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草29
-
2 # 人生觸底反彈
毫無疑問,莫迪之所以作出“暫不加入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決定,絕不僅僅是“經濟和貿易保護主義”這一個原因。應該還有地緣政治,戰略博弈,國內壓力,外交慣性等因素。
從理念上來說,莫迪應該是一位具有“開放”思維的領導人。這從他在古吉拉特邦的所作所為就“可見一斑”。莫迪曾連續三屆擔任印度古吉拉特邦的首席部長,在短短的12年中,莫迪使一個印度最窮的邦“煥然一新”,其GDP增速全印度第一,吸引外資最多,佔到印度外資引進的40%。他的“法寶”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加強“軟環境”建設,吸引外資。而做到這一點的話,如果不具備開放的心態,顯然是不可能實現的。所以說,“保守”並不是莫迪的特點。
從政治膽略來說,莫迪同樣是個“敢想敢幹”之人。他2016年的“突然廢鈔”,他向印度的種姓制度“開刀”,他的廢除370條款舉動,都足以說明莫迪不是一個缺乏政治膽略之人。而在RCEP談判中,莫迪的“猶猶豫豫”則至少說明莫迪的內心是希望加入這個“開放”平臺的,只是由於“制約因素”太多,莫迪才不得不“臨陣退縮”。
2012年,東盟首先提出了建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貿易區”的構想。在這個貿易區構想中,除了東盟10國外,還邀請了中,日,韓這三大東亞經濟貿易體,以及澳洲,紐西蘭和印度這6個國家。假如這個貿易體能夠建成的話,將涵蓋35億人口,世界三分之一的GDP。這顯然是個“誘人”的設想。所以,東盟的提議迅速得到了這6國的響應。起初,印度也是很熱心的。莫迪在2014年成為印度總理後,也是具有很積極的態度的。然而,在國際上雙邊貿易開始抬頭後,莫迪開始“猶豫”了,反應在RCEP協定的談判桌上,印度變得“斤斤計較”了!當然,印度在農民,乳產品,漁民,中小企業等利益上爭取“權益”,本也無可厚非。但是,印度卻總是給人“拖延時間”這種怪怪的“感覺”。印度似乎在“等待”著什麼?
今年一季度,印度GDP實現了對英法兩國的超越。印度參加RCEP協定談判的熱情也驟然高漲起來。於是,談判的進度加快了!可是,在今年5月份印度經濟出現下行後,特別是莫迪連續參加了G7峰會(被邀請)和俄羅斯的遠東經濟開發論壇後,莫迪似乎又變得“猶豫”了!因此,有人猜測說“印度似乎有了和美國,歐盟,俄羅斯這些經濟體進行‘雙邊貿易’的想法”。不過,在形勢的壓力和有關國家的勸說下,印度的顧慮似乎又有所減少,於是,又勉勉強強的談了下去。在此次曼谷峰會期間印度甚至有了“立場鬆動”的跡象。然而,莫迪最終還是以“貿易保護”這個理由“拒絕”了框架協議的簽定。導致其他15國達成的“共識”被延遲到明年2月份簽署。
莫迪在曼谷峰會上闡述了他拒絕RCEP的理由。莫迪認為,印度也主張更大區域的一體化,以及更自由的貿易。但是,“全球經濟和貿易情況都發生了變化,印度不能忽視這個變化。它(RCEP談判)沒有令人滿意的解決印度懸而未決的問題和關切。所以,良心不允許我同意加入RCEP”。那麼,莫迪口中的“變化”到底是什麼呢?莫迪沒有明說,但卻也不難解讀,那就是“日益盛行”的“雙邊自由貿易”。這就說明,莫迪的“猶豫和等待”,其實就是在觀望。莫迪看到了日本在TPP談判和RCEP談判的同時,卻與歐盟簽署了“自貿協定”。莫迪看到了東盟國家中的越南也與歐盟單獨簽署了《歐盟與越南自由貿易協定》。莫迪還看到了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將“北美貿易協定”改成了“相對獨立”的“三國貿易”,實質上就是“雙邊貿易”。因此,莫迪有了“新想法”。
從表面上看,印度擔心“一旦協議簽定,印度國內本就薄弱的基礎產業會受到外來廉價商品的衝擊,印度的底層民眾的利益會受到傷害。”另外,印度還對關稅調整的標誌日期有爭議。RCEP規定從2013年算起,而印度要求從2019年算起。由此可以看出,這些都不是根本性的原則問題。因為,以莫迪的性格,他在古吉拉特邦就敢幹的事情,現在也依然應該“敢幹”。至於國內的壓力,當然也有,但也並非“不可調和”。國大黨確實不滿意莫迪在談判中的立場。但是,以莫迪人民黨在議院的優勢,國大黨根本就無法阻止莫迪的決策。比如在廢除憲法370條款時,莫迪就沒有給國大黨辯論的機會。
印度一直都有成為超級大國的“雄心壯志”,儘管它現在還很虛弱。但不可否認的是,印度具備這樣的基礎條件。從實際耕地面積,人口規模,地理環境等基本條件來說,印度起碼具備了成為超級大國的“雛形”。既然有了這個“雄心壯志”,它就必須有自己的外交特色和“生存之道”。所以,在擺脫英國殖民統治後,尼赫魯為印度制定了“不結盟”國策。印度也因此成為了不結盟運動的“領袖國”。不要小看了印度的這個“不結盟”國策。這個“不結盟”策略在印度的運用下居然成為其“生存之道”。特別是在大國間博弈的大環境中,印度看似“不偏不倚”的立場,居然使印度在美蘇兩大陣營時期,在美俄博弈的現在,印度都成為了“香餑餑”。別的不說,就說前不久發生的印巴摩擦,美國和俄羅斯的態度已經說明一切。
印度雖然在大國博弈的國際環境下,看似很“中立”,也似乎沒有使自己發揮作用的想法。但是,在地緣政治中,印度卻並不是一個“老好人”。特別是在南亞地區,印度卻從來都“不手軟”。儼然成為了南亞地區的“霸主”。這一點有目共睹。印度的戰略目的就是在穩固“後方”的前提下發展經濟,待到經濟規模達到一定“量”後再逐步調整自己的戰略方向。所以,從某種程度來說,印度雖然喜歡唱高調,但在行為上,卻也是“穩紮穩打”。而基於和美國,歐盟,俄羅斯的特殊關係,印度似乎也並不急於加入RCEP。因為,印度要給自己“留有餘地”。就好比美國和歐盟的自由貿易協定遲遲“談不妥”,被認為是在“等待”英國脫歐。而印度這次又拒絕了RCEP協定的簽署,似乎也有點和美國及歐盟“互等”的意思。另外,印度一直都有“攀比”心理。而有了“攀比”心理就難免生出些許的“嫉妒”。所以,也不排除有地緣政治的因素。綜上所述,莫迪之所以在RCEP問題上變得保守了,於國內利益的保護有關,也與其戰略博弈,地緣政治,國內壓力和外交慣性等因素有關聯。
-
3 # 李姓先生
莫迪確實是一位有膽量並且有改革想法的政治家,不過相比於他在印度國內的一些改革措施,加入RCEP對於莫迪政府而言顯然是具有更大的不確定性,為了避免出現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也為了防止印度國內產業受到衝擊,所以莫迪選擇了保守的政策。(莫迪)
RCEP的談判已經進行了7年的時間,印度作為問題最多的一個國家,它是協議談判時間漫長的一個主要原因,而印度最終也還是沒有加入RCEP,難怪馬來西亞總理會說印度純屬是在浪費大家的時間。印度方面的顧慮主要也就是擔心關稅的降低會導致印度國內的產業遭受衝擊,因為印度國內的經濟結構本身就存在嚴重的問題,它很難跟其它國家進行競爭,在同樣關稅的情況下外國的商品可能比印度國內的質量更好也更實惠,所以印度不敢輕易放開關稅。
有些國家是可以透過開放倒逼國內改革的,但是由於印度的經濟結構存在很大程度的扭曲,所以開放不僅很難倒逼印度的改革,它反而可能讓印度大批企業遭遇危機。而且作為一個經濟落後的國家,印度一直存在較大貿易逆差,關稅的降低有可能讓印度貿易逆差進一步擴大,而印度這樣的國家是很難承受太大規模貿易逆差的,這也是莫迪政府不敢貿然加入RCEP的一個重要原因。
除了莫迪自己的考慮之外,印度國內最大的反對黨國大黨也是堅決反對印度加入RCEP,國大黨認為印度如果加入RCEP就是拋棄了自己的農民、牧民和工廠。如果莫迪同意印度加入RCEP,一旦未來協議的簽署給印度帶來問題,到時候反對黨必然會拿這事兒抨擊莫迪,為了防止自己遭遇執政危機,莫迪也不敢輕易加入RCEP。實際上莫迪的擔憂也不是毫無依據,印度國內經濟結構確實存在很大的問題,關稅是保護印度國內企業的一道重要屏障,在RCEP沒有完全滿足印度要求的情況下印度選擇暫時不加入,這在某種程度上符合印度人的利益。(莫迪打掃印度大街)
莫迪沒有同意讓印度加入RCEP,這說到底其實就是因為印度對自己還沒有信心,很多東西都是具有兩面性的,印度不加入RCEP或許能夠保護一些印度企業和農民,但是這也會讓印度錯過一次發展的機遇。未來莫迪只能是先努力推動本國的經濟改革,只有讓印度經濟結構不斷改善並且讓印度的經濟實力逐漸增強,等印度的企業能夠跟其它國家的企業進行同等條件競爭的時候,印度就有信心擁抱更大的自貿區和更自由的貿易。
-
4 # 諮詢師天生
無論怎麼開放和膽大在rcep上謹慎都是印度領導人的正確選擇,雖然我們看來不是很理解。
首先要知道的是,rcep一旦談成,對於印度的輕工業特別是日用品工業來說是一個致命的衝擊,因為一直以來印度的經濟發展非常的不平衡,日用品方面發展的非常積累,導致國內日用品價格非常的高,如果市場開放,那麼來自中國和東南亞的日用品百貨進入印度市場,會將印度民族工業的日用品領域完全擊垮。
對於印度來說,實際上如果從非常長遠的考慮,rcep談成是對印度經濟有幫助的,這樣能夠降低印度市場的消費價格,助推經濟發展,並且印度和中國的經濟是有互補的,也就是說這對於兩國都是好處。但是短期內肯定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還有一個要知道的,就是印度一直夢想擁有像中國一樣的全產業鏈工業進展,所以他肯定不會希望日用品方面的輕工業被摧毀的。
另一方面就要考慮莫迪面臨的情況了,莫迪由於稅改在國內的支援度有明顯的下降,現在又面臨大選,他肯定不會將自己的前途放在賭桌上進行賭博,如果加入rcep,短期內經濟承受了大量的衝擊,那麼他的支援度肯定進一步下降,對於大選來說是致命的。
所以莫迪現在無論是從自身考慮還是印度經濟考慮,都沒有迅速接受rcep的可能性。
-
5 # 汪治波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簡稱英文,RCEP。是國際社會,國家於國家在發展經濟戰略上,既定“術語"。
印度現任總理:莫迪就印度是否加入此關係協定,體現了搖擺不定,心有餘,而力不足的決定。的確讓國際社會,尤其是西太平洋的一些國家感到詫異,這不奇怪。每個國家的內政,都有一本難唸的經。印度也不例外。
從宏觀的世界戰略格局來分析,今天的世界格局正朝著“多極化"戰略而分解。世界之變局從二戰後,由美國主宰的獨霸局面正面對土崩瓦解之勢。各個國家的掌權者,都在審時度勢的謀求國家利益`最大化而在努力。
至於印度國家的統治者內部問題,和民族主義的矛盾等一系列事實,且聽下回分解。
-
6 # 使用者陶仁賢
這簽字15國進不了印度,印度也就進不了這15國市場。目前東南亞是發展最快的地區。印度自絕後路。誰吃虧等著瞧吧。
-
7 # 無藏南即951W
在吞併周邊領土,越境蠶食他國領土方面魔笛的確很大膽。但是在保護印度國內產業方面魔笛一直很保守。魔笛一直透過高關稅來推進進口產品本土化,而不是放任自流讓外中國產品進入印度。印度對進口手機及手機配件實行高關稅,小米為了進入印度市場不但把組裝線和手機研發部門設在印度,而且把大量零配件供應廠商也帶到了印度。小米這種做法大大提高了印度製造業的整體水平。最近印度又立法對網購國外產品徵收關稅。目前魔笛透過高關稅推進製造業本土化,如果此時加入RECP,他們前面推行的政策都得廢除。魔笛的執政目標就無法實現了。
-
8 # 四十五度說
莫迪號稱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國家,所以說莫迪一直都是一個開放派,能夠接受西方先進的思想,不過在這次的RCEP問題上,卻牽扯到了印度的核心利益,印度這個國家沒有形成完善的產業鏈,國內的工業發展比較薄弱。我們都知道印度的武器都是進口的,中國產的武器比例很少,印度之所以和俄羅斯還有美國關係這麼好,就是長期進口這兩個國家的武器,印度現在的電子產業有了一定的發展,但是和日本南韓相比還是差了很遠。所以說印度市場一旦全面開放,在短期之內會對本國的經濟造成負面影響,印度的輕工業產品價格不低,一旦國外廉價的商品湧入,會導致印度的一些中小工廠倒閉。
印度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國內階級分化比較嚴重,有錢的人都一般選用國外高檔產品,而那些窮的人就買不起一般的生活產品,所以造成印度產業鏈低端化,無法形成品牌。嚴重限制了印度輕工業的發展,但是最近幾年東亞一些國家在輕工業和重工業上發展都比較快,這和印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印度對開放持謹慎態度。
印度現階段提出了印度製造強國計劃,是想利用西方產業鏈的轉移帶動本國工業產品的發展,順便建立起完善的產業鏈,這樣做對印度還是比較有利的,會有一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將美國和歐洲代工的工廠全部轉移到印度,印度既可以學習技術,又可以培養產業人才,但是這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一旦日韓的產品快速湧入印度,那麼印度就再次錯失建立工業體系的機會。因為現在日本和南韓都已經實現了機械化生產,很多電子產品也已經自動化生產,所以這些產品的成本是非常低的。進入印度之後,不但會讓印度工廠倒閉,而且還會造成大量的工人失業情況,到時候印度國內肯定會十分討厭莫迪。這對莫迪的執政非常不利,況且現在印度正在著手解決克什米爾問題,國內情況也不穩定,所以現在莫迪不敢冒這個險。目前這個協議應該會在明年達成,用一年的時間來緩衝不清楚印度夠不夠,但是這也顯示了莫迪想達成協議的初心,但是現實條件對他非常不利。
-
9 # 大米藤巖祥龍
泰迪關心的是他的選票,泰迪實際上並不關心印度的經濟。泰迪不是印度的高種姓民族,身上自然有著印度低種姓民族的劣根性。
-
10 # 小柳聊聊兵
筆者認為,此次莫迪之所以沒有加入RCEP,最主要的原因來自印度國內的壓力,由其是來自印度國內的中小企業的壓力;因為他們但心,要是印度加入RCEP,印度就要向RCEP所有成員國 開放市場,這有可能會對印度中小企業帶來毀滅性的衝擊;莫迪是在這樣的壓力下,才選擇了暫時不加入RCEP的決定;
從表看,印度在最近幾年的經濟表現,確實不錯,但總體來講,印度的工業發展,還是比較薄弱的,沒有形成完整的工業體系,由其在輕工業方面,印度還處在相對底端,所以印度才提出了印度制強國計劃,但是,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要是印度一旦開放市場,其它國家的產品,就會迅速佔領印度市場,這將導致很多印度中小企業,面臨倒閉;
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將對莫迪政府,非常不利,這將意為著,莫迪會失去這些人的選票,所以莫迪才會選擇保守的做法,選擇暫不加入;莫迪政府之所以說暫時不加入,沒說永遠不加入RCEP,這是因為,莫迪政府也看到了長遠的好處,往長遠看,印度加入RCEP是有利的;
雖然在短期內,有可能對印度國內的底端產業造成一定的衝擊,但是,這也會促進印度整體產業鏈的提質增效,而且,還可以得到另外15個國家的巨大市場,所以在筆者看來,莫迪之所以會“退縮”,是受到了國內的巨大壓力的影響,但不代莫迪會永遠不不加入RCEP,莫迪只是想用這次的不加入,來換取更多對印度有利的條件罷了,因為 莫迪是個懂經濟的領導人,他是不可能放棄這個全球最大自由貿易區的。
印度總理莫迪在古吉拉特邦任首席部長的時候很開放。在就任印度總理後,也曾做出了“廢鈔”和向種姓制度“開刀”的舉動,被認為膽很大。可是,在於11月4日剛剛結束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的談判中卻“退縮了”,宣佈暫不加入RCEP協定。你認為是什麼原因使莫迪變得“保守”了呢?
回覆列表
為了他的國家的確很開放膽大,可為了他的手中的權力是否仍還要掌握在手中,就得退縮,他的國民在這事上很反對的。
至少他得猶豫不決,左顧右盼,又要開放發展又要保護民族主義利益還要權力不至於丟失,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