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歷史總探長

    靖難之役的前三年其實仔細看,頗有戲劇性,其實中細節不得不讓人捧腹大笑。

    第一次:朱棣和李景隆在白溝河大戰,朱棣大軍屢屢受挫之時,一陣狂風吹來。咦!朱棣贏了。

    第二次:朱棣和盛庸在夾河展開大戰,雙方第二次交戰之時,一陣狂風吹來。咦!朱棣贏了。

    第三次:朱棣和平安在藁城展開大戰,雙方交戰正酣之時,一陣狂風吹來。咦!朱棣又贏了。

    這三次的邪風每次吹得方向竟然都是對準了敵方,這不得不說朱棣的運氣極好。

    當然了,以上三件事情也許僅僅之時巧合,行軍打仗最為重要的是統帥能力,而作為靖難之役行軍統帥的朱棣的確算的上一名合格且優秀的軍事將領。

    因為朱棣,敢打、敢拼,甚得人心!

    行軍統帥深得軍心方能號令一統,統帥三軍。

    而朱棣在這方面做得極為不錯,從靖難之役的800名猛士發展到了近50萬的軍隊,朱棣的軍事才能在那個時代中可以說是無人能與之匹敵,靖難之役初期,朱棣內心還是選擇了穩紮穩打的打法,準備漸漸南下侵逼應天之地。

    為了實現靖難之役初期的戰略規劃,朱棣用了三年的時間,在河北、山東、河南三地瘋狂的進攻,試圖在這三大戰區構造一個完美的環形屏障,藉此來拱衛北平城。

    為此朱允炆則下令徵調大軍囤積於這三個地方,就是要死死的將朱棣擋在這三個地方,就是想活活的耗死他。

    但是,朱允炆這樣做也為朱棣的成功創造了難能可貴的條件。

    朱允炆屯集全國兵力於三大戰區,必然造成京城周圍的方位空虛,這恰恰是朱棣直接侵逼南京的最好機會,為此,朱棣改變了以往穩紮穩打的戰略規劃,開始孤注一擲的直接衝殺應天。

    而這一次戰略規劃的改變,也成為了靖難之役的重要轉折點。

    為此朱棣將兵鋒直接指向了淮南之地,侵襲到了徐州,進而南下渡過長江,直驅應天。

    其實整個靖難之役的四年,朱棣打得並不容易,因為即便朝廷大軍之所以看著軟弱,是因為沒有能夠真正起到主導作用的統帥,而能夠起到主導作用的統帥有屢屢被建文帝撤換。行軍打仗最為忌諱的便是臨陣換將。

    對於年幼的朱允炆而言,他從來不會明白戰爭真正的意義在哪?對他而言只要輸掉一場戰爭,那麼只能證明這名統帥得力,是個將才。但是行軍打仗勝敗乃是兵家常事,這世間有常勝的將軍嗎?

    很顯然沒有!

    就連朱棣也屢屢在此前的戰役中受挫。

    最為帝王不能給與武將最大程度上的信任,是最為愚蠢的帝王,也是最為無知的帝王。總而言之,朱棣的運氣太好,對手太弱,自己能力有突出。靖難之役的成功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當然這場成功戰役的背後還有數十萬將士沐風櫛雨般的衝殺。

    而且,每次打仗朱棣永遠都是衝鋒在前的那個行軍主帥,如此行為對於鼓舞士兵士氣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親自上陣的將領很少,就連朱棣的部將也不見得全部衝殺在第一線,但是朱棣做到了!

  • 2 # 仲木

    歷史上藩王造反榮登大統確實屈指可數,建文帝集全國之力竟沒有打敗偏於燕雲之地的燕王朱棣。不管是財力、兵力都百倍於朱棣,卻還是身死(失蹤)國滅。

    雙方戰爭的細節筆者就不在細談,主要以幾個點來分析。僅供參考!!!

    銳意削藩,急於求成

    建文帝在洪武三十一即位之初,就已經著手削藩之事。削藩在任何朝代本應都是重中之重的大事,建文帝卻急於求成,於一月之內連削三藩。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全家自焚而死,天下震動,諸藩人人自危。

    其實朝臣們對於削藩之事也有其他比較穩妥的建議。

    高巍、韓鬱等人主張西漢主父偃的推恩令。“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

    戶部侍郎卓敬則上疏:“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指燕王)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

    可惜這兩條建議都沒有被採納,建文選擇一條最直接、最暴力的建議,由黃子澄、齊泰等人提出的武力削藩。

    使用武力削藩也罷,使用“先易後難”的削藩之法。其中尤以秦、晉、燕、寧四王王勢力最大。秦王、晉王死後,卻沒有直接對燕王、寧王出手。反而讓燕王有了喘息之機,而寧王也成了燕王的間接助手(朵顏三衛)。

    洪武之後武將凋零

    經過洪武年間胡惟庸案與藍玉案後,開國勳貴十之七八被誅殺一空。尤其是藍玉案,此時太子朱標已死,為防止勳貴擅權、欺幼主,誅殺一公、十三侯、二伯。此二大案不光勳貴被誅殺殆盡,許多鎮守各地中高層將領也在清洗之列。

    而且,立國已經三十一年之久。這些勳貴,就算沒有被胡、藍案牽連,怕是也到了古稀之年了,尚能飯否?連較為年輕的耿炳文都六十有五了。

    到了洪武中後期,兵事逐漸減少,帝國已經進入了修養生息、恢復民生的階段。如此種種導致靖難之役建文面臨無將可用。

    反觀燕王朱棣這邊,朱棣從洪武十三年(時年二十一歲)就藩北平。北平苦寒之地,也是明初的重鎮。洪武二十三年的第七次北伐,由晉、燕二王主導。晉王是爛泥扶不上牆,燕王在雪中潛伏二十餘日之久,趁雪夜直搗北元主將乃兒不花大營,迫其投降。燕王降服北元部落數萬人,牲畜數十萬。真正意義上的大勝。第八次北伐,燕王亦是大勝而歸。而諸王之中當屬燕王、寧王為翹楚,因此也有“寧王擅謀,燕王善戰”的說法,恰恰這二位藩王不在首次削藩之列。

    除卻燕軍裡面的張玉、朱能、譚淵、邱福等大將。燕王朱棣經過這麼多年邊塞生涯,用兵水平已經不下於當時的任何名將了。連建文帝本人也不得不感慨一聲“燕王智勇雙全,善於用兵”。

    用人不當,導致伐燕失利

    建文帝重用的方孝孺、齊泰、黃子澄均為文學大儒,非治世能臣,更不知兵事。在削藩問題上,給建文帝最不穩妥的建議,武力削藩。

    齊泰主張先削燕王(泰欲先圖燕),而黃子澄則主張先從其他藩王下手“周、齊、湘、代、岷諸王,在先帝時,尚多不法,削之有名。今欲問罪,宜先周。周王,燕之母弟,削周是剪燕手足也。”

    建文元年五月是朱元璋的忌日,按禮制各地藩王需進京祭拜朱元璋。燕王怕有去無回,派三個兒子同去。齊泰建議扣押燕王三子為人質,黃子澄則認為此舉打草驚蛇,放回燕王三子(“不若遣歸,示彼不疑,乃可襲而取也。”)。

    此時藩王都抓了好幾個,一個都自焚了,北平已經都被朝廷大軍包圍了。還試圖以此麻痺燕王?真.書生誤國。

    到了伐燕階段,本任命開國勳臣長興侯耿炳文率領十三萬大軍擔任伐燕主將。耿炳文字就以堅守而著稱,卻命其主動進攻燕軍。在首次失利後,在黃子澄的建議下更換李景隆為南軍主帥(子澄謂勝敗常事,不足慮。因薦曹國公李景隆可大任,帝遂以景隆代炳文)。

    耿炳文首敗後本還有十萬大軍,堅守城池。燕王知道攻城不下,打算三日後就退兵,此時卻換掉耿炳文。李景隆是堪比趙括的紙上談兵高手,所率的南軍數十萬精銳全軍覆沒。

    建文改制,觸動官僚利益

    建文帝深受儒家文化影響,書生氣太重,太過理想化。自即位起就不斷更改洪武舊制,立國已經三十一之久,已經有它的一套官僚體系。新政操之過急,損害了現有官僚的利益。

    重用方孝孺、黃子澄等一干大儒。文學上這些人都是頂尖存在,但是他們都缺乏政務經驗,所提政策頗有一些不切實際。比如,採納方孝孺的託古改制,啟用井田制,殊不知這都是二千多年前西周時的政策,放到當今明朝未必可行。

    朱元璋以武立國,所以在洪武時重文輕武。在洪武十三年胡惟庸案後,廢除丞相制度,此時六部尚書僅為二品。而到了建文時,大力提高文官地位,取用大量文士,進入帝國中樞。將六部尚書提高到一品,還試圖恢復丞相制。

    建文改制,適時又逢燕王起兵,這些改制又剛好授人口實,燕王又以建文帝“更改祖制”為由發起靖難。

    改制政策中,有很多是對武將、勳貴的利益多有觸動。導致伐燕時,許多武將都搖擺不定,態度曖昧,燕軍幾乎不費一兵一卒就佔領了蘇北(武將們都開城投降了)。當燕軍漸進南京時,建文帝發“罪己詔”號令天下進京勤王,都是文官積極募兵勤王,武將則屈指可數。而當建文帝失國後,武將赴死者僅一人。

    優柔寡斷,心地柔仁

    這也筆者最為不能理解的。還是建文帝那一句“勿使朕有殺叔之名。”

    還有讓南軍六十萬精銳毀於一旦的李景隆,竟然安然無恙,這種敗軍之將不殺掉以激勵南軍將士。

    誰知開門納降的就是李景隆。

  • 3 # 講故事的福魔康

    朱棣早期帶領明軍討伐北元,鎮守北平拱衛北疆,朱棣的軍事實力磨練出來了。而此時的朱允炆,正在無憂無慮地玩耍;朱標,正在深宮接受儒家思想的學習。

    然後朱標去世,一切開始充滿變數。

    常言道:“一將無能累死三軍”,李景隆就這樣敗光了朝廷的精銳。而朱棣,則在各方面都碾壓了對手。除了師出無名,朱棣幾乎具有了所有成功的要素。

    因為常年的蒙古威脅,所以朱棣可保留的軍事力量一直很龐大,這是他能組織起二十萬大軍的重要基礎。而且因為常年和蒙古人對砍,朱棣軍隊單兵戰鬥力要遠遠高於南軍

    在參謀集團方面,朱棣有潛伏多年的和尚姚廣孝,而朱允炆只有朱元璋留下來的黃子澄三人組。姚廣孝除了給朱棣出謀劃策,不斷煽動鼓勵外,最重要的就是給朱棣灌輸了一種“置於死地而後生“的決心。

    要知道,南軍打敗了可以回家休息下再來,而北軍失敗了只能被屠殺。所以,不允許失敗,每次戰鬥都是決定命運的一戰,正是這樣的決心幫助朱棣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作為一名出色的統帥,朱棣懂得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比如朱允炆身邊的宦官,比如敵營主將李景隆,比如朱允炆那句“誤傷朕叔”的護身符。總之,處於生死邊緣的朱棣,將所有的能量都用到了極致。

    真的是努力感動了上蒼,幾次突如其來的大風,幫助朱棣反敗為勝。有時候,運氣也是一種實力。

    靖難之役是明朝歷史上的重大事件,影響了歷史的走向。驀然回首,看似偶然的機遇,其實都暗含著必然的因素。

  • 4 # 柳無憂

    明朝初期,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時直接跳過了自己的兒子,將皇位傳給了皇孫朱允炆,朱允炆號建文皇帝。然而就在建文四年,燕王朱棣謀反奪嫡,江山易主,靖難之役落下了帷幕。縱觀整個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從起兵到謁陵即位,僅僅用了不到四年時間,那麼他何以利用天下一角的藩王勢力擊敗掌控天下兵馬錢糧和正統名義的建文皇帝呢?

    首先,朱棣方面的原因

    第一,師出有名:燕王起兵名義是“清君側”,是“靖難”,為國家除去奸佞,具有道義上的正當性

    朱元璋為了防止後世子孫變質,專門刊印了《明皇祖訓》。《明皇祖訓》中記載了這樣一條,如果朝中出現奸佞,各地藩王有權力帶兵進京勤王。可這條記錄卻給朱棣的謀反提供了藉口,而且還是合法的藉口。朱元璋定下的制度的國家的憲法,是不容更改的。諸皇子封藩建國,統帥軍隊,就是朱元璋在《祖訓錄》中定下的規矩。

    建文帝竟然聽信齊泰、黃子澄等人的意見進行“削藩”,對諸王皇叔進行迫害,這不是違反祖訓嗎?而且很多“削藩”而栽贓諸王的罪名都是“莫須有”的,比如逮捕周王的原因是周王的兒子告密周王謀反,但是其實這個告密的兒子,也就是建文帝的堂弟年方十歲,十歲兒童告密自己父親謀反,豈不是笑話。根據《祖訓錄》,當朝廷出現奸佞,諸王有權起兵。那麼,修改祖制就是最大的奸佞,燕王師出有名。

    而朝廷方面卻一直沒有宣佈燕王是謀反,燕王是罪宗。建文帝還一直告誡朝廷的將領,不要傷害朱棣本人,防止天下人說他殺叔叔。

    第二,燕王為長:燕王朱棣以長者身份出兵清理朝廷奸佞,具有情理上的正當性

    朝廷有奸佞,其他藩王都順從,為什麼燕王要出頭呢?為什麼建文帝就盯上燕王了呢?因為燕王為長。朱元璋封建諸王,北方和西北的幾位王爺兵權、財權都很大,稱之為“塞王”。截留當地稅收養兵數萬,都有這些王爺節制,是朝廷最大的威脅,建文帝當然著重關照,但是當時,秦王(老二),晉王(老三)都死了,燕王(老四)就是實質的最年長的王爺,威望也最高,在諸“塞王”中就更加視建文帝的眼中釘了,催逼他也最急,於是他被迫起兵。

    第三、軍事實力突出:燕王朱棣手握軍事班底,具有出兵的底氣

    燕王由於年長,在朱元璋統一中國時期就開始封王建府,建立自己的班底,再經過數次北伐蒙古形成並鍛鍊了自己的班底、人脈。這些人都希望成為從龍功臣,而不願意成為罪王的下屬,所以死力為燕王出力。朝廷這邊,經過朱元璋的清洗,明初的開國大將凋零殆盡,統兵的將領也多為勳舊的後代,未曾經歷戰陣,有過實戰經驗的也就一個李景隆,也還是朱棣的親戚,朱棣被滅他是大功,他被朱棣打敗他也是大功。

    第四、戰略優勢:燕王朱棣戰略指揮得當,是出奇制勝的直接原因

    其實朝廷的軍力、財力一直比燕王府的強,如果拼消耗,燕王根本不是對手,遲早會被朝廷打敗。燕王經過三年的戰爭,雖然屢戰屢勝,但仍被朝廷逼困在北京周圍。燕王朱棣也看清了這樣作戰的結果,肯定是被朝廷耗死。於是決定賭一把,利用燕王府、寧王府的起兵,奇襲突進,避開朝廷的重兵防線奮力向南,不攻重鎮,不佔名城,直接兵臨南京城下。

    建文君臣一時亂做一團、毫無主意,其實建文帝只要移駕,而不是玩失蹤,則燕王即使佔領南京,建文帝調集勤王軍隊,再切斷燕府的補給,則燕王也必敗無疑。建文帝書生氣太重,認為國都城破,君王自焚才是古禮,才給燕王一個莫大的便宜。

    第五、藩王的支援:得人心者得天下,是取得勝利的重要因素

    朝廷和燕王府的戰爭,對於其他藩王,尤其是有兵權的幾位“塞王”來說,朝廷贏了,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燕王贏了,按照燕王的口號,或許他們還能重新過上好日子。

    但攝於朝廷的正名威力和朝廷的兵馬錢糧眾多,在開展初期,他們是表示支援朝廷的,只是實際保持中立罷了。寧王,名為被燕王挾持,其實暗自是願意跟隨燕王的,畢竟“平分天下”的許諾是吸引人的,否則,他的寧府騎兵,怎麼也是聽從他的命令,燕王能挾持他一時,不能挾持他幾年。谷王也不能為燕王開啟南京城門。

    第六、百姓及百官的擁護:民心所向,是朱棣取得勝利的根基所在

    在百官看來,這場戰爭是朱家內部的奪位之戰,和官員的操守本無太多關係,官員忠於朱姓皇帝就可以了。雖然朝廷上有很多諸如方孝孺的大臣選擇為朝廷殉葬,但是大面上,投降燕王的更多。

    燕王先去拜謁明孝陵,也是爭取天下人的一種姿態,我捍衛祖訓,無愧於太祖皇帝。百姓看到這些,官員們又都競相歸順,有怎會過於執著跟隨建文皇帝。

    建文帝朱允炆方面的原因

    第一,削藩太急、手段太酷。建文帝急於削藩,一年之內就廢了四個藩王,把湘王逼的全家閉門自焚,在宗室內部完全喪失了威信和團結能力。燕王固然會以此為藉口反叛,但寧王參加燕王叛軍、谷王開金川門放燕王進城亦不能說沒有對削藩政策的仇恨和恐懼的因素。可以說,這一愚蠢政策把整個大明宗室送到了建文王朝的對立面上。

    第二,廟堂無能、政策無常。黃子澄是無能的建文官僚的代表,竟然一而再再而三的保舉廢物李景隆為帥,還掩蓋李的敗績,企圖推卸責任;朝廷沒有一個應對叛亂的長遠政策,如號召勤王、團結宗室等等,反而被朱棣牽著鼻子走,處處被動挨打。缺乏騎兵的明軍,就這樣被朱棣到處耍弄,師老兵疲。最可笑的就是建文帝下達的禁止傷害朱棣的命令,無需贅述。

    第三、用人不當。這方面朱元璋要負很大責任,馮勝、藍玉、傅友德三人只要活著一個,朱棣也難以如此猖狂,最後搞的只能用耿炳文這樣的老邁之人和李景隆這樣的純粹廢材。但是即使老將凋零,平安、鐵鉉也可堪一用,只怪黃子澄之流胡說八道,用他們用的太晚,導致已經無力迴天。

    第四,後院起火,宦官背叛。建文對宦官極為嚴厲,因此太監們仇恨建文,遂內通朱棣。朱棣從濟南直接攻擊徐州再取南京的戰略,就是宮內太監通風報信的結果。太監密告朱棣,南京守備空虛,可以攻克。朱棣遂奠定直接進兵的決心。

    第五,能力懸殊、婦人之仁。朱棣能力、手段、殘忍程度均遠甚於建文。亂世天子的標準型。守成的建文面對這樣的叔叔,恐怕只能無奈悲劇了。這方面不用多說。

    開戰之初,朱允炆就下令“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命令前方將士,要活捉朱棣,不能讓自己留下“殺叔”罵名。正所謂擒賊先擒王,而建文帝卻下了一道這樣的旨意,讓朱棣多次死裡逃生,建文帝焉能不敗?

    總而言之,燕王朱棣既有出師之名、軍事實力、指揮才能、群眾基礎……做到了“有裡子、有面子”,再加上天時地利人和。所以,篡權成功也就不足為怪了。

  • 5 # 紅紅火火講歷史

    導語: 靖難之變,是明朝第二任繼任者,建文帝朱允炆與親叔叔燕王朱棣爭奪皇位的一場戰爭。這場戰爭燕王朱棣發檄文: 清君側,靖君難。從而發動叛亂抵抗建文帝朱允炆削藩,戰爭開始於1399年至1402年曆時四年,最終以燕王朱棣成功佔領南京,趕走親侄兒建文帝朱允炆登上皇位結束。靖難之變,是大明朝內部矛盾激化,無法調合而引發的中央與地方,皇帝與藩王的權力爭奪,是一場非正義戰爭。

    一,承祖制清君側,高舉大義名份,獲得輿論制高點。

    朱棣能成功奪權,首先在於起事有冠冕堂皇的大義,因為明太祖朱元璋給予了大明掌握軍權藩王有清君側的權利。朱元璋留下《皇明祖訓》記載:朝無正臣,內有奸逆,必舉兵誅討,以清君側。如此尚方寶劍在手,朱棣起兵讓天下士子和百姓沒有反對他的理由。朱棣因此掌控了天下宣傳輿論,獲得了道德制高點。從而站在了天下藩王利益集團隊伍,成為他們的代言人,結果是很多藩王擁護燕王朱棣,朱棣得天時。

    二,奪北平,徹底掌握軍隊,手中有兵心不慌。

    大明初期的藩王,權利非常大,他們都是掌握了強大的軍隊。燕王朱棣正是其中的佼佼者。史書上明文記載,燕王朱棣擁兵十萬,軍中大將受其節制,地位獨尊。朱棣長期行伍善長帶兵打仗,軍事才能不是建文帝朱允炆可比擬。所以朱棣發動兵變後,成功奪取北平。憑自己威望控制了北平軍隊,獲得了人和。一支如臂使指的軍隊在手中,成為朱棣奪取天下的基礎和硬實力。

    最後總結是:

    建文帝朱允炆的失策和寡斷,以及識人不明,用人不善,不能合理的運用資源消滅敵人。一,聽信齊泰,黃子澄建議,在沒有徹底掌控軍隊和政權,滲透北方藩王勢力情況下,貿然激進削藩。結果是讓天下藩王站在了燕王朱棣一方,沒有藩王起兵勤王,錯失強援。二,臨陣換帥軍中大忌。在老帥長興侯耿炳文稍有挫敗,就輕易換上紙上談兵的紈絝李景隆。結果是大寧之敗,鄭村壩之敗,白溝河之敗。最終形勢逆轉,喪失戰略主動權。朱棣天時,地利,人和皆得,以弱勝強終於奪取天下。

  • 6 # 壹刀令

    朱元璋的四子朱棣,打著“清君側”的旗幟發動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靖難之役”,進而成功的皇位問鼎。朱棣能夠取得勝利,除了建文帝在政治軍事能力,和用人方面的失當之外,以及朱棣政治宣傳恰到其處的把控之外,“靖難之役”的成功,更多的是朱棣中表現出來的非凡軍事韜略。

    【靖難之役示意圖】

    朱棣控制北平後,迅速向東與北方出擊,穩定後方

    1398年,73歲的老皇帝朱元璋去世了,皇太孫朱允墳繼承了皇位,次年改元建文,並開始削藩。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朱棣於北平起兵“靖難”,直趨皇位。

    針對燕王朱棣發動的“政變”,建文帝在軍事上完成了對北平的包圍後,隨即呼叫4萬軍隊,控制住北平市內的各個戰略要地,就連燕王府的大門出口架起的路障,都是被圍了個水洩不通。而此刻的燕王府內僅有衛兵800餘人。

    然而,朱棣不愧是建文帝的皇叔,是實打實的見過大世面的人,遇事總能處驚不變。他設計將包圍燕王府的將領謝貴、張謌誘捕,進而解除了對燕王府的圍困,繼而又迅Superb軍攻佔全城。次日誓師,宣佈舉兵“靖難”。

    起兵後,朱棣實施的是怎樣一個戰略了?答: 首要標是“控制北平,穩定後方”。

    他讓姚廣孝輔佐世子朱高熾守護北平,自己則率部奔襲緊鄰北平東面的通州,通州的守將房勝見大兵壓境,最終無可奈何之下,選擇了歸順朱棣,朱棣兵就這樣兵不血刃“順順利利”的扼住了北平的東大門,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實現了。

    緊接著朱棣搶在朱允炆北伐軍,到達北平正面之前,迅速殲滅了建文帝安置在北平腹背的宋忠(錦衣衛使、都督)和馬順(都指揮使)兩支軍隊,為燕軍南下迎戰政府的討伐,創造了必要的條件

    朱棣兵分兩路,一路由朱能率領,東取北平正東的薊州;一路則由自己率領,北取居庸關、懷來。經過劇烈的激戰,朱能殺掉了薊州守將都指揮使,馬宣等人。薊州得手後,朱能按照朱棣制定的計劃,大軍奔襲遵化。

    遵化在薊州的東面,這裡是能通往大寧和山海關的重要通道。朱能率大軍奔襲到遵化時,這裡的守將蔣玉自忖不是燕軍對手,很是會“討好人”,主動開城投降。

    朱能的大獲全勝,這使得朱棣控制了北可堵截從大寧來犯的敵人,東可堵截從山海關來犯之敵的戰略要衝。

    薊州得手之後,朱棣則趁勢率軍猛攻居庸關,居庸關的守將俞瑱,同樣是大敗而歸, 最後僅率數騎,慌忙的逃向宋忠據守的懷來,而密雲守將,見勢不妙也紛紛開城投降。

    朱棣在估量了當下的形勢後,對這些將作了詳細的分析:

    “宋忠擁兵懷來,彼聽說我們進攻居庸關,一定會帶兵來救,現在趁其未至,可先往擊之。”

    隨即就派出一支部隊負責打援,攔截大同的都督東援懷來,確保攻打懷來的燕軍側翼安全; 他自己則親率馬步兵8000,於七月十五日向懷來疾進。而當時懷來的守軍,有很多都是燕王朱棣的舊部,明朝廷為了削弱燕王朱棣的軍事力量,將這支軍隊調歸宋忠。

    守在懷來的宋忠,見到朱棣大軍到了懷來城下,為了激勵士氣,不知是誰出了個餿主意,宋忠竟然接受了。宋忠對這批軍士們說,你們的家屬都被燕王屠殺了,現在燕王來攻,正好是大家報仇雪恨的機會。

    朱棣知道守軍乃是他的舊部,他早已派人將守軍士兵們的家屬,帶到懷來前線,這批軍士家屬舉著旗子來到懷來城下,齊聲“呼父兄子弟相問勞”,城頭上的軍士們見到家人均在,安安全全,不由得大呼“宋總兵欺我!”軍心由此迅速的渙散。

    在倉促應戰中,宋忠列兵佈陣,但還未等到他佈陣完,朱棣就已指揮大軍奮勇渡河衝了過來,在混戰之中,宋忠被無情的給殺死了,他的3萬軍隊或死或傷,更多的是燕王舊部前徒倒戈,投降了燕王,此戰朱棣不僅以8000士兵基本消滅了宋忠的3萬大軍,還繳獲了戰馬8000餘匹與大量武器輜重,只有莊得一軍,奮力搏殺,突圍而出。

    懷來大捷後,明朝的開平、龍門、上谷、雲中、永平等地也都陸續歸降。至此,朱棣經過薊州和懷來戰役,順利實現了第一步戰略目標:控制了北平,解除了北平東、北、西三個方向的後顧之憂,確保了後方的穩定。

    控制北平,發動薊州、懷來戰役,從建文元年七月六日(公曆1399年8月5日),到七月十七日(8月16日)取得懷來大捷止,總共12天,朱棣完成了第一步戰略目標。此次戰役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一句話:集中有限兵力,採取突然襲擊的方式,

    就如《孫子兵法》所說的: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與“知己知彼”瓦解守軍。

    這場戰役解除了北平三個方向的後顧之憂,取得了完勝,這就為下一步集中力量,迎戰朝廷的討伐奠定了堅實基礎。

    朱棣率領燕軍快速奔襲,擊敗耿炳文30萬大軍

    1399年七月二十三日,建文帝任命長興侯耿炳文為徵虜大將軍,率大軍30萬討伐燕王朱棣,並設平燕布政使司於真定,負責軍隊的給養與後勤。

    耿炳文是朱元璋屠戮功臣後,倖存的兩位元勳宿將之一(另一位是武定侯郭英),他將大軍的主力駐紮在真定,原駐防山東臨清的徐凱,率部十萬進駐在河間、鄭州、雄縣一帶,耿炳文則另以部分軍力,配合徐凱防守,這樣就由南向北構成了三道防線,形成梯度縱深。

    朱棣要想完成反討伐,當時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擒賊先擒王,先打耿炳文,主動進攻真定,在攻堅戰中殲滅其主力;二是出北平向南,趁徐凱派至雄縣、鄭州之軍立足未穩之際,給他以殲滅性的打擊,在消滅了徐凱部後,再揮師向西,與耿炳文決戰。

    這兩種方案,經過一番爭論之後,朱棣從雙方實力強弱對比中,確定實施了第二種方案,先打雄縣、鄭州的薄弱的敵人,再取真定。

    八月十五日,朱棣率軍抵達涿州劉備故里婁桑,他激勵軍士們說:今天是中秋節,敵人不會想到我們馬上趕到,一定飲酒自若,我們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一定可以取勝。當晚,燕軍在飽餐後渡過白溝,半夜燕軍團團圍住雄州。經過激戰,終於攻破雄州。

    南下的第一仗就打了個殲滅仗,又繳獲戰馬8000餘匹。

    雄縣的南邊,是距離僅有40餘里的鄭州,駐紮此地的是潘忠和楊松兩支南軍,他倆根本就沒想到,朱棣率領的燕軍會如此迅速地就攻下了雄州,此時藩、楊兩人,還以為燕軍在攻打雄州,於是還點兵出鄭州馳援雄州,想給朱棣來一個馬後炮。

    可朱棣早就預料潘忠、楊松會來援救,他在佔領雄州後。就派兵潛伏在白溝的,月漾橋水下,每人頭頂包一束茭草,既可呼吸又隱蔽了身子。

    下令等到潘忠、楊松過橋後,聽到炮聲,立即佔領月漾橋,切斷南軍的退路。一切部署停當後,就等潘忠楊松了。

    結果是兩軍一交戰,炮聲響起,路旁與水中的伏軍齊出,使得南軍大敗,退路又被切斷,最終潘忠被俘。

    朱棣從潘忠口中,獲悉鄭州城內守軍的情況後,他立刻又馬不停蹄的,親率精銳騎兵直趨鄭州,一鼓作氣拿下鄭州。鄭州城內是此次南軍的前鋒精銳,僅騎兵就有9000餘人,他們的結局是,全部成了朱棣的戰利品。

    從“靖難”開始,朱棣從戰場上俘虜的戰馬就近3萬匹,實力可謂是大大增加,已經可與耿炳文決戰了。

    兩天後,朱棣率軍進抵離真定約70餘里的無極,或許是老天爺也很看好朱棣,他恰好又碰到了耿炳文部將張保來降,這個張保可真是一個“及時雨”,從張保的口中,朱棣得知耿炳文對外喊出的30萬大軍,實際上僅有13萬。朱棣厚賞了張保,讓他迅速再回真定,佯裝戰敗被俘,趁看守不備時,逃了回來,並放言燕軍馬上就要發起進攻。

    朱棣向部下將領解釋說:

    “我們要以此讓耿炳文知道雄縣、鄭州已為我所據,這樣可以挫其士氣;耿炳文知道我們會發起進攻,他一定把佈防河南岸的軍隊調至北岸以集中兵力,我們可以乘其軍隊渡河時出擊。”

    耿炳文從張保口中,得知燕王即將發動進攻,果然下令滹沱河南岸6萬軍隊,悉數調往北岸。這6萬多人剛移師到真定城西,朱棣就已率軍趕至,對其發起了猛烈攻擊。

    耿炳文自認為兵力強盛,於是開城迎戰。在朱棣的指揮下,燕軍輪番發動攻擊,愈戰愈勇,南軍逐漸表現的不支,陣腳大亂,急忙退入城內。

    前來救援的南軍,又被燕軍橫擊於半道。真定之戰中,南軍傷亡3萬餘人,損失戰馬2萬餘匹。此後,耿炳文堅守不出,燕軍圍困三天後,為了儲存實力,撤圍退回北平。

    這次擊敗耿炳文的討伐,歷時14天,從戰役上我們可以看出,朱棣此次的指揮謀略是:乘敵立足未穩之機,主動出擊,先打弱後戰強,而不是消極防守。

    朱棣指揮燕軍透過遠距離的快速奔襲,調動敵方,在運動戰中捕捉戰機,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打破了政府大軍討伐的戰略目標。真是好一套漂亮的殲滅戰,正如《孫子兵法》所講的那樣:

    “可勝者,攻也。”——《孫子兵法》

    一旦有把握,就主動出擊。政府討伐燕軍的首次北伐,以失敗告而結束。

    援永平,襲大寧,朱棣回師北平大敗李景隆

    耿炳文受挫的訊息,很快就傳到了京師。建文帝得知後,任命李景隆為討伐最高統帥,代替耿炳文,率軍50萬征討燕王。李景隆是朱元障外甥李文忠長子,襲爵為曹國公。訊息傳到北平,朱棣不憂反喜。

    因為他太瞭解李景隆了,知道他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趙括式人物。

    【李景隆劇照】

    1399年九月一日,朱棣得到永平守將郭亮的報告,江陰侯吳高帶遼東兵來攻。永平離北平也就400來裡。十天後,朱棣又接到報告,李景隆軍已到達河間,距北平只有350裡。

    遼東兵向來以能征善戰著名,倘若永平失陷,遼東兵直撲北平,南邊李景隆同時北進,勢必會形成兩面夾擊,北平的形勢就很危急了。

    朱棣果斷決定,先援救永平,而李景隆一定會乘勢進兵攻擊北平,只要北平守住之後,待奸滅遼東兵之後,再回師來夾擊李景隆,變被動為主動。他對將領們分析說:

    “我在此,李景隆必不敢先至。我今往援永平,引他前來攻城。城內守軍只需將李景隆吸引在城下,我再回師擊之,堅城在前,大軍在後,定能擒住李景隆。”

    朱棣還進一步分析道:城中之兵,以戰則不足,而守則有餘。我救永平,目的就是要引李景隆來攻。遼東兵吳高,聽到我來救永平,一定會後退。這樣,我就可一舉解圍永平而破李景隆。

    此次用兵,朱棣的核心是“兵出在外,奇變隨用”。

    這樣既可避免坐以待困,又可在外線運動戰中壯大自己,變被動為主動。把主要敵人引到堅城之下,敵人久攻不下,那必定會疲憊,就會由強變弱。燕師就能“破敵必矣”!朱棣這一想法,不可不說啥高明之舉。

    確定之後,朱棣囑咐世子朱高熾守北平,只須堅守不可輕易出戰。九月十九曰,朱棣率兵馳援永平,吳高自知不敵,盡棄輜重,倉皇的退據到山海關方向。

    吳高因為不戰而退,而被朝廷革職,發配廣西。

    朱棣解除永平之圍後,又馬不停蹄,即刻北上大寧,成功收服了寧王朱權(朱元璋十七子)的部隊,以及當地的駐軍共20餘衛十多萬人,這些人都是西北精銳。尤其是朵顏三衛,都是蒙古兵,勇悍善戰。他們成了曰後朱棣不斷取得軍事勝利的重要因素。

    “成祖取天下自克大寧始”——《明史》

    這可以說是很有見地的結論。

    取得大寧軍後,朱棣一路攻關略地,撲向圍攻北平的李景隆。李景隆在朱棣率兵救援永平,取大寧時,也率大軍向北平進發,沿途將曾被燕軍攻下的如雄縣、涿州逐一收回。

    【李景隆劇照】

    朱棣當時攻下這些地方後,為了不分散兵力,都沒有派兵駐防。所以,李景隆在沒有遇到任何抵抗的情況下,就順利的抵達了北平。

    李景隆在經過盧溝橋時,見這裡無兵把守,還得意洋洋地對部眾說:“不守此地,我知其指燕王無能矣。”

    其實,就李景隆這個角色,朱棣早已把你看的一清二楚,這其實是朱棣故意向敵示弱,引誘李景隆進攻北平,使其久攻疲師,最後殲之。

    這用《孫子兵法》來講,就是“上兵伐謀”。

    過盧溝橋後,李景隆將大本營安扎在鄭村壩,派大軍猛攻北平,又派一軍攻通州,以阻遏燕軍從東邊對北平的回援。

    然而,大大出乎李景隆意料的是,攻打北平的各支部隊遭到了北平守軍的頑強抵抗。

    戰鬥一直進入膠著狀態。此時的北方已是天寒地凍。朱棣冒雪率大軍從大寧回救北平,經過半個多月的行軍,大軍到達距白河不遠的孤山。

    朱棣派出的偵探,得知李景隆屯兵於白河之西,朱棣遂於次日就搶渡白河,佔據了有利地形。

    而河東原有李景隆所派將領陳暉的一萬人巡防,陳暉還未覓到燕軍的蹤跡,朱棣已率軍渡過了河,根本不與他對陣,於是領著這一萬人渡河追擊燕軍。

    不料朱棣趁其渡河之際突然殺了個回馬槍,這個回馬槍殺得如此之漂亮,僅陳暉倖免,單騎逃脫。

    朱棣在消滅了李景隆的這支前哨部隊後,將大軍向李景隆大本營奔去。

    李景隆下令拼死抵抗,這場戰役打得十分激烈,經過4個小時的激戰,朱棣終將李景隆大軍擊敗,斬敵數萬,俘敵數萬,繳獲戰馬2萬餘匹,大獲全勝,李景隆率殘部逃向德州。

    朱棣趁攻打北平的南軍還不知李景隆被擊潰,後路被切斷的有利戰機,便從敵之腹背發起攻擊,圍攻北平的南軍,根本就沒有料到燕王的突然出現,陣腳大亂。

    朱棣以他的智謀順利結束了北平保衛戰。在這次一個半月的時間裡,朱棣援永寧,襲大寧,於白河、鄭村壩大敗李景隆,北平保衛戰勝利結束。

    此次戰役的特點是:在敵強我弱的不利形勢下,朱棣將敵主力吸引在北平堅城之下,拖住敵人,銷磨其士氣,從而實現內線在防禦戰中以弱疲強。

    自己親率主力在外線打擊敵人,這就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困境。待外線在運動戰中不斷殲敵,逐漸改變敵強我弱態勢,強弱易位後,再與強敵決戰,將其主力擊潰,贏得戰役的勝利,實現了北平轉危為安,成功保衛了根據地。靖難之役的成功,把朱棣的軍事才能展現的淋淋盡致,朱棣不僅成功的打到了應天府,還把北平守護得穩穩妥妥。靖難之役成功後,朱棣登上皇位,是為“永樂大帝”,明朝又一個輝煌的時代開始了。

  • 7 # 跪射俑

    一,起兵有名

    燕王起兵反抗朝廷的名義是“清君側”,是“靖難”,為國家除去奸佞。朱元璋定下的制度的國家的憲法,是不容更改的。諸皇子封藩建國,統帥軍隊,就是朱元璋在《祖訓錄》中定下的規矩。建文帝竟然聽信齊泰、黃子澄等宵小之徒的讒言進行“削藩”,對諸王皇叔進行迫害,這不是違反國家憲法嗎?而且很多“削藩”而栽贓諸王的罪名都是“莫須有”的,比如逮捕周王的原因是周王的兒子告密周王謀反,但是其實這個告密的兒子,也就是建文帝的堂弟年方十歲,十歲兒童告密自己父親謀反,豈不是笑話。根據《祖訓錄》,當朝廷出現奸佞,諸王有權起兵。那麼,修改祖制就是最大的奸佞,燕王起兵有名。

    朝廷卻一直沒有宣佈燕王是謀反,燕王是罪宗。建文帝還一直告誡朝廷的將領,不要傷害朱棣本人,防止天下人說他殺叔叔。

    圖:建文帝

    二,燕王為長

    朝廷有奸佞。其他藩王都順從,為啥燕王要出頭呢?為啥建文帝就盯上燕王了呢?因為燕王為長。朱元璋封建諸王,北方和西北的幾位王爺兵權、財權都很大,稱之為“塞王”。截留當地稅收養兵數萬,都有這些王爺節制,是朝廷最大的威脅,建文帝當然著重關照,但是當時,秦王(老二),晉王(老三)都死了,燕王(老四)就是實質的最年長的王爺,威望也最高,在諸“塞王”中就更加是建文帝的眼中釘了,催逼他也最急,於是他被迫起兵。

    三、燕府班底

    燕王由於年長,在朱元璋統一中國時期就開始封王建府,建立自己的班底,再經過數次北伐蒙古形成並鍛鍊了自己的班底、人脈。這些人都希望成為從龍功臣,而不願意成為罪王的下屬,所以死力為燕王出力。朝廷這邊,經過朱元璋的清洗,明初的開國大將凋零殆盡,統兵的將領也多為勳舊的後代,未曾經歷戰陣,有過實戰經驗的也就一個李景隆,也還是朱棣的親戚,朱棣被滅他是大功,他被朱棣打敗他也是大功。

    四、燕王戰略

    其實朝廷的軍力、財力一直比燕王府的強。如果拼消耗,燕王遲早完蛋。燕王經過三年的戰爭,雖然屢戰屢勝,但仍被朝廷逼迫在北京周圍。燕王也看清了這樣作戰的結果,肯定是被朝廷耗死。於是決定賭一把,利用燕王府、寧王府的起兵,奇襲突進,避開朝廷的重兵防線奮力向南,不攻重鎮,不佔名城,直接兵臨南京城下。建文君臣一時亂做一團、毫無主意,其實建文帝只要移駕,而不是自殺,則燕王及時佔領南京,建文帝調集勤王軍隊,再切斷燕府的補給,則燕王也必敗無疑。建文帝書生氣太重,認為國都城破,君王自焚才是古禮,才給燕王一個莫大的便宜。

    五、藩王的利害

    朝廷和燕王府的戰爭。對於其他藩王,尤其是有兵權的幾位“塞王”來說,朝廷贏了,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燕王贏了,按照燕王的宣傳,或許他們還能重新過上好日子。但攝於朝廷的正名威力和朝廷的兵馬錢糧眾多,在開展初期,他們是表示支援朝廷的,只是實際保持中立罷了。寧王,名為被燕王挾持,其實暗自是願意跟隨燕王的,畢竟“平分天下”的許諾是吸引人的,否則,他的寧府騎兵,怎麼也是聽從他的命令,燕王能挾持他一時,不能挾持他幾年。谷王也不能為燕王開啟南京城門。

    六、百姓、百官有利

    在百官看來,這場戰爭是朱家內部的奪位之戰,和官員的操守本無太多關係,官員忠於朱姓皇帝就可以了。雖然朝廷上有很多諸如方孝孺的大臣選擇為朝廷殉葬,但是大面上,投降燕王的更多。

    燕王先去拜謁明孝陵,也是爭取天下人的一種姿態,我捍衛憲法,無愧於太祖皇帝。百姓看到這些,官員們又都競相歸順,有怎會過於執著跟隨建文皇帝。

    總之,燕王是擺平了名義、有班底、有能力、有給予了實際的恩惠。做的是“有裡子、有面子”。所以,篡權成功也就不奇怪了。

  • 8 # 玲讀歷史

    中國歷史上的諸多朝代,都曾發生過藩王之亂,例如:唐朝的安史之亂、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明朝的靖難之役等。縱觀歷史,雖然藩王之亂並不罕見,但真正篡位成功的也就唯有朱棣一人。那為什麼朱棣一個藩王可以成功奪位呢?

    朱允炆看似文弱,實則嚴苛,急於削藩導致戰爭爆發

    靖難之役之所以迅速爆發,與朱允炆的急於削藩有很大關係,他看似文弱,實則狠辣,一上位就急於削藩,而且手段非常狠,五位被廢的藩王結局悽慘無比,這無形中激發了藩王與朝廷之間的矛盾。

    此時朝廷已亮明削藩的決心,而藩王中實力最強的當屬朱棣,這一點,是無法迴避的事實,所以為了能生存下來,朱棣只能殊死一搏,於是,一場以“清君側”為由的戰爭爆發了。

    朱元璋大肆屠殺功臣導致朱允炆人才緊缺

    朱元璋生前,擔心功臣威脅子孫皇位,便大肆屠殺,結果靖難之役爆發後,朝中可去對抗朱棣的大將所剩無幾。

    最後,朱允炆只得派老將耿炳文去進攻朱棣,但進攻並不是耿炳文的特長,他最擅長的是防守,結果可想而知,朱棣很快就把耿炳文打的如落花流水般。

    耿炳文只得迅速帶著人馬退守到真定城,燕軍連續三日攻城不破,結果在最為緊要關頭,朱允炆聽取了黃子澄建議,換李景隆為主帥。李景隆是一個只會紙上談兵的人,在他的指揮下,南軍一敗再敗,而燕軍士氣大漲。

    朱允炆的優柔寡斷,錯失戰機

    靖難之役的失敗,朱允炆自身也是難辭其咎的,東昌之戰,朱棣多次深處險境,南軍有多次可以把燕軍一網打盡的機會,但由於有朱允炆“毋使朕有殺叔父名”的旨意,將士們既不敢傷害朱棣,又無法活捉朱棣,所以喪失了最好的機會。

    我認為,如果沒有那道不准許使朕擔負殺叔罪名的旨意,靖難之役最後的勝利者是誰,就真的不好說了。

    雙方交戰中,朱允炆命令諸將不得傷害朱棣性命,而朱棣是這場戰爭的“靈魂”,古語“擒賊先擒王”,如果能把朱棣拿下,那麼燕軍也就不攻自破了,尤其是東昌之戰時,南軍士兵本有多次可以殺掉朱棣的機會 ,結果因為那道旨意錯失了良機。

  • 9 # 說說歷史那些事

    “靖難之役”是發生於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由燕王朱棣打著“清君側,靖國難”的口號,公然對朝廷進行謀反的戰役。戰爭歷時四年之久,最後以朱棣的勝利而告終,史稱“靖難之役”。

    “靖難之役”是由建文帝的強硬“削藩”手段引起的。由於藩王勢力的日益強大,對朝廷構成了威脅,朱允炆於即位之初便起用黃子澄、齊泰、方孝孺等近臣開始了他的“削藩”計劃。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廢除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和岷王朱楩等五個藩王,接著又將矛頭指向了燕王朱棣,在這種情況下,迫使燕王朱棣不得不走向謀反這條道路。

    一、“靖難之役”是如何打的?

    經過對戰爭前後的總結與分析,從戰略戰術上來講,我認為主要分以下三個階段:

    1.控制北平,穩固根基。在朝廷得到燕王朱棣謀反的確切證據後,於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派兵包圍了燕王府。燕王朱棣提前得到訊息早就做了預防準備,他在府中秘密招募了八百死士,進行訓練。先是假裝就範,在誘殺了明軍將領後,解決了包圍燕府的明軍。隨即以這八百死士迅速控制了北平的九門,“盡克九門,遂下令安集城中,人民安堵,諸司官吏視事如故”(見《明太宗實錄》),穩固了根基;

    2.肅清外圍,鞏固戰線。控制北平後,朱棣先是打通南面的軍事咽喉通州,後攻克了北面的薊州、遵化、懷來等重鎮,又收編了大寧寧王的軍隊,實力大增後先後擊敗了明軍老將耿炳文部、李景隆部,後又於夾河、藳城之戰中擊敗了盛庸部和平安部,鞏固了外圍戰線。

    3.避實就虛,直指金陵。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冬,朱棣一改之前之戰法,避開與盛庸和平安部的糾纏,揮師南下,直指金陵。第二年過山東,至江蘇徐州,“燕師攻徐州,城中兵出戰,敗績,閉城而守”(見《明通鑑》)。四月於安徽靈璧擊敗何福、平安部,朝廷實力徹底擊垮。五月揚州降,六月駐龍潭(金陵東約30公里),七月抵金陵,守衛金陵城西北的李景隆開門迎降,燕軍攻入金陵。

    二、朱棣為什麼能夠成功打到應天?

    1.朱棣具備軍事指揮才能,燕軍戰鬥力高。燕王朱棣常年駐守燕地,多次帶兵攻擊殘元勢力,積累了豐富的軍事經驗和戰鬥經驗,燕軍的“關寧鐵騎”實力非凡,戰鬥力高;燕王盛名朝野久矣,戰爭中又輔以攻心之計,南軍歸降者過半,最後的攻破金陵還是得益於守將李景隆的開門投降,使戰爭收事半功倍之效果;

    2.建文朝中無名將,明軍戰鬥力低下。朱元璋洪武后期,殺戮功臣,開國元勳幾近殆矣。唯一的老將耿炳文是以防守著稱,故而在進攻上被朱棣所擊敗。李景隆為曹國公李文忠之子,庸才也,替換耿炳文後一敗再敗,損失了明軍六十萬。加上朝廷之兵多年未戰,戰鬥力低下,往往一觸即潰;

    3.建文帝有不殺朱棣之命。建文帝多次下令“毋使朕有殺叔父名”旨意,致使南軍在戰爭中有所顧忌,不敢放開手腳打,而朱棣皆由此緣故多次死裡逃生。《明通鑑》“燕王瀕於危者數矣,諸將徒以奉上詔,莫敢加刃。王亦陰自恃,獨以一騎殿後,追者數百人不敢逼”;

    4.上天眷佑朱棣。在白溝河戰役、夾河戰役、藳城戰役三次戰役中,明明燕軍不利,然而關鍵時刻卻颳起了猛烈的大風,“髮屋拔樹”,且三次均不利於南軍,朱棣抓住機會乘風大勝,“凡三捷,皆得風助,王以為此天授,非人力也”。箇中原因無法解釋,可能真的是天佑朱棣、“天命所在”吧。

    “靖難之役”是明史上第一次藩王和皇帝之間的戰爭。此役歷時四年之久,國力損耗巨大,而戰爭發生的主要地華北、華東和淮河以北等都遭到了極大的破壞,人民的生活陷入了無盡的痛苦之中。

    “靖難之役”也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藩王謀反成功的例子。此役奠定了燕王朱棣的統治地位,以建文帝的削藩失敗而告終,也為後世敲響了警鐘——“剛則易折”的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1990年二月二龍抬頭出生的人是什麼星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