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安居西安

    歷史上最有作為的皇帝——楊廣

    我們都知道荒淫無道的隋煬帝,弒父殺兄,而且好色的他連嫂嫂也不放過,這簡直是赤裸裸的昏君呀。

    據《資治通鑑》載,在仁壽四年七月,隋文帝臥病在床,楊廣於是寫信給楊素,請教如何處理隋文帝后事和自己登基事宜。不料送信人誤將楊素的回信送至了隋文帝手上。隋文帝大怒,隨即宣楊廣入宮,要當面責問他。正在此時,宣華夫人陳氏也哭訴楊廣在她來途中意圖非禮她,使隋文帝頓悟,拍床大罵:“畜生何足付大事!獨孤誤我!”急忙命人傳大臣柳述、元巖草擬詔書,廢黜楊廣,重立楊勇為太子。楊廣得知後將柳述、元巖抓入獄,並讓右庶子張衡入隋文帝寢殿侍疾並將隋文帝周圍的侍從打發走。不久隋文帝便駕崩。

    自此隋煬帝開始登上政治權利的中心,開始實現自己的政治報復,可以說從來沒有個一個皇帝有楊廣如此的雄才大略。

    第一件事便是修建京杭大運河,全長1797千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完成與隋朝,隋煬帝楊廣動用了二百萬人才修通京杭大運河,那麼為什麼要修建京杭大運河呢?最通俗的一種說法就是隋煬帝為了得到江南的美女方便,當然這是理由的一種,可是根本站不住腳,如果真的為了美色,沒必要耗費這麼大的精力和人力。

    實際上隋煬帝修建京杭大運河是為了打通南北的水路交通,也為了自己以後遠征高句麗而做準備。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保證河北地區農業的灌溉,保證農業生產的收成。所以說隋煬帝修建運河實際上為了交通和農業的發展。

    第二件事,首創進士科,在唐朝的時候特別重視。在隋朝之前,朝廷選官的制度從來沒有公平的,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度,漢朝實行察舉制,周朝是世襲制,你是貴族,永遠都是貴族,平民永遠是平民。

    到了隋朝,隋文帝楊廣首創科舉制度,讓普通的讀書人有了一次公平的考試,類似於我們今天的高考和中考,雖然不能說是絕對的公平,但是給了絕大多數讀書人一個公平的機會,到了隋煬帝時期,他改進了科舉制,首創進士科, 唐代特受重視。以後其他科目僅存空名,無足輕重,進士科遂成為科舉制度中的唯一科目。由此可見隋煬帝在人才的選撥上有自己獨有的見解。

    第三件事,三徵高句麗,很多人說這是隋煬帝楊廣窮兵黷武的最好見證。實際上這也是隋煬帝開疆擴土的最好證明,當時的高句麗不願意給隋朝進貢來朝,這引發了隋煬帝的不滿,於是隋煬帝御駕親征,前兩次都獲得了勝利,但是高句麗降了復叛,第三次的時候,非要消滅高句麗的時候,國內發生了叛變,於是不得不以失敗而告終。

    而再次之外隋煬帝統一了度量衡。遷都洛陽,親征吐谷渾,設定西海、河源、鄯善、且末四郡。

    隋煬帝終究是跨了太大的步子,當時的經濟能力地下,連年征戰,名不聊生,叛亂四起,晚年的隋煬帝自暴自棄,整日尋歡作樂。前半生的楊廣是完美的,可失敗之後,心灰意冷的隋煬帝鬱郁不得志,而身邊的可信任的人沒有。

    大業十四年(618年)三月,以宇文化及為首的 將軍發動病變,令狐行達將其縊弒,時年五十歲。

    楊廣雖然失敗了,但是為後世留下了京杭大運河,進士科等推進歷史的進步的措施,但是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不適合做這麼大的邁步,但是不得不承認楊廣是歷史上少有的幾個有作為的皇帝之一。

  • 2 # 誰是誰非誰知道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隋煬帝楊廣

    隋煬帝楊廣(569年—618年),本名楊英,字阿[mó,上麻下女(一作阿摐),弘農華陰(今陝西華陰市)人。隋朝第二位皇帝(604—618年在位),隋文帝楊堅與文獻皇后獨孤伽羅嫡次子。

    美姿儀,少聰慧,初封雁門郡公。開皇元年(581年),冊立為晉王,率軍消滅陳朝,陰謀奪嫡事宜。開皇二十年(600年),冊立為皇太子。仁壽四年(604年)七月,正式即位。在位期間,修隋朝大運河,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洛陽,改州為郡;改度量衡依古式;頻繁發動戰爭,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引發全國範圍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

    在後人的歷史評價中,隋煬帝楊廣往往都是以負面的形象出現。他荒淫無度,三徵高麗開鑿大運河導致民不聊生,最後天下英雄群起而攻之,最終落得個亡國之君的下場。

    但是他真的如我們想象的這樣嗎?開鑿大運河難道僅僅只有勞民傷財嗎

    他下令開挖修建南北“大運河”,將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海河連線起來。如此浩大的工程,利於千秋萬代。

    大運河對於中國來說遠比長城對於中國更重要。它連線黃河流域長江流域,連線了兩個文明。

    大運河以洛陽為中心,北達涿郡,南至餘杭,全長兩千多公里,是古代最長的運河。它的開通,大大促進了中國南北經濟的交流。正如袁崇煥所做的詩中寫到“辛苦後人知”

    此外,隋煬帝還有其它功績:

    1、實施政治改革。

    2、營建東都洛陽。

    3、開發暢通絲綢之路。

    4、創立朝貢體系。

    5、開創科舉重視教育。

    6、親征吐谷渾。

    7、三徵高句麗。

    不可否認,這些功績在當時的確大大加重了封建人民的負擔,但是這的確是利在千秋的偉大功績,以往帝皇只需完成一件便可百世流芳,但是隋煬帝卻操之過急最終落了個荒淫無度的昏君形象留給後人,著實讓人痛心

    

  • 3 # 九州刺史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歷史上大多數身死國滅的君王一樣,被後世廣泛批評。荒淫無度、窮奢極欲、大興土木,造成民不聊生,以至於王朝各地揭竿而起,最終成為這個只有三十多年曆程新王朝的葬送者。

    1.楊廣弒兄殺父,得位不正

    隋文帝在位晚期,對幾個兒子頗為憂心,先是獨孤皇后認為太子楊勇無德,而楊廣善於粉飾自己,並且在父母及群臣間表現出仁德的形象,所以隋文帝廢掉楊勇,改立楊廣。後來,一次文帝寵妃早晨剛起身,被突然進來的楊廣調戲,文帝知道後大為不悅,決定召回楊勇,廢掉楊廣,可這時候的文帝已經虛弱不堪,朝廷大權掌握在楊廣及其黨羽手中。所以,楊廣先是謀殺文帝繼位,而後將自己的兄弟一個個除掉,從而成為帝國的統治者。

    從這一過程中可以看出,楊廣是一個權利慾極重的人,為了權利可以不擇手段。另外,父親還在世的時候,在寢宮門外,就敢公然調戲自己父皇的妃嬪,可見楊廣是一個人品低劣之人。這也是他後期做出各種荒誕事件的證明。

    2.大興土木,修建運河

    對於隋煬帝修建運河,歷來有多種說法。一種認為,隋煬帝荒淫好色,修建運河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便於自己巡遊享樂。另一種說法是,隋朝時期,南方地區經濟上得到了極大的發展,而北方由於連年戰火,經濟發展受到限制。到了隋煬帝時期,南北方之間的經濟交往日益頻繁,現有的運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現狀,所以楊廣才下令開鑿運河。但無論怎樣,開鑿運河是事實。在當時的生產力水平下逐漸如此的運河,必將是一場舉全國之力的浩大工程。另外,楊廣還曾修建四十餘座行宮,供自己出巡居住,這也是一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的工程。所以,隋煬帝在位期間興建的各項工程,對民眾負擔的加重是事實。

    3.連年征戰,民不聊生

    楊廣在位期間,西征吐谷渾、三徵高句麗,短短十幾年的在位時間,幾乎對外戰爭不斷。這一方面是因為楊廣好勝心極強,從他對權利的渴望就能看出來,試圖成為漢武帝一般開疆拓土的一代雄主。另外,楊廣得位不正,他一繼位,便需要對外戰爭的勝利來展現自己的雄才偉略,從而鞏固自己的統治。

    總之,無論史書怎麼篡改,楊廣在位期間確實給民眾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青壯年不是被徵召到戰場,就是抓去挖運河、修宮殿,農民不事傢桑,這才使得民不聊生,各地紛紛舉兵反叛。

  • 4 # 二十一世紀新搜神記

    正相反,不是嚴重抹黑,是嚴重洗白。

    畢竟,十四年搞垮世界上最強大國家的“功勳”就在那裡,再怎麼批判也不為過。但是受各種因素影響,現在網上興起了一股吹捧楊廣的熱潮。特徵就是大開腦洞,罔顧事實,混淆是非,一門心思的胡吹。不把一個虛偽做作的昏君吹成千古一帝好像就不懂歷史。真的是可氣可笑。

    不說別的,就這個問題中某位答友提供的“煬帝功勞”就是不真實的。

    一,所謂“煬帝開科舉”,事實上即使以最寬鬆的標準,煬帝也不是科舉的開創者。煬帝對科舉制度的可能貢獻在於重要的“進士科”很可能開始於他的統治時期。但沒發現任何相關文告。所有的證據都來自一部叫《大唐新語》的古典小說。說白了就是“一切榮譽歸於領導”。

    其實煬帝時代是科舉的一個節點,科舉起源於漢代的“察舉制”,歷經歷代發展,梁武帝、隋文帝都對科舉做出過貢獻。隋煬帝的作用雖然不能說沒有,但並不突出。然而他對科舉有多少貢獻幾乎無法具體考證。也許他對其有一些貢獻,但那是在回覆統一的帝國內部對人才選拔機制的正常調整。事實並不突出。並沒有他提拔寒門人士的記載。所以會吹成這樣,就是現代人腦補。事實上即使是在高門大族壟斷官吏階級的兩晉南北朝時期,寒門上升之路也沒有完全斷絕。根本不是某些人臆想那樣,是隋煬帝心繫百姓,開了科舉之門,才給寒門以希望。

    第二,煬帝徵高麗。能夠把徵高麗的慘敗當成功勞和吹“中國足球永不言敗”何異?真正喪師辱國,大隋將士的屍骨被敵人築成耀武揚威的“京觀”,後來李世民才安葬了他們。這樣有何功可言?不過牽強附會強行洗白而已。幾次征伐的失敗不是說高句麗人有多麼強大,而是不懂戰場的煬帝瞎指揮,拿開運河那套來用兵。不顧現實硬要拼湊“百萬大軍”。最後是糟糕的後勤使軍隊崩潰。

    必須說,煬帝不會用兵是一貫性的。雖然他曾經多次擔任軍隊名義上的統帥,但實際並沒有幾次真正的指揮記載。幾乎都是打“順風仗”。稍微艱難一點點戰鬥沒有參與並獲勝的記載。為此,很多人在故意忽略煬帝糟糕的軍事才能同時極力吹噓煬帝的“戰略眼光”,惡意混淆李世民徵高麗沒有取得戰略目標和軍事失敗的界限。但他們根本回答不了這樣一個事實,那就是如此有“戰略眼光”的煬帝,為什麼僅僅十四年就亡國?中國歷史上這樣的昏君也少見。有人說隋煬帝是為了子孫後代徵高麗,問題他自己的十四年都過不下去,說什麼子孫?

    第三,就是被吹成“功在千秋”的運河了。很多人根本分不清隋唐大運河和京杭大運河。只知道吹捧楊廣。當然,就楊廣的個人形象和名氣,當運河代言人是沒問題的。可這是歷史事實嗎?他被吹捧為運河的開創者或者建設者,事實上卻可能根本不是。現在被認可的史料只能證明,在他當政時開挖了運河,但事實上他對運河的貢獻可能還沒他的父親楊堅重要。他的大運河幾乎到隋末就不能用了,所以能用到唐末那是因為不斷的改建,“流淌至今”的是元運河!所以楊廣修運河有名這其實是因為動靜最大,價效比十分糟糕。現在吹捧楊廣太過頭的,沒幾個從實際角度研究過楊廣本人,個個一上來就是“大運河偉大”、“功在千秋”,甚至有人要把楊廣打造成“千古一帝 ”。這讓人感覺很荒謬。有幾個研究過楊廣這個人?全部研究的是這條河。他們口中開科舉開運河的煬帝極其不真實。比說說他開運河的,沒幾個考慮到運河的施工問題。開河資金來自哪?是否能夠更經濟的施工?他們幾乎不關心這些實際問題。例如傳說中因吃小孩被殺的開河總管麻叔謀,是否真的存在,他們考證過沒有?如果說煬帝 因為運河而功在千秋。那麼直接因為運河而死的麻叔謀是不是更偉大?他不過吃了 幾個孩子,害死的人有煬帝多嗎?為什麼這些歌頌煬帝的人不轉而歌頌麻叔謀 ?

    說到底,運河偉大不等於楊廣偉大。打個ci方,某個投資人讓你投資一個專案,這個專案是良性的,可以賺錢,但是卻被這個投資人搞砸了,那麼,這個投資人可以稱之為好嗎?

    煬帝的一生本來就是無功有過問題,而且符合這人一向作風,這不是我突發奇想的。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看《南北戰爭三百年》。裡面提到煬帝在平陳時的下作勾當。絕對符合此人一貫驕狂的作風。那就是以天下之勢為自己長臉 ,為此不惜以國家民族前途命運為代價。 必須說明的是,《南北戰爭三百年》是分析中國古代軍事藝術的文章,不是小說,一切從實戰角度出發,因此黑楊廣的可能性極少。

    那麼題主可能有疑問了,既然這樣,為什麼說煬帝好話的人這麼多呢?其實有句話“一切的歷史都是當代史”。對於某些歷史人物,他們就是靶子,某些勢力要以他們為藉口實現自己的主張。簡單的說,就是煬帝真正是個什麼的人其實一點也不重要,關鍵是某些人像透過煬帝實現自己的目的。比如大運河申遺,就需要一個英明的煬帝了,因為這樣才有悠久的歷史,才有如雷貫耳的名氣。可惜明白這一點的人很少,絕大多數是人云亦云。又或者是為了彰顯自己學識,不動腦筋瞎吹。這樣的大環境下,就事論事不被認為幼稚就被認為迂腐。大不了來一句:史書被李世民改過。

    還有人秉承“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邏輯,得出煬帝是被唐朝抹黑的結論。這其實是很幼稚的觀點。就以唐朝為例,很多失敗者,如竇建德,杜伏威,劉黑闥等人,他們是失敗者,他們甚至是被李世民擊敗的,可他們的名聲並不差。很多人現在還被歌頌為英雄。由是可見,“失敗者”並不是煬帝聲名狼藉的理由。

    要編造歷史,最主要還是靠腦補,例如史書一沒記載隋煬帝對科舉的具體貢獻二沒說因為科舉這事煬帝和大臣和世家有啥衝突。三沒說世家反對科舉。四沒說煬帝透過科舉提拔了任何寒門子弟。五沒有任何透過科舉提拔的寒門子弟對世家集團造成威脅的記載。六是以科舉提拔的文宮和皇帝最忌諱的軍功集團八竿子打不著。七是根本沒一個以科舉出仕的人對煬帝表示過好感。八是從楊廣的生活軌跡來看根本不見半點與寒門的交集甚至“禮賢下士”的模樣。這都能被說成“煬帝因為開科舉被世家推翻”,這裡面真不知道被現代人腦補了多少成分。

    現在吹捧煬帝的很多人已經走火入魔了,甚至編造出“隋朝的糧食吃到唐朝”這樣的違背常理的神話。事實上,只要細讀原文就可以發現,其實“二十年沒有用完”的是物資,而不是糧食,這隻能說某些人的古文水平真是感人。我還曾經見到過有人把楊堅的功績張冠李戴放在楊廣頭上。奇葩的是他列出了原文,於是我一眼看出上面寫的是“文帝”。

    再舉一個例子。但凡吹捧楊廣的。多半會提到這句詩《汴河懷古》,裡面有言:“至今千里賴通波。”“共禹論功不讓多”,就說作者歌頌楊廣,可他自動忽略了,這詩還有六句呢!

    當年明月在《明朝的那些事兒》裡,把好人和好皇帝的標準分開了。好人是對他人好,不整人。好皇帝是對國家好,使國家富強。有的皇帝是好人,不是好皇帝。如宋仁宗。有的皇帝是好皇帝。不是好人,如永樂帝。但如果有人在位的時候搞的民不聊生,甚至亡國。私德也不佳,往最好的來說也是坑哥能手。對外戰爭勝少敗多,經濟管理一塌糊塗。這樣的傢伙就憑一條死後多年才發揮良好作用的運河(還不知道他具體為這條河做了什麼。)也可以稱為“好皇帝”?這標準也太低了吧!

    客觀來說,隋煬帝就沒有被抹黑嗎?其實還是有的,比如他的“弒父”,真的查無實據,於理不合。他的“好色”,實際上可能是其罹患糖尿病後的病理反應,歷史上很多名人如司馬相如、韓愈也有同樣的“好色”之名。但是這些“抹黑”多少有點現實基礎。隋文帝的死亡多少有些不清不楚的地方。而不是像當前對他的洗白,已經成了純粹為洗白而洗白,完全脫離其所處的背景時代。

    例如洗白隋煬帝“好色”的問題。“專家”們基本不會從病理生理的記載進行探索(因為這樣比較複雜),他們找到的突破點是隋煬帝的嬪妃數量和子嗣數量,聲稱:“煬帝后宮都沒幾個女人,也沒生幾個娃,很明顯,他所謂好色就是被抹黑的。”

    這一推論就現代人看當然很合理,但在隋代合理嗎?

    恰恰相反。隋代的婚姻情況資料儲存較少,但我們可以從唐代推論。唐代在婚姻問題上秉承早已經被現代人遺忘的等級制度,法律規定“良賤不婚”,也就是婚姻雙方的社會地位必須匹配。這也就是現在我們還掛在嘴邊上的“門當戶對”。但當時是列入法律的。就像隋煬帝,他的妻子和嬪妃就是當時的有名世家“蘭陵蕭氏”,貨真價實的南朝公主。李世民的皇后是名門長孫氏。社會地位比蕭氏差點,但要注意,李世民本人結婚時也不過是個貴族公子。

    當違背“良賤不婚”這一法律時會怎麼樣呢?那不是僅僅罰款就能解決問題的。可能會被判處死刑。

    那麼會動腦筋的人就會發現問題,我要證明的是洗白楊廣好色的理由不充分,在這裡說的卻是古代婚姻必須門當戶對,哪怕是貴族也必須遵守這一規定,兩者並沒有直接聯絡啊!是的,所以要往下看。

    我們都知道的一個常識就是古代婦女地位極其低下。男人三妻四妾是常事。但很多人還是沒有“地位”這個概念。以為就和電視上面一樣,男男女女自由戀愛,美女依然是各個公子哥兒狂追。其實真實情況要悲慘得多。哪怕具有傾國傾城的容貌,如果出身低賤的話,別說像灰姑娘一樣嫁入豪門,她們甚至沒有人權。一個例子就是著名唐代詩人白居易家裡有兩名絕色家姬。一名樊素,一名小蠻。電才多藝,以致留下“櫻桃樊素口,白素小蠻腰”的千古名句。她們在現在可能都會是大明星,然而在那個時代只是主人的一件物品,主人別說讓她們上床,就算讓她們侍奉賓客,甚至殺了,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相反,主人要和她們結婚,就是犯罪!

    以現代人的觀點看是不是很奇葩?

    所以即使正史上沒記載楊廣有幾個妻妾,並不妨礙他有多個女人。相應的,這些女人生的孩子往往都不會被認為是他的兒子。古代有所謂“嫡庶之分”,不是正妻也就是大老婆生的孩子往往很受氣,更別說只是作為玩物的母親。

    當然,楊廣也可能真只有那幾個老婆。但這有違常理。試問,風流多才,並且自負甚高的皇帝有幾個不是到處留情?如漢武帝,如乾隆。而且從記載看,楊廣在登基前可能在父母眼皮下有所收斂,成為皇帝后根本就是肆意妄為。如果你還說他沒多找幾個女人,那真該懷疑他生理有問題了。當然,楊廣像李煜一樣對皇后極其專情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但那可能性真的不大,遠達不到洗白他的那種理直氣壯理所應當的程度。

    現在被一些人掛在嘴上的道理是真的宇宙真理嗎?難說,因為和大道理的流行時間相比,人的生命實在是太短了。很多人的世界都是靠這種大道理維持著。那些歌頌“聖明天子”的人,那些夢想“萬世一統”的人。當然,不久前還有迷信“一句頂一萬句”的人都活不到他們的“大道理”被取代那天。

  • 5 # 扶正祛邪正本清源

    大業前期,的確徭役比較多,但並不是同時開工,而是分批分段科學建設,並且楊廣在位時“給復”也就是免稅在整個封建王朝裡力度是最大的,可以這麼說,楊廣就沒咋收過稅。這也是對力役的補償以及發工資吧,幾乎是每開完一個大型工程出役丁的地方就免兩三年稅。

    大業元年七月,制戰亡之家給復十年。

    十月,因幸江都,揚州給復五年,舊揚州總管內給復三年。

    大業二年四月,因東京成,免天下今年租稅。

    大業三年四月,頒大業律,關內給復三年。

    大業四年八月,出塞巡長城,車駕所經郡縣免一年租稅。九月,詔免長城役者一年租稅。

    大業五年六月,因西巡河右,隴右諸郡,給復一年,行經之所,給復二年。

    這也僅僅煬帝西巡時的一部分。開運河時也在各地免了三到五年的地方稅,全線開通時,全國就免稅了一年。也許不全。

    對百姓來說,參加工程建設能免稅,又不耽誤農活,為啥不去呢?

    中國數百位帝王,只有楊廣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廢除滅九族和謀反誅連。

    “以高祖禁網深刻,又敕修律令,除十惡之條”(《隋書》卷二十五《刑法志》)

    還有楊廣首次免除婦女課稅的問題,這個也是一大貢獻

    “煬帝即位,是時戶口益多,府庫盈溢,乃除婦人及奴婢部曲之課。男子以二十二成丁”給廣大百姓以封建社會中少有的優惠。這點只有西漢文景之治時才有的記載“文帝以古之三十稅一”,算是很少見的惠民政策。

    還有比如,唐人杜寶在《大業雜記》中就說“時天下豐樂,雖此差科,未足為苦”。也是側面證明了並非是因為所謂暴政導致民變。

    再比如,夏王竇建德聽說王世充篡位後,與他關係斷絕,給楊廣上諡號“閔”,也就是隋閔帝。要知道,竇建德可是農民出身,手下也是農民起義軍,也就是所謂的在楊廣殘暴統治下最大受害者,按理說,他給楊廣上的應該是像唐廷一樣的下諡,可他給的是中諡,通“憫”意為可憐、悲哀。如果楊廣真殘暴至斯,又何會如此?只能說竇建德在掌權之後,明白了楊廣的所做所為以及亂世的真正原因,才會上這種表示惋惜的諡號。

    大業七年的大洪水,波及四十幾郡,你可以想象一下那得多慘。水災可比旱災慘多了。隋朝國富民強,旱災百姓都能抗。而水災,直接淹死的,災後餓死的,就算倖存也所有財產盡失。更別說水災之後又連年天災,楊廣真的是倒黴到喝水都塞牙縫。

    楊廣是否賑了災,我估計是賑了。要不然李世民還不得狠狠黑一筆。

    打高句麗是沒有問題的。只要打贏了回來,就不會出岔子。在戰略上也沒有問題。高句麗可不止是北韓半島還有遼寧呢。歷史上遼寧這片土地可出了不少政權。遼,金,清哪個是垃圾?明朝時有言“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在這時也一樣,甚至更危險。因為高句麗是中央集權制軍事化國家,且屬於與中原相似的農耕文明,有自己的文化,比遼、金、清文明程度更高,一但出問題中華民族就真沒有了。是心腹大患。比突厥,吐谷渾這種遊牧民族更危險。

    這計劃沒錯,這時機不大好。剛發完水,還依舊興刀兵,國內還剛改革完沒幾年,打贏了沒有什麼事,一但失敗,一定有人趁機作亂。

    而且國內也不支援,第一個反了的王薄(我記得是他,可能錯)(在大業七年發水之後)唱的是《無向遼東浪死歌》,大概意思是天殺的楊廣讓我們去給上次文帝送了三十萬人頭的地方送人頭啊,反了吧。不是天殺的楊廣發水了不給救濟糧,反了吧。或者,天殺的楊廣濫用民力奢侈腐化,反了吧。從側面也證明了是徵遼導致民變。

    再看看這些反王,王薄、竇建德逃兵役,杜伏威小偷集團,張金稱吃人,翟讓死刑犯。。。

    楊廣為什麼還要打?大部分說法是好大喜功,高句麗折了他的面子,他要找回一口氣。我以為,他的確自負自傲,但一個有卓越眼光的君主,不會只因為一個這樣小小的理由,揹負如此大的風險。

    至於荒淫那一類的罪名啊,那都是小說編的。

    我來個對比。

    對比物件:英明神武……的唐太宗。

    李世民把同母哥哥弟弟兩家一鍋燉了,楊廣只處死了哥哥一家並給予太子規制厚葬(當時他哥是廢太子,封房陵王),他弟造反都沒殺,李世民還上了嫂子和弟媳並與弟媳育有一子是事實,楊廣與宣華夫人以及楊廣弒父的記載在《隋書》高祖本紀與后妃列傳上自相矛盾且不合情理,明擺李二加上去的。他49歲去世,只育有三子二女,正史留名的和蕭後感情好,妃嬪並不多。二子一女(也有說二子二女)為蕭後所出,另外一子由蕭嬪(可能是和蕭後一個孃家)所出,對比唐太宗十四子二十二女,只有三個嫡子。

    哦,賣糕的。居然說他荒淫?

    至於暴虐,他的確殺了功臣,但這些人,不是在他當太子時想拉他下馬的,就是反對他政策的。改革之時,必須只有一個人的聲音,不然不可能改得成。

    的確也有他的性格因素,但在大業前期,他控制的比較好。

    還有鋪張浪費好面子,我就想說大隋有錢,大隋可有錢了,大隋富的流油,以至於在隋亡之後國庫和糧倉不只承擔了各路反王的軍費,還在唐統一後的幾次天災中充當了救急物資。。。人家壕啊,人家不差這點啊啊啊。。。

    證據:

    貞觀十一年(公元637年),侍御史馬週上疏:“隋家貯洛口倉,而李密因之;東京積布帛,王世充據之;西京府庫亦為國家之用,至今未盡。”

  • 6 # 明月清風閣

    首先說一下,很多人對楊廣的瞭解都是來自於小說《隋唐演義》,或者說《隋唐演義》改編的電視劇,所以只是“演義”,在基於正史的基礎上進行的戲劇性藝術加工出來的作品,不能太當真,其次要說的是,我們不是李唐王朝的統治者沒必要對他進行特意抹黑,只是客觀闡述!

    為什麼楊廣被上一個“煬”這種惡諡呢?因為他實至名歸。看待歷史人物不能只從一個角度出發,要宏觀,如果只從一個角度評價一個歷史人物的話,那當年“曲線救國”的汪兆銘是不是因為之前“慷慨歌燕市”刺殺過封建統治階級的代表人物就對他進行正面評價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其一,楊廣弒兄篡位,凌辱庶母,至於弒父這一項因為有爭議就不給他加上了,僅前面這些就有違人倫大道,僅此一項他就不是什麼正面人物。

    其二、奢侈無度,生活糜爛到極度,大興土木,瓊樓玉宇廣廈遮日,興建各種宮殿以供他玩樂,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皇帝爛了,朝堂上就爛了,天下就爛了十之八九了!

    其三、急功近利,好大喜功開鑿大運河,不惜動用大量民力,強行攤派百姓苦力,強徵強派,管理極其苛刻,酷吏橫生,共調集民夫三百餘萬人,強令百姓日以繼夜的開鑿運河,導致死亡百萬,不考慮任何後果,終究天下大亂,各路軍閥世家勢力和農民起義軍等互相傾扎,而深受其害的還是天下百姓。在楊廣乘龍舟遊樂中率領諸王公、百官御吏、妃子、太監宮女等一系列保障出遊的人員二十萬餘人,浩浩蕩蕩的船隊長達二百餘里,龍舟絡繹不絕的從河上駛過沿途中的州縣,五百里之內都要貢獻船隊需要的食物,百姓已經食不果腹,他們卻揮霍浪費食物隨便被倒掉,這不是擾民,這是奪命,更是為隋帝國敲喪鐘!

    其四、不思百姓生死,窮兵黷武,三次遠征高句麗,調遣軍士百餘萬餘,強抓民夫二百萬,日夜造船,無數民夫一直站在水中無數人腰部被水泡的潰爛,生蛆,最後昏厥水中溺死,胡亂指揮,近三十萬隋朝大軍進攻高句麗結果被人家狂虐,逃回者不到數千人,損失的各種器械鉅萬計,各種物質糧草不可估量,前後三次進攻高句麗,沒有取得什麼實質性成果不說還導致大量土地荒蕪,千里赤地,一望無際。當時的社會經濟遭受到十分嚴重的破壞,文帝時期的基礎被毫無顧慮的踐踏,揮霍!

    其五、濫殺無辜,人命不如草芥。列如楊玄感起義被鎮壓後,起義軍被大肆屠。被屠人中有三分之二的都是無辜的百姓,就因為楊玄感攻打洛陽時打開了官倉,把糧食分給了飢餓的百姓,隋煬帝下令凡是領過楊玄感糧食的百姓,盡坑之!

    其六、對內殘暴,對外友好異常,楊廣對待臣下也是十分嚴苛,所用刑法殘忍異常,誅殺忠良在隋煬帝一朝簡直成為家常便飯,但隋煬帝對突厥人卻格外優待,大肆賞賜金銀財寶,綾羅綢緞,擠幹了百姓,富裕了突厥,後來突厥強盛一時,隋煬帝自討苦吃,而為此事高熲、宇文弼、賀若弼卻被處死,全族株連,怪哉!

    其七、因為楊廣的暴政,天下百姓民不聊生,餓殍滿地,易子而食,很多人便開始聚眾揭竿而起,隋文帝時剛剛結束戰亂三百餘年的九州大地,再次戰火紛飛!人口更是銳減200萬戶(共700萬戶)

    攻滅吐谷渾,徵佔城,損失慘重。三徵高句麗,血本無歸。征討契丹,完全是他想這樣做。征討流求,濫殺無辜。楊廣的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

    現在對楊廣誇讚的最厲害的恐怕就是開創大運河,更是大言不慚的說著“過在當代,功在千秋”。而我想說的是,楊廣只是這條運河眾多開鑿者之一,為什麼功勞全是他的了?再說了他可動過一鏟子一鋤頭?

    玩樂的時候他到是十分積極!很多人口口聲聲的大運河,始建於公元前486年,其中就包括隋唐大運河另外還有京杭大運河和浙東大運河一共三部分,在楊廣之前的春秋末期吳國開鑿了胥溪、邗溝、黃溝三條運河,所以人家吳王夫差是大運河第一個開挖者,後來的秦漢魏晉南北朝時期列如曹操、孫權、鄧艾、桓溫、劉裕等很多人都對河道交通都進行過開鑿治理挖掘,在隋煬帝后的唐宋也進行過深度延續,元明清時期都對大運河進行過一系列的擴建,49後更是著手對大運河進行了恢復和擴建,僅nsbd工程就擴建了800裡。楊廣充其量不過是眾多開鑿者裡面因為這件事最出名的一個,更是最急功近利,導致死傷人數最多的一個!

    其實對隋煬帝的誇讚在從那個唐末的牆頭草皮日休的“若無水殿龍舟事,共工論禹不較多”就開始了,自己無能,不滿當時統治者對他的態度,也為了表面自己的立場,諷刺唐朝皇位是表親那裡奪來的,但是他好像忘了隋朝皇位是完完全全的從女婿和外甥手裡奪來的吧?更多的是皮日休想說一下和別人不一樣的觀點,不然怎麼顯得自己眼光獨到,自己的見識高人一等呢?

    退一萬步講,為什麼不想想,盛極一時的大隋帝國怎麼到楊廣手裡沒幾年就遍地起義軍了呢?難道百姓吃飽了沒事幹冒著殺頭的風險推翻一個聖君嗎?不被逼的走投無路誰會沒事願意打打殺殺?所以對楊廣的評價已經很客觀了,他的確是一個暴君,沒錯啊!

    這條浩浩蕩蕩的大運河裡流淌的是我們列祖列宗的血汗,這條千里河堤是被無數根滿懷怨恨的白骨堆積起來!我們是人,古人就不是人嗎?我們的祖先就不是人嗎?

  • 7 # 弋北談古今

    楊廣是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歷史的記載中,姿態優美,年少時便聰明伶俐。在楊堅去世之後,楊廣順利即位。後人評價他是一名昏君,橫徵暴斂,促使隋朝發生叛變。那麼隋煬帝楊廣真的有那麼不堪?真的有那麼昏庸嗎?我認為不是的,原因如下:

    (京杭大運河)

    一:開通大運河,做長久經濟規劃。隋煬帝時期,南方經濟較發達。可是古代交通不便,對中央對南方的控制有極大的影響。所以,為了加強中央對地方的控制,並且將南方的經濟與北方相連線,所以隋煬帝開通大運河是一件非常長遠的計劃。從京杭大運河對以後朝代的幫助來看,這確實是一件非常有利的工程。

    二:遠征高句麗。五代十國時期,高句麗本就屬於中原勢力範圍內。但是那時高句麗趁著中原大亂,不斷騷擾邊境。隋朝為了收復失地,從此解決一個禍患,便派出大軍對高句麗進行遠征。

    (隋煬帝畫像)

    三:統一度量衡,穩定社會。中原地區經過數十年的戰爭,不斷髮生分解兼併,社會的根基已經動搖。而且各個地區的文化、經濟制度不同,及其不利於穩定。所以,隋煬帝改革經濟統一度量衡就成了必要之舉。

    所以,隋煬帝在位期間做了許多對國家社會有利的事情,也為隋朝的長遠發展做了規劃。可是他卻在統一社會,改革制度的過程中失敗了,引起了農民起義。最終,隋朝滅亡,楊廣也死了。

    (農民起義)

    楊廣最大的錯誤在於楊廣有著雄心大志需要去實現,可是他卻錯誤的估計了隋朝的實力。楊廣沒有考慮到社會初定,百姓應該得到休養,而不是南征北戰,興建工程。所以楊廣死了,也落得一個昏君的千古罵名。

  • 8 # 易乎

    隋煬帝楊廣是被後人嚴重抹黑,不要相信電視劇上的,還有那些演義。

    隋煬帝楊廣開鑿大運河古往今來除了秦始皇還有那個皇帝能和他相比,大運河帶動了南北經濟,還是隋,唐,宋三代的運輸大動脈。雖然大運河在當時是勞民傷財,費民費力,但是卻造福了後世千年。如果楊廣和漢武帝一樣有前面幾代人的鋪墊,那楊廣完全可以大施拳腳,大展宏圖。但現實是隋朝剛建國沒多少年,很多地方還不穩定,結果楊廣一登基就開鑿大運河,最終導致農民起義呀

    而且楊廣還開闢了科舉制度,讓中國古代多多少少生活在最底層的寒門子弟可以入朝為官,為國效力。即使到了現在,我們也還在沿用著科舉制高考。他還三徵高句麗,雖然最後的結果是失敗了,但是你要知道高句麗連李世民也沒把他打服,到了李治才收服高句麗而已。

    如果說楊廣昏庸無道的話,那他為什麼連自己的陵墓都沒有修建,中國歷史上許多帝王登基之後就開始選址造陵,比如秦始皇一登基就開始造自己的陵墓,建了幾十年才完工。

    為什麼現在的各種演義電視劇都把隋煬帝楊廣演的那麼殘暴?

    因為李世民為了凸現出自己的賢德,把楊廣抹黑描繪的殘暴不仁。而且還把自己乾的事情都安在了楊廣頭上,比如什麼弒父殺兄,欺母淫嫂,李世民他是一件沒少幹。楊廣也只能說是昏君不能說是暴君吧,但是他是過在當代,功在千秋!

    所以大家把那些電視劇看了玩玩就好,千萬不要當真。

  • 9 # 婁南散客

    隋煬帝楊廣被抹黑是肯定的,畢竟是亡國之君,被抹黑也是難免的。但現在很多人給他洗白,說他雄才大略,比秦始皇,比唐太宗還要厲害,那絕對是反串黑了。

    是否荒淫無度?

    隋煬帝在歷史上是大名鼎鼎的好色皇帝。什麼“欺娘戲妹”啊,“調戲庶母”啊,他身上的黃段子數不勝數。但事實上,根據記載,隋煬帝的後宮,除了皇后蕭氏,只有七人。

    當然,其中宣華夫人陳氏和榮華夫人蔡氏確有其人,他們也曾是文帝楊堅的妃子,但相比逼母殺弟的秦始皇,霸佔弟媳的唐太宗,也強不了多少。而且,他還有一件遠遠不如這兩位的地方,他只有四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其中大部分都是他的原配蕭皇后所生,他甚至可以說是相當專情了。如果這也能說他好色荒淫,那作為千古明君的大播種機秦皇和唐宗第一個就不服了。

    是否雄才大略?

    按照現在疑古反古的流行思維,被歷史釘上恥辱柱的隋煬帝似乎應該反過來其實一個千古明君,所以有很多人開始給他洗白,從他的事蹟裡去找一個個值得吹噓的點。我們也來看一看,楊廣絕對可以說是一個敢幹事的皇帝,在位期間北定突厥、營建東都、三徵高麗、修通運河、興辦科舉、西巡張掖、經營西域。好傢伙,辦了這麼多大事,那肯定是雄才大略啊。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楊廣想要建功立業,超越父親楊堅,對外征伐,開疆闢土就成了最好的選擇。但三徵高麗可以說一個賭氣的選擇,就算要消耗世家門閥的力量,在一徵高麗中也差不多實現了這一目標,不甘失敗而馬上發動的二徵三徵,不僅引起了貴族階層的不滿,更是導致了民眾的仇恨。

    上述舉措中修通運河、興辦科舉是最為後人所稱道的。而運河的修建一方面主要是由於關中糧食供給不足,另一方面也是要以此來滿足三徵高麗的物資缺口,這自然很好,但是楊廣一味擴大修建規模,手段太過強硬,造成民怨沸騰,好事變壞事。科舉則是他的父親楊堅正式首創,旨在打壓關隴門閥,打造官僚集團。這一制度從一開始就引起了關隴貴族的不滿,但楊堅政治手段高明,溫水煮青蛙,再不滿也沒辦法。而到了楊廣直接大刀闊斧地加大科舉力度,重用寒門,不光引起了關隴門閥的敵視,連山東士族們也大為不滿。

    總的來說,楊廣絕非荒淫無度之昏君,他有強烈的政治抱負,但缺乏像他父親楊堅一樣老辣的政治手腕,相比之下,他的父親隋文帝楊堅更能稱得上是千古一帝。

  • 10 # 古樓殘卷

    很明顯被黑了。

    我們平常所瞭解的楊廣的形象是弒父殺兄,奸嫂淫妹,荒淫無度,濫用民力開運河,三徵高麗好大喜功等。這些都是我們所熟知的楊廣隋煬帝乾的事情。這樣的皇帝不亡國天都不答應!

    楊家同李家一樣,是關隴集團重要成員,都屬於八柱國利益團體。楊家統治天下,代表的是魏晉以來門閥制度掌控天下,代表的是整個關隴集團的利益。楊家只是利益的代表。但是楊家開科舉,直接損害的就是這個大集體的利益,本來是大家族掌控國家權利。幾大家族聯合劃分利益蛋糕,結果楊家搞了個科舉,普通老百姓也可以透過考試參與國家管理,直接打破了關隴集團對國家的壟斷,這還了得,這些大族自然不樂意啊,你楊家可以啊,你們這樣搞,那麼我們不支援你,我們重新選代理人,楊家逐漸失去了關隴集團的支援。

    再加上開運河,三徵高麗,對民力損失很大,這時候那些大家族他們坐不住了,這不是機會來了嗎?正好老百姓也不滿楊家,於是各種煽風點火,各種折騰,把好好的一個天下整垮了,正好重新洗牌,最終花落李家,經過一番重新洗牌,李家掌握了絕對的權利,這個時候再開科舉,阻力已經小了很多了,再加上科舉帶動的一批新計程車大夫階層的支援,順理成章的坐穩了天下!

    於是,為了使自己得天下來的名正言順,那些透過科舉選吧上來的讀書人調轉馬頭,隋煬帝成了暴君!

    事實上,歷史上但凡遇到大的變革,總要流血犧牲,要麼像商鞅變法,王安石表達,張居正改革等等經過小的流血事件而平穩過渡,要麼像秦末農民戰爭,隋末動亂一樣重新洗牌改朝換代。

    但是改朝換代,也要師出有名順理成章才行,這樣才能突出後繼者的合法性,取得民意!

    反過來我們看楊廣的所作所為,弒父殺兄,奸嫂淫妹,到底多少水分?還有大運河,科舉制,哪個不是萬事不朽的功業呢?漢武帝窮兵黷武,打的天下都快散架了,不也一樣歌功頌德嗎?何況隋直到滅亡依然還有大筆的財富呢?孰是孰非自有公道!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眼皮長痘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