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柚子愛唱歌
-
2 # 有一女子
不是。名字只是一個戲稱,朝廷選拔官員是不會真的讓儀表不佳的人入仕的,叫他劉羅鍋是因為他個子高,年紀大了難免會有駝背。
-
3 # 對瑀
劉墉,外號劉羅鍋。但劉墉其實不羅,只是長期的伏案,背有些駝,被嘉慶皇帝戲稱“劉駝子”,由此得名。不過那時,劉墉已經是80歲的老人了,可以杖朝了。
劉墉,生於1719年、康熙58年,卒於1804年、嘉慶9年,得享85壽,歷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四朝。當官50多年,去世前兩天還上朝,可謂生命不息,工作不止,老勞模一枚。
劉墉是官宦世家,父親劉統勳更是朝廷宰相。他32歲中進士時,雖是恩蔭省份,卻有紮實的功底。傳說,本來劉墉考中的是狀元,但乾隆皇帝想選一個平民才俊,所以劉墉被降格。
劉墉官聲很好,在戲說和正史中都是正面人物。尤其是他和紀曉嵐、和珅有一段時間同朝為官,引得野史爭先戲說,一時風頭強勁。確實,這段時間劉羅鍋很出彩,不過不是戲中幽默風趣、遊刃有餘的正面人物,而是,明哲保身、惟和珅是瞻的老油條。不能說懷,只是官場混久了,多了一層保護膜而已。人在河邊走,那能不溼鞋。
歷史人物,為了現實需要,常作諸多演繹。真的歷史其實比戲更精彩。
如果你不懂得現在,就看看歷史,因為歷史上曾經發生過;如果你不懂得歷史,就看看現在,因為歷史正在重演。
-
4 # 水煮汗青
《宰相劉羅鍋》是大家非常喜歡的一部作品,裡面講述了劉墉與乾隆還有和珅之間鬥智鬥勇的故事。
所有的文藝作品中都把劉墉描述成“羅鍋”的形象,歷史中真實的劉墉真的是羅鍋嗎?其實不是的。
羅鍋,又叫駝背。在醫學上的名詞是“脊柱變形”,一般是由於坐姿不正,或者小時候得過佝僂病或脊柱炎等疾病,引起脊柱形態的改變。老年人也會因為骨骼老化而引起這樣的症狀。
1958的時候,劉墉墓由於受到破壞而進行搶救性挖掘。當時出土了兩具棺槨,分別是劉墉和他的妻子單氏,另外還出土了一些陪葬品。當大家對劉墉的屍骨進行測量的時候發現,劉墉實際身高達到了1.9米!而且並沒有發現脊椎畸形的現象,也就是說他並不是一個“羅鍋”。
“劉羅鍋”這個外號是怎麼來的?劉羅鍋這個詞只出現在文藝作品上,歷史資料中並沒有這樣的說法。不過無風不起浪,我認為劉墉會有這樣的外號也是有原因的:
劉墉活到了85歲高壽,在他年老的時候有點駝背也是正常的,嘉慶皇帝曾經稱呼他為“劉駝子”,所以“劉羅鍋”這個外號可能是這樣來的;
乾隆穿過的龍袍長度是1.4米左右,因此可以測算乾隆皇帝的身高大約為1.6米。劉墉身高1.9米,在皇帝面前肯定不敢昂首挺胸,應該是屈身彎腰。長期保持這樣的姿勢,就被旁人戲稱為“羅鍋”了。歷史上真實的劉墉出身在官宦家庭,他的父親劉統勳就曾擔任過刑部、工部、史部的尚書。劉墉家境好,身材又高大,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高副帥”。
電視劇中劉墉與和珅水火不容,兩人只要碰上準要鬥上一鬥,而且每次都是以和珅慘敗收場。實際上,歷史上真實的和珅要比劉墉小30多歲,而且他擔任軍機大臣的時候,劉墉已年近花甲,此時的和珅才26歲。所以兩人的歷史形象和影視形象還是相差甚遠。
-
5 # 赤足星座智慧谷
劉羅鍋是羅鍋又非羅鍋
古人云:伴君如伴虎,羅鍋是朝堂厚黑學精神,為人處事的方式,如果不是羅鍋劉墉早被讒言害死,羅鍋為一種學問!
羅鍋非羅鍋意思就是身體不是羅鍋
-
6 # 李飛熊
這其實是受了《宰相劉羅鍋》以及其他戲曲的影響,才造成了大家有這個印象。其實,歷史上真實的劉羅鍋,名叫劉墉,不僅不是羅鍋,還是一個大高個。
清朝為官標準古代想要當官,並不是學問好就行的,還要沒有身體殘疾等缺陷。因為只有面貌方正,容貌偉岸,才能體現出當官的威嚴。因此,在考試完之後,還要查驗“身、言、書、判”等四個方面,這也是清朝選拔官員的標準。其中,“身”是排在首位,意思就是需要身體素質好,口齒清晰,高矮肥瘦適中。如果身體不正,肩膀不平,都沒法做官的,更何況後背有個羅鍋。而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歷任太原知府、江寧知府、內閣學士等官職,也從側面印證了,劉墉本身是沒有殘疾的,否則也當不了官。
劉羅鍋外號的由來劉羅鍋外號的由來,其實並不是在乾隆時期,而是在嘉慶時期得來的。因為劉墉身高較高,足有一米八一米九的樣子,但是面對乾隆皇帝,肯定不能俯視,只好耷拉下肩膀。劉墉的書法很好,被人稱為“濃墨宰相”,常年練習書法,也使得劉墉顯得有些駝背。後來到了嘉慶時期,嘉慶曾經稱呼劉墉為“劉駝子”,這也成為“劉羅鍋”來源的源頭。只不過那時的劉墉已經是八十歲的老人了,再加上身高本來就高,駝背也很正常。
人們對劉羅鍋的喜愛但是為什麼晚年才駝背的劉墉,卻被後人傳為一直都是“劉羅鍋”了呢?其實,這背後凸顯的是人們對劉墉的喜愛。劉墉父親劉統勳是乾隆時期重臣,曾經做到了內閣大學士、軍機大臣的職位,也就是民間所謂的“宰相”了。劉墉的家族也十分興盛,從他的曾祖父一直到劉墉的侄孫,期間一共出了三十五位舉人,十一位進士和兩位大學士,可謂是書香門第了。
出生在這樣的家庭,從小便受到很好的儒家教育,也養成了劉墉嫉惡如仇、不畏強權的性格。他在任職期間,查辦了大量貪腐人員,為人民做了許多好事,還查辦了山東巡撫國泰和大貪官和珅。人民感念他的恩德,還有《劉公案》在民間流傳,關於他的戲曲,更是有很多。人們拿他和包公做比較,可見對他的愛戴。
在通俗小說和戲曲中,把劉墉演化成一個羅鍋,自然更讓人印象深刻,再加上嘉靖皇帝曾稱他為“劉駝子”,也不算是杜撰。幾百年下來,隨著演藝和戲曲的流傳,劉墉是個羅鍋的印象,便在人民群眾中固定下來。
-
7 # 歷史寶藏
一部《宰相劉羅鍋》,讓劉羅鍋這個形象深入人心。但是歷史上真實的劉羅鍋,又是什麼樣的呢?
歷史上的劉羅鍋,名叫劉墉。是乾隆朝的重臣之一。
不僅不是狀元出身,也不是真的就是個羅鍋,更沒有同和珅鬥來鬥去。劉墉山東人,出身於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是順治朝的進士,祖父曾官至四川布政司,父親劉統勳也是乾隆朝名臣,官至大學士。
所以憑藉著祖上陰德,在乾隆十六年,以恩蔭舉人之身份,參加了當年的會試和殿試,並考中為官。
這就開始了劉墉的官宦生涯,一直做了五十多年的官,直到垂老。
劉墉為官清正,歷任乾隆、雍正、嘉慶三朝,中間有起起落落,最高官至體仁閣大學士。
劉墉為什麼在民間被稱為“劉羅鍋”呢?原來劉墉是文官,書法造詣深厚,甚至被譽為清朝的四大書法家之一。《清史稿》就有記載:“墉工書,有名於時。”不僅字寫得好,他還酷愛藏書。
劉墉書法
經常伏案工作,使得劉墉上了點年紀之後,就有些駝背。於是嘉慶皇帝就戲稱劉墉為“劉駝子”,這也是劉羅鍋這個說法的由來。其實到了嘉慶朝時候,劉墉已經年近八十了,背駝點也是很正常的。
-
8 # 秉燭讀春秋
“劉羅鍋”是清朝乾隆、嘉慶兩朝的名臣,本名劉墉(1719~1804),字崇如,山東諸城人。
“劉羅鍋”是劉墉的外號。
說起“劉羅鍋”這個外號,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說是乾隆給他起的。當時劉墉考中了狀元,乾隆欽點名單時,發現劉墉是個駝子,於是給他起了一個劉羅鍋的外號,並寫了一首打油詩:
人生殘疾是前緣,口在胸膛耳垂肩。
仰面難得見日月,側身才可見青天。
臥似“心”字缺三點,立如彎弓少一弦。
死後裝殮省棺槨,籠屜之內即長眠。
乾隆說的話很尖酸刻薄,說劉墉聳肩縮脖,彎腰駝背。不能抬頭見日月,躺上才能看見天。比喻的劉墉很形象貼切,說劉墉死後不用棺材盛殮,用蒸饅頭的籠屜就可以了。講真乾隆夠損的。
△《宰相劉羅鍋》劇照
當時劉墉一聽皇上御封自己為劉羅鍋,急忙跪下謝主隆恩。清朝還有一個規定,皇上御封大臣,大臣每年還要額外得到一筆不小的獎賞。本來乾隆是想譏諷劉墉的身材,拿劉墉開涮,想不到劉墉急中生智白得了一筆銀子。
劉墉謝過恩,站起身來不慌不忙拿起筆來寫了一首回詩:
駝生脊背可存糧,人長駝背智謀廣。
文韜伴君定國策。武略戍邊保家邦。
臣雖不才知恩遇,承蒙萬歲賜封賞。
別看羅鍋字不多,每年白銀兩萬兩。
乾隆一聽寫得不錯,龍顏大悅,欽點劉墉為狀元。
△《宰相劉羅鍋》劇照
當然電視劇是戲說歷史。真實歷史上劉墉是大學士劉統勳的長子,是個文學家和書法家,當然也是個政治家。
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並非狀元,也不是宰相,而是一個標準的學者,歷任翰林院庶吉士,內閣學士、體仁閣大學士,經常以“教育部”官員的身份到地方選拔人才,主管考試工作。
劉墉與和珅並沒有多少交集,更談不上鬥智鬥嘴,以他的身份沒資格與和珅鬥。並且他也不受乾隆待見。同時劉墉談不上是一個出色的清官。
乾隆死後,和珅被殺,這時嘉慶才重用晚年的劉墉,劉墉向嘉慶進言:和珅一案應儘快結束,不要擴大打擊面,追究和珅一人責任就可以了,嘉慶採納了這個建議,和珅一案很快平息。
真實歷史上劉墉是個山東大漢,1米八的大個子,並不是羅鍋。80多歲的劉墉被嘉慶重用。嘉慶看到常年躬身讀書寫字的劉墉背有點駝,因此親切稱劉墉為“劉駝子”。這是劉墉外號“劉羅鍋”的出處。
其實清朝錄用官員的標準是很嚴格的:“五官端正,身體健康,儀表堂堂。”如果是一個猥瑣的人,怎麼能顯示出官威來,駝背或者身體有殘疾的,不會被選中作為朝廷的命官。從這一點反推劉墉也不是一個羅鍋。
-
9 # 一半秋色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劉羅鍋根本就不羅鍋,這是《宰相劉羅鍋》中的一大硬傷。
劇中劉羅鍋是貧寒子弟出身,然而真實的劉羅鍋不僅不貧寒,而且家境相當優渥,稱得上是貴族子弟。
劉墉的祖父是四川布政使,父親劉統勳是吏部尚書,稱得上是顯赫世家。
所以,劉墉從小接受的是貴族精英教育,絕不是鄉下小私塾野路子教育,劉墉的起跑線比一般人早了兩輩子。
劉墉22歲時,考中了進士,成了皇子的伴讀,雖然官不大,但整日與皇帝為伴,抬頭不見低頭見,那提拔的機會多了去了!
然而,劉墉的老爸劉統勳在準格爾戰爭中犯了錯,結果被革職查辦了,劉墉受到了牽連,後來乾隆念及舊功,就把劉墉放了出來,封他做了翰林編修。
後來,藉助於劉統勳打下的人脈關係網,劉墉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地從按察使、巡撫、左都御史等官,最終回到皇帝的身邊,做了這輩子的最高官職—吏部尚書。
《宰相劉羅鍋》中,劉墉經常惡搞和珅,經常把和珅整的灰頭土臉,洋相百出。
然而真實的歷史是,劉羅鍋見了和珅,是客客氣氣,唯唯諾諾,點頭哈腰,虛與委蛇,他巴結討好都來不及,哪敢挑戰和珅啊?
除非他不想混了!
而且,歷史上的劉羅鍋根本就不羅鍋。劉羅鍋身高很高,有一米九,而乾隆皇帝不過一米七左右,臣子見了皇帝要點頭哈腰,弓著身子,以便仰望聖上。
試想,這麼高的個頭,再彎著個腰,久而久之,背就駝了,遠遠地看上去,就像個羅鍋一樣。
而且,劉羅鍋是個文官,經常伏案寫作,日夜筆耕不輟,古代光線不好,劉羅鍋經常要頭低的很低才能看見字,時間長了患上了近視,於是頭越來越低,背越來越駝了!
所以說,劉羅鍋的駝背是後天形成的,不是先天就有的,《宰相劉羅鍋》把劉羅鍋搞成真羅鍋了,這是對歷史的誤讀。
-
10 # 探索百科揭秘
清朝初期,經過康熙、雍正、乾隆三位皇帝的努力,清朝的國力在乾隆時期達到鼎盛,史稱康乾盛世。康乾盛世是清朝發展的高峰期,也是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的最後一個盛世。
盛世的開創,只有皇帝一人肯定不行,這其中少不了文武百官的努力。但歷史總是多忘的,在這三朝中的官員們,真正因為很大的貢獻而能夠被大眾所熟知的,幾乎沒有。很多人瞭解這段歷史,都是從近些年的影視劇中。
受影視劇的影響,劉羅鍋、紀曉嵐、和珅三人,如今已成為清朝乾隆年間名氣最大的官員。那麼真實的歷史上,三人到底是怎麼樣的呢,關係又如何?下面讓我們一一瞭解。先說劉羅鍋。真名劉墉,是三人中年齡最大的,生於康熙五十八年(1719),乾隆十六年(1751年)中的進士,從此開始自己的仕途。劉墉為官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明而聞名於世,這點基本上沒有偏差。但歷史上,劉墉即沒有做過宰相也不是羅鍋,而且家境也不貧寒。
清朝選官注重相貌,劉墉頂多可能是有點駝背,如果真是羅鍋是不可能當官的。而劉墉一生最高職位只到體仁閣大學士,真正做過宰相的是他的父親劉統勳。
劉統勳是乾隆前期極受重用的諍臣,是以漢人身份出任首席軍機大臣(自朱元璋處死胡惟庸後,宰相制度被廢除。明朝時設立內閣,清朝雍正時設立軍機處,行使相權,相當於宰相。)的第一人,其地位之高、兼職之多,堪與後來的和珅相提並論。
劉墉被調任入京後,對於當時正受乾隆寵信的和珅,只是靜默自守,嘉慶即位後,劉墉才參與扳倒和珅。
再說紀昀。紀昀,字曉嵐,1724年生,比劉墉小了五歲,兩人可謂有著不解之緣。紀昀的鄉試主考官是劉墉的父親劉統勳,紀昀被髮配新疆後,因為劉統勳的舉薦,才得以被召回,所以紀昀對劉統勳的知遇之恩一直心懷感激。
劉墉與紀昀都喜歡收藏硯臺,兩人有時互相贈送,有時也為了心愛之物互相攘奪,但彼此都從不在意,可以說是一對關係很好的朋友。
那麼紀昀是怎麼樣的一個人呢?總結下來是:一個生活上有著特殊癖好、工作上不被乾隆重用的文人。據史書記載,紀昀喜愛女色,吃飯只吃豬肉,而且一天能吃數十斤,從不吃米,偶爾吃吃麵。他的職位比劉墉、和珅都要低很多,乾隆只是把他當作一個取樂的腐儒,以文字安身立命。
最後說和珅。和珅乾隆十五年(1750年)才出生,是三人中年齡最小的,但是官職卻是三人中最高的。和珅雖然是滿人出身,但是父親早逝,童年貧苦,這可能也是和珅為何如此貪財的一方面原因,不想讓子孫再遭受自己一樣的罪。
和珅受寵的原因,民間有很多傳說,今天我們只說真實有據的,那就是和珅的才華。和珅精通滿、漢、蒙、藏四種語言,更通讀四書五經,極善於理財,精明強幹,而且是一位大帥哥,與影視劇中經常被作弄的形象完全不同。乾隆煩心的事,和珅都能解決,自然會受到重用。
那麼他與紀曉嵐是否斗的你死我活呢?其實從來沒有發生過。即使在嘉慶懲辦和珅期間,紀昀也從未上書彈劾過和珅。
紀昀是出了名的毒舌,與同僚的關係都不太好,但是與和珅卻算是忘年交。紀昀比和珅大了將近30歲,對於這個晚輩,他經常給出善意的提醒。而工作上,和珅則對紀昀關照有加。
後人津津樂道的劉墉鬥和珅、紀昀鬥和珅,在歷史上基本沒有出現過。相反,三人的關係都挺融洽。而職位上的差距,使得劉墉、紀昀兩人加起來,也不一定鬥得過和珅一人。
回覆列表
.清朝書畫家、政治家劉墉(1719~1804),字崇如,號石庵,另有青原、香巖、東武、穆庵、溟華、日觀峰道人等字號,諸城縣逄戈莊(今屬高密市)人,大學士劉統勳之子。 一生廉潔奉公,處處從人民利益著想,深受百姓愛戴,沒貪過國家一分銀兩,一件器物。修壩建橋時,自己帶領百姓及工作人員努力奮幹在第一線。衣著簡陋,粗糧雜飯。他最愛的食物是煎餅卷大蔥,可以看出為官的他生活是相當艱苦。 劉墉是乾隆十六年的進士,做過吏部尚書,體仁閣大學士。劉墉的傳世書法作品以行書為多。 劉墉於清乾隆十六年(1751)中進士,一年後散館,授編修,進入仕途,再遷侍講。乾隆二十年(1755)十月,其父劉統勳(時任陝甘總督)因辦理軍務失宜下獄,劉墉受株連而遭逮治,旋得寬釋,降為編修。次年六月,充廣西鄉試正考官。十月,提為安徽學政。任職期間,針對當時貢生、監生管理的混亂狀況,上疏“請州縣約束貢監,責令察優劣”,並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補救辦法,“部議準行”。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調任江蘇學政。在任期間,他又上疏:“生監中滋事妄為者,府州縣官多所瞻顧,不加創艾。(行政官員)既畏刁民,又畏生監,兼畏胥役,以致遇事遲疑,皂白不分,科罪之後,應責革者,並不責革,實屬闒茸怠玩,訟棍蠹吏,因得互售其奸。”這一看法深刻而又切中時弊,因此深受乾隆皇帝的賞識,稱讚其“知政體”,並於乾隆二十七年(1762)任命他為山西省太原府知府。 乾隆三十年(1765),升任冀寧道臺。第二年,因任太原知府期間,失察所屬陽曲縣令段成功貪侵國庫銀兩,坐罪革職,判死刑。乾隆帝因愛其才,特加恩詔免,發軍臺(清代西北兩路傳達軍報及官文書的機構,即郵驛)效力贖罪。次年赦回,命在修書處行走。乾隆三十四年(1769),授江寧府知府,有清名。第二年,遷江西鹽驛道。乾隆三十七年(1772),擢陝西按察使。第二年,其父劉統勳病故,回家服喪。 乾隆四十一年(1776)三月,劉墉服喪期滿還京,清廷念劉統勳多年功績,且察劉墉器識可用,詔授內閣學士,人直南書房。十月,任《四庫全書》館副Quattroporte,並派辦《西域圖志》及《日下舊聞考》,任Quattroporte。次年七月,充江南鄉試正考官,不久,復任江蘇學政。在任期間,曾劾舉秦州舉人徐述夔著作悖逆,要求按律懲辦。是年底(乾隆四十三年),劉墉以劾舉徐述菱著作悖逆事有功和督學政績顯著,遷戶部右侍郎,後又調吏部右侍郎。 乾隆四十五年(1780),授湖南巡撫。時值湖南多處受災,哀鴻遍野,無災州縣也盜案迭起,貪官汙吏猖獗,百姓怨聲載道。劉墉到任後,一面查明情由,據實彈劾貪官汙吏,建議嚴辦;一面稽查庫存,修築城郭,建倉儲谷,賑濟災民,井准許民間開採硝石。僅一年餘,庫銀充實,民糧豐足,劉墉贏得了百姓的愛戴。 乾隆四十六年(1781),遷劉墉為都察院左都御史。次年三月,仍入直南書房;不久,又充任三通館Quattroporte。此時,御史錢灃彈劾山東巡撫國泰結黨營私等。劉墉奉旨偕同和珅審理山東巡撫舞弊案。劉墉至山東,假扮成道人,步行私訪,查明山東連續三年受災,而國泰邀功請賞,以荒報豐。徵稅時,對無力繳納者,一律拿辦;並殘殺進省為民請命的進士、舉人9人。及至濟南,經審問,查清國泰已知貪贓案發,遂湊集銀兩妄圖掩飾罪行。劉墉如實報奏朝廷,奉旨開倉賑濟百姓,捉拿國泰回京。此時皇妃已為國泰說情,有的御史也從旁附和,和珅亦有意袒護國泰。劉墉遂以民間查訪所獲證據,歷數國泰罪行,據理力爭,終使國泰伏法。在處理國泰一案上,劉墉不畏權要,剛正無私,足智多謀,與錢灃一起挫敗了皇妃及和珅等人的阻撓而成功地執行了大清律法,為民除了害。後來,民間曾據此事寫成通俗小說《劉公案》,對這位“包公式”的劉大人大加頌揚。 國泰案結,劉墉被命署吏部尚書,兼管國子監事務。不久授工部尚書,仍兼署吏部,並充任上書房總師傅。乾隆四十八年(1783)六月,命署直隸總督。八月,又調吏部尚書,不久,充順天鄉試正考。是年底,充經筵講官。次年五月,復兼理國子監事務。六月,授協辦大學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充玉牒館(修帝王族譜之處)副Quattroporte。 乾隆五十四年(1789)四月,以上書房阿哥師傅們久不到書房,劉墉身為總師傅而不予糾正,被降職為侍郎。不久,授內閣學士,提督順天學政。乾隆五十六年(1791)初,遷都察院左御史,旋擢禮部尚書,並再次兼管國子監事務。五月,又署吏部尚書。嘉慶二年(1797)四月,授劉墉為體仁閣大學士。五月,奉旨偕同尚書慶桂到山東辦案,並察看黃河決口的情況。察看黃河之後,他上疏請求於秋後在決口處“堵築”,下游“寬浚”。朝廷採納了他的意見。嘉慶四年(1799)三月,加太子少保。後奉旨辦理文華殿大學士和珅植黨營私、擅權納賄一案。劉墉不畏權勢,很快查明和珅及其黨羽橫徵暴斂、搜刮民脂、貪汙自肥等罪行20條,奏朝廷。皇上處死了和珅,沒收了他的家產。 嘉慶四年底,劉墉上疏陳述漕政,對漕運中的漏洞體察至深,憂國憂民之情溢於言表,嘉慶皇帝看後,深以為然。嘉慶六年(1801),劉墉充任會典館正Quattroporte。 劉墉不僅是政治家,更是著名的書法家,是帖學之集大成者,是清代四大書家之一(其餘三人為成親王、翁方綱、鐵保)。清徐珂在其《清稗類鈔》中稱讚劉墉道:“文清書法,論者譬之以黃鐘大呂之音,清廟明堂之器,推為一代書家之冠。蓋以其融會歷代諸大家書法而自成一家。所謂金聲玉振,叢集聖之大成也。其自入詞館以迄登臺閣,體格屢變,神妙莫測。”劉墉是一位善學前賢而又有創造性的書法家,師古而不拘泥。劉墉書法的特點是用墨厚重,體豐骨勁,渾厚敦實,別具面目。劉墉之書,尤善小楷。後人稱讚他的小楷,不僅有鍾繇、王羲之、顏真卿和蘇軾的法度,還深得魏晉小楷的風致。劉墉兼工文翰,博通百家經史,精研古文考辨,工書善文,名盛一時。著有《石庵詩集》刊行於世。 嘉慶七年(1802),皇上駕幸熱河,命劉墉留京主持朝政。此時,他八十有餘,卻輕健如故,雙眸炯然,寒光懾人。 嘉慶九年(1804年)十二月,劉墉卒於官,享年85歲。卒後贈太子太保,諡號文清,入祀賢良祠,諭祭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