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匈奴直到戰國後期,約公元前三世紀,才見於中國史籍記載,在此之前,匈奴或其組成部份肯定早就存在,同樣有南下問題,為何歷史未記載?
3
回覆列表
  • 1 # 74011036932

    事實上,華夏文明真正以國家形態存在於中華大地上是從周朝開始的。夏商時代,由於生產力的落後,部落的征伐,國都經常遷移,更無明確管治的疆域。只有到了周朝,透過分封制,諸侯四處墾殖拓邊,作為王朝中心的中原地區才漸漸穩定下來。儘管幾百年後,還有一次少數民族的叛亂再次遷都,但總體上中華帝國的形成是在周朝打下了基礎。而作為北方草原部落,由於生產方式的不同,民眾更多以氏族為單位在大草原上遷 徙 放牧,形成部落或部落聯合要比中原農業文明形成國家要難要晚。為什麼在戰國後期侵擾中原,這就與這時各個諸侯國已在中原地區形成穩定有效的國家形態有關。北方草原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在無序的中原大地上,任意交流貿易。匈落部落的形成正是隨著中原大地的變化而形成的。統一行動,劫掠中原的財富,成了他們獲取生產資料的一種方式。

  • 2 # 羽菱君

    匈奴是一個歷史悠久的遊牧民族,若從其起源到被鮮卑族所替代,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有近兩千年的歷史。說起匈奴侵擾中原的問題,實際上自古就有,這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的天然敵對,匈奴的稱謂是在公元前3世紀戰國後期中原各國對他們的叫法,並一直延續下來。

    據《史記》記載:“匈奴,其先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維(獯鬻、燻育)。唐虞以上有山戎、獫允、薰粥,居於北邊,隨草畜牧而轉移”。所以說匈奴人的先祖是夏王朝遺民,他們在西遷過程中融合了月氏、Murano、烏孫、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國的人。近代大師王國維在《鬼方昆夷獫狁考》中,把匈奴名稱的演變作了系統的概括,認為商朝時的鬼方、混夷、獯鬻,周朝時的獫狁,春秋時的戎、狄,戰國時的胡,都是後世所謂的匈奴。還有一說,把鬼戎、義渠、燕京、餘無、樓煩、大荔等史籍中所見之異民族,統稱為匈奴。

    遊牧民族不事農桑,沒有秋收冬藏的生活方式,隨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方式,自然環境天氣等因素都能考驗和制約著他們的生存與發展,糧食短缺是他們經常面對的問題,當自給自足失去平衡的時候,對周邊地區民族的掠奪就成了他們有效和最直接的解決手段。這也成為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天然對敵。因此,從其祖先遊牧生活方式的開始,當糧食出現不繼的時候就開始對中原的農耕民族進行侵擾,商周兩朝都與北方遊牧民族也是匈奴的前身發生過多次大規模的戰爭,公元前771年,烽火戲諸侯的周幽王更是被犬戎殺死,直接導致了西周的滅亡。從最新的考古發現,最早的遊牧文明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紀,這也能夠說明了匈奴民族悠久的起源。匈奴民族從夏朝起源到東漢隨著鮮卑族的崛起被之替代(這裡被替代的屬於留在蒙古高原的南匈奴,北匈奴一支西遷中亞,後來建立了匈牙利等國家),五胡十六國時期,內遷中原的南匈奴建立前趙、北涼和夏等國家。留在蒙古高原的匈奴漸漸被漢化,蒙古族、突厥族、契丹族等等都是其後裔。匈奴這個民族的稱謂也在歷史上消失了。

    遊牧文明在中國古代歷史上佔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與農耕文明的衝突與融合構成了中國北方邊境歷史的主題之一。說遊牧民族沒有文明是錯誤的,能在史書上出現有記載的遊牧民族都是有文明的,沒有文明的遊牧民族都被農耕民族與遊牧民族同化了。曾經的匈奴民族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 3 # 日慕鄉關

    一、匈奴概述

    匈奴的起源是有爭議的,國內學界一般採信華夏族與匈奴族同源,約公元前16世紀夏朝滅亡後,夏後履癸的一支後裔逃到北方,在吞併其他部族之後成為匈奴族。據《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

    匈奴的人種與東北亞人種有明顯區別:從出土的匈奴貴族墓葬織錦與壁畫來看,匈奴貴族帶有明顯的斯基泰血統,斯基泰人東斯拉夫和部分突厥語民族的始祖之一,這個部族多身材魁梧、藍目多須,戰鬥力和生存力都非常強悍。

    秦漢之前,匈奴只是草原諸多遊牧民族的一支,公元前三世紀,也就是戰國時期,匈奴逐漸開始崛起。

    第一任單于就做欒提頭曼,也就是歷史記載中的頭曼單于,他於公元前209年上位。“單于”是匈奴君主的稱號,意思是“廣大”,匈奴領袖開始自稱單于,意味著他們已經掌握了北方草原的大部分割槽域,成為遊牧民族的領袖。也正因為他們整合了遊牧民族,所以才具備了挑戰中原王朝的力量。

    二、匈奴歷史

    在此之前,匈奴也曾經南下挑釁過,只不過叫法不一,夏朝時稱葷粥,商朝時稱鬼方,周朝時稱獫狁、獯鬻,戰國後才稱匈奴,其中又有許多分支:

    比如說春秋時期的北戎,也被稱之為山戎,就是匈奴的一支,活動地區在今河北省北部,經常侵犯中原,成為燕、齊諸國之邊患。公元前664年,齊桓公曾經發兵攻打山戎以拯救燕國。

    再比如獫狁部,又稱為犬戎,活躍於今陝、甘一帶,這部分十分有名,當年周幽王烽火戲諸侯,被犬戎趁亂殺入西京,西周由此滅亡,褒姒也被擄走。

    秦朝建立以後,對匈奴十分警惕,公元前215年,匈奴被蒙恬逐出河套以及河西走廊走,此後為了徹底解決匈奴問題,秦始皇下令修築萬里長城,透過永久建築的形式防禦匈奴的騎兵,以求穩固邊境。

    修築長城由於勞民傷財,受到了許多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的譴責,但其作用不可抹殺,秦朝以後,除了唐朝清朝,歷代都會重新修建或者加固長城,雖然無法完全解決北方遊牧民族南侵問題,但是大大緩解了四面出擊四處救火的局面,時至今日,以色列在巴以邊境修築隔離牆,美國在美墨邊境修築隔離牆都是受到長城的啟發!

  • 4 # 九州歷史

    春秋時期,中華大地上大大小小數百個國家,經過多年兼併形成戰國七雄。那時,連強大的楚國都被認為是南方蠻夷,進不了中原法眼,所以周邊雖然有少數民族騷擾,都沒有記下來。

    匈奴之所以在戰國後期被寫入歷史,因為他們變強大了。戰國時期,受匈奴之苦最大並不是秦國,而是北方的趙國、燕國。在與匈奴對抗中,趙國“胡服騎射”,實力迅速增長,是秦國統一天下最強大的對手。

    匈奴能不能稱為一個民族?這個真不好說,因為匈奴的前世講不清楚。根據中國歷史記載,秦末漢初時期,那個稱雄北方的遊牧民族,就是匈奴,不管他們是一個民族還是多個民族聯盟。有人說他們是被商趕跑的夏朝移民,也有人說他們是西方遷徙來的白種人。在漢武帝之前,蒙恬曾經將匈奴趕出河套地區,其他政權只能被動接受匈奴勒索。

    漢武帝雄才大略,經過多年的積累,終於發狠對匈奴開戰,前後打了很多年,打殘了匈奴,從此匈奴無力發動大規模戰爭。跟其他少數民族一樣,他們沒有什麼凝聚力,說散就散了。

    匈奴分為南北二部:

    南匈奴遷入關內,與漢族等民族逐漸融合,消失在歷史的塵埃裡了。曹操將南匈奴分為五部,分割居住,王子入京城為質,劉淵就在西晉當質子。西晉荒淫腐敗,一不留神,劉淵返回匈奴扯旗造反,建立了前趙。

    有意思的是北匈奴。被漢朝猛追猛打,沒辦法就一路向西遷徙,走到中亞地區就沒了歷史記載,人間蒸發。幾百年後,阿提拉揮舞“上帝之鞭”出現在歐洲,被歐洲人稱為“魔鬼”,摧毀整個東歐地區。不過阿提拉死後,匈奴有一次瓦解、消失。有人說現在的匈牙利一帶,就是匈奴人後裔,不過據DNA檢測,匈牙利人是歐洲血統,跟匈奴沒啥關係。

  • 5 # 歷史風暴

    是的,匈奴一直都存在,北方的遊牧民族也一直存在。

    在周朝之前,華夏文明被大量蠻族圍困。根據方位中原人稱他們為東夷、西戎、北狄、南蠻。其中的北狄就是生活在北方的少數民族的統稱,也包括了匈奴人。

    犬戎攻破鎬京後,周朝出現混亂,天子自顧不暇更不要說組織人馬抵禦外族了。結果北方少數民族大量南下,建立了很多國家,如著名的中山國就是北狄所建立。

    北狄的南下對北方各諸侯國造成了很大破壞,燕國由於靠近草原就苦於應付狄人的侵略,直到齊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號,代表天子聯合中原各國與北狄作戰,才將燕國解救出來。

    幸好在中國沒有統一的時候,北方的遊牧民族也沒有統一,他們在入侵中原的時候各自為戰,最後才被中原國家聯合擊敗。假如冒頓早個幾百年出生,將草原統一起來,在中原還是小國林立的時候率數十萬騎兵南下,那麼中原很可能會被匈奴人佔領。

    當中原進入戰國時代的時候,北方的遊牧民族也在走向統一,東北一帶是強大的東胡人,正北方則被一個叫做匈奴的部族統一到了一起。此後北方的遊牧民族就剩下了兩個名字,匈奴和東胡。

    秦始皇滅亡山東六國統一天下沒多久,匈奴人在冒頓的帶領下打敗了東胡,將整個草原也統一了起來。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中原王朝走向統一的時候,北方的草原也在走向統一。而這種統一,讓中原王朝和北方的草原民族開始了大規模的衝突,並且一直延續了兩千多年,直到清朝時這個問題才解決掉。

    以上!

  • 6 # 歷史哨聲

    首先,我認為匈奴,並不是一個人種,而是一個鬆散部落聯盟的自稱。只要遊牧部落被征服,投靠了,就是匈奴了。如何中原文明一樣,攻下後管理了一段時間,就成為了漢地,是一樣的道理。

    因此,從匈奴是一個鬆散部落聯盟的稱號這個角度,就很容易解釋為什麼匈奴直到戰國時期才出現的原因。

    在先秦時代,北方的遊牧民族有四個強大的勢力:鬼方、犬戎、羌和匈奴。鬼方從商朝中期就出現,一直到達西周時期,都一直存在。犬戎的出現大概是在西周中晚期,犬戎因為援助宜臼爭奪太子之位而被大家知道。羌,雖然人數眾多,但各個部落相互攻打,一直到東漢,都沒有一個強力部落能夠一統羌,對中原構成威脅。

    匈奴,如題主所說,是戰國後期秦、趙、燕等國變強大並大力打擊北方的遊牧民族之後才出現的。

    從北方遊牧民族的角度來講,傳統上的所謂樓煩、中山、翟、大荔、義渠等遊牧民族紛紛被大敗。有危就有機,就是這些被打跑但又不肯放棄遊牧生活的民族,經過彼此的融合,團結一致,構建了新的政治團體——匈奴,對付南方的秦趙燕。

    因此,匈奴在戰國晚期的出現,原因很有可能是傳統北方遊牧民族在被打敗後的重新組合而形成的新政治類國家政權聯盟。匈奴和秦趙爭奪的都是優秀的水草地:對於匈奴而言,是更美好說的開始;對於秦趙而言,是養馬的牧場。誰輸了,誰就只能偷偷的在夜裡抹眼淚。

    匈奴和中原文明,不僅僅是遊牧和農耕定居的問題,更是制度的不同:匈奴的制度,更多的是堅持西周時期的分封制,這點可以從匈奴的左賢王、右賢王以及他們下面大小不一的王和部落首領等看出來;中原的制度則從西周的分封制,經歷了春秋時期的封建危機後,在戰國形成了強力中央直管的郡縣制。

    從匈奴的出現,中國北方草原一直都是堅持著分封制,即便是契丹(遼)時期也是如此;而中原地區從戰國後到秦朝就形成了以郡縣制的專權制度。

    freedom 和自立,就成為了中國北方遊牧民族的精神所在。權威和服從,就成為了傳統中國文明的核心。可以說戰國,就是中國文明的分水嶺。

  • 7 # 探微閣主

    遠在夏、商時代,王朝的建立是在部落聯盟的基礎上,部落之間並無華夷之分。

    周人對政治制度最具想象力,行分封建國之制。開始有了華夷之分。

    諸夏與蠻夷,實是一種文化上的區別,是耕稼城郭與遊牧部落之不同,而不是血統上的劃分。

    武王雖克商,但舊殷勢力無力全部剷除,因其實質上是一部落聯盟體。

    周人以少數駕馭多數,將周室宗親、功臣分封於舊殷原有部落之間以形成牽制,是當時最好的選擇。

    這就要提到西周建國的一個現實,那就是 -- 華夷雜處。

    對於此,史書中零零星星有佐證。

    《左傳》文公九年秋:“楚自東夷伐陳”,則東夷在楚、陳之間;

    《戰國策·魏策》:“楚破南陽九夷”,則九夷在南陽。

    周王室東遷之後,王室不振,引起了兩個連鎖反應 -- 諸侯內亂與戎狄侵擾。

    諸夏受戎狄之禍,亡國者不知多少。

    在此情況下,給了齊桓公與管仲建立霸政的機會(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因其本應由周王室主持)。

    齊桓公立起“尊王攘夷”的大旗,諸夏之間開始抱團,對戎狄建立了壓倒性的優勢。其主要功績之一,就是恢復被狄所滅的邢與衛。

    孔子曾說“微管仲,吾其披髮左衽矣”。齊桓公與管仲,對儲存華夏文化,實在是功莫大焉。

    春秋三百年,諸夏之間不斷兼併,至戰國時形成七個大國 - 齊秦燕楚魏趙韓。

    西周初年所開始的封建,如在宣紙上灑上數十滴墨滴,此墨滴即是一個一個華夏之國。墨點之間的空白區域,則散佈著戎狄蠻夷等遊牧民族。

    這些墨滴,漸漸浸染於宣紙之中,逐步擴大,以點成面,連面成片,不斷擠壓著空白區域遊牧民族的生存空間。 經春秋三百多年滲透,至戰國,七國已佔據中原,戎狄則被驅趕至四方(留在中原的已被同化)。

    秦漢一統,匈奴驟強。

    秦漢與匈奴,耕稼城郭民族與遊牧民族,就如同兩個武林門派。

    西周時兩派勢均力敵,至春秋時由於諸夏的團結而對遊牧民族佔據優勢。

    雖將其驅趕至北方,但諸夏漸漸統一,對其產生了新的刺激。

    正所謂“對手有多強,你的成長就有多快”。

    匈奴之強大,實是秦漢一統促成。

    二者由春秋時期的群鬥,演變成有組織有規模的戰爭。

    不過,匈奴不必高興的太早,一百年後,在財力與國力都達到頂峰的漢武帝治下,二者將迎來最大規模的對決!

  • 8 # 無風即風

    問這個問題的作者,好像還有一句潛臺詞是:為什麼遊牧民族在戰國後期前這麼安分?

    好像是這意思吧?

    如果是這種思維,那就是搞錯了一個常識問題:

    農業文明與遊牧文明的分野及成型,其實是在秦漢時才發生的。

    為什麼這麼說了?

    首先,我們可以從殷商的歷法開始研究,到西周的《夏曆》,再到秦朝的《顓頊歷》,最後到漢初的《太初曆》,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事實:農業的大發展到徹底成熟,起碼經歷了一千多年。

    因為農業與天氣,也就是與曆法密切相關。

    另外,文明的基礎是人口的構成與成分,那麼,不管是農業文明還是遊牧文明,也需要要一定的人口支撐。

    而從西周時起的奴隸社會殘留到戰國時的“國野合一”(為國),也可以清晰的看到農業人口的發展過程。

    同理,處於中國北部與西部地區的原始部落民族,因其地理環境的天然優勢(草原和馬),促使他們走出了另一條與中原農業文明不同的道路。

    中國傳統的四大“夷狄”——東夷、南蠻、西戎、北狄,一般西戎與北狄被視為是遊牧民族。

    在殷商時並無這個所謂的“四大夷狄”,殷商人一般習慣將所有外族統稱為“夷”,西周與春秋時,人們也還是這樣統稱,如《尚書·大禹謨》曰:“無怠無荒,四夷來王”。而《周禮·職方司》又把管理各非“諸夏”地區的官員稱為管理「四夷八蠻」。

    可以說,在戰國以前,“夷”與“蠻”,也就是東部與南部的少數民族似乎更有地位。

    這裡面是不是有什麼玄機?

    沒錯,西部與北部的崛起,的確是更遲的事:

    自是以來,晉之百役,與我諸戎相繼於時,以從執政,猶餚志也,豈敢離逷?今官之師旅,無乃實有所闕,以攜諸侯,而罪我諸戎。我諸戎飲食衣服,不與華同,贄幣不通,言語不達,何惡之能為?不與以會,亦不瞢焉。”賦《青蠅》而退——《左傳》

    這是春秋時的“戎人”駒支不屈於當時的霸主晉國的一段歷史,從“我諸戎”與其與晉國、秦國的關係可以看出,「戎」的民族概念,在那時候已經逐漸形成,因為“飲食衣服與華不同”、“言語不達”——這說明大家的生活方式是完全不同的。

    西戎的崛起,毫無疑問是因為這件事:

    西周的滅亡,是西戎崛起的關鍵,也是遊牧民族形成及遊牧文明崛起的起點。

    而所謂「北狄」,大體同西戎的發展過程,《左傳》載周景王曰“肅慎,我北土也”——這說明至東周時,北部也已經形成了國家雛形,說明民族概念也開始出現。

    而匈奴人最直接的祖先,就是西戎北狄。

    因此,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是這樣。

  • 9 # 玄鋒夜話

    遊牧民族自古都有,雖然戰鬥力強,但一般情況下散而不聚,形不成統一力量。在這種情況下農耕民族可以形成力量優勢,比如戰國時期,僅趙國一國就可以大敗匈奴。或者利用經濟優勢挑動其內部鬥爭,分而治之,比如明朝李成梁。總之辦法很多,遊牧民族威脅不大。但由於歷史契機(一般是氣候變化),遊牧民族有時會統一起來,從而形成足以威脅農耕民族的力量。漢匈奴,宋蒙古,明後金,都是這樣。戰國早期匈奴只是草原上諸多民族之一,力量並不強,而戰國後期匈奴開始整合,力量逐漸變大,到漢初冒頓時達到極盛,那時漢對匈奴基本上毫無辦法。直到漢武帝時,匈奴再現分裂的趨勢,衛霍北伐,歷史才又回到了正軌。

  • 10 # 燕山童1

    匈奴是犬戎,山戎的別稱,自春秋時期被齊桓公率領的中原諸侯打敗後退出了中原周邊地區,散落在秦晉兩國的周圍,已沒有東周初期的強盛,還多次被秦晉兩國征伐征服,無法對中原各中國產生較大的威脅了直到戰國中後期才開始漸漸強大起來戰國時代中原各國時常合眾連橫實力遠比此時的犬戎,各國稱之為匈奴強太多,另外,匈奴的草原對手是東胡和林胡,遠比匈奴強還壓制著匈奴草原政權之間的戰爭不是你死 就是我亡的,而匈奴與戰國時期的中原各國只是掠奪與反掠奪的關係,

    攻打趙國之外,匈奴並未與中原有過戰爭,直到戰國中後期,匈奴打垮吞併了東胡林胡成了草原霸主後,實力壯大起來野心膨脹,開始垂涎中原地區的富饒,物產的豐富,所以才又開始侵擾中原各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怕耽誤我的時間,她是什麼意思,我該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