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什麼是詩,什麼是詞?
8
回覆列表
  • 1 # 大叔的次元雜貨鋪

    1.從時間上看:

    詞,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它始於梁代,形成於唐代而極盛於宋代。詩就可以從《詩經》追溯起。

    2.從題目上看 :

    詩是自由取題目的,詞必須有詞牌名

    3.從和音樂的關係方面來看:

    古代稱不合樂的為詩,合樂的稱為歌,現代統稱為詩歌。但是詩最終與音樂分離,並且在與音樂分離之後,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榮。而詞是在音樂的土壤中萌芽產生的,音樂性是詞體文學的最基本特徵,即使在南宋,詞不再完全入樂歌唱,而成為一種新的韻律詩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詞譜所規定的韻律樂調填寫。

    4.從形式上看也有不同,這裡就不多說,可以查一下百度!

  • 2 # 安徽農村廣播聽評員

    詩詞都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份,詩和詞在押韻和字數都不相同。詩有七律七言,五律,五絕,還有自由體詩歌等都需要押韻。崔護的《人與桃花》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兩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詩第一句中,第二句紅,第四句風都是拼音,fue母組成。陳毅五言:大雪壓青松,青松且挺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第二句直和第四句時,拼音韻母也相似,這就是指的壓韻,無韻不是詩。而詞是有詞牌名的,如,泌園春,念奴驕,卜算子,十六字令等等都是詞牌,按詞牌填詞,且字數壓押韻有嚴格要求。毛主席卜算子詠梅,就是一首詞:風雪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慢時,她在叢中笑。全詞前兩句每句五字,第三句七個字,第四句是五字,五六兩句又是五字,第七句又是七字,第八句又是五個字。這首詞,二四句押韻,第六句又和二四句同韻,第八句又與二四句共韻。詩和此有明顯處別。本人略知一二。望友見諒。

  • 3 # 浦發金服
    一、什麼是詩

    詩(古體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相對於近體詩,古詩的格律限制較少。篇幅可長可短,押韻比較自由靈活,不必拘守對仗、聲律,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漢魏以後的古詩一般以五七言為基調,押韻、轉韻有一定法式。

    二、什麼是詞

    詞是最小的能夠獨立運用的語言單位。同時,詞也是一種詩的別體,萌芽於南朝,是隋唐時興起的一種新的文學樣式。到了宋代,經過長期不斷的發展,進入到詞的全盛時期。詞最初稱為“曲詞”或者“曲子詞”,別稱有:近體樂府、長短句、曲子、曲詞、樂章、琴趣、詩餘等。從長度分小令、中調和長調。是配合宴樂樂曲而填寫的歌詩,詞牌是詞的調子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在總句數、句數,每句的字數、聲調上都有規定。

    三、兩者的區別

    1、韻律上的不同:詩講究“風雅頌”的轉化,也會把一些典故化用在詩文之中,韻律上講究合轍押韻,韻腳韻尾的平和與對仗工整;詞講究的是隨意性,更多是把一些空間跟想象透過一些手法表現出去,上下句的韻律並沒有明確規定,合轍上也透露著一些看似隨意卻又暗藏潛在的手法!

    2、字數上的不同:詩的字數,句數要求非常工整,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等,首聯、頷聯、頸聯、尾聯這些要求非常明確,加上合轍押韻的規定下,顯得更加固定;詞的字數上,沒有,明顯要求,也沒有幾言的說法,只是在景物對仗上有一定的要求,還有就是在收尾的韻律上有一定的侷限!

    3、命名上的不同:詩的命名上有些隨意,不帶有任何的規定的,有時候可以叫做什麼送誰出任什麼官職,也可以任性的叫做無題等等,比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無題、登岳陽樓記、登樓、觀菊、靜夜思等等,意思會比較明確;詞的命名會相對比較高一些,虞美人、蝶戀花、浣溪沙、望江南等等,這些的詞牌上跟內容會有一定的匹配度的,這樣要求會高一些;

    4、時間上的不同:詩,分為古體詩,跟近代詩,古體詩可以追溯到《詩經》,到唐朝極盛一時,到了五代十國及宋,會相對比較衰退。近體詩,主要是民國時期,白話文的詩歌比較盛行,也打破一些韻律上的追求;宋詞,可以上溯到南北朝時期,南唐的晏殊、李煜等等這些相對被視為開山鼻祖,盛行於南北宋時期,元明兩代開始消亡,到了清朝納蘭性德開始有做興起一是,但是為時不長!到了民國及近代,宋詞的風格有所轉變,甚至有一種不受大眾歡迎的徵兆。

    綜上可以看出,詩詞在韻律上、字數上、命名上、時間上有明顯的不同,而且他們之間彼此雞犬相聞,但是卻有互相參雜又異曲同工!

  • 4 # 綺閣書生

    詩歌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學特質的一種文學體裁。它主要來源於上古時期的勞動號子(後來慢慢的發展成為民歌)以及祭祀頌詞等。詩歌原是詩與歌的總稱詩與音樂,詩與舞蹈,詩與朗誦等,都是結合在一起的。中國詩歌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遺產,如《詩經》《楚辭》《漢樂府》以及後來為數眾多的個人詩作,真是琳琅滿目,浩如煙海。

    “詩言志”,“歌詠言”,這是詩歌在中國長盛不衰的原因。漢朝專門設立了樂官,到民間收集各種歌謠,編成《漢樂府》;曹操三父子都是詩人,他們引領著“竹林七賢”,以及後來的著名的“建安風骨”;東晉時期的陶淵明,南北朝時期的謝靈運,謝眺叔侄,陳後主陳叔寶等,都是詩壇高手;唐朝是中國詩歌的黃金時代,近代格律詩的形成和推廣,讓大唐帝國成了詩的國度。《全唐詩》共收集49403首詩作,1555條句子,作者共2873人。真是浩如煙海。

    中晚唐時期,一種新型的文學型式____詞,悄悄地產生了,並且以蓬勃的勢態發展到與格律詩平分秋色的地步。就這樣,詩與詞成為中國古代文學的兩座高峰。詞又稱詩餘,長短句等,是一種與詩歌有著千絲萬縷聯絡的文體。它以長短不一、參差不齊的句型,表達出更加隱晦深幽或者慷慨激昂的情懷。

    詞最初來自民間小調和西域等少數民族的舞曲等,開始以中小令為主,直到北宋柳永開創自度曲,創作長調之後,北宋之後,詞從形式到內容都有了飛速發展。由“詞為豔科”的花間派,慢慢地向豪放與婉約兩派延伸,由蘇軾帶頭,南宋出現了一大批愛國詞人,他們高歌猛進,熱血沸騰,如辛棄疾,陸游,陳亮,張元幹,張孝祥等。

    詞跟詩有區別,詩通常只有四種格式,古體詩更是信手拈來,不拘一格。詞有專門的詞譜,一譜一調,也有變調的,也有加襯字的,如《憶江南》,《卜算子》,《武陵春》等,已知詞譜有一千多種。詩通常是一韻到底,除古體詩外,一般不換韻。詞則依譜而定,可通韻,可換韻,可疊韻,句型亦可重複。律詩中間兩聯須對仗,詞一些也須對仗,按譜規定而行。律詩對仗相當嚴格,詞的對仗則寬鬆多了,同字可對,平仄也不論。律詩講究起承轉合,詞的下半闕宜宕開(保持內在聯絡)。詞可以用散文的句式填寫,詩則不行。詞的過片很重要,須承上啟下,過渡自然。

    簡單的講到這裡吧,請各位補充喲。

  • 5 # 亦有所思

    打一個比方!

    在東坡柳永之前,詩詞的區別如下

    詩如西裝,要端正體面,要看出你的志向和抱負

    詞如休閒,要隨意閒適,要看出你的情趣和灑脫

    詩如老婆,要端莊賢淑大氣,舉止之間盡顯雍容風範

    詞如情人,要浪漫旖旎開放,眉眼之間全是嫵媚風情

    詩如公義,要中正,要儒雅,要德操,要仁愛,要如謙謙君子。

    詞如私情,要不羈,要情調,要快感,要溫存,要如風流浪子。

    詩如狗官,張口仁義道德,閉口忠貞不二,滿嘴滿眼都是君恩似海臣節如山

    詞如渣男,動輒花街柳巷,頻頻杏雨桃風,心心念念全是此情已逝相思無期

    唐人把愛情寫進詩裡,宋人把愛情寫進詞裡。

    在東坡柳永之後,詩詞在內容上區別已經不大了。特別是由於長調的出現,詩和詞的區別還是存在的。

    詩多實詞,詞多虛詞,即,詩如土,詞如水,詩如天,詞如月。

    詩多動詞形容詞,詞多副詞和助詞。詩是莊生曉夢迷蝴蝶,詞是人生若只如初見。

    詩,為吟誦,需要文字在平仄轉換之間產生樂感。

    詞,可吟唱,需要在五音六律清濁之間進行搭配。

    詩,要鬆緊有度,比如律詩四聯之結構以及語法變化,否則,詩必像詞。

    詞,要穿插遞進,比如上闕尾句和下闕尾句實虛互補,否則,詞必像詩。

    這是常態,如果當年混過詩詞論壇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覺,有些女士詞寫得相當曼妙,絕句也是精當,可是寫不了律詩,那律詩左看右看,骨子裡就是詞。而有些男士詩寫得雄渾大氣,意韻深遠,可是寫出的詞前思後想左思右想,其血脈裡還是詩。

    不僅現在這裡,當初宋朝文人也是如此,會寫詩,但不會寫詞。或者詞寫得好,但詩卻是一般。引起了陸游同志的納悶,因為陸游是宋朝難得的詩詞俱佳之人。

    當然,還有一個詩詞俱佳的宗師,李易安。其詩詩到純粹,其詞清到清澈,比陸游更勝一籌。

    所以,詩詞的區別不在於字數變化,更不在於句之長短。細細揣磨以後方能體現,小可也是霧裡看花,胡扯一番,聊做笑料而已。

  • 6 # 梧桐樹邊羽

    中國古代詩歌分為古體詩、近體詩、詞牌、散曲。這其中的異同還是比較明顯的。

    古體詩是指古詩中不遵守平仄格律的所有詩。而詞牌雖然不像格律詩那麼整飭,有長短句,可以轉韻,這些都和古體詩很像,但是詞牌是比近體詩更嚴格的格律體。

    也就是說詞牌是和旋律而作的格律分明的詩歌形式,也在詩歌範疇之中。

    其實,詞本來就是從詩中演化而來,所以又稱“詩餘”。

    詞脫胎於詩,是詩歌雅化之後的民間音樂替代品。從這一點上來看,詞和早期的詩歌是一樣的,都是用於演唱。但是進入漢朝後,文人和詩歌作品大量出現,而音樂並沒跟上,就出現了“徒歌”,詩漸漸脫離音樂而獨立存在了。隨著魏晉隋唐詩開始整飭、雅化,成為科舉形式,創造出近體詩格式,到了宋朝的時候,詩完全就是高大上的存在了。

    但是民間依舊需要娛樂,需要歌唱,就產生了格式相對靈活,和音樂相匹配的詞。初唐敦煌發現了最早的曲子詞,在中唐經過李白、白居易、劉禹錫這些大詩人的整理和再創作,詞開始走向士大夫文人階層。在五代十國,詞牌成為貴族,甚至是皇帝的愛好,地位逐漸改變,脫離了歌女演唱代言體,成為文人抒發自身感情的文學載體。

    但是在詞牌的發展過程中,一直是卑微的,甚至在詞牌最盛的宋朝,文人還是把詩和詞分別對待,詩歌用來說國家大事和志向胸懷,詞牌用來娛樂宴樂和小情調抒發。直到蘇軾、辛棄疾開始豪放入詞,詩詞才在創作上開始合流。

    不過主流還是李清照的“詞別是一家”,大部分文人還是在內容和感情表達上把詩和詞分得很清楚。

    同時期,隨著大量高層文人介入,對詞做了豪放、婉約的主題改革,對長調、小令做了平仄上的規制,宋詞步了唐詩的後塵,逐漸脫離音樂而獨立存在,成為一種吟誦的文體。

    而古體詩在近體格律詩出來之後,雖然一直按著自己的路子在走,也就是不在乎平仄格律,偶有長短句,押韻靈活,中途轉韻。但是我們看到這些特徵其實和詞牌類似,只是古體詩用來吟誦,所以可長可短,更加靈活。而詞對應的音樂詞牌是固定的,是格律體,字數多少也是死死的,雖然押韻比格律詩靈活,但限制比近體詩一點都不少。

    文藝形式一旦有了更好的規則,比如格律,就算是不講究格律的古體詩,在從小受平仄教育的詩人手底下,無意識的也會體現出來。這就是唐朝後期出現的“律古”。

    其實你現在作一首古體詩,無意間基本上也會遵守平仄,寫出律句來。這是中國漢字音韻發生的必然,只是不用合近體詩的嚴格規則。

    也就是說,真正原始的古體詩還是消失了。後世詩人要麼寫近體詩,要麼就是寫“律古”,而如果這“律古”符合音樂可以演唱的話,不就是詞牌?只不過因為時代的久遠,這些音樂大都已經失傳,詞牌也純粹變成字數、平仄、押韻的規格存在,所以合規則的律古就是詞牌,不合這些詞牌規則的就是古體詩。

    詩詞作品都是從古體詩進化演變細分而來,只是發展到後面各自立了門派而已。

    近體格律詩、詞牌、散曲都是如此。

  • 7 # 另類文史

    另類君答題^_^

    詩詞常常被我們大家相提並論,如果非要區分的話,可以從時間、形式、名稱和內容三個方面作出蠡清

    時間:詩比詞出現的早,春秋戰國時期,詩就已經出現,雖然是以歌謠的形式,但已經有了詩特有的形體美,例證:《詩經》。而詞的出現,要到唐朝末期才有雛形。

    形式:詩的形式是固定的,每句都有固定的句式。詩分為三類,絕句、律詩和古體詩。這三類中,絕句是全詩四句,律詩八句,其他所有的就是古體詩。

    相對於詩的“工整”,詞的形式很“隨意”,詞沒有固定的句式,也不要求字數有多少,你可以一句三個字,也可以一句九個字,就像“怒髮衝冠”和“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分別是四個字和九個字。

    名稱和內容:我們都知道,每一首詩都有它固定的名字,這個名字是唯一而且個性化的,雖然也有些詩作名為“絕句”“從軍行”等通用名稱,但那是沒有起名字,以型別替代。

    詞在這裡和詩就大相徑庭,詞可以有自己的名字,但大多數時候都會加上詞牌名,就像“天淨沙-秋思”,天淨沙就是一個詞牌名,秋思就是這首詞的名字。而常見的詞牌名也很多,比如“憶江南”、“臨江仙”、“蝶戀花”、“滿江紅”等等,都是比較出名的。

    總起來說,詩的表現形式更加多樣化,而詞,儘管也有婉約豪放之分,但由於詞牌、平仄的制約,表現力和張力不如詩的自由奔放,意味綿長……

    如果用酒來代指的話,詩就是醬香佳釀,讓人酣暢淋漓,而詞就是清香型的江小白,儘管文案賊牛逼,但口感欠佳,文案再牛逼,然並卵。

  • 8 # 青梅煮酒不論英雄

    “詩”和“詞”有哪些區別呢?

    在中國古代,每一個時代都有一種較為興盛繁榮的文學體裁,也就是那個時代的主流文學。一般地說,我們常常概括為先秦散文、兩漢辭賦、唐詩、宋詞、元曲和明清小說。當然這並不意味某個時代只有那一張文學樣式,只能說明那個時代某種文學體裁特別興盛。比如唐代的詩和宋代的詞,分別是兩個時代的主流文體,而唐代還有散文和傳奇,也有一部分辭賦和詞;宋代還有詩和散文,當然也有辭賦。

    那麼,“詩”和“詞”到底有哪些區別呢?

    下面我從幾個方面加以區別。

    一、從產生的年代來看,詩明顯要早於詞。

    詩的根源要追溯到《詩經》和《楚辭》。而《詩經》作為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了。《詩經》之後出現了漢樂府詩,最終在唐代終成大觀。而詞則始於南朝梁代,形成於唐代,繁榮於兩宋,距今大約一千五百多年。

    下面選錄幾首不同時代的詩詞:

    蒹葭

    《詩經·國風·秦風》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

    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

    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迢迢牽牛星

    《古詩十九首》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出塞

    唐·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登高

    唐·杜甫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憶江南

    唐·白居易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水調歌頭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二、從形式上來看,詩的句子比較整齊劃一,其中的格律詩的每句字數則必須相同。比如,五言絕句是一共四句,每句五字。五言律詩是一共八句,每句五字。七言絕句一共四句,每句七字,七言律詩一共八句,每句七字。古風體詩歌則是句數和字數都不固定。而詞的句子則長短不齊。詩的篇幅根據表達的需要可長可短,而詞的篇幅則是固定的,每個詞牌的字數和句數是固定的。這從詞的別稱“曲子詞、長短句”就可以體現出來。下面從《欽定詞譜》中選出兩例詞譜:

    憶江南 單調二十七字,五句三平韻              白居易

    江南好句風景舊曾諳韻日出江花紅勝火句春來江水綠如藍韻能不憶江南韻○⊙● ⊙●●○○ ◎●⊙○○●● ⊙○○●●○○ ○●●○○

    滿江紅 雙調九十三字,前段八句四仄韻,後段十句五仄韻      柳 永

    暮雨初收句長川靜讀征帆夜落韻臨島嶼讀蓼煙疏淡句葦風蕭索韻幾許漁人橫短艇句盡將燈火歸村◎●○○ ⊙⊙● ⊙○◎● ⊙◎◎ ◎○⊙● ◎○○● ◎●⊙○○●● ◎○⊙●○○落韻遣行客讀當此念回程句傷漂泊韻  桐江好句煙漠漠韻波似染句山如削韻繞嚴陵灘畔句鷺飛● ●⊙◎ ⊙●●○○ ○○●   ○⊙● ○◎● ○◎● ○○● ◎⊙⊙⊙◎ ◎⊙魚躍韻遊宦區區成底事句平生況有云泉約韻歸去來讀一曲仲宣吟句從軍樂韻○● ⊙●⊙○○●● ⊙○◎●○○● ⊙◎⊙ ◎●●○○ ○○●

    說明:絕大部分詞譜都有若干變體。以上兩個詞譜都是其正體。其中詞譜後的文字規定該詞幾闕,幾個字,幾句,幾韻,什麼韻。“句”相當於今天的逗號,“讀”相當於今天的頓號,“韻”表示前一個字是要押韻的字。○表示平聲字,●表示仄聲字,◎表示該字應平可仄,⊙表示該字應仄可平。

    三、從二者與音樂的關係上來看,詩是不合樂的,而詞是合樂的,音樂性是詞的重要特徵之一。每一個詞牌都是一支曲子,按照詞譜填上文字,就可以作為歌曲來演唱。

    相傳,北宋初年,著名詞人柳永的詞作傳唱非常廣泛,“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這恐怕比今天的金曲排行榜首位都要厲害了。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四、從題目上來看,詩的題目一般因內容而定,沒有固定題目。而每首詞都有一個表示音樂性的詞調,也就是詞牌。一般說,詞牌名並不是詞的題目,僅只能把它當作詞譜看待。到了宋代,有些詞人為了表明詞意,常在詞調下面另加題目,或者還寫上一段小序。比如上面所引的蘇軾的《水調歌頭》一詞,就有一個小序,說明作詞的時間、背景和目的。

    五、從表達的內容和語言風格上來看,詩一般多表達政治主題,以國家興亡、民生疾苦、胸懷抱負、宦海沉浮為主,詞多寫男歡女愛、相思離別。其次體現在詩詞的語言風格上,詩的語言顯得更莊重典雅,而詞的語言則委婉通俗一些。當然,這也不是絕對的,詩也可以表現兒女情長,詞也可表現家國情懷。

    秋興八首 其一

    杜甫

    玉露凋傷楓樹林,巫山巫峽氣蕭森。

    江間波浪兼天湧,塞上風雲接地陰。

    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

    寒衣處處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 9 # 大晟府小書僮

    詩和詞的區別,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闡述:

    源流、體裁句式、題材、文學的審美特質

    一、源流的區別

    (一)詩的源流

    1.詩最初始的源流,來自原始歌謠。人們在日常生活、勞動中發出的用來表達感情的簡單語句,就是詩歌的雛形。

    有文字記載的最早的詩歌來自《吳越春秋》,只有八個字:

    斷竹,續竹,飛土,逐宍。

    短短八個字,描繪了一個狩獵的情景,用字簡潔,押韻,具備了詩歌的特點。

    2.詩發展至先秦,出現了《詩經》、《楚辭》兩部詩歌集。

    《詩經》以賦、比、興手法反映社會生活,奠定中國現實主義文學基礎;《楚辭》則是在楚國民歌基礎上發展的新詩體,想象豐富、風格絢麗,富於浪漫主義色彩。

    3.兩漢時期,漢樂府是詩歌的代表,主要出自廣人民的創作,以反映社會生活為主。文人詩亦於此時出現。

    4.魏晉是五言詩蓬勃發展的時期,代表的流派和建安文學、正始文學和兩晉文學。

    5.南北朝則是民歌發展的新時期,南朝民歌多寫愛情,風格豔麗;北朝民歌題材則廣泛,風格剛健。

    這一時期的文人詩得到進一步發展,在格律方面為唐代的近體詩奠定了基礎。

    6.到了唐代,詩歌發展進入全盛階段,近體詩成熟,此後體裁再無大的變化,影響直到今天,唐詩成了古詩的代名詞。

    (二)詞的源流

    詞的興起,離不開燕樂。

    燕樂起源於隋唐,是在宴會和娛樂場所演奏的樂曲,這些樂曲就是詞調的起源。樂曲分大麴和小曲,大麴用於大型歌舞,小曲多用於民間雜唱,詞牌大多從小曲轉化而來。

    初期的歌辭作者大多來自民間,文字較為俚俗。後來,文人士大夫也加入了寫作歌辭的行列,如溫庭筠、韋莊等,詞體開始發展,併成熟定型。再經過五代和兩宋眾多文人作者的推動,最終成為與唐詩並列的兩座文學高峰之一。

    二、體裁和句式的區別

    從句子字數看,詩主要有四言、五言、七言;從體裁看,則有古體、近體,古體詩不受平仄格律的束縛,而近體詩則須嚴守格律。按體制分有律詩、絕句。絕句有四句。律詩有八句,中間兩聯須對仗。超過八句的律詩,稱為排律。

    詞一般按字數分為小令、中調、長調。清代毛先舒在《填詞名解》中認為:“五十八字以內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雖然這種分類法被質疑太過死板,但一直被人沿用。

    詞的句式和詩相比,豐富得多,從一個字到九個字都有。斷句的方法也不規則,一句一斷至五句一斷等都有。詩則多為兩句一斷。

    三、題材的區別

    詩言志,詞言情是個傳統。詩的題材非常廣泛,涵蓋了社會生活的每個方面,政治戰爭、民生疾苦、山川風物、日常生活、親情愛情友情等,無所不包。

    詞由於其源流的侷限性,最初的題材僅限於吟風弄月,描寫愛情。五代時南唐後主李煜將家國感情融入了詞裡,使詞的眼界得以擴大。北宋初期,柳永進一步擴大詞的題材,發展了長調,抒寫了大量羈旅行役方面的題材。

    蘇東坡為詞題材發展的作出了巨大貢獻。他以詩入詞,使詞的題材進一步擴大到社會的每一個方面,詞從此徹底脫離了鶯歌燕舞兒女私情的範疇。

    所以在今天來看,詩與詞在題材方面實際上已沒什麼區別。

    四、文學的審美特質的區別

    我認為這才是詩與詞的文學性的本質區別。

    詞的表現手法較為婉曲,透過曲折含蘊的寫法來表達作者的感情。造成詞這種美感特質的原因是:

    1.詞長短不一的句式更適合曲折的表達。

    2.詞最初的題材(美女和愛情)導致其適合婉約含蘊的表達手法。

    所以即使詞的題材在蘇軾之後得以擴大,能夠表達豪放的題材,但其佳者,仍然是符合曲折含蘊的特點。如辛棄疾的許多作品。

  • 10 # 三月樂雨

    人們說,詞是詩。說明,詩包括的範圍大而廣。詞的範圍小,長短句,押韻,相比較與詩,自由度大。

    一般人一聽見說詩,就是字句工工整整,不長不短,組合在一起的句子。比如唐詩,有本鑑賞辭典,就叫《唐詩鑑賞辭典》。也有《唐詞鑑賞辭典》……

    《詩經》中的詩,無作者署名,只是有些生僻字和古義,有點不好意想。

    現今人,也很喜作詩作詞,人也不少,佳作也頻出。《紅樓夢》中就有不少詩泥,又達到了一個小說與現實的詩的高峰……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說到辛酸處荒唐愈可悲

    荒唐又辛酸世人同悲幻

    《枉凝眉》應怎麼解?咱也試著解一下,充個數。

    這支曲也是對全書主要人物結局命運的最後總結,誰生存到了最後,賈寶玉史湘雲白頭攜手,回過身看過往,不禁悲傷滿懷……賈寶玉是神瑛和侍者(通靈寶玉)的合一……既然要總結,賈寶玉是人物核心的核心,作者要儘可能把與賈寶玉終身大事婚配之迷牽扯的四個奇女子囊括其中……

    《枉凝眉》

    一個是閬苑仙葩

    是指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史湘雲妙玉合而為一,陰陽合體。主要是指賈寶玉。

    一個是美玉無瑕

    是指林黛玉賈寶玉玉妙玉合體。主要指妙玉。

    若說沒奇緣

    今生偏要遇著他

    是指史湘雲和賈寶玉白首雙星相遇。

    下面幾句總括賈寶玉和史湘雲相遇後白頭攜手走過春夏秋冬的無奈與悲涼……以及賈寶玉對四位奇女子的深情回望。

    若說有奇緣

    如何心事終虛話

    一個枉自嗟呀(林黛玉)

    一個空勞牽掛(薛寶釵)

    一個是水中月(妙 玉)

    一個是鏡中花(史湘雲)

    以下兩句主要是賈寶玉在史湘雲逝後,想起過往,不禁悲傷滿懷……也是四位奇女子的深深回望。

    想眼中能有多少珠淚兒

    怎禁得秋流到冬春流到夏

    金風送爽,秋天又引發悲緒。枉凝眉,你再怎麼愁苦悲傷,也是枉然啊!

    《枉凝眉》這支曲,是作者又一次的詠歎調。林黛玉薛寶釵史湘雲妙玉,是金陵十二釵正冊中,和賈寶玉前前後後結緣的四位奇女子。

    縱覽全書,可以再一次體味《枉凝眉》的悽婉聲韻,也可醉魄銷魂。

    一曲《枉凝眉》唱盡了作者和賈寶玉的心事,四位青春好作伴的少女淚盡,賈寶玉的淚水也不盡奪眶,賈寶玉又何嘗不曾還淚……

    《關山月.秦觀懷古》

    晴雯吳雯吳玉峰

    勇補金衣似寫書

    香山詩證富家女

    綴成紅樓付人情

    手撕寶物桃花扇

    石呆子怕要心寒

    魂歸離恨口唸慈

    兩根指甲穿萬魂

    注:晴雯 吳雯

    桃花扇 桃花散

    《關山月.秦觀懷古》

    梅村觀復憶繁華

    鶴舞白沙芍藥花

    鹿樵生唱長生殿

    桃花扇底雪芹藏

    齋壇柔碎蕊萬朵

    脂硯齋傳墨流香

    寶琴仙緣迷津點

    滄海桑田落日圓

    注:《紅樓夢》一芹一脂

    注:緣起祭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NBA有哪些球星穿11號球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