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939111012995

    一、看水紋

    水面平如鏡,看不到小魚活動,水下可能無魚或魚少或魚不吃東西。如水波粼粼,水面不時漾起漣漪,有魚打出水花、遊渦,或追逐嬉戲,時而躍出水面,表示水下的魚很多;水面遊動嬉戲的小魚突然受驚,四處逃散,或水面有隱約的波紋,多是大魚活動覓食所致;如果有魚群浮在水面嚼水,這是水裡缺少氧氣,魚兒不會進食。

    二、看水色

    俗話說:水清無大魚,渾水好藏魚。水過清多是無魚或魚少,在溝河中垂釣,適合垂釣的水色多里淡綠色、淡藍色或淡青色,如果水草較多則水色比較清淡。池塘中最適宜的水色是淡白色、淡褐色、淡綠色或清中略帶點渾(圍田、圍墾養魚),色澤越深越難垂釣。水色太渾,魚看不見食餌,不宜垂釣;水色太清,如果水淺又沒有浮萍水草等隱蔽,魚容易看見人和魚竿的影子,不敢前來攝餌,極難釣獲。

    三、看水泡

    水泡是魚類呼吸、覓食、觸動泥土或從魚嘴裡吐出的與泡。水炮是反映魚類遊動的方向、品種、數量、大小、密度高低的重要標誌,魚類的種類不同,出現的魚星也不同。

    鯽魚的魚星:水泡細小而密集,一次連續兩個或多個,大小基本相同,有時一大一小。水泡的大小決定鯽魚的大小,50克的鯽魚魚星細如綠豆大,500克的大鯽魚魚星有蠶豆般大。

    鯉魚的魚星:水泡成團,大大小小,一次連續數十個同時向上冒,持續不斷向前移動,水泡越多越大,說明鯉魚也越大。

    草魚的魚星:水泡比鯽魚的泡多且大,但又不如鯉魚的多而成團,一般先冒一兩個較大的水泡,爾後陸續冒一些小的水泡。

    四、看水草

    看水中有無水草長出,水草多魚少,食草性魚少。看水草的痕跡,如果水草頭殘缺不齊,草莖漂浮,表明食草性魚類較多,寸草不生,表明魚很多。水草的草葉震動,草叢中必有魚棲聚,是垂釣的理想場所。

    五、試水溫

    水的熱量主要來源於水面的太陽輻射能,水的溫差變化受空氣溫度的影響,水溫的升高和降低都比空氣慢,形成了水溫與空氣溫度的差異,炎熱的盛夏,氣溫高達35℃-40℃,但幾米以下的深水處只有幾度,夏季一陣雷陣雨後,地面已經涼爽,但水溫仍然很高,初冬北方的冷空氣南下,外邊已很冷,但水溫並沒有下降多少,嚴寒的早晨,地面已有霜凍,小淺坑塘結冰,但深水處的水面卻盪漾如故,伴有水蒸氣。在一天之中,由於太陽的照射,晝夜的溫差也一樣,水溫的變化,是魚兒是否出來活動覓食的主要原因。

    魚兒生長垂釣的最佳水溫是15℃~30℃,在這個水溫範圍內,魚兒活躍,食慾旺盛,貪食易釣。如果水溫低於5℃或高於30℃(鰱鱅魚、熱帶魚除外),魚兒就極少覓食活動,不宜垂釣。冬夏兩季只要不是驟冷驟熱的天氣仍可垂釣。

    六、聞水味

    垂釣之前,迎風站或蹲在岸邊(俗稱下風口),聞一聞從水面上吹來的風有無魚腥味,或用手捧水聞聞有無魚腥味。魚腥味越濃,表明魚群留下的粘液分泌物所形成的泡沫就越多,魚也就越多,反之,則無魚。

    七、聽水聲

    具有一定垂釣經驗的人都知道,根據魚跳躍時伴隨的擊水聲,可以判斷魚情和魚的種類,聽魚兒吃草發出的“嚓嚓”聲和大魚追捕小魚發出的“撲通”聲,有聲則有魚,無聲則少魚或無魚。

    八、看水鳥

    鸕鷀、水鴨、白鷺等都是專食小魚的鳥類,垂釣者來到湖泊、河流,如果見到棲息在水草邊的水鴨、白鷺等突然起飛,或看到白鷺在水面的上空盤旋、翱翔,鸕鷀、水鴨在水面戲水,說明此處的魚兒較活躍,適宜下鉤垂釣。

    九、看岸邊有無小魚活動

    如果岸邊有小雜魚遊動,則也有其它魚類,小魚多,其它的魚兒也多,可以垂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總是記不住老婆的話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