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濟陰後學

    首推中華傳統國學經典著作——《道德經》。著名國學大師曾仕強先生曾對《道德經》與生活做出了以下解說:

    1、讀孔子的書,你可以做聖人;讀老子的書,你會做神人。

    2、我們華人認為,所有的神其實都是人變的,這是西方絕對不會承認的事情。因為西方是神來造人,中國是人去造神。

    3、言論一旦自由,社會就沒有公義。

    4、歷代帝王的所作所為,用現在的話來講,就是隻要當了比較大的領導,就非有道家思想不可,否則就沒有辦法把國家治理好。所以儒家跟道家其實是互為表裡、不能分開的。

    5、華人絕對不拜偶像,我們只拜三種物件。第一個,天地。天地是偶像嗎?當然不是。第二個,聖賢。聖賢也不是偶像。第三個,自己家的祖宗。這更不是偶像。

    6、有中華文化,才有中華民族;有中華民族,才會孕育出中華文化。

    7、老子告訴我們,只有“虛”,其功能才會最大。一旦“實”,就沒有什麼功用了。一隻杯子,如果裡面是空的,它就可以裝任何東西;如果裡面已經裝了酒,它就裝不了醋,裝了醋就裝不了茶。凡是隻有一種功用的東西,就是“器”。只有虛才有用,只有空,才能容納所有的東西。

    8、一個人的肉體雖然有限,但精神可以長存。華人只要活在人的心中,就永生了。

    9、開天闢地就是一畫開天,一畫開天就是開天闢地,這就叫做一陰一陽。道,看不見,摸不著,聽不到,但它就在我們身上,只要把它表現出來,就叫德。德,就是把心中已有的道表現出來。

    10、大家一定要記住,當你看到看得見的東西,馬上就要想到看不見的東西;當你看到看不見的東西,馬上要去找那個看得見的東西,這兩個是同時存在的。這在儒家,被稱為陰和陽,但是老子用有和無來代表。所有的有,都是從無當中生出來的,所有的有最後都復歸於無。

    11、道生萬物,萬物最後復歸於道,這叫做週而復始,迴圈不已,生生不息。

    12、“道”,就是我們的本。後來我們把它通俗化,叫做良心。

    13、“道可道非常道”,告訴我們道是整全的,是非常寬廣的,可我們只有這麼一點時間,只有這麼一個嘴巴,所以你只能講其中的一部分。這樣各位才知道,為什麼華人要攻擊別人非常容易。因為任何事情有正面,一定有反面,當你講正面的時候,人家從反面攻擊你,當你講反面的時候,人家從正面攻擊你。

    14、“名可名非常名”告訴我們,是非是變動的,善惡是變動的,上下也是變動的。當一切都是變動的時候,你怎麼可以有固定的標準呢?

    15、孔子說以直報怨,老子說以德報怨,二者只是兩個時段不一樣而已。各位一定要搞清楚,老子主張事先防範。為了不引起任何的怨恨,於是就先透過施德來把怨恨消彌掉。也就是說,老子的方法適用於怨恨產生之前。怨結了以後,就不能再以德報怨了。

    16、天老爺不說話,但不說話是最高明的,說話的人都是吃虧的,永遠倒黴。各位看看自己的面相,有眉毛,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哪個位置最低?嘴巴。它最拼命,職位最低,人家眉毛高高在上,就沒事。

    17、孔子是有教無類的,他是替大多數中等智慧的人來解釋《易經》。老子說,好,我跟你要有個分工,中等智慧的人讓給你來教,我不跟你爭。我專門替高等智慧的人講《易經》。整部《易經》就講三個字,第一是“上”。“上”,加一個豎,叫做“止”,適可而止。任何事情在求上進的過程中,都要適可而止。這個止非常重要,因為止不住衝過頭,那就完了。止中有上,上中有止,然後終結就是一個“正”字。這個正就叫做道。

    18、每個人都要記住,我們都要服從一個規律,沒有人例外,叫做自作自受。每一個人,都要替自己的行為負全部的責任,百分之百的責任,你推給別人沒有用,你也推不掉,誰也不會替你扛。沒有人害得了你,沒有人救得了你,賞識你也沒有用,打擊你也無濟於事,一切就是自作自受。這是我們需要了解的人生規律。

    19、很多人跟我說不相信有靈魂,我說很好,我尊重你,但是請你把這句話,換成另外一句話,就是我是一個沒有靈魂的人,這樣他就不說話了。大家願意講這句話嗎?

    20、一切都是你自己在做決定,一切都要由你自己負責任,這就叫人生。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需要做不同的事情,不是要做相同的事情。我們每一個人就要好好地扮演好自己這一輩子要扮演的角色,就叫守分。人人各有其分,各盡其責,老子把它叫做道法自然。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共同的老師,叫做自然。

    21、開智慧遠比得知識重要。有了智慧,知識很管用。沒有智慧,知識就是累贅、包袱,毫無用處。

    22、道走反的路,它遲早會回到原點,所以我們只講終始,不太講始終。終始,就是沒完沒了。什麼事情都是沒完沒了的,做一個人也是沒完沒了。

    23、什麼叫命?命,就是一個口一個令,就叫命。誰發的口令?當然是你自己。真正搞清楚這一點,那你就悟道了。

    24、一個人,千萬記住:生逢其時,要過正常的生活;生不逢時,也要過正常的生活。這是我們今天的結論。人生好像跨欄一樣,一個欄跨完了還有另一個欄。中華民族永遠不認輸。永遠講一句話:下一次你就知道了。

    25、我們常常認為,世上的任何東西,不是真的,就是假的。而老子卻透過《道德經》告訴我們,這世上的許多東西,都是非真非假,或者說是亦真亦假的。但是真和假是完全相對的,怎麼可能混淆在一起呢?因為,真假之間,還有一個東西叫做實。華人經常講我們說實話,很少講我們說真話。凡是說自己講真話的人,大部分是假的。因為我們的能力有限,充其量只能說實話。

    26、你看科學說追求真理,現在都知道根本做不到。因為真理是誰都不知道的,這才叫真理。科學只能告訴我們實話,說這一件事情經過了科學的證實。我們用“證實”,而沒有用“證真”一詞。誰也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所以只能是證實,表示說看到了,做實驗證實了而已。

    27、標準不同,藉以進行判斷的結果也就不一樣。

    28、老子《道德經》講的是真話,而真話是高度危險的東西,就好像跟老虎講話一樣,這樣理解就對了。歷史上很多事實告訴我們,講真話的人不是活不了,就是活不久。那怎麼辦呢?所以他就想,那我乾脆出關去吧。於是,在函谷關寫了真話,然後莫知其所蹤。

    29、老子傳道圖形象地告訴我們兩點,第一,道是柔弱的,但柔弱勝剛強;第二,老子在講真話,而講真話是很危險的。

    30、“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最起碼有三種不同的標點方式。第一種:道,可道,非常道。告訴我們,道之可說的那一部分,不是所謂的長恆不變之道。第二種標點方式:道可,道非,常道。意即告訴我們,有人說你對,就有人說你不對。只要有人說這樣可以,就有人說這樣不可以。這是常態,這個就叫做常道。常態,永遠有正反兩面。第三種斷句,也是一般最常用的:道可道,非常道。這句話才是有高度危險性的。老子說,你們所說的都是道,沒有錯,但是隻是道的一小部分,大家沒有辦法把“道”完完整整地說清楚。

    31、什麼叫天人之學?就是做學問要從“天垂象”開始。因為人活在天地之間,不可能離開天地,我們必須要了解天地,才有辦法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雖然天不說話,但它會很真實地把真相、本相,完完全全透露給我們。因此,華人很喜歡看天象。

    32、我們人與人互動,是靠感應,不一定看嘴巴,不一定靠言詞。說得再多,不如把你的資訊透過無形的方式去傳達給對方,這個叫心連心。但是我們現在都太相信嘴巴,非講不可,以致於感應的能量越來越小。

    33、“道”不是用來講的。“道”如果講,是永遠講不清楚,永遠會有偏失的。“道”是用來力行的,一步一步從實踐當中去了解道。所以,我們華人老問別人,你行不行。你做出來,真正在用,就好了。我們要把《道德經》應用在自己的日常生活當中,在生活中來印證,來實踐。我想這才是老子當年的真意。

    34、人類的價值何在?人類最高的價值就是如水一樣,善利萬物,而不求一己之恩澤。每一個人都是社會人群的一分子,如果每一個人都敬奉著天地,來為整個人類做出奉獻,那這就是無比的生命價值。

    35、“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意思是說,如果人類不能夠堅守老天,也就是自然賦予我們的人之所以為人的本性,那人就不存在了。那人不就是純粹的動物了嗎?不就是天誅地滅嗎?所以,人的存在是因為有人性。

    36、聖人後其身而身先。是告訴我們:你退到眾人的後面,眾人反而更加敬仰你,認為你了不起。你有功勞,但是從來不居功,雖然你是領導,但是你很謙虛,如此必能獲得人們的愛戴。所以,你要懂得往後退,你一退,大家就跑到前面去了。

    37、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這裡的“德”就是得到的得。你有得還是無得,就看你有沒有按照道去走。如果按照道去走,就有所得,就叫做行道有所得。上德的人,不自恃有德,凡事都按照自然規律來做,順服自然,而不過多地考慮利害結果。上德之人之所以不德,就是因為他心中沒有利害得失之心,凡事皆能秉持自然,順性而為。如果過多地考慮利害,就已經失道了。下德不失德”,就是說那些下德的人,心裡頭老想要得到,不能放棄其得失之心,所以也就忘記了“道”。他自己亂出花樣,最終也就無所得了。

    38、人要為社會服務,最好的方式就是出來當官。我們所怕的,就是當官的人沒有良心而已。如果你有權力有資源,然後一切依道而行,按照自然的規律一步一步去享受那個過程,在這個過程當中,所有人享受愉快、幸福的生活,這就叫修行。修行就是自己好,別人好,大家都好。

    39、老子的經,直截了當地叫《道德經》,就是告訴我們,道德就是最好的信仰,道德就是人類最高的價值。

    40、老子最高明最偉大的地方,就在一個“明”字。大自然的一切一切,都是在講一句話:吃虧就是佔便宜,佔便宜就是吃虧。遭受打擊多的人,生存能力就強大。

    41、每個人生下來都是光溜溜的,一件衣服也沒有帶,我們的身體髮膚都是受之父母的。所以,一個人一定要體會到,連我們的身體都是身外之物。我本來一無所有,然後從惚惚恍恍、一無所有的狀態中逐漸地擁有,其實擁有的這些也不過是身外之物。

    42、我們要冷靜、客觀、公正地看待事物。這就叫做道心,即以“道”的能量,指引我們去了解事物的本性。這樣一來,你就可能會比較合理地面對它,處置它。

    43、過程比較重要,而最終的結果卻是不可控制的。我們生來是享受過程,而不是為了某種特定的結果。

    44、“反者道之動”告訴我們:道是要動的。如果道不動,它就沒有作用。但是怎麼動呢?用“反”的方式來動。現在大家都知道,一切都是朝壞的方向去運動。比如,人越活越老。我們倒是非常希望越活越年輕,但就是做不到;制度剛開始時非常有效,可過一段時間就沒有效了。所有的東西都是越來越陳舊,這就是反者道之動。

    45、宇宙萬物最後都是“復歸其根”,統統迴歸到它原來的起點,那就是根本,所以叫做根源,叫做復回原點。

    46、人之將生,是慢慢從混沌中逐漸開啟秉性和智慧的。人之將死,又開始慢慢迷糊了,最後昏昏沉沉,反反覆覆,就表示他要回去了。

    47、人從泥土中來,又回泥土中去。所以,人根本不用怕死,本來就是回到自己的老家去,還怕什麼呢?萬物都沒有選擇的意願,它是不得不如此的。因為萬物根本就是道所生,道所賦。所以,道始終不會離開你,你也終生離不開它。

    48、《道德經》第七十一章有這樣一句話: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就是說雖然我已經知道大道了,但是我自己還是要保留一點。為什麼?因為畢竟我沒有把大道完全瞭解,而且大道也是不能完全瞭解的。如果你知道自己永遠有些不知道的東西,你就是上等人,就是最高明的人。而“不知知,病也”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我不知道大道,但是我偏偏認為我知道,然後還到處去炫耀,這就叫做病。

    49、一般的讀書人常有的三個毛病,第一個,老把經典讀錯了。第二個,老罵經典。第三個,望文生義。

    50、我們常常講,我明白了,這就是老子的主張。明白的人才是最高明的人。你明白了,就不得了。如果你知道這就是我的毛病,那就沒有毛病了嘛;如果你偏偏說,這不是我的毛病,那就完了,就是自以為是。自以為是的人最後都是害人害己。

    51、“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要使它變弱,你一定要先使它增強。一個人如果想要把自己的身體搞垮,那就先拼命吃,吃到最後,體重增加了,看起來身體很魁梧,實際上身體內已經慢慢地變壞了。“將欲廢之,必固舉之”,你要把一個東西廢棄掉,就先把它舉得高高的,讓所有人都看得到。大家一看,心想:這麼糟糕的東西怎麼能放在這裡呢?把它丟掉!

    52、凡是弱的,會變強;凡是強的,會變弱。宇宙是動的,不是靜的,一切都是變動的。你現在看他是小孩子,不久他長大了。你現在看到他很有權勢,很快就被剝奪掉了。這個就叫做風水輪流轉。

    53、道,就是大自然的基本規律。老子透過《道德經》告訴人們,掌握自然規律,知道應該如何順應自然規律,就是人生的大智慧。智慧與陰謀的區別在於同樣的道理,看什麼人來用,用於什麼樣的目的。

    54、“善戰者,不怒”,凡是很會打仗的人,不會輕易被敵人激怒。因為敵人往往會想辦法激怒你,搞得你失去理智,搞得你手忙腳亂,一旦開打,你就輸定了。不怒不是不發怒,人怎麼可能不發怒呢?是不輕易發怒。

    55、全世界那麼多的兵書,為什麼只有《孫子兵法》最了不起?就是因為它很奇怪,它的很多主張都和老子不謀而合。孫子是不求勝的,他只求不敗。所以,中華民族愛好和平,從《孫子兵法》中就可以看得出來。

    56、如果大家都不爭,而是讓,最後讓出一個最合理的解決辦法,這就叫自然。

    57、同樣一句話,很不同的人來解讀它,有不同的感覺。同樣一部《易經》,讀出很多君子,也讀出多小人。《道德經》也是一樣。每個人的心思不同,觀點就不一樣。所以,不同的人應用《道德經》,就會有很大的差異。

    58、所有強大的東西,最後都要被摧毀掉,都要被淘汰掉。

    59、任何東西,當它鮮豔無比的時候,你就知道它快敗了;當股票漲的不得了,大家搶買的時候,你就知道快要跌了。

    60、凡事正因為都會變弱,所以才會消失。凡事逐漸變得不合理,才會有被廢棄的理由。這就是弱者道之用。

    61、雖然我們有了善惡之分,而且大家也都願意朝善的方向去走,惡的地方儘量避開,但還是保不準會造成很多的偽善。一個邪惡的人,為了某種不可告人的目的,把自己偽裝成善良的人,這就是偽君子,就是欺世盜名。這種善就是偽善。

    62、一定要記住,強弱、好壞、美醜、善惡,我們不能以一己之私來評判。因為第一,它們的標準並不一致;第二,如果一致,那就更糟糕了。

    63、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二章說:強梁者不得其死。很剛暴的人,最後是不得善終的。為什麼?因為一定有人比你更剛暴。我們老說“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就是這個道理。你說你最強,那是因為你不知道還有比你更強的人。你武功天下第一,那些不服氣的人肯定會紛紛來找你過招,遲早會有人會把你打趴下。

    64、我們也常常講一句話,叫做委曲求全。會彎曲的人,才會伸直。大丈夫能屈能伸,就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個人總是站得筆直,最後肯定會受打壓。一個人,身段要軟,這樣才有彈性,才能夠做一個正直的人。

    65、華人所講的老天,其實就是自然。自然,提供給人類自主性。所以,人應該過自主的生活。人要自己做自己的主人。你要自主,要靠自己,而不要老想著依靠外物。

    66、人生的規律,只有一個,就是自作自受。我們必須要好好地去選擇,好好地去走自己的路。因為沒有人能夠幫得上你的忙,也沒有人能夠害得了你。我們平時常常把責任推給別人,常常怨天尤人,覺得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其實這些都是不負責任的表現。你的所作所為,要由你自己來承擔後果。所以,一定要很謹慎地選擇自己要走的路。

    67、道的運動是必然的,它不會停止。人必須時時刻刻順應自然,做出合理的調整。老子告訴我們,既然人是動物的一種,就必須要動。

    68、道是人的本源,我們終其一生都離不開道。可是,道沒有控制我們的意志。它一無所做,對我們展現的也只是什麼都沒有做而已,所有東西都是自然存在著的。所以,我們應該去體會它、幫助它、順著它,我們所做的也不應該有刻意而為的痕跡。

    69、讀書是為了明理,做學問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品德修養,這才是根本。很多人做學問做到最後,學會了很多陰謀詭計、歪門邪道,這些都是用來整人,用來算計別人,用來奪取財富的,這樣只會使自己更加墮落,更加不會提升自我。

    70、凡是聽過的必留下痕跡,非常討厭的,很可能會變成最喜歡的,這才是事實。

    71、為學的目的是要為道,就是我們常講的,要知“道”。知識和知“道”,人們經常會混為一談。有人說自己有很多知識,所以他知“道”了,其實不見得。我們所學的很多知識,都是不知“道”的知識,這是非常可怕的。很多科學家,知識很豐富,可就是不知“道”。因為如果他知“道”,有些事情就不敢做,有些論文就不敢發表,有些實驗做一半就應該停止了。所以,我們一定要把知識和知“道”好好地區分一下。

    72、千萬要記住,有很多的知識,我們把它叫做不知“道”的知識。而不知“道”的知識,會把我們跟“道”隔絕起來,這就叫隔閡,是我們認識道的阻礙。越有知識,越不知“道”,是需要人們時刻警惕的事情。

    73、“為學日益”,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智慧而學習。但是智慧增加了,接下來就有了後遺症,就有事了。因為隨著智慧的增加,人的慾望和心機也增加了。而我們要知道,這種慾望的增加、心機的增加,最後會使自己更加煩惱、更加苦痛。“為道日損”,是告訴我們為道的時候,要把自己後天學的一些東西趕快丟掉,減少自己的憂愁和煩惱。這才叫愛護自己,才叫修道。“損之又損”,就是把後天這些無謂的、會增加自己的煩惱和痛苦的東西,慢慢丟掉,這樣才會越來越明白天機。嗜慾多者天機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人一旦被私慾矇蔽,所見天機就少了;一旦知識豐富了,創造力就閉塞了。

    74、一個謙虛的人,日有寸進,同時又與世無爭。他的學識和涵養越是一日千里,行為舉止就越是恭敬有加。越懂得道的人,越覺得跟人家其實沒有什麼好爭的。一個人,就是因為不明白道理,才會去爭。

    75、道是空虛的,但正因為它是虛的,才能夠容納所有的東西。一個杯子裝了酒,就不能裝茶;裝了茶,就不能裝酒。所以,如果杯子是空的,它就可以裝任何東西。這樣我們才知道,人要謙虛,其道理就在這裡。人能謙虛,能虛懷若谷,什麼都能容得下。

    76、中華文化用四個字就講完了,就是空無多有。如果這個可以代表,那個也可以代表,就定形了。一定形,道就不動了,不動就沒有什麼意義了。空無,才可以多有。你想要多有,就必須空無。老子明確地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我請問大家,無,是不是零?當然不是零了。如果無是零,那就叫零好了,幹嗎叫無呢?零永遠是零,除非加上一個一,否則它永遠是零,一百個零還是零。可見無跟零不一樣。

    77、特殊的東西只能存在一時,過一陣子就不見了。凡是很特殊的都不會持久,凡是很固定的都不會變化,凡是很明顯的很快就消失了,這就叫道。

    78、天地自己不定計劃,不自謀長生,所以永遠可以長生。人就是想活得久,所以才活不久;人就是想生活得好,所以才累死自己。

    79、治人事天,莫若嗇。什麼叫做治人?有人說治人不就是管人嘛,當然不是。你管人幹什麼,道都不想主宰人,同樣是人,你還要去管別人,這不很奇怪嗎?治人的意思,就是說你要向自然學習,要跟天地一樣無私奉獻,所以治人就是為社會服務。那什麼叫事天?事天不是說整天去拜天、去求天、去問天,而是指修身。因為天代表自然,而自然是無私奉獻的,但是人好像都做不到。正因為做不到,然後才要看看天,想想自己,覺得很難過、很慚愧,天怎麼能做到,而自己為什麼做不到呢?因此,我們就要修身。所以,治人是為社會服務,它是向外的;事天是看到天以後,就想到自己有很多沒有做好的地方,然後就要修治自己,是向內的。什麼叫做嗇?嗇就是愛惜、節儉。千萬記住,節儉,並非只是節省金錢。精神、力量,包括時間、資源等方方面面,都要節省,都不可以浪費。

    80、人一奢侈,就糟糕了,錢就會永遠不夠用。房子已經夠氣派,夠大了,但是搬進去以後,就是覺得少一間,心想要是再多一個房間多好。有了車子,就感覺別人的車子怎麼比自己的豪華呢,坐在裡面好神氣,然後就覺得不行,無論如何都要超越他。錢不夠用,然後就把修道的時間拿來拼命賺錢,這樣人生方向就已經走偏了。賺錢沒有錯,但是賺錢只是手段,只是工具,它是幫助我們修道的。這樣想才對。

    81、當一個人很有福氣的時候,最好不要太得意,因為裡面已經潛伏了很多禍患。多少大富翁,突然一夜之間破產,這都是事實。很多人想事情,只想到一點,這叫以偏概全。老子很清楚地告訴我們,福禍相依。兩個門在那裡,不知道哪個是福,哪個是禍,一腳踩進去之後,才發現糟糕,禍來了,跑都跑不掉。福明明在旁邊,為什麼不進去,卻偏往禍門那裡走?這就是我們常講的,天堂有路你不走,地獄無門你闖進來,無非自作自受罷了。還有些人站在福禍之門前,始終猶豫不決,不知道要走哪個門,看到最後,人也老了,生命快耗盡了,還沒有進入禍福之門就回到道了,那更不值得。

    82、老子所講的“不敢為天下先”是什麼意思呢?它真正的意思是不忘本,而不是先後。先後沒什麼了不起,它只是臨時性的,因為先會變後,後也會變先。整句話的意思就是我不忘本,反而能夠成為萬物之長、萬物之靈。華人最痛恨的事就是數典忘祖,認為數典忘祖的人根本就不是人。

    83、老子說,道之在天地叫做道,在人身上就叫做德。每一個人身上都有道,沒有道,人就活不了。既然有道,就看要不要把它發揚出來。

    84、萬物將自賓。意思就是說,人要覺悟,我們不是地球的主人,只是地球的客人而已,要把自己當做是宇宙的過客。老子的意思是說,人最好要有自知之明。我們要知道,客人要尊重主人的環境,不能去破壞它。

    85、道,是用來保護人的。道德是什麼?道德就是“弱者道之用”的最主要力量,這點我們真的要好好去想象一下。有道德的弱,才能勝強。不道德的弱,就是裝蒜,所有人馬上看出來,趁機就把他幹掉了。所以,不見得表現得弱,就可以得到便宜。這就是老子的道理。弱要勝強,憑什麼?憑道德。

    86、治大國,若烹小鮮。意思就是說治理大國應該像烹小魚一樣小心謹慎,才能治理得好。政治要跟人民的生活合一,要按照人民的需要來行事。但這不是現在人所講的民意調查。民意調查是形式,很容易被人為操控。老子的意思是說,要真心真意去體會人民的需要,看怎麼樣才能讓他們生活得很安寧、很喜悅,然後就按照他們的需要去做。同時,要潤物細無聲,不要驚動他們,不要表現出完成這項工作就有功勞。政治是為了人生,而人生不是為了政治。

    87、人類一旦有了知識,就會不斷地膨脹。用我們今天的話來說,叫做知識爆炸。知識一爆炸,人類就受不了,為什麼?第一個,沒有足夠的判斷能力,不知道哪些正當,哪些不正當。第二個,就算有判斷能力,也控制不了自己。剛開始說這個絕不做,可是慢慢就想試試看,意思是告訴自己有限度地做,最後往往一發不可收拾,自己擋不住,誰也控制不了。無知無慾才是現代人應該追求的境界。

    88、人必須常常告訴自己,任何事情都要有個度,那個度要靠自己去掌握,而且隨時要有不同的標準,這是最好的學習,也是最好的修煉。

    89、華人最討厭的就是是非不明的人,可是我們還有另外一面,就是非常不喜歡是非分明的人。

    90、禮教一直被認為是封建社會的糟粕,其實真正害人的不是禮教本身,而是那些巧言令色,利用禮教來達到個人慾望的人。而老子所說的“無知無慾”就是在提醒我們,不要相信那些美麗的謊言,不要被世俗的價值觀所誤導,才可能避免增加那些無益的慾望。因為,只要有人引導,有人鼓吹,很多不好的觀念就容易為人所接受,迷亂人心。

    91、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甚至於佛家,都要我們向內求。到底求什麼?用今天的話來講,就是良心而已。可是良心看不到,摸不著,也聽不到,人類很難去相信這個東西。我們有一個毛病,就是對那些能看到的,才相信,看不到的,就不相信。這是福氣問題。

    92、一個人要明道,就要修道、行道,這是我們一生永遠做不完的功課。

    93、現在的人,非常可怕,能動不能靜,知動不知靜。這樣要想明道就太困難了。想明白這個道理,首先不能自滿,絕對不能說“我知道了,我明白了,我完全清楚了”,那就糟糕了,那就一定有欠缺。老子一再告訴我們,道太大,我們沒有辦法完全去了解它,窮其一生的時間,都要謙虛,都不要自滿,畢竟還有很多東西,我們沒有親身體驗到而想當然地以為它不存在,實際上它明明白白就在那裡。所以要“不欲盈”,就是不要自滿。

    94、內心保持原來的那種虛和靜,那種無的狀態,這樣才能夠有新的發現,才能夠知道原來道清清楚楚地在這裡,只是自己糊塗,看不見而已。

    95、功勞不是自己爭來的,而是人家讓給自己的。功勞是爭不到的,因為你要爭功勞,別人也會爭,而你不一定爭得過他。如果把功勞讓給他,他多少也會讓給你一點。一切事情,我掌握時機,順應形勢,做到大家都沒有感覺到我在做一樣,這就叫不爭。不爭不是說不要跟誰爭,而是什麼都不爭,連不爭的觀念都沒有。一個人,吃得起虧就表示他很富有。

    96、真正瞭解道的人,就知道世界上根本沒有成功這回事。有史以來,哪個人成功了呢?《易經》講得非常清楚,成功就是失敗,失敗就是成功。從這個角度來看,他是成功了,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說不定他造了很多孽。“一將功成萬骨枯”,為了成就一個人,死去那麼多的良家子弟,這筆賬怎麼算呢?

    97、水在老子的心目當中是什麼。水幫助所有的東西順利地成長。第一個,不計酬。第二個,不居功。第三個,不排斥。這才是真正的上善。就是告訴我們,人有了成就以後,要把成就忘掉,才不會痛苦。當一個人生活在掌聲之中的時候,是最危險的。

    98、一切事物都是相反對立的,但是它們會返本復出。尤其是有無相生,這句話對科學有太大的幫助。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講比較簡單,就是說0到1這個過程,是科學家最有興趣的事情。從0到1,就是老子所講的,無生有。現在的人,最大的問題是什麼?就是把精神和物質分開來看。現在全世界的人,都盲目地要求物慾的滿足。當今世界,當我們把“迷信”消除了以後,連帶著理想也沒有了。如果一個人把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物慾的滿足上,他的內心一定是很空虛的。科技越發展,越應該告訴我們,人類的價值在哪裡。

    99、只有順應自然,才能夠得到理想的幸福。幸福,不決定於外在的因素。幸福,只是內心的感覺。是不是很舒暢,是不是很安定,是不是很喜悅,別人不知道,只有當事人自己心裡明白。但是這種內心的感覺來自哪裡?來自你的道德修養!

  • 2 # 真相很簡單

    常聽人說文化,什麼是文化?什麼是中國文化?《揮雲而去 十張畫裡看中國》,中信新書,以十張主題中國畫解讀中國文化,通透、精彩、好看!

  • 3 # 皖人春秋

    我僅從學習傳統文化的角度談談粗淺的看法。學習古文,可先易後難,先讀明清時期的典籍,然後再向前推移地讀一些經典著作。但最終一定要“尋根問祖”地讀一讀先秦的文字,比如《周易》《詩經》《老子》《莊子》《論語》《列子》等,因為這才是中國文化的源頭。

  • 4 # 在下清心

    如果是有時間想要研讀經典,極力給友友推薦《紅樓夢》。因為經典卻也新穎,包含眾多;比如:詩詞,哲理,人文,美食,植物,建築美學,官場,社會美學,色彩搭配,服裝,心理學等等,可以說是一部百科全書了。

    如果是想要閒暇時候看經典,那麼推薦《唐詩三百首》,《宋詞三百首》不僅陶冶情操,也增加自己的內涵,更重要的是唐詩宋詞是我們中華民族長盛不衰的流傳,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傳承。不論你身居何處,遭遇怎樣,詩詞都會引領你的格局和氣度。

    如果是為了學習考證,那麼推薦你多讀專業相關的書籍。

  • 5 # 真實的澳村

    歷史:明朝那些事,我看了2遍

    健康:求醫不如求己,身體是革命的本錢

    宗教:人間是劇場,你會了悟人生

  • 6 # 愛手工的寶媽梅

    對於孩子來說,我感覺如果實在是要給孩子推薦什麼書來看的話,首先我會推薦比較有正能量的,如《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我是汪洋中的一條船》等,讓孩子深刻知道,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鍥而不捨的精神,不要去害怕失敗,其次,我會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學習些中國傳統的文化瑰寶《三字經》,《唐詩三百首》等,讓孩子深刻了解到中國上下五千年的傳統文化,以及對於現代我們的深刻影響,最後,在孩子全部已看,已懂的基礎上,深入淺出地在引導她看些老祖宗傳下來的做人經典,如:《周易》《道德經》《老子》《莊子》《論語》《中庸》等,瞭解中國文化的源頭以及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 7 # 追尋遠方的詩

    首先,我要推薦的書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我到目前為止最喜歡的一本書,沒有之一。《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

    《平凡的世界》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以孫家兩兄弟孫少安和孫少平的經歷為主線,刻畫了當時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普通人的生活,全景式地展現了那十多年間人們在歷史發展道路上走過的艱難歷程。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收穫是:一個平凡的人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平凡的世界》彷彿是一部恢宏的史詩,路遙在這本書中刻畫了許多不同階層且性格迥異的人物。不同的人物身上散發出不同的精神魅力或是帶給我們不同的教訓。《平凡的世界》被譽茅盾文學獎CROWN上的明珠,我想這一點兒也不過分。我強烈推薦《平凡的世界》這本書!!!

    其次,我要推薦的書是劉慈欣的《三體》。劉慈欣想象力縱橫恣肆,將堅實的科學基礎和厚重的人文情懷隱藏在恢宏的故事結構中。《三體》講述了人類文明和三體文明之間的較量以及兩個文明在宇宙中的興衰歷程。《三體》除了描繪出一幅壯麗的宇宙圖景外,還在一種大的時間尺度和空間尺度上對人性和人類命運進行了深刻的思考。同時《三體》也對費米悖論做出瞭解釋:黑暗森林理論。有人說:“宇宙給了我們一個劉慈欣,劉慈欣卻給了我們無數宇宙”我認為《三體》就是劉慈欣帶給我們的宇宙中最奪目的一個。《三體》我也強烈推薦!!

    最後,我覺得這幾本書也是值得看的:遲子建的《額爾古納河右岸》、陳忠實的《白鹿原》、《論語》、奧斯特洛夫斯基的《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卡勒德·胡塞尼的《追風箏的人》、埃克蘇佩裡的《小王子》······

    總之,有無數值得看的好書,有許多種類的供你選擇。關鍵是自己對哪些型別的書感興趣。自己覺得哪些是好書,那麼那些書就是值得讀的。

  • 8 # 文化匯談

    我認為總的原則是儘量多讀經典,就自己來說,尤其喜讀先秦諸子百家經典,就像吃飯一樣,這是主菜,營養最豐富,然後偶爾看看雜書作為調劑,保證涉獵廣泛。因為人的生命有限,時間,精力有限,看書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個人覺得最大的捷徑就是多讀經典。

    所謂經典就是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是人類歷史上文化大師們一生的真實經歷和生命感悟,蘊含了豐富的智慧和最本真的情感,有的甚至是作者用生命寫就的偉大作品。讀經典就像是和作者進行深度交流,在交流中,你可以學到豐富多彩的知識,可以學到頂尖的思維,時間長了自己無形中就會得到各方面的進步和昇華,就像站在巨人的肩上一樣,待人處世就會越來越通透,真真的受益無窮。

    具體要看哪些書?就不一一列舉,人類歷史上產生了無數經典,在此我就只推薦對自己影響最大的部分書籍吧!讀完《神曲》,但丁宏大的思維結構深深震撼了我,那富含哲理如詩一樣的語言讓我十分衝動地想寫詩;《資治通鑑》絕對是一部當今職場權謀智慧的聖經,讀了這部大部頭史書,整個人突然就通透了起來,感慨幾千年中華智慧博大精深啊。《了凡四訓》就如何修身養性做了詳細的闡述,深入淺出地普及了儒釋道的精神和要義,人生本是一場修行……希望今後的時光能繼續與經典相伴同行!

  • 9 # li092609200123

    哲學類:易經,老子

    生活類:唐詩,宋詞

    成功類:厚黑學

    認上都是實用,不浪費時間的超經典書……

  • 10 # 茶道休閒

    書籍是人類進步得階梯,人在探索知識海洋是時候是迷茫得,是沒有太大得方向的,而當你讀的書夠多時,書籍會引領著你,帶你找到你的熱愛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五十斤麵粉要放多少克酵母和泡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