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紫夢飛舞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認為的,缺乏語言表達能力和說普通話並不是一個概念。

    一.普通話

    中國幅員遼闊,是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地區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或者方言土語。

    在與人溝通交流的時候,說普通話是最容易讓人聽懂、最容易理解的語言,也是最不容易讓人產生歧義的語言。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一個北方人和一個溫州人說話,或者和閩南人交流的話,那將會是怎樣的場面?聽那樣讓人費解的話,你會不會感到有些尷尬?會不會感到一絲痛苦和無奈?(這一點兒,本人是有親身體會的)

    所以,國家一直都在大力提倡並推廣,讓全民說普通話。

    二.語言表達能力

    人與人交流的載體是語言和文字。其中,語言是我們最簡便的表達方式。通俗的講,能把自己的意思準確的表達出來,傳遞給他人,讓他人明白您的看法和認識,這就是語言表達能力。

    生活工作中,我們會經常看到有些人不善於表達;甚至不敢在眾人面前說話;說話時會緊張、結巴、前言不搭後語……

    凡此種種,都是缺乏語言表達能力的後果,還有自身性格方面和心裡素質的差異……

    但是不管怎樣,與人溝通交流,想要準確的表達看法和認識,必須要提高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這是毋庸置疑的。

  • 2 # 世外老翁30773784

    40多年前,我代過(不是專業帶課,只是代理)一年多高中語文課。(我的任務是中醫)重點講文言文(又稱古漢語)當時的學生語文課總體成績比現在強。但並不等於人人都能出口成章。

    當時,我曾和學生們講過,漢字搬家,就是文章。寫文章並非難事。但學生們提出了例如“之、乎、者、也……”等虛詞的應用等不少實際操作中的問題。記得我不只課堂上做了解答,並在一本有關的地方性教育雜誌,發表了有關中學生文言課程中的很多小問題。

    至於引經據典,關鍵是學生不熟悉經典!或根本就沒有看過真正的經典!

    有本工具書,名《中華詞典》,還有一本《中國成語詞典》,這兩本書都是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我儲存的是頭版首印。還有當時出版的《辭海》、《辭源》等似乎1952年版)如果學生寫文章引用成語或經典,使用不當時,大多是沒有認真深入學習研究。這問題應該不難解決。應引導學生習慣用筆書寫,不能盡靠電腦!(電腦打字,近義的東西,一出一串,學生如學習不紮實,容易誤判。所以大多是選擇錯誤。用筆書寫,認真學習鑽研,是絕對不會發生此類錯誤的。

    我曾有個學生,山區來的一個老實農夫的兒子。剛來時,說話都難以完整表達。但自己學習很用功。後來,我慢慢引導,最後參軍到了軍隊,從列兵到副師級,也僅僅不到20年。現轉業到省人民政府工作,擔任廳級幹部。特點是以會寫一筆好字,一手好文章而擅長。

    所以說,人是會變的。前提是自己要主動用功,善於學習,並刻苦鑽研。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棟樑之材。

    隨便聊幾句。僅供參考。

  • 3 # 桃花源553

    謝邀!這個問題是國家推廣普通話後出的效果,很好啊!如果大家都各自還是講方言,溝通起來多難呀?平時交流就困難,更不說引經據典了,說的大多數人都聽不懂不等於廢話嗎?現在社會進步了,人們不都是在一個地方學習成長生活不挪窩,國家地域遼闊,東西南北中,各地方言都不一樣。可學習生活又都互相遷移交往,沒有統一的普通話,怎麼交流?當然,同鄉間可用方言更覺親切些。回到家鄉自然各自都說方言了。學校從娃娃抓起學說普通話是對的!家鄉方言因有語言環境,小朋友不用學聽聽就會了。恰恰是普通話在學校由老師督促著學,才能學會。對孩子以後出門上大學,外出工作能與別人溝通交流打下語言基礎。贊成從幼兒園就學說普通話!

  • 4 # 0老三兩0

    問,有些年輕人缺乏方言表達能力,引經據典的時候往往使用普通話,如何看待這種現象?

    答,這是一種普遍的現象,不是年輕人缺乏方言表達能力的問題,而是方言本身的問題。

    中國方言,是一個非常神奇的語言系統,十里八鄉,有的地方甚至一溝之隔,說出的方言,仔細聽,都有差別。方言,特別是淮河秦嶺以南方言,由於受山重水複的影響,所能表達的內容非常狹窄,世世代代以來,僅限於方圓百把公里內衣食住行、問寒問暖、吃喝玩樂的交流。很多用文字表達的東西,都無法用方言來表達。

    上海與合肥,直線距離也就400公里。如果碰到用餐前等著洗手的情況,上海人會問:你先打?我先打?合肥人會問:你先死?我先死?洗個手,都要打死人,可見方言的差異到底有多大。正是這種對同一件事用莫名其妙的聲音表達,使得人們在交流的過程中,需要引經據典之時,不得不用普通話來表達,因為用方言無法表達。以前因為文化經濟交通不發達,老百姓不會也沒有機會引經據典,現在不一樣了,時代發達了,原有的方言語辭早就捉襟見肘了。早先上海方言電影《滿意不滿意》,臺詞的方言率達到了百分之九十八。本世紀上海方言劇《孽債》,臺詞的普通話率達到了百分之十二。這說明,方言,只能在一個小方塊裡使用,拿到大的範圍裡,就不夠用了,必須用普通話去協助配合。就拿最據代表性的上海方言來講,用上海方言可以說“千山萬水”,但無法說“大街小巷”。可以說“惡貫滿盈”,但說不了“十惡不赦”。不信讓老上海人試試,如果不洋金棒找我!這就是方言的侷限性。回答完畢,僅供消遣。

  • 5 # 過河卒70

    少小離家老大還,鄉音無改鬢髦衰!

    現今的小孩會說方言的少之又少,象我女兒上幼兒園時老師就開始教普通話,一直到大學!學生大部分就是在學校,上學期間交流都是普通話,那她那個圈子就沒有方言進入的機會,加之觀念上講方言顯的土氣,又不適應與外地人交流,所以方言將成為時代遺棄的產物!有些手藝的遺失還可以搞非物質文化遺產加以保護傳承,這方言我好象沒聽說有什麼提倡重視,保護的!

    那方言有沒有必要存在呢?我個人體會還是有必要存在的!方言就是鄉音,你錄個家鄉的片子裡面你說講普通話好還是鄉音好呢?自然是鄉音了。聽著鄉音你就很自然的進入到那個你熱悉的空間裡了,顯的那麼的親切,自然!鄉音是帶著區域文化的聲音,外人可能聽不懂,而你自己是如嘗臭豆腐外人聞著臭,自己吃著香!其中味道不足告訴他人!另外鄉音還象是我們的身份證,你在外地不用拿證件證明什麼,張口一來,人家立馬聽出了!特別是遇見家鄉人有種久旱逢甘霖,他鄉遇故知,老鄉見老鄉兩眼淚汪汪,幾句家鄉話一說那個親啊!再談下象我們蘇北淮劇,就是方言劇,那劇中的方言吱呀呀的唱著,我們這些老傢伙感覺就是那個味,就是那個真!就是那個情啊!以前我們這鹽城臺有個老吳講老百姓的故事,深受觀眾歡迎!也是用的鹽城方言講的,為什麼要用鄉音講呢!還是老百姓喜歡的聲音,就象老大哥在和你砍大山,擺龍門陣呢!

    這樣一番說下來,這方言如果讓其發展下也好象不是壞事!也是代表了一個區域某種鄉俗文化啊!

  • 6 # 就你行不倦

    方言表達能力差是方言學習不繫統造成的。我們運用方言基本是在家裡,以口語的方式表達,語句和詞彙比較隨意和散亂。這是方言的語言研究和教育的明顯缺失造成的,也和年輕人不愛琢磨和研究有關。比如粵語方言有許多俚語,有的意思和其他語言類似,在詞語互換的時候一時就對應不上,卡在那裡,沒辦法就只能插一句其他的方言。香港人就很明顯在說話時飈英文單詞,就是這種情況。在普通話教育主導的當下,廣州孩子熟悉普通話,轉換粵語時也不奇怪夾雜普通話。這個需要專門訓練,可以改善。比如聽粵語長篇小說,用粵語讀課文等。平時還可以琢磨普通話的詞怎麼對應粵語才貼切,或粵俚語怎麼對應普通話。舉個例子:粵語俚語的昂鳩鳩,用普通話要怎麼對應呢?是傻乎乎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於風景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