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貓哎呀呀

    婆婆不幫帶就自己帶,人家沒有義務幫你帶,

    請求人家幫你帶了,帶的好或者帶不好,都不要有怨言,這是你自己選的。

  • 2 # 小鵪鶉和樹哥哥

    我不知道這些人怎麼想的,好像婆婆不給帶孩子就犯了什麼錯似的,孩子是你的,不是你婆婆的,是你的責任,不是你婆婆的責任,給帶是恩情,不帶有不帶的道理,我婆婆也沒給我帶過,因為他四個孩子,死了兩個,她怕帶不好,你能說他有錯嗎?孩子誰帶給誰親,不是誰應該必須的,我就討厭那些人一說婆婆好像就是自己傢俬有物,跟自己家保姆似的,你將來也會當婆婆,你將來能做好嗎?你就是一面鏡子,想想將來的自己吧!

  • 3 # 兔兔說情感

    我想說這個問題本來就具有爭議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那麼到底誰來帶孩子好呢?

    我覺得孩子三歲之前,是習慣和性格養成的非常時期,這個年齡段如果是媽媽帶的話,孩子會很乖巧聽話。相反,奶奶帶的孩子會非常任性,也會聽之任之,久而久之就成了家裡的小霸王。

    那麼媽媽和婆婆在帶孩子方面都有哪些利弊呢

    1 對孩子無理的要求說不。 通常孩子從奶奶這兒要什麼給什麼,特別寵溺,沒有節制。不給買就撒潑打滾。媽媽帶的孩子,會考慮哪個對孩子是有用處的。不會滿足孩子所有的慾望,還會和孩子講道理,為什麼不給買,什麼應該買。孩子的意識裡會有良好的消費觀念,不隨便亂買東西,只買自己需要的。

    2. 孩子的心裡會有安全感 。孩子在三歲前是特別敏感的時期,這個時期的孩子看著好像什麼都不懂,但是已經分得清誰在自己心裡的位置最重要 。在孩子的心裡,爸爸媽媽永遠是第一位的。尤其是媽媽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安全感,不只是白天,如果晚上睡覺,有媽媽陪著,孩子會睡得很踏實 。醒來看到媽媽也會很開心,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利。

    3. 孩子睡眠質量好 。媽媽和奶奶帶孩子睡覺,其中最大的區別就是哄睡方式不同。通常情況下,媽媽哄孩子睡覺會有很多方式,比如睡前讀繪本,講故事,這個方式不僅能讓孩子學到知識,還會讓孩子特別放鬆,興奮了一天的大腦,會在睡前讀繪本的時刻安靜下來,睡眠質量也就更高。而奶奶哄娃睡覺,就只有一種方式,那就是強迫式的,或者抱著或者拍著睡。孩子在這種方式睡覺的質量也不會很高。

    4生活習慣不同。奶奶帶孩子總是怕孩子吃不飽,穿不暖。吃飯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給孩子吃,其實孩子還小,脾胃消化吸收不了,吃多了容易積食。稍冷一點兒就加厚衣服,裡三層外三層裹的跟個粽子似的,不是有句話說“有一種冷叫奶奶覺得你很冷”

    媽媽也好,奶奶也好,都是打心眼裡疼孩子,愛孩子,只是關心的方式方法不一樣,對孩子的疼愛與呵護都是一樣的。

    我的兩個孩子都是自己一手帶大的,雖然很苦也很累,但孩子都知道心疼我,也很懂禮貌,有時也很調皮,孩子嘛,愛玩兒是天性。很羨慕那些有婆婆幫著帶孩子的人,說真的帶孩子不比上班輕鬆,一天24小時做孩子的小跟班,還要時刻提防著別磕著碰著,年輕人都累,別提老人了。

    如果婆婆幫你帶孩子,要懂得感恩,逢年過節給婆婆買件衣服,送些禮品,讓婆婆知道你心裡很感激她,她會很開心,老人順心了,咱們做媳婦兒的也能安心工作。婆婆不幫帶孩子,咱們也不抱怨,能生就能養,咬咬牙三四年很快就過去了,哪個媽媽都不容易,養兒方知父母恩嘛。

    世上只有媽媽好,不管是老公的媽媽,還是自己的媽媽,我都希望她們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即便婆婆不能幫帶孩子,也不怨恨她,她不生病不生氣少操心,我們也省心。累就累點兒吧,咱們還年輕,不怕。

  • 4 # 局者迷同學

    這個問題我們一句句來看吧。

    首先婆婆不幫忙帶孩子,我看很多人說幫忙是情分不幫是本分,這句話固然不錯,聽著很是那麼回事,說60年代的人生了孩子就下地幹活呢,我想說你身體好不錯但你代表不了所有的人,60年代大多都是順產很多大出血死了的女人永遠的都閉嘴了再也沒辦法講訴他們的經歷活下來的都是身體棒的人但你不能要求別人都跟你一樣你愛吃白菜全世界的人就都得說白菜好吃嗎?其次那個年代的女人大多都主內帶孩子做家務不錯但是不用上班,現在的社會上的女的7點就要起床上班5點半下班回來都6,7點怎麼個帶孩子法?對你說可以不上班帶孩子,那當婆婆的你就一定有話說了,天天的一分錢不賺。

    說婆婆帶不好,確實這點不應該,因為兒媳婆婆年代隔的太遠育兒經驗方面絕對會有差距,但是如果真的一切是為孩子好我想有的媳婦也不會說的,看了太多因為不想幫媳婦帶孩子的都會故意帶不好媳婦氣不過只好自己帶,而主要要帶的都帶的挺好的。不過這事也不能說絕對吧,別人帶多少是不滿意的,要不就自己帶。

    最後總的說一下,我覺得婆婆幫忙裡的幫忙真的挺刺眼的,第一孩子不是媳婦一個人的,也是你兒子的,也是你的孫子,你們家的後代,媳婦十月懷胎辛苦,應該感激給你生了孫子,而不是抱怨自己沒有義務帶孩子,當然婆婆也可以抱怨自己沒有義務帶孩子,那麼前提條件是你從來沒有催過媳婦生孩子,媳婦兒子要不要孩子你也不參與,那麼你有資格,這就是他們小兩口的決定,你管不著。但如果媳婦沒生,你天天催著生,生完了你又不幫忙,在這裡談沒有義務談本分,那你真是好樣的,你自己也是當人媳婦幾十餘載的,也就這點本事為難媳婦。

  • 5 # IRIS茉莉

    首先,我們需要明確的是,婆婆沒有幫兒女帶孩子的義務。幫了是情分,不幫是本分。如果婆婆身體好也退了休,我覺著我們大部分的婆婆還是願意幫一下兒媳帶孩子的。

    其次,誰都有決定自己做什麼,怎麼做的權利。婆婆實在不願意幫帶孩子,就不能強求,她這樣不情願也帶不好孩子,而且期間會與兒子兒媳產生很多矛盾,因為婆婆本來就不情願麼。所以,這事強求不來,免得家庭不和睦。

    最後,我想說說兒媳。孩子是你和你老公的孩子,不該把帶孩子的責任丟給婆婆,加上她年紀大身體不強健了,帶孩子也吃力些。婆婆能幫一下,自然好,你夫妻倆可多賺錢,生活條件會富足些。可婆婆幫不了,就不該強人所難。。應該自己承擔起帶孩子的義務。。。孩子的早年撫養,比你賺錢,重要的多的多。有多少家庭父母賺大錢,孩子從小自己不管,孩子進入青春期後,說跳樓就跳樓,還有綁架殺人危害社會的,都是孩子早年撫養出現了問題。。所以,父母要對孩子的早年撫養重視起來,這不僅是對孩子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畢竟孩子長大都要步入社會的。。。其中母親的角色在孩子三歲以前很重要,孩子和媽媽會建立起一對一的感情依賴,這是孩子安全感的重要來源,安全感會影響孩子一生。雖然媽媽親自帶孩子比較辛苦,但是這辛苦是你為人母應該承受的,而辛苦的付出,建立的情感依賴,是你將來可以管教的了孩子的心裡資本。放棄了機會,孩子長大啦,你再想管,難了。。。所以,少把精力放在婆婆幫不幫你帶孩子,這件事上,有這精力,多學學育兒知識,才是正事兒

  • 6 # 雲捲雲舒c

    應該說,現在絕大多數老人不願幫兒女帶孩子,主要原因:1、不只是幫帶孩子,還要管娃他(她)爹媽兩個已婚成人的生活,要買菜、要做飯、要洗碗、要打掃衛生、要洗衣服;2、獨生子女一代,獨立性差、責任心差、好吃懶做、吃老啃老,不感恩老人,不尊重老人,不關心老人,把老人當作自己小家庭的保姆和僕人,什麼家務活也不幹,成了老敬小、老孝小、老順小。3、人到50多歲,身體各項機能衰退較快,身體狀況不允許從早到晚,不停歇的超負荷運轉,熬不過正處於生機勃勃的孫輩和精力充沛的兒女,但是兒女不會想到父母的難處,不會關心父母的身體。4、獨生子女一代,獨立性差、責任心差、好吃懶做、吃老啃老,不感恩老人,不尊重老人,不關心老人,把老人當作自己小家庭的保姆和僕人,什麼家務活也不幹,成了老敬小、老孝小、老順小。5、人到50多歲,身體各項機能衰退較快,身體狀況不允許從早到晚,不停歇的超負荷運轉,熬不過正處於生機勃勃的孫輩和精力充沛的兒女,但是兒女不會想到父母的難處,不會關心父母的身體。6、作為父母已經把自己的兒女辛辛苦苦撫養成人成家了,沒有再帶孩子的孩子的義務,而且為了兒女已花光積蓄,特別是生兒子的,已是由富變貧,自己活了大半生,工作了大半生,趁身體狀況還允許,應該有屬於自己的時間鍛鍊鍛鍊身體,出去玩一玩轉一轉。 奉勸獨生子女一代人,孝敬老人是代代傳承的,你現在怎樣對待老人,當你老的時候,你的孩子會同樣還給你,你現在想享受,你以後肯定會難受,你現在不孝敬父母,以後必然被自己的兒女不孝敬,這就是因果。如果人人不孝敬父母,以後也就沒多少人願意生孩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好吃的傳統甜點?