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我有一臺索尼s6300,朋友放在這裡沒用的,之前想學攝影很久了,可是不知道從哪裡學,哪個是開機鍵哪個是拍攝鍵都不知道,求大神指點
6
回覆列表
  • 1 # 靜致

    好好看一遍說明書,不懂的百度,這東西要慢慢來,多看多想。審美提高了,照片拍出來就很有意境了。最重要一點,要堅持。

  • 2 # 黃金客82067546

    學習攝影可以從基礎學起,仔細閱讀說明書,簡單的操作應該不難學會。另外,你可以利用手機媒體網路等看一些入門級影片,這樣會更直觀一些。或者買一些入門教程,配合影片學習。不知道對你有沒有幫助。

  • 3 # 醉清風yang

    一、仔細閱讀說明書,從網上查閱一些相關的攝像知識和技巧的影片,結合操作不斷練習,不斷的實踐從入門逐步掌握技巧。二、學會攝影在熟知拍攝技能的同時多練習,多學習和模仿好的作品,不斷總結自已的作品,取他人之長提高自己。

  • 4 # 小伊影像

    首先我表明我的觀點!使用攝像機很簡單,讀說明書就可以!學會拍照也很簡單正確曝光就可以!

    但是學好攝影可就不簡單哦!攝影這門學問可以說一輩子學不完,只能說做的更好,不可能做的最好!哈哈感覺危言聳聽了,慢慢學吧,你會覺得越學越懂得不多!

    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攝影小白學習過程注意的幾點吧!

    1.熟練使用相機(攝像機)是第一步

    讀說明書是必須的,我就贅述了,但是攝影轉業術語的熟悉也是前提條件。看說明書時專業術語不懂也會減少你學習的積極性!如快門,光圈,ISO等等,最好還要了解一些原理類的知識。

    2.攝影理論是進步的階梯

    往往很多人攝影就是多拍就行了,但是往往沒有一個標準去參考,很難快速的提高。也許形成自己的風格可以說服你不去學習難熬的理論知識,那就走著瞧吧,遲早要學的哈哈。很多人提倡去看大量的圖片,豐富自己的審美,其實就是一個理論的學習方式,只是方法和渠道不一樣而已!

    3.學會攝影難,學好攝影更難。學習的方法千千萬,網上有很多各種各樣的教程,相信我沒有一種捷徑,當做興趣,就有興趣的玩法;當做專業,就有專業的套路。所以肯下功夫一定能學好!

  • 5 # 爆電影

    攝影這個行業入門可以說是非常簡單,小白只要光圈快門感光度瞭解透,能拍出合理的曝光就好。一點一點來,凡事不能一口吃個胖子。

  • 6 # 等著等就老了

    要學會攝像比較簡單,有一臺攝像機,找些相關書籍、資料和影片教程來看看,邊看邊練,很快就會了。

    但是,要學好攝像(成為攝像師)就比較難,除了勤奮學習、找名師指點外,自己在攝像方面還要有一點天賦、有靈感才行。

  • 7 # 龍濮防水補漏

    一、仔細閱讀說明書,從網上查閱一些相關的攝像知識和技巧的影片,結合操作不斷練習,不斷的實踐從入門逐步掌握技巧。二、學會攝影在熟知拍攝技能的同時多練習,多學習和模仿好的作品,不斷總結自已的作品,取他人之長提高自己。

  • 8 # 擼魚友約

    【攝像機怎麼用】攝像機的使用方法詳解 數碼攝像機使用十大禁忌

      為了保證攝像任務的完成,在每次攝像前都應做好充分的準備,尤其出外景拍攝,更要認真檢查機器是否正常,附件是否齊備。下圖是一套新聞拍攝裝置,當然實際使用時,按需要選擇,不一定如此齊全。

      

     

      

     

      攝像機 及操作方法(詳細)攝像機及操作方法(詳細)攝像機及操作方法(詳細)攝像機及操作方法(詳細)攝像機及操作方法(詳細)

      1. 攝像機電源。

      在拍攝新聞或其他外景時,一般要使用直流電池作電源。拍攝前應把所需電池充好電,並多帶幾塊備用。

      按說明書二塊 NP-1B 電池 M3A 攝像機可工作一小時,一塊 NP-1B 電池可供 DXC-537 工作一小時,但有時由於電池使用時間長,蓄電能力下降,可能不會用太久,要根據經驗,做好準備,較遠的地方拍攝應帶上充電器。室內拍攝,時間較長,位置又可固定不動,可用交流供電。

      當電池不足時,尋像器上的 “ BATTRY ”會閃爍告警。當繼續使用到低於一定值時會自動關機。

      2. 話筒:

      有時在拍攝新聞節目或課堂實況錄影情況下,需要同期錄音,就要使用話筒。

      攝像機與被攝物件較近的情況下,話筒可以直接安裝在攝像機上。

      話筒也可以由採訪者拿在手中,為了便於活動,需要一根長電纜線(話筒線)。要注意話筒的位置。如果是會議或課堂實況,話筒也可固定在被攝人物前,這時需要支話筒支架。

      有些攝像機機內沒有話筒電源,如 M3A ,這時必須用話筒電池,原裝的 C-74 話筒電池較貴,可用鈕釦電池代替。注意安裝時,不要讓彈簧與正極接觸。開啟話筒開關,紅燈亮一下,說明正常,否則要重新安裝。

      現在有的攝像機內有內藏話筒,也可以外接話筒,並且有話筒電源,使用時較方便,只要把話筒電源開關開啟即可。

      3. 攝像機電纜。

      連線攝像機和錄影機的多芯電纜有 14 芯, 26 芯等,不要忘帶,最好能檢查完好。用影片線、音訊線連線,則用手動控制錄影機的啟停。

      4. 三腳架。

      在教學片或其他專題片拍攝中,最好使用三腳架,這樣拍出的影象更平穩。新聞一般不用。要帶上與攝像機配套的託板。(三腳架高度的調整,水平的調整,水平、垂直轉動的鎖釦)

      5. 錄影機及磁帶。

      錄影機也需要電池,要準備充分。磁帶要夠用。並注意檢查是否帶防抹安全帽。如果無安全帽,則錄影機不記錄。最好在出發前試錄一下。

      6. 彩色監示器。

      為了保證拍攝畫面色彩的正確,有時需帶上一個便攜小監示器,以檢查錄製的效果(如《愛的奉獻》中夜景)。一般情況下可不用。

      7. 照明裝置。

      新聞燈有直流供電和交流供電兩種。直流供電時間短,交流供電的使用起來不方便,需要用電纜盤。注意電纜盤上的插頭最好是活動的,以防有些插座插不下去。

      行前應檢查新聞燈管是否損壞,如到遠的地方,應帶上幾支備用燈管及保險絲、電工工具。

      注意不要把電源接錯,打燈時按順序開關,開啟時不要對著人。

      (一)攝像機的調整

      用電纜線把攝像機與其他裝置連線好,並裝好電池,或連線好交流結合器。然後開啟攝像機的電源開關,拿下鏡頭蓋, 10 秒鐘預熱後(管式攝像機)再把預熱開關開啟,這時尋像器上會出現影象,可以對攝像機進行以下調整工作:

      1. 聚焦的調整:(前聚焦和後聚焦調整)

      為了確保攝像機在變焦過程中,從廣角到攝遠之間,均能使景物的影象清晰,需要對鏡頭的焦點進行調整。

      有時會發現,前聚焦調節清晰了,可當拉開之後,景物又變得模糊了。這時就需要調整後聚焦。調整後聚焦的步驟如下:

      1 )西門子星卡放於是 5 米遠(或用其他物體)

      2 )光圈開至最大。

      3 )鬆開後聚焦環緊固螺絲。

      4 )先把鏡頭推成長焦,調整前聚焦環,使影象清晰。

      5 )把鏡頭拉開到最短焦距(廣角位置),調整後聚焦環,使影象最清晰。反覆調整 2-3 次,直到鏡頭在長焦和短焦時影象都清晰為止,最後鎖定後聚焦環螺絲。

      後聚焦調整好後,不換鏡頭,一般不必重新調整。作用時興需調整前距焦環,使影象清晰就行。採用 “特寫聚焦法”,即推成特寫用聚焦環調節清晰後,拉開並至其他景別時影象仍然清晰。

      2. 選擇濾色片。

      攝像機中設定了多種濾色片,以適應不同色溫的光線條件。一般都可以從轉盤附近的機身上找到濾色片所對應的色溫條件。

      如: 1 號 32000K 用於室內燈光條件;

      2 號 56000K+1/4ND 用於晴天日光, ND 為中性濾光片透光率為 1/4 ;

      3 號 56000K 用於陰天條件;

      4 號 56000K+1/16ND

      色溫片的作用是把不同光源的色溫轉變為 32000K ,滿足攝像機白平衡調整的要求。

      選擇濾色片要根據光線的情況及時調整。否則影象的白平衡調整可能就不能進行,使影象出現偏色。

      在室內情況下,如果不用 3200K 新聞燈,而是自然光線或者是日光燈則應選擇 3 號,否則白平衡調不好。但有時室內過於黑暗時 , 在 2 或 3 出現“ LOW light ”的告警指示,這時也可放在 1 號位置調整,以提高訊號質量。

      3. 調整黑、白平衡。

      選擇了合適的濾色鏡之後,就可以進行黑、白平衡的調整了。調整的目的是為了在拍攝黑、白物體時,使三路基色電平相同,電視熒光屏上重現出正確的白色。同時,白平衡調好後,其它的顏色也就能得到準確的還原, Y=0.3R+0.59G+0.11B

      方法如下:

      1 )首先找一個白色物體作為調整的標準。可用標準調整卡,或其他白色物體,不要用摻有藍色熒光粉的白紙或物體作標準。為了保持一部片子色調一致,最好始終用同一白色物體作標準。

      2 )白卡置於被攝物的位置處,並注意不出現反光點。

      3 )攝像機對準白色物聚焦,並使白色充滿畫面。

      4 )搬動一下自動白平衡調整開關鈕自動調節開始,約 2-3 秒鐘,尋像器上出現“ WHITE OK ”表明白平衡調好。如果出現“ NG ”表示未調好。會出現一些提示資訊。可能原因有光線太暗,或者物體不合適,或者濾色片選擇不對。

      在調整前還應檢查把白平衡選擇開關( BRRS/AUTO/PRESET )置於自動( AUTO )位置,當這個開關置於預置( PRESET )位置時,不用調整。機器本身已設定好,是按 3200K 的色溫條件。一般用於在來不及調整,並且用 3200K 新聞燈的情況。在室外也可用這一位置,濾色片要置於 5600K 位置,偏色也不大。

      5 )把開關撥向相反的位置(向下)自動黑平衡就開始工作,此時光圈先自動關上,然後電路再對黑平衡進行高速幾秒鐘後,尋像器上出現“ BLACTK OK ”字樣,表示黑平衡調好,並存入記憶電路,注意光圈的方式要處於“自動”位置(否則無法調黑平衡)。

      6 )通常黑平衡調節會影響白平衡狀態所以調完黑平衡後,應再調一產次白平衡。即白→黑→白平衡。有時也可以省去第一次白平衡,直接先調黑平衡,再調白平衡。

      黑白平衡的調整也可由攝像機控制器 CCU 來調節,分為“預置”“自動”“手動”三檔,手動調節黑白平衡可使畫面偏色,以達到某種特殊的效果。

      自動黑白平衡的調節資料,可以記憶一段時間,所以在拍攝條件不變,兩次拍攝間隙時間不長的情況下,可以不用再調整。

      但如果變換拍攝場所,(如由室內到室外),則需重新選擇濾色片並調整黑白平衡。

      有時為了達到某種藝術效果,白平衡故意調偏,也可以透過改變濾色片來實現,如為了使拍攝出來的影象色調偏紅(暖色),可以先在 1 號位置( 32000K )調整好白平衡,然後濾色片撥至 3 號位置,這時畫面就會偏紅(為什麼?)反之如果在 3 號位置調好白平衡後,再把濾色片撥至 1 號位置,則畫面就會偏藍。

      注意:

      1 )白平衡調整時 , 選擇方式開關應在“自動”位置。

      2 )可以利用“預置”白平衡,但要選擇相應濾色片。

      3 )每換一光線條件要重調白平衡。

      4 )利用白平衡故意偏色可獲得某種特殊效果。

      4. 調整光圈。

      攝像機的光圈調整有兩種方式 “自動”和“手動”,一般情況下,使用“自動”光圈。能夠保持合適的進光量,得到規定的輸出訊號強度。

      有時用自動光圈拍出的影象也不理想,由於自動光圈是根據影象的平均亮度來確定光圈值的,所以當景物反差大時,畫面個別區域太亮,這部分的電平超出影象標準 0.7 伏的 15% ,形成“開花”現象。

      如有較亮的物體進入畫面時,畫面平均亮度增大,導致光圈縮小,使畫面中的環境變暗。講課教師穿太白的衣服時,光圈收縮,使整個背景及人臉部變暗,所以要避免主講教師穿著太白太亮的、易反光的服裝。

      新聞拍攝中,也常遇到逆光拍攝的情況,如坐在視窗前的人,正常拍攝採用自動光圈則人臉部很黑。可在自動光圈基礎上,改用手動再加大一檔光圈,以提高人臉部的亮度 , 當然這時背景就會一片亮。

      再如畫面中主體面積較小又較亮 , 而背景較暗,自動光圈下,光圈按平均亮度測光,光圈開的較大,使被攝主體失去層次。如拍攝月亮,這時最好採用手動光圈調整,保證月亮的層次清晰,天空黑一些也無妨。

      檢查光圈是否合適的其他方法有:

      1 )斑紋開關:在尋像器中的影象上亮的部分疊加上斑紋,可根據斑紋的多少來決定光圈的大小。

      2 )影片電平線:尋像器中顯示影象電平。

      3 )波形監示器:可顯示影象的波形調整光圈,使大部分影象電平在 500mv 左右,個別較亮部分電平不超過 700mv (以清隱電平為基準)。

      4 )用監示器:邊看監示器邊調整光圈直到影象無開花現象,又不至太暗,影象的層次豐富、清晰為止。

      5. 中心重合調整。

      現代攝像機一般都採用自動中心調整。調整的方法如下:

      1 )用自動中心卡 P53 1-42 。將此中心調整卡置於一定光線下,對準充滿畫面並聚焦清楚,然後向上撥動一下自動中心開關鈕,電路即自動調整,幾秒鐘後出現“ CENT OK ”字樣,表明中心調好,並記憶下來。

      注意在調整過程中,中心卡不能動,攝像機也不要動。另外要一定照度,聚焦要清晰,否則可能調不好。

      2 )用其他代用物調整。注意代用物要有水平、垂直線條,否則可能調整不好,出現“ CENT NG ”,需另換代用物,最終應出現“ CENT OK ”為止。調整不好時會出現邊緣的彩色鑲邊,影象不清晰。

      中心調整僅對於管式攝像機,對三片 CCD 無此項調整。因為片式 CCD 在工廠已作了精確調整。

      6. 增益調整。

      增益調整是指攝像機影象輸出訊號電平大小調整。一般有 0dB+9dB+18dB 等。這個開關通常應在 0 dB 處,這時影象的信噪比高,清晰度好。

      只有在光線條件不好,出現 “ low light ”指示時,才考慮使用增益開關,置於 +9 dB 或 +18 dB ,但此時影象的信噪比會增大,除非特殊光線情況,一般不用。

      注意增益調節後,最好重調一下黑白平衡。

      7. 總黑臺階電平調整。

      攝像機上一般用“ UP ”“ DOWN ”兩個鈕來調整。用“ DISP ”顯示方式開關,直到尋像器上出現臺階電平“ PESTAL LEVEL ”出現,用“ UP ”或“ DOWN ”調整。用監示器觀察調整結果,使影象有適當的對比度。

      用波形監示器調整時,使黑影象電平比清隱電平稍高 35-50mV 。這時可照顧黑暗影象層次,又兼顧了影象的對比度。也能透過 CCU 調節,應注意透過監示器或波形監示器調節適當。

      總黑臺階電平大時,對比度弱,因為這時黑的物體不黑,變成灰色,整個畫面象罩上一層霧,層次不清。反之總黑臺階電平減小時,對比度變強。灰暗的物體會變的更暗,反差加大。

      8. 同步鎖相調整。

      用於演播室聯機情況,需調節攝像機與特技機的 H 相位與 SC 相位。

      其他調整:

      1 )自動黑電平開關( ABL ),用於室外拍攝,當整個影象都很亮,缺少層次時,可把這個開關開啟,電路使黑電平降低一些,從而提高對比度。

      2 )電子快門選擇開關( CCD 式攝像機) " ,用於拍攝高速物體。重放時在慢放影象更清晰。( 537 清晰度掃描開關,用於拍攝不同場頻的監示器)

      (二)錄影機的調整

      由於錄影機與攝像機的連線方式不同以及錄影機的型號不同,調整的方法會有所不同。從連線方式上看,錄影機與攝像機的連線方式有四種:

      ⑴完全攝錄一體機。

      ⑵攝像機與後掛式錄影機連線。

      ⑶攝像機與臺式錄影機連線。

      ⑷攝像機與行動式錄影機連線。

      這裡按照攝像機與行動式錄影機連線方式介紹錄影機的調整。為保證錄製重放的影象質量,首先應檢查錄影機各種選擇開關置於所需位置。如影片輸入選擇,音訊輸入選擇,制式開關。然後對錄影機進行記錄調整或重放調整:

      1. 記錄調整:

      在插入錄影帶之前應檢查空白帶還是已錄帶,如果是已錄帶,應檢查是否帶安全帽,(大 1/2 防抹片),空白帶則最好先跑一遍。

      1 )影片記錄電平的調整:自動、手動。

      當影片選擇開關置於 “自動”位置( AUTO ),影片訊號電平被控制在標準電平上,影片電平指標在藍色刻度的中間位置。

      如需要提高或降低影片電平時,選擇開關置於手動位置( MAN ),調整影片電平控制鈕( VIDEO LEVEL ),影片電平表的指標擺到調整值。注意不要太高,否則信噪比會變差,太低則對比度降低,影象不清晰。

      2 )音訊記錄電平的調整:手動、自動。

      正常音訊記錄時,交將音訊選擇開關置於手動位置,調整音訊電平控制鈕( AUDIO LEVEL ),使音訊電平表指標不超過 0 dB 。

      在聲音太大的現場錄音,將音訊選擇開關置於自動位置以減小失真。

      2. 重放調整:

      1 )噪聲調整:如果影象出現噪聲帶或雪花干擾,可調整跟蹤鈕( TRACKING ),使影象清晰或使跟蹤電平的指標擺到最大( VO-5850 )。

      2 )扭曲調整:如果畫面上部出現扭曲,可調整扭曲旋鈕( SKEW )校正。

      3 )彩色調整:如畫面突然失色或不能正常維持正確的色調,可調整彩色鎖相開關( COLOR CLOCK )使其恢復正常。

      (一)聯接

      1. 外景系統聯接。

      用攝象機電纜將攝象機和行動式錄象機連線起來 , 攝象機就可遙控錄象機的啟停 , 這時行動式錄象機的影片輸入選擇開關 , 應達到攝象機( CAMER )位置 ; 也可以用影片線攝象機的影片訊號連線到錄象機的影片輸入介面 , 這時行動式錄象機的影片輸入選擇開關 , 應達到線路( LINE )位置。音訊訊號有三種方式輸入 , 透過攝象機多芯電纜輸入的話筒訊號 ; 由行動式錄象機輸入的話筒訊號 ; 由行動式錄象機輸入的線路音訊訊號。根據情況將錄象機的音訊輸入選擇開關分別達到攝象機 / 話筒 / 線路( CAMER/MIC/LINE )不同的位置。

      2. 演播室系統聯接。

      將攝象機用多芯電纜與攝象機控制器( CCU )連線起來。

      (二)調整

      接通各裝置電源開關,預熱十分鐘後調整:

      1 、攝像機的各項調整如黑白平衡、中心等。

      2 、演播室內同步調整。

      3 、錄影機視、音訊電平的調整。

      4 、放入錄影帶,按下錄影機的錄影鈕,監示器出現錄影機的電 -- 電影象。

      (三)正式攝錄

      1. 記錄控制:

      攝像機上錄影中 REC 燈亮表示正在記錄。對大 1/2 攝錄一體機應注意看 REC 是否出現。不然有可能正好操作相反,想錄的沒錄上,沒用的錄上了。室內臺式錄象機用手動控制。

      2. 重放檢查:

      多芯電纜與便攜錄影機連線時,可在尋像器檢查所錄影象,或用監示器檢查。

      攝錄一體機也可用尋像器檢查所錄影象。

      室內臺式錄象機用用監示器檢查。

      對於 BETCAM 攝錄一體機可用尋象器檢查,但不能直接從其錄象機上輸出影片訊號到監視器。需要透過彩色重放結合器輸出檢查。

      (四)攝像完畢

      1. 關閉攝像機,蓋好鏡頭蓋。

      2. 取出磁帶,斷開電源,取出電池。

      3. 關閉各機電源,系統邊線取下。

      為了更好地利用攝像機拍攝出質量優良的畫面,攝像人員必須掌握攝像的基本操作要領。

      (一)穩

      拍攝的畫面要保持穩定,消除任何不必要的晃動。如果畫面不穩定,就會給人以不安全的感覺,容易造成視覺疲勞。畫面的穩定是對攝像人員的基本要求。操作時一般多為兩種方式:支架式和手持式。

      1. 支架式:

      即攝像機固定到攝像機三腳架雲臺上,攝像師握住搖把和調焦杆,用眼睛貼近尋像器取景構圖,以此來進行拍攝的方式。

      拍攝時根據拍攝的要求,或攝像人員的高矮,調節三腳架的高低,以及水平。對運動鏡頭拍攝時,應預先將雲臺的鎖釦擰鬆,使攝像機能上下左右搖動。右手握住搖把,靠它牽動攝像機運動進行搖攝。左手調節變焦扣和調焦杆,進行聚焦和變焦工作。

      演播室內使用時通常用攝像機遙控器,遙控器的左把手上有聚焦杆,右把手上有變焦杆,分別由左右手控制。

      利用三腳架拍攝的最大好處就是能獲得穩定的畫面,尤其在使用長焦鏡頭的情況下,也能得到穩定的畫面。因此在電視節目製作中要儘量作用三腳架。

      2. 手持式:

      三腳架支撐拍攝優點是很明顯的,但每換一個地點就重新上卸機,調整高度及水平非常麻煩,而且有時環境條件不允許使用三腳架,這就需要徒手持機進行拍攝,這種情況下,如何保持畫面的穩定呢?

      1 )肩扛的姿勢:又可分為站姿和跪姿

      站姿:肩扛攝象機正對被攝物,兩腳自然分開,重心在兩腳中間。右肩扛著攝像機,右手把在扶手上,並操作電動變焦以及錄影機的啟停。左手放在聚焦環上進行焦點調節,並作為支撐點;右眼貼近尋像器,觀察影象構圖。

      以錄製時,如果鏡頭不長,最好屏住氣,直到錄完一個鏡頭。尤其在長焦狀態時,輕微的呼吸會使畫面產生較大晃動。在搖攝時,要事先選好起幅、落幅,並調整好雙腳的位置,避免最後失去平衡。在移動拍攝時,步幅要均勻,最好用廣角鏡頭。

      跪姿:單腿或雙腿跪立拍攝。攝像機放在肩上,左、右手分工同站姿。通常用於低角度拍攝的場合,如武術表演、體操表演等。

      2 )懷抱姿勢:將攝像機用右手抱在胸前,左手穿過鏡頭下方去握住調焦杆,進行拍攝。這種姿式能使機位更低,用於表現高大或深遠的場合。

      各種手持的姿式,其特點是靈活機動,特別適合於拍攝一些新聞節目,或其他來不及擺佈的專題節目。缺點就是畫面的穩定性差,為此手持時可採取以下幾種措施:

      a :可藉助物體作支撐物。

      b :掌握好呼吸。

      c :多用廣角鏡頭,少用長焦鏡頭。

      (二)準

      準包含三層意思; 1. 構圖準; 2. 聚焦準; 3. 色彩還原要準。

      1. 構圖準。

      取景構圖準這是對準的要求最重要的一個方面,因為聚焦、光圈、白平衡調整都是硬的標準和有固定程式。而取景構圖則不同,自動化程度再高也無法代替攝像人員的取景,實現自動取景。由此可見取景構圖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而構圖的準又包含很多內容,如:

      1 )主體、陪體、前景、後景的佈局安排(佈局)。

      2 )形狀、線條、色彩、質感、立體感等構圖要素的表現(構圖要素)。

      3 )正、側、斜、背;平、仰、俯、頂拍攝角度高度的選擇(機位的選擇)。

      4 )遠、全、中、近、特各種景別的運用(景別選擇)。

      5 )推、拉、搖、移、跟運動鏡頭的拍攝,及起幅落幅的確定(運動技巧的運用)。

      這些都要做到準確、完美。構圖的 “準”能使得畫面更好地表現內容,更富有藝術感染力。

      可以說不管文字稿本如何描述畫面,不管分鏡頭稿本多細緻,也不管導演、攝像事先構圖多周祥,這一切文字的、想象的不具體的東西,都在攝像師取景構圖按動開關後的一段時間內被取景框確定下來,並隨著攝像機的運轉,真實、具體地記錄到磁帶上。

      因此拍攝電視節目是整個攝製過程中最重要的一環,而取景構圖又是攝像中最重要、最主要的部分。

      如何做到構圖的準呢?

      1 )瞭解並掌握構圖、用光、拍攝技巧的基本知識和要求。

      2 )預演:先從尋像器上進行選景、構圖,並運用各種技巧,試演好了再實拍。

      3 )可多選取幾種拍攝角度和拍攝技巧從中選取出最理想的畫面構圖。

      透過多學習、練習,做到又快又準。尤其對於運動鏡頭中起幅和落幅,要做到一次到位,避免來回調整畫面,推、拉、搖、移、跟都是如此。

      2. 聚焦要準。

      拍攝的畫面中主體應是清晰的。對於主體運動(水平方向)或距離遠近的變化(垂直方向),有時需要跟焦點,即隨主體的移動變化而變焦,以保持清晰。聚焦時要趕前不趕後。

      對主、陪體變化的情況,要做好記號,或試驗後再拍,做到一次到位,聚焦清晰。

      對有一定景深要求的畫面,可採用小光圈、短焦距或遠距離拍攝。

      在一般的情況採用 “特寫聚焦法”,即在拍攝時,無論是拍攝遠處還是近處的物體,都要先把鏡頭推到焦距最長的位置,調整聚焦環使影象清晰。因為這時的景深短,調出的焦點準確,然後再拉到所需的位置,進行拍攝。

      在拍攝變焦的推鏡頭時,也應先在長焦時調好聚焦,再回到廣角,從廣角開始推,這樣影象才能整個過程都保持清晰。

      3. 色彩還原準。

      1 )曝光要準:要做到曝光準確,被攝物要有一定的亮度和光比,同時攝像機的光圈和其它控制要適當。

      由於電視攝像系統有一個有限的亮度範圍 20 : 1 ,在這個範圍之內它們能夠接受光線,並且能按光線的相對比例再現出來。

      如果接收的光線不足,影象則產生噪聲,如果光線超過最高限度,影象的細部混為一片。如果被攝物的亮度範圍合適,就可以用一個恰當的光圈,把這一場景的全部影調範圍都包含在光導電(光電轉換)的直線範圍內,得到全部清晰的影象。

      在實際拍攝時,景物的亮度範圍超過攝像管容納的亮度範圍時,就得作出決定,究竟是損失一些陰暗部分的層次呢?還是損失一些光亮部分的層次,還是取折衷值?

      如果我們取陰暗部分的層次,有意捨去一部分亮度細節,可以選取景物暗部曝光,開大光圈進行拍攝。(窗前的人臉)。

      如果我們取光這部分的層次,舍取陰影細節,就縮小光圈來拍攝。(晚上的月亮)。

      如果我們要使景物暗訓和亮部全都呈現清晰,就需要控制景物的亮度範圍。使之正好適合攝像管的範圍,並選取合適的光圈,就能把被攝物的影調層次全部再現出來。(如演播室的布光)。

      總之透過選取適當的光圈和控制被攝景物的亮度範圍,使得拍攝的影象符合要求。

      2 )色彩還原要準:

      影響色彩還原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景物受到不同色溫光線的照射,二是攝像機的白平衡調整及濾色片面的選擇。對於前者在攝像時就要靠合理用光,控制色溫不用不同色溫的光線照明,對後者在拍攝前根據光線條件選擇合適的濾色片進行黑白平衡調整 , 當然如果是有意使畫面偏色則另當別論。

      (三)勻

      “勻”是指運動鏡頭的速度要均勻。

      在拍攝過程,運動的速度不要時快時慢,斷斷續續。起幅、落幅時的加速和減速也應緩慢、均勻。

      如開始動時,應是緩慢起動,為勻加速運動,到一定速度時保持勻速,至落幅時,要慢慢減速,為勻減速。

      推拉時控制好變焦杆,變焦過程中速度均勻。

      搖攝時要控制好,使把手(或機身)的轉動速度均勻。

      移、跟時,控制好移動工具作勻速運動。

      (四)平

      “平”是指畫面中的地平線一定要平,不能傾斜。

      在絕大多數的攝像畫面中,不是有水平線條就是有垂直線條,如果畫面中的這些線條不是歪就是斜,變會給觀眾造成某種錯覺,好象發生了地震似的。這是攝像中的一大忌諱。

      如果是肩扛攝像機操作,應當利用畫面中景物的垂直線,站立的人物或水平線條作為參考,校正尋像器邊框與這些線條相平等,大體就可以做到 “平”的要求。(演示)。

      如果是使用三腳架拍攝,確保畫面地平線的關鍵是擺平三腳架。一般三腳架上有水平儀,可以調整各支架的高度及雲臺,使水泡處於中心位置,攝像機的水平就調好了。(演示)。

      另外在拍攝中需注意的問題:

      1 )避免“拉風箱”“刷牆”式的攝像機運動。

      “拉風箱”就是反覆使用推拉鏡頭。

      “刷牆”是指搖攝時從左到右,從右到左反覆搖拍。

      這些也是初學者易犯的錯誤,這樣拍出的畫面給人的感覺是毫無目的。也是不成熟的表現。

      2 )多錄“ 5 秒鐘”

      在起幅之前,落幅之後,應留有 5-10 秒鐘的靜止畫面,以便為編輯時留有預卷的時間。

      在連續記錄中的鏡頭,如果不停錄影機,可不必留 5-10 秒鐘,留足鏡頭用的時間就可以,預卷時間可用上一鏡頭。

      對於運動鏡頭,起幅多留 5 秒鐘還有兩個好處:一是便於進行“動與動”“靜與靜”編輯;二是能選出靜止鏡頭。

      (一)攝像機與錄影機都要在規定的電壓、溼度、溫度的範圍內工作,在防塵、防震、防磁、防腐等環境條件下使用。

      (二)不要把攝像機鏡頭直接對著強光源和太陽,並避免長時間對著亮度較強的固定物體,以免攝像管區域性燒傷, CCD 攝像機除外。

      (三)攝像機平時要保持水平位置。長時間鏡頭朝上向,會使攝像管中的塵埃落到鈀面上,產生斑點。用後應恢復到水平狀態。

      (四)攝像機使用完畢要斷開電源,關閉光圈,蓋好鏡頭蓋,放於便攜箱內。

      (五)鏡頭與磁鼓不能用手摸,鏡頭只能用鏡頭紙或麂皮擦抹,磁鼓、磁頭只能用麂皮沾酒精、石油醚等沿水平方向清潔。

      (六)攝像機與錄影機外殼不能用酒精、苯類溶劑沖洗,只能用乾布擦抹。

      (七)攝像機在運輸或使用中應避免大的振動,輕拿輕放,尤其三管式攝像機更為重要。

      (八)攝像機與錄影機從陰冷處到熱處,鏡頭與磁鼓會凝聚一些露水,不要急於擦抹,或開機工作,要想辦法將鏡頭與磁鼓露水吹乾,才能工作。

      錄影機有測溼去溼裝置,如果機內潮溼,接通電源後,錄影機的功能鍵不起作用,須十幾分鍾,待露水烘乾,才能正常工作。(家用攝錄機在冬天從室外到室內易發生此故障。)

      (九)錄影時不要經常或長時間使用暫停鍵,否則容易損壞磁鼓、磁頭及磁帶。

      家用攝錄一體機有 6 分鐘自動保護功能,即暫停時間超過 6 分鐘,自動停機。為此在課堂實況錄製時兩臺攝像機中都要放上磁帶,始終記錄,否則訊號會因 6 分鐘保持而中斷。

      3/4 錄影機也有 8 分鐘的自動保護功能。

      1、注意防潮

      潮溼是攝像機的大敵,高度的潮溼會造成攝像機內部的金屬部分生鏽,電路部分短路,鏡頭部分的鏡片發黴等,極端情況會在磁鼓表面形成水珠,此時如果放入磁帶的話磁帶會貼上在磁鼓上,隨著磁鼓的高速旋轉而將磁帶和機器同時損壞。因此攝像機應隨時注意防潮,在存放攝像機的包裡最好能放一點防潮劑。冬天將攝像機從寒冷的環境帶入溫暖的環境裡是最好將機器放置30分鐘再使用。在海邊河邊以及雨天使用時應避免機器濺水。

      2、注意防振

      振動會對攝像機的機械部分產生不良影響。現在的數字攝像機機械部分十分精密,有的機械元件厚度不到0.5毫米,而其導柱的定位精度是以微米計算的,因此較強烈的振動有時會造成機械錯位,甚至電路板鬆脫。因此使用時應儘量避免強烈的振動,特別要防止機器摔到地上。

      3、注意防塵

      攝像機的磁鼓都比較小,而且轉速高,特別是數字攝像機,其磁鼓轉速高達每分鐘9000轉,這樣高的轉速,如果磁頭遇到機內的灰塵,有時會受到損害;同時,機器裡的灰塵會造成磁頭的瞬時堵塞而影響拍攝的影象質量。因此攝像機使用時應注意防塵,儘量避免在如風沙天氣這樣的高灰塵環境下使用。

      4、注意防電擊

      咋聽起來有點不可思意,攝像機還能被電擊?的確如此。攝像機不同於其他家電,要經常地與監視裝置如電視,記錄裝置如錄影機進行連線,現在的數字攝像機還經常如計算機的進行連線。如果在連線過程中,所連線的裝置漏電,那麼在連線的過程中極易將攝像機燒燬,嚴重時甚至會造成攝像機報廢!因此連線上述裝置時最好能在其電源插頭拔掉的情況下進行,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5、數字攝像機不要長時間連續使用

      使用數字攝像機的人可能都有這樣的感覺,機器使用時間長了以後機器往往很熱,有的地方簡直就是發燙,這是由於數字攝像機裡擁有大量的數位電路,這些電路在工作時會產生大量的熱量,且數字機結構緊湊,產生的熱量不易散失。過多的熱量積累會對電路部分的焊接部分造成不良影響。因此數字攝像機使用一段時間後應關掉電源,讓機器冷卻一下再使用。

      6、注意 防磁

      數碼攝像機、錄影帶都應避免在有強大電磁場的地方操作和儲存。太接近磁場強的地方會使攝取的影象變形或變色。

      7、注意防高溫

      使用時不要用布等覆蓋物蓋住數碼攝像機,否則將使機器工作時散熱不良,內部過度積熱而產生故障夏天,數碼攝像機放在汽車內時,要注意開門窗或開空調,否則溫度容易升到超過50℃,造成機器損壞。

      高溫環境裡拍攝時間不能太長,每拍幾個鏡頭,就應把數碼攝像機拿到通風陰涼的地方降溫。在對著高溫發熱物體拍攝時,不能靠得太近,防止高溫輻射能對數碼攝像機的傷害。在高溫下拍攝時,如果影象出現白色斑點,這是因為CCD(電荷耦合器)數碼攝像機在很高溫度下使用出現的特性。並非故障,當溫度降低後自然會消除。

      8、注意 防結露

      當數碼攝像機由溫度低的地方移到溫度高的地方時,磁鼓和導帶機構可能會結露。當結露發生時,有的數碼攝像機會出現“HUMID”結露顯示,數碼攝像機除裝取磁帶功能正常外,其他功能均不起作用,並有報警聲音響起。此時,應該立即停止工作,放到乾燥的環境中,待結露完全消除後,方可使用。筆者地處福建,大家也知道南方比較潮溼,使用CANON XL1s一段時間後也出現此問題,後來馬上買了一個乾燥箱,放了幾天結露才消除。

      9、注意 防強光

      儘量避免把數碼攝像機鏡頭直接對著強烈的Sunny和其他強光,強光有可能燒燬攝像器件。也不要讓數碼攝像機的目鏡直接對著太陽,目鏡透鏡能聚集太Sunny線而熔化取景鏡內部的器件。當拍攝較光亮的物體時,如燈炮,光點將生產垂直拖尾,這也是CCD數碼攝像機的特徵,不是故障。

      10、注意使用指定電源電池

      不管在什麼情況下,都不要使用廠家指定的外接電源以及電池以外的供電裝置進行供電。特別是市場上銷售的一些電池,電瓶,儘管其標稱的電壓符合攝像機的供電要求,但一些電池剛剛充滿時的空載電壓很高,在接入攝像機的瞬間極易將機器燒燬。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認為最好笑的笑話是哪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