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解西順孝愛樂
-
2 # moonlightran
也幫著我們老闆面試過很多要上的研究生。研究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經不像是高中,本科那樣了,需要一定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分數不是唯一標準,曾面試過程中會經常問一些實際性的但是又不是太難的問題。看看他們如何解決,從而從側面考察是否適合科研,相比於考研的,很多保研的我們都是知根知底,四年的學習,此外平時經常接觸,知道這個人是否適合讀研究生,因此也更容易接受。而對與考過來的,畢竟只有分數,和短短的面試,不可能完全瞭解所有,曾經也遇到過考研分數特高,但是一上研就不好好學,並且人品比較差的學生。因此,有時候我們寧願要一個實在,人品各方面比較好的學生,也不願意要一個分數高的學生。
-
3 # 多逗少斯
我認為這種現象其實也無可厚非,原因很多,比如:
1 能保研的學生(關係戶例外)能夠大學四年都保持成績優異能力肯定是有的,至少勤奮,努力好學
2 由於目前的考試科目相對單一,相對考研的來說,保研學生的知識面一般比較廣
3 一般保研名額佔比比較大的學校都是哪些教育資源充足的985,211工程學校,這些學校的學生基礎紮實,另外憑藉著本校雄厚的實驗資源,動手能力很強(據我所知,有很多不好的學校沒有實驗室,沒有圖書館,更別說昂貴的資料庫資源,當然或許是少數吧)平心而論,那些本專業先進的實驗儀器會熟練的使用麼?經典的實驗有在學校做過麼?反正我是自愧不如
4 問題中涉及的學校一般是生源比較多,選擇餘地比較大的學校,他們當然會擇優錄取(什麼是優這就得看學校和導師的標準了,目前,他們願意相信保研的)
5 目前的制度下,只有保研的才有資格成為直博生,這一點對導師很重要,因為碩士幾乎幫不了導師幹活,培養到能幹活了就畢業了。而博士幾乎能獨立的承擔一個小專案,另外,直博生畢不了業可相當於本科,也算是有“把柄”攥在導師手裡,敢不聽話可以使勁收拾你(我相信大多數導師是好的,不會利用這個把柄)
6 話又說回來了,對那些高考成績比較好,大學又努力學習拿到保研名額的學生,哪個導師不喜歡呢?
人生本就是一場賽跑,前半段落下了,後來再努力彌補,也只能趕超那些前半段努力後來懈怠的人,對於那些一直努力奔跑的“牲口”,後者或許永遠也不可能追得上!
-
4 # 晚晴79799397
個人感覺不夠公平,保研人數比例逐年加大,有的學校招20幾個人十幾個都是保研的,可能本校學生或者其他學校保研學生確實優秀,但是,應該給其他學校的同學一次公平競爭的機會,讓大家輸得心服口服。本人也經歷過這樣的狀況,甚至有學校把分數線故意劃高,留著調劑名額等那個等級比較高的學校沒考好的學生,不說了,說起來很無奈。
-
5 # i
有些保研比例確實太高,這樣就是既得利益的一種表現,誰讓你當初不好好努力呢!按道理來說最高不應該超過百分之四十,也給其他人留個機會,一個人一時失敗不可能一輩子失敗,一個人優秀也代表不了一輩子優秀。這讓我想起一部電影,好像是流浪者中的一句經典臺詞,血統論意識作怪。
-
6 # 精一
保研一部份是因為一部分老師的好惡問題,畢竟一起生活過4年。感情在裡面,但確實會出現所說的近親繁殖,弄虛作假問題,但外校能夠考上研究生的也一定是付出常人不能的努力,想想導師們為了優中選優一定各種理論題刁專,能初試高分透過,也是他們努力的結果,如果本科階段沒有紮實功底絕非易事,考驗個人自學,心態,毅力的最好證明,相比本校本科生期中期末劃題,老師主觀評分過多感情來說,我更傾向於支援外校考研者!
-
7 # 紅燒肉加碗飯
自古以來,肥水不流外人田。
老祖宗說的話,還能有假!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的高校新聞考研新聞:16所985院校“瓜分”清華研究生名額。
這裡指的名額,就是保研名額,也就是讓人羨慕的“推免生”!
有人說,那清華本科保研的同學同意嗎,這麼多高校來搶!
抱歉,這根本不關清華本科的事情,這個名額要說影響,也隻影響每年國考的考研生!
清華本科的保研生,只要人家想走保這條路,基本上都是能保的!
沒有那麼多的公平!你想想,如果你是清華北大那樣的名校學子,你想保研,但是現在一群其他非名校的人要跟你公平決鬥,咱們考試,然後公平分名額!
作為名校學子,你是不是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我是不是傻,為什麼要下場累死累活跟你決鬥!”
於是,直接畫一個圈,你本科非名校,直接結束戰鬥,我走保送名額,幹嘛跟你公平決鬥,搞笑!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玉帝和如來佛祖對話誰厲害,玉帝說了很多,如來就一句話懟過去,你被猴打過!
無奈吧!
你說,我會這個,我會那個,我還會這個!
人家就一句話,你本科非985/211。
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就這個道理。
結語:
一環套一環,高考連著大學,然後連著研究生!
就這樣,大魚海棠裡有一句話:“我們永遠無法彌補我們曾經犯下的過錯。”
所以,羨慕也沒用,只能加油上!
-
8 # 天天都是小帥哥
現實中,就成高的人往往不是學習最好的,考取名校不代表以後就是精英,一個高考就否定別人一生更是可笑!高考有很強的地域性保護,教育資源分佈差異較大,高考成績也不能反應一個人的綜合素質,這樣直接一考定終身太淺薄。
-
9 # 饕餮視聽
一、保研學生特點
一般名校保研的名額中的大部分是留給了本校本學院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本來就是透過嚴酷的高考考入名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方面都是比較優秀的。一般名校裡面的保送研究生名額其實也是挺高的,有的班級能有十幾個名額,而這些能夠保研的學生,一般都是各個專業裡面學習成績靠前的那些學生,他們的專業課成績一般都是比較高的也是比較優秀的一批學生。
因為一般保送研究生都是保送到本學院,學院裡面的老師一般都認識這些學習比較拔尖的學生,如果讓這些優秀的學生在自己門下做研究生的話,導師和學生之間也是相互瞭解的,可能有部分優秀的本科學生,就有在某些老師門下做過一些研究專案,在研究生的時候再讓他們和老師合作,也是能夠輕車熟路的。
從其他學校保送到名校的研究生,一般至少也是211工程高校,這樣的學生其實也是這所學校裡面精英中的精英,這樣子機會也是比較少的,所以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是特別優秀的學生,名校也是比較喜歡看到這樣的保送研究生的。
二、考研學生特點
那些考研的學生,雖然也有可能考上名校研究生,但是也許他們以前是從普通學校畢業的,他們能夠考上名校的研究生僅僅能夠代表他們在考研的時候比較努力,但是並不能代表他們平時學習的狀態,這也是一個很有風險的事情。
-
10 # 燕園終身學習
題主的問題其實並不夠準確,名校研究生確實有較大比例是保研生,但所謂“大部分名額”這個說法並不符合實情。
上面的統計資料是部分“雙一流”大學的2018年保研率,除了北大這種頂級名校保研比例超50%之外,其他學校,以30%左右或以下為主。
這些資料,應該是這些學校的內部保研率。實際的研究生招收中的保研生比例與這些統計資料相比,會有一些出入,不過出入應不太大。
何況,教育部有明確規定:研究生招生單位推免生數量不得超過招生總數的50%。這是一條紅線,儘管名校離這個紅線越來越近,但多數名校還有一定距離,並沒有真正跨越。
之所以名校給很多人留下招收的大部分研究生都是保研生的印象,是因為,在實際的招生中,名校招收的保研生比例在不同專業之間差異較大,某些專業保研生比例很高,甚至全部是保研生,比如北大的國發院,它的金融專業,通常就不要考研生,全部是保研生(北大其他學院的金融專業還是招收一定比例的考研生的);但名校的某些專業保研生比例其實也並不那麼高,比如北大工學院,其保研生比例通常在50%以下。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名校某些熱門的專業考研難度特別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保研生比例很高,而某些冷門專業考研則相對容易得多,除了本身競爭相對小一些,還因為保研生比例相對不大。
事實上,名校研究生確實很多來自保研生,這種選擇是研究生“擇優錄用”原則衍生出來的自然的理性行為的選擇。招收研究生,本來就是希望從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把好關,選拔更有學術研究潛力的學生,這是搞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保研生是相對比較優秀的存在,也相對更有研究潛力,所以往往更符合研究生的招生要求,名校招生的理性選擇,當然是儘可能多地招收保研生。不但是名校,其實其他研究生招生單位同樣有這樣的期望。
當然,名校一味地希望招收更多保研生,也並非完全是好事。不同學校,學生能保研的比例是不一樣的,甚至很多普通大學根本沒有保研資格,讓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參與保研的機會,根本沒有資格在保研這個舞臺上公平競爭,從這種角度來說,這會造成公平性的問題。
正因為有公平性方面的考量,國家才在保研之外設定了全國統一考試這種招收方式,讓任何努力的學生都有機會透過考研這個途徑實現讀研。
保研更多地體現效率,而考研更多地體現公平。公平和效率,應該兼顧。所以,保研和考研的比例,應該維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之內,不可顧此失彼。名校把太多名額給保研生也是不可取的。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
11 # 使用者6627545622901
中國的教育體系存在大量的腐敗,從中考,高考以及研究生招收都是腐敗的溫床,希望從中央到地方應要高度重視,不然將誤國誤民啊!
回覆列表
高校這樣把更多名額給了保送研究生,那是不公平的,因為國家的政策是本科畢業的與專科畢業兩年後的都可以考研究生,說是公平的誰分數多選誰,可能則不是如此,這是對追求更高更美好理想的學生是不公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