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東東歷史

    黨爭,這個歷史上的貶義詞,卻在歷史上不斷的上演。從東漢末年桓帝、靈帝士大夫與宦官的黨錮之禍,到唐朝的牛李黨爭,再到宋朝的新舊黨爭,直到明朝東林黨與閹黨的黨爭。可謂貫穿整個封建歷史。

    當然,歷史上也有那麼一些時間,黨爭不那麼明顯,在這裡說明一下,所謂的黨爭,不是那種簡單的戰隊,拉幫結派,必須上升到雙方的爭奪已經影響了皇權,持續時間長,影響大的才算。否則,從人開始形成群體開始,互相結盟,互相依靠就存在,那黨爭就一直存在。

    存在黨爭,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條件:

    1、不能是大的動亂時期。

    如果成天打仗,生死存亡的時候,黨爭還有何意義?沒啥好處啊,勝利了又能怎樣?當然,在打仗的時候往往會存在求和派與主戰派,只是這種派別的劃分,不是黨爭的概念。歷史也是很有意思的,大多數求和派被說成投降派,主戰派往往能夠得到歷史的讚揚。所以,以後處理相關事情的時候,可以參考一下,主戰派有道德上的優勢。

    2、皇權比較弱的時候

    說白了,就是皇帝說了不算的時候。只有皇帝說了不算的時候,其他人才有機會掌握權力,才能讓另外的人感到不爽,這就形成了黨爭。而且先掌握權力的人,往往沒有道德上的優勢,後來挑戰者,往往能夠從道德上團結大多數。

    3、雙方都不掌握兵權,或者都有兵權。

    兵權是至關重要的,一旦有一方掌握了絕對的兵權,黨爭也就被壓制下去了。再想調整掌權者,那就不是簡單的黨爭了,那是軍閥割據,烽煙四起了。

    4、雙方勢均力敵,都沒有絕對的優勢

    一旦形成壓倒性的優勢,那就不是黨爭了,那是專權。

    在以上說明的基礎上,再來看看明朝。

    明朝初期不存在的,皇帝那是絕對的權威。但是後期不行了,皇帝迨政,說了不算,內閣權力過大,宦官權力過大。這就有了典型代表魏忠賢和東林黨的黨爭。這也是明朝黨爭的原因。其實,明朝的黨爭相對於明朝之前的黨爭,時間並不那麼長。

    再說一下清朝

    清朝的皇帝都比較勤政,皇權一直牢牢掌握,嚴格限制了內閣和宦官的權力。這從基礎上扼殺了黨爭的基礎。清朝以明朝為鑑,一直防範黨爭。只是過猶不及,一些小事,往往也會牽扯到朋黨之上。

  • 2 # 遠處吹來陣風

    先問有沒有,再問為什麼。清初明末的黨爭也持續到了順治年間,以陳名夏為首的南黨和以馮銓劉正宗為首的北黨也是掐得你死我活,最終陳名夏因為主張恢復華夏衣冠被清廷處死,而北黨的劉正宗也被清廷貶斥。從萬曆年間起持續幾十年的黨爭終於在清廷高壓打擊下煙消雲散。

  • 3 # 魏東雙

    1、明帝國的君主大都惰於政務,過度依賴內外官宦;滿清皇帝大都勤政,權力上移。

    2、大明文仕人格獨立,朝廷氣氛寬鬆;清帝國權力主要集中於皇族、包衣,文仕位低權小。

  • 4 # 歷史小跟班

    明朝亡於黨爭,清朝其實也是亡於黨爭。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黨爭自古以來就有之,只是看激不激烈、影沒有影響到國家的運轉、有沒有造成不良後果罷了。

    像現在的民主國家美帝,本質上講也是共和黨和民主黨兩黨之間的黨爭。但我們看美國卻沒有被黨爭影響到,反而因為兩黨的互相監督舉報,政治更加清明,官場更加廉潔。所以適度的黨爭其實是有益於國家的。大多數時候,由於清朝皇帝的皇權集中,權力很大,皇帝都能夠壓制黨爭在適度的範圍內,所以對社會的影響相對來說比較小。到了清末,中央的權威下降,地方督撫和漢人大臣的權利上升,黨爭就激烈了許多,最終導致了亡國。

    我們回過頭來看問題,明朝的黨爭之激烈就不用我贅述了。我們單看看清朝的黨爭,其實整個清朝時期都貫穿著黨爭:

    漢臣與滿臣

    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張廷玉的事蹟了。他是三朝老臣,官至首席軍機大臣,門生子弟遍佈天下,可以說漢臣的領袖。但由於和滿臣領袖鄂爾泰政見不合,而有了黨爭。滿人和漢人爭鬥,滿人是主子,漢人是奴才,爭鬥的結果當然是漢人輸了,張廷玉也差點被抄家。

    到了清末,還有滿人大臣和地方漢人督撫的爭鬥、和袁世凱的爭鬥。

    皇子之間的爭奪

    這個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四爺的奪位之爭了,歷史上稱之“九龍奪嫡”。實際上不止四爺是透過黨爭奪位的,諸如乾隆、嘉慶等都是經過激烈的鬥爭獲得皇位的。

    後黨和帝黨的黨爭

    這個主要體現在慈禧當政時期和光緒皇帝之間的黨爭。一個緊抓權力不放,一個意欲親政掌握國家大權。曾國藩、李鴻章、恭親王等支援慈禧,翁同龢這個光緒的老師則是帝黨的中間,康有為、梁啟超也是光緒的堅定支持者。這其實也是洋務派和保守派的黨爭。

    最終腐朽的清王朝倒下了,很大的原因就是因為黨爭而不能及時的進行行之有效的改革。

    所以說清朝的黨爭其實也是很激烈的,只不過被強大的皇權控制在了一個可控的範圍內。到了清末,其實黨爭已經很激烈了,比起明末不遑多讓。只要是敵人提出的,我就反對。是以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大清也錯過了改革的良機。

  • 5 # 性感文人札記

    歷史不是勻速前進的,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前後相沿的兩個時代,竟有天壤之別。明朝的黨爭緊緊圍繞著皇權與閹宦鬥爭而展開來的,家國不安,官僚集團或為民或為命,又或二者兼有,敢以死諫;然而清朝既無閹宦擅權干政之嫌,君主又無皇權旁落之危,尚有復員官僚制度的牽制,即便是想黨爭也沒了鬥爭的物件,更何況,結黨營私可是重罪。

    明朝的黨爭因素

    鬥皇權

    明朝的黨爭傳統,從文官集團的集體意識覺醒而來,皇帝有能力又能夠整個文官集團想到一塊去,或者資歷平平,但善於聽從官員意見,基本都會成為廣為傳頌的一代明君,因為歷史也是由這幫人書寫的,把一個皇帝寫成什麼樣子,完全在於皇帝與他們的利益是否一致。這也說明了明朝出了很多奇葩皇帝,或許他們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奇葩。而皇帝一旦不能滿足文官集團的,他們就進諫,雖然明朝制度對讀書人並不客氣,動不動廷杖伺候,但官員們反倒以此倒逼皇帝妥協。因為皇帝越嚴懲他們,就越能塑造他們敢言直諫的忠臣形象,甚至有許多抬棺進諫的例子,後來皇帝們也知道了這個套路,索性不打了,就不給他裝X的機會。最典型的鬥皇權的例子,就是萬曆皇帝與整個文官集團的不合,連立自己最愛的兒子為太子都不能做主,這幫老大臣總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俯視一切,讓萬曆皇帝當的一點存在感也沒有,索性三十年不上朝,不批改奏章,不傳發命令,不開科舉,不處理官員退休,不提拔幹部,一度導致整個朝廷,一人身兼數職,地方上官曹一空,常年不能被批准退休,直接掛印而去的官員比比皆是,明王朝滅亡的種子也在這時埋下了,因為在大興安嶺的白山黑水之間,有一個叫做努爾哈赤的人正在拉起一支強悍的隊伍。

    鬥宦官

    明朝後期的黨爭,主要表現在與宦官之間的鬥爭和浙黨鬥爭,明萬曆時起,朝政日趨腐敗,此後黨派林立,黨爭不斷。在萬曆三十三年(1605)時,被明朝政府革職的吏部郎中顧憲成,與同好高攀龍、錢一本、薛敷教、史孟麟等人在其的老家無錫東門外的東林書院講學,以講學之名諷議朝政,品評人物,抨擊當權派。

    其中最激烈的就是萬曆皇帝立嗣問題,被稱為“爭國本”,又從爭國本開始爆發了所謂的“紅丸案”、“槌擊案”、“移宮案”。一直持續了二十幾年,大大消耗了明王朝的元氣。

    熹宗時期,統治階級內部的黨爭愈演愈烈,尤其以魏忠賢擅權把持朝政,勾結乳母客氏,擾亂朝政為最,魏忠賢當時為司禮秉筆太監,又坐鎮東廠,遍佈爪牙於朝廷內外,可實行法外緝拿的特權,為所欲為。引起了東林黨人激反對。楊漣上疏劾魏忠賢二十四大奸惡,被錦衣緹騎逮捕。左光斗、魏大中、周順昌、黃尊素等人也被捕處死,東林黨氣勢受挫。等到崇禎帝繼位,清算了魏忠賢,朝廷氣氛為之一振,然而已經到了將死之季,即便是南明福王政權下,東林黨人與閹孽的鬥爭仍在繼續。如“復社”與馬士英、阮大鋮的鬥爭,可以說明王朝都葬送在了一幫鍵盤俠手中。

    太監擅權一開始並非一開始就有的,朱元璋立下制度的時候,就已經規定了太監不允許過問政治,然而燕王朱棣恰恰又是靠著太監做內應多了天下,覺得還是太監用起來順手,於是太監就開始作為皇帝最信任的內侍出現在決策現場,儘管明朝不乏深明大義的宦官,與朝廷官員同心和睦,畢竟這也是靠著個人覺悟才能實現的,一旦皇帝年幼或者驕奢淫逸的時候,宦官常常口含天憲,做出亂政之事。勢必引起官僚集團的反抗。

    披著虛偽道學外衣的鍵盤俠

    無論是明朝後期的朝廷還是社會,可以說都受了“王學”空疏無用之病,所謂空談誤國就是這樣,治學術常常言之無物,大談性命,彷彿只要在對歹徒們念幾篇四書五經的篇目,他們就能感動得立地成仙了。而且一旦輿論發展到不可控,那就是懟天懟地懟空氣的鍵盤俠了,自己明明做不了事情,還見不得別人有志向,處處掣肘使壞,讓人幹不好,一旦幹不好就又有了正當理由做致命的一擊,弄到最後,大家都不做事了,家廟將傾,大家就都成了覆巢之下的碎卵。

    清朝無黨政的原因分析

    清朝無昏君

    可以說清朝實行的是“秘密立儲”制度,果斷放棄了嫡長子繼承製,誰也不知道究竟誰才是最後的君主,於是各自默默努力,正當第一名。結果皇帝的個人素質上去了,也就少了很多滑天下之大稽的笑話。所以很多人說清朝沒有主觀意義上的昏君。既然皇帝不在昏庸,也就不會給太監以機會,如此一來,公公們還真回到了端茶遞水的角色扮演中了。

    文人不自由

    康雍乾祖孫三代,文字獄成了套在讀書人脖子上枷鎖,而且越卡越緊,極大地改變了傳統文人的氣節,讀書人口不言政已經是正常的了,反倒妄言朝政成了知識分子的大忌,這種影響甚至一直持續到了現代社會。文人開始過問政事,一直到了鴉片戰爭以後,國家面臨內憂外患之際,邊緣知識分子拉起今文學的大旗,行干政之實。

    官僚復員制度

    復員制是清朝官僚制度的特色,即所有的官職都實行滿漢共同任職的習慣,滿人掌握決定權,漢人官員只有建議權,所以有清一代,似乎並沒有功績特別突出的漢人官員,這是因為事情往往都有漢人官員解決了,滿人上司白取功勞,何況地方大員總督一般都由滿人勝任。可以說清朝是君主制的巔峰時代,滿人也將漢人的馭人手段學的爐火純青。根本不給黨爭以存在的土壤。自然也就不存在所謂的黨爭了。

  • 6 # 我淡如菊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說一下什麼是黨爭。

    所謂黨爭即:政府官員自行拉幫結派,為爭取個人或共同的政治經濟等利益而互相對異己人士或團體進行攻擊的行為。其實,有人的地方就會有黨爭。君不見在公司的內部不也是派系林立,相互勾心鬥角,誰還沒幾個好閨蜜好基友啊。只是平時多是在桌子底下暗自較勁,那是還沒到為了各自的利益大打出手的時候。

    秦以前實行的是分封制,天下是由天子和各諸侯共享,那時候的利益紛爭主要在天子與諸侯、諸侯與諸侯之間。這才出現了春秋五國爭霸,戰國七雄紛爭。

    到了秦朝,實行郡縣制,這個時候才出現了中央集權,但是權力是皇帝和丞相分享,丞相的權力很大,所以才會出現秦始皇死後,宦官趙高和丞相李斯聯合廢扶蘇立胡亥的事。

    到了西漢,總結了秦的教訓,實行三公九卿制,皇帝之下設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別掌管政務軍事和監察,三公之下,再設有掌管各項事務的九卿。但是這樣,依然沒法避免權臣的產生,尤其是太尉,因為他管理軍事,很容易成為權臣。例如霍光、王莽。東漢時,外戚、宦官干政(其實都可稱為權臣),相互爭鬥,天下大亂,最後出來一個大權臣曹操曹丞相,後面的事《三國演義》講的很清楚。

    隋唐時,實行三省六部制。中書省起草政令,門下省稽核政令,尚書省管理政務,尚書省下面再設吏部、禮部、戶部、兵部、刑部、工部六部,把權力劃分的很細,相互牽制。中書門下同批,政令方能下達。這樣就避免了權臣的產生。

    到了宋,進一步加強君權,實行二府三司制,中書門下負責行政,樞密院與殿前司、侍衛馬軍司、步軍司共同負責軍事,度支、鹽鐵、戶部負責財政。

    這樣相權就受到了嚴重的削弱,當一個人無法成為權臣,只能聯合各個衙門口的官員,這樣在朝堂上說話才有分量,於是,結黨開始出現。

    到了明代,朱元璋廢丞相,權分六部。皇帝直接統領六部,君權高度加強。成祖時,設立內閣大學士以備皇帝顧問(一至七名),內閣制度逐漸形成,內閣首輔隱隱有宰相的權力。內閣制度的好處是就算皇帝不在,朝廷照樣能夠運作,這也是明朝嘉靖和萬曆兩位皇帝能夠多年不上朝的原因。而它的壞處就是容易拉幫結派,進而形成黨爭。明朝末年的黨爭發展到了歷史的最高峰,直至滅亡了還在內鬥不休。

    清習明制,但是明朝滅亡的教訓也深刻的警醒著滿清統治者。清初,滿漢大臣之間,漢大臣之間,滿洲貴族內部各種矛盾糾纏在一起,如鰲拜結黨,明珠、索額圖之間,太子黨及諸皇子奪嫡之爭等等,康熙皇帝是既充分使用這些人的才能,又巧妙的利用他們之間的爭鬥,最後一個個將其剪除。到了雍正朝,設立軍機處,專制皇權達到頂峰。縱觀整個清朝中前期,對黨爭防範很嚴,基本都採取零容忍的高壓打擊態勢,因此會讓人感覺到清朝的黨爭沒有那麼厲害。

    到了清末慈禧掌權,其與顧命大臣之間,帝黨與後黨之間,維新派與守舊派之間,鬥得那是一塌糊塗,直到最後被辛亥革命推翻。

    黨爭不只是中國才有,西方國家的多黨議會制,就是把黨爭擺到桌面上,所謂的互相監督只是西方用來掩蓋他們黨爭的醜惡的遮羞布。信奉西方所謂的民主的只能說是跪久了。

  • 7 # 吉月文

    明清兩代的權力架構有一些顯著的差異。

    明代的時候,皇帝位於權力中心。在朱元璋時期,為了加強皇權,廢除了丞相制度,這就極大的打擊了朝臣的力量。然後又進一步強化言官制度。以言官來制衡朝臣。同時又創立了錦衣衛制度,以特務機構來強化對大臣的管理。到了朱棣的時候,宦官的地位顯著提升。他們成為了皇帝制衡大臣的又一種手段。之後,東廠和錦衣衛被整合起來,形成了廠衛制度。所謂的黨爭,其實是不同政治勢力之間的權力鬥爭。在明代的時候,其實主要體現在朝臣內部。嚴格的來說,每朝每代都有黨爭。不過在明代的時候,尤其是晚期,形成了以清流派為主的東林黨和以宦官為主的閹黨之間的鬥爭。這種鬥爭顯然就是明代早期政治結構,發展之後的必然結果。本質上說是皇帝為了鞏固統治,而刻意造成的。

    清代的政治架構和明代不太相同。清代是一個少數民族政權。因此和明代相比,有一個顯著區別,就是特權階層並不僅僅限於皇族,而是擴充套件到了滿族這一整個民族。也就是,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集團小團體。這個小團體才是整個中國真正的統治者。皇帝是這個統治集團的代表。從這個角度上講,明代皇帝的集權,和清代皇帝的集權是不一樣的。前者具有更為濃厚的個人色彩,後者則具有小團體色彩。在這種情況下,清代並不需要人為構造一個相互對立的政治權力架構,來維護皇帝的統治。他採取的是以小集團掌控中央主要部門機構的方式來實現這個目的。在清代,中央政府的崗位,有少部分僅限於滿族大臣擔任。而其他部分的崗位,一般是滿漢並設。與此同時,在習慣上,漢大臣只能補漢缺,但滿大臣可以同時補滿缺和漢缺。透過這樣的機制設計,就實現了滿族大臣在中央層面,始終對漢族大臣具有優勢。至於從雍正時期開始設立併成為滿清權力中樞機構的軍機處,絕大部分時間裡邊,成員大部分都是滿族大臣,並且由滿族大臣統領事務。滿族作為當時中國的一個特權階層,具有天然的保衛自己利益的動機,和皇帝是絕對的利益同盟。他們在政治活動當中充當了皇帝的親信,和漢族大臣形成了權力對峙,從而便於皇帝駕馭朝政。做個不恰當的比方,滿大臣實際上充當了明代宦官的角色。因此,整個清代,沒有出現外臣或者漢族大臣之間強烈的權力鬥爭。但是,在整個歷史階段始終存在著滿漢大臣的權力之爭。這實際上是權力鬥爭的另外一種轉化形式。

    因此,清代雖然沒有嚴重的黨爭,但不代表清代沒有權力鬥爭,只是以滿漢大臣鬥爭的這樣一種方式呈現出來。

  • 8 # 言午野記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何況朝堂上的權利利益之爭。每個人的述求都不同,肯定會起一些齷齪的紛爭。

    那為什麼明朝和清朝會存在這麼明顯的區別呢?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解答:

    第一個就是清朝的強勢奴化教育(統治)。用一組資料來說明清朝的奴化統治有多強勢和嚴苛。文字獄是清朝奴化統治的具體體現,順治在位十八年,實施文字獄七次;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實施文字獄二十次;雍正在位十三年,實施文字獄二十次;乾隆在位六十年,實施文字獄一百三十次。作為主體民族的漢族的文人學者被殺的沒有了骨氣,在面對滿族時能起爭執的心思嘛。反觀明朝文人學者卻自由有骨氣的多,不服氣的可以想想清朝有幾個的直臣讓人記住的。

    第二個就是利益。在朝堂上的利益一般體現在權利上,可是這些權利基本由滿族掌握,漢臣是很少能夠進入權利中樞的。可能會列舉田文靜、李衛等等一些漢臣,但這些都是在地方任職,即使到了清朝後期曾國藩這種重臣能臣也未能進入當時的權利中樞。張廷玉算是漢人中官位最高的,但也是作為康熙的秘書存在,決策什麼基本與他無關。而到了明朝中後期,基本由內閣(文官集團)掌權管理國家,而這些文官基本是由地方上士紳官員支援,每個都代表著不同的利益集團,由此產生的黨爭當然極為激烈了,也是因此,中後期的明朝皇帝才大肆使用宦官太監來對抗文官集團以此來統治國家。

    黨爭有好有壞,只要控制在不損害國家利益的基礎上,還是可以一定程度上達到某種公平(如美國的共和黨和民主黨)。

  • 9 # 魚磊衛靜

    一、我的一些認識

    1、一個沒有相當實力的監督權力的形式的社會是很危險的。監督方式多了,政黨互相監督僅僅是其中一種方式。

    2、黨爭要看爭什麼,用什麼方式爭。

    3、簡單的認為某朝亡於黨爭之類的認識,是當年知識界及後面的統治階層的思想侷限。我認為有必要重新反思,重新客觀認識。

    二、明朝的國家治理特點

    1、明朝除朱元璋和朱棣威權時期外,大部分用的是皇權、行政權和監督權分立。

    大家且不論明之前的從堯舜開始的擊鼓喊冤喊告,到後來時有時無,時強時弱的監督。大家試著笨想一下,皇家面對偌大個國家,自己無能力,也無人力親力親為。於是,在全國招選人才。這些人才幹起了各級行政權,出現了許多問題,皇家根本無力監督。於是想到利用無依無靠無社會關係的孤兒和流浪漢。無論是錦衣衛,還是東廠、西廠等就是這些人經過培訓組成的。

    隨著監督組織的成長壯大,皇家認為一隻手幹事,一隻手監督,可以放心退後了,無必要掙死似的站在前臺親自得罪人了。因此,我猜測若干明皇的無能,大多是假相,實則躲在皇宮監測動向呢。

    當然,一是監督與被監督有配合,也有反彈,最會反彈的當然是行政體系了,他們有文化,有手段。二是雙方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不足讓對方攻擊。

    比如,歷史上把魏忠賢說的一無是處。但是,為什麼崇貞皇上說賜死,魏就受死呢?!他有一個龐大的秘密系統,力量不可謂不強大,為什麼不反抗呢?大家為什麼不思考這個問題?我認為他就是將自己定位於皇上的狗,在某種程度上就是國家的狗,國家的守護者。這樣的人能出格到什麼程度?

    因此,我認為明朝不是亡於黨爭,而是崇貞無知的打破了這個平衡,把自己推上了前臺。自己又無能力,又無威權,也無一支平衡勢力,光有熱情是少有人認的,行政體系無了監督,其效能就大打折扣了。同時又面對重大危機,不亡才怪。

    2、大家從中可以看出是行政權和監督權之間的所謂黨爭,他們爭的是監督和反監督。

    三、清朝的國家治理特點。

    1、主要是皇上親力親為,既手握行政大權,又手握監督大權。皇上整天忙的團團轉,可謂是日理萬機。同時,對於一些地方存在的貪汙腐敗,派欽差大臣去臨時督查一次,甚至自己微服私訪。表面上是處理了一些大案,顯得大張旗鼓,轟轟烈烈。實則由於缺乏日常監督,一是小案變成了大案、特大案。二是查處的結果是查一漏萬。

    2、在行政體系中,清朝採取的是滿官認主職,漢官任次職。到未期出現了漢官任主職的情況。總體上黨爭少。

    實際上,就是有黨爭,也是在行政權上爭權奪利。沒有監督權的位置。

    那麼,一個幾乎沒有監督的行政體系為什麼也存在了二百多年呢?我認為,一是對國民進行愚民政策。經過二百多年,把一個聰明的中華民族愚弄成了世界上有名的愚民無知民族。二是殘酷的暴力統治。文字獄就是典型的形式,就是嚴厲打壓和消滅覺醒者。禁用熱兵器是又一個典型的形式。不斷迫害民間武者又是一種方式。其實,清朝也養死士,可這些死士是專門對付其他民族,尤其是漢族的武力和智力能人的。而不是行政腐敗的。

    四、從以上可以看出,明朝的思路是整個國家及子民,當然,同時皇族享有特權。清朝的思路始終是自己滿族的小圈子,如果不行,寧與外賊,不與家奴。博義與日本的偽滿就是最後的證據。

  • 10 # 林大陸楊

    為何要爭鬥

    有人的地方就有爭鬥,無非就是為了自身利益或者團體利益所引發的爭鬥。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俗話說的好“親兄弟還明算賬”“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因為利益糾紛鬧出家破人亡的案例比比皆是。

    明朝黨爭的激烈的原因

    1、明朝突出貫徹“集權於上,分權於下”的政策。

    (1)罷宰相,分權於六部,分九卿分管行政、司法、監察。

    (2)析分兵權、遍設衛所。

    (3)設“三司分省政”使地方集權於中央。

    2、設立特務機關,監視全國。

    設立十二監、四司、八局,統稱“二十四衙門”各設掌印太監,用以加強中央集權。

    3、成祖時,設立內閣大學士以備皇帝顧問(一至七名),內閣制度逐漸形成,內閣首輔隱隱有宰相的權力。

    內閣制度的好處是就算皇帝不在,朝廷照樣能夠運作,嘉靖帝中後期多年不上朝,還大權在握,就是採取分化之術來穩固統治,始終是抬起一個再扶起一個來兩強相鬥,帝王心術運用的爐火純青,當權者的昏招成為黨爭出現的必然性。

    主要黨派

    1、東林黨

    吏部郎中顧憲成創立,以江南士大夫為主。

    主要成員:顧憲成、左光斗、皺元標、趙南星。

    東林黨的評價:《東林黨新論》稱:東林黨人“從不曾提出過救治國家的政綱”,“長於內爭,短於治國、治軍”,“他們與齊、楚、浙三黨、閹黨、與閹黨殘餘的區別之處,僅在於東林誤國,而東林的對立面則害國”。

    競爭對手:齊黨、楚黨、浙黨、閹黨。

    2、閹黨

    明宣宗開始在宮內設內書堂,教宦官讀書識字。明英宗幼年即位,寵信宦官王振,閹黨勢力開始形成。此後明憲宗時宦官汪直、明武宗時宦官劉瑾都曾廣樹黨羽,專擅朝政;明熹宗天啟年間,大宦官魏忠賢專權,一大批朝官依附其權勢,閹黨勢力達到歷代頂峰;明思宗即位之後,魏忠賢先被免職謫去鳳陽,後被迫在路上自殺,閹黨主要成員伏法,閹黨勢力受到致命打擊。

    主要成員:王振、汪直、劉瑾、魏忠賢。

    閹黨的惡績:敗壞吏治、混亂司法、掠奪經濟、魚肉百姓

    競爭對手:東林黨。

    總結:明朝黨派之爭的嚴重,主要原因在於明朝高度中央集權的制度、皇帝的昏庸造成的。下面來說下清朝沒有出現那麼嚴重的黨派之爭呢?

    滿清統治者借鑑明朝的教訓,深刻知道黨派之爭“誤國、害國”之道理。對黨派之爭高度防範、嚴厲打擊。

    清朝黨派的鬥爭。

    (1)清初滿漢大臣之間的鬥爭.

    (2)滿族內部貴族鬥爭:鰲拜、明珠、索額圖。

    (3)哪個朝代都存在的皇子們的皇儲之位的鬥爭。

    (4)清末慈禧與顧命大臣的鬥爭。

    (5)帝黨與後黨之間的鬥爭。

    (6)維新派與守舊派間的鬥爭。

    總結:縱觀中國歷史,哪個朝代都有黨派之爭,有鬥爭才會有發展,黨派之爭好比一把雙刃劍,是好是壞就看用劍者的手段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吳謝宇會不會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