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5
回覆列表
  • 1 # 山靈山野菜

    謝謝邀請,我覺得真正綠色農業發展需要堅持,綠色農業種養結合應該有很大的發展前景,首先我們要有一片自己的土地,和山地,山地用來種植果樹,藥材,山野菜,養殖大鵝,土雞,豬等,這些養殖前提條件是不喂飼料,這樣養出來的才是最好的,在山上種植的也不上化肥,農藥,用養殖動物糞便發酵,來給這些果樹,野菜上農家肥,山上發展也就這樣了,再回到家裡到土地,我們一樣在土地裡面不上化肥,不打農藥,直接上農家肥,也就是我們養殖動物的糞便,選擇種植的作物也要考慮,最好種植以前的老品種玉米什麼的,玉米品種在我們這就有小粒紅,白頭霜,這兩個品種的玉米麵,小碴子都好吃,主要關鍵是宣傳,做的再好,東西在綠色,沒有宣傳,沒人知道也是白搭,如果能全程視覺化就最好了,就是我們從種植,到養殖,每時每刻只要感興趣的都可以看到,這樣以後銷路就不用愁了。

  • 2 # 永惠家庭農場

    發展綠色農業,一直以來都是國家倡導的農業理念和方針。比如,農業產品的“三品一標”。認證標誌,圖示都是綠色的,哈哈!開個玩笑啦。但是,你能完整說出三品一標的完整名稱嗎?可能多數朋友,是說不出來的。(因為科學的概念還沒有被大多數人接受,理解。)那麼,我就先來說說這些概念全稱。三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無公害食品。一標:國家地理認證標誌。

    綠色食品,是國家提倡的,全社會都接受的,對人們的健康大有裨益的農產品(或農業加工食品)。但是,綠色農業在中國發展緩慢。究其原因有以下幾個主要方面。

    一。農業從業者習慣了過去的農業耕作模式,綠色概念,沒有關心。有一些不法分子,將自己的產品冒充綠色產品出售!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但是他們的習慣是難以改變的。

    二。綠色農業生產技術,相比之下,學習起來有一定難度。還沒有農業從業者普遍接受。

    三。綠色食品。在市場上出售,價格略高於普通商品。再加之,非綠色食品冒充綠色食品充斥市場。造成綠色食品,銷量不假,效益不好。

    由於以上這些主要方面,中國綠色農業產業發展緩慢!那麼到底如何發展綠色農業呢?

    我認為現在就是綠色農業發展的好時機。換句話說,現在正是發展綠色農業的風口期。

    原因有三。

    首先,物聯網等新興技術,對農業生產全面賦能。農業從傳統農業,到機械化農業,再到自動化農業、集約化農業,都是科技進步帶來的成果。然而,現在的大資料、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和網際網路等技術的突飛猛進,將把農業生產推向智慧農業的巔峰——智慧農業。

    相關內容在多篇文章裡有闡述,在此不再敖述。

    其次,由於歷史原因,傳統農業人口(尤其是壯勞力轉向其他行業)逐漸減少,造成農業耕地閒置,給從事綠色農業生產的,新興農業從業者,帶來了更多的農業創業機會。這幾年國家的新農村建設和新的土地政策,是國家供給側政策,為新興農業創業者帶來了機會。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隨著健康意識深入人心,人們的消費觀念的這些年,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綠色食品,越來越受到老百姓的青睞。這樣,就給綠色農產品的銷路打開了一個很好的市場,而且是越來越廣闊的市場。

    所以說,現在正是發展綠色農業的好時機。發展綠色農業,要抓住科技的牛耳,把握住智慧農業的風口。智慧綠色農業,前途一片光明。

  • 3 # 黑貓三農工作室

    發展綠色農業主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要多使用有機肥料。綠色、有機的農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青睞。在種植農作物時,一定要注意多使用有機肥料來種植。

    二是要少使用農藥殺蟲、除草。如果農作物有病蟲害,除非是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一般不要隨便使用農藥、除草劑等,可用殺蟲板、殺蟲燈等物理滅蟲和地膜覆蓋栽培技術除草。

    三是要結合農業養魚、養家禽家畜。可以搭建一些養雞、鴨、鵝和養牛、羊、豬等的房舍,把這些動物的糞便收集好做有機肥料,然後種植一些蔬菜、草等用來餵養畜禽。

    四是嚴格儲藏、運輸。農產品收穫好以後,在包裝、儲藏、運輸、出售時,一定要嚴格按照國家有關標準進行,不得隨意使用化學藥劑。

    編輯 王自力

    統稿編輯 黑 貓

  • 4 # 三峽小熊

    一、綠色農業構想

    中國的綠色食品開發從九十年代開始,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努力,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綠色食品產業的規模開發為推進綠色農業的發展,提高農民收入,增加企業效益,改善人們的膳食結構,促進貧困地區的經濟振興,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探索出了新的途徑。這裡提出如下探索性構想:

    ——“綠色農業”的終端產品應當是綠色食品。1989年農業部農墾司在制定農墾系統發展規劃時,為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提出了拳頭產品、重點企業、配套攻關技術3項措施,把無公害產品作為拳頭產品,並冠以“綠色食品”。與此同時,“綠色組織”、“綠色大合唱”、“綠色消費”、“綠色長城”等也都應運而生。1990年5月,農業部推出了旨在促進農業環境保護、消除食品汙染的綠色食品工程,黑龍江等9個省率先加入了這個工程。農業部1992年在農墾司“綠辦”的基礎上成立了專門的綠色食品認證、管理、科研機構—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隸屬農業部,專門負責組織實施全國綠色食品工程。1993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加入了“國際有機農業運動聯合會”(IFOAM)。1995年後,黑龍江、廣東、河北、山東、遼寧等省市推出了無公害農產品,多數進行了註冊登記。近幾年,農業部在無汙染、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及農業環保技術合作方面,與100多個國家的相關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以及國際組織在質量標準、技術規範、認證管理、貿易準則等方面進行了廣泛、深入的交流與合作。1998年聯合國亞太經濟與社會委員會(UNESCAP),重點向亞太地區的發展中國家介紹和推廣了中國無汙染、無公害的綠色食品開發和管理模式。

    ——“綠色農業”在某些方面,類似於國際上的有機農業。國外的有機農業是本世紀30年代,英國農業專家哈沃德提出的。1990年聯合國糧農組織對有機農業的概念進行了統一,認為有機農業應該是在維持地力和防止病蟲害方面,透過加強自然過程和物質迴圈的方式,對能源和資源的消費適度,在使環境不斷向良性平衡方向變化前提下,取得最佳生產效率的農業系統。中國的綠色農業是在吸收傳統農業精華的基礎上,堅持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戰略,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根據資源的時空及功能有效利用的原則,按食物鏈、加工鏈及其量比關係,因地、因時、因物制宜,把生態、生產工程元件進行最佳化組合,科學組裝,建立一個優良的生態環境,持續高產穩產的土壤生產力;並實現社會、生態和經濟效益協調發展的人工自然複合系統。更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國情。

    二、綠色農業的內涵

    綠色農業不是傳統農業的迴歸,也不是對生態農業、有機農業、自然農業等各種型別農業的否定,而是拋棄各類農業種種弊端,取長補短,內涵豐富的一種新型農業。它的內涵可包括五個方面:

    ——綠色農業及與其伴隨的綠色食品出自良好的生態環境。地球為人類提供了良好的氣候、新鮮的空氣、豐富的水源、肥沃的土壤,使人類能夠世代繁衍生息。但是由於人口劇增,經濟發展,使資源受到了破壞,環境受到了汙染,這種對自然資源的傷害,按反饋規律最終都回報給行動主體的人類本身,隨之而來的是人類的環境綜合症、“文明病”及各種怪病在折磨著人們。於是人們由於本能和對科學的認知,開始越來越關心健康,注重食品安全,注意保護生態環境。特別是對來自沒有汙染、沒有公害的農產品倍加青睞。在這樣的背景下,綠色農業及綠色食品以其固有的優勢被廣大消費者認同,成為具有時代特色的必然產物。

    ——綠色農業應是受到保護的農業。綠色農業既是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們健康水平的環保產業,同時也是需要支援,加以保護的弱質產業。綠色農業儘管沒有立法,但是作為綠色農業的特殊產品,綠色食品是在質量標準控制下生產的。綠色食品認證除要求產地環境、生產資料投入品的使用外,還對產品內在質量、執行生產技術操作規程等都有極其嚴格的質量標準,可以說從土地到餐桌,從產前、產中、產後的生產、加工、管理、貯運、包裝、銷售的全過程都是靠監控實現的。因此,從綠色農業到綠色食品較之其他農產品更具有科學性、權威性、安全性,也是中國政府在努力追求的食物發展目標。

    ——綠色農業應是與傳統農業的有機結合。傳統農業是自給自足型的小農業。它的優勢是節約能源、節約資源、節約資金、精耕細作、人畜結合、施有機肥、不造成環境汙染。但是也存在低投入、低產出、低效益、種植單一、抗災能力低、勞動生產率低的弊端。綠色農業是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的有機結合,以高產、穩產、高效為目標,不僅增加了勞力、農肥、畜力、機械、裝置等農用生產資料的投入,還增加了科學技術、智力、資訊、人才等軟投入,使綠色農業更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

    ——綠色農業應是多元結合的綜合性大農業。綠色農業融第一、二、三產業為一體,以農林牧為主體,農工商、產加銷、貿工農、運建服等產業鏈為外延,大搞農田基本建設,提高了抗災能力與運用先進科學技術水平,體現了多種生態工程元件複式組合。

  • 5 # 謝專一

    如何讓農業綠色發展?

    我來答共1條回答

    匿名使用者 2018-03-07

    輪作休耕,不是棄耕、廢耕、撂荒。兩年來,試點各地在嚴守耕地輪作休耕試點原則的同時,不斷創新實施模式,在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同時,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有機融合,互促互進,深化農業綠色發展。

    種植結構最佳化。2016年全國籽粒玉米麵積調減3000多萬畝,大豆增加1000多萬畝。預計2017年玉米麵積調減2000萬畝以上,緩解了玉米庫存壓力。

    資源高效利用。河北省地下水漏斗區小麥休耕試點,平均每畝減少用水180立方米,共壓減地下水開採3.2億立方米。吉林省在東部冷涼區推行玉米大豆輪作,每畝節肥30%、節藥50%左右。在西部易旱區推行玉米雜糧輪作,每畝節水1/3左右。

    試點地區加大力度,開展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效果明顯。去年中國首次實現化肥利用量負增長,減少了19萬噸,同時農藥使用已經兩年實現負增長。目前,全國化肥利用率為35.2%,農藥利用率是36.6%,要力爭到2020年主要農作物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

  • 6 # 獼農瑞果

    如何發展綠色農業?

    如何 發展綠色農業我以一個農村人的角度說一下我的想法!

    農業是立國之本,農業是一切行業的基礎,人只要吃飽了才會考慮其它的事情,現在社會已不是以前刀耕火種的時代了,進行綠色農業生產具有以下幾點:

    一、有效資源的合理利用

    中國水熱資源分佈不勻,主要分佈在東南部,東北地區水資源充足但,光熱條件較差,只能進行一年一收的農業策略。華北和西北水資源嚴重不足,南水北調只難解決人民的生活飲水問題,對於農業用水只能起到救急作用,所以更要合理安排水資源,進行科學的用水制度。

    二、種植結構最佳化用生態環境改善

    中國農業種植結構最佳化不明,在主糧產區比如在華北主要是種秋小麥和玉米輪種,現在也套種花生、黃豆這就很好。結構最佳化不好主要體現在經濟作物上,現在的問題是,只要什麼麼一年賺錢了,大家一窩蜂的上專案,根本不管產品質量有沒有地域優勢和宜生區情況。現在經常出現滯消的商品八成就是這種情況引起的。著名例子就是:沙糖桔,廣東四會一帶全國有名、質量也最好,但現在沙糖桔的產地有好幾個省了,自然而然不管質量好與不好,大家一起賠錢。

    農業種植生態條件也是十分重要的,合理使用化肥很重要,使用安全的藥品不容忽視,這些是生態重要的一環。

    三、進行輪作休耕和堅持退耕還林、退田還湖(海)

    輪作我們不是棄耕、廢耕、撂荒。就是在保證土壤肥力的條件下,讓土地有一個休息的時間,對土地無休止的榨取和對土地大量的施用化肥,會使土壤質量變差,土地板結,影響產量,適時的土地輪作能保證土地始終以飽滿態度為我們服務。堅持退耕還林、退田還湖(海)能讓自然自己修復,就是人們所說青山綠水為綠色農業更好的服務。

  • 7 # 川渝紙上烤魚

    今年以來,永業生命素牢牢抓住轉方式、調結構這條主線,以農民增收、農村增效為主線,高點定位,創新發展,積極探索現代農業發展模式,努力推進低碳農業發展,全力打造綠色農業品牌。1至7月份,農業總收入實現236.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22.1%、113.7%,永業生命素現代農業業上檔升級 打造綠色品牌。

    加大科學投入,農業實現了由單純的行政推動向綜合的高階專案拉動的轉變。這個縣在大力進行標準化建設,全面提高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的同時,全力抓好重點專案落實,做大做實現代農業投入載體。今年,全縣安排建設的27個農業重點專案,總投資375億元,其中投資過億元的大專案59個,涉及農業產品加工、培養、物流等整個農業產業鏈條。

    永業生命素膨脹壯大兩大產業叢集,農業實現了由鬆散組織方式向鏈條式叢集化發展的轉變。擴大農收加工能力、發展配套農業基地。

    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區域化管理,農業實現了由粗放式、低檔次向精細化、品牌化的轉變。這個縣以建立生命素質量安全示範縣為目標,嚴格生產規範,推行精細化監管,全面提升生命素質量安全水平。同時,不斷加大品牌認證力度,力爭3年內,標準化農場全部透過無公害認證,努力建立國家級和省級知名品牌。

    強化科技支撐,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實現了由靠人力靠資源靠數量向靠人才靠科技靠質量的轉變。引進優良生命素,加快品種改良,提高效益。推廣自然生命素新技術,同時,注重人才引進,不斷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質和業務水平,為現代農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援。

  • 8 # 聯邦調茶局之將軍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於創新體制機制推進農業綠色發展的意見》。這是黨中央出臺的首個關於農業綠色發展的檔案,意味著中國農業發展方式將迎來“綠色”變革。近年來,隨著國家大力倡導發展綠色農業,全國各地颳起了農業生產的“綠色風暴”。

    由山西大禹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承辦的全國綠色養殖發展大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行,中國飼料工業協會、全國畜牧總站、農業部畜牧業司、中國畜牧業協會、國家飼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農業大學、中國獸藥協會、農民日報、山西省飼料獸藥監察所、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山西農業大學等權威研究機構代表,央視網、人民網、中央電視臺、新華通訊社、經濟日報、中國新聞網、光明網、中國飼料行業資訊網、新飼料傳媒、賽爾傳媒等70多家全國綜合性新聞媒體及來自全國各地的6000名養殖領域的企業家和行業精英歡聚一堂,共同探討綠色養殖發展的新思路、新方法。

    1.農業生產的資源化利用。農民在養殖過程中可充分利用養殖糞便、農作物副產品、低等動物養殖等,提升生態養殖水平,實現養殖可持續發展。蚯蚓、蠅蛆等低等動物體內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富含人體和動物所需的各種天然氨基酸和抗菌肽。在許多發達國家,早就有運用人工養殖蠅蛆和蚯蚓處理養殖場糞便和城市生活垃圾,再以蠅蛆和蚯蚓加工生產蛋白飼料,利用蠅蛆和蚯蚓來飼養經濟動物和開發生物保健品。農業生產中,農民可利用畜禽糞便、農作物副產品等農牧廢棄物飼養蚯蚓、蠅蛆,再飼養畜、禽、魚,既能降低這些廢棄物對環境的汙染,還能把養殖後的糞便用於生產優質生物有機肥,生產綠色無公害食品。

    2.畜禽糞尿處理。(1)營養調控畜禽日糧配方。透過研究畜禽所需的最佳日糧配方及環保型飼料新增劑,降低糞便中吲哚、硫化氫、氨氣等有害氣體和糞便的排洩量,起到生物除臭和節料減排的作用。(2)綜合利用畜禽糞尿。可以畜禽廢棄物為原料,配以多功能發酵菌,透過厭氧發酵和連續池式發酵,使畜禽養殖廢棄物透過有益微生物的處理,經過除臭、腐熟、脫水等一系列化學反應,最終轉變成沼氣和活性生物有機肥,使之無害化、資源化。(3)採用新型的環境保護型的畜禽舍,採用清潔生產技術和先進糞尿回收工藝技術,對產生汙染的環節實行全程控制。

    農業綠色發展創新需要多方努力,農業綠色發展是生態綠色發展的基礎,是一場新的產業技術革命,是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導模式,是中國實現農業與農村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中國農業發展至今,湧現出許多卓有成效的創新模式,但與之不同的是,目前國家推行的農業綠色發展需要綠色農業理論作指導,將綠色生態發展貫穿到農業的整個產業鏈條中,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國家、地方、個體自上而下共同努力、創新。

  • 9 # 農資人黃錦秀

    使用無機肥料種植,綠色無公害旳農產品越來越受到人們的歡迎,要施農家肥,不亂用農藥,不用除草劑,在種植農作物時,一定要注意多使用無機肥料來種植,要發展現代農業,要把我們的農產品打上標籤,做到無公害農產品,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大家都需要健康,所以要搞綠色農業

  • 10 # 濰坊三潤認證服務

    如何發觀綠色農業?

    轉變農業發展方式,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指明瞭行動方向,確立了基本遵循。我們要深刻理解農業綠色發展的深刻要義和時代特徵,明確支援農業綠色發展的重大政策和戰略舉措,加快培育和形成農業綠色生產方式與農村綠色生活方式。

    綠色是農業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自農耕時代起,人們就依託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發展種植、養殖和農副產業,利用秸稈資源發展畜牧業,將畜禽糞便利用還田以培肥地力,開展休耕輪作讓土地休養生息。在農業生產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了一個個利用自然、涵養自然的生態微迴圈,也逐漸樹立了“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綠色文明觀。隨著人口增長、專業化分工和社會化大生產的出現,人們不得不大範圍、大規模、高強度開發耕地等自然資源,以支撐快速增長的工業化城鎮化對農產品的需求,“石化農業”“白色農業”的出現則加劇了農業面源汙染和生態環境退化的趨勢。當前,中國的農業農村發展需要以綠色理念為引領,以綠色保護為基礎,以綠色科技為支撐,以綠色供給為目標,以綠色政策為保障,共同推進現代農業的永續發展。

    一是牢固樹立農業綠色發展理念。理念是行動的先導。要從根本上扭轉高投入、高消耗、高強度的傳統農業發展方式,樹立綠色生態高效的現代農業發展方式,必須以綠色發展理念貫穿始終。我們應將綠色發展理念植入農業發展規劃、政策制定、法律修訂和管理執行等全環節,用綠色發展理念統領農業資源保護、生態修復、科技研發、生產經營、加工流通、市場消費等的全過程,讓綠色發展理念覆蓋種養業、農產品加工業、鄉村休閒旅遊業等全領域,真正將綠色的理念和精神融入現代農業發展。

    二是嚴格實行農業綠色保護制度。資源和環境是農業發展的基礎。嚴格保護農業資源和治理農村生態環境,就是築牢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的根基。要實行最嚴格的資源保護制度、最集約的資源利用制度和最有力的生態修復制度,有效保護農業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實行最嚴格的資源保護制度,就是要有效制止資源過度開發,緊緊守住耕地淡水資源紅線和基本農田底線,逐步建立起農業生產力與資源環境承載力相匹配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實行最集約的資源利用制度,就是要依靠科技創新和勞動者素質提升,提高勞動生產率、資源利用率和土地產出率;實行最有力的生態修復制度,就是要把山水田林湖草作為一個有機整體,進行系統化保護、修復、治理。

    三是加快推進農業綠色科技創新。科技是產業轉型升級的動力源。實現現代農業綠色發展,關鍵要靠科技支撐。要緊跟新一輪世界農業科技革命浪潮,以綠色、集約、高效為引領,推進現代農業基礎科技、應用科技和前沿科技全面振興。加強生物技術、田間管理、疫病防控等基礎科技研究,提升支撐綠色發展的原始創新能力。加大前沿科技研發攻關,為農業綠色可持續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技術條件。加快節水技術、加工技術、倉儲流通技術等實用技術推廣應用,特別是推進網際網路、大資料、雲計算等資訊科技與現代農業相融合,實現農業精準投入、精細管理和高效利用。

    四是大力開拓農業綠色產品供給渠道。要樹立大農業大產品大供給觀,深度開發農業的多種功能。新時代城鄉居民消費結構快速升級,不僅要吃飽吃好吃得健康,還要吃得優質、綠色、生態。為此,要大力開發綠色生態農產品,改變農產品供給大路貨多,綠色、優質、品牌農產品少的狀況,增加優質、安全、特色農產品供給,促進農產品供給由主要滿足“量”的需求向更加註重“質”的需求轉變。要夯實和提升農業物質產品供給的基本功能,不斷開發農業生態價值。要依託農村廣闊的山水田林湖草資源與厚重多元的農耕文明,大力發展鄉村旅遊、休閒康養等農村綠色生態產業。

    五是健全完善農業綠色發展政策體系。明確農業綠色發展的政策取向,建立農業綠色發展的激勵機制,新時代強農惠農富農政策體系應向綠色化傾斜。在鞏固完善普惠支農政策的基礎上,要儘快制定引領現代農業綠色發展的各類專項政策措施。形成包括綠色財政、綠色補貼、綠色價格、綠色金融、綠色保險等層面的內容豐富、指向具體、有機融合、協調互補的農業綠色發展支援政策體系。要尊重農業生態容量,重視農村環境衛生,制定科學合理的綠色規劃、綠色專案、綠色治理、綠色修復、綠色補償等政策體系。要培育和形成新的綠色生活觀,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城鄉生活方式,實現農村山水田林湖草資源的永續利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做夢和狗打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