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逍遙宇宙a
-
2 # 山澗一清泉
一、原文解讀
1.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萬物皆為道所生,而由德所滋養,德是什麼呢?說文說“德”,得也,引申為我們在生活中遵循大道行為準則,並不是狹義的道德品質。道生而德養之後,萬物得以成形,你是你我是我他是他,這是物形之的意思。萬物莫不遵道而貴德,於是萬物遂成,這個勢指的是尊道貴德!古語總結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在人成運,合天地人者事業必成!
2.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個人理解這是對勢成之的強調。萬物若不尊道則無以生,若不貴德,則不可長久。如此則會絕種,在人就是斷子絕孫!
3.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尊與卑對應,尊古時也為祭祀的器皿,是至高無上的通天之物。貴與賤對應,何為貴、賤?說文說物多為貴物少為賤。一個人要讓人尊敬很難,需要不亂為妄為,要在人們心中積累並建立起精神權威。一個人要貴則較為容易。萬物皆尊道貴德不是因為道和德強迫萬物做什麼,而是道和德自然的德行應該如此,本來就是這樣。
4.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所以道生萬物,德養萬物(總)。(分)輔助萬物成長髮育長大;儘量創造條件讓萬物安定的生活;道、德生養萬物同時萬物最後也歸於道。猶如一個父母生養兒女,還要盡力給予他們安定富足的居所生活一樣,不同的是父母會死而道不會死。萬物生於道而又復歸於道。這幾句話主要告訴我們萬物的生與死的過程以及道德在其過程中的作用!
5.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道、德生養萬物而不自恃有功、不據為己有,不做萬物的主宰,這就是至高無上的德,如同Sunny、水、空氣一樣,給予萬物能量卻從不要求什麼。這句話是總結道、德品行為及其做法!
二、給我們什麼啟示這一章主要是闡述道和德在萬物“生、長、形、成、滅”各個階段的關係。萬物皆是生而有養才能生生不息,生而不養必然短命、會早亡。老子雖然說生死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他一再強調要尊道貴德,為何呢?還是希望萬物皆能活的長久些,對於人類來說就是到天年120歲。
儒家主張來而不往非禮也,而老子卻主張“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到底誰的思想更高一層呢?儒家主導的人道社會,而道家則是天道自然社會。人道者,時有窮盡不可長久;天道者,無有窮盡長久不殆。舉個例子說明:一個人幫助別人,若他求回報那麼這個行為影響也就結束了;而如果不求回報,那麼這種幫助人的行為就會一人傳一人、一代傳一代,無有窮盡,天下和諧大美!在這裡個人絕不主張那些連自己及家庭都無法照顧好就去幫助別人的人,這是違背天道法則的無法長久,而是在自身有餘力的情況下去幫助別人,這才是符合大道的,方可持續不殆!
-
3 # 網聞博報
且看現代流行版本《道德經》第五十一章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道法自然天行健以自強不息,從而演化生成宇宙萬物。道之德養育萬物,無形之氣化為有形之象,能量守恆時勢流轉系統運動自然迴圈週而復始。宇宙萬物必然遵從大道崇尚天德,不需要強迫命令就能夠自然形成天倫常理。這就是因為,道創生了宇宙萬物,道之德養育了它們,讓它們不斷髮育成長直到成熟,最後又養護它們開花結果繁衍生息迴歸塵土迴圈往復。生養萬物卻不佔為己有,遵循自然法則順勢而為卻不居功自傲也不要求功利回報,撫育萬物生長卻不主宰和奴役它們,這就是道法自然的天德。
為了加深理解,我們可以參考閱讀一下《道德經》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這段話的大意是,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這是因為有醜陋存在。大家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這是因為有邪惡存在。所以說,有和無相互轉化,難和易相互形成,長和短相互顯現,高和下相互襯托,音與聲相互應和,前和後相互跟隨,這就是相對偶然性中的絕對必然性。因此,得道的聖人,都是能夠道法自然處無為之事,用身體力行推動文明教化,遵循萬物興衰週而復始的自然法則,促進社會生產迴圈而絕不截留為私人所有,因勢利導有所作為而絕不獨斷專行任性冒進,有了成就也絕不貪戀功名獨享其利。正因為不居功自傲追求私人利益,也就不存在什麼失落感。
以經解經,我們還可以參考閱讀一下接著複習一下《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這段話的大意是說,處在上德層次的人,表面上不講德實際上是有德。處在下德層次的人,表面上講德實際上是無德。處在上德層次者講無為,是因為不有意為之而顯得無所作為。處在下德層次者講無為,則是有意為之而顯得有所作為。宣揚上仁者有所作為而不有意為之,宣揚上義者有所作為則是有意為之。宣揚上禮者有意為之而得不到想要的回報,於是就立刻揮舞手臂指責唾棄別人。因此,迷失了大道者才會尊德,又喪失了德才會崇義,再喪失了義才會尚禮。所謂禮法,本身就是人與人之間忠貞誠信缺失的產物,而且也是引發週期性社會混亂危機的導火索。這時,輪番登臺傳道授業的各路知識精英名流大師,都只是道可道非常道的“有形之象”表面浮華,也是愚弄催眠百姓大眾的“心靈雞湯之源”。所以,大丈夫總是能夠守住淳厚質樸的“無形之氣”,絕不追逐“有形之象”的表面浮華,從而始終保持樸實而不虛華的道法自然品性。
再聯絡上下文來看,究竟是道法自然法則大公無私抑強扶弱的“天之道”,秉承“大道之行天下為公”追求社會公利最大化?還是道法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的“獸之道”,秉信“大道既隱天下為私”追求個人私利最大化?對於這個“道為術之本”的核心價值觀“道不同”,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人們肯定會選擇前者,而奴隸制小康社會以後的人們則必然會選擇後者。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就根源於個人主觀意識能動性“心善淵”的“公私之變”。因為老子是在傳承“三皇”時代的大道,所以“五帝”時代以後習慣於常道思維的常人們,肯定很難理解這個“道可道非常道”的“玄之又玄”。
事實上,常人“名可名非常名”的封閉僵化常道思維,原本就是自欺欺人的自我催眠。面對當今世界不均衡發展的物慾橫流“大洪水”氾濫,“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文明,恰恰是拯救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歷史之旅路線圖”。回望來路,春秋戰國五百年的亂世風雲,在“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長劇裡,僅僅只是一段小插曲。以這個中國時空座標系來縱觀天下,最近五百年的世界歷史變遷,也同樣只是一段小插曲。
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正因為華人對當下所處的世界入戲太深,所以就很難看清五百年以前和五百年以後的歷史走勢。當然,最近五百年的世界歷史,本來就是一部“西方崛起”和“西方文明中心論”的不均衡發展史。自歐洲“文藝復興”和哥倫布船隊殖民征服“新大陸”的奴隸買賣“世界自由貿易”狂飆突進以來,歷經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和“日不落帝國”的“世界霸主”更新換代,直至形成“美元霸權”金融殖民統治的民主法治“普世價值”和市場經濟全球化國際慣例“剪羊毛”體系,這便是一部古希臘奴隸制商業城邦和斯巴達商業軍國主義文明覆興的魔幻劇。顯然,對於依舊沉溺在這場私有化商業化拜金主義“紙牌屋遊戲”裡的錢奴來講,誰也不會自行停止吸食這種私有化商業化的“貨幣迷信海洛因”和“精神鴉片毒雞湯”。自從“鴉片貿易戰爭”以來,特別是從“洋務運動”的“師夷長技以制夷”以來,洋奴與錢奴的“東亞病夫”相伴相生,就一直是殖民文化與封建禮教常道文化的“中西合成”。
追根溯源,奴性文化必然滋生私有制和奴隸主。“言必稱希臘”的洋奴意識和錢奴思維,固然是“鴉片貿易戰爭”的殖民文化遺毒。不過,華人的奴性思維,更是“三綱五常”君臣父子等級禮教文化的歷史傳承。對於“上下五千年”的中國歷史,華人一般只承認“下五千年”的私有制社會歷史,而不承認“上五千年”的公有制社會歷史。這種“歷史虛無主義”和“祖先虛無主義”的欺師滅祖精神變異,就是奴性思維根深蒂固的體現。是奴隸養活奴隸主,是農奴和農民養活地主,是工奴和錢奴養活資本家,這原本就是勞動創造財富的文化常識。相反,認為奴隸主養活奴隸,剝削有理致富光榮,這卻是中國數千年私有制社會主流文化的常道奴性思維。這種常道奴性思維的文化根基,就是堅信中國歷史一開始就是奴隸制小康社會,華人的祖先不是奴隸就是奴隸主,而公有制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就僅僅只是一個虛幻的“神話傳說”。
驀然回首,自從“盤古氏開闢鴻蒙”,直到“黃帝戰蚩尤替天行道”,中國“上五千年”的“三皇”時代,就一直是公有制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這就是“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大道,也是道法自然法則大公無私抑強扶弱的“天之道”。自從“五帝”時代以來,特別是從“堯舜禹之變”的“夏禹傳子家天下”以來,中國就形成了“天子分封建藩”君臣父子等級禮法制度。這就是“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常道,也是道法叢林法則自私自利弱肉強食的“獸之道”。再經“湯武革命”改朝換代和孔子“刪詩書繩春秋”的“克己復禮”,直到“漢承秦制”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有漢必有奸”,華人就形成了君臣父子等級禮教的常道文化奴性思維,這就是“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的假公濟私假仁假義。
所謂“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當年孔子“刪詩書繩春秋”的“克己復禮”,就是為了給私有制社會自古以來“天經地義”進行“正名”。那麼,現代華人為什麼會固守封閉僵化的常道文化奴性思維?這就是因為,承認了“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公有制歷史,就必然要否定“大道既隱天下為私”的“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獸性劣根。如果承認了青銅器時代科技生產力條件下的原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歷史存在,那麼就必須要面對網路資訊高科技條件下現代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必然可行。對此,已經有“下五千年”封閉僵化常道文化奴性思維慣性的華人,特別是現代“克己復禮”的“文化精英磚家叫獸牛鬼蛇神”能答應嗎?
-
4 # 南途北尋
首先嚴格意義上來說,一個章節,單獨提出來解釋有待商榷。
因為老子的《道德經》,它是一個完整的體系。是上下相通,前後呼應的。
《道德經》分上下兩個部分。上篇37章論道,下篇44章講德,並分81章。
所以這就很明白了,在老子看來道和德是相輔相成不可單獨分裂的。道為體,德為用,道為理,德為事。所謂體用為一,理事不二。
而此篇51章就是老子從“德”的層面來解釋世間的攝身處事之“道”。如何解讀呢?請看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此句最為重要。這四階段謂萬物之根本規律。
“道生”:指生的力量,可以解釋為能量之源。
“德畜”:指以德潤之養之,此可釋為培養,養護。
“物形”:長而有序,成而有形。釋為成長過程。
“勢成”:指力量具備。
道”生生不已,“德”厚育萬物。故萬物的生長髮展都離不開道之體,德之用,故道與德至為重要、尊貴。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道德這麼至尊至貴,本來如此,勢必如此。非加雕琢,這才是自然之勢。
“故道生之,德畜之”所以才有道生德,德潤道,相輔相成。道行自然,德育天地。
“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教導。修正。呵護。毒:古語修證、治理之意。覆:保護,呵護之意。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道生萬有而不強奪。據偉之功而不自傲,無為攜助而不主宰。是為真正至德。
以上為淺釋。
那它對我們的攝身處世之道有什麼啟示呢?
若人具備了奉行正事的能力(可喻為道),就必須具備與之配位的品質。以德時常檢驗、修正自己的行為。謹言慎行,細微呵護,使之不為走偏。才可以不斷的成長壯大,從而取道多助,最終得力成勢,事成。否則,將是德不配位。事必敗矣。
-
5 # 草堂禪趣
《道德經》第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這一章是說:道,是活生生的東西,由一個人的品德而表現出來,由萬物的存在神秘性質,由萬物的本質上面可以看得出來道生生不息的象徵。道,是由一種力、一種勢能、由一種力量和磁性的存在而表現出來,融貫三才萬物而存在著。這就是道的圓融和本性所在。
所以天地三才、山川萬物的存在都莫不以道為軌制、為綱領、為尊嚴本性,理解了道的尊貴就理解了積福積德、美好品德和人格魅力的重要性,因為,道和德本不可分。所以有至德者必有大道存焉。
大道的尊嚴美妙,德行的高貴威嚴,都是由天命中給早已經昭示出來的品行,所以有道有德者,看起來總是深不可測,顯得十分自然的樣子。
其實,那些掌握了天地三才、萬物大道至理至性的人,他們的智慧之所以這麼偉大而深不可測,就是因為他們的生活態度、生命觀念、生存方式,都是依著天地大道自然規律而行而為,所以,就沒有什麼過失和差漏。
他們的生命中充滿了活生生的天地大道,是道生育天地三才、萬物山川,是道之中的德性又扶育了一切,由道和德的力量在支撐著這一切,不斷地變得成熟、穩定而長大起來,有道有德的智慧之人看到這個天地的奧秘和發展、生長的規律,就謙虛謹慎,善於養護自己的生命而不喧囂、不誇張、不矯矜、不偽飾自己的功德。生活中態度低調、謙遜節儉,處處為別人的安危、利益為使命,不好大喜功,不以為自己擁有智慧,而是去自然運用這些智慧來幫助所有的人,解決問題,突出困圍。不去強力剝奪別人的選擇和權利,用這些大道為自己服務,達到自己的目的。真正懂得大道、具有美好品德的人,那些智慧者,他們絕不會這樣利用大道為自己謀利。而是為天下人服務。
這就是按照天地三才、大道至理來修為自己提高自己品德的至深玄德。可以治理天下萬物。
-
6 # 邊境行者X飛翠中國
《老子道德經》
[譯文] 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髮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撫養、保護。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註釋] 1、勢:萬物生長的自然環境。一說:勢者,力也;一說,對立。 2、莫之命而常自然:不干涉或主宰萬物,而任萬物自化自成。 3、亭之毒之:一本作成之熟之。 4、養:愛養、護養。 5、覆:維護、保護。 6、玄德:即上德。它產生萬物而不居為己有,養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
[延伸閱讀1]王弼《道德經注》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物生而後畜,畜而後形,形而後成。何由而生?道也。何得而畜?德也。何由而形?物也。何使而成?勢也。唯因也,故能無物而不形。唯勢也,故能無物而不成。凡物之所以生,功之所以成,皆有所由。有所由焉,則莫不由乎道也。故推而極之,亦至道也。隨其所因,故各有稱焉。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道者,物之所由也。德者,物之所得也。由之乃得,故曰不得不失。尊之則害,不得不貴也。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常自然。 命並作爵。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謂成其實,各得其庇廕,不傷其體矣。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為而不有。 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有德而不知其主也,出乎幽冥,故謂之玄德也。
[延伸閱讀2]蘇轍《老子解》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道者萬物之母,故生萬物者道也。及其運而為德,牧養群眾而不辭,故畜萬物者德也。然而道德則不能自形,因物而後形見。物則不能自成,遠近相取,剛柔相交,積而為勢,而後興亡治亂之變成矣。 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形雖由物,成雖由勢,而非道不生,非德不畜。是以尊道而貴德,尊如父兄,貴如侯王,道無位而德有名故也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爵而常自然。 恃爵而後尊貴者,非實尊貴也。 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
7 # 天地有易
重點是最後四個字“是謂玄德”,老子的觀念中,“道”乃萬物之始,“德”乃養物之精。有德而成形,有形而有勢。勢成而有道焉。以此週而復始。(個人理解)
-
8 # 國內ERP專題
直譯的結果是:
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髮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撫養、保護。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因為老子整個哲學裡,“無為”是核心理論,不喜歡變化,因為自然力量的存在,人類不應違反自然規律。如果違反自然規律,就會多米諾骨牌那樣,引發一系列的災害,一切天註定。為什麼會有這種結論呢?
老子認為世界總在變。好事會變成壞事,壞事也會變成好事;美會變成醜,醜會變成美。不過在他看來,既然反正要變,我又何必變呢?要知道,“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老子》第二十三章),瞎折騰什麼呀!更何況,“反者道之動”。現在變過去,下次還得變回來,《老子》的想法,則是“既然會變,何必去變”。所以,人類最好就別去破壞這種平衡,各自相安無事才好。
在《道德經》第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譯文:治理大國,好像煎烹小魚。用“道”治理天下,鬼神起不了作用,不僅鬼不起作用,而是鬼怪的作用傷不了人。不但鬼的作用傷害不了人,聖人有道也不會傷害人。這樣,鬼神和有道的聖人都不傷害人,所以,就可以讓人民享受到德的恩澤。
上至治國。下至修身,不要違背天道(自然),一切都安然自得了。
-
9 # 純鈞LHGR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聖人。尊道而貴。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恆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注】:版本不一,此處以明代御注版為準。其餘可參照嚴可均版和明代遂州本。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聖人。尊道而貴。
——《後漢書》馮衍傳引【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早已證實,《道德經》原文無“是以”二字。嚴藏御注版無“莫不”“德”字。這都是後世笨蛋加上去的。
德,順應自然律的法則。畜,培植,養育。成,實現,達到。
【釋意】:大道衍生出適應它的法則,培育著萬事萬物,創造出聖賢。他們的成功,都是因為順應大道。
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恆自然。故,道生之,畜之,長之,育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原文恆。常字是為了避漢文帝劉恆的名諱而篡改的。
莫,太陽下山, Sunny隱入叢林草野,引申義為隱藏、忽略、摒棄。之,代詞。命,規定,限定。玄德,真諦。
【釋意】:大道規律的可貴之處,在於摒棄認知上的侷限。正如同“道可,道非,恆道”一樣,事物從誕生到消亡,真理總是以客觀旁觀的形式出現,而不是直接去參與影響事物的發展變化,這就是大道的真諦。
-
10 # 西漂逐夢
[ 譯文] 道生成萬事萬物,德養育萬事萬物。萬事萬物雖現出各種各樣的形態,環境使萬事萬物成長起來。故此,萬事萬物莫不尊崇道而珍貴德。道之所以被尊崇,德所以被珍貴,就是由於道生長萬物而不加以干涉,德畜養萬物而不加以主宰,順其自然。因而,道生長萬物,德養育萬物,使萬物生長髮展,成熟結果,使其受到撫養、保護。生長萬物而不居為己有,撫育萬物而不自恃有功,導引萬物而不主宰,這就是奧妙玄遠的德。
[感悟]老子在這一章講的內容無比的深刻,透過道、德、物、勢的四個概念,可以較好的來認知萬物。道、德是形而上的概念,物是形而下的存在,勢是動能。
萬物從“道”中無中生有,由“德”來蓄積能量,顯現為“物”的存在,有“勢”在推動萬物的運轉。道、德是萬物的根本,沒有道、德也就不會有萬物的存在。道、德德作用使得萬物自然地生長老死,會使萬物出生也會使其死亡,會使萬物成長也會使其衰老。
聖人領悟了大道,自身的“德”蓄積到了極限可以稱之為玄德。玄德的狀態是為人處事都符合於道,可以去促進事物的出生卻不佔有,可以去影響事物的執行卻不倚仗,可以去推動事物的成長卻不主宰。
《道德經》試譯
楊章林555 2019-06-25 09:27
第五十一章
[原文]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①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②。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③;養④之覆⑤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⑥
回覆列表
道德經 第五十一 養德
原文: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孰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譯文:‘’道‘’使萬物產生,‘’德‘’使萬物繁殖,萬物得氣而有形體,形體生生不息,萬物的生長髮育因而能夠完成。因此萬物沒有不尊崇‘’道‘’而貴重‘’德‘’的。‘’道‘’被尊崇,‘’德‘’被貴重,並非它們發號施令,而是遵循自然罷了。所以,‘’道‘’使萬物產生, ‘’德‘’使萬物繁殖,使萬物生長、發育,使萬物結果、成熟,對萬物愛養、保護。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為德而不望報,長育而不宰制,這是最深遠微妙的‘’德‘’。
本章論道生德養,為萬物根本,故老子名之為‘’養德‘’。
聯絡現實,主要針對父母對於子女的認知,子女每個人都是獨立個體,不是父母私人‘’專屬品‘’。成人後的事物,不該由父母包辦。一,譬如婚姻。要子女自己作主,父母給出參考意見即可。二,子女結婚生子之後,小兩口都上班,需要雙方父母來照看孩子,這一點在中國已經很普遍。在生活飲食、輔導作業等方面,容易與子女發生觀念和方法上的分歧。這時候,當父母的已是爺爺奶奶輩了,應當退後,不能以‘’我們那時候怎麼怎麼樣‘’作為標準衡量子女的作法,年齡大了,時代進步,父母的老觀念,很可能不與時俱進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