之純
一個從幼兒園小班,中班,大班,學前班進入一年級的孩童己經有了大致的好壞的分析。
進入一年級後,小學教育比幼兒教育的教育環境要寬鬆且嚴格和自約力要強些,幼兒教育,多為老師跟隨,提醒,說教多,小學教育,上了個層次,班級環境寬鬆,老師不會隨時跟在其身邊去提醒,說教。這時的孩子多是靠之前學到的識知,來自身約束行為,所以不免犯一些自己分變不清的錯誤,這個時候班主往首先積極和孩子對話,瞭解情況,讓孩子清楚當天犯的錯誤,真正從心裡認識到錯誤。
老師不但幫助孩子認識錯,還要積極與家長溝通,溝通的意思(家長回去可以從孩子的口中瞭解下當天的情況,聽一下孩子心中的認識)。
1.認真傾聽
家長要充當孩子的傾聽者,聽聽他對當時犯的事是否知道了錯,幫助孩子認知,如果他己經知道了錯,家長首先要給他一個表揚,然後要鼓勵他積極爭取,做一個知書達理的好孩子。如果孩子還沒識識到錯,也聽聽他的說法,幫助他去分析理解。讓他真真從心裡上知道自已錯在哪裡,讓他知道老師的批評是幫助他進步。既使老師批評的有點過了,都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不是,因為每個老師對孩子的批評都不是無緣無故的。但一定要及時與老師勾通。
老師也要認真接受孩子家長的反饋。自已真的批評的過頭了,下次也應該注意。
2.給孩子成長中樹立信心
有些老師在接到家長意見反饋後,覺得家長為孩子互短。其實真正負責的家長才與老師反饋孩子真心話,要不老師怎麼知道孩子們心裡的想法呢?
現在有個現像,總覺的現在孩子太嬌氣,所以很多老師不願意管,也不願聽取家長的反饋意見。其實現實當中,絕大多數的家長是通情理的。他們也希望老師嚴格管理孩子,只是在聽到家長反饋時,老師也不要感覺家長是在護短,更多要注意自己的教育勾通方式,讓孩子樹立一個正確的學習信心,讓孩子知道,犯錯了只要認真改了就還是受歡迎的小朋友,老師還會像以往那樣待他,爸爸,媽媽也要積極配合,這才是樹立孩子學習,生活信心的最大動力。
-
8 # 皓石育人
寫在前面:所謂接納孩子,你真心接納孩子,讓他明白你都懂他,他的問題和困難你都理解,你願意和他一起分析面對,如果他還沒有準備好迎接挑戰,你願意等著他調整,你願意陪他/她恢復元氣。
家長諮詢:
孩子剛剛上一年級沒幾天,今天回來哭了半天說不去上學了,說上課老師批評她沒好好聽課,她害怕,這種情況該咋處理?求助?
老師說:
1、接納孩子的情緒,認同孩子的感受。“老師的批評讓你很不開心對吧,不開心可以哭出來。”
2、引導孩子關注問題本身,找到解決方法。“你不希望老師批評你,可以怎麼做?對,認真聽講。”
3、孩子對他人的評價過度敏感,往往與安全感、自信心不足有關。你要做的是讓孩子確信你的愛不附加任何條件。
相關閱讀》》》接納自己,接納孩子
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認為自己孩子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比如孩子膽小、不夠專注、沒有愛心、脾氣倔強、不聽話、不夠努力等。這些標籤真的是孩子的毛病嗎?不是的,我們給孩子貼上負面標籤的原因在於我們在心裡對孩子有諸多要求,有個想象中的好孩子的標準,而孩子沒有達到。根本上說,我們不能容忍和接受孩子與我們期望的不同。假如父母接受孩子,把孩子當做一個完整而自由的個體,則會看到孩子所謂的“不夠活潑”實際上是性格穩重,“不夠專注”是興趣廣泛,“易受欺負”是寬容大度,“脾氣倔犟”是有主見……
每個孩子內心最大的渴望,都是爸爸媽媽完全地接納自己、無條件地愛自己,這是他自愛自信的源泉。
真愛一個人就讓他做自己,而不是我們心中為他勾畫的樣子。他自己的樣子也許不是我們希望的,卻一定是最適合他的。當孩子擁有了強大的 內在,人格健全,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起全部責任,他會以自己的方式成 才,無論從事什麼職業都會擁有幸福的人生。
無條件地接納是父母能給予孩子的最好禮物。
曾有一個媽媽跟我說:道理我都懂得,父母應該接受孩子,這樣孩子才能有自信和安全感。可是遇到孩子做作業磨磨蹭蹭、上臺表演慌慌張張 或者考試因為馬虎而扣分,我還是控制不住地生氣發火,究竟怎麼樣才能 做到對孩子無條件地接納呢?
其實想做到很簡單,就是要先做到無條件地接納自己。
如果父母自己沒有安全感,就會對孩子的未來充滿了焦慮;自己沒有自我肯定,會從負面角度去評斷孩子;父母如果不接納自己,也就無法全然地接納孩子,總是想把孩子變成自己心中完美的樣子。如果能夠往內心 深入地探索進去,會發現那個虛幻的完美孩子,其實是小時候自己想變成 而沒能做到的。
本質上,我們覺得自己不夠好。
孩子所謂的不足,通常是大人把自己內心的陰影投射在孩子的身上。自己小時候常受欺負,就會特別在意孩子是否受欺負,自己小時候性格被大人說膽小不大方不善於交朋友,就特別在意孩子的性格是否外向是否會交朋友……
撫育孩子的過程,實際上是父母不斷地發現自己、教育自己、提升自己的過程。
當父母能夠接受自己在各方面都是個不錯的人,不再拿自己與別人比較,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比較滿意時,也就能夠從正面角度看孩子,不去期待孩子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生命節奏成長。
所以,與其送孩子去課外班,不如父母自己參加一些心理提升課程、靈脩工作坊、閱讀一些相關的心理學和自我成長的書籍,有心理創傷的人 可以看一些相關的治療書籍,以健全自己的身心,強大自己的內在,最後 做到完全地接受自己,愛自己。
-
9 # 解憂家庭教育
受到老師或他人的批評是每個孩子都會面臨的問題。
關於孩子受批評了該如何引導孩子的問題,我的看法和建議如下:
對於性格開朗,內心強大的孩子,被批評後一般都能自我化解,家長不需太擔心。
但對於性格內向、膽小敏感、自我價值感和認同感較低的孩子,當他受到批評心情鬱悶時,就需要家長及時的給與關心和引導。
具體怎麼引導呢?可以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一、共情
孩子受到批評後,如果不願意多說,家長暫時不要反覆去追問孩子事情的經過,先讓孩子自我平復一下情緒。
二、問清事情原委,並詢問孩子對此事的理解和看法。
等孩子情緒平復,願意跟家長交流的時候,再心平氣和的詢問孩子事情的原委,耐心聽完孩子陳述,並且詢問孩子對這件事的看法和感受。
三、瞭解清楚客觀事實,給出自己的意見和建議
家長不能只聽孩子的一面之詞。人的天性都是趨利避害的,尤其是一年級的低齡兒童,表現更為明顯。為了減輕責任或逃避家長的二次批評,孩子會自然的把錯誤歸於別人,而對於自己的過錯卻輕描淡寫,甚至加以隱瞞,尤其是那些經常被家長打罵的孩子更是如此。這個相信有些家長一定深有體會。明明是自己做的不對,可孩子就是不承認,所以家長還要向批評方詳細瞭解事情原委,這樣才能得到事實真相。在此基礎上,家長應給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四、如果是孩子的錯,應讓他明白哪錯了,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如果真的是孩子做錯了,家長要讓孩子明白他錯在哪裡,為什麼錯,正確的做法是什麼,並鼓勵他積極跟對方認錯和道歉。如果孩子照做了,家長應及時肯定孩子能“知錯就改”的良好態度。並給與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和讚賞的眼神,告訴孩子,犯錯不可怕,人人都會犯錯,知錯就改就是好孩子。
五、如果不是孩子的錯,而是被冤枉和誤解了,家長要支援他討回公道。
這種情況也一定會存在。如果孩子真的是被冤枉或誤解了,家長要明確告訴孩子你沒做錯,並教會孩子用正確的方式為自己討回公道,必要時可以為孩子提供心理與行為支援。同時告訴孩子,人人都會犯錯,如果對方不是故意而為,我們要對他人的無意過錯報以寬容和理解。
綜上所述:孩子犯錯不可怕,家長要能夠給與孩子適時適當的正確引導,才能讓孩子懂得是非對錯,懂得理解與寬容,懂得正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欺負別人,也不讓別人隨便欺負自己,並且教會孩子正確處理事情的方法,這才是家長應該做的! -
10 # 梅花鹿女士
當孩子告訴你這件事之後,我們可以摟著孩子問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挨批評了。而這個可能有兩種情形,一種孩子做了錯事,被老師批評,那我們要告訴孩子在學校應該遵守的一些規則,告訴孩子一些該懂得的道理。告訴孩子完之後,別忘記也告訴孩子,犯錯誤沒關係,我們每個人小時候都會,爸爸媽媽也會。但最重要的是我們要改正,這樣我們就會在錯誤中成長,未來變得很棒!這樣處理,我們就做到了首先我們接納孩子的當下,關注孩子的情緒,也從錯誤中成長!
另一種情況也不排除孩子在學校沒有犯錯誤只是一些特別的情況而遭受老師批評,通常這樣,孩子都會很委屈。這個時候我們先抱一抱孩子,讓孩子知道沒關係無論什麼時候爸爸媽媽都在你身邊。但稍後我們也要告訴孩子,老師一個人照顧你們這麼多小朋友,真的很辛苦,所以在學校我們要遵守學校的規則,因為如果有小朋友不遵守規則而受傷,老師也會很傷心!(我家女兒之前在學校上完廁所跳著走回來,老師讓她罰站從新走一遍,回家就很傷心,我就是這樣處理的)記得,千萬不能在孩子面前說老師的不對,哪怕老師真的有不對的地方。因為孩子既然在上學,聽老師的話總之是對的!尊重老師也是他一生中必須知道的!
那如果孩子沒告訴你,是老師告訴你的!我們回來也要嘗試和孩子溝通,可能也會出現上面兩種情況,基本處理方法是一樣的。不過我們都應該知道,孩子挨批評是不可避免的,既然總有一天要發生,一定記得要處理好。讓孩子在這件事情中有所學習,並且也從挫折中鍛鍊逆境接受能力。還有一個重要的事情是讓孩子知道,無論如何,你都和他在一起!
相信溝通完,你的孩子會還你一個大大的笑臉的
-
11 # Angee安吉說
一年級新生受批評了,這個是很常見的事情,畢竟他從幼兒園到小學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教育體系,在小學會要求慢慢的養成很多習慣,因為孩子本身就小,很多時候理解不到位,就容易犯錯。
所以呢,我們先穩定孩子情緒,問他對這個批評的感覺和感受是什麼,讓他對這個事件進行評判對還是不對?
問他:那老師為什麼批評你啊?你覺得應該怎麼做?你認為你做對了嗎?為什麼?或者不對,為啥不對呢?
要學會蹲下來,和同一高度,從他的角度看問題,從孩子角度看這個問題,因為很多時候孩子不知道為什麼批評他,他還認為是對的,還認為受委屈了呢,下次碰到同樣的事情,可能還會繼續犯錯。
只有他和他同線同頻,才能理解他,並與他溝通,傳達給他正確的思想觀念。
-
12 # 芯媽心語
體會孩子第一次的挫折,把孩子的感受說出來。
小學一年級是小孩子從幼兒園向小學生過渡的一年。孩子的主要時間已經要用來學習知識,所有的習慣還在摸索養成中。
這一年對於孩子,非常重要。
小學的老師已經不是幼兒園老師,比及幼兒園老師,小學老師在校內學習課堂的管理上面則顯得更加嚴厲,雖然生活上的約束少了,吃飯喝水上廁所午睡等等,都沒人提醒了。小孩子的自由度一下子大了很多。
然而這時候的小孩,缺乏自制力、活潑好動、注意力易分散。
很多老師都直言不諱地說,更願意帶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小學一年級的班主任老師,最辛苦。
所以這個時候,孩子受到批評,幾乎是一件難以避免的事情。因為孩子對於讀書這回事兒,還基本沒有建立一個規則。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還很模糊,因此特別容易越界,這時候,被老師糾正就是家常便飯了。
被老師批評之後,孩子的情緒首先表現出來。
家長這時候,要細緻有耐心,要體會到孩子的情緒是低落的、沮喪、傷心難過、甚至感覺老師不喜歡自己、自信心備受打擊等等。
家長鼓勵孩子說出來,當家長能準確的感受到孩子的情緒並說出來的時候,孩子會哭出來——因為媽媽把他感受到卻無法表達出來的東西說了出來。
接納孩子的情緒,接納孩子的過錯,站在孩子這一邊。讓孩子發洩出來,讓孩子說出來,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場,讓孩子感覺到媽媽接納了他——無論情緒還是過錯。
這很關鍵,這些決定孩子未來處理情緒的方式。也決定了孩子在遇到挫折時是否願意向大人求助。
我家孩子有一次放學回來,臉色很難看。也不說話。
這和平時不一樣,平時那個活潑潑的小朋友不見了,一肚子的委屈都能看得見。
我正在做飯。孩子走過來,站在我的旁邊。
我看她一眼,眼圈有點紅,看來已經哭過了。
我問,誰惹你啦?
孩子沉默了一下,搖了搖頭。然後把右手掌心向上,放在我面前。
掌心有點輕微的紅腫。
我接住這隻小手,問她:疼嗎?
孩子眼淚含在眼眶,點著頭。
我再問,犯錯了?
孩子說,有一道題做錯了,讓老師給打了一下。
邊說邊比劃著,一根5公分寬20公分長的木質戒尺。
說不心疼孩子是假的。真的有一瞬間的憤怒的情緒:怎麼能下手這麼重?
我靜了一下,跟孩子說:大約老師認為這道題你不應該做錯。
孩子這下情緒已經穩定,她大聲辯解:可是這道題全班有一半的同學都錯了,她為什麼只打我?
頗為憤憤不平。但是至少低落的情緒已經過去,她已經把“委屈”的事情說了出來,她也把自己的認識表達了出來。她甚至在想著為自己爭取一點公平。
到這裡的時候,孩子從情緒裡面走了出來,媽媽一定要傾聽孩子說話。
千萬忌諱不聽孩子說話,劈頭蓋臉一頓責備。
如果媽媽用這種急躁的方式對待孩子初次的“挫折”,那麼幾乎相當於家長把孩子一把推了出去。
當孩子宣洩不出來自己的情緒之時,那種東西會壓抑孩子,進入到他的內心。
孩子也會逐漸排斥跟家長溝通。
和孩子共同回顧問題,幫助孩子找到解決方案。站在老師這一邊。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恰好是家長引導孩子如何正確解決問題之際。
繼續上面我家孩子的那個問題。
孩子認為老師不應該用戒尺懲戒她,對不對呢?
我故意用誇張的表情和聲音跟她說:嗯嗯,按你這個想法,老師得用戒尺把所有做錯的同學都打一遍!
孩子聽我這樣說,她不好意思的笑了起來。
孩子基本回來了。但是這個問題怎麼解決?
我最後跟孩子說,你的成績一直在中上游的位置,老師對你的期待值比較高,老師認為你錯的讓她感到意外,所以,你看,是你讓老師失望了,老師才忍不住“下手”的。
神奇的是,我這樣說了之後,孩子表情變了一下,似乎感覺自己在老師眼裡還是不差的。
她走回自己的房間,不一會,傳來她的唱歌聲。
更多時候,每一個家長出於本能,會保護自己的孩子——幾乎在不問事情來由時的直覺和衝動。事實證明,衝動是魔鬼;衝動之下做出的行為一定是理性缺失的。
不要說小孩子,就是成年人不是一樣也在犯錯誤,那種性質和無可挽救的程度遠遠超過了孩子的過犯。
願意批評學生的老師是負責任的老師,把孩子的情緒調整過來,幫助孩子建立處理情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才是家長應當學習的功課。
讓孩子身心健康成長,才是家長最終的追求。
————————————————————————————————————
-
13 # 浮塵微草
情境還原:
上週一下午去了姐姐家,恰巧遇上姐姐的小孫子輝輝放學回來。小輝輝一進門,哇地一聲大哭起來,嘴裡還嚷著:“我再也不上學了,再也不上學了,老師罵我!”而且順手還將小書包扔在了地上,看樣子是在學校受了很大的委屈。姐姐一變臉色,就要發火。我急忙阻止了。
我等小輝輝情緒稍稍穩定了些,基本止住了哭聲,遞給了他一個熱毛巾,讓他擦擦了臉,然後又給了他一盒草莓味的酸奶——我知道他最愛喝這個。我安慰著說:“輝輝,你能告訴我發生了什麼事嗎?我替你大抱不平去!”。 “真的嗎!好,我告訴你。……”原來,老師是嫌小朋友在課堂上唧唧喳喳地不停地說話,可能是輝輝的聲音高了點兒,被老師抓了個典型,狠狠地批評了一頓。輝輝委屈的是那麼多小朋友說話,為何老師只批評了他一個,說老師討厭他,對他不公平。
孩子受老師批評,本來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由於一些老師不懂得批評的藝術,毫不顧及孩子的面子,致使孩子心理產生較強的牴觸情緒,從而產生對老師充滿偏見的看法。本來是孩子自己做錯了事,結果卻沒有虛心接受老師的批評,反而憋了一肚子對老師的不滿。作為家長,就要關心引導孩子,即時化解其心中的惱氣,不然孩子對這位老師的怨氣會愈積愈深,就會影響孩子和老師的關係。俗話說愛屋及烏,我覺得厭屋也會及烏。如果父母不能及時地疏導化解,致使孩子由厭師到惡科,厭惡聽這位老師講課,產生對這一科的厭學情緒,那時可就大麻煩了。所以當孩子受到老師批評,父母一定要及時給予疏導化解。
具體怎麼辦?建議如下:一、首先,無條件接納孩子的情緒,做好安撫工作。不管孩子犯了什麼錯誤,反正此時的孩子是覺得自己很受委屈,比如認為老師丟了他的面子、傷了他的自尊,覺得老師的做法有失公允,或老師對自己的處罰太過了……這樣的認識在孩子自身的認識思維繫統內是存在合理性的。孩子怒緒正盛,父母說教式的大道理是不管用的,只能帶來孩子的牴觸和反感。最好的做法就是先站在孩子這一邊,認同孩子所受的委屈,與孩子共情,先無條件地接納孩子的情緒,安撫孩子,靜待孩子的情緒逐漸平復,再伺機引導。
二、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儘可能地不插嘴評論孩子的對錯。等孩子的情緒基本平靜下來之後,父母再去試探性地詢問孩子發生了什麼事。這時父母要做的就是靜靜地聆聽孩子委屈的地訴說,用心地思考、發現問題的癥結所在,以便為下一步疏導做準備,對症下藥。比如,在開始講述的那個案例中,在引導小輝輝開口講述後,我除了中間幾個“噢、噢、噢”的應答詞、以及在小輝輝表達遇阻卡殼時稍微補充外,沒有插一句評判老師、或小輝的話。我的任務就是一邊認真地聽他講述,一邊在尋找問題的癥結所在。
三、待孩子徹底放鬆,心情高興時再給予正確地引導。這時,父母主要是讓孩子在不帶情緒的冷靜的狀態下,引導孩子扮演老師的角色,讓孩子站在老師的角度下說說該怎麼做。孩子的心地是最公正無私的,相信正常的孩子都能做出一個合理的評判。也可以引導孩子反向思考,假如所有的同學說話,老師不管,不批評任何一個學生,學生能聽清老師的講課嗎?還應引導孩子,即使是老師做得有些過分,也應理解老師,想想老師這樣做的目的是什麼——正是為了你們啊。最終小輝輝說,第二天上學後要向老師承認錯誤——這正是前面案例中“那天晚上我有意地留在姐姐家吃晚飯”引導小輝輝所要的最佳結果。
四、身為父母,切記不可為孩子撐腰,助長孩子對師的牴觸情緒。尤其是在老師批評確實有些不當、孩子委實受了一些委屈的情形下,一些過激的父母會在孩子面前就說老師的壞話,揭“以前打聽到的老師的其它方面的短處”,甚而罵老師,或當即打電話質問老師,讓老師下不來臺。這樣做一方面會讓孩子失去對老師的信任,另一方面也會引發日後孩子和老師新的矛盾,三是長此以往還會讓孩子形成不能受任何委屈的“玻璃心”和唯我獨尊、對他人求全責備的“苛刻心”。還是那句話,要想讓孩子理解老師,前提是父母要首先理解老師。
五、孩子和老師的最終溝通才是真正化解師生矛盾的有效手段。就師生矛盾而言,父母畢竟不是當事人,是第三方引導者,矛盾雙方只有在握手言和——一方向另一方道歉,另一方真誠地接受——的情況下,二者的隔閡才算真正地化解。所以父母要鼓勵孩子主動和老師溝通,真正使心頭的怨氣煙消雲散。
寫在最後: 前天我打電話,再次詢問姐姐家的小輝輝時,他興致極高地說:“我已經向老師說了對不起,老師竟然也向我道歉,說也有不妥的地方。”我聽後,終於欣慰地笑了。
-
14 # 家庭教育心法
父母:發生什麼事情了?
孩子:老師批評我了。
父母:你什麼感受?
孩子:我很難受,很委屈,很害怕(你是不是很難受?)。
父母:把這種情緒表達出來,喊出來。
孩子:啊啊啊啊!嗚嗚嗚嗚。
父母:你認為老師對你好?還是對你不好?
孩子:不好!老師是壞蛋。
父母:你打算怎麼辦?
孩子:打算不去上學了。
父母:還有還有別的辦法嗎?
孩子:媽媽幫我去找老師。
父母:你不去上學了,媽媽幫你找老師以後呢?
孩子:……
父母:這些都是因為:老師批評我是“不好的事情”,如果我們重新認定(假裝一下也可以)老師是對我好,老師為了你學習好,都變成壞蛋了,老付出了自己的溫柔,寧願變成壞蛋都想辦法幫助你,她最關注你了,全班裡面就想讓你成為最好的自己。如果這樣,你該怎麼做呢?
遇到這樣的事情要改變孩子的認知,就會轉化孩子的情緒,改善學生和老師的關係。師生關係好了,學生就愛學習。
-
15 # 佩玉者
在我們的學校教育中,通常會秉持的一個原則,就是表揚和鼓勵,但其實對於孩子來講,表揚和鼓勵的確應當成為主旋律,只不過有的時候表揚和鼓勵卻不是可以濫用。
於是一些反面的或者進行支援性的批評就會走上臺前,所以對於家長來講,對於學校的老師來講,雖然我們必須刻意避免使用這些消極因素的語言或者身體懲罰,只不過有時候無可奈何的時候用一用還是不錯的。
那麼問題就來了,有的孩子天生性格內向,內心極其敏感,當老師或者家長批評孩子的時候,有可能會引起他的內心極度不舒適,這種不舒適,有時候會讓家長感覺到非常的委屈,覺得對不起孩子,在生活中我們可以見到這種現象,昨天和一位朋友一起用餐的時候,說起了這樣的一個情形,就是孩子的爸爸,每次看孩子不學習或者不懂事的時候,批評的手段極其激烈,甚至會拳腳相向,但是很快,作為父親的這位爸爸他就會自己掉下眼淚,替孩子難受。
如果真的出現這種情形的話,我們應當刻意培養的是孩子對待批評的一種積極的心態和認知,我們知道所有的批評都是有原因的,成年人之間的批評越來越少,而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講,他的一生在學習階段犯的錯誤最多,家長和學校的老師肯定會竭盡全力的幫助他,如果認識到這一點的話,那麼孩子的認知就顯得更為全面了,畢竟能理解孩子和家長是為了自己的發展,這一點無比重要。
因此我個人覺得,如果學校的老師批評了孩子,而孩子有一些小情緒的話,應當客觀真實的幫助孩子分析一下是不是真的是自己錯了,是不是應當改正,如果可以改正,應當如何改正?如果真的是老師冤枉了自己,而應當向老師合理的訴求。
總之,對於老師批評孩子,只要讓孩子認識到。是由自己過錯引起的就可以了,如果認識不足或者不到位的話,家長可以幫助孩子一起來分析一下。
-
16 # 92悅讀
問孩子:挨批評了,是不是有些難過?
1、嘗試描述孩子的心情。先解決心情,再解決事情!批評或者指出錯誤並不是唯一幫助孩子認識問題的方法。
2、引導孩子描述事情,幫他釐清事情的始末。透過提問的方式引導他思考。
3、跟孩子站在一起,認識事情,認識老師,並一起解決問題。
4、記住:一個犯錯的孩子往往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他需要幫助。
(以上純屬理論。倘若我還有體力精力,我一般都是這麼處理問題,非常好用!反之,我就會粗暴解決,效果不好,但我當下的情緒得到宣洩。)
-
17 # 我是呂夫子
一年級的孩子了,應該初步建立起是非對錯的價值觀了。也該學會接受批評。引導孩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告訴孩子,一個人,不管是誰,只要犯了錯誤,就可能被批評,甚至被懲罰。比如,那些進監獄的人,他們就是犯了比較大的錯誤,以致被警察叔叔送進了牢房。
2.受了批評不要緊,重要的是,以後要改正錯誤,不要再犯。告訴孩子,改正了錯誤,就還是好孩子!讓孩子放下心理包袱。
3.告訴孩子,老師或者家長批評孩子,是希望孩子能更棒,是想讓孩子以後更有戲。
4.也是比較重要的一點。家長在引導孩子接受批評的時候,一定要有同理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多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最好在孩子情緒穩定的時候和孩子交流。
泰戈爾說過,鵝卵石的美麗,是水的柔情撫摸而成的。作為父母或者老師,我們也應該像水一樣,用智慧和柔情,用理解和尊重,與孩子真誠交流。從而讓孩子樂於接受批評,併發自內心地願意改正錯誤。
-
18 # 故事帝
分享下自己是怎麼度過這樣的麻煩的。
一、事先給寶貝打預防針。在公立幼兒園過的很滋潤,孩子一下去到人很多老師顧及不到的一年級有很多的不適應。事先在家告訴寶寶,老師會對犯錯的孩子進行批評的,所以遭遇批評的時候一定要弄明白老師為什麼生氣,自己要及時改正。
二、一旦不小心犯了錯誤,向老師道歉,及時改正。誰都不想犯錯誤,但誰也不是聖人,又怎麼能不犯錯誤。錯了就及時向老師道歉,及時改正。
三、要及時更正寶貝的負面心理。如果老師是當眾批評寶貝,一定要及時與寶貝溝通,正確對待自己的錯誤,告訴他透過改正錯誤人會變得越來越完美,不必太糾結這件事。人人都會遇到這種事情,所以許多人都變得那麼優秀了。
四、要不斷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生活絕不是像童話世界描述的那樣,到處一片美好,其實也存在許多危險,適當教導孩子防範危險隱患常識,有一定的好處。
-
19 # 09160513033
1,告訴學生受批評的原因。告訴學生改正了就仍是好學生,老師就仍喜歡他。
2,告訴學生誰是好榜樣,要向誰學習。
回覆列表
孩子上學了肯定會犯錯誤,老師發現了也必須要批評指正,負責任的老師會通知家長,和家長溝通,家長們初為學生家長,需要和老師溝通,為教育孩子和老師達成共識。在此期間,家長容易犯得錯誤有:
一、孩子還小,滿不在乎。
最坑爹的教育是“孩子還小”,古語有云,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孩子的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好習慣早養成。老師跟你交流孩子的問題要引起重視,不能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滿不在乎。
二、蠻不講理,一味護短。
當老師跟你反應問題時,或者兩個孩子起衝突打架的時候,家長們切莫護短。不要以為:我家的孩子怎麼會……都是你的錯……這樣的處理方式會激起民憤,別人家的孩子也是寶,別拿別人家的孩子不當回事。
三、簡單粗暴,不由分說。
老師一告狀,有暴脾氣的家長就不由分說,把自己家孩子劈頭蓋臉一頓罵(打),孩子云裡霧裡的,還不知道怎回事,這樣簡單粗暴的處理方式容易讓孩子逆反,甚至越來越不聽話。
到底如何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教育呢?
一、積極配合老師,弄清事實。
孩子犯錯誤,孩子還小,責任在家長,所以家長應該先主動承認錯誤,然後和老師一起,弄清事實,然後擺事實講道理,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指導孩子知錯就改。
二、相信孩子的能力,指導孩子處理問題。
家長在處理孩子犯錯誤這個問題上,要相信孩子的能力,指導孩子如何去處理問題,而不是包辦代替。這個時候你要坐下來和孩子聊一聊,多換個角度看問題,多說一說:“如果你的東西被別人搶走了,你會……?”“如果小朋友把你推倒了你會…?”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會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從而達到知錯就改的目的。
三、靜下心,慢慢來。
一年級和幼兒園不一樣,孩子初來乍到,有的孩子很難適應,有時候會漏作業偷懶,還會撒嬌不寫作業不上學,這個時候家長必須靜下心來慢慢來,配合孩子儘快適應有規律的學習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