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個人怎麼理解“無為”?舉幾個生活中運用“無為”的例子?
7
回覆列表
  • 1 # 大陸藏龍

    無為是老子也是道家的核心思想,是個極簡單又極深刻的理念。通俗地說,無為就是沒有人為,也就是順應自然規律。因為世間一切事和物其生存發展是有根本屬性和規律的,老子稱之為道,道源於自然,自然就是本然,最高的存在原則,就比如老虎法自然之道為食肉動物,天天喂草早晚會餓死。老子講無為主要針對諸侯貴族的政治,讓他們遵守自然法則,見素保樸,少私寡慾,愛民和平,避免戰爭。同時,也告誡人類清靜無為,不要虛偽逞強,自然自在,守真抱朴,才能順心如意,延年益壽。

    另外,無為不是不為,如果理解為無所作為就大錯特錯了。老子講無為而無不為就是這個意思,無為就是無不為。因為一切大事都是無為幹出來的。比如,漢唐盛世都是戰國和南北朝長期戰亂人民渴望和平穩定的結果。統治者順應自然社會民意則治。所以,無為的重心在為字上,是如何而為的問題,又比如,我們有時候越想幹好一件事或得到什麼卻越幹不好得不到,那是因為有為的結果,有所圖的結果。而當放鬆下來,無所為了,事情卻做得更好了,所謂無心插柳柳成蔭,所謂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也,所謂車到山前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也。

  • 2 # 河東來

    其實“無為”的意思就是陰陽家的“易”,就是日月(陰陽)交替,變化無窮,在這個過程中不要試圖將陽變為陰,也不要把陰變為陽,違背事物的本來規律。

    “無為”的思想也是儒家的“中庸”,就是找到事物的平衡點,說話處事要做到陰陽平衡,運轉無窮。

    “無為”的意思也可以是墨家的“兼愛”、“非攻”,這也是一種維護陰陽平衡,避免破壞國家這個機體組織模式崩潰的方式。

    “無為”還可以是兵家的“不戰而屈人之兵”或“以戰止戰”,使國家機體在動態發展中找到與其他國家的更大體系的平衡。

    “無為”還可以是縱橫家的“縱橫捭闔”,在國家交往過程中如何實現國家之間的戰略平衡。

    一句話,對於儒教國家而言,“無為”思想可以說是治理天下的總綱,相當於儒教國家的頭部理論,“中庸”相當於儒教國家的軀體理論,“兼愛非攻”相當於手足器官理論,“以戰止戰”相當於儒教國家的武器強制理論,“縱橫捭闔”相當於儒教國家的語言巧取理論,所以老子主張如果每個組成部分實現了“無為”,就天下大治,就可以完成“無為而治”的宏偉目標。

  • 3 # 和_子

    無為,是老子道德經中的核心中的核心,很多人都知到,無為就是順乎自然,什么又是順乎自然,?自然又是什么?大自然,玄之又玄,的深密又在那?能完全能悟入其義,又能在生活中,展現,流露出來的實在不多,皆停流在自心腦海,心識的表層知解中。

    順乎自然,是自心順順於自然,自然是看不見,摸不到,聽不見的,宇宙智慧的心,它是「虛」,是「無」是是無限的全智與全能,是超越時空,不生,不滅,的永恆,是本有的清靜,亦不為外界現象所動搖的本體,

    無為是心識的放下,「是後其身而身先」。謙讓,屈下,虛懷若谷,道德經雲,「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心識的起心動念,固執己見的我執心,盡思共度量的心,而自認為的自見,自是,自矜,皆是自身的有所為也,違背了內心最深處的自然,虛,靜,與道。

    如大自然中的水,在道德經中雲:「上善如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利萬物,不爭,屈下,人世間的,真,善,美,無為心,亦復如是。花芬芳了別人,也芬芳了自己。

    老子言「天下神器,不可為之,不可執之,」。它是「無為」的,最好的一面鏡子,可看清自我人生無為過程中,是與否。人們常在生活中,因習性,不知不覺的落入我執,的有為心中,而不自知,自以為常,殊不知已遠離自心深處的根與本,虛與靜,

    無為是那麼間單,但人們反而做不到,人的頭腦總是希望是困難的,越是艱難的,去克服它,征服它,最後,自我在生活中,反而迷失了自己,

    有為心識的心,層層的烏黑的雲,檔住了神器的光,無為的光,就難顯現了,老子的一而再的,強調無為,就是要敲醒睡夢中的你,我。

  • 4 # 蜜蜂文學

    這裡說‘無為’是個大標題了,有人認為‘無為’就是順勢而為,我認為太過於片面。再這裡我說下我個人的看法。

    我理解的很簡單,有兩種含義:

    第一種意思:‘無為’就是無妄為!

    就是有些事情不要自己找煩惱的意思。比如生活中一些小事~你自己除了上班,都沒時間幹其他事情,甚至還要帶小孩,這時還想養一隻狗或者貓,這不僅讓寵物們失去寵愛,也讓自己不便無煩心;又或者看一部鬧心的宮廷劇,惹的一肚子氣,得到了什麼?還不如看點歷史文學或者其它專業知識,這都可以增加自己的內涵也可以為以後前途鋪路,難道不如看鬧心的惹一肚子氣的電視劇?所以我認為無妄為!

    第二種意思:‘無為’就是無慾為!

    老子提出無為而治時候,當時背景是東周末期,也是混亂的年代,‘無為’就是讓人別有慾望,‘為’我當成慾望瞭解,是當時平穩民眾的一種手段,減少戰爭。不得不說‘老子’很高明!‘無為’~不光以前受用現在也是,比如當今社會,非常貧窮的人被慾望驅使,想各種辦法搞錢,想著發財、一夜暴富,最後有的人鋌而走險,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很富有的人不滿足,被慾望貪念驅使,利用各種手段撈錢貪汙,最後鋃鐺入獄...這裡就可以看出‘無為’的重要性!也是‘無慾為’!

    這裡是我個人看法,所以我認為‘無為’就是一種平衡的心態!即‘無妄為’和 ‘無慾為’!

    我認為‘老子’具有遠大抱負,就是想讓天下百姓無為、自然、合道!值得萬眾敬仰!

  • 5 # 小強愛寫作

    《道德經》中的“無為”出現的次數很多,意思相同,“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這裡的“無為”就是順應。

    處無為之事:就是順勢而為,做順勢的事。

    我們要反過來理解。

    處有為之事:就是做強行改變意願的事。

    舉例

    比如水,自然會往下流,這是水的性質。你想堵住水非要水往上走,這叫做有為之事。

    大禹治水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以前鯀治水是堵,非要把水往下的勢頭擋住,而水是堵不住的。禹就知道順勢而為,順水本來的向下走的勢而為,禹的這種做法,就叫處無為之事。

    2.

    我們再舉例說,小孩子學習很痛苦,家長非逼著孩子學習,這就叫處有為之事。家長對孩子處有為之事,你就要很努力,會很累、很勉強、很辛苦,並且結果並不一定很如意。

    這就像你堵住水非要讓水往高處走,你會發現堵住這邊堵不住那邊,很累很累。

    有的家長問:“老師,我的孩子十歲了,沒有學習目標,學習不主動,怎麼辦?”

    十歲的孩子當然不可能有目標,當然不可能主動學習的。十歲的孩子他很想玩,他怎麼可能會主動學習呢?這樣的事情是很正常的,他本來就是這樣的!我們不去強行干預這個本然的事情。你強行想讓這個本然的事情去變化,你就在造作。其實就是在製造麻煩。我們應該順勢而為,順著孩子的天性,去引導,去引誘孩子喜歡讀書,而不是強行改變。

    “無為”的昇華

    “無為”就是順其心意,順其自然之為。水是向下流的,我們順水推舟,這叫無為。我們逆水而上,這叫有為。孩子喜歡開心的做事,你非要孩子受罪,逼著他去學校,這叫有為。如果能幫著孩子輕鬆愉快的,並且有收穫地學習,這叫無為!順應人的天性而做事情。

    “無為”如何交友?

    不爭,不傲,不亂,我們在為人處世中不要有一點成就立馬高高在上,不要學到一點東西就驕傲炫耀,也不能有一點不順心就暴跳如雷。

    “無為”怎麼教育孩子?

    我們不要對孩子說:“學習好的孩子好、學習不好的孩子不好,你學習好了大家都會覺得你了不起。”不要對孩子講這些,不要讓孩子用學習的好壞判斷誰好誰壞。不要讓孩子以為你喜歡的只是他的學習,而不是喜歡他!

    我們不讓孩子強烈的追求學習好,因為那會給孩子帶來非常大的壓力。家長給孩子非常大的壓力讓孩子學習,會讓孩子長期保持在緊張的狀態,他的心靈會受不了,就容易扭曲,有的孩子會孤僻,有的會極度反抗,加重叛逆。都不是好事。他們的極端反應都是他們面對壓力不同表現。別說是孩子,就算是大人,面對壓力也有受不了而做出極端舉動的。

    我們應該幫助孩子明確因為關係,告訴他們體驗過程,告訴他們過程和結果之間的關係。

    有三條“無為”的教育方法。

    一、這個做法是好的。

    二、這個做法是有效的。

    三、我們把這個做法介紹給孩子的時候是可以商量的。

    比如孩子不愛學習了,你告訴他一個方法,讓他開心地、有效地、輕鬆地學習,這就是“為無為”。

    說一個通俗易懂的例子,我們去釣魚,我們知道魚最愛吃什麼,所以我們就準備了魚最愛吃的誘餌,恰巧再遇到餓了的魚,魚怎麼可能不上鉤呢?我們怎麼可能釣不上來魚呢?

    但是在教孩子時,我們往往就忘記了這一點,我們覺得孩子喜歡什麼,我們覺得孩子需要什麼,然後就非要給他,我們給孩子的是我們自己認為的,不一定是孩子要的。就像我們喜歡吃魚,於是就在魚鉤上面掛了一條燒熟的魚,然後放進水裡,並希望釣上來魚。可能嗎?孔子說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裡就算我們自己喜歡的,也不能強加給別人。

    我們很多人會遇到一種困擾,當我們覺得真心對一個親戚或朋友,卻得不到反饋,於是很懊惱,找不到原因,為什麼我真心對他,對他這麼好,他卻這樣對我?這裡就可以解釋,你對他的好,只是你認為的好,而不是他想要的!當他沒有需求的時候,那就不是好的。當他需要的時候,才是好的。

    既然我們都知道了這個釣魚的道理,那麼“無為”就無處不用了。

  • 6 # 破曉修羅

    我對“無為”的理解是,不做多餘的事情。

    吃飯時,只吃飯。

    睡覺時,只睡覺。

    工作時,只工作。

    如廁時,只如廁。

    行走時,只行走。

    玩樂時,只玩樂。

    看著簡單吧,幾乎沒有現代人能做到。

    無為是純粹,無為是誠於自然。

  • 7 # 畫說吧

    《道德經》裡的“無為”是個非常了不起的概念,體現的是中華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順其自然”的觀念。什麼意思?無為後面還有一句,無不為。比如說,天地有沒有為呢?颳風下雨,陰晴寒暑,日月輪迴,各種天氣氣候好像都是由天地掌控的,很有為,但它似乎沒有目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時候,也有旱災澇災,顆粒無收的情況,這就是說,天地是沒有善惡的,只按規矩辦事,這個規矩就是道。看上去都是天地的作為,其實不是,天地不需要有什麼作為,符合自然規律就好,這就是無為。換句話說,你做到了符合自然規律看起來是無為,其實也就做到了無不為,什麼都照顧到了,沒有偏頗,故而所有東西都能和諧共處。那麼回到我們人,也是一樣。我們小時候上學,長大了去工作掙錢,好像都是有為,好辛苦,怎麼無為呢?其實很簡單,比如我們的成長,本身就是無為的。我們吃喝拉撒睡就就是自然規律,該吃飯吃飯,該睡覺睡覺,就是無為;反之,該吃飯的時候不吃飯;去工作,該睡覺的時候,去玩手機,這就是有為,但不符合自然規律,雖然看起來得到了一時的好處,也玩得開心,長遠來看肯定出問題。再比如,小時候該學習的時候好好學習,長大了找工作自然水到渠成,這也是一種無為。如果小時候不好好學習,而是去談戀愛去了,長大找工作就就可能比較坎坷。所以,“無為”就是順其自然。但需要注意的是,順其自然不是隨波逐流,破罐子破摔,而是根據自身情況和條件做該做的事。

  • 8 # 向日葵15284

    在古時的生活條件方式方法和當今世界是不能比的,在當時大多數普通人是沒有文化的,或者是文化極少的,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以前小時還有說,普通百姓惜字如金,不用帶有字的紙上廁所(茅廁)之說。當時很少有紙用,普通不吸菸的人是沒有用的。所以有俏皮話說,坷垃頭子擦定迷了門了,秫秸蘼子擦定厲害個屁。小時經常聽人們說十里路改規矩,各地方各規矩,(各風俗)。秦朝統一以前,到處亂象大增,各行其事,文字不統一,制度不統一,百家爭鳴諸侯割據互相爭鬥,文人雅士不可能給普通人群講文化理論知識的,多深刻的道理。那都是文人雅士之間事,與普通人民百姓什麼關係。再加那時的人自尊心強,在家人和普通人面前得裝模作樣的要自尊,以老子稱,以給穿身上,板凳給搬好,飯給送跟前吃完別人收拾碗筷,活動時間少,人過七十古來稀與這些也不可能沒關係。自己有錯不吭聲就算認錯,不懂的事也不說不問。所以有鄭成功的,因火為煙夕夕多對出後得意忘形就笑死了,金聖凱到臨被殺頭時,才對出他沒能對出來的對子,而那些流傳百年的名對和沒對出的對子就不稀罕了?所以說老子,莊子,孔子,孟子等的言論,那個時代的經濟是依農,靠農不重農的文化時代,又是有禮節忌諱頗多的時代。比如唐時期的人用漢時的人和事去對映當時的事一樣,不能用現在的社會普通人去作現在的想法來理解,那是研究人的事?

  • 9 # 舒心姥姥

    我不讚賞無為,南韓樸瑾惠奉行中國老子無為的論點,最後她怎麼了!人活著,總得有點精神,多少有點作為。利於小家和國家。

  • 10 # 楊秀峰

    《道德經》當中的“無為”,如何理解?首先我們要讀慬《道德經》,讀懂老子的哲學思想體系,明白非常道與常道的理法,並學會在日常之中運用。

    “無”,道之象,道之體,其無色無味無形散佈宇宙時空當中,是衍生宇宙萬物的本體,“有”,道之形,為“無”衍生萬物之後的演化過程,是聚則成形的過程。

    “無”與“有”,本是母子關係,衍生與演化關係,散與聚的關係,先天與後天的關係。“無”聚則成形為“有”,“有”散則為氣為“無”。

    “為”,陰陽運動的方式與規律、以及法則,是“道”運動的軌跡。

    “無為”與“有為”,是一對陰陽辯證關係。

    天道“無為”,其不亂為不妄為,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遵守著它自身內在本質屬性的執行規律與法則。

    “有為”,伴隨意志為轉移,突破“無為”的自身內在本質屬性的執行規律與法則,可進行隨人的本心有規則規劃與設計(與無為法則不相合不相同步,隨個人意願設計與規劃,無視天道法則與規律),與無規則隨性的規劃與設計,以及野蠻的亂為。

    “無為”,作為老子《道德經》當中的一個核心內容,重點在於人要明白遵循和順應天道自然規律與法則,知命握運,知前面的路的方向性,理性的把控遵循天道自然規律法則,不亂畏,不妄為,不強為,不強求,不爭,不執,不我行我,素合乎理法,強者折也,弱者久也,柔弱勝剛強,處善下而能守與藏,蓄勢順勢守勢,而順應以令天下,無往不勝,正所謂順天之道,執天之行,盡矣!

    而我們在生活當中的運用,則在於明析把握事物發展的規律與法則,順應其規律與法則,借“機”而發,乘“車”而行,逢“兇”化“吉”,而立於不敗之地。此處的“機”,即規律與法則,“車”是執行的通道及其工具、方法論、術數類等等,“兇”,即失敗的各類因素,“吉”,巧奪天工的成功因素。而這一切都基於順應自然規律法則的“無為”之下,即合乎“無”的本質屬性,比如說人要合乎人自然的吃喝拉撒睡,如果違背了人本質的自然的吃喝拉撒睡那麼人就病了,並且治的難度還比較大,所以我們就要從一開始養成良好的吃喝拉撒睡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習慣,也就是要順應人的本質屬性的自然規律與法則,這就是“無為”的一個側面的表述,而“無”,其大無外其小無內,滲透於整個時空當中,讓我們仔細去把握無的自然規律與法則,正確的掌握唯一的規律與法則來為我所用,使大“道”能在人間得以廣泛運用,盡顯它的魅力所在。

  • 11 # 憶苦思田

    《道德經》裡,多次提到了“無為”,這個無為每個專家理解的都不一樣,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性格和所發生的事,而用到“無為”方式,所得到的結果也是不一樣的。

    那麼在生活中我們該如何應該呢?

    第一:在生活中,我們碰到一些事情時,無為的處理方工要做的就是堅守本心,不要特意為了得到某個結果而去改變自己的本意,這就是一種無為方式。比如說,我和朋友在爭論一些問題時,以前爭論到最後,總是被他的意見所改變,有時就為了朋友關係而牽就,有時是自己詞少,爭不過他,但是自己的觀念與做事方式跟著他的思維來時,往往結果不是自己想要的,因為做此事本來就不是自己的本意。後來在很多事情處理上,我堅守自已本心,事情的結果和以往完全不一樣,所以,堅守本身是無為。

    第二:遵守自然規律,不要破壞。這一方面在現代的生活突出是比較大的,主要體現自然環境的破壞,科技的強大,人為的去改變一些自然規律。還有生活中就是比如二人自由戀愛,父母會以自己的評判標準去影響二個情感,就像我家裡的表姐一樣,二個不同省的互相戀愛,父母強烈反對,最後的結果,導致二個加速發展,把娃都生了,在二個都不是特瞭解的情況下,後面的感情也不愉快,父母又在罵,當年不聽他們的話,如果當年父母不強行干涉那麼強烈,他們的叛逆性也沒那麼強,可能發展的時間長了,發現彼此不合適,也就分了。雖然也有可能最後會結婚了,但也是二人深思熟慮的,不是衝動的讓彼此沒有退路,所以自然的規律當有任何的外力介入時,往往會把結果拉到了另一個層面。

    第三:認清自己,當前一任把一件事情已經處理,規劃的很好時,如果自己是剛上臺的高官,能力沒有上一任高官那麼優秀,就需要去認清自己的能力,在前任的基礎上去發揚光大,而不是打破重來,結果沒有做出成果,還讓本來蒸蒸日上的事業,毀於一旦。這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漢朝時的宰相,蕭政曹隨,蕭何治理的政策對於國家來講,已經讓人民安居樂業,經濟越來越強,曹參就一直沿用蕭何的治國策略,讓國家一直強盛,因為曹參知道自己不如蕭何,所以就一直把蕭保的治國政策維護與發展好,發展好別人的政策,一樣也能證明自己的強大。

    所以,無為這個詞,本身是沒有一個標準的,就像一個道理一樣,很多人都在講,但當每個人用這個道理去處理事情時,得到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最重要的就是堅守本心,遵守自然規律,認清自己。

  • 12 # 徙竹散人

    千萬留神中國的儒釋道是講發心的,人只要發心有問題,再大的成就也不被認可,所以“無為”是講心思要無為,不是什麼都不做。

    在生活中的例子就太多了,比如:讓座。

    問題出在如果這個人覺得自己符合讓座標準,張嘴要求別人讓座給他;或者那些有心為善等著拍他給老人讓座的,麻煩就來了,各種彆扭,各種不自在。套用那句玩笑話:不是老了變流氓,而是流氓變老了。

    你其實什麼都不用去做,只需要讓自己達到某種標準那扇大門自然就會向你敞開,而如果是帶著心思的,那就如讓座一樣是“自障”。

    儒家叫誠意正心,佛家叫空,道家叫無為。

    不是你去空空,而是空來空你;不是你寫詩,而是詩寫你。

    這兩天詩詞掙得厲害,寫詩也得“無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犀牛的成語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