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弋北談古今
-
2 # 青史回聲
其實這個答案已經在《三國演義》裡給出了。
原文如下:
沮授說:“這個人應該是劉玄德的弟弟關雲長。”袁紹十分生氣,指著劉玄德說:“你二弟殺了我愛將,你一定是與曹操合謀,留你有何用?”喚刀斧手要將劉玄德推出去斬了。玄德從容地說道:“明公只聽到一面之詞,便不顧你我這麼久以來的感情了嗎?我自在徐州失散後,就不知二弟雲長的下落了;天底下面貌相同的人很多,難道紅臉長鬚的人就是關羽嗎?”袁紹是個缺少主見的人,聽玄德這麼一說,又斥責沮授說:“誤聽你的話,差點殺了好人。”很顯然,袁紹聽信了劉備自身的辯駁。就如同上面說的,袁紹是個缺少主見的人,做事優柔寡斷,一會兒信這個,一會兒信那個,沒有自己的想法,被人牽著鼻子走是必然的。
按理來說,自己的愛將顏良被斬,被誰斬,這都要弄清楚,只單憑聽信一人是不行的,當然聽信另一個人也是不行的,最重要的是弄清殺死顏良的人的身份,一切自然真相大白。或者可以這樣,如果真的是懷疑劉備二弟關雲長所為,可以先行關押劉備。可是袁紹並不是這樣的明主。
即使是後來文丑被斬,才弄清楚是關羽所為,他也被劉備的七寸不爛之舌所動搖,劉備一說能夠召回關羽來袁軍,袁紹立馬將關羽殺顏良、誅文丑的事情給拋到腦後了,可見所謂的“愛將”,在袁紹看來,就是一個爭霸天下的工具,死了就死了,只要再來一個比顏良文丑厲害的,就能夠賺回來。想法是挺好,可惜卻是愚蠢的想法。劉備一離開袁紹大營,就逃之夭夭了。
所以啊,說袁紹是個昏庸之主,是很正確的,雖然他家世顯赫,四世三公,在前期以這個身份能夠招攬一大群人才,可到後期,他這種優柔寡斷的性格就會影響他的整個團隊,最終官渡之戰一敗塗地。
-
3 # 帥帥侃歷史
當初的袁紹也是動過殺劉備的心了,後來經過謀臣的勸說和自己冷靜下來後的分析,他心裡清楚的明白,顏良已經死了,如果此時再把劉備給殺了,那絕對是利大於弊,下面咱們分成三點來具體說明。第一:雖然當時關羽在曹操帳下效力,但是他的心卻是一直在劉備的心上,如果他這個時候把劉備殺了,那麼關羽就斷了最後的遐想,他絕對會死心塌地的跟隨曹操來對付自己,顏良都被他殺了,自己帳下還有誰能擋得住這員猛將。第二:曹操跟劉備本來就是一對水火不容的死敵,這是一條很明顯借刀殺人的奸計,如果此時殺了劉備,那麼自己就真的中了曹操的奸計了。第三:袁紹想要關羽這名猛將為自己效力,雖然自己折了顏良這員大將,但是如果劉備能勸服關羽來降,失一羊而得一虎,那麼這筆買賣是值得做的,所以他讓劉備去接觸關羽,就這樣,袁紹這個時而昏庸時而明智的梟雄就這樣給了劉備趁機出逃的機會。
-
4 # 老威觀史
這個情況只能根據真實的歷史來說,而不是演義,畢竟演義是小說,不是歷史事實。
真實情況當時的關羽暫在曹操賬下,作為曹操的將軍出戰,斬殺對方大將是情理之中。而根據當時的資訊傳播情況來看,顏良死的時候比較混亂,對於袁紹來說,顏良是戰死了,戰死的細節情況袁紹未必能夠得知,只是小說中有人會去通風報信說是關羽斬殺了。
在小說中,關羽被人認出也是因為他長相太突出了,但真實的關羽是否有著如此突出的長相呢?紅臉?我們不得而知。所以當時即便在戰場上關羽斬殺了顏良,即便有人回去報信,也未必能夠認定就是關羽斬殺的顏良。真實的關羽,面容應該不是小說的形容(張飛實際上是帥哥而不是莽漢)或者說就算是拿到現在,誰見過一天到晚都是紅臉的人呢?
所以當袁紹無法斷定是關羽斬殺的顏良的時候,他又怎麼會殺劉備呢?
-
5 # 使用者9450977780495
一個人認識問題尺度有深淺,不可能全昏,否則怎樣成一方霸主。先說殺田豐被別人看作小心眼,但袁紹卻為了立自已的威風臉面,說一不二,也叫田豐無亂軍之能,勝了可說明自己主意的正確,羞田豐告他人,他始終認為討曹賊是安國大計,大方向對,敗在沒管好內部,不承認田豐死守家園又進一步群雄面前弱己笑己觀點,因自己當時己被稱雄老大,自己不出成了虛名,殺田豐為的明其志,表示還要展雄風。但回來講殺田豐實在沒必要,自己反正敗了,不應和田豐猜測,不殺田豐更妥,也處理的更穩當,這是他的不足,可以叫出田豐問問自已敗在什麼地方,然後否定田豐理論把他放了,留言群僚積極進取樹為正題。袁紹雖認知有限,兩軍陣前你殺我擋,生死難料,失個大將很正常,山外有山,人外有人。這點道理袁紹懂,不殺劉備為了下一步控制關羽行動,進而得到更強的大將,關某。另一方面來說不把劉備及關羽推向曹操陣營,進一步為自已失利有個託辭,見到田豐有話講。袁且一胡塗放走″英雄"劉玄德,和曹公近似,不讓劉備走,關羽自到跟前。總體袁紹不如劉備,孫權,曹公,諸葛亮,司馬昭群雄。但比袁術,呂布,劉璋強。
-
6 # 愛汕美食
1. 沒有證據。袁紹在得知顏良被殺後,探子不認識關羽,只是說紅臉長刀斬了顏良,袁紹沒有實際證據,不好對劉備下手。
2. 精打細算,這個過程下來袁紹已經冷靜下來,顏良已死,殺了劉備也於事無補,如果那紅臉猛將真是關羽,則派劉備上場,看是否能勸降。
3. 又氣又喜,氣得是得證那人果真是關羽,並且還誅殺了文丑,喜的也是還好那人是關羽,他的武力比顏良文丑高,不然也無法連續斬殺,他大哥劉備又在我這,以此為要挾,不怕關羽不降,而且曹操會損失一員大將,這正是袁紹想看到的局面。
4. 袁紹喜歡被人吹捧。劉備在得知關羽的下落後,馬上吹捧袁紹,袁紹又喜歡學周公招攬天下英才,聽了一頓馬屁後已經開始臆想自己的千秋霸業,也就把顏良文丑之死拋之腦後。
-
7 # 以史勵人
袁紹其實是一位英明的領袖,其敗亡的原因在於擁有四州之地後,麾下文臣武將包括他自己以為天下唾手可得,有點驕傲自滿了。最嚴重的是謀士之間開始結黨內鬥,這也是袁紹敗亡的最大原因。
那麼袁紹沒有殺了劉備報仇是因為昏庸嗎,恰恰不是,這是他英明理智的表現!
我們先析一下劉備被殺的後果:
1.奉旨討賊變反叛作亂古代人打仗最講究師出有名,袁紹與曹操作戰時口號是“奉衣帶詔討賊”,劉備是漢室宗親,又是“衣帶詔”的參與者,把劉備殺了,袁紹亂臣賊子的稱號也就坐實了,在道德上已經失敗了。
2.天下士子改投他人袁紹家族四世三公,門客舊屬遍及四海。同時在當時袁紹勢大的影響下,天下士子也都看好袁紹,包括曹操麾下文武也都偷偷摸摸的寫過信。如果把劉皇叔咔嚓了,大家一看皇親國戚說咔嚓都不帶眨眼的,誰還來投奔袁紹啊,估計手底下忠於漢室的人才們也會另謀出路了。
3.劉備舊屬跟自己死磕當時劉備也是在徐州發展過一段時間的,特別是手底下二弟關羽、三弟張飛這樣的萬人敵在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也是見過的,三英戰呂布的場面他也見過。到時關羽、張飛及劉備舊屬都去跟曹操幹了,自己這邊有沒有呂布那樣的猛人,後果不堪想象。
再看不殺劉備的後果:
1.彰顯自己忠於漢室,心胸寬廣天下人一看自己損失愛將卻沒有怪罪於劉備,會覺得自己一心向漢,開明大度,是一位值得投靠的領導。同時,自己討伐曹操的口號也能夠屹立不倒。
2.去除曹操得力助手不殺劉備,劉備自然感激涕零,也不好意思再讓二弟關羽幫曹操作戰,能不能把關羽招到自己這邊來是後話,但是最起碼劉備的影響下,他不會在與自己作對。
綜上可知,袁紹只要不是愣頭青是肯定不會殺劉備的,那麼一個從小接受四世三公家族的教育,並且打下四州之地的人可能是一個愣頭青嗎?
至於袁紹知道顏良被關羽所殺後欲殺劉備表現只是給麾下文武一個說法,給劉備一個解釋的機會罷了。
-
8 # 小小小百科全書
袁曹大戰之前曹操先是擊敗了劉備。劉備兵敗後自己投奔了袁紹。而關羽無奈投降於曹操。但關羽的投降是有要求的,關羽答應暫時投靠曹操,因為兵敗之後大家都四散而逃,關羽也不知道劉備是生是死。所以關羽答應暫時投靠曹操。但如果劉備沒死的話,他還會義無反顧的去投奔劉備。曹操這個人一方面愛惜關羽的能力。另一方面曹操也認為劉備能活下來的機率不高。因為兵荒馬亂之中他實在不看好劉備能夠逃生。所以曹操就同意的關羽的條件。
關羽投靠曹操之後曹操對待關羽的態度那可真是沒話說。加官晉爵美女錢財源源不絕。搞得曹操帳下眾人都十分的嫉妒。曹操這麼做就是想收攏關羽。既然關羽重情那他就以情打動關羽。但關羽一直也沒有放棄尋找劉備。而這個時期也是袁曹大戰關鍵時期。在袁紹派出大將顏良攻打曹操的時候,曹操頓時心生一計。他假設劉備還活著的話,那麼劉備投奔的物件一定是袁紹。首先劉備和袁紹有過相約共擊曹操的盟約。其次劉備好不容易積攢了一點家底都被曹操給毀了。劉備想要報仇也可定會投奔袁紹。而關羽又一直想找劉備去投奔他。曹操自己一方面不願意資敵。另一方面又確實喜歡關羽。所以曹操就想了一招“借刀殺人”的計策。
計策實際上也十分簡單。既然劉備很可能在袁紹陣營。那麼曹操就派關羽對戰顏良。不論關羽是勝還是敗對於曹操來說都是有利的。首先讓關羽對戰顏良就會離間袁紹和劉備。是他們二人產生隔閡。其次,戰場之上刀槍無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如果顏良殺了關羽那麼劉備一定會記恨顏良肯定不肯呢個精誠團結在一起。但如果關羽殺了顏良,那麼以袁紹的性格。劉備就十分危險了。所以曹操的一招“借刀殺人”堪稱是無解了。
但結果卻事與願違。雖然關羽斬殺了顏良使得曹軍重創了袁紹的先鋒部隊。但是顏良的死並沒有引發一系列的後果。袁紹的反應曹操猜對了。袁紹在顏良死後遷怒於劉備。而劉備的巧舌如簧卻是曹操沒有料到的。劉備給袁紹一頓忽悠,反正就是顏良死都死了也沒有辦法了。但是關羽我卻能給你拉過去為你效力。死個顏良換一個關羽你也不虧。這種狗屁不通的道理還真把袁紹給糊弄住了。袁紹這邊還滿心歡喜等著劉備把關羽給忽悠過來。誰知道劉備轉頭就背叛了袁紹逃往荊州了。劉備跑後雖然袁紹大怒,但是身邊有曹操這個強敵。袁紹對於逃跑的劉備也無可奈何。最終只能不了了之了。所以三個主人公里面就屬袁紹最悲劇了。簡直就是陪了夫人又折兵。
-
9 # 蘑菇雅說
感謝邀請 這是個有趣而且值得探討的問題,我們知道在官渡之戰這場曹操與袁紹的戰鬥中,曹操以少勝多,擊敗袁紹,基本上奠定了北方。那麼著名的關二爺斬顏良誅文丑也是出現在這場戰役中,而就在關羽斬殺袁紹兩員大將的時候 劉備此時正是效力袁紹,那麼為什麼那時劉備可以從袁紹手中逃脫責備呢?
能言善辯事實上,在當時接到戰報是一個紅臉長鬚斬殺顏良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那是關羽,直到看到了一面“漢壽亭侯關雲長”的時候,劉備才知道自己的兄弟沒有死。那麼這時候問題來了,自己的結拜兄弟剛剛砍了己方兩員大將,自己要怎麼和袁紹說呢?而且,不久,袁紹問罪來了。袁紹當時想著劉備的兄弟關羽斬了大將顏良,使得自己大敗一場。於是他對手下說:“把劉備拉出去殺了。”但此時的劉備已經做好了準備他哈哈大笑起來,回答袁紹:“曹操這個人一直記恨我,他害怕我輔助你。於是他才故意派關羽出戰,殺你的手下,就是想借你的手把我除掉,這樣不僅我死了,你也會受到損失,明公,你好好想想吧。”
權衡利弊袁紹聽完了這樣一席話,雖然不一定知道劉備是為了活命才說出這樣的話,還是之前已經想好的計策,但是他說的確實是實話,現在沒有辦法證明劉備的不忠,而且大將已死,殺了劉備不過是讓己方更亂而已。甚至還可能激怒關羽,罷了,放過他吧。
加以保證得到了赦免的劉備,為了讓袁紹更加放心,也希望關羽可以早日回到自己的手下。於是劉備謝恩說:“我寫下一封信,再去找一個可靠的人悄悄送給關雲長,讓他來投靠你,然後幫助你消滅曹操,你覺得怎麼樣呢?”這時的袁紹更是大悅,我得此良將,也不枉顏良文丑的身死,就這樣,饒過了劉備。
-
10 # 小龍談歷史
關羽最開始是劉備手下的馬弓手,劉備關羽張飛三兄弟被曹操軍隊打散之後,各奔東西。
關羽投降曹操,劉備投靠袁紹。羅貫中在《三國演義》中說關羽是有條件無奈之下才降曹的,那麼真史中是怎樣的呢?“人在曹營心在漢”的故事在歷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呢?"斬顏良誅文丑"有沒有歷史根據?為何袁紹不殺劉備為自己的愛將報仇呢?我今天來為大家解說。
史料記載關羽是無條件降曹的,“人在曹營心在漢”過於神化關羽的形象是以忠義著稱的,小說中關羽降曹是提了三個條件的,第一降漢不降曹。第二兩個嫂子待遇一點也不能少,他必須對得起大哥 。第三一旦知道劉備在哪兒他立馬走人。這三個條件體現了他忠義雙全,本來投降就不是很光彩的事,經過羅貫中這樣寫,有條件的投降就變成了大忠大義的行為。還延伸出了“人在曹營心在漢”名言來,那歷史真相如何呢?
《三國志-武帝紀》記載:曹公東征劉備,關羽屯下邳,曹操再進攻的時候,羽降。《三國志-先主傳》記載:曹操先打劉備,先主敗績,曹公盡收其眾,虜先主妻子,並擒關羽以歸。《三國志-關羽傳》記載:曹公擒羽以歸,拜為偏將軍,禮之甚厚。史料中可以看出,關羽確實是無條件投降的。到了宋元時期,關公在人的心目中的形象已經神化了。後來又衍生出“辭曹歸漢”“千里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為了使這些故事增加可信度。降曹只因為國忠義全,人在曹營心在漢太過於神化。
“斬顏良誅文丑”有沒有歷史根據?文丑真的是關羽所殺嗎?關羽又為何要殺顏良史料記載曹操非常惜才,得到關羽非常興奮。所以對關羽禮之甚厚,給關羽封了一個“偏將軍”,在此之前關羽只是個馬弓手,沒有官銜。曹操還送給他很多美女,還忍痛割愛把赤兔馬送給關羽。做這些都是為了留住關羽。但是關羽得到金錢和美女並不興奮,而得到赤兔馬卻很開心,因為赤兔馬是日行千里的良馬,他可以騎著馬去找劉備。曹操知道後非常傷心,於是派關羽的同鄉張遼去試探關羽,關羽明確告訴張遼:
吾受劉黃叔厚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吾終不留此,要必立效以報曹公,然後去耳曹操知道留不住關羽,既然你要報效我之後才能走,那我就不給你這個機會。
《白馬戰役》袁紹和曹操在真實歷史中發生的一次戰鬥
東漢末年諸侯紛爭,這個時候小的諸侯呂布,董卓都死了。剩下的有北邊袁紹袁術統治,黃河中游地區曹操統治,長江那邊孫權孫策,西南地區劉璋劉焉,在荊州是劉表,所以剩下的都是比較厲害的諸侯,所以誰控制了黃河中游誰就能夠掌握主動權,古人云得中原者得天下,所以袁紹覺得自己兵強馬壯要跟曹操展開決戰。
官渡之戰前身《白馬戰役》
公元200年曹操和袁紹為了爭奪黃河中游的控制權,集聚在黃河中游地區打仗,袁紹指揮大軍渡過黃河,首先派顏良進宮白馬,白馬太守劉延扛不住了向曹操求援,曹操手下程昱推薦關羽。為什麼推薦關羽呢?程昱推測劉備兵敗以後,他如果沒有死,他必投袁紹,如果這個時候打敗顏良,袁紹因為是劉備的兄弟打敗了我的顏良,他一定不會放過劉備,他會殺了劉備。如果劉備死了,關羽只能死心塌地的跟著曹操了。
關羽為什麼急著應戰呢?關羽雖然投降了曹操,待遇也很不錯,他缺兩個兄弟的訊息,他可以藉此打探到劉備和張飛的訊息,還有如果立功後他可以有理由離開曹操了。
但是袁紹人多,即便是去了也無益解圍,所以只能讓袁紹分兵才能取勝,不能去白馬,直接裝作去延津偷襲袁紹的後方。這樣袁紹必然分兵來增援,這時候曹操就可以命令他的輕騎兵直撲白馬打垮顏良。袁紹果然上當了,袁紹幹不了大事,一個簡單的詭計都識不破。等到曹操的援軍離白馬只有十來里路的時候,顏良才得到訊息。倉促應戰,顏良被關羽殺死。
《三國志-武帝紀》曹操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顏良解白馬之圍《三國志-關羽傳》寫的更清楚,是關羽看見了顏良的麾蓋,策馬刺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諸將莫能擋者,解白馬之圍。顏良的敗軍回來後告訴袁紹是一個紅臉長髯的將軍殺了顏良,袁紹差點為此殺了劉備,幸好劉備辯駁的快,所以劉備提議和文丑將軍一起去看是不是關羽,後來袁紹派劉備和文丑去挑戰曹操。曹操設計讓文丑的軍隊混亂,文丑戰敗,戰敗後劉備跑了,文丑死了。文丑之死史書上並沒有記載,可能死於亂軍之中,也可能被曹操一個不知名的將領給殺了,總之他不是關羽殺的。如果袁紹殺了劉備為顏良報仇的話,關羽必定投靠曹操,進攻袁紹,為劉備報仇。
回覆列表
關羽在在戰鬥中先是殺了顏良,然後袁紹又派了文丑去應戰,劉備協同。但是文丑又被關羽殺了,但是劉備看見了關羽。所以,袁紹在想殺劉備報仇的時候,劉備說可以把關羽帶走,所以袁紹才沒有殺劉備。所以袁紹不是不殺劉備,而是有大用。
原因一:殺了劉備就中了曹操的計謀。雖然劉備關羽二人投靠了不同的勢力,彼此不知道對方的去向,但是曹操肯定是知道劉備在袁紹那裡的。而曹操派關羽出戰袁紹的目的,一個是為了使用關羽的武力;第二個便是反間,使袁紹殺了劉備,激怒關羽。然後關羽便會一直待在曹操這邊了。
原因二:招降關羽。世人都知道劉關張三人的兄弟情義,如果保留著劉備的性命,說不定就可以把關羽帶回袁紹這邊。而且劉備自己也答應了可以寫封信,帶關羽回到袁紹的陣營。一個關羽可以殺了顏良、可以殺了文丑,一但擁有關羽,袁紹的實力就會大漲。所以,出於招降關羽的目的,劉備不能殺。
原因三:樹立自己的招賢的形象。劉備是自己主動投靠袁紹這邊的,雖然關羽是他的結拜兄弟,但是劉備卻不知情。雖然關羽使袁紹損失慘重,但是這個事情卻與劉備沒有太大關係。如果袁紹僅僅因為劉備是關羽的結拜大哥就把劉備殺了,就會有損袁紹的形象。而三國時期的主公,都希望自己能有更多的人才輔助,所以袁紹一但殺了劉備就會大大減少投靠自己的人。所以,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劉備也是不能殺的。
所以,在劉備不知情關羽在曹營的情況下,關羽殺了顏良與文丑就和劉備沒關係。而且劉備答應可以拉攏關羽增強自己的勢力,再加上可以樹立自己的形象。所以,劉備不能殺。無論如何袁紹都不至於太昏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