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Latsu

      豬八戒:代表人的陰神,所以他才貪財、貪色、貪吃、貪睡、貪名、貪利,但是往往什麼事都缺不了豬八戒。

      一、豬八戒辯證形象

      《西遊記》中豬八戒身上既有神的本領和神通,還有豬的貪吃貪睡的特點,更有人的吃苦耐勞、憨厚率直的品質和自私、好色及懶惰的習性,在他身上體現了神、豬、人的完美結合。豬八戒形象的主要特點如下:

      貪吃,卻“貪”而不挑。豬八戒貪吃,可以說飢不擇食。書中第十八回借高太公說出他“食腸卻又甚大:一頓要吃三五斗米飯;早間點心,也得百十個燒餅才彀。喜得還吃素。”的特點;書中第二十四回寫了他垂涎三尺囫圇吞下人參果後不知滋味卻還想吃的饞相;書中第四十七回因吃得多被陳家莊的僕人稱之為“磨磚砌的喉嚨,著實又光有溜”; 第54回,在西梁女國光祿寺東閣就宴,八戒把那些五花八門的菜餚“一骨辣噇了個磬盡”(P758-759)。對八戒最有吸引力的字眼就是“齋”、“飯”這些字眼。西梁女王教取御米三斤,八戒聽說個“飯”字,便接了捎在包袱之間,也不嫌沉重。(P760)書中第六十二回在光祿寺的國王筵席上“將一席果菜之類,吃的罄盡。少頃間,添換湯飯上來,又吃得一毫不剩。巡酒的來,又杯杯不辭。”為了一個好吃的脾性被白骨精等妖怪欺騙;被唐僧罵成“槽裡吃食,胃裡擦癢”的畜生;更數次被孫悟空以有好吃的為誘惑騙去幫其辦事,受到戲耍和捉弄。可以說,豬八戒吃飯只是為了填飽肚子,不在乎有無美味佳餚。

      貪睡,卻“貪”不擇地。豬八戒貪睡,如書中第二十八回,在黑松林化齋的路上,他尋思,“我若就回去,對老和尚說沒處化齋,他也不信我走了這許多路。……也罷,也罷,且往這草科裡睡睡。” (P382)絲毫不考慮焦急的師父。書中三十二回讓他巡山,“他一頭鑽得進去,使釘耙撲個地鋪,彀轆的睡下”,可以說豬八戒無論在怎樣至關緊要的場合都要擠出時間睡覺,而且不管是草窩裡、樹杈上、石縫間隨處一躺,都能酣然入睡並鼾聲如雷。

      貪財,卻“貪”而不奪。豬八戒比較貪財愛物,趁著無人就偷納棉背心,看到富貴就心癢難撓,得到賞賜的黃金和白金就想接。第38回,孫悟空為了煽動八戒半夜去井裡打撈國王屍身,便騙他有寶貝,八戒果然十分賣力地下了井龍王水晶宮。(P528)第76回,孫悟空假冒勾司人要拿豬八戒的性命,八戒終於招供在左耳朵眼和裡藏著四錢六分銀子的私房。(P1056)第94回,天竺國王留下唐僧做女婿,送三個徒弟黃金十錠,白金二十錠,八戒財色心重,即去接了。(P1288)豬八戒之所以想得到這樣一些財富,是因為他作為一個普通勞動者,認為這是勞動所得。儘管有些貪心,但絕不巧取豪奪。

      貪色,卻“貪”而未淫。豬八戒好色,只要一看見年輕漂亮的女子,哪怕是妖怪搖身一變而成的,都會在口中連聲不停地喊著女菩薩,並且心裡跳個不停地想著女菩薩,因而被認為是凡心未盡。第18回,天篷元帥因酒後“色膽如天叫似雷”調戲嫦娥被貶出天庭,到了凡間,仍不思悔改,見了神、人、妖都兩眼發直,寸步難行。雖然擄了高翠蘭卻也沒強佔她。第23回,豬八戒貪戀四聖化變的母女四人的富貴與美豔,反倒受了一場大苦,出了大丑。見了白骨精生得俊俏就動了凡心,跑了個豬癲風。在女兒國看到女王后“忍不住口嘴流涎,心頭撞鹿,一時間骨軟筋麻,好便似雪獅子向火,不覺的都化去也。”併發起風來要留下來和女王做夫妻。第72回,在濯垢泉也只是變成鯰魚,在化為美女的七個蜘蛛精的腿襠裡亂鑽了一些時候 (P999),並未與蛛蜘精們亂性。相反,在打蜘蛛精時倒比孫悟空更加毫不留情。第95回,在眾目睽睽下,他見了霓裳仙子動了欲心,抱住說:“姐姐,我與你是舊相識,我和你耍子兒去也。”(P1297) 這些行徑至多可以說是色心不改,但都沒有達到“淫”的程度,堪稱“好色而不淫”。成了正果後連如來佛祖也對其做出了“色情未泯”的評價。

      作戰勇猛,但易於動搖。豬八戒作戰勇敢,在妖魔面前從不屈服。只要力所能及,奮力殺敵毫不含糊,一把五千零四十八斤的九齒釘耙使得兇猛。只要妖怪不是他的對手,總是“一耙築死”。很多情況下,豬八戒和孫悟空並肩作戰,比如黃風洞用耙築死虎先鋒,流沙河大戰沙悟淨,火雲洞鬥紅孩兒,琵琶洞打蠍子精,駝羅莊捉紅鱗大蟒蛇時,這呆子協助孫悟空奮力出戰。難能可貴的是,他雖然屢次被妖怪擒拿,但卻從來沒有投降屈服過,總是不停地對妖怪又罵又嚷,奮力抗爭。但豬八戒遇到困難就產生動搖,打退堂鼓。在將要踏上取經之途時,豬八戒“上覆丈母、大姨、二姨並姨夫、姑舅諸親:我今日去做和尚了,不及面辭,休怪。丈人啊,你還好生看待我渾家:只怕我們取不成經時,好來還俗,照舊與你做女婿快活”。在取經路上,遇到一點挫折後,尤其是每當唐僧被妖怪捉住時,豬八戒動不動就吵著分行李、散夥,鬧著要回高老莊做女婿去。第七十五回寫獅駝嶺洞窟中的三個魔王,有所謂進入其中就會化成膿的所謂陰陽二氣瓶的寶物。孫悟空被吞了進去,八戒感到非常絕望,向沙悟淨說道: “你拿將行李來,我兩個分了罷。”沙僧道:“二哥,分怎的?”八戒道:“分開了,各人散火:你往流沙河,還去吃人;我往高老莊,看看我渾家。將白馬賣了,與師父買個壽器送終。”

      自私自利,但能顧全大局。豬八戒在很多時候,都先考慮自己,避害遠禍。如第20回,“哥啊,你不曾聞得‘避色如避仇,避風如避箭’哩!我們躲一躲,也不虧人。”(P273) 第21回,“曉得!曉得!你只管快快前去!老豬學得個烏龜法,得縮頭時且縮頭。”([P290] 第41回,“哥啊!你被那妖精說著了,果然不達時務。古人云:‘識得時務者,呼為俊傑。’那妖精不與你親,你強要認親;即與你賭鬥,放出那般無情的火來,又不走,還要與他戀戰哩!”表明了自私的心態。但是在關鍵時刻,他又能顧全大局,承擔責任。取經途中的重活、髒活都由他幹。像挑行李,背死屍,埋人頭,清除稀柿衕等粗活、累活、髒活這些孫悟空不願幹、不屑乾的,都是豬八戒來乾的。遇到妖怪眾多的關鍵時刻,也能挺身而出。如果沒有豬八戒揮耙上陣,孫悟空也孤掌難鳴。

      憨厚率直,但粗中有細。豬八戒幾乎從不隱瞞自己的慾望。有一種擺脫一切束縛的無牽無掛的天真。雖然經常受到孫悟空的戲弄和訓斥,但怨而不恨,哀而不傷,仍然對其言聽計從,不作計較,自得其樂。雖然豬八戒大多時候頭腦簡單,但有時也能做到粗中有細,用智謀來取勝,可以說蠢呆中透著一絲智慧。如書中第四十一回八戒為人事不醒的孫悟空按摩揉擦。書中第四十八回用稻草包馬蹄防止在河冰上滑倒。書中第三十一回豬八戒急中生智激將孫悟空離開花果山去救唐僧,更能彰顯出他的智慧的一面。

      偷懶耍滑,但能吃苦耐勞。豬八戒雖然懶惰,但也能夠吃苦耐勞。在高老莊,豬八戒替老丈人高太公“掃地通溝,搬磚運瓦,築土打牆,耕田耙地,種麥插秧,創家立業”。再如招親時“耕田耙地,不用牛具;收割田禾,不用刀杖”,顯出他的力大無比和吃苦耐勞。取經路上的髒活、累活很多都是豬八戒乾的,挑了一路“四片黃藤蔑,長短八條繩。又要防陰雨,氈包三四層。匾擔還愁滑,兩頭釘上釘。銅鑲鐵打九環杖,篾絲藤纏大斗篷”的重擔,可謂取經路上的長工,連如來佛祖也說“因汝挑擔有功,加升汝職正果”。書中六十四回他抖擻精神變得高大身軀,用耙摟開八百里荊棘嶺,並幽默地在石碑上添上兩句“自今八戒能開破,直透西方路盡平”。書中六十七回變成一個大豬冒著惡臭用嘴拱開八百里稀柿街。

      二、 豬八戒喜劇形象

      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在《詩學》說:“喜劇是對於比較壞的人的摹仿,然而,‘壞’不是指一切惡而言,而是指醜而言,其中一種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種錯誤或醜陋,不致引起痛苦或傷害。”豬八戒形象的表裡不符、內外不一、荒謬怪誕、矛盾百出令人忍俊不禁。這種喜劇性色彩主要體現在以下五個方面:

      一是豬八戒的名字。所謂八戒,即佛教徒必須遵守的八條戒律。準確說來,應該稱為八戒一齋。八戒是:不殺生,不偷盜,不淫,不妄語,不飲酒,不著華鬢香油塗身,不歌舞觀聽,不坐臥高廣大床。豬八戒具有凡夫俗子的貪吃貪睡貪財貪色和懶惰的習性。雖然號為八戒,實際上什麼也戒不了。這既與他錯投豬胎有關,又是人性的表現,更是它自身特點所決定的。

      二是豬八戒的模樣。豬八戒長得豬頭人身,書中第八回寫他“卷髒蓮蓬吊搭嘴、耳似蒲扇顯金睛、獠牙鋒利如鋼銼、長嘴張開似火盆”。豬八戒相貌醜陋,生得長嘴大耳朵,腦後一溜鬃毛,身體粗糙怕人,頭臉就像個豬的模樣。又有騰雲駕霧和變化的本領,是豬與人和神的綜合體。豬八戒相貌醜陋,長長的嘴巴、大大的耳朵,胖大臃腫的體態,加之豬的貪吃、貪睡、懶惰的特點都集中在豬八戒的身上,而且吃相非常誇張,睡覺更不分場地,使得這種“呆”、“夯”的特徵不斷製造出喜劇情調。貪吃好睡、笨拙等又都符合豬的習性。

      四是豬八戒的變化。豬八戒有三十六般變化,但也不能隨心所欲,只能變一些笨重的東西。如只能變山、變樹、變石塊、變土墩、變賴象、變科豬、變水牛、變駱駝。書中第四十七回“真個變過頭來,就也象女孩兒面目,只是肚子胖大,朗伉不像”,需要悟空幫忙才變成輕巧的小女孩兒,讓人發笑。他是豬精式的人,作為豬精,他雖外貌醜陋,但本領高強。把動物的姿態強加在人上,表現出生性笨拙的不協調讓人感到非常可笑。

      五是豬八戒的言行。豬八戒醜陋無比又反以為美,蠢笨無能而又自作聰明,憨厚老實又愛耍小心眼,具有濃厚的喜劇色彩。在取經路上這樣艱難的情況下,他還偷偷攢下私房錢。取經途中,豬八戒不斷犯錯誤,又不斷改正錯誤,並常常自食其果。怕孫悟空搶了頭功,前去助陣敗下陣來,卻躲進草叢睡大覺,既滑稽荒唐,又可笑可恨,有著直率可愛的一面。巡山化齋時,在平頂山對著石頭編造謊言,自以為滴水不漏卻被悟空當場揭穿。豬八戒主動馱悟空去水底,想跌壞悟空卻反被捉弄。唐僧在三個徒弟中對豬八戒比較偏愛寬容,可豬八戒卻多次在唐僧被擒以後,嚷著要分了行李散夥,絲毫不把師父的性命安危放在心上,與美猴王所說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豪言壯語形成強烈的對比。明明長得一臉豬相,豬八戒卻常說:“粗柳簸箕細柳鬥,世上誰見男兒醜”、“醜便醜,奈看,再停一時就俊了” "人才雖俊其實不中用。我醜自醜,有幾句口號兒:雖然人物醜,勤緊有些功","我們醜自醜卻都有用"。掩耳盜鈴般自己欺騙自己。豬八戒不講禮儀,戲弄權威,書中第四十四回豬八戒把三清扔進茅廁還嘴裡禱著讓其做個受氣的天尊。成了正果還鬧地位觀念,吵著如來佛組分配不公。這種調侃不由使人感到愉悅,進而笑出聲來。豬八戒在悟空面前喊他哥哥,可一旦離開孫悟空就罵他弼馬瘟,表現出兒童的興趣愛好和心理特點,不但不可恨,反而變得可愛。文學是語言的藝術,豬八戒的話語更是貼近其思想意識和性格特徵,只有豬八戒才能說出的特色語言,極具喜劇色彩。豬八戒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喊出了“齋僧不飽,不如活埋”、“依著官法打殺,依著佛法餓殺”、“吃了飯兒不挺屍,肚裡沒油脂”的經典話語,更幽默地說出“乾魚可好與貓兒作枕頭”、“大海里翻了豆腐船,湯裡來,水裡去”等諺語,甚至嘲笑悟空“哥哥不曾讀書。《百家姓》後有一句‘上官歐陽’。”顯示自己的學問,特別是第四十一回當紅孩兒放火時豬八戒緊張地說出“把老豬弄做個燒熟的,加上香料,盡他受用哩!” 語言風趣,富有個性化。用插科打諢的語言營造了舞臺上的喜劇效果。

      六是豬八戒的理想與面對的現實。豬八戒的理想是過上普通老百姓那種“男耕女織樂井田”的生活模式。從根本上說,豬八戒參與取經是一種人生的無奈,他更願意過高老莊的農家生活。因為豬八戒身上有著強烈的“入贅情結”,時刻想過上穩定的小生產者生活。加入取經隊伍後,作為慾望很強的豬八戒與出家成為和尚的豬八戒,是水火不相容的。豬八戒基本沒有宗教信仰,因為他是一個俗人,只追求現時的、當下的人生享樂而不相信未來。豬八戒飯量很大,卻沒有孫悟空化齋本領大,時常忍飢挨餓;色心未泯,卻沒有唐僧的英俊容貌,一路上入贅的夢想全部以破滅告終;偷懶耍滑卻受到師徒三人的打罵和歧視,所以吃盡了苦頭的豬八戒經常發牢騷要散夥回到高老莊。理想和現實所產生的矛盾不僅鬧出了很多喜劇,更放大了豬八戒身上的可笑之處,使人忍俊不禁。最後被如來佛祖封為淨壇使者成了正果,標誌著充滿矛盾性格的豬八戒經過苦難的歷程,終於喜劇性地戰勝自己,完成了人性、神性和動物性的完美統一。

      三、豬八戒形象意義

      豬八戒的形象具有時代意義。在《西遊記》中,豬八戒不習慣更不喜歡長期在外奔波的行旅生活,他護僧取經是出於無奈的,所以在西行途中遇有劫難,總是第一個打退堂鼓,要散夥,嚷著回高老莊做女婿、種地過日子,這種迴歸土地、眷念家園、渴望定居生活的心情,也正是長期依附於土地的典型的農民意識和農民心理。可以說,豬八戒是一個來自鄉村的勞動人民的典型化身,他深刻存在守著土地而養成的頑固的保守心理,和神、道、佛相對立,表現著普通勞動人民的生活願望。豬八戒身上貪財、貪色、自私自利,還表現著明代社會好色好貨思想的沉澱,反映了當時小生產者、小市民的意識特點,具有那個時代的思想特色。因為,隨著明代中葉商品經濟的發展,中國新生的市民階層繼宋、元之後進一步壯大,並在社會中開始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由於中國已經衰落的封建經濟仍然非常強大,整個社會仍然是自然經濟佔統治地位。所以,明朝新興市民階層中仍然存在著進步與保守兩種因素。豬八戒形象在明朝的市民階層中具有普遍性,是個“充滿人慾的藝術形象”,是中國傳統社會生活中的一個代表著農民階層並具有市民特徵的下層人民形象。

      豬八戒的形象具有當代意義。豬八戒率性而為,張揚個性,其自然天性根源於他是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凡夫俗子;一個普普通通、安守本分,一個並不情願、時時打退堂鼓的凡夫俗子;一個作為上至公卿下至百姓都可以輕鬆嘲笑並調侃的物件,一個來自於人民內部的、帶有芸芸眾生的人性優點及弱點的形象,因此,具有迎合大眾文化的當代意義。如民間中的一些歇後語:豬八戒背媳婦——費力不討好;豬八戒耍耙子——就會一手;豬八戒掏耳朵——裡面有貨;豬八戒調戲嫦娥——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當代也湧現出了幾部關於豬八戒的影視產品,如《春光燦爛豬八戒》等。豬八戒之所以在當代大眾文化圈裡得到這樣的歡迎,主要是與他的親和力有關,與當今人們的精神需要有關。所以,在當代社會,豬八戒的形象具有普遍意義。

      以上是一些資料,你自己做一些摘抄吧!

      記得給我分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受了刺激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