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舊時樓臺月

    引言:

    眾所周知,民國是一個大師頻出群星薈萃的時代,自胡適先生等人倡導的新文化運動起,出現了很多大文豪,"魯郭茅巴老曹"這六位作家幾乎家喻戶曉,他們影響了整個近現代史。

    特別是魯迅先生,他的很多文章都節選在我們的中小學課本,是我們最為熟悉的近代作家之一。

    魯迅,是中國著名的革命鬥士,思想家,文學家,學者,原名周樹人,參與了新文化運動,只要上完中學的人都學過他的作品,其中《阿Q正傳》、《藤野先生》、《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藥》、《少年閏土》等令我們印象深刻,他的作品在那個黑暗的時代,激勵了無數人為了理想,為了革命,為了新中國前赴後繼。

    魯迅先生一生以筆為劍,獨自戰鬥在敵人的心臟,他的成就涵蓋了文學的創作與批評,思想及文學史研究等諸多領域,可被稱為學術巨匠,文化偉人般的存在,那麼他的後人究竟怎麼樣了呢?

    魯迅先生的家庭

    魯迅先生生於1881年9月25日,那時還是滿清光緒皇帝在位,他的祖父周福清當時正在北京翰林院做內閣中書,進士出身的周福清,曾任江西金溪縣知縣,後被授予翰林院庶吉士,因牽扯科場舞弊案,罷官入獄。

    父親周伯宜也是秀才出身,受其父牽連,一直閒居在家,後來染上肺癆,我們在魯迅先生的作品《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可以看到,魯迅先生少年時期,曾經常往返於藥店和當鋪之間,可見其家庭窘境。

    母親魯瑞出自當地官宦世家,雖然沒念過書,但是思想甚為開明,對魯迅先生的影響很深。

    二弟周作人也是當時文壇和學術界鼎鼎大名的人物,但是抗戰時期曾在偽政府任職,故風評不佳。

    三弟周建人是唯一一個涉入政壇的官員,新中國成立後他曾任全華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浙江省省長等職位。

    魯迅先生有兩任妻子,一個有名無實叫“朱安”,是典型的封建包辦婚姻,另一個有實無名叫“許廣平”,她本是魯迅學生,出生廣東許家,她的堂兄就是在民國前期,鼎鼎大名影響軍政兩界的許崇智。

    朱安一直在北京照顧魯迅先生的母親,而陪伴他後半生的是許廣平,兩人只孕育一子,就是“周海嬰”。

    兒子周海嬰

    周海嬰是魯迅先生唯一的兒子,魯迅先生對其寄予厚望,同時他並不希望兒子走自己的老路,只希望他健康快樂地長大,成為一個思想自由人格獨立的人。

    當時中國很多人都認為周海嬰會繼承父親的遺志,在文壇上有所建樹,但是他卻選擇了理科專業,成為專門研究無線電的技術人員,雖然很多人有些失望,但是如果魯迅先生在世,一定會感到很欣慰,因為自己的兒子可以自由選擇他喜歡的生活。

    周海嬰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專業,自1960年離開學校後,便在國家廣電總局參加工作,一直未換單位,最後以國家副部級幹部待遇退休,一生無風無浪。

    2011年以82歲高齡病逝於北京,在國家政治動亂的那十幾年中,未受到絲毫波及,也算是平安一生。

    魯迅的孫子

    周海嬰一生共生下了三子一女,也就是魯迅先生有三個孫子和一個孫女

    周令飛,1953年出生在北京,是周海嬰長子,曾經在人民美術出版社工作,早年入伍參軍,後來又去日本留學,主要進修電子媒體等科目。

    回國後,周令飛一直從事媒體出版工作和魯迅文化研究工作,現在的職務是上海魯迅文化發展中心理事長、魯迅文化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同濟大學魯迅研究中心主任等職位。

    周亦斐是周海嬰次子,為人比較低調,據傳在一傢俬營公司上班,很少在媒體露面。

    周令一是周海嬰三子,從事攝像工作,就職於日本廣播學會駐北京辦事機構,和其二哥周亦斐一樣,是一個普通的工作人員。

    周寧是周海嬰唯一的女兒,已經遠嫁日本,生活的平淡幸福。

    周海嬰的子女大多與日本交往過密,很可能受魯迅先生早年留學日本的影響,他們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多貢獻。

    魯迅的“明星後代”

    許紹雄,香港著名演員,出身廣東望族許氏家族,魯迅先生的夫人許廣平按輩分來說,是他的叔婆。

    1948年出生於香港的許紹雄,幼年時期曾回到故居廣東,後來定居在香港。

    許紹雄曾出演過很多部影視劇,他的名字你可能感覺有些陌生,但是他的樣子你肯定很熟悉,許紹雄曾榮獲了第19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提名,已經是一位家喻戶曉的明星。

    許紹雄為人也比較低調,從未借魯迅先生的名氣炒作。

    結語:

    魯迅先生的家族人丁還是比較興旺,雖然他們從事的職業很少與魯迅先生有關係,但是都活成了魯迅先生所希望的樣子,“自由之思想,人格之獨立”這才是魯迅及他那一代革命先烈所追尋的最終目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影視投資真假如何辨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