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上雜談

    英國的歷史發展,不但和東歐的俄國等國有顯著區別,而且和歐洲大陸的西歐諸國也不完全相同。自從17世紀革命以後,英國進入了近代歷史時期,它不論在政治上或經濟上,都迅速走到了歐洲以及世界各國的前面。

    本來在古代時期,英國這個大西洋中的蕞爾小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古代人所繪製的世界地圖上,英國被置於地球邊緣的天涯海角。當時,歐洲大陸的人,隔著英吉利海峽,只隱隱約約見到不列顛島岸邊霧茫茫中的灰白色山崖,故稱之為“阿爾比昂”。直到中世紀時,歐洲大陸的一些人還以鄙夷的眼光來看待它。1414年在黑海岸邊康斯坦召開的一次天主教國際會議上,法、德、西班牙等國的代表認為,英國不過是象丹麥、葡萄牙一樣的小國家,它的代表不能與其他大國代表平起平坐,不應享有表決權。

    但是到了近代,英國一躍而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靠了日益富強的國力和強大的海軍,它先後在16、17世紀擊敗了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了所向無敵的海上霸主。以後,它又將殖民主義的觸角,伸向世界的各個角落,逐步建起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國;凡Sunny一天24小時照耀之處,都可看到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旗幟在飄揚。這時,英國近代歷史成了整個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世界上別的國家、民族一樣,英國曆史也具有其獨特的特徵。特徵之一是它的長期而持久的議會傳統。早在中世紀,英國議會就已經存在。到了19世紀,議會作為領導革命的核心力量,發動了推翻君主專制的鬥爭;將國王送上了斷頭臺;建立了沒有國王、上議院的共和國。這次革命是在歐洲封建制度發生危機的環境下產生的,它又反過來,對整個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後來斯圖亞特王朝又復辟了,但王黨分子企圖將歷史車輪扭轉到革命前的企圖遭到了失敗。經過二、三十年代反覆鬥爭,斯圖亞特王朝再度被推翻;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建立並逐漸鞏固了起來。這是當時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治體制;比起歐洲大陸和東方各國的君主專制來,具有巨大的進步性。在君主專制的國度裡,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社會各階層人民都在專制君主的枷鎖下,忍受熬煎。法國的路易十四,自稱“朕即國家”,把國家和他個人等同起來。那些匍匐於他足下的臣僚,阿諛的稱他為“太陽王”;“太陽王”在他的凡爾賽宮,“把每個人都壓制到卑屈服從的地位;他鄙視每個到他宮廷的人。那些公務人員,都不敢以他稍有異議。他還用心計,使每個貴族都唯唯諾諾,不敢表露個性,而只廝混於奴顏婢膝的眾人之中。”⑴在豪華奢靡的凡爾賽宮的陰影之下,有多少人在專制暴政的重軛下,過著暗無天日的悲慘生活!那個著名的巴士底獄“鐵面人”的事蹟,只是出於伏爾泰的揭露才為世人所知,實際上遠比這一事件更為悽慘的事又有多少!在沙皇專制農奴制“黑暗王國”的歷代沙皇統治之下,俄國千千萬萬的農奴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葉卡特林娜二世曾先後把約80萬農民賞賜給她的寵臣作農奴。農奴主可以任意對這些農奴加以虐待、買賣。在當時俄國的兩家報紙《莫斯科新聞》和《聖彼得堡新聞》上經常登載著把農奴和跑馬、獵犬一起出售的廣告。⑵在這些暴君的嚴密控制之下,人們在公開場合,只能聽到對“太陽王”和“仁慈沙皇”的歌功頌德,但實際上,受壓迫的千萬人民,卻對殘害人民的獨夫、民賊懷著刻骨仇恨。拉季舍夫在1990年出版的書中揭露,在俄國,農民過的是“帶枷的罪犯的命運,被囚於地牢的囚徒的命運;是軛下牛馬的命運。”他認為沙皇是“一切兇手中最兇殘的兇手;一切罪犯中最嚴重的罪犯。”一死還不足以償其辜,他應該“死一百次”。⑶

    和上述這些國家比較起來,英國在近代時期,具有較大的政治民主、言論自由,和寬鬆的社會環境。19世紀革命時,擺脫了專制桎梏的人民,意氣風發,發揮出巨大的創造性。彌爾頓形容當時人民熱情蓬勃的精神說:“我好像看到一個高傲強大的民族,像是從沉睡中醒來的巨人,搖撼著他那沉重的枷鎖,奮然站立了起來!”⑷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下,人們的創造性充分發揮了出來,紛紛著書立說,發表自己的各種見解。各種出版物和小冊子象雨後春筍般的大量湧現;僅1645年一年,英國就出版了722種出版物。⑸後來,在復辟王朝被推翻了之後,1695年,英國正式廢除了書報檢查制度。學術界和文學藝術界人士,得以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一批批自然科學家、哲學社會科學家和文學家,象璀璨的群星一般,出現在知識領域,光耀奪目。

    英國在政治上的相對民主、自由,不但為本華人民發揮其創造性,提供了條件,而且也為在專制暴政迫害下的進步人士提供了避難所。當法國掀起宗教迫害的浪潮時,數萬名胡格諾教徒逃亡到英國。後來,在流亡到英國的大批人中,包括馬克思、赫爾岑、奧加遼夫等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馬克思的《資本論》及其他重要著作,都是在英國出版的,赫爾岑在英國創辦了“自由俄羅斯印刷所”,出版了“北極星”、“鐘聲”雜誌,發表革命民主主義的文章,揭露和批判俄國的專制、農奴制。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也是在倫敦成立的。

    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成了封建專制國家先進人士嚮往的榜樣,18世紀法國的啟蒙學者孟德斯鳩等人,對英國的政治制度倍加稱道;19世紀末,中國的維新運動興起的時候,維新派人士把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作為效法的榜樣。

    英國曆史發展中的另一個特點是,從中世紀以來,它的軍事官僚國家機器就比較薄弱。19世紀初,英國全國領薪金的專職官員不過二三萬人;其中還有許多是國王的家僕。也沒有專職的警察,只有臨時的民警;他們由普通農民和手工業者組成,任期一年;地方長官則由士紳輪流擔任。內戰前,英國沒有常備軍,甚至國王本人都沒有固定的衛隊;遇到緊急狀況時,國王臨時能夠召集起來的武裝人員,不過幾十個人;反對外國入侵和鎮壓國內叛亂的任務,主要由民兵擔任;他們由本地計程車紳召集和領導。直到19世紀中葉,英國仍是世界上軍事官僚國家機器最薄弱的國家之一。馬克思曾根據這一點,認為英國有可能透過普選權,以和平的方式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

    英國的社會階級結構不嚴格,階級之間沒有嚴格固定的界限,階級之間的流動性較大,這也是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一個特點。近代早期,人們在講到英國社會分為哪些階級的時候,都沒有一個清楚的界定;而且人各異詞,說法不同。16世紀末,威廉·哈里遜把英國社會的人分為四等,但上等人之間的界限卻不清楚。例如關於“紳士”,他說“紳士”是那些“因其出身和血統,或至少因其美德而變得高貴知名的人。”⑼這樣,就讓人覺得,紳士的地位可因其出身和美德而獲得。另外,托馬斯·威爾遜在1600年左右的著作中,又將英國的社會等級劃分為五等。但五等之間的界限也含混不清,他說:“許多騎士和最好的男爵一樣富有,而且並不比許多伯爵差多少,”⑽這樣的劃分標準更是模糊不清。其所以如此,是因為英國社會現實中,階級本來就是沒有嚴格的界限的。由於階級界限不嚴,階級之間的流動性就較大;從一個階級改變為另一個階級並不困難。一個人只要經過一定努力,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

    上述這些特點,使英國的社會、政治生活具有相對的彈性、靈活性;在英國近代歷史上,政治矛盾和社會矛盾,往往透過小的變動即可調整,不致蓄積起來,爆發為大規模的暴力衝突。除了17世紀革命時期的內戰之外,在近代英國,從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暴力鬥爭事件。同時,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思想界和政黨政治中,主張和平漸進,反對暴力革命的理論各政治綱領、政治勢力,也特別強大。

    長期安定的社會環境、穩定的政治局勢;階級關係的流動性、靈活性較大;學術思想的自由;對科學技術發明的鼓勵,加上其他自然條件等因素,使英國在世界上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當開始進行的時候,在歐洲大陸上,法國大革命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注意力都被法國大革命血與火的暴力場面所吸引,沒有太注意在英國發生的不大喧囂的經濟技術變革程序。但一個世紀以後,工業革命的深遠後果卻日益顯現了出來。它不但在經濟上和生產技術上引起了巨大變革,而且導致了社會結構的劇烈變化。在生產技術上,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生產是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增長。生產率也一日千里。1812年,一個使用機器的紡紗工所生產的棉紗,相當於工業革命前200各紡紗工在同一時間裡生產的棉紗,⑾工業革命也大大改變了的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工業革命前的千萬年時間裡,由於生產力低下,在無法克服的自然界威力面前,人只能以依賴和屈從的態度去取得與自然的協調。雖然終生辛勞,竭盡全力,仍然無法維持最低的生活水準,經常陷入飢寒交迫之中。直到中世紀,在歐洲的農村中,仍有40-60%的人,經常難以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即使在城市裡,勞動者也常常是食不裹腹,衣不蔽體。工業革命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改善。英國在19世紀的100年中,人口增加了3倍,但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實際收入仍增加了4倍。有人說,是一個成功的例證,因為它的結果是:“在人口增加的同時,生產出了更多的產品,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品在增長。”⑿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方面所造成的技術發展,在人際關係和國際關係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工業革命前,各地區之間交通不便,山川阻隔,往往成為不可克服的障礙。19世紀中葉,世界上最快的帆船是英國的“短衫號”(Cutty Sark),從中國航行到英國需時4個多月。⒀各地區、各華人民之間分離隔絕,互不來往,是造成彼此隔閡、猜忌以致互相爭戰的客觀因素。工業革命後,交通工具日新月異,全世界各地區都由統一的經濟鏈條聯絡在一起,世界各地人民交往便利而頻繁,各國‘各地區人民互相瞭解和對利害一致性的認識也日益增強。

    不過,我們說,近代英國的政治比較民主、自由,只是與歐洲大陸及東方各君主專制國家相對而言。實際上,在英國,主權在民的民主程序始終未能貫徹到底。英國的書報檢查制度雖然在19世紀末即已廢除,並且在以後也未再恢復,但是揭露和批判現實政治的作家,仍不斷遭到迫害。18世紀末,英國國內激進民主主義興起時,英國政府頒佈法令,暫停“人身保護法”生效,同時還制定了“判逆行為法”和“叛亂集會法”,限制人民的言論、集會自由,違者將嚴懲,直至判處死刑。法庭以“散播不滿和叛亂種子”的罪名,將激進民主人士托馬斯·繆爾和帕爾瑪流放到。⒁

    當英國作為國外先進人士避難所的同時,它的統治者卻在對外關係上執行著鎮壓革命和殖民侵略政策。法國革命開始後,英國統治者成了反對法國革命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英國殖民主義者也在世界各地進行瘋狂的殖民掠奪。早在17世紀英軍征討愛爾蘭時,在特羅伊達等城市,大肆燒殺,連老弱婦孺都不能倖免。結果,愛爾蘭的1/3人口在戰爭中死亡;瘟疫和飢餓遍及整個愛爾蘭,有些地方,“人們走過二三里方圓的地方,都看不到一個活的生物;無論是人、牲畜和禽鳥。”一個英國軍官在說到英國殖民者在西印度群島的血腥掠奪時也說:“我們將使我們的形象變成一群殘忍、血腥和喪失人性的民族。”⒂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就是由英國殖民主義者挾其堅船利炮,用學與火的手段,透過鴉片戰爭強加到中國人民頭上的。

    英國的工業革命,雖然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但是作為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它也帶來了一些嚴重的消極影響。工業革命後,資產階級的財富飛速增長,但勞動群眾反而日益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對工人階級來說,新建起來的工廠,不過是“昏暗、骯髒的牢房”⒃。它們並不是“文明的庇護所,而不過是工業的兵營”。⒄工業革命後迅速興建起來的大城市中,秩序混亂,環境汙穢,工人們麇集在嘈聲震耳的廠房中,無日無夜的辛苦勞動。這些大城市成了“荒涼不毛之地,沒有色彩、歌聲和笑聲,只有男、女、老、幼在裡面勞動、吃飯和睡覺……新式的紡織廠或鍊鐵廠就好像金字塔一樣,把它長長的陰影投射在這個以它們為自豪的社會之上”⒅。在社會上,“邁達斯的禍害”到處瀰漫,就好像古希臘寓言中的國王邁達斯一樣,人們貪婪的企圖把一切都變成黃金;在閃閃發光的金錢面前,花朵、詩歌、友誼、愛情,一切都黯然失色了。金錢至上,物慾橫流。湯因比指出,“工業革命證明了,自由競爭可以創造財富,但不能創造幸福。”

    中國對英國曆史的研究,開始於19世紀中葉。在此之前,中、英相隔萬水千山,互不相知。蘇伊士運河開闢前,中、英交往,須繞道非洲好望角,經過漫長的海上顛簸。鴉片戰爭時,英國殖民主義者,用炮艦轟開了中國鎖國閉關的大門。中國的先進人士,在民族存亡危如累卵的環境下,深知知己知彼才能有備無患,於是著手研究英國等西方列強及其歷史。他們發現,中國之所以落後於西方,不但是由於武器裝備不如人,而且在政治上也落後了。曾經到過英國的王韜就指出,英國之所以富強,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它的“火器之精良,鐵甲戰艦之所向無敵”,而是在於它的政治上的“君民共治”的立憲君主制和“巴力門”即議會制;國家大事都要經過議會兩院討論,“必眾論僉同,然後實行。”⒇從19世紀末維新運動,經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介紹英國及西方各國的書籍越來越多。1919年到1949年間,出版了以英國曆史為主要內容的書籍約有五、六十種。(21)

    1949年後,英國史的研究也象其他學術部門一樣,取得巨大成績,有很大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嚴重缺陷。主要表現在,左傾教條主義一度很嚴重,在歷史著作中,一味歌頌暴力和鬥爭,對英國和其他國家歷史上一切和平漸進的歷史現象和主張和平、改良的人物、政黨和理論,盲目加以批判和否定。同時,個人崇拜之風甚熾,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不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而是隻能憑摘引經典作家或個別政治領導人的片言隻語作為標準。對外學術交流,幾乎完全斷絕。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極左的恐怖路線得到糾正。科學文化從備受摧殘中漸漸復甦,並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勢頭。對英國近代歷史的研究也開始走上健康道路。百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中國人民在社會實踐上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也遭遇過慘痛的教訓,我們以這樣的實踐為基礎,再去觀察英國近代歷史,就得到了一些新的、更深一層的認識,特別是深切感到,過去極左路線時的許多錯誤觀念必須糾正。英國在近代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成果,在政治生活和經濟建設中,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和犯過不少錯誤,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客觀地加以研究、總結,以供我們建設中國美好未來之用。英國的歷史發展,不但和東歐的俄國等國有顯著區別,而且和歐洲大陸的西歐諸國也不完全相同。自從17世紀革命以後,英國進入了近代歷史時期,它不論在政治上或經濟上,都迅速走到了歐洲以及世界各國的前面。

    本來在古代時期,英國這個大西洋中的蕞爾小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古代人所繪製的世界地圖上,英國被置於地球邊緣的天涯海角。當時,歐洲大陸的人,隔著英吉利海峽,只隱隱約約見到不列顛島岸邊霧茫茫中的灰白色山崖,故稱之為“阿爾比昂”。直到中世紀時,歐洲大陸的一些人還以鄙夷的眼光來看待它。1414年在黑海岸邊康斯坦召開的一次天主教國際會議上,法、德、西班牙等國的代表認為,英國不過是象丹麥、葡萄牙一樣的小國家,它的代表不能與其他大國代表平起平坐,不應享有表決權。

    但是到了近代,英國一躍而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靠了日益富強的國力和強大的海軍,它先後在16、17世紀擊敗了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了所向無敵的海上霸主。以後,它又將殖民主義的觸角,伸向世界的各個角落,逐步建起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國;凡Sunny一天24小時照耀之處,都可看到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旗幟在飄揚。這時,英國近代歷史成了整個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世界上別的國家、民族一樣,英國曆史也具有其獨特的特徵。特徵之一是它的長期而持久的議會傳統。早在中世紀,英國議會就已經存在。到了19世紀,議會作為領導革命的核心力量,發動了推翻君主專制的鬥爭;將國王送上了斷頭臺;建立了沒有國王、上議院的共和國。這次革命是在歐洲封建制度發生危機的環境下產生的,它又反過來,對整個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後來斯圖亞特王朝又復辟了,但王黨分子企圖將歷史車輪扭轉到革命前的企圖遭到了失敗。經過二、三十年代反覆鬥爭,斯圖亞特王朝再度被推翻;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建立並逐漸鞏固了起來。這是當時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治體制;比起歐洲大陸和東方各國的君主專制來,具有巨大的進步性。在君主專制的國度裡,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社會各階層人民都在專制君主的枷鎖下,忍受熬煎。法國的路易十四,自稱“朕即國家”,把國家和他個人等同起來。那些匍匐於他足下的臣僚,阿諛的稱他為“太陽王”;“太陽王”在他的凡爾賽宮,“把每個人都壓制到卑屈服從的地位;他鄙視每個到他宮廷的人。那些公務人員,都不敢以他稍有異議。他還用心計,使每個貴族都唯唯諾諾,不敢表露個性,而只廝混於奴顏婢膝的眾人之中。”⑴在豪華奢靡的凡爾賽宮的陰影之下,有多少人在專制暴政的重軛下,過著暗無天日的悲慘生活!那個著名的巴士底獄“鐵面人”的事蹟,只是出於伏爾泰的揭露才為世人所知,實際上遠比這一事件更為悽慘的事又有多少!在沙皇專制農奴制“黑暗王國”的歷代沙皇統治之下,俄國千千萬萬的農奴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葉卡特林娜二世曾先後把約80萬農民賞賜給她的寵臣作農奴。農奴主可以任意對這些農奴加以虐待、買賣。在當時俄國的兩家報紙《莫斯科新聞》和《聖彼得堡新聞》上經常登載著把農奴和跑馬、獵犬一起出售的廣告。⑵在這些暴君的嚴密控制之下,人們在公開場合,只能聽到對“太陽王”和“仁慈沙皇”的歌功頌德,但實際上,受壓迫的千萬人民,卻對殘害人民的獨夫、民賊懷著刻骨仇恨。拉季舍夫在1990年出版的書中揭露,在俄國,農民過的是“帶枷的罪犯的命運,被囚於地牢的囚徒的命運;是軛下牛馬的命運。”他認為沙皇是“一切兇手中最兇殘的兇手;一切罪犯中最嚴重的罪犯。”一死還不足以償其辜,他應該“死一百次”。⑶

    和上述這些國家比較起來,英國在近代時期,具有較大的政治民主、言論自由,和寬鬆的社會環境。19世紀革命時,擺脫了專制桎梏的人民,意氣風發,發揮出巨大的創造性。彌爾頓形容當時人民熱情蓬勃的精神說:“我好像看到一個高傲強大的民族,像是從沉睡中醒來的巨人,搖撼著他那沉重的枷鎖,奮然站立了起來!”⑷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下,人們的創造性充分發揮了出來,紛紛著書立說,發表自己的各種見解。各種出版物和小冊子象雨後春筍般的大量湧現;僅1645年一年,英國就出版了722種出版物。⑸後來,在復辟王朝被推翻了之後,1695年,英國正式廢除了書報檢查制度。學術界和文學藝術界人士,得以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一批批自然科學家、哲學社會科學家和文學家,象璀璨的群星一般,出現在知識領域,光耀奪目。

    英國在政治上的相對民主、自由,不但為本華人民發揮其創造性,提供了條件,而且也為在專制暴政迫害下的進步人士提供了避難所。當法國掀起宗教迫害的浪潮時,數萬名胡格諾教徒逃亡到英國。後來,在流亡到英國的大批人中,包括馬克思、赫爾岑、奧加遼夫等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馬克思的《資本論》及其他重要著作,都是在英國出版的,赫爾岑在英國創辦了“自由俄羅斯印刷所”,出版了“北極星”、“鐘聲”雜誌,發表革命民主主義的文章,揭露和批判俄國的專制、農奴制。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也是在倫敦成立的。

    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成了封建專制國家先進人士嚮往的榜樣,18世紀法國的啟蒙學者孟德斯鳩等人,對英國的政治制度倍加稱道;19世紀末,中國的維新運動興起的時候,維新派人士把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作為效法的榜樣。

    英國曆史發展中的另一個特點是,從中世紀以來,它的軍事官僚國家機器就比較薄弱。19世紀初,英國全國領薪金的專職官員不過二三萬人;其中還有許多是國王的家僕。也沒有專職的警察,只有臨時的民警;他們由普通農民和手工業者組成,任期一年;地方長官則由士紳輪流擔任。內戰前,英國沒有常備軍,甚至國王本人都沒有固定的衛隊;遇到緊急狀況時,國王臨時能夠召集起來的武裝人員,不過幾十個人;反對外國入侵和鎮壓國內叛亂的任務,主要由民兵擔任;他們由本地計程車紳召集和領導。直到19世紀中葉,英國仍是世界上軍事官僚國家機器最薄弱的國家之一。馬克思曾根據這一點,認為英國有可能透過普選權,以和平的方式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

    英國的社會階級結構不嚴格,階級之間沒有嚴格固定的界限,階級之間的流動性較大,這也是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一個特點。近代早期,人們在講到英國社會分為哪些階級的時候,都沒有一個清楚的界定;而且人各異詞,說法不同。16世紀末,威廉·哈里遜把英國社會的人分為四等,但上等人之間的界限卻不清楚。例如關於“紳士”,他說“紳士”是那些“因其出身和血統,或至少因其美德而變得高貴知名的人。”⑼這樣,就讓人覺得,紳士的地位可因其出身和美德而獲得。另外,托馬斯·威爾遜在1600年左右的著作中,又將英國的社會等級劃分為五等。但五等之間的界限也含混不清,他說:“許多騎士和最好的男爵一樣富有,而且並不比許多伯爵差多少,”⑽這樣的劃分標準更是模糊不清。其所以如此,是因為英國社會現實中,階級本來就是沒有嚴格的界限的。由於階級界限不嚴,階級之間的流動性就較大;從一個階級改變為另一個階級並不困難。一個人只要經過一定努力,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

    上述這些特點,使英國的社會、政治生活具有相對的彈性、靈活性;在英國近代歷史上,政治矛盾和社會矛盾,往往透過小的變動即可調整,不致蓄積起來,爆發為大規模的暴力衝突。除了17世紀革命時期的內戰之外,在近代英國,從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暴力鬥爭事件。同時,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思想界和政黨政治中,主張和平漸進,反對暴力革命的理論各政治綱領、政治勢力,也特別強大。

    長期安定的社會環境、穩定的政治局勢;階級關係的流動性、靈活性較大;學術思想的自由;對科學技術發明的鼓勵,加上其他自然條件等因素,使英國在世界上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當開始進行的時候,在歐洲大陸上,法國大革命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注意力都被法國大革命血與火的暴力場面所吸引,沒有太注意在英國發生的不大喧囂的經濟技術變革程序。但一個世紀以後,工業革命的深遠後果卻日益顯現了出來。它不但在經濟上和生產技術上引起了巨大變革,而且導致了社會結構的劇烈變化。在生產技術上,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生產是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增長。生產率也一日千里。1812年,一個使用機器的紡紗工所生產的棉紗,相當於工業革命前200各紡紗工在同一時間裡生產的棉紗,⑾工業革命也大大改變了的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工業革命前的千萬年時間裡,由於生產力低下,在無法克服的自然界威力面前,人只能以依賴和屈從的態度去取得與自然的協調。雖然終生辛勞,竭盡全力,仍然無法維持最低的生活水準,經常陷入飢寒交迫之中。直到中世紀,在歐洲的農村中,仍有40-60%的人,經常難以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即使在城市裡,勞動者也常常是食不裹腹,衣不蔽體。工業革命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改善。英國在19世紀的100年中,人口增加了3倍,但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實際收入仍增加了4倍。有人說,是一個成功的例證,因為它的結果是:“在人口增加的同時,生產出了更多的產品,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品在增長。”⑿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方面所造成的技術發展,在人際關係和國際關係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工業革命前,各地區之間交通不便,山川阻隔,往往成為不可克服的障礙。19世紀中葉,世界上最快的帆船是英國的“短衫號”(Cutty Sark),從中國航行到英國需時4個多月。⒀各地區、各華人民之間分離隔絕,互不來往,是造成彼此隔閡、猜忌以致互相爭戰的客觀因素。工業革命後,交通工具日新月異,全世界各地區都由統一的經濟鏈條聯絡在一起,世界各地人民交往便利而頻繁,各國‘各地區人民互相瞭解和對利害一致性的認識也日益增強。

    不過,我們說,近代英國的政治比較民主、自由,只是與歐洲大陸及東方各君主專制國家相對而言。實際上,在英國,主權在民的民主程序始終未能貫徹到底。英國的書報檢查制度雖然在19世紀末即已廢除,並且在以後也未再恢復,但是揭露和批判現實政治的作家,仍不斷遭到迫害。18世紀末,英國國內激進民主主義興起時,英國政府頒佈法令,暫停“人身保護法”生效,同時還制定了“判逆行為法”和“叛亂集會法”,限制人民的言論、集會自由,違者將嚴懲,直至判處死刑。法庭以“散播不滿和叛亂種子”的罪名,將激進民主人士托馬斯·繆爾和帕爾瑪流放到。⒁

    當英國作為國外先進人士避難所的同時,它的統治者卻在對外關係上執行著鎮壓革命和殖民侵略政策。法國革命開始後,英國統治者成了反對法國革命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英國殖民主義者也在世界各地進行瘋狂的殖民掠奪。早在17世紀英軍征討愛爾蘭時,在特羅伊達等城市,大肆燒殺,連老弱婦孺都不能倖免。結果,愛爾蘭的1/3人口在戰爭中死亡;瘟疫和飢餓遍及整個愛爾蘭,有些地方,“人們走過二三里方圓的地方,都看不到一個活的生物;無論是人、牲畜和禽鳥。”一個英國軍官在說到英國殖民者在西印度群島的血腥掠奪時也說:“我們將使我們的形象變成一群殘忍、血腥和喪失人性的民族。”⒂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就是由英國殖民主義者挾其堅船利炮,用學與火的手段,透過鴉片戰爭強加到中國人民頭上的。

    英國的工業革命,雖然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但是作為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它也帶來了一些嚴重的消極影響。工業革命後,資產階級的財富飛速增長,但勞動群眾反而日益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對工人階級來說,新建起來的工廠,不過是“昏暗、骯髒的牢房”⒃。它們並不是“文明的庇護所,而不過是工業的兵營”。⒄工業革命後迅速興建起來的大城市中,秩序混亂,環境汙穢,工人們麇集在嘈聲震耳的廠房中,無日無夜的辛苦勞動。這些大城市成了“荒涼不毛之地,沒有色彩、歌聲和笑聲,只有男、女、老、幼在裡面勞動、吃飯和睡覺……新式的紡織廠或鍊鐵廠就好像金字塔一樣,把它長長的陰影投射在這個以它們為自豪的社會之上”⒅。在社會上,“邁達斯的禍害”到處瀰漫,就好像古希臘寓言中的國王邁達斯一樣,人們貪婪的企圖把一切都變成黃金;在閃閃發光的金錢面前,花朵、詩歌、友誼、愛情,一切都黯然失色了。金錢至上,物慾橫流。湯因比指出,“工業革命證明了,自由競爭可以創造財富,但不能創造幸福。”

    中國對英國曆史的研究,開始於19世紀中葉。在此之前,中、英相隔萬水千山,互不相知。蘇伊士運河開闢前,中、英交往,須繞道非洲好望角,經過漫長的海上顛簸。鴉片戰爭時,英國殖民主義者,用炮艦轟開了中國鎖國閉關的大門。中國的先進人士,在民族存亡危如累卵的環境下,深知知己知彼才能有備無患,於是著手研究英國等西方列強及其歷史。他們發現,中國之所以落後於西方,不但是由於武器裝備不如人,而且在政治上也落後了。曾經到過英國的王韜就指出,英國之所以富強,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它的“火器之精良,鐵甲戰艦之所向無敵”,而是在於它的政治上的“君民共治”的立憲君主制和“巴力門”即議會制;國家大事都要經過議會兩院討論,“必眾論僉同,然後實行。”⒇從19世紀末維新運動,經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介紹英國及西方各國的書籍越來越多。1919年到1949年間,出版了以英國曆史為主要內容的書籍約有五、六十種。(21)

    1949年後,英國史的研究也象其他學術部門一樣,取得巨大成績,有很大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嚴重缺陷。主要表現在,左傾教條主義一度很嚴重,在歷史著作中,一味歌頌暴力和鬥爭,對英國和其他國家歷史上一切和平漸進的歷史現象和主張和平、改良的人物、政黨和理論,盲目加以批判和否定。同時,個人崇拜之風甚熾,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不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而是隻能憑摘引經典作家或個別政治領導人的片言隻語作為標準。對外學術交流,幾乎完全斷絕。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極左的恐怖路線得到糾正。科學文化從備受摧殘中漸漸復甦,並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勢頭。對英國近代歷史的研究也開始走上健康道路。百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中國人民在社會實踐上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也遭遇過慘痛的教訓,我們以這樣的實踐為基礎,再去觀察英國近代歷史,就得到了一些新的、更深一層的認識,特別是深切感到,過去極左路線時的許多錯誤觀念必須糾正。英國在近代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成果,在政治生活和經濟建設中,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和犯過不少錯誤,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客觀地加以研究、總結,以供我們建設中國美好未來之用。英國的歷史發展,不但和東歐的俄國等國有顯著區別,而且和歐洲大陸的西歐諸國也不完全相同。自從17世紀革命以後,英國進入了近代歷史時期,它不論在政治上或經濟上,都迅速走到了歐洲以及世界各國的前面。

    本來在古代時期,英國這個大西洋中的蕞爾小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在古代人所繪製的世界地圖上,英國被置於地球邊緣的天涯海角。當時,歐洲大陸的人,隔著英吉利海峽,只隱隱約約見到不列顛島岸邊霧茫茫中的灰白色山崖,故稱之為“阿爾比昂”。直到中世紀時,歐洲大陸的一些人還以鄙夷的眼光來看待它。1414年在黑海岸邊康斯坦召開的一次天主教國際會議上,法、德、西班牙等國的代表認為,英國不過是象丹麥、葡萄牙一樣的小國家,它的代表不能與其他大國代表平起平坐,不應享有表決權。

    但是到了近代,英國一躍而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強國。靠了日益富強的國力和強大的海軍,它先後在16、17世紀擊敗了西班牙、荷蘭、法國,成為了所向無敵的海上霸主。以後,它又將殖民主義的觸角,伸向世界的各個角落,逐步建起人類有史以來最龐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國;凡Sunny一天24小時照耀之處,都可看到英國殖民主義者的旗幟在飄揚。這時,英國近代歷史成了整個世界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和世界上別的國家、民族一樣,英國曆史也具有其獨特的特徵。特徵之一是它的長期而持久的議會傳統。早在中世紀,英國議會就已經存在。到了19世紀,議會作為領導革命的核心力量,發動了推翻君主專制的鬥爭;將國王送上了斷頭臺;建立了沒有國王、上議院的共和國。這次革命是在歐洲封建制度發生危機的環境下產生的,它又反過來,對整個歐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雖然後來斯圖亞特王朝又復辟了,但王黨分子企圖將歷史車輪扭轉到革命前的企圖遭到了失敗。經過二、三十年代反覆鬥爭,斯圖亞特王朝再度被推翻;1688年“光榮革命”後,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建立並逐漸鞏固了起來。這是當時世界上最民主的政治體制;比起歐洲大陸和東方各國的君主專制來,具有巨大的進步性。在君主專制的國度裡,君主的意志就是法律,社會各階層人民都在專制君主的枷鎖下,忍受熬煎。法國的路易十四,自稱“朕即國家”,把國家和他個人等同起來。那些匍匐於他足下的臣僚,阿諛的稱他為“太陽王”;“太陽王”在他的凡爾賽宮,“把每個人都壓制到卑屈服從的地位;他鄙視每個到他宮廷的人。那些公務人員,都不敢以他稍有異議。他還用心計,使每個貴族都唯唯諾諾,不敢表露個性,而只廝混於奴顏婢膝的眾人之中。”⑴在豪華奢靡的凡爾賽宮的陰影之下,有多少人在專制暴政的重軛下,過著暗無天日的悲慘生活!那個著名的巴士底獄“鐵面人”的事蹟,只是出於伏爾泰的揭露才為世人所知,實際上遠比這一事件更為悽慘的事又有多少!在沙皇專制農奴制“黑暗王國”的歷代沙皇統治之下,俄國千千萬萬的農奴更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葉卡特林娜二世曾先後把約80萬農民賞賜給她的寵臣作農奴。農奴主可以任意對這些農奴加以虐待、買賣。在當時俄國的兩家報紙《莫斯科新聞》和《聖彼得堡新聞》上經常登載著把農奴和跑馬、獵犬一起出售的廣告。⑵在這些暴君的嚴密控制之下,人們在公開場合,只能聽到對“太陽王”和“仁慈沙皇”的歌功頌德,但實際上,受壓迫的千萬人民,卻對殘害人民的獨夫、民賊懷著刻骨仇恨。拉季舍夫在1990年出版的書中揭露,在俄國,農民過的是“帶枷的罪犯的命運,被囚於地牢的囚徒的命運;是軛下牛馬的命運。”他認為沙皇是“一切兇手中最兇殘的兇手;一切罪犯中最嚴重的罪犯。”一死還不足以償其辜,他應該“死一百次”。⑶

    和上述這些國家比較起來,英國在近代時期,具有較大的政治民主、言論自由,和寬鬆的社會環境。19世紀革命時,擺脫了專制桎梏的人民,意氣風發,發揮出巨大的創造性。彌爾頓形容當時人民熱情蓬勃的精神說:“我好像看到一個高傲強大的民族,像是從沉睡中醒來的巨人,搖撼著他那沉重的枷鎖,奮然站立了起來!”⑷在言論自由的環境下,人們的創造性充分發揮了出來,紛紛著書立說,發表自己的各種見解。各種出版物和小冊子象雨後春筍般的大量湧現;僅1645年一年,英國就出版了722種出版物。⑸後來,在復辟王朝被推翻了之後,1695年,英國正式廢除了書報檢查制度。學術界和文學藝術界人士,得以充分發揮其聰明才智。一批批自然科學家、哲學社會科學家和文學家,象璀璨的群星一般,出現在知識領域,光耀奪目。

    英國在政治上的相對民主、自由,不但為本華人民發揮其創造性,提供了條件,而且也為在專制暴政迫害下的進步人士提供了避難所。當法國掀起宗教迫害的浪潮時,數萬名胡格諾教徒逃亡到英國。後來,在流亡到英國的大批人中,包括馬克思、赫爾岑、奧加遼夫等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馬克思的《資本論》及其他重要著作,都是在英國出版的,赫爾岑在英國創辦了“自由俄羅斯印刷所”,出版了“北極星”、“鐘聲”雜誌,發表革命民主主義的文章,揭露和批判俄國的專制、農奴制。1864年,國際工人協會,即第一國際,也是在倫敦成立的。

    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成了封建專制國家先進人士嚮往的榜樣,18世紀法國的啟蒙學者孟德斯鳩等人,對英國的政治制度倍加稱道;19世紀末,中國的維新運動興起的時候,維新派人士把英國的立憲君主制和議會制作為效法的榜樣。

    英國曆史發展中的另一個特點是,從中世紀以來,它的軍事官僚國家機器就比較薄弱。19世紀初,英國全國領薪金的專職官員不過二三萬人;其中還有許多是國王的家僕。也沒有專職的警察,只有臨時的民警;他們由普通農民和手工業者組成,任期一年;地方長官則由士紳輪流擔任。內戰前,英國沒有常備軍,甚至國王本人都沒有固定的衛隊;遇到緊急狀況時,國王臨時能夠召集起來的武裝人員,不過幾十個人;反對外國入侵和鎮壓國內叛亂的任務,主要由民兵擔任;他們由本地計程車紳召集和領導。直到19世紀中葉,英國仍是世界上軍事官僚國家機器最薄弱的國家之一。馬克思曾根據這一點,認為英國有可能透過普選權,以和平的方式從資本主義過渡到社會主義。

    英國的社會階級結構不嚴格,階級之間沒有嚴格固定的界限,階級之間的流動性較大,這也是不同於其他國家的一個特點。近代早期,人們在講到英國社會分為哪些階級的時候,都沒有一個清楚的界定;而且人各異詞,說法不同。16世紀末,威廉·哈里遜把英國社會的人分為四等,但上等人之間的界限卻不清楚。例如關於“紳士”,他說“紳士”是那些“因其出身和血統,或至少因其美德而變得高貴知名的人。”⑼這樣,就讓人覺得,紳士的地位可因其出身和美德而獲得。另外,托馬斯·威爾遜在1600年左右的著作中,又將英國的社會等級劃分為五等。但五等之間的界限也含混不清,他說:“許多騎士和最好的男爵一樣富有,而且並不比許多伯爵差多少,”⑽這樣的劃分標準更是模糊不清。其所以如此,是因為英國社會現實中,階級本來就是沒有嚴格的界限的。由於階級界限不嚴,階級之間的流動性就較大;從一個階級改變為另一個階級並不困難。一個人只要經過一定努力,就可以改變自己的社會地位。

    上述這些特點,使英國的社會、政治生活具有相對的彈性、靈活性;在英國近代歷史上,政治矛盾和社會矛盾,往往透過小的變動即可調整,不致蓄積起來,爆發為大規模的暴力衝突。除了17世紀革命時期的內戰之外,在近代英國,從來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暴力鬥爭事件。同時,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中,思想界和政黨政治中,主張和平漸進,反對暴力革命的理論各政治綱領、政治勢力,也特別強大。

    長期安定的社會環境、穩定的政治局勢;階級關係的流動性、靈活性較大;學術思想的自由;對科學技術發明的鼓勵,加上其他自然條件等因素,使英國在世界上首先發生了工業革命。當開始進行的時候,在歐洲大陸上,法國大革命正在轟轟烈烈的進行;人們的注意力都被法國大革命血與火的暴力場面所吸引,沒有太注意在英國發生的不大喧囂的經濟技術變革程序。但一個世紀以後,工業革命的深遠後果卻日益顯現了出來。它不但在經濟上和生產技術上引起了巨大變革,而且導致了社會結構的劇烈變化。在生產技術上,機器生產代替了手工勞動,生產是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增長。生產率也一日千里。1812年,一個使用機器的紡紗工所生產的棉紗,相當於工業革命前200各紡紗工在同一時間裡生產的棉紗,⑾工業革命也大大改變了的關係和人與人之間的聯絡。在人類歷史發展的長河中,工業革命前的千萬年時間裡,由於生產力低下,在無法克服的自然界威力面前,人只能以依賴和屈從的態度去取得與自然的協調。雖然終生辛勞,竭盡全力,仍然無法維持最低的生活水準,經常陷入飢寒交迫之中。直到中世紀,在歐洲的農村中,仍有40-60%的人,經常難以維持最低限度的生活;即使在城市裡,勞動者也常常是食不裹腹,衣不蔽體。工業革命後,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速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逐漸得到改善。英國在19世紀的100年中,人口增加了3倍,但按人口平均計算的實際收入仍增加了4倍。有人說,是一個成功的例證,因為它的結果是:“在人口增加的同時,生產出了更多的產品,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品在增長。”⑿工業革命在交通運輸方面所造成的技術發展,在人際關係和國際關係方面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工業革命前,各地區之間交通不便,山川阻隔,往往成為不可克服的障礙。19世紀中葉,世界上最快的帆船是英國的“短衫號”(Cutty Sark),從中國航行到英國需時4個多月。⒀各地區、各華人民之間分離隔絕,互不來往,是造成彼此隔閡、猜忌以致互相爭戰的客觀因素。工業革命後,交通工具日新月異,全世界各地區都由統一的經濟鏈條聯絡在一起,世界各地人民交往便利而頻繁,各國‘各地區人民互相瞭解和對利害一致性的認識也日益增強。

    不過,我們說,近代英國的政治比較民主、自由,只是與歐洲大陸及東方各君主專制國家相對而言。實際上,在英國,主權在民的民主程序始終未能貫徹到底。英國的書報檢查制度雖然在19世紀末即已廢除,並且在以後也未再恢復,但是揭露和批判現實政治的作家,仍不斷遭到迫害。18世紀末,英國國內激進民主主義興起時,英國政府頒佈法令,暫停“人身保護法”生效,同時還制定了“判逆行為法”和“叛亂集會法”,限制人民的言論、集會自由,違者將嚴懲,直至判處死刑。法庭以“散播不滿和叛亂種子”的罪名,將激進民主人士托馬斯·繆爾和帕爾瑪流放到。⒁

    當英國作為國外先進人士避難所的同時,它的統治者卻在對外關係上執行著鎮壓革命和殖民侵略政策。法國革命開始後,英國統治者成了反對法國革命的主要倡導者和組織者。英國殖民主義者也在世界各地進行瘋狂的殖民掠奪。早在17世紀英軍征討愛爾蘭時,在特羅伊達等城市,大肆燒殺,連老弱婦孺都不能倖免。結果,愛爾蘭的1/3人口在戰爭中死亡;瘟疫和飢餓遍及整個愛爾蘭,有些地方,“人們走過二三里方圓的地方,都看不到一個活的生物;無論是人、牲畜和禽鳥。”一個英國軍官在說到英國殖民者在西印度群島的血腥掠奪時也說:“我們將使我們的形象變成一群殘忍、血腥和喪失人性的民族。”⒂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就是由英國殖民主義者挾其堅船利炮,用學與火的手段,透過鴉片戰爭強加到中國人民頭上的。

    英國的工業革命,雖然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但是作為資本主義的工業化,它也帶來了一些嚴重的消極影響。工業革命後,資產階級的財富飛速增長,但勞動群眾反而日益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對工人階級來說,新建起來的工廠,不過是“昏暗、骯髒的牢房”⒃。它們並不是“文明的庇護所,而不過是工業的兵營”。⒄工業革命後迅速興建起來的大城市中,秩序混亂,環境汙穢,工人們麇集在嘈聲震耳的廠房中,無日無夜的辛苦勞動。這些大城市成了“荒涼不毛之地,沒有色彩、歌聲和笑聲,只有男、女、老、幼在裡面勞動、吃飯和睡覺……新式的紡織廠或鍊鐵廠就好像金字塔一樣,把它長長的陰影投射在這個以它們為自豪的社會之上”⒅。在社會上,“邁達斯的禍害”到處瀰漫,就好像古希臘寓言中的國王邁達斯一樣,人們貪婪的企圖把一切都變成黃金;在閃閃發光的金錢面前,花朵、詩歌、友誼、愛情,一切都黯然失色了。金錢至上,物慾橫流。湯因比指出,“工業革命證明了,自由競爭可以創造財富,但不能創造幸福。”

    中國對英國曆史的研究,開始於19世紀中葉。在此之前,中、英相隔萬水千山,互不相知。蘇伊士運河開闢前,中、英交往,須繞道非洲好望角,經過漫長的海上顛簸。鴉片戰爭時,英國殖民主義者,用炮艦轟開了中國鎖國閉關的大門。中國的先進人士,在民族存亡危如累卵的環境下,深知知己知彼才能有備無患,於是著手研究英國等西方列強及其歷史。他們發現,中國之所以落後於西方,不但是由於武器裝備不如人,而且在政治上也落後了。曾經到過英國的王韜就指出,英國之所以富強,主要原因並不在於它的“火器之精良,鐵甲戰艦之所向無敵”,而是在於它的政治上的“君民共治”的立憲君主制和“巴力門”即議會制;國家大事都要經過議會兩院討論,“必眾論僉同,然後實行。”⒇從19世紀末維新運動,經過辛亥革命、五四運動,介紹英國及西方各國的書籍越來越多。1919年到1949年間,出版了以英國曆史為主要內容的書籍約有五、六十種。(21)

    1949年後,英國史的研究也象其他學術部門一樣,取得巨大成績,有很大發展,但同時也存在一些嚴重缺陷。主要表現在,左傾教條主義一度很嚴重,在歷史著作中,一味歌頌暴力和鬥爭,對英國和其他國家歷史上一切和平漸進的歷史現象和主張和平、改良的人物、政黨和理論,盲目加以批判和否定。同時,個人崇拜之風甚熾,評價歷史事件和人物,不是以歷史事實為基礎,而是隻能憑摘引經典作家或個別政治領導人的片言隻語作為標準。對外學術交流,幾乎完全斷絕。

    “文化大革命”結束後,極左的恐怖路線得到糾正。科學文化從備受摧殘中漸漸復甦,並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勢頭。對英國近代歷史的研究也開始走上健康道路。百多年來,特別是近幾十年來,中國人民在社會實踐上取得了豐富的經驗,也遭遇過慘痛的教訓,我們以這樣的實踐為基礎,再去觀察英國近代歷史,就得到了一些新的、更深一層的認識,特別是深切感到,過去極左路線時的許多錯誤觀念必須糾正。英國在近代歷史中,積累了豐富的文化成果,在政治生活和經濟建設中,也取得了不少成功經驗和犯過不少錯誤,我們應該實事求是地、客觀地加以研究、總結,以供我們建設中國美好未來之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學習卻靜不下心看書,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