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瞄淺談

    單說風流的話,大概唐伯虎的前半生可以用風流來形容吧。

    然而歷史中,我們只需要知道,唐伯虎是一個驕傲的人。他16歲就考中府試秀才第一名,轟動蘇州城。29歲到南京參加鄉試,再獲第一名,從此人稱“唐解元”。到會試的時候,卻遭遇了“洩題案”,人生就此斷懸式下墜。反差有多大,痛苦就有多大,何況是對一個驕傲的才子。

    後來他參與了寧王的叛亂,儘管事先是不知情的,察覺寧王叛亂端倪後也裝瘋脫身了。但畢竟是有牽扯。20歲後,他連續遭遇父母、妻子、妹妹的相繼去世。唐伯虎從此放浪形骸,鬱郁終生,在窮困潦倒中離世。

    唐伯虎有一顆驕傲的心——你羞辱我,我就跟你對著幹,絕不合作。“洩題案”的判決,除了削去仕籍,還有發充到縣衙做小吏。他堅決不去浙江干那個小吏,從此開始玩世不恭,遊戲人生。

    歷史中,唐伯虎的生活並不好過,才華不得施展,憤憤於世上。與《唐伯虎點秋香》裡面的那個人相差實在是太大。看看這首著名的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大概就是那種陷入最深絕望後的放棄掙扎了吧!

    桃花庵歌

    桃花塢裡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還來花下眠。

    半醉半醒日復日,花落花開年復年。

    但願老死花酒間,不願鞠躬車馬前。

    車塵馬足富者事,酒盞花枝隱士緣。

    若將顯者比隱士,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將花酒比車馬,彼何碌碌我何閒。

    世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見五陵豪傑墓,無花無酒鋤作田。

    風流才子,南京解元,據是“春來赫赫去匆匆,刺眼繁華轉眼空”!

  • 2 # 雷家林書畫

    唐伯虎並不影視表現的那樣灑脫:明代的文人的失意者,其痛楚勝過元代的文人,是因為元代的文人失意為普遍現象,外族入主中原,漢人多不受重視,所謂重視者,也只是裝點門面而已,如趙子昂等人。而有明一代,文人多可進入主流社會,這是漢人政權重入中原的常態現象。但也有例外的,唐寅就是一例。因為一場考試風波,使其仕途受阻,故詩畫成其慰藉,同時放浪形骸,不重禮法,風流浪漫,在情色上多有角逐,以致後人反覆寫其風流韻事,其知名度遠沈周、文徵明等人之上。“桃花庵”作為其齋名,其用意是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的理想而來,似乎是自造一個秦人村,避世而居,儘管這個“秦人村”建在知有漢的人世社會,他一樣自醉在這樣一個小小的天地之中,花開花落,先是痛楚起伏,愁緒千般,到後來又是平常慣了:“花開花落總屬春,開時休羨落休嗔。好知青草骷髏冢,就是紅樓掩面人。”、“桃花淨盡杏花空,開落年年約略同。”只道是平常,惜花還惜自己,佳人在空谷,佳人桃花時而幻出美人,時而幻出高士,都是美人遲暮的感慨,與屈原的精神連脈,屈原是費盡辭章寫愁,唐寅是和詩三十愁千萬,如盡之江河,落花瞬間輾著泥,春風千般之惡,也無可奈何,人生境遇如同這般,青春轉眼變衰朽,歲月風霜,空度一生,能不痛哉,古詩人的理想沉思,死生之大,全寓於此遊戲般的詩文唱和之中。

    文徵明作過三年京官,嚐到“兼濟天下”的滋味,知凌煙閣之險惡,主動回到他的“停雲館”(其齋名源於陶公詩句子,足見其與唐寅等臭味相投),而唐寅作為士人兼濟天下的理想遙遙無期,內心的苦楚是他人難以體會的:“和詩三十愁千萬,腸斷春風誰得知。”、“風情多少愁多少,百結愁腸說與誰。”一人之愁,千千萬萬,在其腦海中湧現,歷史上的幻相,洛水之神,西子,昭君,綠珠,張麗華等美人的際遇不幸與落花的現相相映照,進而是仕人亦如美人,才華與青春逝如流水,不得找回,其詩的意象如電影之蒙太奇,不斷地變幻,加深詩意的思索的歷史沉痛感和畫面的壯闊感或者詩境空間的廣闊感,“江流曲似九迴腸。”那種抽象的思緒愁感,就在東流的逝水之中,反覆迴旋。詩境中有自己與情人連臂看花時,也有與仕人把臂賞花時交織在詩的 意象中,難以清晰,有一種朦朧的感覺,本來詩的言簡而意賅,雙關喻意是常有的事,全在讀者的理解與想象,不同的畫面不斷地跳蕩在虛空的詩境裡,反反覆覆,惜花傷逝,從花想到美人,進而想到仕人,然後想到自己,同一命運同一哭,千萬落紅能幻化為淚點“花並淚絲飛點點”一點紅的燭光亦是一點淚而不盡:“燒燈坐飛千金夜,對酒空思一點紅。”那分明是李白的“人生燭上花,光滅巧妍盡。”的化入,詩人的詩思豐富多姿,而非輕率的遊戲之作,鬱抑太久,發而為詩章,一次雅整合為詩人渲瀉的機會,寫他那胸中之磊塊,抒盡胸中的鬱勃不平氣,那種慟哭的深度,是境遇好的沈周、文徵明所不能到的。五十四歲的濃縮人生,便是詩文書畫未能達到老境,卻有情感的真摯與深度:“千年青冢空埋怨,重到玄都只賦詩。”想想李白亦云“我昔飛骨時,慘見當途墳。”詩人看到自己到了冥界,也不過是一個詩才而已,人生空幻“色即是空空是色,欲從調御懺貪嗔”“顏色自來皆夢幻,一番添得鏡中愁。”“春光棄我意如遺”,那隻好“五更飛夢環巫峽”,醉在溫柔鄉里,有朝一日逝去前,亦不必自費辭章作隴崗仟表之類,所謂“九畹招魂費楚詞”,有誰知我愁千萬啊。唐寅的《落花詩》說到骨子裡,那是自己人生的絕唱,唱給那桃花杏花,唱給西子昭君綠珠,唱給古往今來(包括我們未來的)失意之人,更是唱給自己,人生空幻,還把蓮歌唱,落了就落了,飄零了就飄零了,隨風而去,化為塵土,飛向太空。。。成為一個無名的星。

  • 3 # 陳星席

    若說唐寅風流才子、風流畫家,或許是因性格上的張狂不羈,或許也因際遇而起。而實際上,唐寅的人生際遇充滿坎坷。唐寅的故事流傳甚廣,電影《唐伯虎點秋香》即是由民間傳說《三笑》創作而來,然而真實的唐寅遠非整日遊手好閒、風花雪月。相反,他的生活經歷非常曲折,大部分時間都處於失意的精神狀態。

    唐寅二十餘歲時父母、妻子、妹妹相繼去世,家境衰敗,在好友祝允明的幫助下,潛心讀書。二十九歲參加應天府公試,得中第一名“解元”,這也是世稱唐解元的由來。次年赴京會考,“功名利祿”指日可待,然與他同路趕考的江陰大地主許徑暗中賄賂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試題,事情敗露,唐寅也受牽連下獄,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負的唐寅對官場的“逆道”產生強烈的反感,性格、行為流於放浪不羈,仕途無望。

    此後,唐寅把全部的心思轉向書畫創作,並以此為生。由於名聲大噪,他也被準備謀反的寧王朱宸濠看中,竭力籠絡,邀他到寧王府做幕僚。唐寅以為遇到伯樂,到寧王府與寧王接觸後,才發現寧王並非喜歡他的才華,而是想借助他的名氣來謀逆,唐寅隨效仿先秦孫臏詐瘋才得以脫身。後寧王作亂被誅,唐寅因而躲過一劫。這個經歷使他對仕途徹底絕望,從此傾情於書畫,在困苦中潦倒一生。

  • 4 # 書山衛士嶽明堂

    對大師唐伯虎,用風順才子,風順才子、風流畫家的評價不太合適,起碼可以說對大師不理解、不負責,對歷史文化不尊重。

  • 5 # 風從何來763

    事實上,唐伯虎受科舉連累,一生命運多舛,窮困潦倒,不得不靠賣畫為生。但因其詩詞歌賦、琴棋書畫具精,列江南四才子之首(唐伯虎、祝枝山、徐楨、文徵明),其風流特質,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外化反應,並不是民間戲曲傳說中調戲婦女的那種流裡流氣式的“風流”,更不會玩現代土豪喜歡玩的“性侵”。事實上,唐寅氣格高雅,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從其畫作中的提款上即可見一斑。中國古人喜歡演義,往往把喜聞樂見的名人(比如曹操、諸葛亮、柳永、劉統勳、劉墉等等),透過加工包裝,進行傳唱,進而形成民間文學。

  • 6 # 上將軍潘鳳

    明代才子唐伯虎一直是風流倜儻的代言人,那麼是什麼時候大家才對他產生這個印象的?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一部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由周星馳主演的唐伯虎不僅多才多藝,而且為美人甘願當潛入華府當下人的橋段相比大家耳熟能詳,這是影視劇帶來的主觀印象,也導致了很多人不瞭解真正的唐伯虎到底是不是風流才子?下面我來給大家分析一下歷史上真正的唐伯虎!

    讓我們先把鏡頭拉回到公元1470年,我們的唐伯虎小朋友呱呱墜地了,生於江南官宦世家的他從小就接受了正統的儒家教育,什麼詩詞歌賦更是手到擒來,而且還畫得一手好畫,年紀輕輕就揚名鄉里,成為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影響力究竟有多大呢?大家可以參考一下今天的娛樂紀檢委王思聰同學。

    28歲一舉奪得鄉試第一,鄉親們對他也是寄予厚望認定他必定入進士及第當大官,可是命運總是奇特的,赴京趕考的唐伯虎意外捲入了科舉案(據說是考題洩露了)這在當時可是要殺頭的大醉,唐伯虎因為受到牽連被貶為吏,終身不得考取功名,從此放蕩江湖過起了遊山玩水的生活。

    至於為什麼能衍生出來那麼多關於他的故事,我想是世人都在可惜他的才華吧,所以展開無限的遐想,把唐伯虎的形象轉變成了一個風流才子的模樣,晚年生活的唐伯虎家徒四壁依靠賣畫為生,就這樣走完了傳奇的一生,值得一提的事雖然他被剝奪了考取仕途的機會,但是他從沒有忘記自己的立場,當年寧王造反曾經極力拉攏他為幕僚,這哥們演技出色裝瘋賣傻而逃了出去,後來王陽明一舉剿滅寧王,唐伯虎因此也逃過一劫,這樣的讀書人只能說明命運的不公,但是他卻沒有辜負命運!

  • 7 # 古典文化交流

    有關歷史資料研究,唐伯虎是才子,卻並不風流。唐寅《與文徵明書》:"計僕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滌血,獲奉吾卿周旋,頡頏婆娑,皆欲以功名命世。"從這裡可以看出唐寅的身世與他的抱負。家父在蘇州吳趨裡開設酒館,生活只能算是個小康。他本想透過科舉走上仕途,卻因捲入考場舞弊案而被革去功名。從此絕意仕途,後來唐寅在蘇州城北的宋人章莊簡廢園址上築室桃花塢,創作大量優秀作品,其人物畫多描寫古今仕女生活和歷史故事。唐寅的畫作中有一印刻“江南第一風流才子”,雖然歷代對此作品之真偽也頗多爭議,但此名遂為後世流傳,稱之為“風流才子”、“風流畫家”等。

    唐寅在他年輕的時候即遭逢重大的家庭變故。廿四歲時父親、妻子都在年底去世,隔年年初母親、妹妹又相繼撒手。一下子痛失四位親人,只剩下他與他的弟弟互相依持。

    正德九年(1514年)於江西南昌,任寧王朱宸濠幕賓,唐寅在幕府,發現寧王謀圖造反,於是飲酒狎妓、裝瘋裸奔,逼得寧王放他回蘇州;名劇《唐伯虎點秋香》就是以其離開寧王的這段歷史為背景,娶了九個老婆其實是虛構的故事,因為他第三任妻子名沈九娘而附會出來。

    人年七十古稀,我年七十為奇。前十年幼小,後十年衰老;中間止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裡過了。算來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盡多少奔波煩惱。——唐寅《七十詞》

    從這首詞裡可以看出他在感嘆自己生活的奔波與煩惱。至於電視裡的“抱得美人歸”只是為了體現“喜劇”虛構點綴而已,僅僅如此。

  • 8 # 袁順華

    唐伯虎是明代時期的人,中國屬於封建王朝時代,人們的思想都相當古板、不開化的男尊女卑的社會,貌美如畫的姑娘都在自家 的繡樓上,都不 拋頭露面,在大街上都見不著女人,那象電視裡男女混雜在一起玩。大家族裡的公子哥兒,平時攻讀四書、五經之餘幾哥們聚一起飲酒、呤詩、作畫為樂子,唐伯虎、祝枝山、文登明等就屬於這類人。唐伯虎從小 天資聰明、帥氣灑脫、不受世俗的拘束,而且又 家庭富有而殷實,好畫《女仕圖》猶如 栩栩如生。16歲中頭名秀才,後來科考中第二名解元。後來牽扯寧王叛亂,父親、母親、妻子、妹妹都相繼離去,從此天生傲骨、超凡脫俗唐伯虎開始了 放蕩不拘的生活, 瀟灑一擲千金,家道中落、窮困潦倒之時去妓院為歌妓、藝妓畫像。文才出眾的唐寅(唐伯虎)成了人們茶餘飯後談論的焦點,也得了風流才子、和風流畫家的綽號。

  • 9 # 金秀雲

    唐伯虎點秋香,是一部喜劇,從這裡看出他風流,其實他只是在詩歌裡體現了他大氣,豪爽,將進酒這個詩中就看到,鐘鼓鑽玉不足貴,唯有飲者留其名,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消萬古愁。他也是生活很難,只是特別愛喝酒,性格豪爽,以詩會友,以畫會友,看不慣社會那些事,不願為皇室所用,愛自由,所以他不是浪蕩公子,也不是風流成性。

  • 10 # 洋蔥DYH

    唐伯虎家世代經商,但是在古代中已是農工商排列。做生意儘管會有一些錢,但是根本就沒有什麼地位可言。而唐伯虎也爭氣,他十幾歲時就吟詩作賦。各種文章樣樣精通,而唐伯虎的父母看到兒子這麼有才,也非常高興,立志要不惜代價把他培養成才。而經歷過一切滄桑的唐伯虎,更有了一份對人生獨到的見解。他把這一切體現在畫中。他的畫表面上看厚重壓抑,很像他的人生。但無論是花鳥魚獸,都有一份靈氣。所以在後世唐伯虎,因為他的畫而出名。若唐伯虎只是一個受到不公正對待就懦弱逃走的懦夫,他便也毫無稱奇之處。在人才濟濟的中國歷史長河中,他終究會被煙滅。而唐伯虎還非常正直,在晚年時,寧王朱宸濠邀請他去為自己做幕僚,他欣然答應,想著大器晚成的神話。但他終是發現了寧王要謀反的陰謀,於是裝瘋賣傻,堅決辭了自己的官職,最終回家。唐伯虎一生與,功名利祿無關,也無緣分。所以他這一生皆是有利於繪畫作詩。雖然他的本意是被迫的,但這種被迫正好造就了他在藝術上的。成就是他的畫作。獨特不平凡。在現在,很多收藏家競相收藏唐伯虎的畫作,可見在千百年後,唐伯虎的才藝,終於有人承認。文藝的唐伯虎一生並未與一些鶯鶯燕燕有染。但他還是被傳上了風流的緋聞。或許是人紅是非多,也可能是人們喜歡美滿,可憐唐伯虎這個失意的才子,不希望他這樣窮困潦倒,便自一廂情願的為他編造了愛情。而風流的唐伯虎形象,也就根深蒂固地存在於人們的心中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酒精到底能不能擦液晶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