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康乾時期歐洲完成工業革命,經濟,科技高速發展,清朝遠遠落後
7
回覆列表
  • 1 # 哇倒

    這個盛世我認為是要按朝代和地域比較的。相比較清中後期積貧積弱來看,肯定是盛世,可是與漢唐萬國來朝,引領世界經濟文化的開放包容氣勢來說,就不能說是盛世了。如果放眼全球,同時代的歐洲各國都開始了工業革命,探索新大陸,這樣比更不能稱之為盛世,甚至可以說是固步自封,停滯不前。所以說,被津津樂道的康乾盛世是要打引號的。

  • 2 # 幕後盒子

    康乾盛世有一定的時代侷限性,清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與其說是盛世,不如說是封建王朝的迴光返照。不可否認的是康乾時期社會得到極大的發展,人口、經濟、國土、社會穩定性把封建王朝推向極致。但是也是這一時期對內大興文字獄,禁錮思想,愚化國民,實行民族壓迫。對外閉關鎖國,盲目尊大,統治者故步自封的背後卻是老百姓的餓殍遍野!放眼世界,西方列強早已進行深入的改革。重視科學技術,鼓勵工商業,進入工業革命時期,社會得到跨步式的發展。康乾時期的社會相對於之前的明王朝只有量沒有質的變化,明朝時期就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甚至比西方還要早。康乾作為一個不符合社會發展規律的盛世註定是一個悲哀!

  • 3 # 網路戰狼已上線

    在那個歷史時期,對比同時代的國家是可以說得上盛世。康乾時代生產力水平,科技,軍事實力等都是極為強勢先進的,說它是盛世也不為過。不要用現在的標準去評價過去的人或事,不足之處在哪個歷史時期都存在。

  • 4 # 縱橫國史

    在中國歷史上,但凡是政治開明、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昌盛之時,後世歷史學家都會冠之以“某某盛世”、“某某之治”等美好名詞。例如,西漢初期因奉行“黃老之術”而使得經濟飛速發展,史稱“文景之治”;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大力改革,恢復生產,史稱“光武中興”或“光武之治”;隋朝初年,文帝楊堅勤政、節約、打擊貪腐,國力強盛,史稱“開皇之治”;唐朝初年,李世民著力恢復經濟,獎勵農耕,虛心納諫,史稱“貞觀之治”;經過武則天、唐玄宗等勵精圖治,整肅朝綱,唐朝國力達到頂峰,史稱“開元盛世”;明朝初年,洪武大帝整肅貪腐,永樂大帝五徵漠北、下西洋、徵安南,國力達到頂峰,史稱“永樂盛世”,後來還有“仁宣之治”、“嘉靖盛世”、“萬曆中興”等小輝煌時期。

    可以說,中國歷史上從不缺乏“盛世”。不過,相對於上述“盛世”而言,清朝時期的“康乾盛世”可謂是家戶喻曉,這主要是得益於近段時間以來清宮劇之氾濫,如《還珠格格》、《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康乾盛世》、《延禧攻略》、《如懿傳》,等等。為此,許多人都覺得,大清朝的“康乾盛世”應該是中國史上最強盛時期,堪比漢唐繁榮。

    北韓使臣金昌業評價康熙時期:“其享五十年太平,宜矣!”

    蔡濟恭評價:“問一世俱享六紀治平,而乾隆比康熙尤盛焉。即位之時,已為二十五歲,且即位回甲之年,傳位於儲嗣者,求之往牒,亦未之見也。”

    民國史學家蕭一山評康乾盛世說:“聖祖六十一年,文治武功,蔚然可觀。以其有好學不倦之精神,寬大愛民之治術,謹事惜時,深耕易耨,為清朝培植良好之根基。”

    乾隆帝自評:“比年以來西域大奏膚功,國家勢當全盛”,“方今國家全盛,府庫充盈。”

    戶部右侍郎于敏中直言:“覲光揚烈,繼祖宗未經之宏規;轢古凌今,覲史冊罕逢之盛世。”

    從上述評價可知,大清的“康乾盛世”還是蠻有市場,許多人都是捧得很高,例如民國清史專家蕭一山。

    自己人歌頌“康乾盛世”,自然有一定道理,但未免帶有主觀色彩。那麼,當時的歐洲人是如何評價“康乾盛世”呢?是覺得大清帝國超級無敵強悍,還是自欺欺人,自吹自擂呢?

    法國傳教士喬治·安森說:“中國是世界上資源最富饒、經濟最富裕的國家,中國皇帝之崇高、官員之福利超出世界上的一切國家。歐洲人因能買到中國商品而感到無比自豪。”

    俄國傳教士John Bil說:“除了保障生活溫飽的必需品外,華人也會有大量的生活結餘,特別是水果和其他各種各樣的物品,過於繁雜我就不在這裡一一贅述了。”

    啟蒙思想家伏爾泰則更是推崇中國文化,將室內耶穌畫像換成孔子,對乾隆帝也是萬分景仰。

    英國使者馬戛爾尼勳爵評價:

    1、“自從北方或滿洲韃靼征服以來,至少在過去15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確切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變成半野蠻人”。

    2、“貧窮、饑荒 、棄嬰、民變、兵禍遍地,貧富差距明顯。”

    馬克思評價:“一個人口幾乎占人類三分之一的大帝國,不顧時勢,安於現狀,人為地隔絕於世並因此竭力以天朝盡善盡美的幻想自欺。”

    從上述可知,對於大清朝的“康乾盛世”,歐洲人是褒貶不一。在沙俄、法華人眼裡,大清朝就是當時世界上最繁榮、最富裕、最開明、最強盛的帝國;而在英華人眼中,所謂的“康乾盛世”就是乞丐遍地,貧窮落後,社會停滯不前,國民愚昧無知。

    被後人歌頌的“康乾盛世”,英華人對其評價之所以如此低下,主要原因如下:

    首先、所謂的“康乾盛世”,實際問題多多,沒後世說的這麼好

    熟悉中國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清王朝的“康乾盛世”水分太多,唯一符合盛世標準的,估計就是人口比較多了,康乾時期1億,乾隆則是3億多。在政治上,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極力強化君主專制,將大臣當成奴才使喚。在經濟上,實行“閉關鎖國”、“重農抑商”,阻礙了自明朝中後期以來便蓬勃發展的商品經濟和資本主義萌芽,並將中國隔絕在世界潮流之外。思想文化上,嚴厲推行“文字獄”,禁錮思想,限制言論自由,迫害知識分子,打斷了讀書人的“脊樑骨”,以致考據學氾濫成災,文化界精英都去幹“考古”,思想死氣沉沉。民族上,沒有處理好民族之間的關係,滿族享受特權,滿漢分居,互不通婚,有時還搞民族迫害。人民生活上,因土地兼併,外貿不暢,人民生活困難,溫飽難以解決。馬戛爾尼使團來華時,發現北京城到處是乞丐,使團丟棄的死豬、死鴨,沿途居民竟然爭相搶奪而食,還為此感謝使團“皇恩浩蕩”。

    再則,當時大清帝國已經落伍於世界,大英帝國則蒸蒸日上

    1644年5月,多爾袞勾結吳三桂在山海關擊敗李自成大順軍,而後進入北京,宣佈繼承明朝衣缽,做華夏大地新一代主人。與此同時,遠在地球西邊的英倫三島也經歷一場戰爭,即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同樣的時間點,大清王朝入主中原後,建立的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體,繼續過著小農式的生活;英倫三島則建立了君主立憲政體,確立“議會至上”原則,過著現代人生活。此後,英國出現工業革命,使用大機器替代手工生產,生產效率得到極大提高。伴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英國抓住機遇發展,組建海軍,對外擴張,搶佔殖民地,向世界各地開拓市場,從而成為首屈一指的強國。反觀大清,自我封閉,昧於世界大勢,一步步走向衰敗,最終任人宰割。

    總而言之,清朝入關後,世界大勢已經發生鉅變,西方世界正在崛起,在此背景下出現的“康乾盛世”雖然有值得讚頌之處,但在各項指標上已經遠遠落後於同一時期的歐洲。所以,在英華人看來,“康乾盛世”名不副實;統治者保守,民眾愚昧,底層人民生活困苦,乞丐遍地。

  • 5 # 吟詩作亂

    建議看一下張宏傑老師的鉅著<<飢餓的盛世>>,其中對滿清韃子的虛偽狡詐殘忍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並且對所謂的明君乾隆的卑劣人格進行了很透徹的剖析。

  • 6 # 風嬙遙度天際

    盛世或曰治世,是古代中國的政權狀態和里程碑之一。盛世指在政權管治下,國家和社會達到空前的興盛,人民安居樂業。

    治世的君王都採用王道或王霸之道管治國家。值得注意的是,東周-春秋戰國;三國-魏晉南北朝和五代-遼宋夏金時期因為局勢太亂,頻繁戰爭,所以沒有盛世。因某些原因使政權受重大打擊,盛世不能延續,則逐漸轉入亂世,或由中興再造輝煌。

    所謂盛世即一個國家內政外交均有建樹時的狀況:內政方面,政治清明、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思想活躍、科技發達;外交方面,國際影響力大、對外貿易交流頻繁、武力強大等。《資治通鑑·唐文宗太和六年》載: “會上御延英,謂宰相曰:‘天下何時當太平,卿等亦有意於此乎?’僧孺對曰:‘太平無象。今四夷不至交侵,百姓不至流散,雖非至理,亦謂小康。陛下若別求太平,非臣等所及。’”

    盛世的界定,傳統上一般為以下標準:

    軍事空前強大

    經濟空前繁榮

    政治空前清明

    此外,亦有人提出以下要點:

    科技空前發達

    對外交流空前活躍

  • 7 # 舒心暢亦

    康乾盛世又稱康雍乾盛世、康雍乾之治、康乾之治,是中國古代封建王朝的最後一個盛世。 該時期經歷了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三十四年,是清朝統治的最高峰,在此期間,中國社會在封建體系下達到極致,改革最多,國力最強,社會穩定,經濟快速發展,人口增長迅速,疆域遼闊。

    康乾盛世國土遼闊,人口眾多。中國清朝政府統一蒙古、東北、新疆、西藏、臺灣,奠定了如今中國的版圖,實現了中華民族的大一統。 透過攤丁入畝、官紳一體當差納糧、火耗歸公等一列改革和發明推廣御稻、雙季稻等高產作物,增加了國家的收入,減輕人民的負擔,華人口歷史上首次破億,並連破三億。為華人口大國打下基礎。廢除賤籍制度,解放了社會最底層階級的百姓,子孫代代不得翻身的命運。

    盛世局面下隱藏著巨大危機,政治的腐敗與社會矛盾愈演愈烈,各種衰敗之象逐步顯露出來,而清廷社會統治和管理能力日漸衰微。

  • 8 # 寫天下

    康乾盛世完全就是冠冕堂皇,自欺欺人而已,就算不和當時西方列強比,就和中國歷史上的朝代都不能比,唯一能說的也就是人口超了3億了。春秋戰國時期,耕地2.3億畝,那時的老百姓,人均佔有糧食620市斤,而康乾盛世那時,耕地面積10億畝,而人均糧食只有不到800市斤,你們可能會說那人口變多了啊,少點正常,可是看看明朝,和清朝人差不多,耕地也是10億畝,但是人均糧食1200市斤,這完全不能比。不說吃喝,清朝之後大搞文字獄,停止軍事科技發展,所謂的康乾盛世,只是吹捧,自欺欺人而已,沒有實際意義,無論國內國外都不能比,落後當時的西方列國不是一點兩點。

  • 9 # 窗外飛雪無

    那就要看從哪個角度去看了

    縱向對比來看,與過去歷朝歷代相比,無論人口規模還是經濟與科技都是超越歷代的,且國內無大的戰亂,高產作物的普及,糧食生產有了保障,百姓到是也能生活祥和安定,從這個角度來看可以算是個盛世。

    橫向對比來看,那就算不上是盛世了,西方完成工業革命,無論是經濟,教育,科技等各方面都大大領先同時期的清朝。

    由於滿清政府自身的侷限性和封建社會的侷限性,康乾盛世,只是封建時代的迴光返照,末日餘暉罷了,沒什麼好稱讚驕傲的。

  • 10 # 風情漸漸依舊

    中國歷史上出現過多次盛世,其中康乾盛世也是一個代表時期,清朝為華夏版圖擴張,也是奮發圖強,而後世的專家學者對清朝康乾盛世的讚美,輝煌歷史也不絕於耳。康乾盛世起於康熙二十年1681年平三番之亂,止於嘉慶元年1796年白蓮爆發戰亂持續時間長達一百一十五年,觀察歷史就會察覺,所謂的盛世只是徒有其名。所謂的康乾盛世中的盛世要求是在是太低了。

    對於盛世不應該用國土面積還有對外戰爭去衡量,用思想文化,科技創新,還有人民的保暖能力去衡量一個帝國是否繁榮。清朝入關之初,就掐斷了明朝思想文化浪潮,所謂的“康乾盛世”,也是文字獄最慘烈的時期,文人學士在文字中稍露不滿,就動輒得咎。文字獄的盛行,在思想文化領域造成嚴重的禁錮,特別是編撰四庫全書,又毀掉了數量更多的古籍,形同文化史上的一次浩劫,如果思想文化上沒有一個發展的未來,百姓都如同行屍走肉,談何盛世?

    其次就是受文字獄和閉關鎖國的衝擊影響,科學技術加速衰落,特別是火器火藥的研製,為了更好的奴役漢族,把火器棄之不用,以至於鴉片戰爭爆發火器技術還是承襲前明的製作工藝,火炮技術依然停留明末清初水平,然而康熙,乾隆都見識過西方的科學文化還有革命產物,但是禁止西方科學技術在民間流傳。因此在整個清朝,西方科學技術並未在中華大地有任何影響。

    而民間的溫飽問題,從乾隆五十五年順利突破三億大關,人口增長並不代表百姓富裕,從雍正取消人頭稅開始百姓就不怕人口多稅收重,多生幾個孩子對於勞碌大眾來說就是勞動力,而在明中後期引進來的甘薯,玉米高產高效的作物大片種植,間接緩解了康乾盛世中因為人口增長導致的糧食緊缺的問題。

    康乾盛世看似龐大的帝國,其實中國畢竟是一個農耕國家,沒有工業革命,也沒有科學技術,國家的產量都是靠人口基數堆上去的,擁有三億人口的大國,大多數財富都掌握在統治階級手中,從清末一系列的不平等條約的賠款中,不難看出大清的財富,可是在最底層人民都生活在水生火熱之中。作為滿清皇族更害怕西方科學文化湧入中國,停滯了華夏的發展,為後世埋下了喪國辱權的後患,為教化奴役漢族所謂的盛世也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你日常生活中喜歡吃什麼,不想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