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毛毛雨露露1
-
2 # 春秋36計
秦國最初只是彈丸之地,環境惡劣,人口不多,但是最後能強大到滅了戰國七雄中其他六國,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君王賢明,勵精圖治秦國的先祖給周王室養馬,因為養馬養得好,周王把秦地分封給他,這時候的秦連諸侯都夠不上,只是作為周的附庸。直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護送周平王東遷立下功勞,才被分為諸侯,建立秦國,與齊、楚、等老派諸侯平起平坐。秦國一步步崛起的過程中,出現了諸多賢明的國君,比如有名的秦襄公、秦穆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秦始皇等,正因為有了他們勵精圖治的決心,使得朝政清明,才會讓秦國走上強盛之路。
能臣當政,人盡其用秦國的強大,離不開圍繞在秦國君主周圍的能臣,最主要的是這些能臣還不在少數,百里奚、由余、范雎、商鞅、呂不韋、張儀等等皆在此列,他們的思想和治國方略為秦國的崛起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比如,商鞅變法,范雎間趙,張儀連橫,都是非常高明的謀略。
良將在野,所向披靡秦國擁有很多能征善戰的軍事人才,他們率領軍隊退可保秦國安寧,進可勝六國兵馬。蒙驁蒙武蒙恬父子三代,王翦王賁王離父子三代,戰神白起,上將軍章邯都是不世出之名將,皆為秦所用。由此可見,秦國軍事實力是何等可怕。
合理外交,遊刃有餘秦國的強大除了以上三個原因之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它把握好了外交方向和時機。秦國起初只是周的附庸而已,連諸侯都算不上,是無法與東方列強抗爭的。因此,秦國先祖把矛頭指向了西方諸戎,統一後方,擴大領土,為日後與六國抗爭奠定了基礎。在滅六國的戰爭中,秦國又採納張儀連橫的策略,保證秦國能一步步蠶食六國,而不至於被孤立起來,一時面臨太多敵人。外交政策的合理利用,是秦國強大的又一個重要原因。
-
3 # 津城沐雨
第一,常年征戰,國民好鬥有血性。
秦國地處西垂,與西戎接壤,面臨的生存危機大,常年與西戎作戰,頻繁的戰爭造就了好鬥的國民習性,彪悍的民風是秦國強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佔據關中。肥沃的關中平原曾經是西周的發祥地,自從鎬京被攻破,平王東遷後,把關中平原封給了護駕有功的秦人,秦人在趕走西戎,穩固關中後,肥沃的關中平原是秦國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三,戰國時代列國中最為徹底的商鞅變法。進入戰國時期,各國爭相變法圖強,國家間的戰爭愈演愈烈,而變法最徹底、最深刻的就是商鞅變法,獎勵耕戰的政策,使秦國有了真正強大的基礎。
第四,重用列華人才。秦國敢於重用各個國家的人才,像百里奚、商鞅、範睢、李斯、張儀等等,正是這些不世人才,使秦國更好的發展壯大,逐步蠶食各國,成為戰國最為強大的虎狼之國。
第五,秦君英明。戰國諸國中,其他的國家也有明君,但是也就是一兩個,使國家霸業不能長存,而秦國卻連續幾代明君,使秦國的霸業得到傳承,並最終奮六世之餘烈、橫掃六國統一天下。
-
4 # 一隻擁抱大熊
西漢·賈誼《過秦論》中說“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秦國世代居於西垂之地,與戎狄爭地,魏國又竊取河西之地,秦國生存之地更是減少。秦獻公率軍20萬與魏國爭奪河西,戰敗,秦獻公也因此而死。
自孝公始,對秦之衰痛心疾首,乃下求賢令。“賓客群臣有能出奇計強秦者,吾且尊官,與之分土”衛華人衛鞅入秦,教孝公以霸道之術,孝公甚喜,力排眾議,以衛鞅為大良造,實施變法。秦國開始了變法圖強,在觸動貴族利益下,依然變法,最後商鞅雖死,但“秦法未亡”。
公元前316年秦滅巴、蜀、苴,使秦國得到了巴蜀糧倉,讓秦國實力大增。秦軍繼續屢敗魏軍,再破三晉伐秦聯軍,又聯韓魏攻打齊楚,大敗義渠國,掌控了對山東諸侯作戰的戰略主動權。
為建立起一支英勇善戰,能贏得統一戰爭勝利的強大軍隊,秦制定了嚴明而系統的訓練管理制度。秦二十級軍功爵位制是獎勵軍功、鼓勵殺敵求勝的軍功爵祿制度,它是新興的地主階級為提高軍隊戰鬥力而採取一項措施,同時也是調整當時社會關係的途徑之一。所以擁有了所向霹靂的軍事實力。
後期也有六國變法但都不及秦國成功,不了了之。
-
5 # 不知道取什麼名字斌
秦國自孝公時,在法家思想指導下,從農戰兩個方面革新內政,爭霸中國,經過幾代君主的努力,終於以武力統一中國。在兼併過程中,普遍存在斬首現象,秦漢之際一致認為秦國是崇尚詐力的虎狼之國,魯仲連更明確提出秦是棄禮義尚首功之國。
在前工業時代,由於生產力水平低下,人口數量決定一個國家的張大程度,掠奪人口是戰爭的目的之一。軍隊是一個國家人口的精華部分,擊敗敵軍,將戰俘轉化為本國的軍隊和奴隸是古代戰爭的常規做法。秦國違背常規,實行軍功爵制度,將斬首數量作為調動士氣、衡量軍功和獲得富貴的標準,使秦國成為一架效率極高的斬首機器,加快了兼併六國的程序。
秦國斬首的原因考察,戰國七國中何以只有秦國崇尚斬首,大致可以從三個方面理解,強烈的帝王意識,軍功爵制度和尚利尚勇的民風。
首先,秦國曆代君主具有強烈的帝王意識。
秦國僻處中國西部的落後地區,西周末年畜牧業仍是其主要經濟活動。遊牧文明崇尚武力,故秦國多勇士,馬匹又是重要的戰略資源,商周王室積極利用秦的強項以鞏固自己的統治。早在舜時,秦之先祖大費負責為舜調馴鳥獸。三代時期至少七人以才力善御和養馬服務於商周王室。身為家臣的秦人很難參與到商周貴族社會生活的核心層面,對禮樂儀式和文物充滿神秘和嚮往。 他們嚮往文明,但認識到的僅是禮樂文明的外在形式。由於秦人主要為王室提供娛樂和軍事的服務,秦人理解不了權力地位需要品行和功德的累積。平王東遷,秦襄公因護駕送有功才獲得了諸侯的地位,由家臣上升為貴族,「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終於可以體驗嚮往已久的禮樂儀式,可以和貴族們平等交往了。
春秋時期,王室衰微,稱霸為主成為很多諸侯的政治追求,秦穆公更是躍躍欲試。他以挺進中原為目標。但其計劃因崤之戰而被晉阻擋,只稱霸西戎。東方六國以夷狄之國待之,對其持敵對防範的態勢。穆公後秦國內政的混亂到獻公告一段落。秦國兼併天下的大業於獻公時期啟動。
其子孝公對「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深以為恥,效祖(穆公)法父(獻公)任用商鞅,變法圖強,國力大增,奠定了秦國兼併六國的政策和制度基礎。以後的歷代秦君,均以稱王為目標,秦惠文君在為君14年改稱為王,秦武王曾言:「寡人慾容車通三川,窺周室,死不恨矣」,秦昭襄王在公元前288年自封為帝,秦始皇自稱始皇帝,封禪泰山,巡行全國,刻石立碑。
秦國曆代的統治者對成為帝王充滿渴望,迫不及待,毫無顧慮,只求效率。秦孝公對商鞅提出的帝王霸強的四種不同方案只對強國之術感興趣。任用商鞅實行以法家思想為指導的改革,奠定秦國吞併天下的政治經濟文化基礎,農戰成為秦國政治的核心。
第二,軍功爵制的推行
爵位起於三代,西周統治者根據血緣親疏,軍功大小和部族勢力強弱等條件來授予爵位而分享亡商的勝利果實,維護新的統治秩序。但西周的分封是一次性的授爵,分封之後便是世襲繼承。春秋戰國時期,禮樂征伐先後由諸侯、大夫、家臣而出。這些新興力量需要新制度調動社會資源為已所用。所以,春秋以後,按軍功貢獻授爵日益代替世襲制,獎勵軍功成為戰國時期各國改革的共同內容。
李悝在魏國變法,「食有勞而祿有功」,吳起在楚國的變法,「使封君之子孫三世而收爵,絕減百吏之祿秩」,燕國有「公子無功不當封」的制度。秦國實行的軍功爵制最系統最具體最可操作,基本特徵如下:軍功爵位有20等,授爵和增爵一級的一般條件是斬首一個。不同爵位佔有相應數量的土地、宅地、賦稅、奴隸,在公共活動中享有相應的飲食標準。
爵位還可以用來為自己或家人贖罪贖身等。這樣士兵一斬首一富貴(土地財富權利)三者形成了一個迴圈。秦國的軍功爵制授爵的唯一標準是士兵斬首的數量,佔有土地奴隸,獲得賞賜,贖罪贖身都和爵位有直接關聯。爵位成為富貴權力的核心,生活所有的一切都附著在爵位上,而獲得爵位的唯一條件是斬首數量,這樣軍隊的戰爭熱情便被調動起來。秦國軍功爵制度配套政策完備。
軍功爵制的目的是壟斷人們的改善政治經濟地位的手段,如果獲利多途,軍功爵制度的作用就會被消解。秦國在經濟上重農抑商,要想致富必須依賴土地,要獲得土地必須去上戰場上斬敵之首以換取爵位。
秦國建立了以十伍為單位的戶籍制度,實行連坐讓國民互相監督;焚燒詩書以愚昧國民。而齊國文化和商業發達,趙國盛行盜墓和娛樂業,秦國則不存在這些消解軍功爵製作用的問題。秦國的相關政策為軍功爵制構成堅實的支援,不會因其他的漏洞脫空。
第三,重農尚武華戎雜糅的民風
秦國地處西陲,本為遊牧之國,穆公稱霸西戎,增加了少數民族文化在秦國的成分。因此秦國的文化雜糅華戎。重農尚武,民風質樸彪悍。核心地區在並渭谷地,好稼穡植五穀,農業發達,民風樸質無華,不崇文禮。秦國版圖廣闊,很多地區戎狄之風濃厚。
「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皆迫近戎狄,修習戰備,高上氣力,以射獵為先。」以秦尚農好武樸質無華之民風,加之以嚴格的管理,形成驚人的組織力量。
荀子說:「入境,觀其風俗,其百姓樸,其聲樂不流汙,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順,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肅然,莫不恭儉、敦敬、忠信而不口,古之吏也。人其國,觀其士大夫,出於其門,人於公門;出於公門,歸於其家,無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黨,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觀其朝廷,其朝閒,聽決百事不留,恬然如無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勝,非幸也,數也。是所見也。故日:佚而治,約而詳,不煩而功,治之至也,秦類之矣。」
關於其他各國風俗的大致情況,嚴耕望先生概括說:「齊國濱海,工商發達,政治無約束,其民活潑,較富厚,富知識。魯宋梁陳地居河南大平原,以稼穡桑麻為業,其民又深濡舊文化傳統,故節儉好蓄藏,敦厚重義多君子。衛及三晉地在太行東南,大河內外,居天下之中,四方交匯,民風不純。其舊風大抵剛武尚氣,輕於走險,趙衛尤甚。楚民輕剽,悍勇而伐韌性。」
由於民風不同,秉性各異,加之以不同的管理手段,便造成了各國軍隊戰鬥力的不同。其中秦國的民風對軍功爵制最為支援。從獲利致富的角度言,齊國靠工商魚鹽,趙國靠搶劫盜墓,賣藝王侯。魯宋梁陳地居河南大平原,以稼穡桑麻為業,其民又深濡舊文化傳統,故節儉好蓄藏,楚越南方氣候條件好,資源豐富,無凍餓之患。秦國重在農業和畜牧,農重土地,畜牧尚弓馬,商業不發達。 比較而言,除了秦國以外,其他國家獲得生存資料致富渠道較多,唯獨秦國只能依靠農業。只要秦國政府控制住土地的分配,也就控制了國民的生存問題。秦國實行軍功爵制,以斬首數量授予爵位,以爵位分配土地。秦國國民要想佔有土地致富必須去打仗,荀子說這是非鬥無由。而在其他國家除了鬥以外還有其他手段。
在習性上,齊國政治自由,文化發達,怯於公戰,魯宋尚儒,楚人缺乏韌性,趙人慷慨悲歌,很難有效地組織起來,在戰場殺敵斬首。而秦民質樸無華,重農尚勇,不尚文禮,追求現實利益。推行軍功爵制難度較小。秦國的軍功爵制既適合秦國重農尚武的民風,又壟斷了秦民致富的途徑,所以秦華人民將戰爭視為獲利之途,聞戰相賀,戰鬥熱情被大大激發。
各國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是秦國,而強的根源在於秦國的制度創新,將戰爭簡化為斬首數量,將社會生活簡化為爵位,使斬首成為授爵的唯一條件。這樣秦國就被制度改造成一架動力十足便於駕駛的斬首機器,透過吞噬其他國家人民的生命實現了對全國的兼併。
-
6 # 齊君
我是鵬正!我來回答!我是喜歡軍事和歷史的小學弟鵬正。
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紛爭幾百年,期間有無數的國家被吞併或者走向滅亡,最後淬鍊出了戰國七雄,分別是齊國、楚國、燕國、南韓、趙國、魏國以及秦國。秦國為什麼能從六國之中託舉而出並統一中原,離不開三樣東西。
商鞅變法原來的秦國是偏居一隅的小國,而當時的秦國君主秦孝公為了富國強兵而廣招天下人,招收人才,商鞅則是經典代表之一,他的商鞅變法在秦國大展身手,並從秦孝公開始往後國君都崇尚商鞅變法,這時候已經將秦國推向一種新的高度,而同時代的其他六國早已經不是對手。
廣招天下英才在秦國無論是出身還是地位只要是有能力都可以得到你想要的,而其他六國則不同,最典型的案例就是秦相、張儀、百里奚等人物,都幫助秦國完成大業,而且還有其他國家的人,由於自己的出身不好,得不到大用,他們都會前仆後繼地跑向秦國。
秦人先進技術能力秦國有一個種特殊的生產方式並且都是大規模生產,在作戰期間替換、維修、生產極為方便,而且最出名的大秦箭陣,據說其他六國都沒有秦國射的遠,這就得多虧秦弩浪他們傲世天下(以上配圖均來源於網路)
-
7 # 老貓談史
這個問題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秦國的統一還要靠這三位著名的人才:商鞅、司馬錯和李冰。這三人為後來秦國的統一大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商鞅在魏國懷才不遇,正趕上秦孝公為救亡圖存、收復失地頒佈求賢令,秦孝公號召天下英才彙集咸陽。商鞅得求賢令,於是駕車西去,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援下他頒佈了著名的商鞅變法。商鞅變法使得秦國迅速崛起。
商鞅變法有兩項重要內容:一是重農抑商,另一個是擴充兵源。重農抑商可以提供充足的軍糧,而擴充兵源則讓國家有實力對抗諸侯國。有了這兩項保證,秦國無論是後援軍力還是糧草都能夠得到充足的保障。
除此之外,司馬錯力排眾議吞併巴蜀,讓他沒想到的是司馬錯吞併巴蜀的行動還無形之間影響了一場40年後的大戰——長平之戰。就是因為秦國得了巴蜀,在糧食供給方面比趙國佔據了一些優勢。雖然從蜀地運糧效率不高,但那一點微弱的優勢,足以成為壓垮趙國的最後一棵稻草。
李冰所修的都江堰工程使得非旱即荒的蜀地一下變成了天府之國,秦國一下子多了三百多萬畝良田。也正是因為李冰的貢獻,秦國才能養活滅六國的60萬大軍。
再加上秦國有著極為先進的冶煉跟弓弩技術,使得秦國部隊成為了讓山東六國膽寒的虎狼之師,所以,秦國統一是必然的。
-
8 # 歷史知道點
1、據崤函之固,進可攻退可守
秦國對比東方六國,在地勢地形佔據優勢。秦國位居高原黃河上游,關中南倚秦嶺山脈,四面都有天然地形屏障,進可攻退可守。戰國之時常有合縱連橫攻伐一國的,齊國強大攻滅宋國,五國聯軍攻伐齊國,齊國之地一馬平川幾個月內七十餘城淪陷,從此齊國一蹶不振。而山東六國曾幾次聯兵進攻秦國,秦國憑藉地形優勢在函谷關成功抵禦住六國聯軍的進攻。不得不說秦國能統一天下佔有地利的優勢。
2、遠交近攻,逐個擊破
戰國後期,秦國力量強大,東方六國都不能單獨抗秦,紛紛聯合。面對此種情況秦國即使強大也是雙拳難敵四手,秦昭襄王採納範睢“遠交近攻”的策略,聯合東方齊國,攻打臨近的韓、趙、魏、採取逐個擊破的方針。最終秦國得以憑一國之力滅六國,若是沒有這個明確的方針而是像齊國四面樹敵,秦國也將會像齊國一樣在各國群起而攻之之下一蹶不振。
3、獎勵軍功,勇於公戰
秦軍的所向無敵是秦國得以統一天下的重要原因。秦軍所向無敵有兩個重要的原因:其一、秦人地處西垂與西部地區的戎狄民族接壤,開化較晚生情剿悍好鬥,這種特性使他們在戰場上會非常勇敢好勝。其二、商鞅變法後秦國推行獎勵軍功,按戰爭中斬首的多少授以爵位。這極大地激發了秦人勇於殺敵的熱情,極大的提高了秦軍的戰鬥力。同時以功授爵也給廣大士人一個邀賞的機會,東方六國大量人才湧入秦國為秦國出謀劃策。
4、加強集權,裁抑貴族
商鞅變法“宗室非有軍功,不得為屬籍”大大抑制了貴族權勢,同時又把秦國分散的地區合併為大的區設縣進行管理,國君對縣級長官有絕對的任免權。大大加強了秦國君主對國家的控制,能夠高效的調動國家的全部力量。曾經有機會和秦國一爭天下國土面積廣大強盛一時的楚國,卻長期因為國內封君過多,各封君在其封地內各行其政,致使國家力量不能集中君主不能有效的管理國家,最終為秦所滅。
5、地廣人稀,發展經濟
相比於三晉地狹人稠,秦國地廣人稀,關中之地土壤肥沃,沃野千里。秦國蠶食三晉地區招其民,進行耕種,秦人專注於戰鬥。佔據富有“天府之國”的巴蜀地區後,秦以此為糧倉,興修水利發展生產,秦國經濟大大增強,為戰爭提供了良好的經濟支撐。
綜上所述,秦國能從戰國七雄中脫穎而出,最終統一天下因素眾多。既有地勢上的險固,境內土地肥沃的自然因素;也有秦人好戰,國家政策符合統一的需要的助力。更重要的經過春秋戰國幾百年的戰爭動亂,此時在政治、經濟、文化上本就出現了統一的趨勢,秦人能夠抓住時機順勢而為。
-
9 # 歪史
這個世界上沒有隻能、只有。所有的一切都是偶然。譬如,煉丹的道士無意間製造出火藥。所有的必然都是一系列的偶然碰撞在在一起才被理所當然的當作必然。如同魯迅所說,這個世界上本來沒有路,走的人多了於是有了路。
自稱人類產生階級以來,兼併一路相隨,從夏商周開始就無時不刻的在進行兼併,部族、文化之間都你死我活,在產生絕對的中央王權以後,兼併會隨著王朝王權的興衰發生變化,王朝權力強大能夠維護秩序的時候是沒有兼併或者少之又少。但是王朝式微的時候,就各路諸侯你爭我奪,從無一例外。
在周平王遷都,五霸相繼,周王室一步步衰微,幾百個國家最後兼併到十多個的時候,各諸侯國紛紛稱王,在名義上和周天子一樣,春秋正式結束天下進入戰國時代,但是兼併沒有停止,而是一直繼續,比拳頭大小的擂臺賽進入白熱化。此後剩下的中山國、宋國、越國、魯國等畢竟大的國家又先後被趙國、齊國、楚國攻滅。
現在盤點一下當時國家的實力和機會。當時天下的大國有秦、楚、齊、趙、魏五個有實力也有野心的國家。燕國和南韓一個在東北以北,從春秋時代就是打醬油的角色。
南韓
南韓最慘,四面環敵那一面都惹不起,自始至終都沒有機會發展。雖然南韓在變法時代採用申不害變法,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最後限制在地緣上無法越雷池一步。率先被排除出統一天下的名單中。
燕國
燕國與南韓相比,都是地緣上吃了虧,前期中山國強敵、後來趙國、齊國趕到家門口。歷代的燕王又沒有什麼雄心壯志,加上那個時代燕遼尚未開發,人口不多。幾乎都是獨善其身。作為周王的初封國一直延續到最後也可以說國祚綿長了。
後期時候五國伐齊的戰爭就是燕國主導的,那是燕昭王為了報齊國入侵燕國的仇的,苦心經營28年之久然後一鼓作氣,幾乎滅掉齊國,可惜最後功虧一簣。可以看見,即使是弱小的燕國,在準備一番之後也是可以大有作為的,要知道春秋時代,齊國自從齊桓公之後一直和晉國、楚國糾纏不清,雖然沒有居於優勢,但是劣勢不明顯。可是幾百年只有一個燕昭王稍有作為。其他的都默默無聞。也是沒有機會的。
魏國
戰國開局時候一枝獨秀,四面為戰,並且不落下風,結果犯了眾怒,後來又僭越,北齊國打殘。後面趙國崛起之後,韓魏都成了憋屈的四面環敵。但是受一開始的底子也能堅持多年。在當時的情況下,處境每況愈下但是還是能苟延殘喘。但是中興的話就不可能了。周圍實力太強。
趙國
趙國可以說是後來居上,作為三晉之一,在立國以後一樣強敵環伺,但是歷代君王都不算昏庸,後來趙武靈王一招破敵。躋身四強。在長達半個世紀當中趙軍一騎絕塵,秦人在趙軍面前吃了不少鱉。趙武靈王以後,幾乎就是趙國和秦軍在硬抗,其他的國家如魏國燕國齊國等等都打算渾水摸魚撈點好處,從趙國這。
可惜的是,在秦軍全方位的優勢面前,趙軍的優勢慢慢的失去光芒,最後長平之戰將胡服騎射以來的優勢一次性的輸光。在統一天下的時候趙國有野心、有實力、有機會但是後來爛牌了。
齊國
齊國本來是姜子牙的封國,自齊桓公以後崛起海濱靠著大海的優勢,北方沒有強敵,南方沒有對手,一直向西方發展,但是運氣 不好,前期晉國、楚國恁是沒有讓齊人做出什麼成績。田氏代齊之後,其他國家都在變法圖強,齊國差點沒趕上末班車。憑藉霸國之於一直維持大國地位,但是碰見燕昭王差點被打殘滅國,幸虧燕昭王早死才免於滅國。
殘存的齊國也無力爭雄,又被秦國拉攏東西為帝。在統一天下的時候,齊國有野心、有可能、有一定的實力但是被自己玩殘了。
楚國
這個和晉國爭霸幾百年的國家,到戰國時期以及暮靄沉沉楚天闊了當時整個江南都是他的,實力強勁,從立國到稱霸歷代君主都不算太差,並且因為這個才和齊國、晉國等纏鬥幾百年不落敗,但是當進入戰國時期,君王一代不如一代。
另外受制於蠻夷的影響,和秦國一樣,幾乎都是中原國家的仇敵,在文化上被隔閡,當初為了對抗晉國,秦楚關係也非常好,所以幾乎都是秦楚綁在一個戰車,這也成了他的罩門,無法取得其他國家的信任。拋開秦國,楚國綜合實力最強,可惜君王都短視,一個個全都貪圖眼前利益,於是被秦國一坑在坑,最後斷送千里江山。楚國在統一天下的時候,有機會、有實力、有野心,但是沒有遠見,全被眼前利益遮擋了,最後眼前利益也沒有得到。機會從他眼前走過但是沒有抓住。
秦國
秦國的崛起是在周平王東遷以後逐漸佔據關中以後,才站穩腳跟,依託關中天然屏障,早先的幾百年秦國是一直和西戎作戰,也被關東認為是蠻夷,因為晉國的存在,秦人勢力始終沒有突破關中。等三晉分裂以後,秦國西邊打垮西戎,南邊聯合楚國這個時候才有野心爭奪天下。
自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兵農合一的政策將秦國綁在戰車上,後來又藉著蜀亂吞併巴蜀作為後方,給秦國兼併天下提供了可能。
但是在恰恰同宗的趙國也崛起在這個時間。軍事上秦國一直不佔優勢多次被趙國擊敗,後來蘇秦又高了合縱,將秦國壓制在關中,張儀出現以後拆散合縱改為連橫,秦國才有了兼併天下的機會。
秦昭王時期,這位超長待機的君王和宣太后一起半個世紀的執政使得秦國政局穩定,宣太后親自上場誘殺義渠王,解決北方大患。採用范雎的政策打殘韓魏,給兼併天下提供入場券。昭王末期長平之戰將趙國踢出賽局。此後山東六國再也沒翻身。
-
10 # 青春的那點事
戰國七雄,齊、楚、燕、韓、趙、魏、秦,每一個國家都曾在歷史上面獨領風騷,顯赫一時,但是笑聲最大的不一定最厲害,笑到最後的才是王者 ,為什麼戰國七雄中,只有秦國能夠一統天下,原因就是下面的幾點。
戰國七雄此起彼伏,各有雄主。趙武靈王,楚莊王,齊宣王等等,這些大才雄主都可以使自己的國家強盛一時,但是致命的關鍵就是明主庸主交替執政。明君一旦亡故,國家開始隨之衰落,唯獨秦國,從秦穆公、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幾代君主個個賢明,沒有出一個昏主,所以才得以最終一統天下。
秦國自秦孝公以來,商鞅變法,歷經改革,富國強兵;張儀伐交,上下縱橫;範睢伐謀,驅強制弱;白起伐功,百戰百勝。其他六國雖然也有賢臣智士,也進行變法圖強,如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但只是一時有隻,唯獨秦國不同,賢臣不斷,秦律不絕。
秦國上擁河朔,下臨江漢,背倚壠右,面朝中原,進有淆函之險,退有天府之便,兵源豐富,糧草充足,邊患平定,自從秦惠文王橫掃義渠之後,是戰國七雄中唯一沒有後顧之憂的國家,佔盡地勢之利。
秦國是氏族幾百年擁護國體,即便是變法損害了氏族的利益,但是大部分氏族還是可以做到從大局出發,以國家為重,是七國之中唯一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氏族內變的國家,要知道晉國就是亡於這一點,如果不是三家分晉,恐怕最後一統六國的還未必是秦國。
普通百姓層面,秦國的體制雖然對百姓經濟上的壓榨最重,但是以軍功行賞這點,卻讓民眾精神上得到極大的的鼓舞,可以得到實際的好處,這是其餘六國所遠遠不及的,也是秦國能一統六國最重要的一點。
六國之中,秦國法令最為嚴明,這集中體現在幾個方面:一方面法令制度健全,士農工商各有所依;另一方面執法嚴格,任何人觸犯法律一律懲治,決不姑息養奸;還有就是國策連貫性好,從商鞅變法到統一六國,一直都是東出統一天下,從未改變。
軍事方面,秦國的兵器是最早進行標準化的,也就是現在說的制式裝備,標準化的兵器製作,使得軍隊的統一性大幅提高,戰鬥力大大提升,可以說秦國是六國中把軍隊職業化最為成功和徹底的,其他的比如魏國武卒,雖然也有類似的嘗試,可惜沒有持續下去,最終也是曇花一現。
前面六點都是主觀原因,說秦國自身是做到那些,這第七點就是外部因素。六國不能緊密合作,就算偶爾的聯盟,比如蘇秦的合縱之術,也很快被張儀用連橫之策擊敗,擊敗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六國之間的間隙,利用各個國家之間的矛盾,用離間計,很快就使得六國聯盟土崩瓦解,取得各個擊破的機會。
回覆列表
大秦帝國能夠強大,因為善於發現人才,善於溝通,落實政策啊,每個代君主都有強秦夢露啊!商鞅變法最徹底了啊,其他各國雖然也進行了變各,可是守舊派的重重阻礙,使變法不能夠真正的落實下去了啊,從此各國和秦帝國的距離越來越遠啊!!各國的私心太重了,又不團結起來啊,這才被秦帝國步步吃了下去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