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魯南小郎中
-
2 # 控糖人
晚上睡覺總感覺腳掌很熱,這在中醫上,大多屬於五心煩熱的症狀,一般是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同時也可能與心血不足、鬱熱內蘊、更年期、情緒不穩思慮過度導致氣滯化火等原因有關。
一、什麼是五心煩熱
在中醫學中,“心”並非西醫所說的心臟,而是髒象學概念的心,五心即兩手心、兩足心、臟腑中心。
五心煩熱,主要指的是人的兩手心,兩足心發熱,並且伴有心胸煩熱的情況,即總成為五心煩熱,中醫認為多是由於陰虛火旺引起的。
二、臨床表現
兩手心發熱,兩足心發熱,自覺心胸煩熱,頭暈耳鳴,睡覺愛出汗,腰膝痠軟,失眠多夢等症狀。
三、治療原則
滋陰降火,清熱養陰,清肝理脾。
四、常用藥物
臨床上,用於五心煩熱的常用藥物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逍遙丸,升麻散等,也可以根據患者本身的體質情況以及病情,口服中草藥湯劑進行治療。
主要還是需要醫生根據患者不同的病症、病因再選用相應的治療方法。
根據主要症狀選擇藥物:
單純的五心煩熱,多吃滋陰降火的食物或藥物就可以改善,如銀耳、百合、梨子、荸薺、西瓜、蓮子心等食物,石斛、麥冬、天冬、生地等藥物;以心胸煩熱、失眠為主,可考慮口服清骨散,竹葉湯,加味逍遙丸等;五心煩熱伴有乾咳無痰、或痰中帶血、口咽乾燥等,考慮西洋參、麥冬等;若伴有腰膝痠軟、夜尿頻等症狀,考慮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藥物以養陰清熱;手足心熱明顯的情況,可考慮口服知柏地黃丸等加減、蓮子心煎水代茶服用等;對於更年期女性,可以在中醫指導下,服用坤泰膠囊、坤寶丸等中成藥。根據主要病因來選擇藥物:
1、陰虛火旺
病例病機:手心腳心是人的經絡所銜接的位置,一旦人體有陰虛的情況,經絡空虛,內熱盛,就會容易在銜接的位置,即手心腳心表現出來。另外,人的心主神志和血脈,陰虛導致熱灼經絡,在心功能上就會表現為失眠、煩躁等等問題。治療原則:滋陰降火臨床症狀:陰虛生內熱,有五心煩熱,潮熱盜汗等虛熱症狀,同時還有口舌乾燥、骨蒸潮熱、顴紅、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症狀,以及腰膝痠軟,眩暈耳鳴等等腎陰虛的症狀。常用藥物: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心陰虛可用天王補心丹,肺陰虛可使用沙參麥冬湯,脾陰虛可使用四君子湯等。養生要點:平時需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飲食,戒辛辣油膩生冷,刺激性食物,規律生活,避免熬夜。也可以服用百合銀耳湯,山藥枸杞粥,百合、桑葚、龜肉等。2、血虛不足
病例病機:血虛即血液不足,濡養功能減退的病理狀態,也稱為貧血,多伴有氣虛的情況。治療原則:滋陰養血臨床症狀:舌淡苔薄、脈細弱無力、面板萎黃無光澤,倦怠無力、視物不清、精神萎靡不振、少氣懶言等,女性血虛會有手腳冰涼、怕冷喜熱、月經不調等表現,同時還會有風燥的症狀,如口咽乾燥、發熱、咳嗽等。常用方劑:中藥包括黃芪、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黨參等,方劑如黃連阿膠湯、四物湯、八珍湯、當歸六黃湯等。養生要點:多吃含優質蛋白比較多的食物,多吃含各種微量元素比較多的食物,比如豆製品、蛋類、大棗、菠菜、動物的血製品等。3、鬱熱內蘊
病例病機:“鬱熱”即各種原因導致的氣機鬱滯不通、久而化熱的病症。常見的原因有氣鬱導致的鬱熱,多由於情志不遂、肝鬱氣滯等。治療原則:疏肝解鬱、清瀉肝火臨床症狀:口苦耳鳴、失眠,身熱汗出、胸脅脹滿、煩躁不安、大便乾燥、汗出而粘、口中黏膩、舌苔黃膩等。鬱熱會有四肢發熱,特別在晚間睡覺的時候,手腳會有發熱的症狀。常用藥物:逍遙散、柴胡疏肝散、丹梔逍遙丸、加味逍遙丸等,方劑如方劑是梔子豉湯、升麻湯等。養生要點:對於預熱內蘊的情況,除了用藥,最主要的還是需要保持情志舒暢,不要總是鬱鬱寡歡。另外,多於長期發熱後期餘熱未清,建議滋陰清熱,選用竹葉石膏湯、沙參麥冬湯、竹葉湯等方劑,對於情志不遂導致的氣滯化火,建議疏肝理氣降火,常用的藥物有小柴胡湯、大柴胡湯、茯苓清心湯等。
五、調理注意事項
對於五心煩熱的情況,可透過食補及藥物進行治療,多吃銀耳、黑米、枸杞、胡桃仁、栗子、阿膠、當歸、何首烏、百合等食物,常喝百合蓮子粥類、肉蓯蓉羊腎湯、紫米桑葚湯等;多吃一些新鮮蔬菜水果,如葡萄、黑加侖、黑棗、淡菜等;需在醫生的指導下,根據具體症狀及病因來選擇合適的藥物,常用藥物有六味地黃丸、知柏地黃丸、麥味地黃丸等;平時避免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喝水,注意休息,保持情志舒暢等等溫馨提醒: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具體用藥還需經過醫生面診,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來選擇合適的藥物,祝您健康!
-
3 # 王藥師心血管講堂
32歲的周女士,每到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就感覺手腳發熱,蓋被子也要把手腳露在外面。但是到了冬天,又變得手足冰涼。她到中醫藥找大夫看,發現除了手腳發熱,她還伴有痛經、月經量少等問題,大夫說她是血虛所致五心煩熱。
什麼是五心煩熱五心煩熱是中醫上的說法,指的是手足心熱、心胸煩熱病症。不過大多數情況下,不會五心同時發熱,最常見的就是手足心發熱。中醫認為,五心煩熱最常見的病因是陰虛火旺,其表現被不少中醫劃分為血虛型、陰虛型以及食積等型別。
五心煩熱導致晚上腳掌很熱,應該怎麼解決呢?針對五心煩熱的不同型別,改善措施也是不同的。
一、血虛型
像周女士這種冬天手腳冰涼、夏天手足發熱,月經量少、痛經的型別就屬於血虛型。夏天陽氣升騰,血虛不能與之相配,陽抗發熱就會讓人體出現手腳發熱;而冬天的時候陰氣盛,血虛不能滋養四肢,於是就會出現手腳冰涼。針對這種型別的五心煩熱,中醫大夫推薦她使用當歸四逆湯、歸芪建中湯來改善。
二、陰虛型
46歲的李女士也是經常手足發熱,但是沒有冬夏的區別,而且她老是感覺口乾舌燥、腰膝痠軟,另外性機能比較亢奮,經常要求與丈夫同房,自己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其實,她這種情況是肝腎陰虛導致的五心燥熱,因此需要使用生地、山藥、白芍、當歸等滋陰的藥物來改善。
三、食積
小陳2歲的女兒也是晚上手腳發熱,老是踢被子,睡覺也不安穩老是翻來翻去的,而且白天不願意吃飯,小肚子也圓鼓鼓的,拉臭臭總是很費勁,大便大多是乾結的羊屎球狀,口氣也是比較重。
像這種情況,一般是食積導致的。小孩子本身脾胃功能較弱,如果飲食不節制就會損傷脾胃,出現便秘、腹脹、咳嗽、地圖舌、手腳發熱等表現。針對這種情況就要使用山楂、神曲、大棗等健脾消積的藥材來改善。
除了使用以上這些藥物來改善,如果出現手腳發熱的情況,要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保持心情愉快,不要隨便生悶氣、發火;
2、遠離辛辣的食物。生薑、辣椒、花椒、大蔥等辛辣之物會損傷陰血,加重症狀;
3、飲食清淡有節制。暴飲暴食或者過量食用油膩肥厚的食物,也會加重手腳發熱的表現。
-
4 # 骨科康復小段
腳心熱的人是暗示什麼要發生疾病嗎?其實可能是陰虛所致,“陰虛則內熱生,陰虛體質人群手腳心易發熱、出汗”。一般來說更年期的人更容易出現五心煩熱的表現,但也並非所有人都會出現。相對來說陰虛體質的人會更容易出現更年期的諸多表現,而且陰虛體質的人更容易患上頑固性失眠,眼睛幹、習慣性的便秘、高血壓、更年期綜合徵。所以說想要處理好腳心熱的問題還需要從體質上進行調理,怎麼來調理呢?
陰虛陰與陽是相互制衡的,陰虛則不能制衡陽,陰是濡潤滋養我們的,陰虛則失去滋養。多是因為陽邪傷陰,五志化火傷陰,或久病因為陰的滋養耗盡所以傷陰。“陰虛則熱”,陰不能制陽了,所以就表現出虛熱證,比如題主的腳掌熱即為五心煩熱的表現,還有潮熱盜汗、心煩失眠、舌紅少苔。而且好會出現口渴喜飲、但就算喝很多水也還是渴。
怎麼來調理?既然是陰虛,那麼需要的就是滋陰了。
常用:沙參、百合、麥冬、天冬、黃精、石斛、玉竹、墨旱蓮、女貞子、桑葚、黑芝麻、龜甲、鱉甲等。
以上一些是藥食同源的比如:桑葚現在正是採吃的時節可以適當多吃一些,或者沙參、百合、麥冬等。
當然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方劑:六味地黃丸、麥味地黃丸、杞菊地黃丸、知柏地黃丸等等。
還有一個不錯的食療方推薦給你蜂蜜銀耳蒸百合
百合可以滋陰潤肺、清心安神;銀耳滋陰生津、益氣補血;蜂蜜滋陰潤燥、潤腸道便。三者配伍在一起有很好的滋陰、調體的作用。
生活方面上的調整吃了喝也喝了接下來我們需要從生活情志上進行調整了。
飲食起居規律是很重要的,不要熬夜,熬夜也容易導致陰虛的情況加重。但是很多人就是因為五心煩熱所以睡不著,才失眠的。這就像一個連環扣,睡眠不好導致陰虛的一些表現明顯,而這些又讓我們睡不著,所以我們可能需要一些促進睡眠的調理。
包括放鬆我們的心情,調節我們的情志,平時可以適當吃一些安神助眠的食物如酸棗仁湯。當然除了飲食應該從心態上調整,平時午後外出散心、多與人交談、聽音樂讓自己放鬆,也可以適當的鍛鍊讓自己能夠更好地入睡,可以是飯後的散步、快走、或者睡前的瑜伽、普拉提等拉昇放鬆的運動也有足於你又更好的睡眠。
按摩也對此有幫助三陰交與太溪穴對調養陰虛體質很有幫助,我對三陰交印象深刻,看到過聽到過經常按摩三陰交穴位受益的人。我還在是醫學生的時候我們的中醫老師也極力推崇我們經常按摩這個穴位。三陰交是足少陰腎經、足厥陰肝經、足太陰脾的交匯穴位,可以滋補肝、脾、腎三陰,這也是三陰交穴位的由來,您不妨也試試看,當然這不會馬上就有效果,需要堅持一段時間。
如果你是更年期婦女,那麼我建議需要從更年期綜合徵方面進行調整,可以找醫生諮詢看能夠採用激素替代療法來得到控制,當機體缺乏性激素的時候內分泌紊亂失調,也會導致腳心的發熱。
回覆列表
晚上睡覺總覺得腳掌很熱,這是中醫上五心煩熱的表現,通常有四個證候,在中醫門診經常見到,可以調理,與朋友們淺談如下。
一、對於五心煩熱,重要文獻記載:
《聖濟總錄》卷第四十三:"論曰心煩熱之病,手少陰經有餘所致也,其不足則亦能令人虛煩。”
《素問》中指出:"陰氣少而陽氣盛,故熱而煩滿"及。”
《溫病條辨》說:“夜行陰分而熱,日行陽分而涼,邪氣深伏陰分可知,熱退而無汗,邪不出表,而仍歸陰分,更可知矣。
以上古代文獻足以看出,五心煩熱的病因病機,以及臨床表現,多有陰虛、血虛、餘熱未清引起,表現為煩熱的一組臨床症狀。
二、什麼是五心煩熱?
五心煩熱就是雙手心、雙腳心以及心胸煩熱,體溫可高或者正常的一組症狀。
三、病因病機:
病因可用外感與內傷引起,內傷多有陰虛、血虛,陰血虧少,內生虛熱,熱擾心神,故心胸煩熱,虛熱達四末(手心、腳心),故手心腳心熱。外感多時有熱病後期,餘熱未清,熱擾心神,五心煩熱。
四、可伴隨臨床症狀與調理:
1、陰虛火旺:
主症:手心腳心熱,潮熱盜汗,夜晚常把腳心伸到被外,咽乾口燥,手握涼物舒服,腰膝痠軟,顴紅,舌質紅,苔薄黃或剝脫苔。 治則:滋陰降火 方藥:知柏地黃東加減 中成藥:知柏地黃丸、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2、血虛:
主症:面色萎黃,午後自覺手心腳心熱,倦怠乏力,勞累加重,頭暈目眩,食少懶言,舌淡苔薄白,脈弱。 治則:健脾補血 方藥:歸脾東加減 中成藥:歸脾丸、人參歸脾丸、八珍顆粒、健脾養血顆粒、健脾生血顆粒、四物顆粒等。3、肝鬱火鬱:
主症:五心煩熱,脾氣急躁,口苦口乾,頭暈頭脹,胸悶,乳房脹痛,舌紅苔薄黃,脈弦數。 治則:疏肝解熱 方藥:逍遙散加減 中成藥:逍遙丸、丹梔逍遙散、加味逍遙丸、柴胡疏肝丸等。4、邪伏陰分:
主症:手足心熱,午後低熱,暮熱早涼,熱退身靜,失眠多夢,身體形瘦,舌質紅少苔,脈細略數。 治則:清退虛熱 方藥:青蒿鱉甲東加減 中成藥:青蒿鱉甲片五、養生注意事項:
1、少食辛辣之品,酗酒,以免內生火熱傷陰,日久陰虛火旺,手心腳心熱。
2、少生氣,少憂慮,以免肝鬱化火,鬱而發熱,手心腳心熱。
3、外感溫熱之病,及時治療,以免溫熱邪伏陰分而發熱,手心腳心熱。
4、若有陰血虛症,及時調理,以免陰不制陽,生內熱,內熱達四末,手心腳心熱。
5、五心煩熱要及時調理,以免病久,陰陽兩虛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