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嶽頑石

    我想把這個問題往祖墳上刨。宋江弒晁蓋,一個石破天驚的陰謀論,最早提出這個論斷的人是《水滸傳》的頭號鐵桿粉絲金聖嘆。金聖嘆是明末清初人,他愛《水滸》愛到什麼程度呢?用他自己說過的一句話最好解釋:天下之樂,第一莫若於讀書;讀書之樂,第一莫若於讀《水滸》。

    據說,金聖嘆終日《水滸》不離手,一生都在讀《水滸》,研究《水滸》,他甚至發出天下英雄貼,賭記楊志、索超東郭校場比武一篇,如若說錯原文一個字,便罰酒一杯。當然此為笑談,但也不愧為水滸頭號鐵桿粉絲也。金聖嘆自稱得到了《水滸》古本,這個版本和我們看過的任何版本都不一樣,並且信誓旦旦的保證,古本才是施耐庵的原筆,其他任何版本都是或添油加醋或橫添狗尾的俗本。

    古本只有七十回,俗本的第一回作楔子,第七十一回往前挪了一回,七十回前半部分梁山座次排定,職務落實到位,後半部分以盧俊義“驚惡夢”的情節為全書畫上了句號。金聖嘆為每一回都做了批註,有總批、旁批、夾批、眉批等等,這個版本通常稱為金本《水滸傳》,學者們稱為“金聖嘆腰斬水滸”。

    其實,根本不存在什麼古本,金聖嘆所謂的古本,只不過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謊言而已。自己對水滸進行刪減增加改動,然後自己在旁邊為自己改過的版本批註,而且還批的洋洋自得,樂此不疲。想想真是可笑,金大才子完全是在意淫,吃飽了撐得沒事幹嗎?絕對不是,他太愛水滸了,他不能接受水滸有任何瑕疵,所以他要用個人的意志喜好厭惡對水滸進行開刀手術,在他心中變得完美無瑕。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晁蓋被宋江所殺呢?因為他們無一例外的受到了金本《水滸傳》的影響。自金本流行以來,它打倒了、淹沒了一切流行於明代的繁本、簡本……使世間不知有《水滸傳》全書者幾百年。據說,毛主席初讀《水滸傳》,其版本正是金聖嘆所批古本。現在,我們看看俗本和古本(也就是金本)的區別,直入主題,以晁天王兵發曾頭市為例。

    俗本:晁蓋聽了戴宗說罷,心中大怒道:“這畜生怎敢如此無禮!我須親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輩,誓不回山。”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小弟願往。”晁蓋道:“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宋江苦諫不聽。晁蓋忿怒,便點起五千人馬,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古本:晁蓋聽罷,心中大怒道:“這畜生怎敢如此無禮!我須親自走一遭。不捉得這畜生,誓不回山!我只點五千人馬,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其餘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對比一下,一目瞭然,古本沒有宋江苦勸的情節,說明什麼呢?看官別急。晁蓋出征前,風吹斷了認軍旗,俗本古本之間再對比一下。

    俗本:宋江與吳用、公孫勝眾頭領就山下金沙灘餞行。飲酒之間,忽起一陣狂風,正把晁蓋新制的認軍旗半腰吹折。眾人見了,盡皆失色。吳學究諫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長改日出軍。”宋江勸道:“哥哥方才出軍,風吹折認旗,于軍不利。不若停待幾時,卻去和那廝理會,未為晚矣。”晁蓋道:“天地風雲,何足為怪。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他,直待養成那廝氣勢,卻去進兵,那時遲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宋江那裡違拗得住。晁蓋引兵渡水去了。宋江悒怏不已,回到山寨,再叫戴宗下山去探聽訊息。古本:宋江與吳用、公孫勝眾頭領就山下金沙灘餞行。飲酒之間,忽起一陣狂風,正把晁蓋新制的認軍旗半腰吹折。眾人見了,盡皆失色。吳學究諫道:“哥哥方才出軍,風吹折認旗,于軍不利。不若停待幾時,卻去和那廝理會。”晁蓋道:“天地風雲,何足為怪!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他,直待養成那廝氣勢,卻去進兵,那時遲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吳用一個那裡彆拗得住?晁蓋引兵渡水去了。宋江回到山寨,密叫戴宗下山去探聽訊息。

    再對比一下二者的區別,相信能夠體會金聖嘆的“良苦用心”。金聖嘆刪去了宋江苦勸晁蓋的情節,把文中的“再叫”改成“密叫”,立馬變了味,這只是他篡改水滸的冰山一角。如果第一次讀水滸,讀的不是所謂的俗本,而是古本,那麼就會被金聖嘆牽著鼻子走,一步一步踏入他精心設計的陷阱之中,完全掉進了他的邏輯漩渦,就會和他站在同一陣營,至少認為宋江確實有殺害晁蓋的重大嫌疑。

    金聖嘆批註道:夫晁蓋欲打祝家莊,則宋江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晁蓋欲打高唐州,則宋江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晁蓋欲打青州,則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欲打華州,則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何獨至於打曾頭市,而宋江默未嘗發一言?宋江默未嘗發一言,而晁蓋亦遂死於是役。……通篇皆用深文曲筆,以深明宋江之弒晁蓋。如風吹旗折,吳用獨諫,一也。戴宗私探,匿其回報,二也。五將死救,餘各自顧,三也。主軍星殞,眾人不還,四也。守定啼哭,不商療治,五也。晁蓋遺誓,先雲“莫怪”,六也。驟攝大位,布令詳明,七也。拘牽喪制,不即報仇,八也。大怨未修,逢僧閒話,九也。置死天王,急生麒麟,十也。

    不是宋江不勸,而是你把人家所勸之言全都刪了,你說過,梁山108人,獨惡宋江,你生生世世不願見到此等人,你存心要把宋江塑造成一個陰險奸詐,弒殺晁蓋的小人。你是明末清初的大才子,文筆一流,親自捉刀,宋江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把一個人黑出翔,對你來說,易如反掌。

    所以,現在很多人認為宋江謀殺晁蓋,皆拜金聖嘆所賜。在他之前,其實宋江的形象根本沒有這麼差,也根本不存在弒殺晁蓋一說。我遇到過很多的水滸讀者,有喜歡武松的,有喜歡林沖的,有喜歡魯智深的,甚至有喜歡西門大官人的,但沒見過一個喜歡宋江的。宋江身上本已揹負了太多的罵名,金聖嘆還不放過他,竟然要將謀殺晁蓋這樣的彌天大罪強加在他的身上,用乾坤大挪移的手法完全顛覆宋江的屬性,是標新立異震驚後人呢,還是跟批註水滸第一人的李卓吾先生唱對臺戲呢?對於宋江,你可以討厭他,但並不意味著任何屎盆子都可以往他頭上扣。

    這裡,我為宋江深深的鳴不平。

  • 2 # 人生五味123

    早年讀水滸,為晁蓋之死,時常扼腕嘆息!常常假設晁蓋若在,水滸可能更為精彩。如今再讀水滸,深感晁蓋生不逢時,他不逢時的地方就是遇到了宋江。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晁宋二人。宋江乃是宋朝小吏,職位押司,有人說放到現在是個縣長辦公室主任,有人說寫文書的不入流,我覺得宋江的地位,是盡次於縣丞的官吏,三把手之類,應該是縣官心腹之類的。原因就是他的揮金如土和犯事以後縣令對他的種種庇護。正是有了這種地位,更使他對權力的慾望愈發的深厚,何況他精通刀筆,讀的肯定是四書五經之類的洗腦書籍,使他的理想就是封妻萌子,位例朝班!而晁蓋雖是個保正,村長一類的,但是說白了在宋朝那就不是個官,沒有俸祿不說,是上邊選派的,看你在當地有威望就必須幹。不像現在的村長。晁蓋就相當於地方土豪,有家產,有田地,有自己的莊客。吃喝不愁,不近女色,專好豪傑的勾當,不像宋江,沒娶媳婦就找了個小妾養著。晁蓋的思想就是武夫的思想,結交好漢,有條件也造反,他對權力做官不迷戀。只是這樣,晁宋二人雖貌合但神離,二人的路線矛盾己不可避免,鬥爭是遲早的事。但是自古到今從來都是武將鬥不過文臣,搞政治鬥爭更是如此。所以在下猜測,如果晁蓋不死,內訌不可避免!

    李逵說過,晁蓋哥哥便做個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個小皇帝,吳先生做個丞相,我們都做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那一刻,晁宋二人心中都隱動了殺機!參考瓦崗翟讓李密!

  • 3 # 我心釋然2018

    這個問題恐怕也是千古迷題,名著的迷人所在,留下讓人猜想的空間,根據偵探邏輯,有人被害,最大嫌疑人肯定是這人死後誰受益最大,那樣看無疑是宋江。宋江自從上得梁山,就沒把晁蓋放在眼中,仗著自己帶來的弟兄多,處處擠兌晁蓋,甚至直接架空晁蓋,晁蓋雖厚道卻也不傻,眼看著宋江跟他的人屢屢建功,自己地位岌岌可危,所以曾頭市一戰定要親征,只可惜卻因暗箭抱恨而亡,此時最為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就是晁蓋死前留下遺言:誰為他報仇誰就為梁山之主!這可是赤裸裸的報復宋江!從這裡看真好似宋江就元兇,就算不是暗殺,將晁蓋逼上戰場導致殞命的非宋江莫屬!因此看來,晁蓋死於宋江之手是無疑的,不論直接還是間接。晁蓋死前的遺言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晁蓋之死的迷題,留下更多話題的非紅樓莫屬了,我甚至感覺,紅樓夢就只有八十回,曹公之所以留下那麼多線索,判詞,判曲、謎語、讖語,如惜春的“跟慧能出家當姑子去”,寶玉的“你死了我當和尚去”,王熙鳳的“聾子放炮仗散了吧”等等,就是留給後人去猜想,去評說,試想如果他根據自己留的線索吧紅樓寫完,那所有謎語真相大白,讀者會不會感覺索然無味呢?不過大概連他也想不到的是,一部未完的紅樓在幾百年後養活了那麼多所謂的紅學家。。

    綜上所述,有些橋段雖然作者並未點明,但是根據前因後果及所留線索,讓讀者去自解其中味,正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 4 # 夢露居士

    晁蓋被射殺,是水滸中最大的疑案。我來大膽猜測一下殺晁蓋的兇手是誰。

    一般認為,射殺晁蓋的人是曾頭市教師史文恭,因為晁蓋所中箭上寫著史文恭的名字。然而卻存在著很多疑點:

    第一,晁蓋中箭時,史文恭並未出場。

    晁蓋白天攻曾頭市,史文恭正大光明地出陣了,書中寫他坐著千里玉獅子馬,手持方天畫戟,極為好認。

    然而晁蓋夜間中計,卻只是“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來”。依史文恭狂妄的性格,如果出場,不可能不亮相。如果他在場,肯定會被認出來。

    第二,晁蓋中的是毒箭。

    毒箭這種東西很寶貴,因為毒藥煉製成本高。所以毒箭不可能給士兵大規模裝備,只可能用於點對點的暗殺。

    況且箭上寫著史文恭的名字,說明是一支特殊的箭,不是普通士兵的箭。

    因此晁蓋中的這箭,一定是有心人瞄準晁蓋射的。可奇怪的是,書中說晁蓋撞上的軍馬是亂箭齊射,豈不同毒箭矛盾?

    種種疑點說明了,可能有人故意在箭上寫史文恭的名字,以嫁禍與他。這個人在亂軍中瞄準晁蓋射了一箭,為了保證殺死晁蓋,還在箭上塗毒了。

    因此有人認為,是宋江暗派心腹,比如花榮,在亂中射死晁蓋。然而這種說法同樣有疑點:

    第一,此舉太過冒險。

    萬一宋江派去的人被他人發現,梁山立刻就會陷入分裂的危險,宋江的招安計劃也就泡湯了。

    第二,最重要的是,後面晁蓋靈魂曾給宋江託夢,告訴他會有血光之災,果然應驗。如果真是宋江派人殺晁蓋,晁蓋的靈魂不可能如此好心。

    我認為,殺晁蓋的真兇可能並非史文恭,也不是宋江一夥,而是梁山上的第三股勢力。這股勢力也是實力最雄厚的——軍官派。即宋江招降的軍官們,如呼延灼、徐寧等。

    很多人可能認為,軍官派是屬於宋江派系的,事實上並非如此。軍官派確實支援宋江,但那只是因為宋江的目標是招安,符合軍官派的利益。宋江為了同晁蓋爭權,大肆招降朝廷軍官。兩者是合作關係。這些軍官們對宋江本人是不可能效忠的。如果哪天宋江不想招安了,這些軍官一定會背叛宋江。

    軍官派有殺晁蓋的動機,因為只有讓宋江上臺才能執行招安路線。

    軍官派殺晁蓋也沒有心理障礙,因為他們不是江湖好漢,不用講江湖規矩。

    更重要的是,軍官派不必下山,就可以殺死晁蓋。因為他們人脈廣,資源多,肯定有很多領兵的朋友。只要聯絡一位上一位箭術高的朋友,就可以在曾頭市殺晁蓋。

    我認為這種猜測比史文恭、宋江更為靠譜。

  • 5 # 歷史有知社

    若論宋江是否謀殺了晁蓋?先得辨清“梁山好漢”或者宋江是否忠義?若皆為忠義之輩,則斷無此事;若非良善之輩,則謀殺晁蓋也就不足為怪。一直有很多人認為《水滸傳》是寫的“忠義”,(宋江即將“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有些《水滸傳》的版本,直接將其書名就被定為《忠義水滸傳》。然這“忠義”兩字都是後人新增的,非作者之本意。

    宋江忠嗎?是宋江將“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以“忠義”為幟而聚叢集豪,又怎麼會不忠呢?根據宋江潯陽樓題反詩,酒醉坦露心跡,即可證明在宋江的心中有個黃巢。宋江被刺配江州,又非冤案,此前宋江所犯罪行有三:其一通匪,給晁蓋等通風報信,後與清風山匪首交往密切,其罪未發。其二殺閻婆惜,以此罪刺配江州。其三為賺取秦明上山而妄殺百姓,書中言道:“卻是宋江定出這條計來,叫小卒似總管模樣的.....因此殺人放火,先絕了總管歸路的念頭。"此罪若發,當凌遲族滅了。所以,宋江被刺配江州,是實在沒理由抱怨天道不公的,而燃起黃巢之心的。

    宋江雖在梁山以“忠義”為幟,宣稱對大宋的忠義。但眾所周知,梁山的上下,也只認“宋公明哥哥”,並不鳥啥“趙官家”。梁山的這“忠義”旗幟到頭來也還是對宋某人的忠義而已。其想招安,也並非是為了忠義,而是沒有實力與朝廷對抗,與方臘攻佔江南八州二十五縣不同。梁山雖也曾攻打東平、東昌等府,卻也只是為了“借糧”,而不是為了佔據城池。與方臘相比較,梁山也還只是嘯聚山林、湖泊的草寇,始終固守一窪之水,而沒有走向正規化。

    所以,宋江才急於招安,急於洗白,搏一個“封妻廕子”。其臨終毒死李逵,也更非是對朝廷“愚忠”的表現,而是大勢已去,李逵只會徒徒敗汙其洗白後的聲名。況且其雖死,其弟宋清還在,宋江夢寐以求的“封妻廕子”的願望也並沒有完全落空。

    再看,宋江這夥人的所謂“義”,為強拉兄弟入夥,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天良喪盡。為逼迫“兄弟”入夥而斷“兄弟”歸路,既是以“不義”之行為而行“聚義”之事,又何來的“義”?且看秦明上山的心理,原文如下;

    秦明怒氣道:“不知是那個.....裝做我去打了城子,壞了百姓人家房屋,殺害良民,倒結果了我一家老小.......我若尋見那人時,直打碎這條狼牙棒便罷!......宋江開話道:“總管休怪,昨日因留總管在山,堅意不肯,卻是宋江定出這條計來.......秦明見說了,怒氣於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廝並,卻又自肚裡尋思。一則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們軟困,以禮待之,三則又怕鬥他們不過。因此只得納了這口氣,便說道:“你們弟兄雖是好意....只是害得我忒毒些個,斷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宋江答道:“不恁地時,兄長如何肯死心塌地?

    這些人在內心都是極度怨恨宋江的,但卻都畏懼宋江,才被迫納了這口氣。秦明如此、朱仝如此、李應如此、徐寧如此、扈三娘如此、盧俊義等亦如此。你道黑三郎只是臉黑呀?其心腹李逵殺了扈三娘全家,宋江還不是照樣把扈三娘當作禮物送給了其心腹王英。任你有萬夫不當之勇、任你是女中豪傑又如何?還不照舊擺弄在我手心?

    梁山聚義,充滿了種種的心機與算計,即便是宋萬、杜遷這等貨色,書中也有其心理活動的描寫。那所謂的以“忠義”為名,也不過是籠絡江湖人心的權術耳。《水滸傳》本是一部寫實的小說,並不是為了宣揚所謂的“忠義”。其書的作者施耐庵、羅貫中都曾參加過元末張士誠的起義軍、有過上“梁山”的真實經歷。

    從宋江一夥人的秉性上分析,宋江是完全可能做出謀殺晁蓋之事的。那晁蓋到底是否死於宋江之手呢?

    雖在宋江等初上梁山的時候,晁蓋禮讓宋江為山寨之主。但一則,晁蓋對宋江有江州救命之恩;二則,初到梁山,未有根基,晁蓋是真心讓,還是聊相試?都未可知。又怎會貿然接受?而自壞江湖“道義”呢?所以,也只能暫居第二位。

    但宋江是有做梁山之主心思的。第一,潯陽樓題反詩,自比黃巢,說明其志不小,不甘人下。第二,在梁山搞二元體制,宋江道:“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晁蓋的一行舊頭領那邊才九位,而且這其中真正能稱得上心腹的也只有劉唐、三阮。

    而新頭領那邊卻坐了二十七位,這些人都是跟隨宋江而上得梁山。在梁山已經形成了強賓壓主之態勢,而隨著兩派的蜜月期結束,矛盾會漸漸凸顯出來。而正在此時,公孫勝卻以探母為由,一去不返。(其實就是逃避派系鬥爭)。又隨著宋江每次出征都帶能回“兄弟”入夥,以及吳用倒向宋江,導致宋江一系的勢力愈來愈強,而晁蓋在梁山已成了傀儡。

    段景住獻馬,即引發了晁蓋攻打曾頭市。段景住想入夥梁山,卻直言向梁山的二把手宋江獻馬,已擺明不把晁蓋放在眼中(說明了外界都已不把晁蓋放在眼裡),更是對晁蓋的羞辱。所以,晁蓋才怒不可遏,執意下山攻打曾頭市。並對宋江道:“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

    其實,就是表達對宋江的不滿,你每次都出風頭,已經完全蓋住我了。我再不立些功績的話,在梁山上還有位置嗎?而其臨終遺言,“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更是表達了對宋江的不滿與憤恨。宋江初上山時,晁蓋向其禮讓山寨之主的位置。而如今,宋江,晁蓋卻為其接班設定障礙。就說明兩人之間的芥蒂之深,以及晁蓋懷疑自己是遭了宋江的黑手。

    射中晁蓋的毒箭的箭桿上明明刻有史文恭之名,可晁蓋不言捉住史文恭而言捉住射我的。再則,兵器上刻名,常有見。箭桿上刻名,卻很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箭在戰場上都是一次性用品,史文恭又是粗人,會花裡胡哨地在箭桿上刻名?

    其實,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很像隋末瓦崗寨的翟讓與李密的關係。翟讓把瓦崗寨的寨主之位讓給了能耐比自己大的李密,可是翟讓舊部與李密的矛盾還很大,以致翟讓最終還是遭了李密的毒手。而晁蓋與宋江的關係也是如此,隨著宋江一系的越來越得勢,他們就越來越不把晁蓋放在眼中。晁蓋一系也自然不是滋味,兩個派系的矛盾漸漸不可調和,以致最終宋江一派的勢力,借晁蓋攻打曾頭市之際,暗算了晁蓋。

  • 6 # 山陽六哥

    網路小說【水滸轉】中有明示就是宋江安排花榮暗殺了晁蓋然後嫁禍於史文恭的,這已經不是新聞了,各位可以淘【水滸轉】來看看!然而在四大名著之【水滸傳】裡沒見有此論調,宋江也沒有必要整死晁蓋,畢竟實權在宋江手裡!

  • 7 # 潤楊閬苑

    晁蓋即使不死,日後也會被宋江拉下馬。

    宋江一到梁山就發揮了及時雨的本事,和兄弟們的感情與日俱增,收買了人心,人人敬重公明哥哥。後來又代替晁蓋,東討西殺,功高震主,架空晁蓋。

    為了穩固自己大哥的地位,晁蓋才執意出征,結果戰死了。宋江順理成章的坐上了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

    宋江沒殺晁蓋,晁蓋卻因他而死。

  • 8 # 任馳贏天下

    晁蓋並非宋江所殺,大家不要誤導水滸傳故事,雖然宋江有很大嫌疑,但是事實上宋公明絕不會設計陷害晁蓋,宋江架空晁蓋這到是事實,無可厚非。

    自打宋江上了梁山後,擁護宋江的梁山好漢佔有一大部分,宋江在江湖上是一個深受人們敬仰的人,宋江善於收買人心,更樂與幫助別人,出手也特別大方,被他救濟扶持的人不計其數。因此身邊也聚集了不少死心塌地追隨他的人,宋江在梁山上的名氣和地位開始直線上升,甚至超過了大寨主晁蓋,有點功高蓋主的意思。

    晁蓋身為梁山泊主,除了早期擷取生辰綱創立梁山基業貢獻大點以外,後期也沒什麼突出的成績,至宋江到來之後,每次出征打仗都是宋江統帥,和弟兄們的關係也是越走越近,所以梁山上的兄弟們大多傾向於宋江這一邊,介於這樣的一個位置,宋江不奪位一樣是呼風喚雨,所以他沒有必要殺死晁蓋。

    晁蓋之死實屬意外,本來宋江是不願意晁蓋親自去征討曾頭市的,但晁蓋為了顯示一下自己還純在,其實也是為了給宋江等人看看,意思就是說:“我晁蓋還是梁山上的大寨主,你宋江不要得意忘形,沒有我晁蓋當初開創的梁山大業,哪有你宋江的今天”。因此晁蓋一意孤行決意要去曾頭市,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是他的末日,晁蓋攻打曾頭市送了命,這是他咎由自取,也算是天意陽壽已盡不走都不行啊。

    晁蓋一死,宋江如魚得水順理成章的做了梁山第一把交椅,從當初的有實無名一下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寨主。

    至此,水泊梁山在宋江的正式領導下,兵馬強大,勢氣也逐漸壯大,梁山很快走向了巔峰時期,宋江率領的梁山大軍開創了水泊梁山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戰績,替天行道,殺富濟貧成了梁山的招牌。

    不久,梁山在位的兄弟們進行了英雄排座次,設立了天罡星三十六位,地煞星七十二位,一共一百單八將。唯一遺憾的是,先主“托塔天王”晁蓋卻不在這一百單八將之中,作為梁山泊主,晁蓋一世英名,死後連個名分都沒有,真是可悲可嘆啊!

  • 9 # 陳永學12443

    好好讀原著別瞎猜了。打曾頭市晁蓋帶去五千兵將那個不利害?林沖以下二十多條武藝高強戰將,宋江怎麼會知到晁必敗?並且在夜間敗逃必經之路?要這樣說的話宋江實在真的神仙了。要是施公想給後人留點邪念,可是推理邏輯都兩不通嘛,況且宋江雖然不是一把手,實際他已經明擺著的實權在握,何須去做這種見不人的勾當?一旦敗露他宋江還當得成大哥?宋江何許人也?這點腦水都沒有能寵落得了那百零七將?別把自已當成此宋江彼宋江了

  • 10 # 暮雲齋主

    這個問題我之前已經有一篇文章明確的回答了這個問題。應該說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畢竟作者在這裡用了一個隱晦的筆法,增加了故事的懸疑性,留給了讀者很多猜想。其實不光是晁蓋這一個事件,通篇文章,作者都採用了這種方式,用講故事的方式表現的其實是政治鬥爭。所以水滸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而是一部政治小說。也正是因為這種筆法,以及隱藏的內涵,才成為四大名著之一。

    我在這裡不再複製我之前的文章,就針對閒扯名著這位朋友的觀點,來做一個論證。這位朋友將這個事情分為兩個派別,一個是陰謀派,一個是反陰謀派。雖然我不贊同這個樣的稱呼,但確實有兩種這樣的觀點。 但無論是哪種觀點,都要以證據說話。那我今天就以證據和動機來分析一下。

    先幫大家回顧一下晁蓋中箭的經過。當時晁蓋與曾家戰了兩日,互有損傷,不分勝負。休了三日之後,第四日來了兩個和尚,給晁蓋獻了夜襲增頭市的計策。也就是在這次夜襲當中,晁蓋中箭。所以這個計策的制定者就是殺晁蓋的真兇。那麼是誰制定的這個計劃就至關重要。

    帶大家回顧一下細節。 當晚三更,聽的曾頭市沒有半點更點之聲後,和尚引著晁蓋軍馬離了法華寺,行到五里多路,兩個和尚藉著黑影跑掉,沒了引導,軍隊頓時慌亂。於是馬上原路返回,走不到百十步,只見四下裡金鼓齊鳴,喊聲震地,一望都是火把。

    注意這裡,此時晁蓋已經中伏,曾頭市依然沒有一點動靜,並不是像電視裡,曾頭市燈火點亮。接著晁蓋突圍,書中這樣寫道“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彎,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馬來” 。

    再次注意,這支兵馬依然沒有任何旗號,也沒有出現任何一名曾頭市將領,別說史文恭,就連曾家五虎與蘇定都沒有出現,只是亂箭一通。而且曾家寨中依然沒有任何動靜,直到梁山軍馬準備回山的時候,曾家五虎方才趕到。還有個疑點,從晁蓋夜襲曾頭市到中箭撤退,不過個把時辰,戴宗竟然已經知道訊息,並且趕回梁山彙報,再從梁山趕過來通知撤軍,這個速度比高鐵還要快。曾頭市位於凌州,距離梁山雖不遠但也有近五百里,一個往返按戴宗的速度要一整個白天才對。

    試想一下,如果和尚的這條夜襲曾頭市戰術是曾家所出,此時晁蓋已然中伏,史文恭帶著曾家五虎掩殺過來,即便不能活捉晁蓋,也能將晁蓋軍馬大部分殲滅,定是一場大勝,何必躲在暗處放箭,連旗號都不掛,做這樣畏畏縮縮的事。那用這條計策的意義何在。即便想玩陰的,又何必在箭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處處都是矛盾,所以可以確定的是,這條計策定不是曾家設下的。

    這位答主認為梁山人馬對曾頭市地形不熟悉,不能隱藏兵馬。卻不知正是因為和尚帶路夜襲曾頭市整個計策都是計劃好的,而且和尚並沒有帶晁蓋深入曾頭市,只走了五里路,還是在帶兵返回的時候遇到的埋伏,所以地形不是問題。

    至於說林沖下毒完全是不可能的事,且不說林沖能不能做出這種行為,原著中的描寫也完全沒有指向這個論點。原文寫道,林沖叫取金瘡藥敷貼上,而不是林沖自己掏出一貼金瘡藥。 那麼結合證據可以斷定的是,射殺晁蓋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局,目標非常明確。這些證據沒有直接指向宋江,而除了箭上的名字,其餘也沒有任何證據是指向史文恭,甚至很多自相矛盾。

    那麼我再從動機上來分析一下。 第一日交戰時,曾頭市喊的口號是:見俺陷車麼?我曾家府裡,殺你死的不算好漢。我一個個直要捉你活的,裝載陷車裡,解上東京,碎屍萬段! 曾頭市的目的是殺晁蓋麼,不是,而是梁山草寇,目的是抓他們上京論功行賞,晁蓋的生死不是曾頭市的目的,剿滅梁山,建功揚名才是曾頭市的目的。而暗殺晁蓋對曾頭市有什麼收益呢?並沒有,所以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和尚帶路的計策不是曾頭市所出。如果是,當時是一個曾頭市建功揚名的大好時機,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放棄大好時機是不合邏輯的。

    再說宋江的動機。宋江志不在當草寇,這是鐵打的事實,所以哪怕他在江湖逃亡,被髮配江州,被晁蓋一再邀請,他都不肯落草。後來為什麼落草?一來江州劫法場讓宋江沒了退路,二來宋江看到了另一條出路,就是招安。所以宋江開始有規劃的培養自身勢力,一步一步架空晁蓋,這些都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那麼我反問一句,如果晁蓋不死,他可不可能實現招安?宋江在梁山勢力再大,寨主始終是晁蓋,而且梁山以義氣為重,晁蓋不同意,宋江永遠達不成自己的目的。宋江已經實施了架空晁蓋的計劃,那麼終有一天必須要除掉晁蓋。只不過這一天隨著晁蓋的反抗提前到來了。

    宋江並不想讓晁蓋去打曾頭市,因為宋江還是感覺勢力不夠,需要繼續擴充,宋江每次下山都會拉一批人上山入夥,擴大勢力。按照宋江的設想,這一次一樣如此,順利的話拉到曾家五虎、史文恭入夥,實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宋江沒有如意,他感到了晁蓋的反抗,晁蓋無論如何要親自帶兵出征。

    晁蓋反抗也就意味著以後宋江將會受到制約,可能意味著之前的所有努力全部白費。所以決不能讓晁蓋打贏這一仗,宋江並不想殺晁蓋,他或許也糾結,但是晁蓋的反抗讓宋江不得不這麼做。否則他的理想可能永遠都無法實現。這就是宋江的動機。

    如果說陰謀論,書中處處都是陰謀,晁蓋是宋江完成抱負的最大障礙,註定會被宋江除去。

  • 11 # 西嶽頑石

    我想把這個問題往祖墳上刨。宋江弒晁蓋,一個石破天驚的陰謀論,最早提出這個論斷的人是《水滸傳》的頭號鐵桿粉絲金聖嘆。金聖嘆是明末清初人,他愛《水滸》愛到什麼程度呢?用他自己說過的一句話最好解釋:天下之樂,第一莫若於讀書;讀書之樂,第一莫若於讀《水滸》。

    據說,金聖嘆終日《水滸》不離手,一生都在讀《水滸》,研究《水滸》,他甚至發出天下英雄貼,賭記楊志、索超東郭校場比武一篇,如若說錯原文一個字,便罰酒一杯。當然此為笑談,但也不愧為水滸頭號鐵桿粉絲也。金聖嘆自稱得到了《水滸》古本,這個版本和我們看過的任何版本都不一樣,並且信誓旦旦的保證,古本才是施耐庵的原筆,其他任何版本都是或添油加醋或橫添狗尾的俗本。

    古本只有七十回,俗本的第一回作楔子,第七十一回往前挪了一回,七十回前半部分梁山座次排定,職務落實到位,後半部分以盧俊義“驚惡夢”的情節為全書畫上了句號。金聖嘆為每一回都做了批註,有總批、旁批、夾批、眉批等等,這個版本通常稱為金本《水滸傳》,學者們稱為“金聖嘆腰斬水滸”。

    其實,根本不存在什麼古本,金聖嘆所謂的古本,只不過他自編自導自演的謊言而已。自己對水滸進行刪減增加改動,然後自己在旁邊為自己改過的版本批註,而且還批的洋洋自得,樂此不疲。想想真是可笑,金大才子完全是在意淫,吃飽了撐得沒事幹嗎?絕對不是,他太愛水滸了,他不能接受水滸有任何瑕疵,所以他要用個人的意志喜好厭惡對水滸進行開刀手術,在他心中變得完美無瑕。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認為晁蓋被宋江所殺呢?因為他們無一例外的受到了金本《水滸傳》的影響。自金本流行以來,它打倒了、淹沒了一切流行於明代的繁本、簡本……使世間不知有《水滸傳》全書者幾百年。據說,毛主席初讀《水滸傳》,其版本正是金聖嘆所批古本。現在,我們看看俗本和古本(也就是金本)的區別,直入主題,以晁天王兵發曾頭市為例。

    俗本:晁蓋聽了戴宗說罷,心中大怒道:“這畜生怎敢如此無禮!我須親自走一遭。不捉的此輩,誓不回山。”宋江道:“哥哥是山寨之主,不可輕動,小弟願往。”晁蓋道:“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宋江苦諫不聽。晁蓋忿怒,便點起五千人馬,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古本:晁蓋聽罷,心中大怒道:“這畜生怎敢如此無禮!我須親自走一遭。不捉得這畜生,誓不回山!我只點五千人馬,請啟二十個頭領相助下山,其餘都和宋公明保守山寨。

    對比一下,一目瞭然,古本沒有宋江苦勸的情節,說明什麼呢?看官別急。晁蓋出征前,風吹斷了認軍旗,俗本古本之間再對比一下。

    俗本:宋江與吳用、公孫勝眾頭領就山下金沙灘餞行。飲酒之間,忽起一陣狂風,正把晁蓋新制的認軍旗半腰吹折。眾人見了,盡皆失色。吳學究諫道:“此乃不祥之兆,兄長改日出軍。”宋江勸道:“哥哥方才出軍,風吹折認旗,于軍不利。不若停待幾時,卻去和那廝理會,未為晚矣。”晁蓋道:“天地風雲,何足為怪。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他,直待養成那廝氣勢,卻去進兵,那時遲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宋江那裡違拗得住。晁蓋引兵渡水去了。宋江悒怏不已,回到山寨,再叫戴宗下山去探聽訊息。古本:宋江與吳用、公孫勝眾頭領就山下金沙灘餞行。飲酒之間,忽起一陣狂風,正把晁蓋新制的認軍旗半腰吹折。眾人見了,盡皆失色。吳學究諫道:“哥哥方才出軍,風吹折認旗,于軍不利。不若停待幾時,卻去和那廝理會。”晁蓋道:“天地風雲,何足為怪!趁此春暖之時,不去拿他,直待養成那廝氣勢,卻去進兵,那時遲了。你且休阻我!遮莫怎地,要去走一遭!”吳用一個那裡彆拗得住?晁蓋引兵渡水去了。宋江回到山寨,密叫戴宗下山去探聽訊息。

    再對比一下二者的區別,相信能夠體會金聖嘆的“良苦用心”。金聖嘆刪去了宋江苦勸晁蓋的情節,把文中的“再叫”改成“密叫”,立馬變了味,這只是他篡改水滸的冰山一角。如果第一次讀水滸,讀的不是所謂的俗本,而是古本,那麼就會被金聖嘆牽著鼻子走,一步一步踏入他精心設計的陷阱之中,完全掉進了他的邏輯漩渦,就會和他站在同一陣營,至少認為宋江確實有殺害晁蓋的重大嫌疑。

    金聖嘆批註道:夫晁蓋欲打祝家莊,則宋江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晁蓋欲打高唐州,則宋江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晁蓋欲打青州,則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欲打華州,則又勸:“哥哥山寨之主,不可輕動也。”何獨至於打曾頭市,而宋江默未嘗發一言?宋江默未嘗發一言,而晁蓋亦遂死於是役。……通篇皆用深文曲筆,以深明宋江之弒晁蓋。如風吹旗折,吳用獨諫,一也。戴宗私探,匿其回報,二也。五將死救,餘各自顧,三也。主軍星殞,眾人不還,四也。守定啼哭,不商療治,五也。晁蓋遺誓,先雲“莫怪”,六也。驟攝大位,布令詳明,七也。拘牽喪制,不即報仇,八也。大怨未修,逢僧閒話,九也。置死天王,急生麒麟,十也。

    不是宋江不勸,而是你把人家所勸之言全都刪了,你說過,梁山108人,獨惡宋江,你生生世世不願見到此等人,你存心要把宋江塑造成一個陰險奸詐,弒殺晁蓋的小人。你是明末清初的大才子,文筆一流,親自捉刀,宋江就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把一個人黑出翔,對你來說,易如反掌。

    所以,現在很多人認為宋江謀殺晁蓋,皆拜金聖嘆所賜。在他之前,其實宋江的形象根本沒有這麼差,也根本不存在弒殺晁蓋一說。我遇到過很多的水滸讀者,有喜歡武松的,有喜歡林沖的,有喜歡魯智深的,甚至有喜歡西門大官人的,但沒見過一個喜歡宋江的。宋江身上本已揹負了太多的罵名,金聖嘆還不放過他,竟然要將謀殺晁蓋這樣的彌天大罪強加在他的身上,用乾坤大挪移的手法完全顛覆宋江的屬性,是標新立異震驚後人呢,還是跟批註水滸第一人的李卓吾先生唱對臺戲呢?對於宋江,你可以討厭他,但並不意味著任何屎盆子都可以往他頭上扣。

    這裡,我為宋江深深的鳴不平。

  • 12 # 人生五味123

    早年讀水滸,為晁蓋之死,時常扼腕嘆息!常常假設晁蓋若在,水滸可能更為精彩。如今再讀水滸,深感晁蓋生不逢時,他不逢時的地方就是遇到了宋江。我們先來分析一下晁宋二人。宋江乃是宋朝小吏,職位押司,有人說放到現在是個縣長辦公室主任,有人說寫文書的不入流,我覺得宋江的地位,是盡次於縣丞的官吏,三把手之類,應該是縣官心腹之類的。原因就是他的揮金如土和犯事以後縣令對他的種種庇護。正是有了這種地位,更使他對權力的慾望愈發的深厚,何況他精通刀筆,讀的肯定是四書五經之類的洗腦書籍,使他的理想就是封妻萌子,位例朝班!而晁蓋雖是個保正,村長一類的,但是說白了在宋朝那就不是個官,沒有俸祿不說,是上邊選派的,看你在當地有威望就必須幹。不像現在的村長。晁蓋就相當於地方土豪,有家產,有田地,有自己的莊客。吃喝不愁,不近女色,專好豪傑的勾當,不像宋江,沒娶媳婦就找了個小妾養著。晁蓋的思想就是武夫的思想,結交好漢,有條件也造反,他對權力做官不迷戀。只是這樣,晁宋二人雖貌合但神離,二人的路線矛盾己不可避免,鬥爭是遲早的事。但是自古到今從來都是武將鬥不過文臣,搞政治鬥爭更是如此。所以在下猜測,如果晁蓋不死,內訌不可避免!

    李逵說過,晁蓋哥哥便做個大皇帝,宋江哥哥便做個小皇帝,吳先生做個丞相,我們都做將軍。殺去東京,奪了鳥位!那一刻,晁宋二人心中都隱動了殺機!參考瓦崗翟讓李密!

  • 13 # 我心釋然2018

    這個問題恐怕也是千古迷題,名著的迷人所在,留下讓人猜想的空間,根據偵探邏輯,有人被害,最大嫌疑人肯定是這人死後誰受益最大,那樣看無疑是宋江。宋江自從上得梁山,就沒把晁蓋放在眼中,仗著自己帶來的弟兄多,處處擠兌晁蓋,甚至直接架空晁蓋,晁蓋雖厚道卻也不傻,眼看著宋江跟他的人屢屢建功,自己地位岌岌可危,所以曾頭市一戰定要親征,只可惜卻因暗箭抱恨而亡,此時最為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就是晁蓋死前留下遺言:誰為他報仇誰就為梁山之主!這可是赤裸裸的報復宋江!從這裡看真好似宋江就元兇,就算不是暗殺,將晁蓋逼上戰場導致殞命的非宋江莫屬!因此看來,晁蓋死於宋江之手是無疑的,不論直接還是間接。晁蓋死前的遺言證明了這一點。

    除了晁蓋之死的迷題,留下更多話題的非紅樓莫屬了,我甚至感覺,紅樓夢就只有八十回,曹公之所以留下那麼多線索,判詞,判曲、謎語、讖語,如惜春的“跟慧能出家當姑子去”,寶玉的“你死了我當和尚去”,王熙鳳的“聾子放炮仗散了吧”等等,就是留給後人去猜想,去評說,試想如果他根據自己留的線索吧紅樓寫完,那所有謎語真相大白,讀者會不會感覺索然無味呢?不過大概連他也想不到的是,一部未完的紅樓在幾百年後養活了那麼多所謂的紅學家。。

    綜上所述,有些橋段雖然作者並未點明,但是根據前因後果及所留線索,讓讀者去自解其中味,正是名著的魅力所在。

  • 14 # 夢露居士

    晁蓋被射殺,是水滸中最大的疑案。我來大膽猜測一下殺晁蓋的兇手是誰。

    一般認為,射殺晁蓋的人是曾頭市教師史文恭,因為晁蓋所中箭上寫著史文恭的名字。然而卻存在著很多疑點:

    第一,晁蓋中箭時,史文恭並未出場。

    晁蓋白天攻曾頭市,史文恭正大光明地出陣了,書中寫他坐著千里玉獅子馬,手持方天畫戟,極為好認。

    然而晁蓋夜間中計,卻只是“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來”。依史文恭狂妄的性格,如果出場,不可能不亮相。如果他在場,肯定會被認出來。

    第二,晁蓋中的是毒箭。

    毒箭這種東西很寶貴,因為毒藥煉製成本高。所以毒箭不可能給士兵大規模裝備,只可能用於點對點的暗殺。

    況且箭上寫著史文恭的名字,說明是一支特殊的箭,不是普通士兵的箭。

    因此晁蓋中的這箭,一定是有心人瞄準晁蓋射的。可奇怪的是,書中說晁蓋撞上的軍馬是亂箭齊射,豈不同毒箭矛盾?

    種種疑點說明了,可能有人故意在箭上寫史文恭的名字,以嫁禍與他。這個人在亂軍中瞄準晁蓋射了一箭,為了保證殺死晁蓋,還在箭上塗毒了。

    因此有人認為,是宋江暗派心腹,比如花榮,在亂中射死晁蓋。然而這種說法同樣有疑點:

    第一,此舉太過冒險。

    萬一宋江派去的人被他人發現,梁山立刻就會陷入分裂的危險,宋江的招安計劃也就泡湯了。

    第二,最重要的是,後面晁蓋靈魂曾給宋江託夢,告訴他會有血光之災,果然應驗。如果真是宋江派人殺晁蓋,晁蓋的靈魂不可能如此好心。

    我認為,殺晁蓋的真兇可能並非史文恭,也不是宋江一夥,而是梁山上的第三股勢力。這股勢力也是實力最雄厚的——軍官派。即宋江招降的軍官們,如呼延灼、徐寧等。

    很多人可能認為,軍官派是屬於宋江派系的,事實上並非如此。軍官派確實支援宋江,但那只是因為宋江的目標是招安,符合軍官派的利益。宋江為了同晁蓋爭權,大肆招降朝廷軍官。兩者是合作關係。這些軍官們對宋江本人是不可能效忠的。如果哪天宋江不想招安了,這些軍官一定會背叛宋江。

    軍官派有殺晁蓋的動機,因為只有讓宋江上臺才能執行招安路線。

    軍官派殺晁蓋也沒有心理障礙,因為他們不是江湖好漢,不用講江湖規矩。

    更重要的是,軍官派不必下山,就可以殺死晁蓋。因為他們人脈廣,資源多,肯定有很多領兵的朋友。只要聯絡一位上一位箭術高的朋友,就可以在曾頭市殺晁蓋。

    我認為這種猜測比史文恭、宋江更為靠譜。

  • 15 # 歷史有知社

    若論宋江是否謀殺了晁蓋?先得辨清“梁山好漢”或者宋江是否忠義?若皆為忠義之輩,則斷無此事;若非良善之輩,則謀殺晁蓋也就不足為怪。一直有很多人認為《水滸傳》是寫的“忠義”,(宋江即將“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有些《水滸傳》的版本,直接將其書名就被定為《忠義水滸傳》。然這“忠義”兩字都是後人新增的,非作者之本意。

    宋江忠嗎?是宋江將“聚義廳”改為了“忠義堂”,以“忠義”為幟而聚叢集豪,又怎麼會不忠呢?根據宋江潯陽樓題反詩,酒醉坦露心跡,即可證明在宋江的心中有個黃巢。宋江被刺配江州,又非冤案,此前宋江所犯罪行有三:其一通匪,給晁蓋等通風報信,後與清風山匪首交往密切,其罪未發。其二殺閻婆惜,以此罪刺配江州。其三為賺取秦明上山而妄殺百姓,書中言道:“卻是宋江定出這條計來,叫小卒似總管模樣的.....因此殺人放火,先絕了總管歸路的念頭。"此罪若發,當凌遲族滅了。所以,宋江被刺配江州,是實在沒理由抱怨天道不公的,而燃起黃巢之心的。

    宋江雖在梁山以“忠義”為幟,宣稱對大宋的忠義。但眾所周知,梁山的上下,也只認“宋公明哥哥”,並不鳥啥“趙官家”。梁山的這“忠義”旗幟到頭來也還是對宋某人的忠義而已。其想招安,也並非是為了忠義,而是沒有實力與朝廷對抗,與方臘攻佔江南八州二十五縣不同。梁山雖也曾攻打東平、東昌等府,卻也只是為了“借糧”,而不是為了佔據城池。與方臘相比較,梁山也還只是嘯聚山林、湖泊的草寇,始終固守一窪之水,而沒有走向正規化。

    所以,宋江才急於招安,急於洗白,搏一個“封妻廕子”。其臨終毒死李逵,也更非是對朝廷“愚忠”的表現,而是大勢已去,李逵只會徒徒敗汙其洗白後的聲名。況且其雖死,其弟宋清還在,宋江夢寐以求的“封妻廕子”的願望也並沒有完全落空。

    再看,宋江這夥人的所謂“義”,為強拉兄弟入夥,可謂是無所不用其極,天良喪盡。為逼迫“兄弟”入夥而斷“兄弟”歸路,既是以“不義”之行為而行“聚義”之事,又何來的“義”?且看秦明上山的心理,原文如下;

    秦明怒氣道:“不知是那個.....裝做我去打了城子,壞了百姓人家房屋,殺害良民,倒結果了我一家老小.......我若尋見那人時,直打碎這條狼牙棒便罷!......宋江開話道:“總管休怪,昨日因留總管在山,堅意不肯,卻是宋江定出這條計來.......秦明見說了,怒氣於心,欲待要和宋江等廝並,卻又自肚裡尋思。一則是上界星辰契合,二乃被他們軟困,以禮待之,三則又怕鬥他們不過。因此只得納了這口氣,便說道:“你們弟兄雖是好意....只是害得我忒毒些個,斷送了我妻小一家人口。”宋江答道:“不恁地時,兄長如何肯死心塌地?

    這些人在內心都是極度怨恨宋江的,但卻都畏懼宋江,才被迫納了這口氣。秦明如此、朱仝如此、李應如此、徐寧如此、扈三娘如此、盧俊義等亦如此。你道黑三郎只是臉黑呀?其心腹李逵殺了扈三娘全家,宋江還不是照樣把扈三娘當作禮物送給了其心腹王英。任你有萬夫不當之勇、任你是女中豪傑又如何?還不照舊擺弄在我手心?

    梁山聚義,充滿了種種的心機與算計,即便是宋萬、杜遷這等貨色,書中也有其心理活動的描寫。那所謂的以“忠義”為名,也不過是籠絡江湖人心的權術耳。《水滸傳》本是一部寫實的小說,並不是為了宣揚所謂的“忠義”。其書的作者施耐庵、羅貫中都曾參加過元末張士誠的起義軍、有過上“梁山”的真實經歷。

    從宋江一夥人的秉性上分析,宋江是完全可能做出謀殺晁蓋之事的。那晁蓋到底是否死於宋江之手呢?

    雖在宋江等初上梁山的時候,晁蓋禮讓宋江為山寨之主。但一則,晁蓋對宋江有江州救命之恩;二則,初到梁山,未有根基,晁蓋是真心讓,還是聊相試?都未可知。又怎會貿然接受?而自壞江湖“道義”呢?所以,也只能暫居第二位。

    但宋江是有做梁山之主心思的。第一,潯陽樓題反詩,自比黃巢,說明其志不小,不甘人下。第二,在梁山搞二元體制,宋江道:“休分功勞高下,梁山泊一行舊頭領去左邊主位上坐,新到頭領去右邊客位上坐,待日後出力多寡,那時另行定奪。”晁蓋的一行舊頭領那邊才九位,而且這其中真正能稱得上心腹的也只有劉唐、三阮。

    而新頭領那邊卻坐了二十七位,這些人都是跟隨宋江而上得梁山。在梁山已經形成了強賓壓主之態勢,而隨著兩派的蜜月期結束,矛盾會漸漸凸顯出來。而正在此時,公孫勝卻以探母為由,一去不返。(其實就是逃避派系鬥爭)。又隨著宋江每次出征都帶能回“兄弟”入夥,以及吳用倒向宋江,導致宋江一系的勢力愈來愈強,而晁蓋在梁山已成了傀儡。

    段景住獻馬,即引發了晁蓋攻打曾頭市。段景住想入夥梁山,卻直言向梁山的二把手宋江獻馬,已擺明不把晁蓋放在眼中(說明了外界都已不把晁蓋放在眼裡),更是對晁蓋的羞辱。所以,晁蓋才怒不可遏,執意下山攻打曾頭市。並對宋江道:“不是我要奪你的功勞。你下山多遍了,廝殺勞困,我今替你走一遭。下次有事,卻是賢弟去。”

    其實,就是表達對宋江的不滿,你每次都出風頭,已經完全蓋住我了。我再不立些功績的話,在梁山上還有位置嗎?而其臨終遺言,“若那個捉得射死我的,便教他做梁山泊主!”。更是表達了對宋江的不滿與憤恨。宋江初上山時,晁蓋向其禮讓山寨之主的位置。而如今,宋江,晁蓋卻為其接班設定障礙。就說明兩人之間的芥蒂之深,以及晁蓋懷疑自己是遭了宋江的黑手。

    射中晁蓋的毒箭的箭桿上明明刻有史文恭之名,可晁蓋不言捉住史文恭而言捉住射我的。再則,兵器上刻名,常有見。箭桿上刻名,卻很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感覺,箭在戰場上都是一次性用品,史文恭又是粗人,會花裡胡哨地在箭桿上刻名?

    其實,晁蓋與宋江的關係,很像隋末瓦崗寨的翟讓與李密的關係。翟讓把瓦崗寨的寨主之位讓給了能耐比自己大的李密,可是翟讓舊部與李密的矛盾還很大,以致翟讓最終還是遭了李密的毒手。而晁蓋與宋江的關係也是如此,隨著宋江一系的越來越得勢,他們就越來越不把晁蓋放在眼中。晁蓋一系也自然不是滋味,兩個派系的矛盾漸漸不可調和,以致最終宋江一派的勢力,借晁蓋攻打曾頭市之際,暗算了晁蓋。

  • 16 # 山陽六哥

    網路小說【水滸轉】中有明示就是宋江安排花榮暗殺了晁蓋然後嫁禍於史文恭的,這已經不是新聞了,各位可以淘【水滸轉】來看看!然而在四大名著之【水滸傳】裡沒見有此論調,宋江也沒有必要整死晁蓋,畢竟實權在宋江手裡!

  • 17 # 潤楊閬苑

    晁蓋即使不死,日後也會被宋江拉下馬。

    宋江一到梁山就發揮了及時雨的本事,和兄弟們的感情與日俱增,收買了人心,人人敬重公明哥哥。後來又代替晁蓋,東討西殺,功高震主,架空晁蓋。

    為了穩固自己大哥的地位,晁蓋才執意出征,結果戰死了。宋江順理成章的坐上了梁山泊的第一把交椅。

    宋江沒殺晁蓋,晁蓋卻因他而死。

  • 18 # 任馳贏天下

    晁蓋並非宋江所殺,大家不要誤導水滸傳故事,雖然宋江有很大嫌疑,但是事實上宋公明絕不會設計陷害晁蓋,宋江架空晁蓋這到是事實,無可厚非。

    自打宋江上了梁山後,擁護宋江的梁山好漢佔有一大部分,宋江在江湖上是一個深受人們敬仰的人,宋江善於收買人心,更樂與幫助別人,出手也特別大方,被他救濟扶持的人不計其數。因此身邊也聚集了不少死心塌地追隨他的人,宋江在梁山上的名氣和地位開始直線上升,甚至超過了大寨主晁蓋,有點功高蓋主的意思。

    晁蓋身為梁山泊主,除了早期擷取生辰綱創立梁山基業貢獻大點以外,後期也沒什麼突出的成績,至宋江到來之後,每次出征打仗都是宋江統帥,和弟兄們的關係也是越走越近,所以梁山上的兄弟們大多傾向於宋江這一邊,介於這樣的一個位置,宋江不奪位一樣是呼風喚雨,所以他沒有必要殺死晁蓋。

    晁蓋之死實屬意外,本來宋江是不願意晁蓋親自去征討曾頭市的,但晁蓋為了顯示一下自己還純在,其實也是為了給宋江等人看看,意思就是說:“我晁蓋還是梁山上的大寨主,你宋江不要得意忘形,沒有我晁蓋當初開創的梁山大業,哪有你宋江的今天”。因此晁蓋一意孤行決意要去曾頭市,但是令他沒想到的是這一去,就是他的末日,晁蓋攻打曾頭市送了命,這是他咎由自取,也算是天意陽壽已盡不走都不行啊。

    晁蓋一死,宋江如魚得水順理成章的做了梁山第一把交椅,從當初的有實無名一下子成了名副其實的大寨主。

    至此,水泊梁山在宋江的正式領導下,兵馬強大,勢氣也逐漸壯大,梁山很快走向了巔峰時期,宋江率領的梁山大軍開創了水泊梁山有史以來最輝煌的戰績,替天行道,殺富濟貧成了梁山的招牌。

    不久,梁山在位的兄弟們進行了英雄排座次,設立了天罡星三十六位,地煞星七十二位,一共一百單八將。唯一遺憾的是,先主“托塔天王”晁蓋卻不在這一百單八將之中,作為梁山泊主,晁蓋一世英名,死後連個名分都沒有,真是可悲可嘆啊!

  • 19 # 陳永學12443

    好好讀原著別瞎猜了。打曾頭市晁蓋帶去五千兵將那個不利害?林沖以下二十多條武藝高強戰將,宋江怎麼會知到晁必敗?並且在夜間敗逃必經之路?要這樣說的話宋江實在真的神仙了。要是施公想給後人留點邪念,可是推理邏輯都兩不通嘛,況且宋江雖然不是一把手,實際他已經明擺著的實權在握,何須去做這種見不人的勾當?一旦敗露他宋江還當得成大哥?宋江何許人也?這點腦水都沒有能寵落得了那百零七將?別把自已當成此宋江彼宋江了

  • 20 # 暮雲齋主

    這個問題我之前已經有一篇文章明確的回答了這個問題。應該說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畢竟作者在這裡用了一個隱晦的筆法,增加了故事的懸疑性,留給了讀者很多猜想。其實不光是晁蓋這一個事件,通篇文章,作者都採用了這種方式,用講故事的方式表現的其實是政治鬥爭。所以水滸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而是一部政治小說。也正是因為這種筆法,以及隱藏的內涵,才成為四大名著之一。

    我在這裡不再複製我之前的文章,就針對閒扯名著這位朋友的觀點,來做一個論證。這位朋友將這個事情分為兩個派別,一個是陰謀派,一個是反陰謀派。雖然我不贊同這個樣的稱呼,但確實有兩種這樣的觀點。 但無論是哪種觀點,都要以證據說話。那我今天就以證據和動機來分析一下。

    先幫大家回顧一下晁蓋中箭的經過。當時晁蓋與曾家戰了兩日,互有損傷,不分勝負。休了三日之後,第四日來了兩個和尚,給晁蓋獻了夜襲增頭市的計策。也就是在這次夜襲當中,晁蓋中箭。所以這個計策的制定者就是殺晁蓋的真兇。那麼是誰制定的這個計劃就至關重要。

    帶大家回顧一下細節。 當晚三更,聽的曾頭市沒有半點更點之聲後,和尚引著晁蓋軍馬離了法華寺,行到五里多路,兩個和尚藉著黑影跑掉,沒了引導,軍隊頓時慌亂。於是馬上原路返回,走不到百十步,只見四下裡金鼓齊鳴,喊聲震地,一望都是火把。

    注意這裡,此時晁蓋已經中伏,曾頭市依然沒有一點動靜,並不是像電視裡,曾頭市燈火點亮。接著晁蓋突圍,書中這樣寫道“晁蓋眾將引軍奪路而走,才轉得兩個彎,撞出一彪軍馬,當頭亂箭射將來,不期一箭,正中晁蓋臉上,倒撞下馬來” 。

    再次注意,這支兵馬依然沒有任何旗號,也沒有出現任何一名曾頭市將領,別說史文恭,就連曾家五虎與蘇定都沒有出現,只是亂箭一通。而且曾家寨中依然沒有任何動靜,直到梁山軍馬準備回山的時候,曾家五虎方才趕到。還有個疑點,從晁蓋夜襲曾頭市到中箭撤退,不過個把時辰,戴宗竟然已經知道訊息,並且趕回梁山彙報,再從梁山趕過來通知撤軍,這個速度比高鐵還要快。曾頭市位於凌州,距離梁山雖不遠但也有近五百里,一個往返按戴宗的速度要一整個白天才對。

    試想一下,如果和尚的這條夜襲曾頭市戰術是曾家所出,此時晁蓋已然中伏,史文恭帶著曾家五虎掩殺過來,即便不能活捉晁蓋,也能將晁蓋軍馬大部分殲滅,定是一場大勝,何必躲在暗處放箭,連旗號都不掛,做這樣畏畏縮縮的事。那用這條計策的意義何在。即便想玩陰的,又何必在箭上刻下自己的名字,處處都是矛盾,所以可以確定的是,這條計策定不是曾家設下的。

    這位答主認為梁山人馬對曾頭市地形不熟悉,不能隱藏兵馬。卻不知正是因為和尚帶路夜襲曾頭市整個計策都是計劃好的,而且和尚並沒有帶晁蓋深入曾頭市,只走了五里路,還是在帶兵返回的時候遇到的埋伏,所以地形不是問題。

    至於說林沖下毒完全是不可能的事,且不說林沖能不能做出這種行為,原著中的描寫也完全沒有指向這個論點。原文寫道,林沖叫取金瘡藥敷貼上,而不是林沖自己掏出一貼金瘡藥。 那麼結合證據可以斷定的是,射殺晁蓋就是一場精心設計的局,目標非常明確。這些證據沒有直接指向宋江,而除了箭上的名字,其餘也沒有任何證據是指向史文恭,甚至很多自相矛盾。

    那麼我再從動機上來分析一下。 第一日交戰時,曾頭市喊的口號是:見俺陷車麼?我曾家府裡,殺你死的不算好漢。我一個個直要捉你活的,裝載陷車裡,解上東京,碎屍萬段! 曾頭市的目的是殺晁蓋麼,不是,而是梁山草寇,目的是抓他們上京論功行賞,晁蓋的生死不是曾頭市的目的,剿滅梁山,建功揚名才是曾頭市的目的。而暗殺晁蓋對曾頭市有什麼收益呢?並沒有,所以這也是我為什麼說和尚帶路的計策不是曾頭市所出。如果是,當時是一個曾頭市建功揚名的大好時機,在萬事俱備的情況下放棄大好時機是不合邏輯的。

    再說宋江的動機。宋江志不在當草寇,這是鐵打的事實,所以哪怕他在江湖逃亡,被髮配江州,被晁蓋一再邀請,他都不肯落草。後來為什麼落草?一來江州劫法場讓宋江沒了退路,二來宋江看到了另一條出路,就是招安。所以宋江開始有規劃的培養自身勢力,一步一步架空晁蓋,這些都是沒有任何爭議的。

    那麼我反問一句,如果晁蓋不死,他可不可能實現招安?宋江在梁山勢力再大,寨主始終是晁蓋,而且梁山以義氣為重,晁蓋不同意,宋江永遠達不成自己的目的。宋江已經實施了架空晁蓋的計劃,那麼終有一天必須要除掉晁蓋。只不過這一天隨著晁蓋的反抗提前到來了。

    宋江並不想讓晁蓋去打曾頭市,因為宋江還是感覺勢力不夠,需要繼續擴充,宋江每次下山都會拉一批人上山入夥,擴大勢力。按照宋江的設想,這一次一樣如此,順利的話拉到曾家五虎、史文恭入夥,實力將會得到大幅度提升。但是宋江沒有如意,他感到了晁蓋的反抗,晁蓋無論如何要親自帶兵出征。

    晁蓋反抗也就意味著以後宋江將會受到制約,可能意味著之前的所有努力全部白費。所以決不能讓晁蓋打贏這一仗,宋江並不想殺晁蓋,他或許也糾結,但是晁蓋的反抗讓宋江不得不這麼做。否則他的理想可能永遠都無法實現。這就是宋江的動機。

    如果說陰謀論,書中處處都是陰謀,晁蓋是宋江完成抱負的最大障礙,註定會被宋江除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童被狗咬身亡獲賠78萬,給了我們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