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鐵桿軍迷

    沙特與伊朗斷已經有一段時間了,近日他們或將展開破冰;訊息:交沙特伊朗或將重啟對話和外交接觸,伊朗外長表示已準備好。此前中東局勢再起波瀾。先是遜尼派的沙特1月2日處決了47名囚犯,這是該國自1979年以來最大規模集體處決,其中包括“阿拉伯之春”沙特示威的核心人物之一、什葉派教士尼米爾(Nimr al-Nimr)。伺候幾番互相指責,沙特外交部宣佈斷絕與伊朗的外交關係。

    (伊朗外長賈瓦德·扎裡夫)

      伊朗外長賈瓦德·扎裡夫7日表示,伊朗已準備好與沙特重啟對話和外交接觸。

      伊朗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訊社援引扎裡夫的話說,目前伊朗和沙特都有與對方重啟外交接觸的意願。

      “我們願意與沙特就雙方立場分歧交換意見,”扎裡夫說,“我們都不認為伊朗和沙特之間的關係應該是現在這個樣子。”

      9月3日,伊朗外交部發表宣告,證實伊朗和沙特將分別派遣外交使團互訪,但只會到訪各自在對方國家的原使領館。

    (2016年1月,沙特決多名“恐怖嫌疑人)

      2016年1月,沙特方面處決多名“恐怖嫌疑人”,包括一名什葉派宗教人士,引發伊朗民眾抗議,沙特駐伊朗使領館遭抗議民眾衝擊,沙特與伊朗隨後斷交。

      多年來,沙特和伊朗在敘利亞、葉門、打擊極端組織等問題上分歧嚴重。今年6月,沙特等國藉口卡達倒向伊朗等理由,與卡達斷交,並對其實施封鎖。

      沙特

      沙烏地阿拉伯王國(英語:Kingdom of Saudi Arabia,阿拉伯語:مملكة عربية سعودية),通稱沙烏地阿拉伯(Saudi Arabia,臺灣譯為沙烏地阿拉伯),簡稱沙特。沙特位於亞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島,東瀕波斯灣,西臨紅海,同約旦、伊拉克、科威特、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葉門、巴林、卡達等國接壤。

      沙特是名副其實的“石油王國”,石油儲量和產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之一。沙特是世界上最大的淡化海水生產國,其海水淡化量佔世界總量的21%左右。沙特實行自由經濟政策。麥加是伊斯蘭教建立人穆罕默德的誕生地,是伊斯蘭教徒朝覲聖地。

      沙烏地阿拉伯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麥進口國,年均進口約600萬噸。水果自給率達到60%。畜牧業主要有綿羊、山羊、駱駝等。主要農產品有:小麥、玉米、椰棗、柑橘、葡萄、石榴等。沙特的穀物自給率比較低,只有20%多,依靠大量進口才能滿足需求。

      沙烏地阿拉伯的金融體系完善發達,沙特的旅遊業也比較發達。沙特政府鼓勵私有經濟的發展,以減少國家經濟對石油出口的依賴,同時為快速增長的人口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沙烏地阿拉伯也使用大量外籍勞工。經濟發展以工業為重點,石油和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命脈,是主要的經濟來源。但是其對女權的限制使之成為世界上唯一不容許女性駕駛車輛的國家。

    深層矛盾難化解

    沙特與伊朗的矛盾根深蒂固,化解並非易事。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與沙特是盟友,1979年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了伊朗國王巴列維的統治,沙伊兩國關係急劇惡化。沙特在隨後的兩伊戰爭中支援伊拉克,伊朗也還以顏色。

    伊朗前最高領袖霍梅尼去世後,兩國關係一度有所好轉。2001年,安全協議的簽署標誌著兩國關係達到了高峰。然而,2006年,伊朗前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上臺後採取了一系列強硬政策,使沙伊關係再度惡化。

    (內賈德)

    縱觀伊斯蘭革命後沙伊兩國的關係史,敵對可說是兩國關係的常態,友好反倒成了例外。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沙伊之間存在著一系列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

    首先,兩國在意識形態上存在矛盾。伊朗伊斯蘭革命推翻巴列維王朝後,建立起了伊斯蘭神權政體。根據革命領袖霍梅尼的理論,國家的權力應當掌握在最有知識、最公正的教法學家手中,而世襲君主制是非法的。這種學說對沙特等世襲君主國的政權合法性提出了挑戰。沙特懼怕伊朗向其輸出伊斯蘭革命,認為其國內的反政府活動背後有伊朗的影子。

    其次,兩國的民族和教派不同,民族和教派問題成為兩國矛盾的根源之一。雖然沙伊同為穆斯林國家,但沙特居民多為遜尼派穆斯林,伊朗居民的主體則由什葉派組成。沙特一直懷疑伊朗煽動其國內的什葉派少數族群反對沙特政府。

    再次,沙特和伊朗的戰略目標相互衝突。

    兩國都想爭奪中東地區的主導權,乃至伊斯蘭世界的領導權。“阿拉伯之春”爆發後,沙特和伊朗在敘利亞、葉門等地的衝突中分別支援相互敵對的勢力,試圖在未來的中東格局中儘量提升自己的地位。

    (”阿拉伯之春“後的伊朗女性)

    沙伊兩國的這些矛盾短期內無法解決,但是隨著地區局勢的發展,兩國在某些問題上可能會相互妥協,以減輕自身面臨的國內外壓力。

    暫時和解有可能

    沙特和伊朗在敘利亞和葉門戰線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資源,但雙方或其代理人在戰場上都無法取得壓倒性勝利。透過談判達成政治解決可能是最符合兩國利益的選擇。

    在敘利亞戰場上,敘政府軍在俄羅斯和伊朗的支援下已經取得優勢,敘反對派透過軍事手段推翻巴沙爾政權的希望已經破滅。聯合國敘利亞問題特使德米斯圖拉9月7日說:“對反對派來說,資訊是很清楚的:如果他們本來想贏得這場戰爭,那麼事實證明這不可能,所以現在是爭取和平的時候了。”沙特已經在設法讓反動派聯合起來,作為一個整體參與到聯合國主導的和談當中。

    而對伊朗來說,保住巴沙爾政權就已經達到了目標,如果繼續參與敘利亞戰事,人力和物力成本將不斷上升,而且成果得不到保證。因此,雙方有足夠的動機透過談判結束衝突。

    在葉門,雖然沙特領導的聯軍以武力介入,但至今仍未能擊敗胡賽武裝。葉門衝突的傷亡人數不斷上升,巨大的平民傷亡和波及50萬人的霍亂疫情對沙特的國際形象來說是一場災難。面對僵局,沙特可能會尋求一項政治解決方案以結束衝突。

    (葉門內戰)

    伊朗雖然透過支援胡賽武裝成功干預了葉門局勢,但胡賽武裝無力控制整個葉門,近期又爆出內訌。葉門前總統薩利赫與胡賽武裝之間的關係也十分微妙,雙方曾在首都薩那爆發衝突。許多人懷疑薩利赫可能在兩邊下注。如果沙特與薩利赫能達成交易,那麼政治解決葉門問題的可能性將加大。

    然而,沙特和伊朗想要在敘利亞和葉門問題上達成共識還需要克服很多障礙。首先,沙特無法接受伊朗革命衛隊和親伊朗的什葉派民兵在敘利亞的存在。如果沙特支援一項政治解決方案,那麼它一定能確保未來的敘利亞不會落入伊朗的掌控之中。

    由於這場戰爭,伊朗對敘利亞政權的影響力比以前更大。敘利亞境內的伊朗勢力將是政治解決的一大障礙。伊朗對葉門的影響力是一個更加敏感的問題。沙特不能容忍伊朗在其“後花園”——葉門培植勢力。

    (葉門內戰被認為是沙特和伊朗的代理人戰爭)

    其次,沙伊之間能否和解也取決於域外大國的態度。在5月舉行的沙特-美國-伊斯蘭國家峰會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呼籲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抵制伊朗。伊朗被美國視為中東地區的主要敵人,沙特與伊朗和解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正是因為懼怕伊朗的威脅,海灣阿拉伯國家才不得不依靠美國的安全保障,乖乖得向美國交“保護費”。一旦沙特與伊朗和解,美國便失去了一個操縱地區局勢和控制海灣阿拉伯國家的抓手。

    結語

    沙特和伊朗這對冤家在中東爭鬥了數十年,雙方之間的矛盾根深蒂固,恐難在短期內化解。但是持久的地區衝突使雙方都在付出高昂的代價,謀求一定程度的緩和符合雙方的利益。

    對沙特而言,國家發展願景的實施需要一個和平穩定的外部環境。伊朗也想透過緩和與西方國家和地區國家的關係,來贏得一個對外開放、發展經濟的良好環境。面對各自國內發展的壓力,雙方也許會找出一條緩解矛盾的途徑。

    美國為何從中阻攔?

    美國很好的利用了兩國的對立,充分得到了兩個國家帶來的好處,尤其是沙特,但是卻沒有給兩個國家相應的回報。近年來看,無論是卡舒吉案還是石油價格問題,美國在沙特的根本利益上根本就不給寬容,甚至沙特對葉門的戰爭中,美國也取消了支援,缺少空中加油服務的沙特半年來對葉門胡塞武裝的空中威脅大大降低;而伊朗方面,美國則出爾反爾,退出《伊核協議》,在伊朗自削核能力後,仍然對其制裁。

  • 2 # 四十五度說

    美國前段時間從敘利亞撤兵,導致在國際上聲譽大損,俄羅斯總統普京抓住機遇訪問了沙烏地阿拉伯,而且還送給沙烏地阿拉伯國王一隻鷹,可見美國退卻之後,普京沒有仗勢欺人,反而展現出了對沙特等國的友好姿態,這一招是一種誅心之法。目前看起來非常的管用。

    沙烏地阿拉伯原來在美國的支援下,聯合多國對葉門地區的叛變勢力進行圍剿,但是由於這個地區多山地,沙烏地阿拉伯的裝甲部隊無法發揮作用,反而被胡塞武裝打了個措手不及,不在五中不僅成功的轟炸了沙特的油田,而且還一次性擊敗了沙特多個旅,俘虜了上千沙特士兵。這導致沙特方面顏面盡失,大家都知道胡塞武裝是伊朗支援的,現在伊朗已經明確表態要支援胡塞武裝,因為胡塞武裝的戰鬥實力不容小覷,可以說沙特願意和伊朗談判,都是胡塞武裝的功勞。胡塞武裝現在號稱有十幾萬精兵,而且利用有利的地形,展開對沙特的襲擊。美國從來不像俄羅斯支援敘利亞一樣支援沙特,而是賣給沙特武器,讓沙特自己去打,但是胡塞武裝的武器又是從敘利亞自由軍那裡得來的,最終的結果是美國的武器打美國的武器。這讓沙特方面感覺有被坑的意思。

    現在伊朗向沙特釋放出和談的橄欖枝,旨在維持中東地區的團結,防止美國介入中東局勢。這可以說是俄羅斯大戰略的一部分,現在美國正在向沙特派兵,同時準備向沙特部署中程彈道導彈。所以一定會阻止伊朗與沙特的和談,現在美國共和黨不敢開戰,主要是因為美國處於大選時期,一旦開戰對特朗普的選情非常不利。

    其實本質上沙特方面也不會真正的和伊朗核談,因為兩個國家在種族衝突上十分嚴重,現在是沙特戰敗,所以被迫和談。美國從中阻攔的意思就是,將會繼續支援沙特,沙特也一定會表現出和伊朗和談的架勢,防止被美國利用。沙特是希望美國出動空軍去打擊胡塞武裝,但是目前為止美國也沒有什麼動靜,從長遠來看這是一種討價還價的行為。

    現在美國又重新在敘利亞部署了一個裝甲旅,徵兵500多人,繼續支援庫爾德人,可見美國已經認識的,一旦在和俄羅斯的博弈中失敗,那麼就會像喪家之犬一樣離開中東。同時在國際上信譽大損,喪失整個戰略格局的博弈。民主黨人非常瞭解這個道理,所以集體投票反對特朗普從中東撤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用UltraISO寫入多個系統在U盤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