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為什麼都不建議用打屁股、大喊大叫的方法教育孩子,控制不住怎麼辦?
2
回覆列表
  • 1 # 頭髮也掉光了

    什麼狗屁理論!以前我們誰沒有被父母打過屁股?沒有被老師體罰過?為什麼我們更懂規矩?而且現在這些所謂的“磚家”不知道哪裡來的狗屁理論!這樣不可以!那樣不可以!看看現在孩子沒有禮貌!沒有規矩!沒有承受力!自私自利!

  • 2 # 小遊媽媽育兒經

    很多時候,父母都不太明白家中的小傢伙:明明這件事情,翻來覆去跟孩子說得很明白,只要照著去做就好了,就皆大歡喜了。但小傢伙偏不,就得按照自己的想法來:

    大人收拾東西,他要來插一手;大人讓專心寫作業,他偏得先玩一會再去胡亂畫兩筆;看到玩具不給買就大哭大鬧滿地打滾。說真的,這時候父母真的很難保證自己不生氣,不發火。

    心理學上有個破窗理論,說的是一個房子的窗戶破了、無人修補,隔不久,其它窗戶也會莫名其妙被人打破;一面牆,若出現一些塗鴉沒清洗掉,很快牆上就佈滿亂七八糟、不堪入目的東西。

    這個現象是不是很奇怪,背後啟示有很深的心理哲理:任何壞事,若最初沒及時阻攔,形成風氣後就難改了。

    教育孩子,不可否認的是,對父母來說,是一場個人修行。如果第一次忍不住對孩子動了手,下次再不乖的時候,我們很難能冷靜地對孩子輕聲細語地說服教育,於是就有很多人說:“教育孩子沒有什麼是一頓打解決不了的,有的話就是再打一頓。”

    這是因為,我們對自己的情緒控制會越來越難,引爆點也會越來越低,最後我們乾脆自暴自棄,對自己說:“算了,我家孩子都打皮了,幾天不吃一頓打,乖不了。”

    其實,這時,我們就需要警醒了,並趕緊停止這種育兒方式了。說明,你的這種方式對孩子來說效果是不好的了,孩子會一時屈服於父母的權威和強勢,但心裡不一定會認同父母的方式,甚至會有怨氣和反抗,他可能會變成那扇“破窗”,自暴自棄說:“反正我就是這麼不乖/差,我放棄了。”

    改變從父母的教育方式開始,收穫的將可能是孩子積極的自我認知和主動性。加油!

  • 3 # 不願透露姓名的黃子萬先生

    我孩子三歲,懂事乖巧。我的態度是該打還是要打,但不能打完不管,也不能一直兇他。同時打是態度,但要注意分寸不能打傷他。不管是我還是我老婆或是父母,誰教訓孩子都是一對一的,別人不能幫孩子也不需要幫我教訓,多人教訓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而失去教育的意義。教訓孩子時我會關電視或把他拉到房間等人少的地方單獨教訓。過程跟警察射擊需要先鳴槍警告一樣。孩子有可能專注於吵鬧或看電視不聽話,我先大聲叫他,等他看過來再說他做錯了趕緊停下,如果不聽就開始數三個數,數到三就打屁股。打哭他後雙手定住他的胳膊不准他轉身找別人或逃避我,就盯著他。感覺他稍微平靜一點再開口問他。先是重複描述一下之前他的行為(很重要),問他是不是這樣讓他確認。然後分析他哪裡做錯了以及我有沒有教過他,再讓他確認。之後讓他複述一遍。最後安撫他(也很重要),告訴他雖然我打了他但我很難過,問他疼不疼或是擦藥。

    說完孩子說說家長。首先心態要端正,要能接受孩子會犯錯。犯錯了就需要教育,或許行為上我動手打了他,但心態上不能急。越是急越容易被情緒左右,而變成為了維護權威而不講道理的打孩子。有時候孩子若是很明顯知道自己錯了,這時候不需要再動手或是大聲責怪,而是抓住機會做相應的教育。例如打翻水杯,那就耐心教他擦地板。讓他自己去修正錯誤。例如我兒子撕了我的乳膠枕,教訓完後我讓他把他最心愛的蜘蛛俠玩偶賠給我,我轉頭把玩偶收到衣櫃裡,並時不時提醒他的玩偶賠給我了。哪天他做了什麼好事,我再用獎勵的方式還給他。

  • 4 # nana雜貨鋪

    試想一下,假如你是那個孩子,你不聽話,父母打你屁股,大聲吼你,你心裡是什麼感受?你是否會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你是否會從內心去接受父母這樣的行為。

    再打個比方,假如你工作中表現不佳,領導不聽你的解釋把你劈頭蓋臉罵了一頓,你是什麼感受?你會覺得領導罵得有道理嗎?

    我想,遇到以上兩種情況,你的內心應該也很不爽,你被各種情緒包圍,在這些情緒下,你是否有精力去思考如何處理問題,你是否有精力去正向的不帶有情緒的去和父母,領導溝通?

    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言傳身教,一個從小被罵慣了的孩子,長大了再處理問題時也很容易情緒主導,不善於溝通,要麼沉默,要麼發飆,情緒化並不利於解決問題。

    所以,父母要明白,如果你想要讓自己的孩子充滿激情和創造力,你就需要鼓勵孩子去表達他的想法,學會自己消化自己的情緒,給予他們足夠的試錯機會,給他們足夠的自由。

    所有人都會有情緒。真正的高人在於控制好情緒。上臺演講,所有人都會緊張,包括已經鍛鍊了很多年的演講達人,但是,高人的演講我們看不到他的緊張,我們被他的演講內容深深吸引,

    為什麼?因為他們懂得控制自己,他們可以把自己的緊張隱藏起來,專注於自己的表達。

    那麼,控制好情緒也有利於我們去表達自己,建立溝通關鍵,更有助於問題的解決。

    如何控制好情緒呢?

    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動,尤其是,男孩子,他們思維活躍,精力旺盛,經常處於失控狀態,很容易讓你看不順眼,尤其是你心情不好的時候。

    穩定好情緒的第一步 轉換視角

    我們看問題的角度決定了我們處理問題的方式,你剛辛苦把家裡打掃乾淨,他一秒鐘讓你本天汗水付之東流,你很氣憤,你想揍他一頓。

    這時,你心裡嘀咕,孩子還那麼小,他不會明白你剛才的辛苦有多累,他不會明白一個家的整潔對你有多重要。你理解了他,心情稍微舒服點,然後呢?

    穩定好情緒第二步:讓他理解你的感受

    你需要讓他知道你的感受:寶貝,你在做什麼?.我在玩積木。哦,感覺挺有意思的,可是你破壞了我的勞動成果,我辛苦了一早上剛打掃好。你這麼做讓我很不爽,如果你剛搭好積木,我一腳給你踢翻了,你什麼心情?

    穩定好情緒第三步 溝通達成共識

    既然已經髒了,那麼如何更有效的解決問題呢?寶貝,你自己玩完玩具以後自己把玩具收起來,否則我認為你不需要他們我會把它扔掉。以後玩完玩具也需要把它們收起來,否則我也會把他扔掉。當然,如果玩具總亂放,我會認為你的玩具過多,我以後會盡量不給你買玩具。

    這個時候你的情緒應該就穩定下來了,因為你的思考轉移了你的注意力,讓你的情緒感官壓力得到了釋放。

    穩定情緒的好處大家應該能感受到吧,提高溝通能力,鼓勵孩子表達自己,改善親子關係,幫助快速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可以將壞事變好事,這種快感會讓我們很舒爽,很享受這種過程。不信你可以試試。

  • 5 # 唐老師家庭教育

    因為

    打罵等懲罰、指責、批評的教育方法,沒有好的教育效果,還會傷害孩子自尊心、自信心、導致親子關係惡化,孩子叛逆嚴重,或壓抑、自閉甚至抑鬱。

    孩子犯錯誤是正常的,是什麼讓你有情緒呢?多學習,多成長,就沒有脾氣了

    建議尊重孩子,用和善而堅定的態度,多肯定、讚美、鼓勵孩子,給孩子無條件的愛、無條件的信任,孩子會越來越優秀。

  • 6 # 米兒媽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給大家介紹一本書,《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老人的教育方式是“棍棒底下出英才”,“打記性”。實際上,在你用“打”的方式教育孩子時,就已經無形中暗示孩子,遇到問題要用暴力解決。這將對孩子的心理,和身體造成傷害。

    其實,家長和孩子在認知上,心理上存在很大的對立點。比如,家長講究整潔衛生,而孩子天生就愛“調皮搗蛋”,到處“探索”,當孩子把我們剛剛收拾好的房間弄的凌亂不堪時,我們的火就上來了,對孩子大吼大叫,而孩子內心確委屈至極,而又無語言表。因為,在孩子的世界裡,那是學習,那是探索,那是研究他未知的領域。

    家長希望孩子吃東西的時候,老老實實,按部就班的讓家長喂。可孩子偏偏自己搶過碗勺,吃的滿嘴,滿衣服,滿地都是。於是家長又忍不住責備孩子,殊不知,孩子在學習她自己以後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其實。這個時候我們應該鼓勵她,表揚他,讓她從小鍛鍊自主自立的能力。

    孩子經常不按常規出牌,而我們家長往往措手不及。我之前看到一篇文章寫的非常好,題目是:“如果你忍不住對孩子發火,就讀一讀《牽著一隻蝸牛去散步》”以下是我看到文章的摘取部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上帝給我一個任務

    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我不能走太快,蝸牛已經盡力爬, 為何每次總是那麼一點點?

    我催它,我唬它,我責備它。

    蝸牛用抱歉的眼光看著我, 彷佛說:“人家已經盡力了嘛!”

    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

    蝸牛受了傷,它流著汗, 喘著氣,往前爬… 真奇怪, 為什麼上帝叫我牽一隻蝸牛去散步?

    “上帝啊!為什麼?” 天上一片安靜。

    “唉!也許上帝抓蝸牛去了!” 好吧!鬆手了! 反正上帝不管了,我還管什麼? 讓蝸牛往前爬,我在後面生悶氣。

    咦?我聞到花香, 原來這邊還有個花園, 我感到微風, 原來夜裡的微風這麼溫柔。

    慢著! 我聽到鳥叫,我聽到蟲鳴。 我看到滿天的星斗多亮麗!

    咦?我以前怎麼沒有這般細膩的體會?

    我忽然想起來了,莫非我錯了? 是上帝叫一隻蝸牛牽我去散步。

    教育孩子, 就像牽著一隻蝸牛在散步。 和孩子一起, 走過他孩提時代和青春歲月。

    雖然, 也有被氣瘋和失去耐心的時候, 然而, 孩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向我們展示了, 生命中最初最美好的一面。

    孩子的眼光是率真的,

    孩子的視角是獨特的,

    家長又何妨放慢腳步, 把自己主觀的想法放在一邊, 陪著孩子靜靜體味生活的滋味, 傾聽孩子內心聲音在俗世的迴響

    給自己留一點時間, 從沒完沒了的生活裡探出頭, 這其中成就的,何止是孩子。

    別讓孩子成為一隻流淚的蝸牛!

  • 7 # 妙七爺

    這是一個真實的新聞:有個家長因為打孩子屁股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將孩子打成了殘廢。事情的起因是因為孩子不聽話,這位家長就拿起雞毛撣子就往孩子屁股上打,沒想到,孩子拼命躲閃,這位家長越打越生氣,緊追孩子越打越起勁,後來孩子因為跑得時候用力過猛再加上緊張,牽拉到了脊柱,引起脊柱神經損傷,導致雙腿神經性癱瘓。以後只能一生都坐在輪椅上了。

    可見,打屁股或大喊大叫這種粗暴的方式真的很不可取,特別是打屁股,無論從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對孩子產生很大的危害。

    從生理上來講,孩子的身體器官各方面都還不太成熟,屁股上的身體組織更是柔軟嬌嫩,打屁股很可能會造成孩子臀部血管破裂,造成皮下組織淤血。淤血代謝後需要透過腎臟從尿中排出,這會加重腎臟的負擔,容易引發腎功能異常。

    從心理上來講,雖然有些家長只是輕打,不會造成直接的肌肉、肢體損傷,但是生理上的疼痛感是會透過神經中樞的傳導,直接刺激給大腦,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創傷。打屁股和大喊大叫都會使孩子的精神一直處在緊張、焦慮、恐懼和壓抑的狀態,嚴重的話還會造成心理疾病,這是非常得不償失的一種教育方式。

    因此,打屁股和大喊大叫這種簡單粗暴的方式真的不可取,作為父母應該杜絕。

    那麼有些父母常常控制不住自己該怎麼辦呢?

    首先,要改變自己的認知。有些家長認為孩子屁股上的肉多,就算打了孩子也不會覺得疼,還會讓孩子“長記性”。其實,這是個危險的誤解,家長應該首先改變這種認知,不能再這麼想了,這是錯誤的想法。

    其次,趁著去拿雞毛撣子時間,先讓自己做一次深呼吸,冷靜一下。有研究表明,當自己情緒暴怒時,先做下深呼吸可以起到調節情緒的作用,避免自己衝動行事。也可以給自己作心裡暗示:孩子是自己親生,再怎麼不聽話,也要忍著,忍著,千萬不能傷害到孩子的健康。

    最後,學會好好跟孩子溝通。有些孩子不聽話,調皮,大喊大叫不能解決問題,反而會使孩子出現逆反心理,越發跟你唱反調。因此家長要學會跟孩子好好溝通,平時要多下點功夫,好好引導孩子規規矩矩的,跟孩子講道理。如果可以,學會跟孩子做朋友,理解孩子的煩惱,平等跟孩子交流,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專注育兒領域,和您一起帶著寶寶健康快樂成長。因為有你們,所以精彩!

  • 8 # 何小元

    用打屁股、大喊大叫的方式來教育孩子,存在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你發完了火之後會發現,孩子的錯誤根本沒有改正。數學不會做的還是不會做,語文不會寫的字還是不會寫。為什麼呢?

    第一、對孩子來說,這種方式會增加孩子的恐懼感,特別是棍棒教育。孩子會因為害怕而緊張,壓力大,反而出錯更多。如此下去就會惡性迴圈,會導致孩子厭學、甚至有自卑陰影。

    第二、大喊大叫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感到厭煩。因為那些從父母嘴裡說出的話,在孩子看來都是噪音。時不時就要被噪音轟炸的孩子,心都靜不下來,怎麼可能學習成績好?

    作為父母,當孩子有問題的時候,應該這樣做:

    第一、冷靜。不管孩子有什麼問題,告訴自己,發火打罵解決不了根本問題,反而會激化孩子之間的矛盾。

    第二、和孩子一起分析原因。站在朋友的立場上,態度溫和的幫助孩子分析問題的根源在哪裡?為什麼會這樣?要知道,孩子犯了錯誤,自己內心也是很歉疚,而父母溫和的態度會讓孩子心存感激。

    第三、尋找更好的處理問題的方式方法。如果再有類似的問題出現,我們該怎麼辦?引導孩子思考並教會孩子如何去解決問題。

    總之,打罵解決不了問題,能夠管理自己情緒的父母,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愛!

  • 9 # 孕媽學堂

    首先,對於小朋友來說他們還沒有建立獨立的性格和思想,所以爸爸媽媽們的教育觀念很可能直接影響到他們未來性格的建立,甚至可能因為教育不當造成孤僻等不好的個性,所以一定要剋制自己,不要對孩子打罵教育,只有適當的教育方式才是對於他們最好的成長幫助。

    另外,如果長期在孩子面前或者對孩子大聲爭吵打罵,很可能讓他們從小產生自卑的感覺,對父母感覺到恐懼,甚至對這個家庭產生牴觸心理,而且無處發洩,很容易造成他的叛逆思想,而且這種忐忑是終身的,不會因為你突然等孩子長大之後改變而影響他對童年的印象。引起還有可能引起他暴躁的情緒,等到早稍大一些可能會直接跟父母產生爭執,甚至反抗。

    最後,家長這樣其實沒有一個好的榜樣作用,遇到事情立刻打罵教育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魯猛,放棄了冷靜思考的能力,心理上這種長期的缺陷會發展成某種疾病,比如很多父母採取打罵教育,然後等孩子長大結婚,你會發現孩子成為了當初年輕時候的自己,他對待自己的家庭也會變得更加暴力,而且直至影響到下一代家庭的和睦。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很多家庭的案例證實了這種說法。

    總之,在寶寶犯錯的時候,我們支援爸爸媽媽嚴格的教育方式,但是一定要根據孩子的性格選擇恰當的方式,比如比較內向的孩子就一定要言傳身教,跟他們講道理,如果是比較皮的孩子,那麼可以適當的進行懲罰處理,但絕對不是單一的打罵教育。

  • 10 # 檸檬菇520

    感謝邀請!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肯定多少都會出現讓我們父母生氣的行為,甚至會引起我們父母想要打他,以儆效尤,心想打了以後,寶寶以後就知道做錯事情,就會收到批評!但是現在又有很多人說小孩子不能打,不能罵,那到底要怎樣呢?我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看寶寶行為的程度性

    我們經常說,孩子還小,不懂事!這句話其實還是存在一定的道理的!寶寶可能在成長的過程中,還沒有很強的辨別對錯能力!所以我們才會說小孩天真!比如說寶寶在長牙的時候,總是喜歡咬東西。但是他就偏偏挑那些不能吃的,或者是髒的東西!其實在寶寶意識裡,她可能還沒有意識到那些東西不能吃!在媽媽是超人的節目裡,波妞也是拿起拖鞋咬,賈靜雯的做法我還是挺贊同的,然後碰一下波妞嘴唇,讓波妞知道亂吃拖鞋的嚴重性!但是後面賈靜雯又進行語言引導!表示拖鞋不能吃!其實我們家長在看小孩的時候,並不是說只要小孩做的不對,我們就去打去罵!那樣反而可能會物極必反!我們的目的是引導小孩去做正確的事情,那作為家長就需要耐心的去溝通,不管寶寶當下懂不懂得這個道理!至少在他心裡有這個潛意識存在!

    年齡較大,明知故犯的寶寶!

    我們剛剛講的是還沒有辨識對錯能力的寶寶,前期最好試用引導的方式!那對於年齡稍微較大的小孩,我的建議是軟硬同時進行!你打他或者是罵他,他自然就明白做錯事情就要捱打捱罵,以後不能在範!但是打完罵完,還是要認真去跟寶寶溝通,為什麼他要那麼做!可能你自己想的跟寶寶真實的想法不一樣!也有可能故意做錯事情來吸引你的注意!如果說你每次只有打小孩,但是都不去溝通!後期也可能會造成小孩越來越叛逆,然後你們之間的溝通障礙也會越來越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秦始皇的功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