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論語 · 憲問》中有一段: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以杖叩其脛。
6
回覆列表
  • 1 # 梵易1

    其意是說,小有小的規矩,大有大的規矩,老有老的規矩,到老了還不遵守就是賊。解讀孔子的這幾句話,不能僅從字面去講。

    人到老了,在世的日子不多了,不要老是去尋長生之藥,不要老是研宄如何不死。生死是常道,這很自然。老而不死,即生而不死,當然是為賊。

    誰見過老而不死?

  • 2 # 白天的月亮55

    這種思想其實不符合現代社會的主流文明,現在罪犯都講人權,何況說一些沒有作為的人。更何況有沒有作為的標準是什麼?是否具有強制執行的標準?如果沒有強制執行標準就不應該用來要求別人,因為你一要求別人就有強制別人執行的意味在裡面了。

  • 3 # 愛上毛筆字

    筆者所寫不敢苟同,如你所舉老人應該安享晚年卻還要承擔起過多的……這一問題主要還是現如今中國國情造成的。在當今社會,無論老人有錢沒錢都應該把餘生生存的目的放在透過自己的言行舉止重點重點重點放下對後世民風民俗的影響與帶動上…!對與家庭與社會風氣而言老年,中年與少年,甚至到幼年,老年,中年的言行時時刻刻無影中都對少年與幼年後代起到言傳身教的不可替代的教育實踐作用…!!!尤其在中國社會幾千年來老有所養是被養的關係(無論古之子女撫養還是加上現今部分國家養,原則都應國家養從財務上講)而中年工作持家,少年,幼年學習成長……所以我們孔聖人所說“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結合論語原文語境就把重心突出來了…

  • 4 # 養河豚的貓

    想必大家都聽說過這句話,甚至還使用過,但是知道它出處和全句的人可能不是很多。因為大家對這些朗朗上口的句子不去深究,人云亦云。就像大家常說“父母在,不遠遊”。可是卻忽略掉後邊還有一句:遊必有方!

    先看看以訛傳訛的部分人會怎麼理解。很多不願贍養老人的不孝子女會說出這種話來,也有人用這種話去形容一些精明奸詐的老人。試想孔子如此注重“孝悌之義”的人怎麼可能說出那種被千夫所指的話來,那麼,孔子的意思是什麼呢?我們來看全句:

    《論語·憲問》:“子曰:‘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

    大意是說:“年幼時不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長,長大後又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成就,年老了還遲遲不死,這樣的人簡直就是世上的禍害。”用網友們的話來表示就是: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 5 # 滿天星497

    在下認為:老而不死是為賊、並不全是老無所用,得過且過的浪費主義。而是說心眼多,這句中的賊,是敗義詞,也就裡說壞心眼多,老了,學了一輩子淨是壞心眼。因為他於孔子是發小,絕對不盼他早死,這與一句老活差不多的:老不看三國,少不看西廂。老與三國其實就是老人看的透,心眼多有關吧。謝謝

  • 6 # 安多梵行

    “老而不死是為賊”,為何“是為賊”呢?

    因為又“偷”活了幾年!偷者為賊嘛!

    戲言幾句,大家包涵。

  • 7 # 行雲武學堂

    孔子隨便說了這樣句話,如果今天被廣泛的引用有可能會產生歧義。因為無論如何從古代或者當代而言這句話都不算什麼好話。孔子當時說這句話的時候有當時的背景條件,現代人作為典故似乎不妥。這就是說並不是先哲們的每句話都能夠作為經典永流傳。孔子還有一句話非常讓人耳熟能詳:始作俑者其無後耶?這句話就有不同的解釋。而恰恰有人因為這句話惹了大禍,成為改變人生命運的導火索。大道至簡,經典的東西往往通俗易懂,形象生動。比如“指鹿為馬”,無論什麼時候大家一聽都能夠明白,這是一個顛倒黑白的比喻。

  • 8 # hushouchang

    其實現在這句話的含義用不著引經據典。它現在指的就是老人太老了,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別人照顧才能活下去。照顧老人是應該的,但是有的老人摔這摔那還罵人打人(不是老人故意的,而是一種病),於是就覺得他向小偷,即賊一樣的煩人,惱人。於是就說"老而不死似為賊"。這句話也從一位國外知名女作家口裡說出來。原因是她們老兩口子一輩子從沒紅過臉。當她們都老了的時候,老頭病倒了,是老年痴呆。老太太成天細心照顧,無微不至。但老頭還是經常耍脾氣,摔東西。把老太太折騰的精疲力盡,老太太流著淚,看看老頭再看看自己,感慨地說"老而不死似為賊"啊!

  • 9 # 文艱不拆

    這個問題火起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誤解,而另一個部分則難免由於一大部分人打著孔子的旗號搬出來名句用於懟人,根本也不管是對也不對。

    僅從字面看,似乎孔子背叛了尊老的儒家道義,但其實不然。我們都知道,《論語》記載的是孔子的語錄,既然是語錄,就有對話,有情境,把一句話單挑出來加以解讀,難免會發生偏差。

    此句原話是“幼而不孫弟,長而無述焉,老而不死,是為賊。”大意是說:“年幼時不懂得孝順父母、友愛兄長,長大後又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成就,年老了還遲遲不死,這樣的人簡直就是世上的禍害。”

    而這句的出處是什麼呢?

    就是說孔子有個從小玩到大的發小叫原壤,一天原壤的母親死了,孔子就去探望他,結果沒有看到他剛剛喪母時候的悲痛萬分,反而看到他敲著母親的棺材唱歌,坐姿也是隨便一攤,家裡也是混亂不堪,孔子本身就主張“不學禮,無以立”看到這就不能忍了,氣著說了“老而不死是為賊”,用來責備原壤為老不尊,也就是暗示他活的沒有規矩,沒起到榜樣作用,沒有活出輝煌。

    但讓人疑惑的是同樣莊子妻子死後,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就是說他以一種特別不好看的姿勢叉著腿坐,還敲著盆唱歌。惠子問他原因,他說人剛開始也是沒有生命,死後又迴歸沒有生命,就如同四季交換,是天地常理,沒必要傷心。

    原壤和莊子的行為似乎也差不多,但後者反而被當做正面教材,這麼想來原壤或許也有些無辜。

  • 10 # 莊燕水

    這句話是有嚴格的限定人物的,可怕的是他給了後世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創造了斷章取義的機會。從現在人權異議上講,這句話也是人治意義的糟粕,除了法律,沒有任何人能決定別人的生死,即便他是壞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一流的創業者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