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真相恰恰相反,都是罵李陵的,反而沒有人罵漢武帝,也不敢罵漢武帝。

    公元前99年,貳師將軍李廣利統領三萬騎兵,準備攻擊在天山一帶活動的匈奴右賢王,想讓李陵率軍運送糧草。

    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孑,聽說此事後,李陵向漢武帝請求自率五千步兵直搗單于王庭,而不要做運輸隊,漢武帝同意了,並詔令強弩都尉路博德迎侯李陵。

    於是李陵率五千步兵出征,在浚稽山遭遇單于主力近8萬騎兵的圍攻,浴血奮戰十幾天,武器全部用完,又無支援,而且還有叛徒出賣,李陵力竭而投降了匈奴。

    漢武帝知道此事後,交由朝臣議論,文武百官都在罵李陵,漢武帝就問一旁的太史公司馬遷怎麼看,司馬遷抱著安慰漢武帝的心理說:李陵孝順講信義,常奮不顧身應對國家危難,是國士之風,朝臣就攻擊李陵投降而不計較其他事,這次戰敗,李陵兵不滿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擊殺數倍敵軍,以死效命,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現在雖投降而沒戰死,可能是想立功贖罪來報效朝廷。

    漢武帝聽後大怒,認為司馬遷是詆譭貳師將軍李廣利而為李陵說情,就將司馬遷下獄並施行宮刑。

    過了一段時間,漢武帝后悔此事,在一年後派公孫敖帶兵去匈奴境內接李陵,公孫敖無功而返,並謊稱李陵在為匈奴單于練兵而對付漢軍,所以接不到,漢武帝聽說後,勃然不怒,殺李陵三族。不僅朝中的文武百官大罵李陵,而且李陵家鄉的人也以此事為恥辱,畢竟投降是丟人的事。

  • 2 # 衣賜履讀通鑑

    之前專門寫過李陵的文章,正好拿來一用,呵呵

    李陵的悲情源自漢武的錯亂

    衣賜履按:本篇七千餘字,真費了老勁了,呵呵。李廣一門,極盡悲情。老李廣一輩子就想封個侯,和匈奴打了近五十年仗,也沒能實現這個願望,自殺;兒子李敢,以戰功封關內侯,因認為老爹是大將軍衛青逼死的,於是打傷衛青洩憤,結果被驃騎將軍霍去病一箭射死;今天要講的是李廣的孫子李陵,簡直就是悲情的化身,讓人唏噓不已。我個人感覺,這祖孫仨人,有個共同特點,都有點“二”,這種特質,一方面促使他們在作戰時勇冠三軍,另一方面,也使他們高度自負,行為失謹,非常容易主動陷入險境。李陵,作戰能力恐怕還在其祖李廣之上,其結局之悲情,也在李廣之上。

    自大將軍衛青、驃騎將軍霍去病徵討匈奴之後(兩人最後一次出戰是在前119年),近二十年間漢匈沒有發生大規模軍事衝突。此間,經過張騫兩通西域,貳師將軍李廣利兩徵大宛,漢朝與西域諸國建立了聯絡。而西域本是匈奴的勢力範圍(從匈奴控制範圍看,其疆域遠遠大於漢朝),漢朝的介入,實際上是動了匈奴的乳酪。當初,雖然衛青、霍去病重創匈奴,但匈奴並未傷筋動骨,再經這十幾年的休息,軍事實力依然強大,漢匈之間,征戰的號角隨時都會吹響。

    前99年,五月,武帝劉徹派李廣利率三萬騎兵從酒泉郡(甘肅省酒泉市)出塞,進擊駐守天山(新疆東北部)的匈奴右賢王,格殺及俘虜匈奴一萬餘人後班師,歸途中陷入匈奴包圍。李廣利缺糧,將士傷亡慘重。幸虧假司馬(副軍政官)、隴西(甘肅省臨洮縣)人趙充國,率敢死隊一百餘人,將匈奴包圍圈衝出一個口子,李廣利率大軍緊跟其後,得以逃脫。此役,漢軍陣亡十之六七,趙充國受傷二十餘處。李廣利上奏朝廷,劉徹專門召見趙充國,一邊檢視他的傷勢,一邊發出嘆息,封趙充國為中郎(皇家警衛官)。

    衣賜履說:從《通鑑》記載看,李廣利西征大宛凱旋後,漢匈之間,也有數次衝突。到了前101年,且鞮(讀如低)侯單于繼位,漢匈關係緩和,都釋放了以前扣留的對方使節,又重新互派使節出訪。蘇武於前100年出使匈奴,被牽連到一場政治謀殺案之中,被匈奴扣留(詳見拙文《這一年,蘇武開始在貝加爾湖畔放羊》)。自此,漢匈關係又降至冰點,大戰即將展開。我們的悲情英雄李陵,急不可待要登場了。

    飛將軍李廣,有三個兒子,長子李當戶,次子李椒,三子李敢。李當戶早死,留下一個遺腹子,叫李陵。李陵擔任侍中(宮廷隨從),家傳的騎射本領無人能及,愛護部屬,善對賢士。劉徹發現,李陵頗有其祖李廣的風範,封他為騎都尉(騎兵總監),統御丹陽郡(安徽省宣城市)和楚國(首府彭城,江蘇省徐州市)戰士五千人,在酒泉郡、張掖郡(甘肅省張掖市)教習射箭之術,以防備匈奴。

    劉徹說,你小子是不願給別人當下屬吧?不過呢,你要帶兵出塞,而我調動的軍隊太多,沒有多餘的馬匹分配給你。

    李陵說,我用不著馬匹,願以少敵眾,率五千步兵踏平匈奴單于的王庭。

    衣賜履說:李陵確實有點“二兒”,儘管本事很大,但太小看對手了。

    劉徹一看,李陵同志豪情萬丈,心下也有些感動,就同意了他的請求,下詔命強弩都尉(強弓兵團司令)路博德在李陵撤回時接應。路博德是沙場老將,曾跟隨霍去病北伐匈奴,因功封侯,又曾以伏波將軍的身份與樓船將軍楊僕一道滅了南越國(詳見拙文《漢武開疆之滅南越國》),如今讓他給李陵打下手,心中十分不爽,便上奏說,秋季將到,匈奴馬肥,正是兵力最強的時候,不宜攻擊,希望陛下命李陵稍等,到明年春天再一同出征。

    劉徹懷疑是李陵誇下海口之後,又心生怯意,不想出徵,就鼓搗路博德上書取消出擊計劃,非常惱火,下令路博德率兵從西河郡(內蒙古準格旗西南)進擊,命李陵於九月出發,由遮虜障(內蒙古額濟納旗古居延海南,路博德所築的城堡),直到東浚稽山(蒙古戈壁阿爾泰山)南面的龍勒水(今已堙沒),搜尋察探匈奴行跡,如果不見敵蹤,便退回受降城(內蒙古烏拉特中旗東五十公里新忽熱)休整。

    衣賜履說:我對劉徹,越發地不能理解。李陵年輕,不知深淺,可能意氣風發提出以五千步兵深入匈奴。然而,劉徹與匈奴打了幾十年,匈奴的實力,沒有人比他更清楚的,匈奴清一色的騎兵,以李陵的五千步兵深入大漠,只要碰到匈奴主力,幾乎就是送死。我非常詫異,劉徹為什麼能夠同意李陵出征?另,西河郡在今內蒙古中部,而遮虜障在今內蒙古最西部,劉徹讓路博德接應李陵,而兩地相距兩千餘里,如此遙遠,如何接應?這不是放嘴炮嗎?

    李陵率五千步兵按時出發,出居延(內蒙古額濟納旗)向北推進,三十天後抵達浚稽山紮營,沿途命人將所過之處的山川地形繪製成圖,派騎兵陳步樂送回長安。劉徹召見陳步樂,聽他報告說李陵能使部下拚死效力,非常高興,封陳步樂為郎官(宮廷禁衛官)。

    然而沒有料到,就在浚稽山,李陵竟然遭遇且鞮侯單于親自率領的三萬騎兵,被團團包圍。李陵屯兵兩山之間(應為東、西浚稽山),用大車圍成營寨,親自率領士卒在營外列下戰陣,前排手持戟、盾,後排手持弓、弩。匈奴見漢軍人少,便直逼營前陣地。漢軍千弩齊發,匈奴兵紛紛應弦倒地,只得退回山上,漢軍追擊,殺死匈奴數千人。

    漢軍如此驍勇,單于大吃一驚,急召西部兵團及東部兵團八萬餘騎兵前來圍攻李陵。李陵率部且戰且走,向南撤退,數日後,來到一個山谷之中。漢軍接連作戰,士卒大多身帶箭傷,仍頑強苦戰。李陵下令,受傷三處的乘車,受傷兩處的駕車,受傷一處的繼續戰鬥,又斬殺匈奴三千餘人。李陵率部沿著龍城(此龍城指故南單于庭,今內蒙古察哈爾右翼中旗)舊道向東南方撤退,四五日後,退到一大片沼澤蘆葦之中。匈奴順風放火,企圖火燒漢軍。李陵已先縱火自救,開闢出防火隔離帶。漢軍繼續南行,來到一座山下。單于登山觀陣,命他的兒子率領騎兵進攻,漢軍退入樹林,又殺死匈奴數千人,使用連弩射向單于,單于下山逃避。

    當天,生擒匈奴俘虜,報告李陵說,我們聽單于說,這一定是漢朝的精兵,我們如此猛攻居然不能將他們消滅,而他們似乎在引我們向南接近漢朝邊塞,恐怕是設了個圈套讓我們鑽誒。各位當戶、君長都說,單于御駕親征,親率數萬騎兵攻擊幾千名漢軍,如果不能將他們消滅,以後怎麼號令邊臣?而且還會使漢朝更加輕視匈奴。目前還有四五十里才到平原,我們必須在山區奮力作戰,如果還是不能取勝,再撤退不遲。

    此時漢軍處境越發兇險。匈奴騎兵多,一日交戰數十次,漢軍又殺傷匈奴二千餘人。匈奴不能取勝,終於打算撤兵。然而就在此時,李陵軍中有一個名叫管敢的軍候(低級別的軍官),受到校尉(指揮官)的欺辱,逃往匈奴投降,洩漏李陵的底牌——漢軍既無後援,箭矢也將用盡,只有李陵部下和成安侯韓延年所屬部隊各八百人在前面開路,以黃旗和白旗作為標誌。如派精銳騎兵集中力量猛攻,漢軍立即就可擊破。

    單于喜出望外,恨不能抱著管敢狠狠親上一通!即刻命騎兵一齊向漢軍發起進攻,同時高喊,李陵、韓延年,快快投降(不知用漢語還是匈奴語)!又派兵截斷漢軍的道路。李陵的部隊被困在山谷之中,匈奴軍在山上,從四面射箭,箭如雨下。李陵繼續向南退卻,尚未到達鞮汗山(蒙古西南部諾顏博格多山),一天之中,射盡五十萬支箭,於是放棄輜重車輛,繼續南行。此時軍中士兵還有三千餘人,刀槍已折,就砍下車的輻條當武器,文職人員拿著筆刀(那時還沒紙張,用刀把字刻到竹簡上)戰鬥。漢軍退入狹谷之中,單于親自率兵截斷漢軍後路,指揮匈奴兵卒將山上巨石滾入谷中,漢軍多數死去,不能前進。

    衣賜履說:雖然慘烈,但李陵的戰鬥力實在太強,損失步兵兩三千人,殺敵騎兵近萬人,讓人嗟嘆。

    夜幕降臨,李陵著便衣走出大營,左右要跟隨,被他制止,說,不要跟著我,大丈夫當獨自生擒單于!良久,李陵回到營中,嘆道,我們已然兵敗,即將死於此地了!於是將所有的旌旗全部砍倒,與珍寶一起埋入地下。李陵再次嘆息,說,如果再有數十支箭,我們就足以逃脫了,如今沒有武器,天亮以後,只能坐等被擒,不如各自逃命,還有人能夠僥倖逃脫回去報告天子。

    於是命將士每人帶二升乾糧,一塊堅冰,約定到遮虜障會合。半夜時,李陵命人擊鼓叫醒將士們,但戰鼓已破,敲不響。李陵與韓延年跨上戰馬,十幾名壯士跟隨。匈奴數千名騎兵隨後追擊,韓延年戰死。李陵說,我已無面目報答皇帝陛下了!於是投降。其他人分散突圍,逃回邊塞的有四百餘人。李陵兵敗之處距邊塞只有一百餘里。

    衣賜履說:不知是哪個邊塞。李陵向北三十餘日,到達東浚稽山,而在匈奴大軍攻擊包圍之下南撤,只用了十幾天就到達漢塞,材料不詳,頗為費解。另,李陵投降,匈奴自然減輕攻勢,漢軍士卒才有可能突圍,如果死戰,則必然全軍盡沒。

    邊塞將領將此事報告朝廷。劉徹本希望李陵能死戰,後聽說李陵投降匈奴,大為震怒,責問陳步樂,陳步樂自殺。滿朝大臣都說李陵有罪,劉徹問太史令司馬遷對此事的看法。

    衣賜履說:劉徹收到報告之後的反應,原文為“上欲陵死戰,後聞陵降,上怒甚”,我頗不能理解。硬去想,似乎劉徹送李陵出塞時,本就是送他去死,或者知道他必死,才會有“上欲陵死戰”這樣的話。那麼,他為什麼要送李陵去死?我不能解釋,恐怕,漢武大帝已經被自己的武功燒得糊塗了吧。

    司馬遷說,李陵對長輩孝順,對士人仗義,赴國難奮不顧身,正是他的志向所在,可以說有國士之風。此次出征不幸失敗,那些保全了性命、與妻子兒女廝守的大臣立即捏造他的短處,實在令人痛心!況且李陵率領不到五千步兵,深入匈奴腹地,與匈奴數萬騎兵對決,殺傷數倍於己的敵人,匈奴將全國所有能拉弓射箭的人全部調來圍攻李陵。李陵轉戰千里,箭矢用盡,無路可走,將士們手拿著沒有箭的空弩機,冒著敵人鋒利的槍尖刀刃,仍然拚死力戰,能夠讓將士們如此,即使是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李陵雖然兵敗,但他痛擊匈奴的壯舉,也足以名揚天下了。另外,我認為,李陵之所以沒有死節,並不是真的投降,可能是想找機會報效國家。

    劉徹認為司馬遷在誣陷欺騙,是為了詆譭李廣利,為李陵遊說開脫,下令對司馬遷施以宮刑。

    衣賜履說:關於李陵,滿朝大臣都說他有罪,只有一個無足輕重的太史公為他鳴不平。為什麼?因為劉徹認為李陵有罪,所以所有人都認為他有罪。記得秦始皇嬴政嗎?他臨死前,忌諱言死,故群臣莫敢言其身後事者,這才有了沙丘之變,趙高、胡亥矯詔幹掉公子扶蘇,順便幹掉了大秦帝國。循著這個思路,劉徹問臣僚意見,居然都問到了司馬遷,說明他要讓所有人都認為李陵有罪,李陵事件,他劉徹沒有責任。豈料,這個司馬遷居然不識相,居然為李陵鳴冤!那就給你好看,老子閹了你!哈,實話,不是什麼時候都能說的。

    很久以後,劉徹才對原先使李陵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表示後悔,說道,應當在李陵率軍出塞後,再讓路博德前去接應;而我預先就頒下詔書,使老將路博德生出奸詐之心,不肯接應李陵。

    於是對逃脫回來的李陵餘部進行慰勞賞賜。

    衣賜履說:這是劉徹在為自己開脫。我們在《漢武開疆之平北韓國》裡講過,左將軍荀彘滅了北韓凱旋歸來,卻被劉徹以“爭功相嫉、計謀乖戾”的罪名斬首,已經讓人瞠目,劉徹恐怕已經陷入到某種錯亂之中,自己也不知道吧。如讓路博德接應李陵,又為何也派路博德出塞?李陵和路博德分別出塞之處,相距兩千餘里,事先不計劃安排兩軍如何接應,一句“得令老將生奸詐”,就把過錯推給了路博德。我只能說,言及於此,意還更深。倘若真的是“老將使詐”,劉徹完全可以像斬左將軍荀彘一樣,一刀解決了路博德不就完了?理由非常充分,然而他卻沒有。因為,不是那回事兒。

    前97年,劉徹徵發全國七種賤民(即,七科:①犯罪的小吏;②逃亡的罪犯;③贅婿【從妻姓的男子,應該就是倒插門兒的】;④商人;⑤曾經當過贅婿、商人的;⑥父母曾經當過贅婿、商人的;⑦祖父母曾經當過贅婿、商人的)和志願者,派李廣利率騎兵六萬、步兵七萬自朔方郡(內蒙古杭錦旗北黃河南岸)出塞,路博德率一萬餘人與李廣利會合,遊擊將軍韓說率步兵三萬自五原郡(內蒙古包頭市)出塞,因杅(讀如於)將軍公孫敖率騎兵一萬、步兵三萬自雁門郡(山西省右玉縣)出塞,襲擊匈奴。

    匈奴聽到這一訊息後,將其家屬、財物等全部遷徙到餘吾水(土拉河。發源於肯特山,流經烏蘭巴托市南,向西轉北,注入鄂爾渾河)以北,然後由單于親率十萬大軍在餘吾水南岸迎戰。李廣利率兵與單于大軍連續交戰十餘日,撤兵而還。韓說沒有收穫。公孫敖與匈奴左賢王作戰失利,撤兵而回。

    衣賜履說:劉徹當年慧眼識將的本領已經喪失,只能用李廣利、公孫敖這些二流貨色出征,這一時期與匈奴的對決,基本以失敗告終。

    劉徹命公孫敖深入匈奴腹地,還有一個打算,就是想辦法把李陵接回來。結果公孫敖兵敗返回,上報說,據匈奴俘虜交代,是李陵教導匈奴製造兵器以防備漢軍,因此我們才沒有收穫。劉徹再次大怒,下令將李陵的家屬滿門抄斬。不久聽說,教導匈奴的不是李陵,而是另一個漢朝降將李緒所為。

    李陵悲痛之餘,派人將李緒刺殺。匈奴單于的母親大閼氏要殺李陵,單于將他藏在北方,直到大閼氏死後,李陵才回到王庭。單于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為妻,封其為右校王,與衛律(衛律是先前投降漢朝的匈奴人,後來又重新投降匈奴,詳見拙文《這一年,蘇武開始在貝加爾湖畔放羊》)同時都受到尊重,並握有權力。衛律經常在單于身邊,李陵則在外地,有大事才到王庭會商。

    班固評論:……司馬遷所定的是非標準,非常荒謬,跟聖人並不一樣……可是,以司馬遷的聞博見廣,卻不知道保全自己。既然已經陷於極刑,發憤著作,《報任安書》上的話,也可以相信(關於司馬遷為李陵鳴冤事,記載於《報任安書》)。可看出他之所以自怨自艾,不過《詩經·小雅·巷伯》之流的哀怨,而只有《大雅》,十分明哲,才能保身,可是司馬遷卻辦不到。衣賜履說:這一段話,是班固在《漢書·司馬遷傳》裡對太史公的評價。班固說司馬遷的是非標準荒謬可笑,我就不評論了。然而,班固嘲笑司馬遷不能明哲保身,以致被劉徹割了雞雞,這句話實在太搞笑了,因為,班固在評價司馬遷時,正傍著如日中天的外戚大將軍竇憲,班固本人大紅大紫,因此,褒貶臧否人物,自有一番居高臨下的悠遊感覺。奈何竇憲一朝被誅,班固連《漢書》都未完成,便被捕死在獄中,比太史公還慘。官場中人,非善終那一刻,千萬不要吹牛逼精通“明哲保身”之道,隨時可能打臉,呵呵。巷伯,是掌管宮內之事的宦官。《巷伯》是一首政治抒憤詩,作者被讒言陷害,作詩以發洩滿腔的怨憤。班固把太史公比作一般的太監,真的是從心底裡瞧太史公不起。然,太史公又瞧得起你班固嗎?王夫之《讀通鑑論》:司馬遷挾著私心寫《史記》。班固譏刺他不忠,十分恰當。李陵之降敵,罪狀昭著,無法掩飾。如果說他孤軍抵抗匈奴,而他率步兵五千人出塞,是李陵自己炫耀他的勇敢,並不是劉徹命令,使他不能推辭。李陵全族被誅殺,卻嫁禍給李緒。等到後來李廣利遠征匈奴,李陵率三萬餘騎兵追擊,轉戰九日,難道也是李緒乾的?如果說李陵被單于控制,不得不被驅使,難道匈奴除了李陵,便沒有可以任用的大將?如果李陵有模稜兩可之心,匈奴如何能交給他重兵?使他跟中國軍隊對抗?司馬遷替李陵遮蓋過失,惟恐遮蓋不住,並對李陵祖父李廣讚不絕口,褒揚他們世代勳業。司馬遷那種背棄公義,圖利於死黨的話,怎麼可以相信?衣賜履說:我本對王夫之無所謂印象好壞,但看他如此評價司馬遷和李陵,不得不說幾句。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大儒,和黃宗羲、顧炎武並稱三大思想家,最初,也是反清復明,復明無望之後,王夫之隱居山野,不在清朝為官,著書立說,《讀通鑑論》就是其晚年作品。據說,王夫之誓死不剔發,保了晚節。王夫之說司馬遷挾私心寫《史記》,讓我頗為不解,不曉得王夫之認為司馬遷如不挾私心寫史,當寫出什麼樣子來。又說班固譏刺司馬遷不忠,十分公允。這話就是胡說八道了,我上上下下看了班固對太史公的評價N次,並未發現任何“不忠”之處,王夫之下這個斷語,實際上已經是血口噴人了。文人毀人,一毀就是連根毀起,因此,動筆之際,心術不正,那真叫毀人不倦。王夫之說李陵孤軍出塞,是李陵自己炫耀他的勇敢,並不是劉徹的命令,這一點自當不錯。我也表達過,李家這幾代人都有點“二”,否則不至於帶五千步兵深入匈奴幾千裡。又說李陵全族被誅殺,卻嫁禍給李緒。這裡自也有李陵無處發洩,李緒充當了出氣筒的成分在。然而,我不知王夫之如何看待劉徹誅李陵全族這件事,如果擱在王夫之本人身上,他會如何?通篇看過,但覺劉徹的兇殘霸道、李陵的英勇和悲慘遭遇,王夫之均視若不見,他似乎要求的是,李陵絕不能降,只有一死。這一點最為好笑,你王夫之老先生苟活在清朝二十多年,號稱不剔發,然而,你的畫像為何永遠戴著帽子?不要告訴我天冷取暖!那帽子還是前後左右罩得嚴嚴實實的那種,讓人分不清究竟剔發了沒有。滿清入關,規定“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我不大相信,會對王老先生一人格外開恩。你既然是忠於大明的,為何獨不殉國?反而活到七十多歲?你這不是投降?你這與李陵何異?你又憑什麼羞辱李陵?大家都降了,那也是沒辦法,你降了,誰也不會說你。關鍵是,你自己是個叛徒,卻罵古人為叛徒,這就實在不地道了。一句“不做清朝的官”,就能苟活幾十年,你的價值觀也太向著自己了吧。有人說,讀王夫之,要了解他的背景來判斷他究竟想表達什麼,未必是字面上的意思。開什麼玩笑?白紙黑字地毀人,司馬遷、李陵憑什麼要去了解你的背景?真是豈有此理!對王夫之的印象,被他這一篇全部毀了。另,讀著讀著,發現匈奴的單于很不簡單,單在用人上,大度得讓人咂舌。對漢朝降將,單于們往往委以重任,以前講過的中行說,最近講的衛律、李陵、李緒,包括再後來的李廣利,還真是都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不得不歎服呢。

  • 3 # 百曉大神

    謝謝邀請。請表達個人觀點。因為李林是在走投無路,彈盡糧絕的時候才投降的。實在是不得已呀。有一種說法,他甚至還有逃回漢地的打算。在茫茫的草原之上作戰。沒有騎兵是萬萬不能的。當時李陵率領的是5000步卒。沒有戰馬,可謂是困難重重。即使是精銳的部隊,也經不起消耗。當他們到達匈奴腹地。遭遇了匈奴人的大隊人馬。據說達到8萬人。英勇作戰了三天三夜。因為寡不敵眾只能且戰且退。其實戰爭打到這個地步。已經可以有所交代了。匈奴人由於損失慘重。幾乎想放棄追擊。如果事情就此結束,那麼李陵實際上是有功的。可惜歷史沒有如果。漢軍內部出現了叛徒。向匈奴人告密。匈奴人明白,漢軍已經接近,彈盡糧絕。於是加緊追殺。歷史上最悲壯的一幕發生了。他親率剩下的將士們全軍出擊。他計程車兵幾乎全部戰死。唯一可惜的是。李陵自己被俘投降。否則絕對會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司馬遷認為他已經盡力了,不可以過於苛求。以至於激怒的漢武帝。其實我們不需要去罵他。人力有窮盡。

  • 4 # 明離子

    李陵作為飛將軍李廣的孫子,不但武藝出眾,也有乃祖之風,於是武帝讓他對抗外敵匈奴,可惜在浚稽山之戰中,被來想以內應滅匈奴的李陵,卻事情敗露,內應被殺,計策失敗,李陵率軍突圍,卻因為沒能得到同時率軍攻匈奴的李廣利的救援,不得已被匈奴俘虜。

    接下來,司馬遷為李陵求情,說李陵孤軍奮戰,已經十分勇猛,雖然被俘,但是也是因為李廣利的不及時救援所致。

    武帝聽了非常惱火,認為司馬遷為李陵求情,還詆譭將軍李廣利,司馬遷被宮刑就在此時。

    一年以後,漢武帝感念李陵的功勞,就派公孫敖去匈奴境內接李陵回來,但是沒能找到,但是這個公孫敖很可惡,回來居然偽造了一個訊息:有個姓李的將軍在替匈奴練兵。

    沒有確認是不是李陵,以及這個訊息是不是真的情況下,漢武帝滅了李陵的三族。

    李陵在匈奴本來沒有真的歸降,但得知漢武帝將其三族都滅了,也就只好留在匈奴,從此在匈奴終老一生。

    李陵一生,未帶兵攻打過匈奴,所以談不上與祖國為敵,反觀漢武帝,不分青紅皂白就滅了他的三族,所以,現如今與司馬遷觀點一致的人還是佔多數。

  • 5 # 少卿之見

    武帝負陵,陵不負漢!

    李陵5000步兵對陣110000騎兵,能戰8日,輾轉千里,打出1比3的戰損比,不愧名將的稱謂!

    李廣之孫,李當戶遺腹子,李敢之侄李陵5000步兵疾馳30日遭到匈奴30000騎兵伏擊首日,擊殺匈奴3000餘人;後匈奴騎兵增至11萬,李陵見匈奴勢大,且戰且退,騎郎將戰報傳至長安後,漢武帝竟未派出一個援兵。經過八晝夜激戰,矢盡糧絕,刀卷劍斷,拆車副與敵廝殺,至此擊殺匈奴一萬餘人,陵部剩餘2000人。突圍前夜,以鼓為號,但得迴歸者已報天子。然鼓溼不響,陵與一裨將共帶20餘人突圍,遭千餘人匈奴追擊,裨將死,其無顏見天子,投降匈奴,約400餘人逃回。李陵突圍之地,據漢朝邊境僅百餘里。步兵打騎兵,只有劣勢,勝不能追,蠅頭小利,敗則全軍覆沒。李陵全軍覆沒,投降,但是他打出步兵對陣22倍騎兵的經典戰例,軍事才能足以冠絕其時。李陵步兵深入匈奴腹地,原本後有路博德援兵,卻與公孫熬匯合,責任在漢武帝。首次戰報至長安,漢武帝就應該派出大量哨騎作為援軍的耳目,接應李陵,但漢武帝沒有。漢武帝一生窮兵黷武,寵幸外戚,別的將領只是配角,死不足惜,這才是李陵戰敗的根本原因。可惜的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大漢民不聊生,匈奴人雖然失去了很多地盤,卻未傷根本,全殲李廣利七萬精銳,照樣佔有軍事優勢。

  • 6 # 尋根拜祖

    華人講求氣節,但凡被貼上“漢奸”標籤的,基本身敗名裂,遺臭萬年。但李陵除外,他戰敗後投降了敵國,致使全家被滅族。奇怪的是一千多年來,華人選擇了寬容他,仍然視之為英雄,即便在當時,絕大多數人都待之以同情,甚至一度連皇帝都想辦法招他歸國。

    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嫡孫。 李陵降敵發生在漢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那年漢武帝令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三萬,攻擊活動在天山附近的匈奴右賢王,同時命令李陵為李廣利做糧草押運。

    李陵不願意,他對漢武帝說:我所統領的部下是荊楚豪傑,個個身懷絕技,希望可以獨當一面,別讓我們扮演保姆角色。漢武帝說,你想當先鋒也行,不過醜話說前面,我可沒有馬匹給你,軍士也只能你自己的5000人。

    李陵拍拍胸脯,我願意以少勝多! 李陵 於是,李陵由後勤部隊變成了側翼部隊,任務從糧草保障變成了牽制敵方增援。這個部署存在太大漏洞,看起來作為側翼部隊的李陵有5000人,數量不算寒磣(當年冠軍後霍去病只帶了800人,就深入匈奴腹地,把匈奴老巢都端了),但問題是他這5000人是步兵,千里草原作戰,實在不知道漢武帝和李陵哪來的信心。

    大概是因為跟匈奴人的作戰,捉迷藏的成分很大,那麼大的疆域,能碰上都不容易,很多時候大軍出動跟旅遊差不多,兩軍連個面都照不上,所以按照這個大機率設計的戰局。

    這太兒戲了。開頭跟他們設想的一樣,根本沒碰到一個匈奴兵,於是大軍回撤。要說僥倖害死人呢,就在回軍途中,李陵與匈奴單于的大軍撞了個滿懷。 5000步兵對30000騎兵!似乎李陵死定了。

    兩軍開戰,詳情不細述,結果很意外,匈奴大單于的30000人被打得狼狽不堪,死傷數千,居然頂不住了。這要是傳出去,大單于的臉還往哪兒擱?增兵!不管多大代價也要吃掉李陵!很快左右賢王的增兵到了,這時匈奴兵馬人數達到了80000!想想看,這仗不用打,光馬腿的數量足以壓死李陵這5000號人了。

    李陵五千敵八萬 可是戰爭不是這麼算的,戰神級的李陵率著5000步兵,用了9天的時間,使匈奴人損失了15000人!大單于崩潰了,這仗實在沒法打,他打算撤軍。漢軍離邊境越來越近,再打下去,很容易被援軍包了餃子。

    悲哀的是,改變這場戰爭的一個小人物出現了,李陵手下的一名叫管敢的校尉做了漢奸,他向匈奴人出賣了李陵的軍事機密:漢軍箭矢用光了,刀槍也折損殆盡,現在只剩李陵和韓延年各有800人還有點戰力,只要集中箭簇猛射黃白二旗(李陵和韓延年所率之軍),漢軍必敗!

    匈奴人大喜過望,依計行事。李陵激戰9天,損失了2000人,要命的是糧草武器全沒了,只能拿著車輪和短刀(尺刀)作戰,援軍遲遲不來。

    這種情形下,結局已定。李陵命令士兵們各自突圍,他在突圍無望的情況下,說了句:我沒臉見陛下了。下馬投降。

    李陵投降後,漢武帝震怒,差點殺了為李陵說情的司馬遷(改宮刑)。

    一年多後,謠傳李陵幫匈奴人訓練士兵(實際是一位叫李緒的漢奸),漢武帝一怒之下滅了李陵全族。此後,漢庭多次派人聯絡李陵,希望他能歸國,李陵以不能再二次受辱為由拒絕迴歸,直到老死異國他鄉。

    司馬遷 一千多年來,關於李陵的爭議不斷,但絕大多數人認為,雖然李陵投降匈奴,但他已經盡了力,責任不全在他,情有可原。尤其在民間,李陵降匈奴的事,相對於他的美譽度,連螢蟲之光都算不上。

    為什麼視氣節為生命的華人,會如此大度地原諒這麼一個投敵賣國的漢奸?

    首先,司馬遷的立場對後世的影響是很重要的因素。

    司馬遷和李陵是好朋友,因為替李陵辯解受了宮刑,足見兩人關係不一般。

    司馬遷一直認為李陵“有國士之風”,投降的事很可能是李陵的權宜之計,一有機會他一定會歸漢。可惜漢武帝聽信讒言,誤殺了李陵全族,堵死了李陵迴歸之路。

    在司馬遷眼中,李陵投降迫不得已,是漢武帝處置不當,才導致李陵有家不能歸,有心無處效的結果,這個“漢奸”是被逼出來的,李陵身上穿的是“漢奸服”,可心一直是“大漢心”。

    他的這個觀點得到大多數人的認同,儘管有司馬公個人的感情色彩,事實還是比較客觀的。

    其次,李陵祖孫三代的功業和不公正的待遇為他贏得了同情分。

    李氏家族,自李廣開始,就一直籠罩在“數奇”(漢武帝評李廣語,意為“命不好”)的陰影中。李廣本人一生經歷文景武三朝,戰功無數,但最終一生不得封侯。李廣的二兒子李敢被霍去病報私仇殺死,漢武帝卻說他是被鹿角頂死的。輪到李陵,自幼備受器重,本是一戰成名的好機會,卻落得如此下場,讓人同情。

    第三,導致戰爭失敗的原因不在李陵,他在戰爭中的表現值得尊敬。

    有人說,戰爭失敗歸咎於李陵不聽指揮,立功心切,非要改變漢武帝的部署去打前鋒。這分明是睜眼說瞎話,李陵想立功是事實,也無可厚非,行動計劃的改變是漢武帝許可的,行動路線也是漢武帝制定的,為什麼要把責任歸於李陵?反倒是漢武帝為什麼不及時派人接應?後來漢武帝后悔過,說路博德沒聽他的話去接應李陵,責任一眼分明。

    我個人覺得,其實漢武帝從一開始就是想讓李陵打前鋒,之所以先說讓他押運糧草,無非是激將法而已,所以李陵的話一出口,漢武帝立刻就答應了他。

    這場兵力懸殊的戰爭,不應該被認為是一場失敗。倘若不是作為主戰場的李廣利的失敗,誰會認為作為牽制力量的李陵是失敗的,況且他殲滅了三倍於己的敵軍。戰略目標失利了,戰術勝利是沒有意義的,這就是李陵的命。

    相反,如果戰爭勝利的話,李陵可能就是第二個霍去病。

    第四,全族被冤殺,讓人扼腕。

    漢武帝是一個冷酷無情的帝王,一生中他殺人無數,不管你有多大功勞,一朝翻臉,身死家滅!李陵投降權宜之計說,得到了史學家的一致認可,當時漢匈交戰,武將反覆投降的事屢見不鮮,從某種程度上說,用這種不惜沾上汙點的方式力圖再次報國,比單純的死社稷還要艱難,更值得讚許,當然以此為藉口的真正的漢奸不算。

    漢武帝因為錯誤的情報,冤殺李陵一家,不但讓人嘆息那些無辜的生命,更主要的是,從此,李陵歸漢的路被堵死了,他洗刷身上的恥辱的機會沒了,他從此真的成了漢奸!難道漢武帝不該承擔責任嗎?

    第五,投降後,李陵沒有做實質性的傷害漢朝的事。

    這點爭議較大,有人以李陵受封匈奴右校王,做了駙馬,曾經出兵攔截過李廣利,勸降蘇武等一些列事,說明李陵已經成了真正的漢奸。是的,這些是事實,但作為一個已經心死之人,這點舉動不足為怪,沒有帶著“皇軍”去清鄉就不錯了,況且他的這些舉動並沒有給漢朝帶來實質危害。相反,他還殺了真漢奸李緒,為此他差點被閼氏殺了。

    第六,一句“陵歸易耳,然老公不能再辱!”,凌然氣節感動華人。

    漢昭帝時期,霍光和上官桀輔政,派人勸李陵歸漢,使者帶來了朝廷的各種許諾,也體諒了他的不得已,甚至暗示當初責任在皇帝。

    多好的機會,終於可以昭雪了,可以洗掉身上的汙點了,但想不到李陵卻拒絕了。

    很少有人能讀懂李陵拒絕歸漢背後的含義。大多數人認為,以李陵的經歷,即使回到漢朝,也不會有好結果,以漢朝複雜的政治,他遲早會被清算。留在匈奴安享漢奸的幸福生活,是他最好的出路。

    錯矣!其實在李陵的心裡,他的投降是忍辱偷生,為了平生的抱負,他不得不承擔這個侮辱,然而漢武帝的舉動,卻真真正正地把他釘在恥辱柱上,永世不得翻身,他被迫接受了第二次侮辱!這麼多年過去了,難道讓他再次選擇背叛匈奴,這個他被迫接受的異國?讓他再次揭開自己剛剛愈結的傷疤?讓自己一而再再而三地受辱? 那我李陵還是人嗎?連漢奸都不如了,連人的資格都沒了!所以“老公不能再辱”,讓我守著這最後的一點,作為人的氣節吧!

    “老公不能再辱”,多麼悽倉悲涼的內心啊!如果再給李陵一次選擇的機會,我相信李陵絕對不會選擇投降,那是一條不歸路,即使你是忍辱負重,可歷史往往不再給你洗刷恥辱的機會了,你只能茹苦獨行,形同鬼魅!

    60歲的李陵病死於塞外草原,他湮沒於歷史長河。華人沒有忘記他,更沒有粗暴地將他打入恥辱的漢奸名冊,他得到了後人的尊重與諒解,他的氣節已經蕩清了他的汙濁。

    安息吧,李陵!

  • 7 # 千古名將英雄夢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五月,漢武帝遣貳師將軍李廣利以三萬騎出酒泉至天山(此天山為祁連山,非新疆之天山),進擊匈奴右賢王部。自此,熄滅了十餘年的漢匈戰火已然燎原,河西邊塞,吹角連營,李陵那漸漸黯淡了的雙眼之中,亦轟然爆開了熊熊的功名烈焰。

    果然,李廣利大軍正要出發,漢武帝就讓李陵從張掖回長安述職,並在未央宮武臺殿親自召見了他。

    漢武帝道:“今匈奴悖逆絕倫,扣我漢使,朕欲遣軍討之,使汝為貳師將輜重,如何?”

    李陵聞言,失望透頂。

    上次是接應李廣利入塞,這次是給李廣利運輜重,每次都是當配角跑龍套,李陵發現自己再不能忍了

    ——哦,我挑著擔,我牽著馬,迎來日出送走晚霞,然後送你李廣利去打妖精,哪有這等不公平之事!就算是讓妖精吃了,我也想跟我祖父李廣一樣,體會一下英雄般的誇張悲壯啊,陛下怎麼就不懂我的心呢?

    很多書上說李陵當時不過二十來歲,其實據我推算,李陵與蘇武為好友,又為李氏長孫,此時當已四十出頭,雖不及李廣年老,但也的確蟄伏了太長時間,他急需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

    於是李陵向武帝叩頭自請道:“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至蘭幹山南以分單于兵,不使專與貳師對敵。”

    武帝當然明白李陵軍隊的戰鬥力,也明白用李陵來分散匈奴兵力而減輕李廣利壓力是個不錯的主意,但李陵不願受貳師將軍的節制,無視權威,急於爭功,這完全打亂了他原本的戰略計劃與封賞計劃,這讓劉徹很惱火,他彷彿在李陵身上又看到了當年那個數請為前鋒的死心眼老傢伙李廣。他就不明白了,這老李家三代人怎麼都要跟他的舅哥過不去呢?

    自李廣利勉強被封為侯後,武帝最怕的就是他難孚眾望,但沒想到事情最後還是發生了,而且還是發生在自己同樣抱有很大期望的李陵身上,這讓他很糾結,也很痛苦,但他明白自己必須從中做出選擇。

    武帝低頭沉思了一會兒,最終還是決定選擇李廣利。

    於是他對李陵說道:“汝惡屬貳師邪!吾發軍多,無騎予汝。”

    這麼大一個帝國,武帝卻說戰馬都給了李廣利他們,現在沒馬了,誰信哪!十一年前漢朝不還是拉了十八萬騎兵在漢匈邊境耀武揚威了一番嗎?這謊撒的太沒水平,劉徹這明顯是要李陵知難而退,別太狂妄,也別跟李廣利爭功,否則你會死的很難看。

    因為出塞作戰,是一定要有騎兵部隊的,否則一旦被匈奴優勢兵力包圍,那想逃都逃不掉,匈奴的戰馬多快啊,圍追堵截一幫兩條腿的步兵,那還不跟貓抓耗子一樣,想怎麼玩怎麼玩?

    就算韓白重生,衛霍在世,恐怕都不敢輕易步兵出塞,最多使其行誘敵之計。

    但是李陵偏偏不信邪,他大誇海口道:“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

    漢武帝完全被李陵的狂傲給驚著了。什麼?步兵五千人就敢涉單于庭?你以為你是朕的霍大少啊,人家霍大少都還要騎兵呢,你連騎兵都不要?你個瘋子!你爺爺李廣夠瘋了,你居然拿比他還瘋!

    李陵確實瘋了,他李家三代英烈,從來只能給外戚提鞋,這還不讓人發瘋嗎?只要能當上時代的主角,當個瘋子又如何?何況蘇武乃是他的至交好友,蘇武被困,他豈能坐視?難道要期待李廣利超水平發揮,攻破單于庭,把蘇武營救回來?

    所以,李陵一定要自己出馬,於公於私,為國為家,都要如此,不成功,便成仁!

    如果說李陵前面一句“分單于兵”尚屬不錯之建議,那後面這一句“涉單于庭”就完全是不顧後果的意氣之語了。正如北宋軍事家何去非所言:“善將將者,不以其將予敵;善為將者,不以其身予敵。”武帝與李陵都不像正統的軍事決策者,他們像正統的賭徒、好大喜功的戰爭瘋子。

    然而,漢武帝最終答應了李陵,還大大嘉勉了他一番。李陵開開心心的告謝出去了。

    武帝靜靜的看著李陵離去的背影,就像在看一個死人。

    好,你想當烈士,那朕就成全你!

  • 8 # 晚亭與落霞同暉

    "時運"一說,有時還真的存在。漢初著名將領李廣、李陵爺孫倆就是例證。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渡陰山"。飛將軍李廣的威名令匈奴人喪膽。奈何時運不濟,終生未能封侯。漢朝是以軍功:打了什麼勝仗,斬殺多少敵人的首級來論功行賞。而李廣幾次率軍與匈奴人作戰,一次以少敵多,險些做了俘虜,最有可能建功立業的一次,又在大漠中迷了路。為免羞辱,以自殺了斷。才有後來"馮唐易老,李廣難封"的典故。

    他的孫子李陵比他時運更差,與匈奴人一交手,就做了俘虜。他本意是詐降,一有機會就逃脫返回故土。

    未料朝中正因為他進行一場爭論,多數以為他降了匈奴人,僅少數人如太史令司馬遷為他說情。竟引起武帝大怒,殺了李陵全家。把司馬遷下獄受了腐刑。

    李陵聞言後,悲痛欲絕,有國不能回,斷了後路。在無奈下才投降了匈奴。但心中思國不能的心情在與困在匈奴的漢使蘇武的幾次交談中得到充分的表露。

    出獄後的司馬遷把這一細節寫進了《史記》,所以後人才得知真相,平添了幾份對李陵的同情,以及對漢武帝未弄清真相就痛下殺手絕人後路的殘暴而不平。

    不過,可憐的李陵終不得再回故土,而客死他鄉。

    至北宋,楊業兵敗,選擇撞死李陵碑前,就是以死明志,保持氣節!不能象李陵那樣,終身落個不明不白的汙名。

  • 9 # 美麗青春您真痘

    李陵並非背叛漢朝,反而是漢武帝冷酷無情,不分清紅皂白,迫使李陵有國不能報,有家不能回,最終客死他鄉!前119年漠北之戰,匈奴“遠遁漠北,漠南無王庭”,匈奴逃到天山腳下,訓兵備馬,休養生息,將西域各小國強納入藩,徵收貢賦,實力日長,漢匈之間大規模軍事衝突隨時可能爆發。

    公元前101年,且鞮候單于繼位,雙方關係緩和,互放所扣使節,並派使節互訪,不料前100年蘇武出使匈奴,被牽連到一場謀殺案遭扣,雙方劍拔弩張。

    公元前99年,漢武帝令貳師將軍李廣利率兵三萬,攻擊活動在天山附近的匈奴右賢王。

    李廣利是武帝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治軍糟糕,不恤士卒,第二次遠征大宛,“非乏食,戰死不甚多,而將吏貪,不愛卒,侵牟之,以此物故者眾”。

    與匈奴交戰,敗多勝少,第二次遠征大宛, “貳師將軍李廣利,捐五萬之師,靡億萬之費,經四年之勞,而僅獲駿馬三十匹,雖斬宛王母寡之首,猶不足以復費,其私罪惡甚多;孝武以為萬里征伐,不錄其過,遂封拜兩侯、三卿、二千石百有餘人。”

    但並未妨礙屢得重用,人比人就是一個死。

    漢武帝在未央宮武臺殿親自召見正在泉郡、張掖郡教習射箭之術,以防備匈奴的李陵。

    漢武帝道:“今匈奴悖逆絕倫,扣我漢使,朕欲遣軍討之,使汝為貳師將輜重,如何?”

    祖父李廣一生戰功卓著,不但未能如願封候,最後竟悲憤自刎,叔父李敢屈死在霍去病箭下,光大門楣重任在肩,他急需一場勝利來證明自己。

    李陵叩頭自請道:“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至蘭幹山南以分單于兵,不使專與貳師對敵。”

    武帝當然清楚讓李陵押運糧草是將竹排當牙籤,李陵分兵減輕李廣利壓力確是技高一籌,但領導的權威豈然挑戰,總爭先鋒,這也是兔子沒尾巴,隨根嗎?

    武帝道:“汝惡屬貳師邪!吾發軍多,無騎予汝。”

    雞蛋去碰石頭嗎!匈奴之所以百僵不死,屢屢南犯,不就是全憑戰馬嗎?若大的帝國,竟沒有五千匹馬,這謊撒的太沒水平。

    李陵回道:“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

    按說此時李陵已經30多了,不再是放蕩不羈的憤青了,是光宗耀祖心切,還是從心底就瞧不起吃軟飯的李廣利呢?

    李陵或為一已私,可以理解,這麼漢武帝這個決定就太不可思議了,或許他認為茫茫大漠,與匈奴作戰,如同大海掏針,很多時候大軍出動如同旅遊。

    實在不知道漢武帝和李陵哪來的信心,這個世界太瘋狂了。

    武帝命強弩都尉路博德在李陵撤回時接應,路博德曾跟隨霍去病北伐匈奴,因功封侯,讓他給李陵打下手,心中十分不爽,上奏推辭,在武帝強令下,擰著鼻子領兵出征,此時君臣不睦,將佐不和,這場戰爭的結局已經註定。

    李陵按時出發,命人將沿途山川地形繪製成圖,派人送回長安,一月之後抵達浚稽山,這次漢武帝失算了。

    兩軍開戰,詳情不述, 李陵5000步兵對陣匈奴110000騎兵,輾轉千里,對戰8日,斬殺15000多人,戰果亙古未有!

    最後矢盡糧絕,刀卷劍斷,又遭叛徒告密,李陵被迫投降。當時漢匈交戰,武將反覆投降的事屢見不鮮,趙破奴曾經投降匈奴,後來逃回漢庭又被重新起用,到李陵這兒,情況全變了!

    一、大戰首日,武帝得知戰況,竟未派一兵一卒給予馳援!

    二、西河郡至遮虜障,兩地相距兩千餘里,漢武帝讓路博德接應,是不是在玩人!

    三、漢武帝接到訊息第一反應竟是:“上欲陵死戰,後聞陵降,上怒甚。”他為什麼想讓李陵去死?他的一切安排都是為了這個目的嗎?

    漢武帝將實話實說的司馬遷施以宮刑,一年後,僅憑萬里之外一個“李陵”為匈奴練兵的訊息,竟將李陵一家滅族,包括他80多歲的老母。

    幹活不由東,累死也無功。

    單于將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為妻,封其為右校王,位居貴族之列,當代作家張承志為李陵說話:“當他無家可歸,祖國執行不義的時候,叛變也許是悲壯的正道。”

    李陵真的投降匈奴了嗎?!

    公元前90年,李陵作為漢朝的降將,第一次參加了漢匈之間的大戰,地點竟是在導致他身敗名裂、家破人亡的浚稽山,這是否是暝暝之中的一種安排?

    《漢書卷九十四上·匈奴傳》:“單于既立六年……於是漢遣貳師將軍七萬人出五原,御史大夫商丘成將叄萬餘人出西河……匈奴使大將與李陵將叄萬餘騎追漢軍,至浚稽山合,轉戰九日,漢兵陷陳卻敵,殺傷虜甚眾。至蒲奴水,虜不利,還去”。

    從中可以看出:

    李陵乃一代名將,曾將浚稽山一帶地形繪圖報朝廷,無疑十分熟悉地形要略。反觀商丘成本是御史大夫,自然與李陵無法相提並論,漢軍是被匈奴騎兵窮追而至到的浚稽山,慌亂之中斷難熟悉地形。

    一個御史大夫帶一幫疲兵窮卒,最終卻能與一代名將率領驍勇善戰、以逸待勞的精銳騎兵“轉戰九日,漢兵陷陳卻敵,殺傷虜甚眾。至蒲奴水,虜不利,還去。”

    此時多說一字皆屬浪費。

    漢昭帝繼位後,派人勸李陵歸漢,“陵歸易耳,然老公不能再辱”,哀莫大於心死!

    “走過萬里行程啊穿過了沙漠,為君王帶兵啊奮戰匈奴。歸路斷絕啊刀箭毀壞,兵士們全部死亡啊我的名聲已敗壞。老母已死,雖想報恩何處歸!”

    悽倉悲涼之聲千古迴盪!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綠野仙蹤>>讀後感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