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7720409936946同
-
2 # 劉志剛5762
所以,如果不是真心的熱愛,誰會去花費心思和精力去寫詩呢?寫出來也許只能換取寥寥幾聲稱讚……
另外一個,可能就是成就感了,尤其是格律詩,完成一首標準的格律詩,會非常滿足,並有一種神聖感和使命感,神聖感是,多少古往今來的詩人,我與他們之間有了牽絆,使命感是,詩歌並未消亡,透過我們的努力,依然會傳承下去!
-
3 # 雙河野人
五絕-
詩乃為心話,言情義更精。
直呼胸臆快,狀景志豪宏!
【佩文詩韻】下平聲,八庚韻。
-
4 # 歲月如梭水如歌
詩歌是自由的命題,心靈的聲音,自然的話意,未來的圖景。
一個真正的詩人,他(她)的心靈是純淨,是天真的,清澈如水寧靜,且波光瀲灩,粼粼的,靈魂的。這或許,就是生命的意義,與意識的未來。
詩歌是高雅音樂,也是流行風。客觀地說,詩人就在我們身邊,任何時代都在。不會缺席,也不會斷代。
詩是人格,是品格,是人性。是善,是真,是美。看《詩經》,看《楚辭》,看唐詩,看宋詞,看自由詩,看中國詩,看外詩。每一個名族,都有美的使者,大詩人。
-
5 # 澤中朽木
這個問題有些大,我琢磨來琢磨去,感覺不太好回答。這樣,我用黃埔軍校大門口的一幅對聯來回答:
升官發財請到它處
貪生怕死莫入此門
我改一下下:
附庸風雅請到它處
養性修身可入此門
-
6 # 費玉山
孤芳自賞陶性情,
壯志胸中百萬兵。
不羨名星銅錢臭,
布衣陋室度一生。
-
7 # 川林閒談2
省了長片論,簡捷明意見。
既承古人風,又能詩韻練。
歪詩寫幾句,助興友友看。
.
-
8 # 鵬程萬理695
我是遠洋漁民在大海里寫詩別有一番情趣,我覺得從古到今還沒有人在海洋裡作詩,因所有的文人都吃不了那種苦,而我不同生來就與大海有緣,和大海相伴多年。所以我得好生練習,練成了寫大海里的詩,與以大家共覽。
現在,我只能寫順口溜碰巧寫一半首古體詩,對格律詩略知一、二還得加強練習。
-
9 # 王石259252230
答案是:1、贊盛世。2、舒情。3、陶冶情操。4、豐富人生。5、頌大好河山。6、贊江河湖海。7、陶寶箴言。8、激情燃燒。9、縱觀才子佳人。
-
10 # 郭雄333
寫詩的人多不多,沒有資料統計,不便妄言。但如說寫詩的這麼多,可能也只是在小眾範圍內而言,在整個社會人群中,寫詩的環境氛圍似乎並不熱乎。原因很多,主要是社會在發展,人們的興趣愛好愈來愈多元,愈來愈分散,寫詩讀詩的熱情被稀釋了,被分流了,再想達到像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改革開放初期那樣健康的詩歌鼎盛時期估計很難了。
其實一部中國文學史就充分表明,文學樣式也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色,或者是達到一個高峰後便再難攀越了。而此消彼長的規律卻依然在發揮著作用,新的文學樣式又會隨之異軍突起,吸引更多的作家去攀登新的高峰,也吸引更多新的讀者、欣賞者去追尋去傳播,從而形成新的文學樣式、新的文學潮流。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便是各領風騷數百年、上千年,任人選擇,任人欣賞,任人傳承。
現代社會,人們或許不再那麼多的高看詩詞創作了,但同時許多文學的新品種如電影、電視、戲劇不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嗎?特別是當今網路時代,隨著播客、動漫、抖音等的興起,詩歌的蛋糕又被切掉了一塊,因此寫詩愛詩的人群到底是多了還是少了,實在也難以說得清楚。依偶愚見,是少了而不是多了,這在悟空問答的閱讀量上可見端倪。偶在詩詞方面的答題,讀者量遠遠少於談經濟、談社會、談股票、談三農等方面的,過萬的幾乎沒有,這便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寫詩有什麼好?詩與遠方當然是浪漫的。
寫詩與著文一樣,是一種情感的交流,或是一種激情的抒發,或是一種沉鬱的流露,或是一種張揚的宣言,或是一種靜物的寫生,可以直抒己見,可以借景寓意,可以借物表情,百姿百態便導致了詩歌的百花齊放,於是就有了各種的詩歌流派、詩歌風格。
詩言志,詩抒情。寫好詩,既悅己,又益人,也是一項不朽之事業。願寫詩人初心不變,願讀詩人陶冶情操。
回覆列表
是個人興趣所驅動,但能寫出引發讀者共鳴的傳世名詩句著實極難,另外也是抒發個人情感,好與劣由讀者老師去評吧。寫詩可難,但會寫又簡單明瞭,只是閒來無事,玩玩寫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