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相馬的詩文攝

    王昌齡的《出塞》二首,我們熟知的是“其一”。

    對它的品讀,我想說,意氣風發、豪情壯志。

    對它的賞析,卻要做詳情細事的工作,我不是一個耐煩的人,至少在目前不能沉下心氣。賞析是一個匠人似的條分析縷,從歷史時代、藝術審美…而其人其詩。我建議去看有關賞讀的讀本、文章,在度娘上,可以查閱。

  • 2 # 舞詩鋒銳

    王昌齡,唐代詩人。其詩多寫邊塞軍旅生活,也有宮怨、閨怨、送別之作,於七絕用力最專,常以精煉的語言表現豐富的精緻,意味渾厚深長,風格雄渾豪邁,微婉多諷,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稱,號稱“七絕聖手”。

    《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一首,有人推為唐人七絕壓卷之作。

    原詩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反映了邊疆戰士保衛祖國的愛國精神,盼望有英勇的將帥統率他們保衛國家。出塞,是古樂府曲名,內容大多是反映邊塞生活的。

    這首詩,語言精練,充分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秦、漢、關、月,這四個字是互文見義,交叉使用的,不能理解為明月只是秦時才有,關塞也只有漢時修築。第一句十分生動地描繪了邊塞月夜的景色。第二句,高度概括了連年戰爭給人民帶來的極大痛苦。三、四句,寫出了詩的主題,如果朝廷任用有勇、有謀的將軍,帶領戰士英勇作戰,胡人騎兵哪敢輕舉妄動。

    這是一首有名的邊塞詩。

  • 3 # 凱撒視界

    行萬里路,讀萬卷書。這大概是中國所有讀書人的夢想。

    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二十七歲的王昌齡已飽讀詩書,開始了他的萬里旅程。

    與謝靈運、李白等人的遊山玩水、尋仙訪聖不同,與杜甫以及後世蘇軾等人的命運多舛、顛沛流離而不得不走萬里路也不同,王昌齡的旅程充滿了奇幻色彩。

    首先,他尚未赴科舉、入仕途,就先自主選擇了旅行。而且,與文人雅士最喜好的名山大川相比,更令他神往的,卻是那偏遠的塞外邊疆。

    於是,赴隴右、出玉門,整整兩年的時間,他一直在大唐的西北邊陲遊歷,也因此而寫下了眾多精彩的邊塞詩篇。

    其中,就包括這首著名的——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出塞》詩一共兩首,其中的“秦時明月”這篇,被後世評為整個唐代七絕的壓卷之作。

    絕句,又叫截句、短句等,四句一詩,通常為五言或七言(也有六言的,但極為少見)。絕句分為古絕與律絕兩類。

    古絕多在唐代以前,魏晉時期較為盛行,與樂府詩一脈相承,屬於古體詩的一種。古絕對於平仄韻律等要求不嚴,創作比較自由。

    而律絕則從南朝後期律詩興起之後誕生,至唐代達到鼎盛。律絕按照近體詩的平仄規則,其形式上就等同於半首律詩。律絕也成為傳世最多、最為後世認可的絕句詩的主要代表。

    (因為在形式上就像是把整首律詩截開、斷絕開,因此也有人認為這才是“絕句”這種體裁名稱的由來)

    律詩可算是古詩詞中,對格律對仗要求最為嚴格的體裁了。八句四聯,分為首聯、頷聯、頸聯、尾聯。其中頷聯與頸聯相互對仗,並且有著極嚴的平仄韻律要求。

    而絕句則可以選擇律詩中或頭尾兩聯,或中間兩聯,或者前四句,或者後四句均可。在創作格式上相對律詩要自由的多,但是在表現功底上卻有著更高的要求。

    王昌齡在整個唐代中,絕對是以七絕詩而著名的,號稱“七絕聖手”,在七言絕句的造詣上與李白齊名。而他也是推動絕句從稚嫩走向成熟、最終在中晚唐時期成為流行體裁的一大功臣。

    唐·司空圖:國初,上好文章,雅風特盛,沈宋始興之後,傑出江寧,宏思於李杜。 明·陸時雍《詩鏡總論》:王昌齡多意而多用之,李太白寡意而寡用之。昌齡得之錘鍊,太白出於自然,然而昌齡之意象深矣。 明·王世貞:七言絕句,少伯與太白爭勝毫釐,俱是神品。 明·吳喬《圍爐詩話》:王昌齡七絕,如八股之王濟之也。起承轉合之法,自此而定,是為唐體,後人無不宗之。留傳至今的唐代七絕詩,初唐僅77首,盛唐有472首。而其中,僅王昌齡一人就佔了74首。他創作之高產,以及在七絕詩壇中的地位由此可見一斑。

    由於唐代以邊塞風格為題的詩人中,初唐的駱賓王、楊炯、陳子昂等人創作題材廣泛,邊塞詩只是其表現內容之一,尚不能算作完全的“邊塞詩人”;而真正的邊塞詩人高適、岑參等人均晚於王昌齡,因此後人共認他為唐代邊塞詩派的創始人和先驅。

    王昌齡的《出塞》就屬於絕句中的七言律絕,是邊塞詩的扛鼎之作。

    ◆ 秦時明月漢時關

    首句用七個字描寫了兩樣景物——“月”和“關”。

    然而,詩人僅僅用了兩個特定的指向——“秦時”的明月、“漢時”的關隘,再加上特有的節奏和韻律,立刻賦予了首句七字以極為強大而濃烈的歷史感、歲月感。

    雖然描寫的是靜態的景物,但是讀起來卻能令人感到滄海桑田、時空輪轉,秦漢魏晉千年的時光在舌尖、在眼前、在七字之間飛速流過。

    此句不僅引人思古,更能令人感受到造化的偉大與自身的渺小。仰望夜空,看到的是與千年前強秦時人們頭上的同一輪明月;左右回顧,環繞的是千年前強漢時遺留下來的關城。

    想當年,秦之一統天下,漢之囊括四海,何等的王道偉岸、宏圖霸業,但是在歷史的長河中,與天上的明月、地上的雄關相比,是那樣的短暫。

    想當年,秦皇漢武等一時雄君英主,衛青李廣等一時無雙名將,在時間的面前卻又顯得那麼的渺小,在歷史的長河中如流星一閃即逝。

    ◆ 萬里長征人未還

    如果說首句寫的是千年的時間,那麼此一句則轉化成了萬里的空間。

    隋代盧思道《從軍行》中有類似的語句“塞外徵人殊未還”。與之相比,王昌齡萬里一句則更加氣韻流暢、氣勢雄渾。

    《從軍行》隋.盧思道朔方烽火照甘泉,長安飛將出祁連。犀渠玉劍艮家子,白馬金羈俠少年。平明偃月屯右地,薄暮魚麗逐左賢。谷中石虎經銜箭,山上金人曾祭天。天涯一去無窮已,薊門迢遞三千里。朝見馬嶺黃沙合,夕望龍城陣雲起。庭中奇樹已堪攀,塞外徵人殊未還。白雲初下天山外,浮雲直向五原間。關山萬里不可越,誰能坐對芳菲月。流水本自斷人腸,堅冰舊來傷馬骨。邊庭節物與華異,冬霰秋霜春不歇。長風蕭蕭渡水來,歸雁連連映天沒。從軍行,軍行萬里出龍庭,單于渭橋今已拜,將軍何處覓功名。

    “萬里長征”不同的人有過不同的理解,有說將士離家萬里戍守邊關,有說大軍出關遠征萬里之外的虜庭。根據上下文的涵義,我取後者。

    因為前者為軍士堅守邊關,有家歸不得,必然是胡虜入侵,處於被動防守、苦苦支撐之勢;而後者則是主動進取,充滿了激昂豪情,與全詩的意氣更加相符。

    漢時的衛青,遠征匈奴王帳所在的龍城,開啟了漢朝首次反攻北胡的序幕。這是中華有史以來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萬里長征”,值得大書特書。

    “人未還”,既有遠征途中無數將士犧牲在異地他鄉,再也回不了故土的悲憤,又有“青山處處埋忠骨”、“為國捐軀不計後果”的慷慨之氣。

    此外,與首句合起來品讀,還有一種古人已隨時間逝去,再也回不來的感觸。昔人已逝,往者已矣,只留下天上的明月與地上的關城,訴說著他們的故事。

    此一句滄桑悲涼的同時也帶有振奮之意,古之英雄征戰塞外,守護中原,立下了赫赫功績千古流傳,而接下來要看今者來書寫新的詩篇。

    ◆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此二句本義:只要有衛青那樣的英雄不斷湧現,那麼胡虜就永遠無法進入陰山雄關。

    透過對古代英雄的讚美,抒發了保衛國家、建功立業的壯志豪情。從這個意義上說,我相信詩人在寫此二句時,心中是將自己代入了戍邊守關、帶兵遠征的英雄,因此能直抒胸臆,一吐豪氣。

    尤其是“但使”、“不教”兩詞,給直排的詞句中加入了轉折,更添節奏與韻味,堪稱神來之筆。

    之前,初唐崔浞《大漠行》中有兩句 “但使將軍能百戰,不須天子築長城”,與王昌齡此二句句式相近,所述之意也基本相同。然而前者畢竟落於具體而微的人事與論述之中,在氣勢上略低於王昌齡此二句一頭。

    《大漠行 》唐.胡皓單于犯薊壖,虜騎略蕭邊。南山木葉飛下地,北海蓬根亂上天。科斗連營太原道,魚麗合陣武威川。三軍遙倚伏,萬里相馳逐。旌旆悠悠靜潮源,鼙鼓喧喧動盧谷。窮徼出幽陵,吁嗟倦寢興。馬蹄凍溜石,胡毳暖生冰。雲沙泱漭天光閉,河塞陰沉海色凝。崆峒北國誰能託,蕭索邊心常不樂。近見行人畏白龍,遙聞公主愁黃鶴。陽春半,岐路間;瑤臺苑,玉門關。百花芳樹紅將歇,二月蘭皋綠未還。陣雲不散魚龍水,雨雪猶飛鴻鵠山。山嶂綿連那可極,路遠辛勤夢顏色。北堂萱草不寄來,東園桃李長相憶。漢將紛紜攻戰盈,胡寇蕭條幽朔清。韓昌拜節偏知送,鄭吉驅旌坐見迎。火絕煙沉左西極,谷靜山空右北平。但得將軍能百勝,不須天子築長城。

    後世有評者說,此二句還有一層意思,是詩人認為朝廷用人不當,好大喜功,從而提出的諷喻之意。比如《批點唐音》、《唐詩直解》中均稱此詩“慘淡可傷”。但根據全詩意韻與當時的時代特點,我不取這一說法。

    王昌齡出塞遊歷時,正值唐朝最鼎盛的開元盛世之時,這也是中國古代國力最強盛的時期。在這樣的背景下,此二句既充滿了豪情壯志,以及身為唐人的一種傲然自信。

    此外,我之所以認為此詩只有進取激昂,而無半點頹唐之意,是因為詩中的兩個地名“龍城”與“陰山”:

    龍城,為西漢衛青遠征匈奴的王帳所在地“籠城”(在今天的外蒙古鄂爾渾河西側、和碩柴達木湖附近,已經接近外蒙古的北疆,離俄羅斯不遠了)。

    陰山,橫亙於今天的內蒙中部,東抵河北、西至阿拉善,將北方的瀚海沙漠與南方的河套中原一分為二,隔開了北方草原遊牧民族與南方的漢族,自古就是中原北方的天然屏障。秦、漢兩代均在陰山上修築長城。

    可以看出,龍城遠而陰山近。有語云:最好的防守是進攻。從這個意義上說,詩人強調的是:要像衛青那樣直搗敵人巢穴,將防線推進到敵軍內部核心裡去,使敵人潰敗崩散,自然就不用操心敵軍會南下入侵、進入陰山這些事了。

    這哪是保守啊,這氣勢分明是積極強大到近乎囂張了!

    詩,既是心聲,也是文道。二者缺一不可。

    在我看來,王昌齡的《出塞》,成功將二者完美的融合在一起,也是因此才能被後世稱為唐代七絕之首:

    ◆ 《出塞》之美,美在凝鍊上

    全詩來看,前兩句是懷古,後兩句是喻今。這固然是懷古詩的通常格局,但是此前的懷古詩基本都是樂府長篇,至少也是八句的律詩。如後世宋詞更是字句繁多,極少有如此之短的。

    因其篇章短,固而難度倍增,對於作者的煅句煉字有著極高的要求。能力與境界缺一不可,否則,不是落入下乘的具象細節裡,就是轉成空洞華麗的感懷中。

    也因此才能看出王昌齡的水平,遣詞用字恰到好處,既不刻意虛華,也不屑於在細節上糾纏。全詩均是大筆潑灑,一氣呵成,起承轉合,順勢而成章,無任何雕鑿之跡,渾然如天成。

    《出塞》這首詩也充分展現出王昌齡對於七絕超強的把控能力,所以才能夠把高度的概括性與豐富的表現力這兩個幾乎截然相反的美學因素凝鍊於一詩之中。

    我曾想過、試過對詩中詞語改動替換一下,但是思考許久才不得不承認,本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可謂一字不能改。它就像一塊完美圓潤的白玉,改換任何一個字都會在上面留下一處微暇。

    ◆ 《出塞》之絕,絕在內涵上

    無須長篇大論,而凝聚千年世事興衰;不必華麗詞藻,而透出無限壯美豪情。

    全詩熔古今與一爐,鍛鍊成金。體裁為七絕,氣質兼樂府;既刻畫邊塞風情,又蘊含懷古追思;既有悲涼厚重,又轉成雄壯慷慨。

    王昌齡在短短一首七絕之中,竟能包容下、表達出如此之多的意境,除了其人思想高遠、文采高絕之外,應該也是運數使然。詩人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正確的思路之下,撞出了最絢麗的火花。

    眼前的塞外、邊關、月夜,剛好觸發了詩人追憶秦漢六朝的思古之情,激起了懷古的感慨,忽然又湧上無限的意氣,古與今、事與情、眼前此刻與千古以來,所有這一切都在發生重疊、變幻、碰撞……最終透過詩筆凝落在紙上,匯聚成了這篇千古絕唱。

    ◆ 《出塞》之雄,雄在氣勢上

    氣勢雄壯,在字句上。《出塞》整篇沒有晦澀的字眼、沒有繁複的句式,僅用最為常見的尋常詞句,組合起來卻形成了滾滾洪流般的雄壯氣勢。

    這也造就了此詩的一大特點——當逐詞逐字的解析時,極為平凡,似乎沒有深意;而當忘掉解析,僅宏觀的全篇吟誦時,卻給人以極強烈的美感。以平凡,寓不凡。

    王世貞《藝苑卮言》:於鱗言唐人絕句當以此壓卷,餘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極工妙才。既而思之:若落意解、當別有所取;若以有意無意、可解不可解間求之,不免此詩第一耳。

    氣勢雄壯,更在寓意中。《出塞》詩中,既透露著堅毅不拔、百折不回、一往無前、捨身忘死的軍人風範,又表達出“犯我大唐者,雖遠必誅”的強大自信,和開疆拓土建功立業的遠大志向。雄渾壯闊之氣透紙而出,直衝霄漢。

    ◆ 《出塞》之強,強在風骨上

    王昌齡此詩寫成之時,正是唐朝的“開元盛世”之時。既李世民“貞觀之治”、李治“永徽之治”、以及武則天的勵精圖治之後,再加上玄宗李隆基前期銳意改革,整飭吏治,選賢任能,使得國力空前強盛,大唐已經達到其極盛之時。

    此外,在軍事上,此時的唐朝已經有自信改府兵制為募兵制,興復馬政,對外則算得上四夷賓服——

    不僅收復了之前被迫“賜給”吐蕃的河西九曲之地,還迫使契丹、奚、靺鞨、室韋等少數民族政權再次臣服;不僅攻滅了盤據在西域的西突厥政權突騎施,兵鋒一直到今天的克什米爾地區,吞併了大小勃律,還拉攏回鶻逐步消滅了復國的後突厥國。

    在這樣的盛況中,以及募兵制之後文人中逐漸興起的從軍熱潮中,年輕的張昌齡遠出邊關,遊歷塞外,心中自然帶著對國家的驕傲與身為唐人的強大自信和骨氣。這份自信融入到詩中,透露出的,是詩人濃濃的愛國激情。

    參考:

    《新唐書》

    《舊唐書》

    《唐才子傳》

    《全唐詩》

    《唐才子傳》

    《河嶽英靈集》

  • 4 # 汪萍680828

    王昌齡,字少伯,盛唐時期著名邊塞詩人。王昌齡的詩以七絕見長,其作品《出塞(其一)》情景交融,意境深遠,豪邁俊逸,慷慨激昂,氣勢磅礴,格調雄渾,風骨凜然,被世人稱作為邊塞詩中的極品。

    首次把王昌齡的《出塞(其一)》推上唐詩七絕“壓卷之作”位子上的,是明代後七子領袖李攀龍,從而引發明代“七絕壓卷”之爭論,後七子另一位領袖王世貞認可贊成李攀龍的說法。《唐詩絕句類選》將這首詩推為唐詩第一。但也有不少評論家反駁此觀點,如明代胡震亨等批評此詩起調高後勁不足。理由:絕句貴在含蓄,貴在百轉千回,貴在餘味悠長,而此詩有淺露直白之嫌。這種說法也有點道理。

    我個人認為此詩氣韻生動,意態雄健,正因為如此,它才成為了明代後七子心中的七絕壓卷之作。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起句震撼人心,七個字勾勒出一幅蒼涼雄壯的畫面,一輪明月孤寂地照亮荒蕪的關塞。“萬里長征人未還”,意緒轉悲,遼闊深沉的時空意識和生命意識在寂寥冷僻的背景中升騰而起,隱隱透出徵人鎮守邊疆渴望回家的哀傷,這哀怨是千千萬萬個背井離鄉抵死未歸的戍卒凝成的血淚。“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王昌齡深諳絕句起承轉合之法,筆鋒急轉,由寫客觀事物轉向評論,語氣與情緒產生波動變化,由前兩句隱含的哀怨轉為卓然奮起,大開大合,抒情與議論相結合,表達了詩人對良將的嚮往和保家衛國的雄心壯志,同時暗諷了朝廷用人不當和邊將的腐敗無能。雖有直白之嫌,但仍不失豪邁俊逸,慷慨激昂,意境深遠,被明代後七子評為唐詩七絕壓卷之作當之無愧。

    附原作:

    出 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 5 # 牛嵴柴夫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的這首七絕“出塞”曾被明人李攀龍推至唐人七絕壓卷之作的高度,明楊慎編選唐人絕句時,也把它列為第一。詩的意境雄渾開闊豁達,氣勢流暢,感情深沉。雖用平實的語言慨嘆了守將的無能,卻自有縱橫今古的氣魄,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確實為唐詩中的珍品。

  • 6 # 梅鶴讀書

    王昌齡的《出塞》可以稱為唐人絕句的壓卷之作。

    1、《出塞》的含義

    《出塞》是樂府《橫吹曲》的舊題。作者用這個舊題書寫了邊關將士看到明月照邊關時的感慨。作者透過將士們的感慨,使我們不能不去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從古至今邊塞的戰患不能消除?詩人沒有正面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在詩的後兩句,描寫戰士們希望有一個像飛將軍李廣那樣的統帥。這樣敵人就不敢輕舉妄動了。從這裡,反映了詩人對當時朝廷所用無能邊將的不滿,表達了詩人保家衛國必須選將得當的主張。

    2、王昌齡的詩風

    王昌齡曾任江寧丞,後因不護細行,被貶龍標尉,後世將他稱為王江寧、王龍標。王昌齡早有詩名,被稱為“詩家夫子王江寧”。他的詩以絕句成就最高,存世的180多首詩中將近一半都是絕句。王昌齡尤其擅長七言絕句,唯有李白可與之比肩,人稱“七絕聖手”。王昌齡與李白的七言絕句,情景交融,開闊博大,最能體現唐詩的盛唐氣象。

    3、後人對這首詩的評價

    明朝才子楊慎在《升庵詩話》中評價“此詩可入神品”。

    明朝王世貞在《藝苑卮言》中評價:於鱗言唐人絕句當以此壓卷,餘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極工妙才。既而思之,若落意解、當別有所取;若以有意無意、可解不可解間求之,不免此詩第一耳。

    所以,王昌齡的《出塞》是盛唐七言絕句的代表,可以稱為唐人絕句的壓卷之作。

  • 7 # 我寫小說江山畫卦

    王昌齡出塞,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秦時的明月,死人的骸骨,吸收日精月華,在月空凝白色的冷色,冰霜逼迫漢朝的關口,人未還,活人九死一生逃得性命,望著窗外,荒涼的月球上白光與人間的白骨相互感應,活人悚然如同被鬼借屍還魂一般,就是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死人是習慣的事情,活人處在以殺人為樂,不可得志天下的亂世。

    龍城飛將沒有存在,其脆易泮,其未兆易謀,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起於累土,處於積重難返的朝代,力挽狂瀾的代價就是忠臣吐血而亡,人才剛出世,就給統治者抹殺了。

    反者,道之動也,秦時的明月,無往不返上升到漢時的城牆,本應道德經的百川匯海,但萬里長征人未還,萬里荒涼的地方 ,不見一滴清水。這是不道早死的朝代的死地。

  • 8 # 海納百川94189

    王昌齡(690--756年),字:少伯,山西太原人。別名:王少伯、王龍標、王江寧。唐朝著名的詩人,尤其以邊塞詩著名。與李白、高適、王維、王之渙等交厚。以七絕詩見長,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有”詩家夫子王江寧”之美譽。在安史之亂中被刺史閭丘曉所害。現存詩詞一百七十餘首。代表作《出塞》,《從軍行》,《芙蓉樓送辛漸》,《長信宮詞》等。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這首詩反映了邊關將士的保家衛國的愛國熱情。盼望有英勇的將帥統領,保衛國家。《出塞》也是古樂府曲名,內容大多數是反映邊塞的生活。

    這首詩,語言精練,意味渾厚。充分的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愛國熱情。秦、漢、關、月這四個字互文見義,交叉使用。不能理解明月只有秦時才有,關塞是漢時修築的。詩詞中的第一句生動地描寫了邊塞月夜景色,第二句高度的概括了連年的戰爭給人民帶來的苦難生活。詩中的第三、四句書寫了詩詞的主題,表達了作者心中所感,如果朝廷任用有永有謀的將軍,帶領將士英勇作戰,邊塞的胡人哪敢輕舉妄動。

    這是一首邊塞詩。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裡,吹度玉門關。

    這首歌與《邊塞》同樣有異曲同工之妙。

  • 9 # 鈺姐的書齋

    #泛文化寫作#

    一、王昌齡其人

    王昌齡,盛唐著名的邊塞詩人,人稱”七絕聖手“。尤其是他的邊塞詩,縝密而思清,善於捕捉典型的情景,有著高度和豐富的表現力,既反映盛唐的主旋律,又對邊塞風光及邊關戰場場景進行細緻描寫,同時能夠捕捉到將士細膩的內心世界。他的詩意境開闊、語言圓潤蘊藉,耐人尋味,在抒情、造景、寫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詣。如以下的《出塞二首》

    《出塞二首》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二、創作背景。

    這兩首邊塞詩均是他赴西域時所作。當時正值盛唐,唐朝對外戰爭大獲全勝,因此增加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這兩首詩反映了昂揚鬥志、積極向上的正能量,同時也反映了邊塞生活及戰爭的艱苦與不易,體現了作者渴望和平的心理狀態。

    三、作品鑑賞。

    “秦時明月漢時關”,寫出了邊關的壯闊與歷史悠遠。一輪明月照在邊疆關塞,展現了一幅孤寂、蒼涼、冷清的邊塞圖。“秦”和“漢”體現的時間上歷史的久遠,邊關體現了地域的浩瀚和寬廣。作者在這裡分別從地域的寬廣度和時間的久遠度來描寫邊塞,顯得愈加的悲寂。作者由月夜的關塞,聯想到強大的秦漢時代與匈奴貴族統治者鬥爭的歷史,那時明月如同眼前一樣照耀邊塞,但鬥爭取得了勝利的;現觀如今作者時代,長城依然如故,但戰爭連連失利,令遠征的將士們不能凱旋。作者將不同事物的“明月”和“關塞”,分別同屬於不同的時代“秦”和“漢”,點明瞭歷史的鬥爭,這種“秦月漢關”式寫法是一種藝術手法。

    “萬里長往人未還,作者透過第一句的寫景,觸景生情,聯想起獻身邊疆以及至死未歸的人們,顯得愈加的荒涼與孤寒,表現了作者對戰士們無比的心疼和同情。“萬里”從空間上點明瞭邊塞的遼遠和廣闊;”人未還“讓人聯想戰爭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慨嘆了戰爭的失利,讓邊關將士不能凱旋而歸,體現了作者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人們迴歸和平的心理。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如果現在有象李廣那樣的將軍鎮守邊境,那就不會讓敵人的兵馬越過陰山了。“飛將”本意是指“飛將軍李廣”,英勇善戰、威望很高,令匈奴人魂飛膽寒,以致不敢騷擾他守衛的地方。作者在這裡其實代指優秀的將帥。作者寄希望於有才能的像漢代李廣那樣的將軍,同時又語帶諷刺,感嘆了國無優秀良將,難以解決“萬里長征人未還“的局面,側面表達了對朝廷用人不當或將帥無能的不滿,體現了作者的愛國熱情。這首詩作者借景抒情,並從景物、時間、空間等角度進行描寫,表達了戰亂不斷,慨嘆國無良將的情懷。

    ”騮馬新跨白玉鞍,戰罷沙場月色寒“。將軍剛跨上配了白玉鞍的寶馬出戰,戰鬥結束後戰場上只剩下淒涼的月色。作者寫出了戰士們威風凜凜、戰爭獲勝的颯爽英姿,好的駿馬配上好的馬鞍,再加上清洌的月色,顯得更加的壯烈和豪氣。作者這裡把場景寫得非常好,讓人有種沙場征戰、壯懷激烈的感情。

    ”城頭鐵鼓聲猶震,匣裡金刀血未乾“。城頭上的戰鼓還在曠野裡震盪迴響,將軍刀匣裡的寶刀上的血跡仍然沒有幹。這兩句詩作者用咚咚的鐵鼓聲,再次展現了戰士們氣宇軒昂、意氣風發的勝利之姿,也是作者矢志不渝、浴血奮戰的內心寫照,”鐵鼓聲“分明是作者內心為國忠心的吶喊,體現了作者滿滿的愛國情懷。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希望朝廷起任良將,早日平息邊塞戰亂,讓人民過上安定生活的強烈、美好願望,以及抒寫自信、進取、樂觀、開拓的尚武精神,風格清新、剛健,氣勢雄渾,詩的氣氛非常具有正能量,鼓舞士氣,振奮人心。實不愧為一篇佳作。

    四、結束語。

    《出塞》詩被後世評價較高,明代詩人李攀龍推崇它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楊慎編選其為唐人絕句第一。這些評價或許不太恰當,但它確實是一首思想與藝術結合相當完美的佳篇。

    #泛文化寫作營#

    (全文完)

  • 10 # 巴爾魯克種羊

    王昌齡系唐代七絕聖手,而其“蓋言師勞力竭, 而功不成,由將非其人之故, 得飛將軍備邊,邊烽自息”的《出塞》(其一) 則被明代詩人李攀龍推為唐人七絕的壓卷之作。詩一開篇就寫出了千古傳誦的名句“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秦”、“漢”, “月”、“關”四者錯舉見義,從千年以前、萬里之外下筆,以自秦漢以來邊塞戰爭連續不斷,無數兵士不得生還的歷史,引起人們無限的沉思。發興高遠,奇警挺拔。三四兩句“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著眼現實,感嘆邊塞守將的無能;並借對歷史上名將李廣的懷念,抒發自己希望朝廷任用盡忠為國的“龍城飛將”來加強邊防,確保國家太平的愛國激情,圓滿地完成了全詩的主旨。全詩意境高遠,氣勢雄渾,感情深沉,體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令人常讀常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才能讓孩子變得大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