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傑哥000

    導致了宋明兩國加速的滅亡。

    以文制武麼掉了國家的鋒芒,在開疆擴土上認為這個國家沒有什麼作為。別個強大國家就要欺負你。

    以文制武打破了國家統治階級的內部制衡,文臣更加禍國殃民。

  • 2 # 三橫兩豎的毛

    外強中乾,不過明朝談不上以文抑武,而是以文控武,而且有趣的是他們其實並控不住邊軍的軍頭政治,相反扼殺了能夠平衡邊軍的中央武力和內地武力,使得南北不調,內外不調,明末遼東,宣府,大同邊軍在李成梁猶在的時候就有聽調不聽宣的趨勢。

  • 3 # 紅塵過客甲

    唐朝之後,統治階級搞的"以文制武"或"以文抑武"的直接後果,加速了王朝滅亡,使漢人徹底喪失了尚武精神,喪失了民族血性,以至差點亡國滅種,這並非危言聳聽。

    趙匡胤"黃袍加身"建立北宋後,又用"杯酒釋兵權"的把戲,奪取了武將兵權,又透過科舉選撥文人秀才,武人地位急劇下降,文人迎來了春天,這幫士大夫,天天喝酒賦詩,狎妓嫖娼,可笑的是,文人競然統率軍隊,指揮作戰。南宋又殺害了抗金英雄岳飛,武將更是被取而代之,缺乏武將人才,面對遼金蒙韃虜鐵騎南下,文人大都選擇"議和",這是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

    到了元末,所謂“胡虜無百年之運",統治階級日益腐敗,朱元璋驅逐韃虜,建立了漢族政權。為了家天下的利益,又仿照宋,屠殺武將功臣,採取"重文抑武"的統治手段,武將對文臣更是仰人鼻息,簡直等於一條狗。連抗倭英雄戚繼光都要拜在大學士的腳下,一般武將地位可想而知。萬曆朝以後,文臣天天爭風吃醋,內訌不斷,大肆貪汙腐敗,軍備廢馳,各地揭杆而起,吳三桂引清軍入關,南明小朝庭仍然內訌爭鬥,直至徹徹底底滅亡。

    可笑的是,滿清入關才幾十年後,也患上漢人的病,所謂八旗鐵騎,立刻成了豆腐渣,八旗子弟竟然不會騎馬射箭。面對鴉片戰爭及八國聯軍侵華,皇帝不是薟訂喪權辱國條約,就是逃跑。武昌起義一聲槍響,滿族統治階級派兵前往武漢鎮壓,可一觸即潰,讓袁世凱連哄代蒙,終於退位,失掉政權。

    歷史教訓,一個只重文輕武,缺乏尚武精神的國家,其滅亡一點不奇怪,文化發達,代替不了核武,唐詩宋詞難抵船堅炮利!

  • 4 # 陸劍評

    中國大歷史,一直有兩個矛盾。或者說古代帝王最頭疼的兩大難題。一個是北患,一個是權臣,簡稱內憂外患。

    漢朝北伐匈奴,有人這樣形容,漢朝前70前攢錢,後70年還債。就是和少數民族在草原打仗,雖然後人看歷史非常暢快,不過其實是個不算正確的決定。除了費錢,就是打完仗以後,對草原無法有效佔領。要是中原駐軍長期佔領,那這支軍隊的全部給養都要從中原運輸過去。大概最好的時候十斤糧食,運到草原也只有一斤了,途中消耗太多。那麼中原部隊能不能就地徵集軍需麼?答案是不能。人口太少,太窮,無法徵稅。這樣即便仗打贏了,中原部隊也只能撤回來。要不了幾年又草原又出現強大的遊牧勢力。所以漢武帝以後,看清楚了這個邏輯,就不在北伐了,而採取一邊防禦一邊和親的方式。就是面對窮鄰居,給點錢給點東西,你就別鬧了。

    到了唐朝,唐初也採取和北方決戰的方式,只不過匈奴換成了突厥。可是打敗突厥你能採取什麼辦法呢?對突厥貴族是分封,賞賜,對突厥人民是救濟。一句話打贏了也得給錢,為啥?這個北方的鄰居太窮了。400毫米等降水線以外就是飢寒交迫,要麼中原時不時的救濟他,要不他就南下搶,因為他不能餓死啊!

    到了唐朝中期,就是採取以胡抑胡的政策,就是讓熟番防範生番,讓接受中原文化的少數民族部隊,在邊疆防範沒有徹底歸化的遊牧部落。其實這個政策是沒問題的,問題在於唐明皇沒有運用好。當時邊疆的少數民族有三大軍鎮,合計有40萬部隊。而中央起牽制作用的部隊只有13萬人,這就是強枝弱幹,非常危險了。可是又派出6萬人平滅雲南的叛亂,而這6萬人卻全軍覆沒了。這樣中央掌握的部隊就只有7萬人了。地方和中央軍隊的懸殊太大,達到了40:7。這是唐明皇最大的失誤,他應該發現問題,及時擴充中央的兵力,擴大到20萬人,那就啥問題都沒有了。

    安史之亂無疑是中國歷史上的最大事件之一。非我族類 ,其心必異。中國統治者變得不再自信了。在他們看來,和北方遊牧民族打仗沒意義,打贏了即費錢也要給錢,還不如直接給錢拉到。從漢唐的和親,到宋的歲幣,在到明的朝貢薄來厚往,最後到清對元蒙貴族的直接賞賜,名稱換了又換,其實質是一樣的,就是破財免災,花錢買個消停。

    既然對外不依靠戰爭,那麼對內就不再需要手握重兵的悍將和權臣。那麼宋就採取了杯酒釋兵權的政策。就是軍隊從進攻改為消極防禦,一隻軍隊的人數也只有一萬或者數萬,不讓軍事將領掌握數量龐大的軍隊。

    這種消極的政策,決定了政治上宋朝的孱弱,不過也帶來了少有的和平。唐朝以前,人民是要戍邊的,甚至到非常非常遠的地方去戍邊。少小離家老大回,帝國的疆域非常龐大,可能十五歲就去西域戍邊,五十才能回來。所以才會有鄉音未改鬢毛衰。而宋人就沒有這種痛苦,邊境基本在長城一線,河北境內竟然是保定滄州是邊界,而且只有少量的部隊。比如名震河北的楊六郎,駐軍河北霸州,只有區區兩萬部隊。唐朝在安西督護府也有兩萬部隊,可是由於給養運輸困難,這兩萬騎兵部隊的耗費,至少是楊六郎兩萬人的20倍。

    由於宋朝基本不打仗,所以人民安居樂業,經濟發達。人民吃飽穿暖,而且大都能穿上綾羅綢緞。武大郎靠賣個饅頭就能住上二層小樓,還能養個全職太太。我們說唐肥宋瘦,以為唐朝人富裕吃的肥,宋朝人地盤小又有歲幣的壓力,所以吃的不好比較瘦,這是錯誤的認識。宋朝人的生活要此唐朝人還要滋潤。

    安史之亂是中國大歷史最大的分野,是華人從開放變得閉塞,從自信變得多疑,從北卻匈奴變成破財消災,從外向型國家變成內斂型社會的一個大分野!作為農業社會,這裡必須說是作為農業社會,而不是當下,像西域、蒙古、西藏,這些地方在當時,沒有什麼農業價值,佔領這些地方,除了是中原王朝的一個緩衝一個屏障,並沒有其他價值。不打糧食,也沒有稅收,為了維持龐大的地域,國家每年耗費大量財物,由外向變得內斂幾乎是個必然。我們不能站在現在社會的角度去指責古人,那顯然是不合理的。

  • 5 # 許願的泥菩

    兩個朝代還是有本質的區別的。

    宋朝之所以以文制武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它是剛從亂世中走出來的,在五代十國時期,皇帝所依靠的權力過大的武將最後都把皇帝趕下去了,遠的就不說,後周的郭威是這樣搞的,所以有了北周,趙匡胤也是這樣搞的,所以有了北宋;兩次他都是親身經歷者,不過第一次作為擁護者,第二次是主導者罷了,所以,他會嚴防死守這塊;

    第二個,武將軍事上沒有取得成果,文官權利過大,皇帝怕死,國家有錢,這個導致了另外一個局面,就是透過給異族歲幣可以獲得邊疆的安寧,所以,國家更不需要武將來管控軍隊,進行打仗了;

    有人會說北宋還滅了遼國,但那不完全是北宋的功勞,是和金一起的,並且,金國是主要的進攻方,所以滅了遼國,之後的事都知道了,金滅了遼,歸還了燕雲十六州,轉頭又攻擊北宋,然後北宋去乞和,但最後導致的結果還是北宋滅亡,建立南宋,然後又被金國一路追著打,從建國地的南京一直被攆到杭州。

    明朝和宋朝不同的地方在於,明朝的開國皇帝是從農民一步一步走上皇帝之位的,所以,他知道軍隊的重要性,也知道將軍的重要性,而且因為其是經歷過戰爭一步步走上來的,把蒙元一路打到漠北,所以,明朝整體上下對異族沒有一點畏懼心理。

    至於重文輕武,也不是皇帝的真的要這樣做,朱元璋殺,是為了皇位能夠傳下去,但他也不是說徹底的把武將壓制到死,最直接的表現就是他讓他的孩子去學習武將的本事,這是為了把軍事權利和軍事技能全部弄到自家身上,作為農民起家的人,尤其是古代,他覺得家裡人是最可靠的;最後形成了那種局面主要是幾個原因:

    第一個是皇帝本身的,作為農民出身的皇帝,他本身是特別願意去學習的,所以剛開始的時候特別尊敬有學位的人,但當時其他的書籍基本已經失傳,就是儒家的而且是被歪曲的書籍流傳的特別多。老子文盲,兒子肯定不能和老子一樣啊,而且老子作為有權勢的人,肯定要找最好的老師給孩子講課了,所以,其培育出來的接班人都和他的期望是有差距的;包括朱棣的培養都是一樣的,這些天然親近儒家的太子繼位,肯定是對儒家關照,聽文官的,最後感覺不對勁的時候,沒辦法,文官勢已成,所以只能重新尋找勢力去制衡文官。

    第二個,國家統一的時候,治理國家需要文官去治理,漢唐的時候,很多武將都可以從事政治,可是到明朝這會,武將就是大老粗,要他們殺人平叛沒問題,但是要他們去治理國家,算了,還是不想了,接著用文官吧;

    第三個,這個是宋朝流傳下來的,宋朝的重文輕武和以為制武導致的結果就是武人的地位低下,隨便一個文官就可以去欺負,並且在社會上形成了風氣啊,最有名的一句俗語叫做”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

    第四個,武勳本身也不給力啊,都是一群大老粗,哪裡擋得住文官的花花繞啊,所以,被壓制,也是正常了,尤其是土木堡之變之後,武勳徹底落寞,徹底被壓制的死死的。

    所以,真正來說,明朝實行的制度不是以文制武的,只是因為一些原因導致了重文輕武。

    雖然最後兩個朝代都被終結了,但原因大不相同,北宋更多的確實有以為制武的原因,但明朝……

  • 6 # 沉140769451

    曹操在讀《孫子兵法》作序說:恃武者亡,恃文者滅。對武將的恐懼,一批不通軍事的文官管理軍隊,降低了軍隊的戰鬥力,雖然他們可以在政治上給軍隊把關,但低劣的軍事素養,成為軍隊發揮戰鬥力的阻礙。所以,蘇聯在朱可夫擔任國防部長時代,廢除了含獨立政治委員的雙首長制,由軍事主官兼任政治委員,看似提高了軍隊指揮能力,實則把軍隊變成了軍事主官的“私兵”,脫離了黨的領導,喪失了政治覺悟,在關鍵時刻袖手旁觀,坐視國家崩潰;美華人保持文官管軍,也是怕軍隊失控,而中國則強調政治委員也要具備高超的軍事指揮才能,當好軍事主官的助手,控制好軍隊,保持政治性,保持戰鬥力,當好國家強力機關可靠的“軍事機器”。

  • 7 # 啄木鳥405

    唐朝之後,還經歷了五代十國。短短五十多年的時間,中原政權就經歷了梁唐晉漢周。北宋的建立者趙匡胤,見證參預了軍閥混戰和割劇的這一過程,目睹了城頭變換大王旗的紛亂,對戰亂帶給百姓的痛苦也多有體悟。宋政權的取得,本身靠得就是武力!所以有宋一代,重文抑武自然成了基本國策,而這一國策的形成有著深刻的歷史背景。當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保證皇權不落外姓之家,那麼他作為武將的既得利益者,深知武將勢力過大的弊端,所以皇權傳弟不傳幼子也是出於這一考慮。但重文抑武這一國策的後果很嚴重,北宋經濟發達而武力不振,面對北方重武的遊牧民族所建立的遼金政權時,只能訂盟輸幣,委屈求全而苟延殘喘以致亡國。可以說,是政策性導致宋帝國的軟弱、亡國。

    至於明朝情況稍有不同。元末天下大亂,朱元璋掌握郭子興部軍權後,採取了正確的政治方針————尊奉“明王”。軍事上採納朱升的“廣積糧,高築牆,緩稱王”策略,以後漸次打敗對手,北逐殘元勢力,在這個過程中,對軍事力量和武將的認知更深刻。故明朝建立後,太祖並沒有輕視軍隊與武將,而是透過大殺功臣的方式加強了中央集權,把軍權從異姓手中收歸到朱姓手中罷了,把鎮守雲南的沐英收為義子,作為異姓掌軍權的惟一!太祖透過分藩王掌握軍事力量,守護中央,抵禦外敵。所以不能說重文輕武。後來明成祖踐阼之後也沒有重文輕武,只是根據形勢作了一些調整。任何王朝馬上得天下,不能馬上治之,要想長治久安,作出傾斜於文臣的政策是時代的要求,歷史的必然。

    嚴格來說,明朝不能叫重文輕武。有明一代,北逐蒙古,南討安南,東擊倭寇,軍事力量還是很強的,不像漢唐用女人和親,也不像兩宋透過訂盟送錢來保證國家安全的。

  • 8 # 洛水清風

    中國歷史上之所以出現光照千秋的漢唐盛世,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重文尚武。而到了宋朝,宋太祖以武將身份,竊取了後周的天下。為了防止其他將領步其後塵,宋太祖就來個“杯酒釋兵權”,把軍隊牢牢控制自己手中。並制定一套重文輕武的國策,還立下一條規矩:不殺士大夫。從此,文官的地位扶搖直上,武官的地位一落千丈。據記載:開國大將曹彬的車馬遇見比自己高一品的文官的車馬,必須讓道而行。到了明代,重文輕武之風愈演愈烈,一個三品的武官,見一個七品縣令,必須叩拜。

    重文輕武的國策最明顯的效果就是:自宋開始,再也沒有出現過武將干政,割據一方的局面。但另一個負面效應就是:宋、明政權自建國起,一直面對著遊牧民族的威脅,並最終亡於遊牧民族,北宋亡於金,南宋亡於元,明朝亡於女真。據統計,宋、明兩朝的經濟總量幾乎佔到當時世界經濟總量的一半,是名副其實的富甲之國。但是在弱肉強食的世界叢林法則面前,這兩個朝代就像兩頭體型碩大的牛,最終變成他人的盤中餐。

    宋朝被美國曆史學家譽為中國最偉大的朝代,無論他的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在當時世界是獨領風騷。首都東京汴梁人口超過100萬,是當時名副其實世界第一大都市,中國的四大發明其中三項都是在宋朝橫空出世(或者在宋朝達到廣泛的實用),當西方還處於刀耕火種的時候,宋朝人在生活中用上煤、在貨幣流通領域使用紙幣(交子),手工業更是發展到了極點。然而,這一切繁華都在靖康之變中化為灰燼。

    沒有強大的國防做後盾,國家再發達,文化、科技再強盛,也不過是競技場上的一個大胖子,逃脫不來被KO的命運。重文輕武最大弊端就是:軍人沒有榮譽感、缺少獻身的使命。國家缺少氣吞八荒的豪邁,沒有了“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鐵血精神。最終的結果是:皇帝、大臣在歌舞昇平中醉生夢死,普通的百姓在安逸的生活中沒有了尚武血性。

    以古為鑑,可以知興替。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但國防建設一刻都不能鬆懈,我們要讓軍人成為一個崇高的職業,讓軍人成為社會上最受尊敬的人。我們一刻也不能忘記:我們的和平生活來自於戍邊軍人那雙警惕的眼睛,來自他們的忘我犧牲。

  • 9 # 唯二歷史筆記

    宋明採取的“以文制武”國策導致了什麼後果? 大了說後果非常非常嚴重,可以說“以文制武”的後果對以後的中國幾乎相當於滅頂之災,為什麼?我們看看歷史書籍就知道,趙匡胤在“陳橋兵變”奪取了皇位後,出於對武將的警惕,專門用一招“杯酒釋兵權”制定了以文制武的國策。從此武將在中國就漸漸的處於底層,跟文臣的地位相比是一落千丈。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前,敢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的亮劍精神就在中華大地上消失了。

    從北宋開始,一個個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被套住了中國的身上,漢民族尚武的硬核精神彷彿從來沒有一樣。而同時期沙皇俄國卻一步步變成了戰鬥民族,歷史告訴我們,沒有尚武精神的民族最後的結果就是亡國亡種。

    那麼為什麼趙匡胤要制定以文制武的國策? 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中國從大唐後期就陷入了混亂,大唐滅亡後就開啟了五代十國的大戲,中原地區短短53年(907年-960年 ),若包括北宋換了六個政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與北宋。

      五代換了14個皇帝,“皇帝遍地走,多如街上狗”

       中原大地,有兵便稱王,佔地就是皇。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

    在這種天下大亂的情況下,武人軍閥集團給中國造成了巨大物質破壞與文明損害。沒有秩序,沒有建設,沒有忠君報國,一不如意便換皇帝。

    這種混亂給趙匡胤的影響是巨大的,他建立了北宋後,知道北宋要穩定和強大就必須破除這個武人軍閥集團亂政的毒瘤。

    宋太祖趙匡胤無法選擇,只好制定了以文制武的國策。而這個在當時無奈之下制定的國策對穩定北宋,恢復中原地區的和平應該說還是起到了作用的。

    所以把責任推給宋太祖趙匡胤無疑是不公平的,主要的責任應該由他們的後代承擔,他們矯枉過正,不知變通,繼續實行這種政策,使得北宋軍事力量羸弱,最終釀成了“靖康之變”的奇恥大辱。

    除此之外,北宋在歷史上依然是偉大的,有史學家認為,北宋統治的地區創造了古代盛世的最高峰,經濟文化最繁榮,儒學,詩歌,文學等各方面得到復興,科技發展突飛猛進,政治開明,百姓相對富足(南北宋是唯一個沒有發生全國規模農民起義的朝代)。

    而且北宋還是是中世紀地球上唯一的一盞文明之燈,如果那時候能從外太空俯視地球,只有北宋統治的區域才能看見巨大的文明之光,其餘地區都是深沉的黑暗。

  • 10 # 江北陸遜

    我們不分析後果,我們就看看那些驚天動地的敗仗好了:

    有宋一代:

    1、高粱河之戰

    宋太宗趙光義這位老兄,揹負著“燭影斧聲”的疑雲,為了證明自己的英明神武,在太平興國四年(公元979年),趁滅亡北漢劉繼業之餘威,進軍幽州,試圖一舉收復幽雲十六州。

    一開始氣勢洶洶,頗打了幾個小勝仗,但最終在遼國大規模增兵救援之後,在高粱河與遼國爆發大戰。高粱河就在今天北京的西直門一代,現在那裡還有條高粱河斜街,如果我沒記錯的話。

    結果就是30萬北宋最精銳的禁軍喪失殆盡,被殺死,被趕入拒馬河淹死。在遼國三路大軍(耶律沙、耶律休哥、耶律斜軫)的攆兔子似的追擊下,太宗趙光義化身高粱河車神,駕著一輛手下搶來的驢車飛奔,一直越過涿州,跑到金臺屯才停了下來。

    整場戰爭是笑料不斷,昏招不斷。戰前,宋軍滅北漢、收太原之功不予封賞,導致軍隊不滿;軍隊剛剛經歷大戰,不予修整,軍隊疲憊;攻遼國南京(幽州)這樣的重鎮,敵軍必然反擊,不採納臣下建議,“圍點打援”,死攻幽州城,結果導致在遼軍內外夾攻之下崩潰。最搞笑的是,打出如此敗仗之後,趙光義還留下陣圖,要以他那“高超”的指揮藝術去指揮一眾功臣宿將,不按照陣圖打仗,贏了也是罪過。

    你還能說什麼呢?

    丟人不?

    2、雍煕北伐

    高粱河之戰後,宋太宗耿耿於懷,於986年大舉北伐,試圖雪高粱河之恥。結果如何呢?

    不止幽雲十六州沒收回來,本來已經攻佔的蔚州、寰州等地全部丟失,試圖護送雲、朔、寰、應四州百姓內遷,結果因為潘美等人失約,直接使得後世大名鼎鼎的楊家將楊業楊令公碰死李陵碑。

    3、澶淵之盟

    沒過幾十年,公元1004年,遼軍在蕭太后蕭燕燕和遼聖宗的率領下,大舉南侵。在一番攻城略地之後,遼國因為戰線過長,後援補給不利,其實也開始萌生退意。但這個時候的宋真宗已經嚇傻了,試圖南遷,或遷都入蜀,或遷都南京,反正是打算跑。

    只不過在寇準的堅持下,最終宋真宗御駕親征。這個時候雙方開始陷入僵持。後來在澶州(河南濮陽)城下,一不小心用床弩射死遼軍主帥蕭噠攬,一方面使得蕭燕燕內心無主,另一方面遼軍士氣也受到了巨大的打擊。

    在這種局面下,宋軍不思反擊,反而極力求和。事實上,當時的遼軍完全是強弩之末,這個時候的宋軍如果反擊,不說收復失地甚至幽雲十六州,至少是不用割地賠款的。

    但最終結果是宋每年“助軍旅之費”銀十萬兩,絹二十萬匹。

    4、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等西夏戰爭

    這是所謂的西夏建國之初北宋與西夏之間的三次大戰,結果是宋軍次次大敗,最終的結果是慶曆和議:

    宋朝每年賜給西夏銀5萬兩,絹13萬匹,茶2萬斤;另外,逢各種節日還需要賜給西夏銀2.2萬兩,絹2.3萬匹,茶1萬斤等。倒是挺要臉的,“賜給”。

    後來經過王安石改革以及西夏內部一系列神操作之後,宋徽宗時期,趁西夏國力下降的機會,宋的西軍還是雄起了一把的,童貫、种師道等人收復了不少地方,但隨著1127年金滅北宋,這回光返照也就無疾而終。

    5、靖康之恥:

    這場戰爭更是讓人無語。本來是宋金聯合滅遼,但由於數十萬宋軍圍攻已經山河日下的遼南京(今天的北京)無果,讓金看出了宋的虛弱。結果不數年之後金軍大舉南下試圖滅宋。

    本來宋還不至於滅國。但又是宋自己作死。首先解除了主戰派李綱、西軍統帥种師道的兵權,這是當時宋很能打的將軍,然後又是在最需要保持軍隊戰鬥力和士氣的時候,一堆主和派(如果不是奸細的話)又透過裁軍、削減軍費等一系列騷操作,乾死了自己的勤王軍。

    結果當然是頗讓人無語的啦,徽欽二帝被擼,整個皇室女人被搶,就連(南)宋高宗趙構的母親也被金人擼去,讓金人蹂躪一番,給金人生了好幾個孩子。

    明:

    長城成了最大的屏障,山海關成了制霸遼東的根本,而嘉峪關重新成了前線。

    朱棣:

    五徵漠北,浩浩蕩蕩,一次大仗沒打,超大旅行團,數十萬大軍在漠北草原進行草原沙漠大穿越。

    以前漢武帝打匈奴,唐太宗打突厥、薛延陀,可從沒這麼搞笑過。

    土木堡之戰:

    正統十四年,公元1449年,蒙古瓦剌部太師也先帥軍南下,入宣府、大同,威脅京師。

    明英宗在王振的忽悠下,御駕親征。結果如何呢?

    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連皇帝明英宗也被俘虜,包括一眾大臣。被敵人連皇帝帶大臣打包收入囊中的,靖康一次,土木堡一次,一次宋,一次明。

    薩爾滸之戰:

    明楊鎬指揮四路大軍“分進合擊”;而努爾哈赤則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四天之內破明三路大軍,殲滅明軍將近5萬人,戰死將領300餘人,喪失騾馬28000餘匹,損失槍炮火銃20000餘支。遼東徹底丟失,只能退守山海關。山海關外除了寧遠等少資料點之外,全部丟失。

    松錦大戰:

    崇禎八年,公元1635年,皇太極攻察哈爾林丹汗,明則要護這個盟友。雙方大戰一觸即發。

    戰爭的結果是:

    歷時十天,明軍大敗,清軍獲勝,明軍被殺53783人,損失馬匹7444匹、駝66峰、甲冑9346副。另外“赴海死者,以數萬計,浮屍水面,如乘潮雁鶩,與波上下”(高士奇《扈從東巡日錄》捲上)。明軍投海死者及丟棄馬匹、甲冑數以萬計。

    此戰洪承疇被俘,後降清。

    至於有人說萬曆三大徵的,這樣的戰果,宋也有啊,比如釣魚城,比如朱仙鎮,比如黃天蕩,比如採石磯,但區域性的勝利,是改變不了大局的。

    這一系列驚天動地的敗仗,漢唐可沒有過。漢唐都敗於內亂,縱使晚期,歸義軍等也能胖揍吐蕃等。

    如果你把它們都歸結於以文制武的政策,大抵是不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生怎麼做到去留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