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陳平與張良同為漢高祖劉邦謀士,並稱良平,陳平多次出奇計幫劉邦脫險,功勞不亞於張良,出將入相,才能似乎也不輸於張良,而後世多稱頌張良,風頭完全被張良蓋過了。
9
回覆列表
  • 1 # 道友請留步呀

    陳平和張良,對劉邦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準確地說,張良的謀略,戰略性大於戰術性,政治家大於軍事家。陳平的謀略,戰術性大於戰略性,軍事家大於政治家。

    張良給劉邦出的謀略,大都是佈局性,戰略性的,政治考量的因素比較多。張良一生有“六大奇謀”: 一是佐策入關。劉邦想搶先入函谷關。張良多次讓他穩住,掃除入關路上的後顧之憂。 二是約法三章。張良讓劉邦約法三章,安撫民心,與殘暴的秦朝和項羽形成截然的區別,這也形成了劉邦的標籤,讓劉邦在今後的發展中,以一個明君的形象出現。 三是鴻門斗智。張良讓劉邦反覆向項羽示弱,又聯絡項伯和樊噲,從明暗兩方面對項羽施加壓力,從而解救劉邦。

    四是明燒棧道。項羽把劉邦封到關中的時候,張良讓劉邦把棧道燒了,表明無意逐鹿中原。這在很大程度上麻痺了項羽,為劉邦暗中聚集力量,以及後來韓信的暗度陳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是下邑佈局。劉邦出關中,平定三秦後,由於韓信、彭越、英布想獲得利益最大化,對劉邦不予幫助,結果劉邦打了大敗仗。而張良在這時候,讓劉邦給三人劃定地盤,從而讓三人死心塌地,三路圍攻項羽,最後打敗項羽。 六是巧定太子。因為劉邦想廢掉太子,而劉邦的這個做法,實際上已經引起了呂后及樊噲集團的強烈不滿,形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最後是張良出謀,讓劉盈請來商山四皓,最後才穩定了太子,從而也穩定了江山。否則的話,趙王如意被立為太子,劉邦去世後,必定是一場殘酷的戰爭,七國之亂,提前爆發。 陳平給劉邦出的謀略,則大都是戰術性的,區域性性的,是人事的考量。陳平一生也有“六大奇謀”: 一是離間項羽君臣。項羽一生剛愎自用,唯一的謀士就是范增。陳平成功地離間了項羽和范增,讓項羽懷疑范增,而范增氣走氣死。這一招,讓項羽再也沒有謀士,饒有千鈞之力,卻完全用不在恰當的地方,最後失敗。陳平用的反間計,就是一種術。 二是巧幫劉邦脫險。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陳平獻計劉邦,找一個像劉邦的將領紀信假扮劉邦從東門出,吸引項羽主力,劉邦從西門逃離。這也是一種術。 三是穩住韓信軍心。韓信攻下齊地的時候,就帶信讓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非常生氣,大罵韓信。在這時候,陳平在桌下踢了劉邦一腳,劉邦醒悟過來,真封韓信,從而穩住韓信軍心,讓其積極幫助劉邦。這也是術。 四是乘勝追擊窮寇。劉邦項羽劃下楚河漢界,訂立雙方罷戰的謀略後,劉邦本來要回漢中,是陳平及時阻止劉邦,讓他乘勝追擊,置項羽於死地。 五是兵不血刃抓韓。韓信要造反,劉邦想親率大軍討伐他,陳平給他出了一個偽遊雲夢的計謀,結果非常輕鬆地處理了韓信的問題,避免了一場血戰。 六是巧解白登之圍。劉邦被匈奴圍在白登,陳平利用閼氏怕失寵和貪財的心理,成功把劉邦解救出來。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張良和陳平,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比較誰排第一,還真說不上。就相當於一隻翅膀無法飛到天上一樣。張良和陳平這對組合,只有合在一起,才能助劉邦一飛沖天,最後當上皇帝。

  • 2 # 國史記聞

    陳平的確為劉邦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甚至多次在關鍵時刻拯救了整個大漢王朝,可以說他的功勞並不輸於張良,但是他的名聲卻不怎麼樣。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了一段陳平的自白:“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那麼他為什麼這麼說呢?國史君(國史通論)來帶大家看看他都有哪些“陰謀”。

    首先,陳平剛剛出山之時名聲就不太好,他最早侍奉魏王咎,後來有投奔了項羽,最終追隨劉邦,正是因為這種“三姓家奴”的經歷,讓他最初在劉邦手底下也不受待見。周勃、灌嬰等人都不喜歡他,在劉邦面前說他是反覆之臣並且有“盜嫂受金”的前科。而陳平則用一系列“合理”的解釋,讓劉邦的屬下不敢再詆譭他。同時,他也開始被劉邦重用,並立下了以下功勳:

    第一、離間楚國

    當年劉邦雄赳赳氣昂昂地率領56萬大軍乘齊國作亂之際偷襲率軍北上的項羽,結果被項羽率領的3萬精兵擊潰。劉邦一籌莫展之際,派陳平去楚國使用離間計,導致了范增離開項羽、鍾離眜失去項羽的信任,楚國內部出現較大的動亂。

    第二、俘虜韓信

    漢朝建立不久之後就不斷有人造謠說韓信謀反,當時很多大臣都建議直接發兵滅了他,而陳平卻認為當今世上已無項羽,可以說沒有人是韓信的對手,不如皇帝謊稱巡幸雲夢澤,身在楚地的韓信必然前往迎接,到時候俘虜韓信,只需要一匹夫之力。韓信最終就是這樣被俘的。

    第三、平城解圍

    漢七年(公元前200年)韓王信勾結匈奴共同反漢,劉邦親率32萬騎、步兵前往征討,卻被冒頓單于圍困平城,漢軍斷糧七天。此時,陳平用計,賄賂匈奴閼氏(即皇后)讓劉邦脫身。

    第四、不殺樊噲

    燕王盧綰造反後,重傷在身的劉邦派連襟樊噲出征,隨後就有人告密說樊噲也等著造反呢,此時劉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正在擔心呂后加害戚夫人母子呢,聽說樊噲要等他死了謀反之後立即讓陳平與周勃追趕樊噲,並下令:“平至軍中,即斬噲頭!”陳平對劉邦的身體情況很瞭解,所以他雖然奉命追趕,卻一路慢悠悠的。追上樊噲之後也沒有按照劉邦的意思殺了樊噲,而是把他關押起來,帶回京城。他們返回長安的路上,劉邦駕崩了。由此,陳平得以在呂后執政期間成為官場不倒翁。

    另外,陳平在平定陳豨、黥布的叛亂中,曾經“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這些,大概都是陳平所說的“陰謀”吧。不管怎麼樣,陳平都是大功臣,但是與受過優良的政治教育,站在國家角度替劉邦出謀劃策的“帝王師”張良,不是一路人。

  • 3 # 寅哥解惑

    張良和陳平都是劉邦的謀臣,區別在於張良陽謀居多,陳平“詭計”優先。評判二人的功過是非,就要從楚漢戰爭時期倆人各自所運用的計謀來判斷了:

    張良,南韓貴族出身,投靠劉邦後,倆人相見恨晚,劉邦先入關中,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劉邦連連犯錯:1先是關閉武關,不許項羽進入。2進入咸陽宮中,貪圖享樂。哪一條都是萬劫不復之境地!這時樊噲進言到:沛公是做個富家翁,還是做天下?一言驚醒了劉邦!果斷封閉咸陽宮,退居軍營。以我的推斷,樊噲肯定是有人指示他這麼說的!這個人很可能是張良!另一路,憤怒的項羽要滅掉劉邦,千鈞一髮之際,又是張良穩住項伯,為劉邦爭取了時間,接著“鴻門宴”精彩的鬥智鬥勇,劉邦才化險為夷,可以說張良救了劉邦的命!

    到後來,楚漢戰爭焦灼的關鍵時刻,劉邦迫切期望韓信的兵來支援,但韓信的使者卻送來了韓信要求封他為“假齊王”的稱號,劉邦頓時就要爆發,張良這是在劉邦後面踢了椅子一下,劉邦頓時醒悟:做什麼假齊王!要做就做真的!敕封詔書很快送達韓信,韓信出兵,為後來劉邦的最終勝利打好了基礎!

    從這倆個故事來看,張良有著敏銳的政治嗅覺,隨機應變的能力極強!

    再看陳平,起先在項羽帳下,後來跳槽到劉邦帳下,劉邦滎陽被圍,陳平獻計劉邦詐降,一面安排和劉邦相貌相仿的紀信坐車投降,另一路用婦女來麻痺楚軍,趁機和劉邦混出城,一個完美的計謀,顯出陳平的“鬼才”!

    再就是陳平用反間計離間范增和項羽。一次項羽的使者來談判,陳平故意將好飯菜撤走,換上孬飯菜,還說認為是范增的使者來了!使者不知是計,回報項羽,項羽疑心范增,聽不進范增的進言,最後范增背疽發作病死,出去了項羽的最大臂膀,項羽敗局已定!

    張良和陳平都是不世之才!張良的名聲大一些我認為在正統的文人或史學家來看,對張良的認同感比較強!而不屑於陳平這種過多“詭計”的人,而且有個故事對陳平的名聲影響力極大,就是陳平盜嫂的故事,古代社會講究人倫,長嫂如母,陳平卻與嫂子通姦,就從這個人品就被打入凡間了!我想這也是陳平不如張良的重要因素吧

  • 4 # 先道而後術

    我從如下幾個方面回答:

    第一是名人效應,或者權威效應。張良是被名人劉邦點名權威表揚過的。劉邦公開讚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權威人士都肯定了張良厲害,大家也都認為張良厲害。但是,《史記》中在公開、正式場合劉邦沒這麼隆重的表揚肯定過陳平。這是第一個差距。

    第二是首因效應。誰知道世界第二高峰叫什麼?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叫什麼?大家往往津津樂道的是第一個如何如何。張良是漢初三傑之首,然後才是蕭何、韓信。第一名具有天生優勢獲得更多關注。陳平計謀很多,功勞很大,但是連漢初三傑都沒進入,更別說漢初三傑的第一名了。這是第二個差距。

    第三是完美性。大家崇拜的、讚美的、認可的物件往往是趨向於完美。崇拜的物件越完美越說明自己的眼光準,自己的比格高。司馬遷“或曰”,也就是司馬遷自己也不能肯定,但是聽“有人說”,陳平受金盜嫂,收受賄賂還亂倫,有不正當男女關係,這是陳平身上一個特別明顯的汙點,就顯得不完美了。這是第三個差距。

    第四是做事風格符合主流價值觀。張良功成後身退,“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乃學辟穀,引道輕身”。陳平功成後不身退,還做到丞相。張良的做法符合大眾的善始善終,功成身退,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瀟灑意境。陳平沒做到。這是第四個差距。

    第五是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不同。張良的解決的問題的側重點在戰略、方向等問題。陳平解決問題的側重點在具體的事情上。張良解決的是如何穩住韓信並讓他好好工作、解決因封賞不均導致的眾將領的疑惑猜測、定都的問題、穩固太子地位的問題等等關係到國運昌盛方面。陳平解決的問題側重於離間項羽君臣關係,破解白登之圍等等具體事務上。雖然張良、陳平解決的問題都是生死攸關的關鍵問題,但是從格局、高度來說,張良比格更高。這是第五個差距。

    第六是陳平有明顯缺陷。劉邦評價陳平“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這個就是能力的問題了。陳平是不能獨當一面的。這個是陳平比不上張良的最重要的一點。

    所以說,想出名,爭第一。現在很多人問那個高考狀元如今怎麼怎麼了,很少有人關心那個高考第二名的如今怎麼怎麼了。想出名,攀名人。你要是和哪個當紅明星有點什麼關係,點選量好像火箭一樣上升。就好像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便手舞足蹈的說,這於他也很光采,因為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雖然後來被趙太爺打了一個嘴巴,又賠地保二百文酒錢,但是,也出名了。從此之後,就可以炫耀我被趙太爺打過一次嘴巴了。

  • 5 # 柔情風

    陳平的名聲遠不如張良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從忠誠度講,陳平在遇到劉邦之前三易其主,而張良一直忠心於韓,這一點劉邦也是知道的,正因為這一點,就邦才幫韓王成打了很多城池,而南韓卻不珍惜張良,但就這樣張良也心繫南韓,就在劉邦被項羽分封到巴蜀去後,張良還向劉邦辭行回南韓,直到韓王被項羽所殺,張良才失去復韓信心,一心一意追隨劉邦,劉邦對他所有周圍的人說罵就罵,直呼其名,只有對張良永遠稱子房,子房是張良的字,古人稱對方字,是對對方的尊重!二,從計謀上說張良都是高明的計策,比如鴻門宴前夜的項伯夜見張良,張良教劉邦怎麼應對!比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而陳平多半是個陰謀家善玩弄權術,比如韓信之死,比如連史記都不好意思寫的劉邦的白登之圍的計謀!三,從人品上說,張良不愛財,作風也沒聽說有什麼不良,張良受了劉邦一大筆財富,他轉手給了項伯,讓項伯給項羽說把漢中分給劉邦!陳平收受錢財賄賂,他還有盜嫂之嫌疑!四,劉邦去世後,張良隱居,功成隱退!而陳平阿附於呂后,不顧劉邦生前得白馬盟誓,非劉不王的誓言,支援呂后大封諸呂,呂后死了,他又聯合周勃等人,誅滅呂后全族,他是誰得勢跟誰走!所以名聲就有很大的不同

  • 6 # 歷史百家爭鳴

    漢初三傑,我們都知道是韓信、蕭何、張良,這三位都是劉邦能建立漢朝居功至偉的功臣。可同是謀士,陳平的名聲卻沒有張良響亮,照說這陳平也是劉邦手底下的重要謀士,才能不一定輸給張良,可後世為何多稱頌張良?

    這是因為陳平做事沒有張良坦蕩蕩,他的奇謀多少陰謀詭計,他有個著名的“六出奇計”,這六出奇計多是陰謀詭計,像離間范增與項羽,就是陳平使用的詭計,還有陳平解白登之圍,就是用美人計使得漢軍解圍。所以說,陳平用的手段多上不了檯面,他自己都說:“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果然如陳平所料,他的曾孫因犯了罪而斷絕,陳平自己都承認自己幹過的事不太光彩,但這不能說明他沒有才智,要是他沒有才智也不可能善始善終。

    張良能夠被稱頌,在於劉邦對他的誇耀,劉邦稱他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能夠得到劉邦這麼高的評價,可見張良的能力。張良與陳平不同的是,張良使用陰謀的程度沒有陳平高,但不能說張良不會用,他也使過陰招,就是張良與陳平跟劉邦說“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建議劉邦回兵去追殺項羽,要知道當時項羽已經跟劉邦簽訂了條約,張良這一建議就徹底改變項羽一生的命運。

    張良與陳平,不管使用過什麼計謀,都是了不得的謀士,為漢朝的建立與執行立下了功勞。

  • 7 # 史學達人

    陳平作為劉邦旗下的鼎級智囊,確實沒有張良的名聲大。要說陳平的才,並不比張良差多少,為什麼他和張良比起來,給後人的感覺,沒有什麼存在感呢?

    其實答案陳平活著的時候,他已經說過了。他說自己這個人,一生多用陰謀,大概下場不會太好,唯願別把禍,轉移到子孫身上就好了。

    那麼陳平都用過哪些陰謀詭計呢?

    我們說兩件典型的事吧。

    陳平最早的時候是跟著項羽乾的,而且還是項羽集團的骨幹,靈魂性的人物。

    當初劉邦參加項羽的鴻門宴的時候,這麼隆重的飯局,陳平竟然也參加了,而且還是項羽指名讓他參加的。

    就是在這個宴會上,陳平對劉邦的機智,以及圓滑所觸動,他料定以後得天下的人,很可能是這個目前看起來,勢力不怎麼樣的劉邦,項羽沒戲.......

    陳平沒有跟著項羽的心思,到了韓信帶領劉邦殺出關中之後,陳平就投靠了劉邦。

    陳平給劉邦獻的計策,也就是百試不爽的離間計。

    因為陳平知道範增是項羽的智囊頭腦,只要把項羽的智囊給離間了,項羽到時就會失去了方向,如同無頭的蒼蠅一般。

    還有大將鍾離眛,只要離間了他,可以說就等於砍掉了項羽的左膀右臂。

    所以,陳平就是從這兩個人開始下手的,他在劉邦那裡拿了大量的黃金,然後買通一些人,去項羽集團散佈謠言,說范增和鍾離眛要棄項羽而去,投靠劉邦了。

    項羽上沒上當呢?

    上了,他逼走了唯一的智囊范增,范增很是氣憤的離開了項羽,死在了回家的路上。鍾離眛在也不被項羽重用,而是給了他一個留職檢視的角色。

    范增一走,項羽就真的成了無頭蒼蠅,被劉邦在南北戰場上吊著來回打。那個慘真的是不忍睹視的。

    因為離間了范增,鍾離眛和項羽的關係,陳平立了一個大功。

    陳平為劉邦出的另一個陰謀,是在劉邦被匈奴圍在白登山的時候,那時候劉邦是被匈奴四十萬大軍,圍了一個水洩不通。

    劉邦可是從死人堆裡爬過來的,可以說什麼仗都打過,當他被匈奴圍住的時候,他決的這次自己死定了。

    但是,最後劉邦卻被匈奴人放走了。這件事被當做高階機密在漢朝給保護了起來,誰都不知道劉邦是如何逃出來的?

    但是,漢朝這邊沒有人說,不代表匈奴人不說。

    後來被歷史記錄下來的是,這次匈奴之所以放走劉邦,是陳平的功勞。

    陳平用了一個陰謀詭計,去派使者遊說匈奴最喜歡的一個妃子。讓這個妃子勸說單于放劉邦一馬。

    為了打動單于的妃子,他們先是給妃子送了重禮,然後在威脅這個妃子,說單于之所以打漢朝,圍漢朝的皇帝,是為了奪漢朝的美女。

    一旦漢朝的美女到了單于身邊,單于現在的妃子就要失寵了.......。

    單于的妃子似乎懂得了,他開始遊說單于,說我們匈奴人是追水草而生,中原的地方即使你拿到,也不會經營,更不會種地。再說了劉邦和你大單于一樣,都是神庇護的人,你們這些人是殺不死的。

    不如放他們漢人的皇帝一馬,給他個順水人情。

    單于聽了進去,就讓開一個口子,讓劉邦逃跑了,劉邦就是這樣逃出去的。

    你看陳平的計謀,一般都是這種比較陰暗,說不出口的。所以,他和張良比起來,就要渺小的多了。

    張良是個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光明磊落。這就是他千古被人傳頌的原因。而陳平始終提不上臺面來。

  • 8 # 彧沢爸

    說真的,3個張良還頂不過一個蕭何,真正冷靜研究下,張良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流傳於後世,大多都是傳說野史,怎麼說呢,張良成就的是一個個人的形象,是讀書人都向往的“帝王師”的形象罷了。

    真正沉下心看歷史得,才明白為什麼蕭何是劉邦的“首功”,這不是政治需要,是真的牛逼

  • 9 # 夜溶月

    陳平不及張良名氣大,筆者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張良的人生經歷更曲折,更有戲劇性。

    張良出生在南韓官宦世家,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擔任過五代韓王的國相。

    公元前230年,秦國大軍攻陷南韓都城新鄭,俘虜韓王安,吞併南韓。

    國破家亡,張良從豪門公子哥成為浪跡江湖的反秦義士。

    出身名門,遭逢鉅變,走上覆仇之路,如果再加幾個貌美如花的女主角、女配角,張良這個人設放在小說中是妥妥的男主角。

    後面,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張良C位出道。

    跪履黃石公,得授太公兵法,留下“孺子可教”的故事,流傳千古。

    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劉邦能脫險,張良發揮重大作用。

    漢朝成立後,張良功成身退,被後世推崇。

    張良身上發生的故事,讓後人津津樂道。

    二、張良多陽謀,陳平多陰謀。

    劉邦爭奪天下,張良在許多關鍵節點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比如,阻止劉邦分封六國後人,改變了歷史的走向。漢承秦製成為大一統帝國,張良功不可沒。

    陳平六出奇計,有功於國,到底是哪六計,史書卻語焉不詳。因為是陰謀,不好擺在檯面上宣揚。

    三、張良的形象近乎完美

    張良讓人找不到缺點,在當時以及後世的口碑極好。

    劉邦稱讚他“運籌策帷帳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張良被欽點為“漢初三傑”之一。

    陳平出身貧寒,年輕時名聲不太好,留下“盜嫂受金”的傳說。

    比較之下,張良自帶仙氣,陳平多了點菸火氣。

    所以,張良這個優質偶像更受人崇拜。

    張良的畫像

  • 10 # 靜裡水聲1

    陳平是個會適可而止,很會處世做人的人 故有大出息和善後。張良騙人下棋汙錢,私德太差,故官做不長。韓信居功自傲,不知收斂,更不得活!

  • 11 # 道友請留步呀

    陳平和張良,對劉邦所起到的作用是不一樣的。準確地說,張良的謀略,戰略性大於戰術性,政治家大於軍事家。陳平的謀略,戰術性大於戰略性,軍事家大於政治家。

    張良給劉邦出的謀略,大都是佈局性,戰略性的,政治考量的因素比較多。張良一生有“六大奇謀”: 一是佐策入關。劉邦想搶先入函谷關。張良多次讓他穩住,掃除入關路上的後顧之憂。 二是約法三章。張良讓劉邦約法三章,安撫民心,與殘暴的秦朝和項羽形成截然的區別,這也形成了劉邦的標籤,讓劉邦在今後的發展中,以一個明君的形象出現。 三是鴻門斗智。張良讓劉邦反覆向項羽示弱,又聯絡項伯和樊噲,從明暗兩方面對項羽施加壓力,從而解救劉邦。

    四是明燒棧道。項羽把劉邦封到關中的時候,張良讓劉邦把棧道燒了,表明無意逐鹿中原。這在很大程度上麻痺了項羽,為劉邦暗中聚集力量,以及後來韓信的暗度陳倉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五是下邑佈局。劉邦出關中,平定三秦後,由於韓信、彭越、英布想獲得利益最大化,對劉邦不予幫助,結果劉邦打了大敗仗。而張良在這時候,讓劉邦給三人劃定地盤,從而讓三人死心塌地,三路圍攻項羽,最後打敗項羽。 六是巧定太子。因為劉邦想廢掉太子,而劉邦的這個做法,實際上已經引起了呂后及樊噲集團的強烈不滿,形成了新的不安定因素。最後是張良出謀,讓劉盈請來商山四皓,最後才穩定了太子,從而也穩定了江山。否則的話,趙王如意被立為太子,劉邦去世後,必定是一場殘酷的戰爭,七國之亂,提前爆發。 陳平給劉邦出的謀略,則大都是戰術性的,區域性性的,是人事的考量。陳平一生也有“六大奇謀”: 一是離間項羽君臣。項羽一生剛愎自用,唯一的謀士就是范增。陳平成功地離間了項羽和范增,讓項羽懷疑范增,而范增氣走氣死。這一招,讓項羽再也沒有謀士,饒有千鈞之力,卻完全用不在恰當的地方,最後失敗。陳平用的反間計,就是一種術。 二是巧幫劉邦脫險。劉邦被項羽圍困在滎陽,陳平獻計劉邦,找一個像劉邦的將領紀信假扮劉邦從東門出,吸引項羽主力,劉邦從西門逃離。這也是一種術。 三是穩住韓信軍心。韓信攻下齊地的時候,就帶信讓劉邦封他為齊王。劉邦非常生氣,大罵韓信。在這時候,陳平在桌下踢了劉邦一腳,劉邦醒悟過來,真封韓信,從而穩住韓信軍心,讓其積極幫助劉邦。這也是術。 四是乘勝追擊窮寇。劉邦項羽劃下楚河漢界,訂立雙方罷戰的謀略後,劉邦本來要回漢中,是陳平及時阻止劉邦,讓他乘勝追擊,置項羽於死地。 五是兵不血刃抓韓。韓信要造反,劉邦想親率大軍討伐他,陳平給他出了一個偽遊雲夢的計謀,結果非常輕鬆地處理了韓信的問題,避免了一場血戰。 六是巧解白登之圍。劉邦被匈奴圍在白登,陳平利用閼氏怕失寵和貪財的心理,成功把劉邦解救出來。 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張良和陳平,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要比較誰排第一,還真說不上。就相當於一隻翅膀無法飛到天上一樣。張良和陳平這對組合,只有合在一起,才能助劉邦一飛沖天,最後當上皇帝。

  • 12 # 國史記聞

    陳平的確為劉邦建立了不朽的功勳,甚至多次在關鍵時刻拯救了整個大漢王朝,可以說他的功勞並不輸於張良,但是他的名聲卻不怎麼樣。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史記·陳丞相世家》記載了一段陳平的自白:“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那麼他為什麼這麼說呢?國史君(國史通論)來帶大家看看他都有哪些“陰謀”。

    首先,陳平剛剛出山之時名聲就不太好,他最早侍奉魏王咎,後來有投奔了項羽,最終追隨劉邦,正是因為這種“三姓家奴”的經歷,讓他最初在劉邦手底下也不受待見。周勃、灌嬰等人都不喜歡他,在劉邦面前說他是反覆之臣並且有“盜嫂受金”的前科。而陳平則用一系列“合理”的解釋,讓劉邦的屬下不敢再詆譭他。同時,他也開始被劉邦重用,並立下了以下功勳:

    第一、離間楚國

    當年劉邦雄赳赳氣昂昂地率領56萬大軍乘齊國作亂之際偷襲率軍北上的項羽,結果被項羽率領的3萬精兵擊潰。劉邦一籌莫展之際,派陳平去楚國使用離間計,導致了范增離開項羽、鍾離眜失去項羽的信任,楚國內部出現較大的動亂。

    第二、俘虜韓信

    漢朝建立不久之後就不斷有人造謠說韓信謀反,當時很多大臣都建議直接發兵滅了他,而陳平卻認為當今世上已無項羽,可以說沒有人是韓信的對手,不如皇帝謊稱巡幸雲夢澤,身在楚地的韓信必然前往迎接,到時候俘虜韓信,只需要一匹夫之力。韓信最終就是這樣被俘的。

    第三、平城解圍

    漢七年(公元前200年)韓王信勾結匈奴共同反漢,劉邦親率32萬騎、步兵前往征討,卻被冒頓單于圍困平城,漢軍斷糧七天。此時,陳平用計,賄賂匈奴閼氏(即皇后)讓劉邦脫身。

    第四、不殺樊噲

    燕王盧綰造反後,重傷在身的劉邦派連襟樊噲出征,隨後就有人告密說樊噲也等著造反呢,此時劉邦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正在擔心呂后加害戚夫人母子呢,聽說樊噲要等他死了謀反之後立即讓陳平與周勃追趕樊噲,並下令:“平至軍中,即斬噲頭!”陳平對劉邦的身體情況很瞭解,所以他雖然奉命追趕,卻一路慢悠悠的。追上樊噲之後也沒有按照劉邦的意思殺了樊噲,而是把他關押起來,帶回京城。他們返回長安的路上,劉邦駕崩了。由此,陳平得以在呂后執政期間成為官場不倒翁。

    另外,陳平在平定陳豨、黥布的叛亂中,曾經“凡六出奇計,輒益邑,凡六益封。奇計或頗秘,世莫能聞也”,這些,大概都是陳平所說的“陰謀”吧。不管怎麼樣,陳平都是大功臣,但是與受過優良的政治教育,站在國家角度替劉邦出謀劃策的“帝王師”張良,不是一路人。

  • 13 # 寅哥解惑

    張良和陳平都是劉邦的謀臣,區別在於張良陽謀居多,陳平“詭計”優先。評判二人的功過是非,就要從楚漢戰爭時期倆人各自所運用的計謀來判斷了:

    張良,南韓貴族出身,投靠劉邦後,倆人相見恨晚,劉邦先入關中,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劉邦連連犯錯:1先是關閉武關,不許項羽進入。2進入咸陽宮中,貪圖享樂。哪一條都是萬劫不復之境地!這時樊噲進言到:沛公是做個富家翁,還是做天下?一言驚醒了劉邦!果斷封閉咸陽宮,退居軍營。以我的推斷,樊噲肯定是有人指示他這麼說的!這個人很可能是張良!另一路,憤怒的項羽要滅掉劉邦,千鈞一髮之際,又是張良穩住項伯,為劉邦爭取了時間,接著“鴻門宴”精彩的鬥智鬥勇,劉邦才化險為夷,可以說張良救了劉邦的命!

    到後來,楚漢戰爭焦灼的關鍵時刻,劉邦迫切期望韓信的兵來支援,但韓信的使者卻送來了韓信要求封他為“假齊王”的稱號,劉邦頓時就要爆發,張良這是在劉邦後面踢了椅子一下,劉邦頓時醒悟:做什麼假齊王!要做就做真的!敕封詔書很快送達韓信,韓信出兵,為後來劉邦的最終勝利打好了基礎!

    從這倆個故事來看,張良有著敏銳的政治嗅覺,隨機應變的能力極強!

    再看陳平,起先在項羽帳下,後來跳槽到劉邦帳下,劉邦滎陽被圍,陳平獻計劉邦詐降,一面安排和劉邦相貌相仿的紀信坐車投降,另一路用婦女來麻痺楚軍,趁機和劉邦混出城,一個完美的計謀,顯出陳平的“鬼才”!

    再就是陳平用反間計離間范增和項羽。一次項羽的使者來談判,陳平故意將好飯菜撤走,換上孬飯菜,還說認為是范增的使者來了!使者不知是計,回報項羽,項羽疑心范增,聽不進范增的進言,最後范增背疽發作病死,出去了項羽的最大臂膀,項羽敗局已定!

    張良和陳平都是不世之才!張良的名聲大一些我認為在正統的文人或史學家來看,對張良的認同感比較強!而不屑於陳平這種過多“詭計”的人,而且有個故事對陳平的名聲影響力極大,就是陳平盜嫂的故事,古代社會講究人倫,長嫂如母,陳平卻與嫂子通姦,就從這個人品就被打入凡間了!我想這也是陳平不如張良的重要因素吧

  • 14 # 先道而後術

    我從如下幾個方面回答:

    第一是名人效應,或者權威效應。張良是被名人劉邦點名權威表揚過的。劉邦公開讚美:“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權威人士都肯定了張良厲害,大家也都認為張良厲害。但是,《史記》中在公開、正式場合劉邦沒這麼隆重的表揚肯定過陳平。這是第一個差距。

    第二是首因效應。誰知道世界第二高峰叫什麼?第二個登上月球的人叫什麼?大家往往津津樂道的是第一個如何如何。張良是漢初三傑之首,然後才是蕭何、韓信。第一名具有天生優勢獲得更多關注。陳平計謀很多,功勞很大,但是連漢初三傑都沒進入,更別說漢初三傑的第一名了。這是第二個差距。

    第三是完美性。大家崇拜的、讚美的、認可的物件往往是趨向於完美。崇拜的物件越完美越說明自己的眼光準,自己的比格高。司馬遷“或曰”,也就是司馬遷自己也不能肯定,但是聽“有人說”,陳平受金盜嫂,收受賄賂還亂倫,有不正當男女關係,這是陳平身上一個特別明顯的汙點,就顯得不完美了。這是第三個差距。

    第四是做事風格符合主流價值觀。張良功成後身退,“願棄人間事,欲從赤松子遊耳。乃學辟穀,引道輕身”。陳平功成後不身退,還做到丞相。張良的做法符合大眾的善始善終,功成身退,揮一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瀟灑意境。陳平沒做到。這是第四個差距。

    第五是解決問題的側重點不同。張良的解決的問題的側重點在戰略、方向等問題。陳平解決問題的側重點在具體的事情上。張良解決的是如何穩住韓信並讓他好好工作、解決因封賞不均導致的眾將領的疑惑猜測、定都的問題、穩固太子地位的問題等等關係到國運昌盛方面。陳平解決的問題側重於離間項羽君臣關係,破解白登之圍等等具體事務上。雖然張良、陳平解決的問題都是生死攸關的關鍵問題,但是從格局、高度來說,張良比格更高。這是第五個差距。

    第六是陳平有明顯缺陷。劉邦評價陳平“陳平智有餘,然難以獨任”。這個就是能力的問題了。陳平是不能獨當一面的。這個是陳平比不上張良的最重要的一點。

    所以說,想出名,爭第一。現在很多人問那個高考狀元如今怎麼怎麼了,很少有人關心那個高考第二名的如今怎麼怎麼了。想出名,攀名人。你要是和哪個當紅明星有點什麼關係,點選量好像火箭一樣上升。就好像趙太爺的兒子進了秀才的時候,阿Q正喝了兩碗黃酒,便手舞足蹈的說,這於他也很光采,因為他和趙太爺原來是本家,細細的排起來他還比秀才長三輩呢。雖然後來被趙太爺打了一個嘴巴,又賠地保二百文酒錢,但是,也出名了。從此之後,就可以炫耀我被趙太爺打過一次嘴巴了。

  • 15 # 柔情風

    陳平的名聲遠不如張良原因有以下幾點。一,從忠誠度講,陳平在遇到劉邦之前三易其主,而張良一直忠心於韓,這一點劉邦也是知道的,正因為這一點,就邦才幫韓王成打了很多城池,而南韓卻不珍惜張良,但就這樣張良也心繫南韓,就在劉邦被項羽分封到巴蜀去後,張良還向劉邦辭行回南韓,直到韓王被項羽所殺,張良才失去復韓信心,一心一意追隨劉邦,劉邦對他所有周圍的人說罵就罵,直呼其名,只有對張良永遠稱子房,子房是張良的字,古人稱對方字,是對對方的尊重!二,從計謀上說張良都是高明的計策,比如鴻門宴前夜的項伯夜見張良,張良教劉邦怎麼應對!比如明修棧道,暗渡陳倉。而陳平多半是個陰謀家善玩弄權術,比如韓信之死,比如連史記都不好意思寫的劉邦的白登之圍的計謀!三,從人品上說,張良不愛財,作風也沒聽說有什麼不良,張良受了劉邦一大筆財富,他轉手給了項伯,讓項伯給項羽說把漢中分給劉邦!陳平收受錢財賄賂,他還有盜嫂之嫌疑!四,劉邦去世後,張良隱居,功成隱退!而陳平阿附於呂后,不顧劉邦生前得白馬盟誓,非劉不王的誓言,支援呂后大封諸呂,呂后死了,他又聯合周勃等人,誅滅呂后全族,他是誰得勢跟誰走!所以名聲就有很大的不同

  • 16 # 歷史百家爭鳴

    漢初三傑,我們都知道是韓信、蕭何、張良,這三位都是劉邦能建立漢朝居功至偉的功臣。可同是謀士,陳平的名聲卻沒有張良響亮,照說這陳平也是劉邦手底下的重要謀士,才能不一定輸給張良,可後世為何多稱頌張良?

    這是因為陳平做事沒有張良坦蕩蕩,他的奇謀多少陰謀詭計,他有個著名的“六出奇計”,這六出奇計多是陰謀詭計,像離間范增與項羽,就是陳平使用的詭計,還有陳平解白登之圍,就是用美人計使得漢軍解圍。所以說,陳平用的手段多上不了檯面,他自己都說:“我多陰謀,是道家之所禁。吾世即廢,亦已矣,終不能復起,以吾多陰禍也。”果然如陳平所料,他的曾孫因犯了罪而斷絕,陳平自己都承認自己幹過的事不太光彩,但這不能說明他沒有才智,要是他沒有才智也不可能善始善終。

    張良能夠被稱頌,在於劉邦對他的誇耀,劉邦稱他是“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能夠得到劉邦這麼高的評價,可見張良的能力。張良與陳平不同的是,張良使用陰謀的程度沒有陳平高,但不能說張良不會用,他也使過陰招,就是張良與陳平跟劉邦說“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建議劉邦回兵去追殺項羽,要知道當時項羽已經跟劉邦簽訂了條約,張良這一建議就徹底改變項羽一生的命運。

    張良與陳平,不管使用過什麼計謀,都是了不得的謀士,為漢朝的建立與執行立下了功勞。

  • 17 # 史學達人

    陳平作為劉邦旗下的鼎級智囊,確實沒有張良的名聲大。要說陳平的才,並不比張良差多少,為什麼他和張良比起來,給後人的感覺,沒有什麼存在感呢?

    其實答案陳平活著的時候,他已經說過了。他說自己這個人,一生多用陰謀,大概下場不會太好,唯願別把禍,轉移到子孫身上就好了。

    那麼陳平都用過哪些陰謀詭計呢?

    我們說兩件典型的事吧。

    陳平最早的時候是跟著項羽乾的,而且還是項羽集團的骨幹,靈魂性的人物。

    當初劉邦參加項羽的鴻門宴的時候,這麼隆重的飯局,陳平竟然也參加了,而且還是項羽指名讓他參加的。

    就是在這個宴會上,陳平對劉邦的機智,以及圓滑所觸動,他料定以後得天下的人,很可能是這個目前看起來,勢力不怎麼樣的劉邦,項羽沒戲.......

    陳平沒有跟著項羽的心思,到了韓信帶領劉邦殺出關中之後,陳平就投靠了劉邦。

    陳平給劉邦獻的計策,也就是百試不爽的離間計。

    因為陳平知道範增是項羽的智囊頭腦,只要把項羽的智囊給離間了,項羽到時就會失去了方向,如同無頭的蒼蠅一般。

    還有大將鍾離眛,只要離間了他,可以說就等於砍掉了項羽的左膀右臂。

    所以,陳平就是從這兩個人開始下手的,他在劉邦那裡拿了大量的黃金,然後買通一些人,去項羽集團散佈謠言,說范增和鍾離眛要棄項羽而去,投靠劉邦了。

    項羽上沒上當呢?

    上了,他逼走了唯一的智囊范增,范增很是氣憤的離開了項羽,死在了回家的路上。鍾離眛在也不被項羽重用,而是給了他一個留職檢視的角色。

    范增一走,項羽就真的成了無頭蒼蠅,被劉邦在南北戰場上吊著來回打。那個慘真的是不忍睹視的。

    因為離間了范增,鍾離眛和項羽的關係,陳平立了一個大功。

    陳平為劉邦出的另一個陰謀,是在劉邦被匈奴圍在白登山的時候,那時候劉邦是被匈奴四十萬大軍,圍了一個水洩不通。

    劉邦可是從死人堆裡爬過來的,可以說什麼仗都打過,當他被匈奴圍住的時候,他決的這次自己死定了。

    但是,最後劉邦卻被匈奴人放走了。這件事被當做高階機密在漢朝給保護了起來,誰都不知道劉邦是如何逃出來的?

    但是,漢朝這邊沒有人說,不代表匈奴人不說。

    後來被歷史記錄下來的是,這次匈奴之所以放走劉邦,是陳平的功勞。

    陳平用了一個陰謀詭計,去派使者遊說匈奴最喜歡的一個妃子。讓這個妃子勸說單于放劉邦一馬。

    為了打動單于的妃子,他們先是給妃子送了重禮,然後在威脅這個妃子,說單于之所以打漢朝,圍漢朝的皇帝,是為了奪漢朝的美女。

    一旦漢朝的美女到了單于身邊,單于現在的妃子就要失寵了.......。

    單于的妃子似乎懂得了,他開始遊說單于,說我們匈奴人是追水草而生,中原的地方即使你拿到,也不會經營,更不會種地。再說了劉邦和你大單于一樣,都是神庇護的人,你們這些人是殺不死的。

    不如放他們漢人的皇帝一馬,給他個順水人情。

    單于聽了進去,就讓開一個口子,讓劉邦逃跑了,劉邦就是這樣逃出去的。

    你看陳平的計謀,一般都是這種比較陰暗,說不出口的。所以,他和張良比起來,就要渺小的多了。

    張良是個君子,做事光明正大,光明磊落。這就是他千古被人傳頌的原因。而陳平始終提不上臺面來。

  • 18 # 彧沢爸

    說真的,3個張良還頂不過一個蕭何,真正冷靜研究下,張良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東西流傳於後世,大多都是傳說野史,怎麼說呢,張良成就的是一個個人的形象,是讀書人都向往的“帝王師”的形象罷了。

    真正沉下心看歷史得,才明白為什麼蕭何是劉邦的“首功”,這不是政治需要,是真的牛逼

  • 19 # 夜溶月

    陳平不及張良名氣大,筆者認為有三個原因:

    一、張良的人生經歷更曲折,更有戲劇性。

    張良出生在南韓官宦世家,祖父張開地、父親張平擔任過五代韓王的國相。

    公元前230年,秦國大軍攻陷南韓都城新鄭,俘虜韓王安,吞併南韓。

    國破家亡,張良從豪門公子哥成為浪跡江湖的反秦義士。

    出身名門,遭逢鉅變,走上覆仇之路,如果再加幾個貌美如花的女主角、女配角,張良這個人設放在小說中是妥妥的男主角。

    後面,博浪沙刺殺秦始皇,張良C位出道。

    跪履黃石公,得授太公兵法,留下“孺子可教”的故事,流傳千古。

    鴻門宴,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劉邦能脫險,張良發揮重大作用。

    漢朝成立後,張良功成身退,被後世推崇。

    張良身上發生的故事,讓後人津津樂道。

    二、張良多陽謀,陳平多陰謀。

    劉邦爭奪天下,張良在許多關鍵節點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比如,阻止劉邦分封六國後人,改變了歷史的走向。漢承秦製成為大一統帝國,張良功不可沒。

    陳平六出奇計,有功於國,到底是哪六計,史書卻語焉不詳。因為是陰謀,不好擺在檯面上宣揚。

    三、張良的形象近乎完美

    張良讓人找不到缺點,在當時以及後世的口碑極好。

    劉邦稱讚他“運籌策帷帳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張良被欽點為“漢初三傑”之一。

    陳平出身貧寒,年輕時名聲不太好,留下“盜嫂受金”的傳說。

    比較之下,張良自帶仙氣,陳平多了點菸火氣。

    所以,張良這個優質偶像更受人崇拜。

    張良的畫像

  • 20 # 靜裡水聲1

    陳平是個會適可而止,很會處世做人的人 故有大出息和善後。張良騙人下棋汙錢,私德太差,故官做不長。韓信居功自傲,不知收斂,更不得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俄羅斯總統普京都已經66歲了,但是看上去只有三十歲?俄羅斯人的平均壽命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