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麥子花文化

    以前小的時候,都是大年三十貼對聯,然後天黑的時候放鞭炮,燒香,捏餃子,第二天早上六點起床,還是燒香,放炮,吃餃子,然後去本家拜年,成群結隊的給各個親戚拜年,見了面都說的是年過好

  • 2 # 小玥玥的Vlog

    座標北方小縣城,一年到頭親人在外工作都回家了。

    1、提前包好餃子,大年三十晚上要一起吃餃子,會在餃子裡放上一角錢的硬幣,誰吃到了來年會有財運,當然這只是一種習俗或者是人們象徵好運的一種說法吧!

    2、晚上出門和小夥伴一起放鞭炮,當然現在都不允許了,而且也沒人放了。大年初一很早就起床跟大人一起拜年,有親戚的會有紅包給小孩子,沒親戚的也會塞一把瓜子糖之類的。

    3、到了初二初三是出門的閨女回孃家的日子,也是丈母孃要招待女婿的時候,也可以變相攀比的時候到了,哈哈

    還有好多想不起來了,比如貼對聯,給家裡老人磕頭拜年之類的,馬上元旦了,祝大家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心想事成!

  • 3 # 江漢平哥

    最難忘的事是我們小時候家裡條件不好只有過年才有整套的新衣裳穿,我剛穿著新衣裳買了一掛小鞭炮拆一個放一個的,還沒有放幾個呢!突然我口袋的鞭炮劈哩叭啦的炸開了!把我的口袋也炸爛了,回到家本以為會捱打的。但是沒有我就換上舊衣服有和小夥伴去玩了。

  • 4 # A淺淺A

    包餃子 放鞭炮 貼對子 然後一家人在一起聊聊天 和和氣氣的 再看個春晚 其樂融融

  • 5 # 農民評論員

    這個問題好玩!勾起了回憶,農村當然有很多熱鬧的節日,記得小的時候70年代吧過年最有意義的還是正月十三下午。下午一般在12.0以後村裡的年輕男人開始集合,任務是凡是頭年進門的新媳婦還有沒有生過孩子的媳婦都要被打一頓。老婆婆同男人們一般吃過都閃開了,哨子一吹幾十個青年人集合了,打著鼓敲著鑼出發了,後面的小朋友好幾十跟著哄啊。到了第一家有新媳婦的,新媳婦沒有來得及關門被這些男人揪到了用草繩子打,很多男人上去擦油又是抱又是摟,滿屋子正熱鬧時老婆婆來了喊到:不能打了,有孕了,下面熱熱鬧鬧就閃出來,如果家有男人在都發一支香菸去第二家了。第二家一般知道隊伍來了既然關門,外面開始喊了,一般找一個同新媳婦關係不錯的女人把門哄開,熱鬧又開始了,有的門被打壞了,有的床搞踏了好一番熱鬧。晚上吃的是大米麵做的菜baba,吃之前每戶都放著鞭炮,屋簷下掛著燈籠。一個最難忘最熱鬧的一天

  • 6 # Ymr10071

    年復一年,又是新年臨近,依舊打掃一下犄角旮旯的陳年老灰,年年歲歲唯有此還在延續。串親戚、會朋友已經被手機替代,大魚大肉已經厭煩,新年糖被擱置再擱置,甚至不考慮去購買。父母年齡大了,孩子又少,人丁很難興旺,清淸淡淡的飯菜,圍坐在一起唯有身,頭手都在忙手機,再大製作的春節晚會也只是處於開啟狀態,老人們熬不住夜早早睡了,年輕人刷微博、聊微信,甩幾個紅包搶搶...年味越來越淡,唯有跨年鐘聲響起,才提醒自己又長了一歲...

  • 7 # 王欣於守信

    我是57年代出生的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那時的鞭炮、牆上的壁畫、燈籠大年初一進財挑水初夕晚上満地的花生瓜子皮這是能掃掉的、男女老少一大家人守歲初一大家串門邦年騎著腳踏車在大街小巷奔走1瓶酒能夠喝到正月十五一盤花米、一盤炒雞蛋切點火腿腸真是太豐富了,現在是否還有哪種感覺嗎?

  • 8 # 小羽情感語錄

    離開家鄉這些年,說真的好懷念那時的一切,雖然沒有太多錢,但很開心,吃過飯大家都拿個小板凳坐一起聊聊天說說話,真的很溫馨。

    過年要走親戚,放鞭炮,貼對聯,吃餃子,然後 跟我哥哥們鬥嘴,然後開始收壓歲錢,無憂無慮,現在都已成家立業,孩子都滿地跑了,再也回不去小時候那種打打鬧鬧的時光了。

  • 9 # 辛10姐

    年前包米粽子,打米餅,辦年貨,置新衣。 春節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為每年農曆正月初一。 1,年三十我們全家一起貼對聯,吃年夜飯守歲,守到零點放炮放煙花, 2.大年初一祭祖.拜歲、互相竄門或相約一起看木偶表演或是村裡有籃球比賽,一起去加油哈,好玩的很多,好看的也有。 3.初二回孃家或是去外婆家。小時候初二開始舞獅,一直到正月十六結束,每晚去幾戶人家非常熱鬧,

  • 10 # 使用者104920812977

    特別習俗好像沒什麼,不過每個地方的習俗不一樣,我們司空見慣的說不定是別人沒見過的呢!那我就來嘮嘮我們這個海邊縣城的習俗吧!從有記憶開始,期待過年的心情從來沒變過,即使我現在已經三十好幾了好像每年從過了臘月十五就要忙起來了!首先家裡就要把屋裡屋外打掃一遍,屋裡的東西全都搬到院子裡!該扔的就扔了,該洗的就洗乾淨,感覺是個大工程!!最重要的是趕集辦年貨,在我的世界裡,沒有什麼事情是不能用一頓吃的解決的!每次都是大包小包往家裡買,拿的錢不花完我跟我媽是不會回家的!即使凍得鼻涕橫流現在超市特別方便,再也不用趕集買那麼多東西了!不過好像也少了年味!過了小年就要更忙了。蒸大餑餑是山東人的習俗,也數膠東大餑餑最出名吧。一斤一個的大餑餑白白胖胖,有棗鼻子餑餑,有光頭餑餑,也有魚形的象徵年年有餘,有蓮花上面盤著一條長滿刺的蟲子,我猜應該是龍的化身吧,寓意吉祥如意,年年興隆。到了臘月28,村裡的家家戶戶基本要炸魚,炸肉,蒸排骨,蒸雞,熬豬蹄凍,做燻魚,總之各種好吃的都要做起來!我媽做到飯一般,所以都是找在村裡飯店做廚師的乾爹來家裡做!味道不是一般的好!小時候感覺這天是最開心的!從早上起來就開始一直做到半夜十一二點呢!現在基本不會做了,吃的用的太方便了,人也懶了^_^。到了除夕這天,貼春聯,掛燈籠,掃院子,把家譜請出來,十個碟子十個碗擺滿飯菜水果糖果點心放在桌子上。傍晚去祭祖,請祖宗回家吃飯!有的人守歲,我們家好像都撐不住就睡了,四點多就起來了,先放鞭炮,必須在門口放,寓意開門紅!!再挨家挨戶串門,給輩分大的爺爺奶奶大爺大媽拜年!轉一圈回來兜裡裝的全是糖!天亮了基本村裡都逛了一圈就回家吃餃子了,餃子裡放的錢、糖、棗、花生、栗子,當然吃到錢最開心啦,大人吃到錢會說今年一定財源滾滾,小孩吃到錢那是給爸媽省錢嘍!吃完飯可以出去串門,小孩約著出去玩,放鞭炮✨從小就聽大人說初一這天不能拿刀和剪子,不能掃地,不能白天睡覺,不能說不吉利的話,不能生氣等等等等!門口的鞭炮碎渣要初三早上再掃,要從門外往家裡掃,寓意財源進門!從初二開始走親戚,有的親戚一年也見不了幾次面,趁這個機會好好拉拉家常!我們家親戚基本是初三都來我們家,滿滿一家人要坐兩大桌!孩子們要打撲克,男人們玩麻將,女人們嗑瓜子,這是最常見的形態了要是有新女婿新媳婦那可是貴客!要格外招待,還要給壓歲錢的!一直到正月十七年才過完,我總是在這天發現我的作業還沒做完孩子們要上學了,大人們要上班了,這個年圓滿又開心!就說這麼多吧,新年快到了,祝所有的朋友能順順利利,圓圓滿滿!!!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關羽之死哪個原因影響最大,是自身性格、曹魏的詭計還是吳國的背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