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馮秀珍1
-
2 # 藍調侃人文
若心中無愧就坦然面對,若心中有愧,想要化解矛盾,就把自己的過錯拎出來曬一曬太陽,主動低頭認錯積極溝通。道理大家都懂,其實並不難,就看你願不願意做而已。
再次尋找婆媳關係之間的平衡點,其實也容易,過去的就讓它過去,不要再翻舊賬,只要在往後的相處當中做到“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問心無愧。”就可以了。
一、誰的錯誰承擔,不要逃避。誰都有犯錯誤的時候,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是自己的錯,該自己承擔的責任,就要勇敢面對,敢於承擔。
如果是對方的過錯,你也要挺直腰桿,表明自己的立場。如果自己沒有辦法解決,就讓丈夫介入來解決,讓丈夫知道你會孝順,但是不能愚孝!
二、婆媳之間的矛盾分類和應對建議。1.三觀層面上的矛盾。
如果是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層面引發的婆媳關係矛盾,這幾乎是死結,無法開解。
唯有交給時間來沖淡,讓距離產生美,靠緣分來和解,不必強求,也強求不來,順其自然就好。
2.生活習慣不同引發的矛盾。
如果是生活習慣差異引發的矛盾,這就需要婆媳雙方都成分尊重各自的生活習慣,不要強求改變對方。
3.雞毛蒜皮事情引發的矛盾。
如果是因為雞毛蒜皮的事情引發的婆媳關係矛盾,這時候我覺得作為晚輩的媳婦,肚量要大些就當沒看見吧。有句老話說:“不聾不瞎,不配當家。”指的就是這方面的事情。
三、婆媳關係處理不好,丈夫是罪魁禍首。婆媳矛盾越來越深,其實很大程度上是丈夫的不作為或者處理不當造成的。在一個家庭當中,如果丈夫是媽寶男或者妻管嚴,婆媳關係就很少有融洽的。
故而當媳婦跟媽媽發生矛盾後,作為丈夫和兒子的男人,首先要做到不偏不倚,誰有理就站在誰那裡。盡力說服錯的一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及時安撫被傷害的那一方。
總之,丈夫在婆媳關係當中應當起到潤滑劑的作用。
有人說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這話在我看來,不能一概而論,要分情況看待。如果是放在處理父子,母子或者夫妻之間的關係上可以參考一二,但是如果放在處理婆媳關係上,我覺得不妥。
因為婆婆和媳婦本來就是陌生人,沒有任何的血緣關係,之所以有緣成為婆媳都是因為那個男人,所以這時候作為丈夫和兒子,不能老是讓沒有過錯的一方讓著對方,要主動站出來,調節她們之間的矛盾。
否則沒有過錯的一方,一次可以忍,二次可以忍,但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最終只會促使矛盾越來越深,最後無法調和。
結語既然有緣分成為婆媳,那麼雙方都要相互尊重,有了矛盾都要拿出誠意來積極解決。婆婆不能倚老賣老,媳婦也不應該持寵而驕,目無尊長,雙方都有義務,都應該付出努力讓整個家庭和睦幸福美滿。
回覆列表
第一儘量不要住在一起,
第二能忍則忍,更不要在外人面前去多說什麼,
第三能不見面,儘量別見,時間久了事情也就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