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琴鍵上的球聲
-
2 # 時間為何存在
事實上,舍甫琴科在1994年已經在對陣拜仁慕尼黑的比賽中收穫了首粒歐冠進球,1995年已經是隊中絕對主力了,年僅19歲就入選了烏克蘭國家隊,如此光明的前途,舍瓦來中國踢球,他是發燒了說胡話嗎?從俱樂部的角度來說也不可能,賣給當時的歐洲聯賽,一定比當時的中國聯賽掙錢多,這是毋庸置疑的。1997年,申花也沒有去烏克蘭,而是去的波蘭。更何況,簽下主教練保加利亞人斯托依科夫時,外援已由斯托依科夫和上海足協定下了三名保加利亞球員。
-
3 # 新友千千傑
問題很無聊,且不說事實是否如此,如果真的發生了這件事請問遺憾在哪?舍瓦來了中國會發生什麼?可能只是眾多外援過客其中的一個,抑或是也比較出彩,但他這輩子就完了,這和保利尼奧沒有可比性,因為不是一個年代的,如果真的來了中國我們只會說記得當年上海有個什麼科的外援挺厲害和魯能踢得時候進了兩個球,然後就沒有全世界大部分球迷都知道的烏克蘭核彈頭了,成全了自己,噁心了別人,廢了一個好前鋒,於心何忍?中國足球的起點,環境,尤其是在那個年代,咱們自己不知道嗎?
-
4 # 彬154562003
這樣的無腦段子,大概是為了黑徐根寶,以及國內教練沒眼光而編造出來的吧。與申花有關的,一共有3個故事,主人公分別是維埃拉,舍甫琴科,雷科巴。
首先,94年職業聯賽開始,徐根寶去俄羅斯聖彼得堡挑選外援,以為當時俄羅斯經濟不行,球員價格應該是物美價廉。沒想到,到澤尼特俱樂部一問,一線隊二線隊球員的價格把他嚇壞了,轉而在當地的業餘俱樂部斯密納簽下了大學生球員瓦洛佳,而瓦洛佳的月薪是500美元!甲A開始的前三年,俱樂部的財力根本不足以購買什麼好的職業球員,也不可能吸引什麼有潛力的年輕外援!
其次,舍普琴科94年就已經進入基輔迪納摩一線隊,並有進球,還在歐洲冠軍盃登場。95賽季起,就是基輔迪納摩的絕對主力。而那段時間,基輔迪納摩壟斷了烏克蘭聯賽的冠軍,年年參加歐洲冠軍盃,97一98,98一99兩個賽季打進冠軍盃4強。舍甫琴科分別打入8球和10球,97年他還在諾坎普上演帽子戲法。你還認為舍甫琴科會來申花試訓嗎?基輔會把一個主力推薦給申花嗎?即便來了,申花掏得起轉會費和工資嗎?!
再來說說,另一位緋聞主角維埃拉,段子傳聞由於上海與戛納結為友好城市,在交流活動中,戛納俱樂部向徐根寶推薦個有潛力的年輕球員維埃拉,徐根寶一句,這人又高又慢,不要!
事實上,中法交流活動是在96年,法國方面幫申花牽線引進的是法國前國腳佩雷斯,當時佩雷斯已經33歲了,屬於在退役前發揮餘熱。而維埃拉93一94賽季就進了戛納一線隊,94一95賽季就是球隊主力,95一96賽季轉會AC米蘭,96一97賽季轉會阿森納,轉會費是350美元。請問,戛納俱樂部如何向徐根寶推薦已經在米蘭的維埃拉?
最後,唯一有關聯的是雷科巴。應該是96年或者97年年初,雷科巴隨烏拉圭國民競技隊到上海踢商業賽,表現出色,引起申花方面極大的興趣,一問價格,對方開價幾百萬美元,申花根本沒有能力購買,只好作罷。隨後不久,雷科巴轉會國米。多年後,又被傳為嫌棄雷科巴身體單薄,看不上.....
綜上所述,你還會相信這些奇葩的段子嗎?中國足球是有很多荒唐的事情,是該罵該批,但是這樣無腦謠言黑,是不是也證明了球迷媒體的一些問題?!
-
5 # 陌上雲白
怎麼說的都有,怎麼說的都有人信。我個人持懷疑態度。
無論雷科巴,維埃拉也好,還是舍普琴科也罷,雖然當年不是什麼大牌球星,但好歹也是有潛力的年輕球員,以舍普琴科為例,基輔迪納摩隊雖然不是歐洲豪門,但俱樂部歷史要長於申花,管理上自然要完善很多,要判斷一個球員是否有潛力,對一個有歷史的俱樂部來說,是最基本的生存之道了。因為有潛力就意味著財富。而且當時中國甲A聯賽剛剛起步,金元足球還未興起,申花也不會給外援開出一個讓球員本身和俱樂部難以拒絕的報價。而且當時年輕的舍普琴科已經是基輔迪納摩的當家球星了,即使申花有意,也未必掏的起轉會費!
再說雷科巴,雷科巴於1997年加盟莫老爹的國際米蘭,即使在加盟國米之前,雷科巴也是南美強隊中的主力,還是那句話,申花會掏出鉅額的轉會費嗎?
維埃拉就不說的,對於當時囊中羞澀的甲A來說,歐洲球員本身就是奢侈品。特別是年輕球員。
要知道,1997年前後,人們的平均工資才多少?而當時對美元的匯率又是多少?如果我沒記錯的話,應該是8.3-8.6元之間吧。
以前傳媒沒有那麼發達,怎麼忽悠都行,現在網路如此發達,幾乎一個人哪一天穿什麼樣的內褲都查的到了,是真是假,一查一思考就明白了。
-
6 # 鴨梨士多德3
完全是謠傳,就和雷科巴,維埃拉一樣,當時中國教練想要,但是給得起錢嗎?!關鍵是人家也不願意來!這些球星哪個不是十幾歲就被豪門球探鎖定了,別做夢了
-
7 # 藝原2
貝利剛出道時,被推薦給根寶,根寶問貝利要回扣,貝利沒鳥,被拒,後來貝利到了日本最後成為球王,華人應該反省為什麼落後於日本人了
-
8 # 三月風子5II8
所有的段子,也許並不是空虛來風,至少如蝴蝶效應一般,曾經有隻蝴蝶扇了一下翅膀。不管當年申花是否曾淘汰了試訓的舍普琴科。如果有,時光假如會倒流,申花還是一樣會淘汰舍普琴科。
千里馬時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90年代的的申花教練徐根寶,靠“搶逼圍”一招鮮,生吃甲A,在足球裡,就是靠體力在區域性拼搶中獲得優勢的一種基本的打法,當年靠這個就能在甲A獲得冠軍,也只能說當時的中國聯賽水平相當低下,當時的中國本土教練員,對歐洲先進足球理念知之甚少,中國足球和世界足球就是截然不同的兩種足球。落後的理念能奪冠,何須花時間去學習和充電?教練理念的差異,勢必影響教練考察隊員的標準。用個通俗的比喻去形容,讓小學的老師去帶一幫博士後,他自己都不明白的事情,怎麼去分辨博士後的差異?
那時候的低水平足球是否需要高價外援
90年代的中國,當時工資水平很低,大多數人月薪都一千多人民幣。幾百萬美元的外援絕對是個天價數字,不是一般俱樂部所能承擔起的。想想當年叱吒風雲甲A的外援,很多都是國外的業餘球員,如四川的馬麥羅、國安的安德烈斯,他們最輝煌的歷史都在中國甲A。幾十萬能辦的事,誰會花幾百萬去辦?
引援和產出
90年代中國的市場,不像如今的市場。即使大的投入,也不會有很大的產出。如今企業的規模,高投入俱樂部,用球隊作為企業的有形廣告,拿恆大為例,恆大剛進甲A,購買的外援也都是價格不高的外援。後來中超市場培育出來之後,恆大才加大投入,買入千萬級的外援,一個97年成立的公司,經過十年的迅猛發展,如今已經成為中國頂尖的房地產公司之一,足球的投入功不可沒。
世界頂級的球隊,必須跟所在地的經濟能力相輔相成,否則就是無根的空中花園。中國現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為中國誕生頂級俱樂部提供了物質的條件,90年代錯失世界級球星,那是必然的錯過,如今中超逐漸引進年輕的有潛力的南美球員,低買高賣,這是足球水平提升、經濟能力提升的必然發展趨勢。
所以別拿現在的眼光去看過去的選擇,就像很多人二十年前不會在北上廣買房子一樣,再輪迴依然不會買。
回覆列表
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不怪別人,只怪自己。記得那一年香港迴歸,上海申花也聘任了俱樂部歷史上第一位外籍主教練斯托伊科夫,並在賽季開始前將球隊拉到歐洲集訓。
地點定位烏克蘭,為了促進中烏兩國友誼和足球文化交流,當時烏克蘭基輔迪納摩俱樂部向申花推薦了幾名年輕、有潛力的球員,其中就包括舍甫琴科。打完熱身賽後,申花方面普遍認為舍甫琴科身體一般,技術一般,意識一般,是一個非常普通的球員,於是放棄了引進。
沒想到在下半年的歐洲冠軍盃中,這位剛滿20歲的小夥子一戰成名,舍普琴科在同西甲豪門巴塞羅那的比賽中上演帽子戲法!後來被意甲豪門AC米蘭相中並在當年的聯賽中攻進了24個球,成為意甲最佳射手!
據說當初的上海申花腸子都悔青了,不過舍普琴科也應該感謝上海申花不收之恩,否則名震江湖的“核彈頭”也許不復存在。
說了這麼多,無疑再次印證了一個真理——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