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
回覆列表
  • 1 # 澹奕

    印度是個擁有無限潛力的國家,不會站在任何國家身後,如果必須要在美國與俄羅斯之間做出選擇,那麼印度必然會站在俄羅斯一邊。印度曾經是不結盟運動的創始國之一,2017年,印度加入了上海合作組織。

    2005年,印度他美國建立全球夥伴關係,雙方在航天、核能等領域有眾多的合作關係,美國也是印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然而美國他印度之間的關係,與印度和俄羅斯相比還差的遠。

    早在2000年,印度與俄羅斯建立戰略伙伴關係,而印度與俄羅斯之間的合作領域,要比印度與美國之間的合作,要廣泛而深入的多。雖然俄羅斯並非印度的主要貿易伙伴,但是雙方在反恐、核能、軍工、能源等眾多領域都有合作。

    而不僅僅是在經濟貿易領域,雖然美國與俄羅斯都是全球性大國,但是對於印度來說,外交務實才是第一選擇。當年的蘇聯是印度外交的首選,然而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的影響力大幅度銳減,印度妄圖繼承大英帝國在南亞的霸權,將印度洋視作自家的後院,然而,這就與美國的利益形成了巨大的衝突。

    比如印度的對頭巴基斯坦是美國的盟友,美國在新加坡樟宜、迪哥加西亞、中東等地擁有大量的實際存在,如果印度想要稱霸印度洋,那麼美國必然不能與之共存。

    沒有利益衝突才能夠共存,如今的俄羅斯在印度洋幾乎沒有存在感,在中東的最後一塊陣地敘利亞也朝不保夕,所以謀求與印度的合作重新恢復其地位是俄羅斯的重點。而美國就剛好相反,印度不過是其棋子,但印度也不可能一直紆尊降貴。

  • 2 # 建章君

    印度加入上合組織,其實就等於是一種表態了。而且,印度對俄羅斯幫助其加入上合組織是非常感謝的,因為印度不可能無視上合組織的重要性,這種重要性未來乃至已經將不亞於G7。印度是在參與上合組織、金磚國家以及二十國集團的過程中,逐步開始確立自己的全球地位的。

    而印度這種全球地位,是依靠自己成為其他大國的夥伴,而不是成為大國的棋子而實現的。在全球競爭中,俄羅斯視印度為重要的戰略伙伴;而美國視印度為對抗大國的一把“槍”或者“攪屎棍”,在很大程度上將之視為棋子。兩者目的如何,印度不難看明白。因此莫迪在新加坡香會上表態,“印太”概念應當是地理概念,而不是戰略概念。實際上已經委婉地拒絕了加入美國的“印太戰略”。這當中的原因,當然不僅只考慮到俄羅斯因素,但是俄羅斯因素也不容忽視。

    因此,雖然印度不會明確選邊站,但不可能是反俄羅斯的。

    哪怕在冷戰時期,美蘇激烈爭霸的過程中,印度也沒有明確站在哪一邊。在今天,印度也是不會選邊站的。印度的外交政策及手段像目前的土耳其,但是比後者更為成熟與圓滑。當然土耳其歸根結蒂還是屬於美國的北約盟友,而印度則在底線上必然是始終會堅持與俄羅斯合作的。

    而且印俄之間的關係,除了軍事、政治方面的合作,目前有望進一步在能源合作等其他經濟議題上深化。印度的公司也是俄能源產業的重要外資來源,在俄西伯利亞最大的萬科爾油田投資權益累計已達49.9%。顯然俄向印度開放市場的積極性很高。雙方的戰略互信水平是比較高的。

    美國要在印度上對俄羅斯徹底撬腳是非常困難的。印度既然能成為俄印中三方機制中的平等對話夥伴,又何必選擇去成為別人的馬前卒呢?沒必要錯估印度人的外交智慧。

  • 3 # 李姓先生

    印度未來會站在美國和俄羅斯的哪一方?這個問題的答案實際上非常地明顯,印度無論是在政治體制還是文化上都更加接近於美國,而美國也高度重視同印度之間的外交關係。美印兩國之間將來的合作前景必然更加廣闊,所以印度未來必然會逐漸疏遠俄羅斯並最終和美國站在一起。(印度總理莫迪和美國總統特朗普)

    印度在冷戰期間一直跟蘇聯保持著非常緊密的外交關係,印度在經濟上實行以政府為主導的計劃經濟體制,不過印度的經濟體制跟蘇聯又存在根本不同,另外印度政治也始終保持了其民主的特性。這樣一個特殊的印度成為了美國和蘇聯共同拉攏的物件,美國始終高度重視印度在南亞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影響力,所以冷戰期間的美印關係一直不溫不火,矛盾沒有太多,卻也談不上關係親密。

    冷戰結束之後,印度逐漸擺脫了以政府為主導的計劃經濟體制,並開始走上了改革開放的道路,在此過程中印度和美國之間的政治和經濟聯絡不斷增多。目前俄羅斯和印度之間最主要的聯絡就是在於雙方之間的軍火貿易,俄羅斯依然是印度最大的武器進口來源國之一。不過由於印度在政治和經濟體制上更接近於西方國家,並且印度始終以民主國家自居,所以西方國家並不存在對印度的武器出口限制。(印度軍隊)

    從近些年的資料來看,印度和俄羅斯的軍火貿易規模一直處在一種相對下滑的狀態,印度開始更多地將目光投向西方武器市場,尤其是美國開始逐漸取代俄羅斯成為印度最大的武器進口市場。隨著俄羅斯軍工產業的不斷萎縮與落後,其軍火出口規模佔世界軍火貿易的比重必然逐漸下降。而美國目前也正好看到了這個機會,印度作為一個巨大的武器出口市場也受到美國軍火公司的高度重視,在這樣的情況下印度和美國必然會越走越近。

    2017年印度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2.4萬億美元,並且這個數字還在迅速擴大,而同期俄羅斯的經濟總量卻只有1.4萬億美元,已經大幅落後於印度。隨著印度經濟的不斷增長,它與世界的貿易來往正在穩步增長。然而俄羅斯是一個經濟小國,其經濟影響力在世界幾乎無足輕重,印度和俄羅斯的經濟聯絡也非常有限。另一方面美國是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印度與美國之間存在非常廣闊的經濟合作前景。因此從經濟的角度來說,印度將來也必然會逐漸和美國走得更近。(印度經濟增長表)

    一個強大的印度符合美國的整體戰略利益,印度在美國提出的印太戰略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面對可能出現的共同安全威脅,為了維護雙方共同的政治和經濟利益,美國和印度之間的合作前景遠遠比俄羅斯和印度之間的合作前景廣闊。(莫迪和普京)

    綜合以上幾個方面的情況來看,隨著印度經濟不斷髮展壯大,將來印度和美國在軍事、政治和經濟等各領域的合作都會不斷加深。而隨著俄羅斯自身國力的不斷衰落,印度只會逐漸減少與俄羅斯之間的聯絡,所以印度未來必然會在美俄之間選擇站在美國一方。

  • 4 # 姜運倉

    印度不會站在美俄任何一方。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印度的志向。無論當前印度的實力如何,但在其獨立之時就確立了大國志向,它要做一個獨立的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國。所以在印度獨立後一直是不結盟運動的領導人,冷戰時期也沒有全面倒向美國和蘇聯中的任何一方;二是印度的體量。印度是南亞大國,擁有13億人口,發展潛力巨大。對於這個體量的國家是不可能長期搭別國便車的,也沒有國家能夠帶得動印度,它必需要走獨立自主的路。

    就目前印度與俄羅斯的關係來看,兩國之間在歷史上有較深的聯絡,一直持續到現在。目前印度在武器、能源等領域仍對俄羅斯有較大依賴,雙方在上海合作組織與金磚組織等國際組織裡還有較多合作。再加上俄羅斯經濟實力的下降,印度經濟實力的增長,雙方互相警惕也在下降。所以,未來印度與俄羅斯仍會保持密切聯絡。

    從目前印度與美國的關係來看,美國非常看重印度的地位與作用,極力拉攏印度參與其謀劃中的印太戰略,以營造對兩個北方大國的遏制圈。印度雖然也想借此獲得一些美國的支援,在表面上與美國密切了關係。但是印度也非常清楚美國目前只是把印度當成一個工具,當其失去效應或者足夠強大之後,它也可能是美國遏制的下一個目標。所以印度不會把所有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不會全面倒向美國。未來更不會如此!

  • 5 # 古姿觀察

    印度作為一個致力於做一個世界性大國的國家,選邊站隊這種事只會讓印度外交變得更加僵化,並淪為其他國家的工具。印度堅持所堅持的外交策略其實很大一方面從宏觀層面是為了搞平衡,從地緣政治角度來看更是因為受周邊國家的影響。其中有很大的原因在於同巴基斯坦之間的長期對峙。這事關印度自身的國家安全,必須放到首先考慮的位置。

    (印度少年)

    印度的外交戰略定位

    只有保證自身國家戰略的獨立性,爭取各方的支援和拉攏才印度外交的上上之策。這樣的好處不但是可以讓自己的在國際社會交往之中的外交地位更加突出,而且還可擴充套件自身獨特的影響力。印度國內無論是國大黨當政時期,還是人民黨當政時期,基本都遵循這一外交策略。印度本身總體上的外交慣性是在冷戰時期形成的,當時正處於美蘇爭霸時期。作為一個新生的殖民地大國,其很理性的跟世界絕大多數發展中國家一樣,走上了“不結盟運動”,並且成為了旗幟性的國家。雖然說是不結盟,但是不結盟不代表就不發展同美國和蘇聯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印度很好的根據了自己的需求,遊走於這兩個域外國家之間,並且適時作出了調整,以適應域內的戰略需求。

    (印度外交奠基人尼赫魯)

    立足於域內

    這裡的這個“域”指的是“南亞次大陸”,可以說印度確實的位置確實是一塊好位置,擁有一塊相對孤立的戰略區位,領土深入印度洋,土地廣闊擁有世界第二多的耕地。南亞地區在美國的斯皮克曼地緣戰略學說當中屬於一塊標準的“邊緣地帶”,在這裡是可以孕育出世界性大國的。然而印度的這塊好地方,也自然引起了美、蘇兩大國家的注意,將觸手深到了這一地區。印度地緣環境好,但是實際情況並不好。因為英華人“以教為界分而治之”策略,印度長期與鄰國巴基斯坦保持著敵對關係,多次爆發武裝衝突和區域性戰爭,至今在克什米爾地區時有交火。為了圍堵前蘇聯,美國選擇扶植和拉攏更靠北的巴基斯坦,目的就是組織蘇聯透過阿富汗南下,獲得印度洋的出海口。美華人這種做法,使得印度不由自主得傾向於同蘇聯保持良好的合作關係,爭取取得其物質上的支援來同巴基斯坦進行對抗。印度始終留了一手,因為畢竟意識形態方面有差別,蘇聯對印度國內極左政治勢力的暗中支援,讓印度十分反感,並始終與蘇聯保持有限的合作關係知道冷戰結束。

    (南亞次大陸,百度地圖)

    新時期與當下

    現在印度依然沒有跳出這種“立足於域內”的思維。與巴基斯坦之間的對峙依然為左右印度與美俄之間關係的發展。印巴兩國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末的核軍備競賽,使得兩國在國際舞臺都遭到了制裁。但是9.11之後恐怖主義的威脅,使得兩國的外交環境得以改善。印度繼續同俄羅斯之間保持著“傳統友誼”,也開始同美國之間加強了聯絡,而且這種聯絡越來越緊密。印度與美俄兩國之間的關係,有了一個很好度量的指標,那就是印度與兩國之間的軍售貿易額度比例。2014年美國對印軍售首次超過俄羅斯,這被印度國內的國際關係學者視為一個里程碑式的標誌。甚至有人稱這是印度擺脫“不結盟”主張的一個標誌,其實有點誇張。真正的原因就在於,巴基斯坦與俄羅斯之間關係有了很大進步,雙方近些年來關係因為反恐等問題展開了深入的合作,甚至舉行了聯合軍演。印度為了平衡關係,強化了與美國之間軍事合作。

    (美印與印俄之間)

    結語

    巴基斯坦與他國關係的好壞親疏,可以說就是印度外交走向的晴雨表。如今美巴關係惡化、巴俄關係走進,讓印度開始對其對外策略進行了微調。特朗普的“印太戰略”讓印度成為了美國國家安全戰略重要的物件國,這也正中印度下懷。不過這裡需要知道的一點,印度迎合美國的印太戰略並非是跟美國結成軍事同盟,世界性大國一直是印度的目標,其不可能屈尊與人下。尤其是對於莫迪所領導保守派民族主義政府。

    (莫迪參加與新加坡四國會議)

  • 6 # 異域邊緣

    印度是有野心的怎麼會輕易站在哪一方呢,印度真要站隊也只會站在利益一方,只有跟著利益走才最符合印度的戰略。印度也想加入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行列,也想在未來多級世界中爭取到重要的地位。

    未來的世界肯定會更加的多元化,印度自身也有發展戰略,那就是把印度洋變成印度的洋。為了這一戰略能夠順力的實施,印度必然會在美俄之間來回穿梭獲取自身所需要的各種利益,美俄當然也會在這一過程當中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共識只有在不斷的交往中才能達成,印度也會在與其他大國的交往中採取各種策略,以便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是一場高智商的較量,猶如圍棋中的佈局剛開始都在不顯山不露水中慢慢的進行著,也許這其中的糊塗人看明白了,早就滿盤皆輸了。

    世間最成功的肯定是陽謀,正大光明的在對手眼皮底下走來走去,對手也就習慣了,也就不以為然了,也就疏忽了,那麼離成功也就不遠了。印度畢竟也是文明古國也會懂得一些謀略,從印度建國以來的表現來看,印度還是能守住自己的根本,不會私下踏地的導向任何一方。

    即使印度的軍備可稱作俄軍的彈藥庫,可是印度也沒有完全導向俄羅斯,還是與美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即便是未來印度也還會繼續執行這一政策,已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 7 # 洛神富

    印度那一方都不會站隊,對於印度來說它要做是立足於南亞,面向於世界。世界大國才是印度所想,至於美俄充其量算是互相利用罷了,印度其實更想在兩者之間找到平衡。

    就現在的情況看,印度更像是俄羅斯的盟友,它的武器庫大部分的裝備來自於俄羅斯,一方面得益於蘇聯時期的武器進口慣性,另一方面受益於印度的消化能力,俄羅斯對於印度的進口要求限制低,很受印度青睞。

    從入常四壯士就知道這個國家的野心,而且近期在中東問題上印度也頻頻發生,我想對於印度來說,它把自己已經定為成一個大國了吧,投靠美俄多掉面子!

  • 8 # 雙馬尾班長

    印度在整個冷戰期間由於奉行不結盟主義,美蘇雙方不得不丟擲足夠多的好處以讓印度在國際立場上更多的偏向於其中一方。印度是一個影響力正在日益突出的南亞大國,但仍然也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印度目前面臨著很多問題,比如就業、衛生、飲用水以及缺乏各地的基礎建設、健康文化等等都是印度目前需要解決的因素。

    圖為中國工廠流水線

    所以,印度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站在美國或者俄羅斯其中的一方。印度需要美國、歐洲、日本和中國方面的投資,印度還需要美國的技術和廉價的中中國產品以及所有可能來源的武器裝備。也就是說,儘管在國際貿易上和美國結盟擁有更大的優勢,但印度並不會因為這一因素由於美國正式達成軍事聯盟。

    圖為印度購買的蘇-30戰鬥機

    在面對俄羅斯問題上,印度巧妙的就俄羅斯在烏克蘭和敘利亞的軍事行動選擇了政治迴避。而在面對中東民族問題的時候,印度又完美的平衡了自身與沙特、伊朗、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間的良好關係。可以說,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比印度更能承擔起牆頭草這個名稱。

    圖為莫迪和特朗

    但是,假如印度的利益受到威脅,這種立場很有可能就會發生改變。比如,西方對巴基斯坦的軍事支援將印度的戰略地位推到絕境的時候印度就會選擇和蘇聯簽署共同防禦條約來向西方宣洩自己的不滿。而在面臨北方邊境問題的時候,印度又會選擇加入美日軍事同盟來增加自己的實力和背後所能提供的必要支援,因為相對不結盟等意識形態政策,國家利益明顯要更加重要。

  • 9 # 衝擊時評

    印度在獨立之後,曾經長期都是蘇聯—俄羅斯的重要盟友。但是印度政治家和印度民眾非常的自傲和自負,他們的目標是成為與美國和俄羅斯平起平坐的世界超級大國,不會永遠站在美俄任何一方的陣營中充當配角。

    印度具備成為一個大國的潛質

    印度無論是國土面積、人口,還是GDP總額都位居世界前列。只要印度國內能夠保持基本穩定,不出現大的分裂,再經過20-30年的發展,印度GDP總額將超過德國、日本、英國和法國,位居世界第三,同時印度的人口也將躍居世界第一,成為當之無愧的經濟大國。

    隨著經濟實力的不斷增長,印度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也會隨之不斷提高。雖然不發生新的世界大戰,印度很難成為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但是全球的許多重要事務再想繞開印度作出決定,都將十分困難。印度成為一個全球大國,並不是遙遠的夢幻。(中美英三國GDP增長率)

    印度現在所處的國際環境相對較好

    為全球排名第一的美國而言,排名第三的國家都是他極力拉攏用來對付追趕者的重要盟友。印度現在雖然距離全球綜合國力第三的位置還有一定的距離,但是印度經濟發展速度很快,美國仍然在全力拉攏印度。此前,美國已經將整條F16生產線賣給印度,一度還想將退役封存的小鷹號航空母艦打包賣給印度。現在如果印度打算購買F35,恐怕美國也願意出售。美國放手武裝印度一方面是認為印度的工業製造能力較弱,出售給印度先進武器,也不害怕印度仿製,“竊取”美國的先進製造工藝。另一方面,也只有將印度全面武裝起來,才能使印度成為其在印太地區的重要盟友和幫手。

    印度作為俄羅斯的重要盟友,也是俄羅斯軍工產品絕不會輕易放棄的重要市場。現在俄羅斯依然是印度武器的第一進口國。俄羅斯在航母專案上,大賺印度一番之後,雙方仍然在蘇57戰鬥機、潛艇、防空導彈專案等方面開展密切合作。由於印度武器裝備中,蘇制武器佔比過高,短期內印度還難以擺脫俄羅斯軍工企業的影響,雙方的軍事合作影響將持續進行下去。俄羅斯在美國的競爭之下,為了保住俄羅斯在印度軍工市場上的份額,也願意將S400這樣的高新武器出售給印度。同時,東亞國家畢竟與俄羅斯直接接壤,過於強大對於俄羅斯也有很大的風險,培養一個強大的印度對於俄羅斯的遠東利益而言,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美俄兩個強國由於在經濟和政治兩方面有求於印度,都對印度呵護有加,使得印度的國際環境非常優越。印度接下來幾十年的發展,可能都會在這種順風順水的國際環境中進行,使得印度的發展避免了很多阻力,少走了很多彎路。(印度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布拉莫斯導彈)

    印度有可能成為多極化的重要力量

    聖雄甘地和印度國父尼赫魯為印度注入了自傲和自負的性格。印度從獨立之後就長期是不結盟運動和發展中國家的領袖。雖然美國和俄羅斯都有求於印度,但是由於印度自身的發展態勢非常良好,印度夢想著成為與美國和俄羅斯平起平坐的世界大國。

    在這種情況下,印度更有可能利用美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矛盾,在兩個大國之間玩平衡遊戲,謀取更多的利益。反倒是如果印度完全倒向美國和俄羅斯中的任何一方,淪為一方對付另一方的棋子和工具,就會無端的給自己增添一個強大的對手和敵人,對於印度的大國夢而言,絕不是什麼好訊息。

    只要印度還有成為超級大國的夢想,還有成為多極世界一極的夢想,印度和美國的關係之間就不會那麼親密無間,美國圍堵亞太的戰略鏈條就不會那麼嚴密。

  • 10 # 新文化街男孩

    印度會站在美俄哪一邊?

    作為不結盟運動的倡導者和先行者,印度不會加入任何一個陣營,在冷戰時期沒有,到了現在面臨錯綜複雜風雲突變的國際形勢,印度更不會選邊"站。因為只有政治上的獨立自主和不結盟,才能確保印度利益最大化,才能保持自己獨特的世界地位。

    當然,對於軍火貿易物件的偏好,讓人感覺以往的印度,從拉甘地時代起,更喜歡與前蘇聯和後來的俄羅斯打交道。而在莫迪上臺後,為擺脫對俄製武器的依賴,開始轉向美國和歐洲,尋求新的武器來源。看似要在美俄"之間左右逢源。但這也正好說明印度不會選邊站,它不尋求長期的外界倚靠和組織關照,"只是在堅持不結盟政策,希望成為東西方交流的橋樑。

    但由於印度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和印度教作為國教,對印度人思想觀念的長期影響,令印度人有更強烈的投機性和"隨機性。往往因為一時興起,做出一些比較出格的事情遲來,令人感覺這個國家不太靠譜,不太值得信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爆破安全員崗位責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