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拿破崙之殤
-
2 # 無奈且向上
我想大家應該還記得,對日本偷襲珍珠港的著名的陰謀論。有一部分人認為,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美國已經事先得到了情報,是美國政府故意隱瞞情報,直接導致珍珠港慘敗,以此來激發美國民眾要求參戰的熱情。果然不出所料,美國政府如願從國會得到了宣戰權,珍珠港事件次日,美國總統羅斯福就發表了著名的國恥報告,正式向日本,德國,義大利宣戰。
不論這種說法是否正確,陰謀論是否真的存在。但說明一個問題,就是美國政府當時並沒有得到國會的授權,而在美國社會上還有一部分反對參戰的聲音。美國是個現實主義很強的國家,一切以國家利益為重,因為當時德日還沒有直接侵害到美國利益,美國社會上並不同意直接參戰。
二戰剛開始,美國對德日國家實現綏靖政策,同時與德國,日本進行貿易,並向他們提供大量的鋼鐵,石油的戰略物資,大發戰爭財。只是到戰爭的中期,日本開始大肆侵略東南亞,日本的擴張野心危害了美國的利益。美國開始斷絕與日本的貿易,並在太平洋派出艦隊,封鎖太平洋航道,切斷了日本戰略物資的運輸航道,與日本發生了衝突。
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美國社會和民眾反對戰爭,美國政府起初也沒有參戰願望。只是戰爭的無情,已經德日的擴張野心,已經觸犯了美國利益。美國政府才下決心參戰,而要得到宣戰權,必須得到美國民眾和國會的支援。要激發民眾的反日熱情,最好的辦法,當然是日本首先挑起戰爭,而且最好是不宣而戰,更能激發美國民眾對日本軍國主義的仇恨。這才有了著名的珍珠港陰謀論,不論真假,關鍵是最後的結果是美國政府不僅得到了國會的戰爭授權,還得到了民眾的廣泛支援。
所以說,二戰日本軍國主義的擴張野心,必然觸動美國利益,而美國也一定會參戰。
-
3 # 七師弟美國政治終究還是商人控制
繼承並延續孤立政策與綏靖政策,是羅斯福能夠獲得國內政治勢力認可且上臺的原因,他在競選時確實承諾過,除非美國遭到攻擊,否則美國不參戰,其原因是美國的商人還願意瘋狂地發財,這個發財來自於多個地方,一是因逃避戰火的來到美國的歐洲人和亞洲人帶來了巨大的財富和廉價勞動力,多一個人就多一張嘴,多一筆存款就多一筆投資,這使得美國製造業、食品業、鋼鐵業都是飛速擴張,不過大家需要注意,那個時候美國的軍火業並不發達,只是滿足本土需求和出口需求,而當時的出口需求,也只有英國。美國軍火的騰飛,是參戰之後的事情。當時美國的各種出口產品,主要是汽車,日用必須品。為了悶聲發大財,美國國會甚至不允許美商將軍火物資運到戰爭國銷售。以至於丘吉爾在發電機行動的時候,給羅斯福打電話,羅斯福說,我們只能給你運到加拿大邊境,你們自己過來取吧。當時聽得丘吉爾一肚子鬼火一臉懵逼。
這就像幾個餐館一起競爭,別的幾個餐館在打架鬧事,必須吃飯的顧客自然就到我這裡來了,洗碗工廚師也自然都到我這裡來了,而且為了生計都很廉價,原先也很優秀,這樣的情況下,逐漸我這家餐館就可以從一家普通餐館發展成一座美食城,所以除非打架打到我這裡,否則,美國是不會錯失這種發財機會的。
珍珠港之前美國並未以軍事為重心在悶聲發大財,聚精會神搞建設的美國,在二戰開始期間確實並未以軍事為重心,打造了自認為可以鞏固海防的艦隊之後,美國決定依靠天塹對付德國的擴張,事實可以證明當時美國空軍都並未組建,而是海上後勤航空隊。因為即使整個歐洲陷落,德國短期之內也不可能對美國有巨大威脅,且當時日本雖然在亞洲一個打十個,但是其資源能力以及兵源能力已經接近枯竭,所以羅斯福並未將日本當做威脅放在眼裡。以美國的原先計劃,保住英國死撐,就能將戰事長期拖延下去,隨著蘇聯情況的轉好,有可能形成英蘇法對抗德國納粹的局面,所以美國一直沒有參戰計劃。
【1940年,美國好萊塢還在拍著《傲慢與偏見》】
-
4 # 靜夜史
這個問題的假設都不成立!
首先,日本海軍要想在太平洋地區有所作為,必須和美國硬碰硬。而美國在二戰中終歸有明確的目標,因此參戰也是必然。
所以即使日本和美國沒有撞到一起,美國也會因為其他事件或者原因參戰。
1、日本挑戰美國不可避免
1898年,美國和西班牙在菲律賓爆發戰爭,史稱美西戰爭。美西戰爭的結果是美國趕走西班牙,成為菲律賓的新主人。
除了菲律賓,美國還在1898年搶佔了夏威夷群島。加上1867年從沙俄手中買下的阿拉斯加,美國在北太平洋可以說已經織成一張巨大的網,日本被完全網在其中。
1939年的蘇日諾門坎戰役成為日本國策的轉折點,因為進攻蘇聯的慘敗,導致陸軍在日本高層顏面掃地,進而陸軍放棄了北上和德國夾擊蘇聯的計劃,海軍趁機成為主角。
海軍的設想是在太平洋地區佔據霸權地位,想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就要對美國形成致命一擊。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就設想透過日本海軍的會心一擊,迫使美國回到談判桌,向日本出賣更多的利益。
他們把美國想得太過簡單。但是日本的偷襲卻不得不說比較成功,在1944年萊特灣海戰前,美國在太平洋地區的海上力量一直無法對日本海軍形成碾壓性優勢,每一仗都打得十分艱難。
很多人說日本之所以執意要挑戰美國,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封鎖,另一方面是因為日本在東北沒有找到石油,所以才不得不向南發展。這種說法很對,但是要知道日本陸軍和海軍素來不和,海軍出擊,完全是和陸軍思維背道而馳的。
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日本無論日軍還是海軍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給日本找到續命的能源和資源,在當時的條件下,東南亞地區的菲律賓是美國勢力範圍,日本要想獲得南洋的石油橡膠等物資,必須要經過美國的勢力範圍,因此和美國必定會發生衝突。
因此日本挑戰美國不可避免!
2、美國參戰不可避免
美國自獨立以來,逐漸形成門羅主義和孤立主義的傾向。
門羅主義將美洲都視為美國的勢力範圍,基本觀點為歐洲列強不應再殖民美洲,或涉足美國與墨西哥等美洲國家之主權相關事務。而對於歐洲各國之間的爭端,或各國與其美洲殖民地之間的戰事,美國保持中立。
而孤立主義則更有意思,指的是在防務上,孤立主義採取不干涉原則,即除自衛戰爭外不主動捲入任何外部軍事衝突;在經濟文化上,透過立法最大程度限制與國外的貿易和文化交流。
從這裡可以看出美國有著明哲保身的意思,好像只要自己不受威脅,基本不會參與其他國家的爭端。這給美國帶來巨大好處,比如歐洲一戰前期,美國兩邊賣軍火,賺得不亦樂乎。
但是從美國的外交表現看,美國似乎從來沒有真正遵守過門羅主義和孤立主義。比如一戰後期1917年美國加入協約國作戰。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美國在戰爭中看到了更大的利益,而這些是美國孤立時得不到的。所以一戰後,美國成為世界經濟霸主,二戰後美國成為世界超級大國。
所以,包括羅斯福在內的美華人,不可能不知道二戰對於世界格局將會造成怎樣的衝擊,不可能不知道美國將要在一片廢墟的歐洲人面前獲得怎樣豐厚的收益。他們需要的,只是個合適的參戰理由。
關鍵時刻,日本偷襲珍珠港。
所以,美國這樣一個務實的國家,一定會在戰爭中分得一杯羹的。所以參戰時間有早晚,但絕不會袖手旁觀!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Yes”,一個愛好歷史的妹紙!期待關注!
-
5 # 劉權林
不是說只有派兵才叫參戰,當時美國的行為在日本看來就是宣戰。
當時美國對日本廢鋼鐵和石油禁運。沒有鋼鐵和石油,日本飛機動不了,軍艦動不了,槍也沒子彈,在中國的戰爭就沒法再繼續下去。
所以美國在日本偷襲珍珠港之前就已經不是中立了。日本為了鋼鐵、石油只能去打東南亞,而要打東南亞就必須先偷襲美國太平洋艦隊。
-
6 # 優己
美國肯定會反擊的!當時美國的孤立主義只是針對日本侵華,並不代表美國無所作為。在當時,日軍入侵的菲律賓印尼是美國殖民地;日軍入侵的香港,緬甸是英國的殖民地;這些地區全部是美國的勢力範圍。這也是美國要求日軍停止侵略的主因,但是日本已經箭在弦上了。日本偷襲珍珠港不過是先下手為強而已,本質上對戰爭程序沒有任何影響。
其次,在日軍發動進攻以前,美國政府實際上已經把最後通牒傳送給日本,其意思也是很明確,那就是日本必須放棄在東南亞的侵略,否則便要對日宣戰。雖然最後通牒不是沒有完全迴旋的餘地,可是基本上也差不多了。因為以當時美國在太平洋上的軍事力量並不比日軍來得強,這種所謂的通牒根本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日本的不宣而戰不過是個小插曲。兩國遲早必打。
-
7 # 漩渦鳴人yy
美華人仍然會主動參戰,當然主動這兩個字是要打引號的,因為他們是要找到一些事情的原因才肯發並至於說這些原因是不是自己製造的,這一點就不得而知了。
我為什麼會說這個東西,因為當時日本偷襲珍珠港,原意上來講,美國對日本宣戰並不扯到納粹德國。所以說,美國當時想了一個招,就是自己派了一艘輪船,上面載著幾個美國公民結果。輪船走到一半兒被潛艇的用魚雷給擊沉了,美國公民,死了,然後美華人跟德華人宣戰,因為潛艇戰就是你用的呀,但是事實上,對於這件事情,德華人自己包括全世界對於這件事是存在爭議的,因為。德國的最高元首希特勒對於。只能美華人這件事情可以說是忌諱再三,甚至日本偷襲珍珠港,希特勒直接就罵日本人蠢逼。
希特勒不會傻到這種時候還去招惹美華人,因此,對於美華人的這一次襲擊,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反正一句話,美華人最後參與到了對納粹德國的打擊行動之中。
從美華人參與對納粹德國的打擊行動,或者說對德國的宣戰,美華人雖然說在一開始的時候保持著高調說,我不參與任何勢力,我就想賣軍火賺錢,但事實上每一次世界大戰都是一次機遇,美華人正是抓住了兩次世界大戰的機遇才超越了自己的老東家英華人,從債務國一舉成為的債權國,並且進入了世界第一的行列。
在對於日本人的各項戰略裡面,美國到後期基本上保持著高調,就是我是幫助中國對抗日本什麼東西?飛虎隊。飛虎隊就是由美華人組成的。美華人派著自己的美國公民去給別人當僱傭軍,這一點實際上就已經得到了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認可,只不過當時日本人認為,這個時候還惹不起美華人,所以沒有跟美華人細細的深究這件事情。
在這之後,美華人更加步步緊逼,不僅斷絕了整個日本的石油供應,而且對於日本的各項緊缺型資源實行封鎖,就是告訴你。我將來肯定要跟你站在對立面上你要麼先打我,要麼我等著我揍你。
在這之後,日本人偷襲珍珠港,修船的工人在修理美國戰艦的時候發現各種各樣的儀器裝置,包括儲存在那裡的原油都已經準備妥當了。等於美華人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狀態。
所以說美華人不想打仗,這一點是假的,美國巴不得自己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行列。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力。但是提前加入肯定會造成損失,這個時候美華人更願意的是等到某一個勢力已經角逐出勝負的時候,在加入進來,這樣損失小,收益大。對於經商的美華人而言,這一點是最容易接受的方案。
事情回到1941年或者是1942年,如果說這個時候美華人玩一出跟我上述的遊輪事件一樣的事情,去指責日本人,日本人有能力有理由擺脫美華人的糾纏嗎?
說實話,美華人就是一個莊家,他一直在操控著整個賭盤,只不過日本這個賭徒前期有點高明,打了他一個措手不及,不過,美華人肯定一開始就經打定了,從日本這個賭徒手裡贏到更多的東西。
-
8 # 大霖論歷史
筆者認為:這個問題需要從當時的世界大環境和美日之間的矛盾去分析。
首先要說明一點的是,美國與日本的衝突絕不是在二戰前才形成,至少可以追溯到半個多世紀以前。
日本明治維新後,建立了強大的海軍,也開始學西方列強對周邊各國搞起了炮艦外交。先是進攻臺灣不成,轉而向東直取夏威夷,企圖報當年美國艦隊開啟日本國門的一箭之仇。不曾想美華人更不是善茬,一舉打敗了日本人,栽了跟頭的日本人只好向西發動了甲午戰爭。
日本人在甲午戰場血戰一年多,最終奪取了臺灣,進一步打開了通往東南亞資源地帶的道路。然而就在日本人進行甲午戰爭之際,美華人也沒閒著,因為從夏威夷之戰中美華人就看透了日本人的狼子野心,自然也就圖謀套狼之招。因此,就在中日甲午戰爭如火如荼之際,美國也發動對西班牙的戰爭,沿著赤道線從太平洋東岸一路打到菲律賓。這時剛剛結束了甲午戰爭的日本已經是傷痕累累,北面又面臨沙俄帝國的威脅,根本難以再染指東南亞。資源極度匱乏又面臨巨大威脅的日本只好轉而向北與沙俄帝國開戰,以屍山血海的代價打敗了沙俄帝國,暫時解除了北面的威脅。
日俄戰爭以後,日本人開始以美國為假想敵大力發展海軍。美華人也不甘寂寞,於1913年進行了美日太平洋戰爭的兵棋推演。 隨著世界各地特別是亞歐大陸風雲變幻,美華人於1917年派兵進入歐洲大陸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日本人看到了在亞太進行擴張的機會,開始四處行動,先後染指西伯利亞和南洋列島。
但是好景不長,一戰很快結束,戰勝國英法美開始主導世界政治格局。美華人自然不會忘記在亞太的利益,隨著《海軍協議》、《九國公約》、《西伯利亞撤軍》等一系列所謂化解國際矛盾的檔案出臺和華盛頓體系的建立,不僅限制住了日本的擴張勢頭,還不得不放棄許多既得利益。
一戰結束至二戰開始,20多年裡國際風雲變幻持續不斷,作為當時稱霸全球近200年的大英帝國因為一戰損失慘重,到30年代基本上喪失了全球控制權。而新興的蘇聯、納粹德國、日本還有美國都無時無刻不在覬覦大英帝國即將失去的霸權桂冠。特別是從大英帝國母體中分離出來、又搭乘英國快車發展起來的美國。
進入20世紀,已經立國近200年的美利堅合眾國越來越意識到美國遠離歐亞大陸,太平洋和大西洋雖然是阻止侵略者的天然屏障,同時也是阻止美國向全球擴張的障礙。因此,美國長期以來雖然是強國卻只是區域強國,算不上世界強國,即便是區域強國也是一直有大英帝國作為靠山。如果美國能夠順利取代大英帝國自然不必說,如果大英帝國被歐亞列強瓜分,那美國則完全處於列強四面包圍之中,能否維持區域大國地位都很難說,或者是成為像奧斯曼帝國那樣成為西亞病夫也不是不可能。而從一戰後的國際局勢發展來看,後者的可能性更大。
所以,20—30年代的美國面臨著霸則興,不霸則亡的選擇,而如果要稱霸就必須選擇加入戰爭。而美國自身由於經濟危機的蹂躪以及國內反戰勢力的強大思潮,軍事實力遠低於同時期的歐亞大陸各國。1939年納粹德國的2800輛坦克、150萬大軍入侵波蘭時,美國陸軍現役僅有連人手一支步槍都分不到的18萬人。納粹德軍發明的大機群和裝甲叢集配合快速突進的閃電戰橫掃Continental之際,美軍的戰術思想還停留在騾馬編組的步炮兵主義層面。因此,聽到戰爭腳步聲的美國一面積極改革軍隊,一面繼續窺探血與火的歐亞大陸上列強那驚心動魄的博弈。
有不少人認為,美國自始至終一直奉行孤立主義的中立政策。但是別忘了,這個時候已經不是冷兵器時期掛個“免戰牌”就可以避免戰爭的時候。美華人奉行孤立政策不假,但這只是為了爭取備戰時間,也是為了儘可能拖到最有利於自己的時機再參戰。實際上二戰各大參戰國無一不是這個心思,只是由於地緣因素和局勢發展的不確定,很多國家都是被迫參戰。日本由於國內經濟危機和主戰派的狂熱,第一個燒起二戰戰火。納粹德國攻擊波蘭是迫於國內收復但澤走廊的呼聲,波蘭戰事一起,作為盟國的英法就不能不有所行動。英法一面對德宣戰一面卻按兵不動,目的就是坐看德波廝殺然後從中漁利。
不曾想德軍動作神速,一個月就吞掉了波蘭,然後馬不停蹄的將矛頭西指,刺向英法。不等西線戰事完畢又掉頭向東,刺向那個自以為已經握住全球戰略主動權的蘇聯。 蘇德戰爭爆發,標誌著除美國外世界各大國都捲入戰團。而以德日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集團氣勢洶洶,所向披靡。 遠在美洲的美國自然把這一切看在眼裡,特別是在不列顛空戰時,昔日的靠山英國獨自苦撐納粹德國的全部淫威,岌岌可危。美國總統羅斯福當機立斷,全力支援英國作戰。因為他明白,一旦歐洲大陸被法西斯控制,軍備不足的美國立馬就面臨巨大威脅。不列顛空戰剛結束,蘇德戰爭又馬上爆發,夾在德日兩個法西斯中間的蘇聯雖然有龐大的身軀,卻有被隨時打垮的風險。
美華人明白,現在各大國僅有自己還在戰團之外,理論上最有利的參戰時機已經到來。但是國際形勢對美國並不利,英國和蘇聯隨便垮一個,另一個必然長久不到哪裡,兩個都垮了,那歐亞大陸將徹底被法西斯控制,下一個目標必然就是自己。所以美國又全力以赴援助蘇聯抗戰,還承諾如果日本北進與德國夾擊蘇聯美國海軍就傾巢而出直搗日本本土。同時不等軍備改革完畢就在夏威夷、菲律賓部署重兵,隨時應付即將到來的變局,特別是海軍主力全部部署在了夏威夷,如同達摩克里斯之劍一樣對準日本。這也就是為什麼日本人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第一刀就砍向了夏威夷的原因。
-
9 # 史書上冬眠的蛇
你好!由冬眠蛇來回答此問題。
美國不會一直保持中立!
首先要明確的一點是,美國打不打二戰是根據美國的國家利益來定的,即國家利益高於一切!跟日本的行為實在沒有太大關係,當然,日本要是入侵美國,美國肯定會還擊,但是日本不打,也不代表美國就不會參戰。
最流行的就是陰謀論。很多人認為日本偷襲珍珠港前,美國早就知道了,美國為了參戰才故意裝作不知,愣讓日本偷襲得手。實際上你細想一下,這個理論就是顛倒因果的設定,應該是先有陰謀論,才能有偷襲珍珠港,而不是有了偷襲珍珠港,才有了這種陰謀論,這完全是無稽之談,偷襲之前的幾年時間裡,美國一直在限制資源出口日本,美國根本不認為日本敢開戰,因為實力對比懸殊,他認為透過這種手段就能讓日本屈服,而不是為了讓日本打自己才這麼幹。
然後就是說羅斯福總統為了擺脫國內孤立主義情緒,才故意放水日本偷襲了珍珠港。這更是笑談。美國的孤立主義肯定是極少數,否則主戰的羅斯福不可能當選美國總統。美國總統是美華人一票一票投出來的,代表美國大多數人的願望,美國總統的施政剛領和國策絕對是美華人民支援的,否則他早滾蛋了。所以孤立主義情緒只是一種託詞,還沒有大到能影響美國總統和美華人民的地步。
只要簡單回顧下一戰就可得知美國參戰不一定要捱打不可。1917年,美國以德國違反限制潛水艇戰參戰,加入一戰,加入的根源還是在國家利益,他要維護自己在歐洲的債權而不能坐視某些國家倒臺。二戰和一戰其實一樣,都是利益的重新整合,美國作為世界的一份子不可能置身事外,他所想的只是何時加入戰局對國家更有利而已,日本偷襲的行為只是改變了美國參戰的時間表,並不是能決定美國是否參戰的唯一理由。
綜上,美國即便不遭到日本偷襲,也會選擇時機和理由加入戰局,以維護美國的國家利益。
-
10 # 李逍遙14128537
美國對日本的禁運政策把日本逼到了只有戰爭一途,沒有別的解決辦法,日本的原油儲備只有半年,不發動戰爭自己就先崩潰了。租借法案對英國和蘇聯的支援,美國其實早已放棄中立事實參戰,只是國內孤立主義情緒嚴重,美國政府找不到出兵參戰的理由而已,所以題主提出的假設條件不存在。
至於說“珍珠港事件”是美國政府蓄意而為這種陰謀論根本站不住腳,任何機密都有遲早解禁的一天,美華人民發現羅斯福將兩千多美國士兵的生命作為發動戰爭的誘餌,又會如何評價這位總統呢?這種論調只會存在於地攤文學中
羅斯福在競選總統時說過,美國不參戰,除非美國首先受到襲擊。所以現在很多人猜測偷襲珍珠港,美國高層是知情的。還有,美國如果不參戰可以兩邊賣軍火,大把大把賺錢。所以如果沒有日本挑釁,美國會主動參戰嗎?
回覆列表
歷史沒有如果,美國當時限制對日本的資源出口,封鎖日本相關航道,日本鬼子攻擊美國是歷史的必然,而美國霸權思維由來已久,妄圖插足全球事務,日本的戰爭機器也威脅到美國在東南亞的利益,兩者矛盾幾乎不可調和都不會退讓,習慣於冒險的日本人美國也不放在眼裡,而且日本有一定的作戰準備和美軍抗衡,如果不是因為無線電技術的落後,導致中途島大戰日軍慘敗,恐怕美軍在太平洋戰場也會被日軍打得落花流水,珍珠港事件就是典型!
二戰時期日本海軍的噸位就被規定為世界第三。所以理論上,日本海軍的實力也應該是世界第三。它的艦艇噸位是美國、英國的60%,法國、義大利又是它的60%。美國是不得不參戰!兩個國家都是有侵略歷史的國家,兩者矛盾衝突當時的形勢下,幾乎不可調和,日本的強大對美國的利益威脅會逐漸加劇,兩者爆發戰爭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